《2至5的分与合》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0~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0至5,这六个数字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以及加减法运算,并掌握这些数字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和直观的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再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加减法运算,将能够理解数字的顺序、大小关系,以及初步的数学运算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0~5 这六个数字,会读、会写这些数字。
2.掌握数的顺序,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
3.学会 0~5 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4.能够认、读、写 0~5 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掌握 5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加减法运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 0~5 的加减法运算。
2.认识数字0至5,掌握0至5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含义,建立数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3.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0在加减法中的特殊性。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还比较有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但对数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他们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2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精选10篇)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篇1一、活动目标:1、初步建立数字5的分合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初步学习运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指偶数字5、范例图示、数字9个、人手一份苹果特征图、铅笔、人手一份1--4的数字卡。
区域操作材料(每个区域材料有25个左右):有分合式的花朵、有分合式的小树、没有颜色的蝴蝶、四种水果(桃子草莓苹果西瓜)区域标记图人手一把钥匙奖励粘纸三、活动过程:1、出示指偶数字5,引起兴趣。
每个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表示欢迎数字宝宝5,如:我愿意送数字宝宝5个玩具……(请幼儿不要多说或少说数字)2、看图找特征幼儿探索5的分合观察图片找出不同的地方,知道用标记来表示。
幼儿自己用数字表示出不同特征的苹果,找出数字间的规律:有整体关系,顺数和倒数关系读出数字5的四种不同的分法3、玩牌游戏原来5有四种分法,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来玩牌游戏了。
如:教师说:我出1,幼儿找到自己的数字卡4说:我出4,1和4组成5(两个数字碰一碰)…..请幼儿上来出牌其他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卡。
幼儿两个两个做玩牌游戏。
4、区域操作:一会儿数字宝宝5还要带我们去玩游乐园呢,不过要请小朋友先听清游乐园的玩法,教师逐一介绍区域材料和玩法:花朵区(插花瓣):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先找找花朵上的分合式,想出少了几片花瓣,然后找到颜色相同的花瓣插上。
蝴蝶区(涂色):先找出蝴蝶上的分合式,根据颜色标记和数字给蝴蝶涂相应的颜色。
小树苗(插树叶):找到树上的分合式,想出少了几片树叶,然后找到相应颜色的树叶插上。
水果区(看特征填数字):先找出不同水果的不同特征,在标记图前填数字。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与合》
2-5的分与合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把
放在
里。
可以怎样放?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
4
4
31
22
13
4可以分成3和1 4可以分成2和2
3和1组成4
2和2组成4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5可以分成几和几? 几和几组成5?
3可以分成1和2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44
4
1 33 1
4可以分成1和3
55
22
4可以分成2和2
55
1 4 4 1 2 33 2
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5
5可以分成( 1 )和( 4 )
( 1 )和( 4 )组成5
14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5
5可以分成( 2 )和( 3 )
( 2 )和( 3 )组成5
23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5
5可以分成( 3 )和( 2 )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3 2
4
4
31 31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把相加得5的两个数连起来。
看图连线 看数连线
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2
4
4
3123源自20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至5的分 与合》
2至5的分与合
2至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分物体知道数的分与合与物体是相一致的,让他们尽快从分合物体的具体思维过度到数分与合的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外面下雨了,你们有没有觉得凉凉的有点冷呢,那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手指好不好。
