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1【教学设计】《巍巍中山陵》

初中新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1【教学设计】《巍巍中山陵》

《巍巍中山陵》《巍巍中山陵》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建筑艺术”为主题展开。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由远及近按方位顺序描写和说明;叙述特征突出,角度多变;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文笔优美,描写生动””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讨论、探究法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1.自读课文;2.课前预习;3.查阅孙中山先生资料。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孙中山先生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师: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名言出自哪位伟人?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开国领袖,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他甚至不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他被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被尊为“国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他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前一段台湾来了几位政界要员——连战和宋楚瑜等,到大陆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南京的——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

二、资料链接简介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

《巍巍中山陵》表格式教案1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巍巍中山陵》表格式教案1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巍巍中山陵》表格式教案1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课题巍巍中山陵课时1课时(总第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中山陵的特征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重难点重点: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难点: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的风景名胜古迹——中山陵,去领略它的风采。

揭示目标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2、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3、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1、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中山陵的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征的?3、阅读课文5-11小节,把课后练习2的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

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1、检查预习:生字词注音嵯峨( )断垣( )颓壁()灵柩( )深邃( ) 入殓( )石坊( )龟趺( )纤( )细门楣( )参差( )穹隆( )巉( )岩2、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的说明了中山陵的特征。

3、中山陵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征的?“巍巍”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从三个方面体现其特征:(1)用钟山的雄伟气势衬托;(2)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其高大;(3)从孙中山">从孙中山先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来表现。

4、请同学们读读课文5-11小节,把课后练习2的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

并思考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及教学反思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以及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教学难点:会从准确性和生动性的角度来赏析说明文的语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一、情境导入,知识链接(一)欣赏图片,直观形象的了解中山陵这一建筑群的巍巍的特点。

(二)旧知回顾,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

问题设计: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3、课文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二、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加油!1、读7-11自然段,举出你认为(就一个建筑物而言)最能体现中山陵巍巍这一特点的具体介绍。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孙中山先生的形象以及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3、读2-3自然段,说说为什么钟山能吸引孙中山先生。

三、交流反馈,体会巍巍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1、举你认为最能体现中山陵巍巍这一特点的建筑具体介绍师小结:为了体现中山陵的高大,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分别介绍了中山陵各部分的长宽高等,用精确的数字说明各部分的高大,进而让读者明白整个建筑群的高大。

过渡:中山陵不仅以它的高大雄伟吸引着游客,更加吸引游客的是陵园主人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孙中山先生的形象以及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师小结:中山先生崇高伟岸,博爱天下,他虽已过逝,精神却长存人间。

过渡:中国有句古话,叶落归根,也就是人死之后要埋葬在自己的出生地,但孙先生的遗愿却是要葬在南京的钟山,3、为什么钟山能吸引孙中山先生?师小结:钟山气概万千,历史悠久,颇为巍巍。

总结语:总结刚才所学,中山陵的建筑,中山先生的形象和钟山的衬托共同体现了巍巍这一特征,所以巍巍具体表现在: 1、中山陵的雄伟高大、规模宏大。

2、孙中山崇高伟岸的形象。

3、钟山的气概万千、历史悠久。

作者紧扣巍巍这一中心,使得中山陵的特征突出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巍巍中山陵教学目标:、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前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二、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革命前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方式:合作探讨法教学进程:第一时一、导入:熟悉孙中山,交流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及思想。

出示孙中山的图片,问:熟悉那个人吗?(学生介绍孙中山的生平、思想及奉献。

)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广东香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

190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集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思想:民主博爱、天下为公孙中山的奉献:领导中国革命二、关于孙中山如此举世景仰的伟大的革命家,他逝世后,若是请你设计他的陵墓,你以为,将他葬于什么样的地址、建造如何的陵墓比较适合?(学生讨论、发言、交流)出示一组紫金山、中山陵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座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今天,咱们一路随着作者的笔墨,去瞻仰《巍巍中山陵》。

三、释题:巍巍,高大的样子。

既指陵寝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高贵地位。

这两个字是这篇的文眼。

四、钟山的地形、环境能衬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吗?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描述。

明确:五、陵寝的设计方案是如何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联系《展现华夏文化魅力》一)明确:陵寝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

“密封评议的方式”,幸免了后门、人情等短处,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如下特点:较好地考虑了陵寝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注重和谐和谐),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假设干优秀的传统体会,采纳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练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宏扬民族精神),达到了表现陵寝庄重气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追求形神兼备)。

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7)doc初中语文 (1)

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7)doc初中语文 (1)

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7)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点,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讲明事物。

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讲明语言。

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难点抓住特点,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讲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讲明语言。

教学预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此基础上,再去明白得如何抓住特点,有重点地讲明事物,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以上这些咨询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概宏伟。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墨,去瞻仰一下中山陵。

(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

二、自主学习师:本文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讲明文。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咨询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

朗读或男女生分角色读。

2.画出并把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写中山陵的巍巍气概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行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予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如何样的思想感情?4.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什么缘故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5.陵园的设计方案是如何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6.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什么缘故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重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7.文章第7—1l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要紧建筑,什么缘故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咨询题。

三、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咨询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一《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一《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一《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2.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二、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开国领袖,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他甚至不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他被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被尊为“国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他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前一段台湾来了几位政界要员——连战和宋楚瑜等,到大陆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南京的——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

(板书课题)二、解题并明确教学重点我一直很喜欢品味文章的题目,只有两个词,“中山陵”是交待了本文要说明的对象,那“巍巍”二字道出的是什么信息?解释:巍巍:形容高大这是一个形容词,阅读说明文的第一要著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而建筑物的特征多是由这样看似空洞的形容词来表现的。

此文在文题中就告诉了我们“中山陵”的特征了——巍巍!“中山陵”巍巍在何处?在那一重重的巍巍之中所要展现的到底是先生怎样巍巍的品格?都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三、浏览全文(默读课文),寻找巍巍!山势巍巍;建筑巍巍;先生的品格巍巍!前两条是通过数字来完成的,后一条需要从文中字里行间对先生品格的赞美去体会。

另外,地点的选择、方案的筛选、工程的实施都显示了重视,也是“巍巍”的一种表现。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中山陵的历史背 景和建筑特点。
掌握中山陵的地理环 境和周边景观。
了解中山陵在中国近 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和意义。
05
作业布置
作业一: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总结
总结词
总结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包括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等方面。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总结出其外观