跟老师一起来做,伸出你们的左手,哪边是左,对了,掌心朝外手背对着自己,把大拇指弯曲,现在竖着的手指一共有几根呢?对,是四根,那老是想请你们帮个忙,有谁可以将这竖着的四根手指分成两部分?(提问)好的,可以分成一边两个,另一边两个。
还有谁有不同分法吗?嗯,一边一个一边三个,非常棒,同学们一起来做一做。
现在请同学们把手换个方向手背朝外,手心对着自己,有什么发现?对,四根手指又变成一边三个一边一个。
现在我们再把分开的手指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呢,这是我们手指的分与和,那数字又会有怎样的分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2至5的分与合。
(板书)二、共同学习,探究新知。
1.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0页,辣椒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四个桃子,把它们分到两个盘子里面怎么分?”同学们先想想看,实在想不起来的同学可以参考下书中小萝卜,小辣椒和小蘑菇是怎么分的。
(1)分成3和1,第一个盘子放三个,第二个盘子放一个,你能根据这样的分法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板书: 4/ \3 1(2) 4/ \2 2(3) 4/ \1 3教法同上,叫学生在书上写一写,带学生规范地读分解式。
2.我们知道了4可以分成3和1,2和2,1和3,那你知道几和几可以合成4吗?3.根据每一道分解式,用分与合各说一句话。
如:4可以分变成3和1,1和3可以合成4.4.我们知道了4的分与合,那数字5又是怎样的呢,老师这里有些卡片,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摆一摆,看看五张卡片方分成两部分可以怎么分,然后根据你的分法想想数字5是怎么分的,想好了举手回答老师。
二年级下册知识复习精选题— 01《计算》(解析版)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二升三暑期衔接—提优复习精选汇编题专训温故知新篇01《计算》一、单选题1.(2019二下·自贡期中)☆÷□=2……5,□里最小可以填()A. 5B. 6C. 7【答案】B【解析】【解答】☆÷□=2……5,□里最小可以填5+1=6。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
2.(2019二下·南山期末)一个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余数最大是()。
A. 7B. 8C. 9【答案】B【解析】【解答】解:最大的一位数是9,余数最大是8。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此余数最大要比除数小1。
3.(2019二下·苏州期末)一捆240米长的电线,先剪了85米,又剪了102米,现在这捆电线短了()。
A. 187米B. 53米C. 17米【答案】A【解析】【解答】85+102=187(米)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现在这捆电线短了多少米,将两次剪的米数相加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4.(2019二下·南郑期末)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A. 14B. 24C. 34【答案】B【解析】【解答】选项A,14÷6=2……2;选项B,24÷6=4;选项C,34÷6=5……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用除法求出各选项的数除以6的结果,然后观察有没有余数,据此解答。
5.2012年3月1日是星期四,3月31日是星期( )。
A. 四B. 五C. 六D. 日【答案】C【解析】【解答】解:31-1=30,30÷7=4(个)……2(天),2+4=6,所以2012年3月31日是星期六。
故答案为:C。
【分析】已知2012年3月1日是星期四,一个星期是7天,所以先算出3月2日到3月31日这几天里面一共有几个星期,把余数加上4即可。
国开《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2-5参考答案
国开《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2-5参考答案2022.11(后附精简版)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二(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级别高的办公室一般称为()A.中心B.办公厅C.秘书处D.联络处正确答案:B2.中央机关分别采用分理制和综理制设置下属机构,其办公厅(室)属于分理制的是()A.全.国.人.大B.全.国.政.协C.中.央.军.委D.国.务.院正确答案:D3.办公室的核心功能是()A.塑造出组织文化及价值观B.办文C.办会D.办事正确答案:A4.办公室的本质属性是()A.事务性B.综合性C.服务性D.辅助性5.办公室管理的第一要义是()A.服务B.管理C.协调D.参谋正确答案:A6.常用办公用品中属于办公文具的是()A.中性笔B.回形针C.剪刀D.印章正确答案:A7.发放办公用品的人员要求是()A.使用者自行入库取用B.不可指定人员发放C.发放者不必清点核实所发放办公用品D.发放人员要提醒使用部门和人员节约办公用品正确答案:D8.办公用品库存管理中的再订货量是指()A.办公用品一次采购不足而追加采购的数量B.办公用品的平均使用量C.判定需要订购新的办公用品的库存余额D.新采购办公用品的数量正确答案:C9.正确选择办公设备和易耗品供应商不必考虑的因素是()B.名牌和高档C.质量和交货D.服务和位置正确答案:B10.有权对政府采购合同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是(A)A.国家级或省部级财政部门B.地厅级财政部门C.县级财政部门D.任意级别的政府财政部门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1.办公室是组织内部办文、办公、办事、办会的主要平台。
A.对B.错正确答案:A12.省政府的办公厅比其他厅的行政级别要高。
A.对B.错正确答案:B13.信息调研是办公室的一项基本职能。
A.对B.错正确答案:A14.办公室的工作具有综合性特点。
A.对B.错正确答案:A15.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具备自律的职业素质,讲规矩要达到拘谨的程度。
《2-5的分成》课例
《2~5的分与合》教学课例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分与合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数的理解的起始阶段。
其中2~5的分与合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已经理解了5以内的数并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
让学生形成探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十分重要。
同时,对于协助学生建立数感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理解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师: 今天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级听课,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老师也很高兴。
那我们该怎么欢迎呢?生:(学生热烈鼓掌)师真懂礼貌!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但动作比较快)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
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又有一个学生主动示范,样子有点滑稽,引得一些小朋友笑了起来)师:大家为什么笑了?生1:他拍得太慢了,不像鼓掌。
生2:他拍得太慢,都听不到掌声了。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点头认可)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设计意图: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上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再通过"慢镜头"式的拍手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也为下一环节学习数的分与合作了很好的准备。
一年级数学2-5分与合
3 2 1 1
3 2 1
2 1
1 2
3
2 1
3
哪两个盘子的草莓合起来是4个?请 连线,再记录。
4 1 3
2
3 1
2
在空格内添画,并记录
4Hale Waihona Puke 4413
2
2
3 1
5条鱼,放在两个鱼缸里,有几种 分法?请记录。
5 1 4
5 5 5 2 3 3 2 4 1
在空格内填画:
5 2
1
4
4 3 2
3
2
1
5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2、 3、4、5的组成,初步能从5的一种组 成推出另一种组成,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 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5以内数的 组成。 教学难点:在每一种分法中得出 相应的数的组成,并联想出另一 种说法。
4
1
2
教后感:1、培养了学生的初步 的推理能力,效果较好。 2、能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 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山东锈石 山东黄锈石 / 山东锈石 山东黄锈石
twc20tvu
人的技艺也都是挺说得过去的,而该酒店给他们的酬金也绝对不低,几乎比得上景德镇上最大的“一品香大酒楼”了!此外耿正也相信,自己 的二胡技艺还是可以与那些常来这里献艺的人一拼的。至于弟弟和妹妹的说唱技艺是否能够博得该酒店老板的赏识,耿正的心里还实在是没有 底,只能是试一试了。让耿正没有想到的是,“盛元酒店”的老板一眼看到站在面前的这三个穿戴收拾得齐齐整整,并且言行举止也非常得体 大方的兄妹仨,就颇有好感。当时并不是饭点儿,酒店里没有一个客人,只有伙计们正在里里外外各自忙碌着。于是,老板就让耿正兄妹三人, 在大厅里那个宽大的演唱台上试着拉奏说唱一番。试演开始了,耿正那悠扬美妙的二胡乐曲声儿及其优雅的拉奏姿态、耿英那优美圆润的唱腔 和恰到好处的道白和眼神手势,以及耿直那惟妙惟肖的数来宝和快板书,使这个见多了各路艺人演唱技巧的大老板不由得眼前一亮拍手称好! 伙计们也都停下正在干的活计驻足听着,看着。试演结束后,耿正对老板说:“敬告老板,我还会吹笛子,只是没有带在身边。我的弟弟和妹 妹也都能拉二胡和吹笛子!”老板惊喜地说“你们的技艺可真多啊!不过啊,依我看,只要有你这绝妙的二胡就足够了!这样吧,你们兄妹仨 组成一个拉奏演艺说唱班,由你这个当哥哥的拉二胡,由你的妹妹演唱一些地方戏段子什么的,你的弟弟再穿插着说说数来宝和快板书,这个 说唱班就满新颖的了,肯定会非常上座的!不是我夸你们,兄弟你这二胡简直是拉绝了,在咱们景德镇上绝对称得上一流呢!这丫头的唱腔也 是极美的,而且表情动作都非常到位!还有,这小兄弟就更是一个难得的喜剧人才了,实在可爱!我估计啊,只要给你们简单包装一下,保证 一炮打响!”听老板如此夸奖,兄妹三人自然很高兴,但耿正看看站在身旁的妹妹,却摇摇头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真诚地对老板说:“多谢 老板器重,但我们兄妹三人并不希望您为我们包装!事实上,我们只是一时遇到难处了,需要用自己的技艺来赚一些银子而已,并不打算长期 以此为生计的。希望您能同意我们兄妹三人素面表演。如果您感到为难,我们只能去其他酒楼去碰碰运气了!”老板那里舍得放手,马上就说: “哪里哪里,既然你们兄妹三人不愿意包装,那就随你们素面表演吧!至于酬金,我一定不会少给的。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可以在这个酒店里 献艺了。还有啊,我希望能与你们签署聘用契约,其中会有一条,规定你们在契约期内只能在我这个酒店里献艺!只是,这要签署契约就必须 得有一个试用期,但也只是短短的十天而已。在此期限内,我给你们兄妹仨每日半两银子。如果客人们的反映不错,试用期满后,我们再签署 一份长期聘用契约。至于契约期内的薪金,我
教案数学2至6的分解组和
大三班数学活动执教教师:秦玉芬时间:4月20日●活动目标1.学习2至6的分解组合,知道递赠递减的关系。
2.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作业册2.铅笔3.数字卡●活动过程1.拍手游戏引出活动内容。
2.老师提问:“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答:“秦老师,我告你2可以分成下1和1”。
教师带领孩子继续游戏,教师可变换方式进行游戏,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几和几,孩子们一起答;秦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还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就是5。
教师可问个别幼儿,游戏可反复进行若干次.3.教师在次出示教具,并用拿走的动作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提问幼儿:“请你们自己想一想,拿走了,是多了还是少了,请讨论后告诉我,请几个幼儿告诉全班你的答案,我们一起摆放教具。
”教师小结;拿走了就是减少了这是递减的关系,相反的添上了就是递增的关系,一边是递增另一边是递减,请按要求完成作业吧.4.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利用教具进行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完成2至6的分解组合,教师引导幼儿必须遵守递增递减的规律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和帮助在活动中现困难的幼儿完成作业。
5.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自己的题目记录下来,和同伴讨论。
6.请完成得好的孩子念给全班听,教师小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活动开始,我用让孩子们参加游戏活动来引出活动的形式在游戏中引出活动内容,我边问孩子们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飞成几和几,从复习5的分解组合开始,利用游戏的形式,一边游戏一边把活动内容告诉他们,这个环节设计很好,很自然的让孩子们进入角色,孩子们利用手中教具摆放,直观的加深了对分解组合的理解,在个环节后我就让孩子们开始动手作业了,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这是时我发现了问题,有的孩子没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没按递增,递减的关系来做,我及时帮助他们,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班数学教案5的分合
中班数学教案5的分合为了能够有效地教授中班幼儿数学知识,设计合理的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中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分合概念,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基本信息: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分和合的概念;2. 培养幼儿发现和归纳的能力;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2. 彩色纸张;3. 图案卡片;4. 玩具积木;5. 彩色小球。
教学过程:第一步:激发兴趣使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彩色小球和玩具积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自由触摸、摆放和拆分这些物品,引导他们发现物品是可以分开和合并的。
第二步:介绍分和合的概念通过观察幼儿在前一步骤中的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物品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也可以合并成一个整体。
教师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示意图向幼儿解释“分”和“合”的概念。
第三步:巩固概念1. 数字卡片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并将其分发给每个幼儿。
教师提问:“如果我把数字卡片3分成两部分,可以是哪两个数字呢?”鼓励幼儿将数字卡片进行分割,然后通过观察和交流来发现不同的组合。
2. 彩色纸张练习:教师给每个幼儿准备两张彩色纸张,让他们用剪刀将一张纸张分成两部分,再将两张纸张合并起来。
通过这个练习,幼儿将直接实践分和合的过程,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第四步:发现分和合的规律1. 图案卡片观察:教师准备一些图案卡片,上面画有由不同形状组成的图案。
教师将一张卡片展示给幼儿观察,然后隐藏起来。
让幼儿向教师描述他们看到的图案,教师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通过多次展示和描述,幼儿可以发现分和合对图案的影响。
2. 模型拆解:教师使用玩具积木或其他教具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然后向幼儿展示如何将其分解成几个部分,再将这些部分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模型。
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将进一步理解分和合的规律。
第五步:巩固练习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他们对分和合的理解。
1至10的组成与分合
分成2可以分成1和1113可以1221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413231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1423223344555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15233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7可以分成3和4,7可以分成4和3,7可以分成5和16234666777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8可以分成5和17235719可以分成1和8,9可以分成2和7,9可以分成3和6,9可以分成4和5,9可以分成5和18236728988899998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101923773891组成1和1组成2111和2组成3,2和1组成31221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1322311和4组成5,2和3组成5,3和2组成5,4和1组成51423321010510233101010444551和5组成6,2和4组成6,3和3组成6,4和2组成6,5和1组成61524336661和6组成7,2和5组成7,3和4组成7,4和3组成7,5和2组成7,6和1组成7162534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8,5和3组成8,6和2组成8,7和1组成817263571 88881和8组成9,2和7组成9,3和6组成9,4和5组成9,5和4组成9,6和3组成9,7和2组成9,8和182736728199999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3和7组成10,4和6组成10,5和5组成10,6和4组成10192837738291。
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
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
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这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知识的迁移,从5分成1和4想到5分成4和1。
对于难点的把握我觉得到位了,在时间和教材内容上,这节课在4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是过关了,但中间的一些环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我觉得课上的不足还有很多,课设计的环节,方式比较多样。
(1)摆花片代替我课上的用手指,我觉得效果确实好多了。
(2)在教学完5后采用的是出卡片的游戏,避免了仍用拍手的重复,效果也比较好。
(3)对于黑板上式子的揭示她是采用半边遮住,有半边,因为学生好探究揭密,所以积极性很高。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在于:(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
(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
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
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20% B.25% C.12.5%2.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A.正方体体积大B.长方体体积大C.圆柱体体积大D.一样大3.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_____比例.4.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5.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2、3、4、5的分与合》课件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真模拟基础卷考试分数: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共28分)二、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共23分)5.(3分)按要求填一填。
(1)从( )号盒子内一定能摸出黑球。
(2)从( )号盒子内不可能摸出白球。
(3)从( )号盒子内可能摸出黑球,也可能摸出白球。
6.(3分)有10个桃子共3千克,平均分给5只猴子。
每只猴子分到( )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到( )千克桃子,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 )。
7.(3分)分母是4的假分数有( )个,其中最小的是( ),没有最大的( )分数。
8.(1分)一个直角梯形,如果上底长2cm,下底长4cm,高是4cm,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 )cm2。
9.(1分)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2分)279至少加上( )就是2的倍数,至少减去( )就是5的倍数。
(4分)下图中,图形1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 11.格,得到图形2。
12.(2分)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13.(2分)0.35×1.47的积是( )位小数,64.3÷1.6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2分)一根长31.1米的木料截成长为0.7米的小棒,可以截( )段,余( ) 14.米。
四、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共10分)15.(2分)下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1414A.B.C.D.19.(2分)下列各数中,()是循环小数。
20.(1分)左图是表示弯道的指示牌,它是由平移得到的。
( ) 21.(1分)4.25÷1.24的商要大于4.25。
一年级数学2到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2到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
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
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
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这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知识的迁移,从5分成1和4想到5分成4和1。
对于难点的把握我觉得到位了,在时间和教材内容上,这节课在4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是过关了,但中间的一些环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我觉得课上的不足还有很多,课设计的环节,方式比较多样。
(1)摆花片代替我课上的用手指,我觉得效果确实好多了。
(2)在教学完5后采用的是出卡片的游戏,避免了仍用拍手的重复,效果也比较好。
(3)对于黑板上式子的揭示她是采用半边遮住,有半边,因为学生好探究揭密,所以积极性很高。
有否所有的分与合一定要借助学具吗?这节课要让学生体会成对的意识。
举个例子,看到5可以分成4和1,就应该想到5也可以分成1和4,而在这个时候,前面5分成4和1,可以借助圆片来摆,5也可以分成1和4,就不需要学生摆圆片,这是借助学生的推想,属于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思维的深度提高了,如果再让学生借助小圆片来摆,有把他拉到了形象思维阶段,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像2和3的分与合,可以尝试让学生看图写出分与合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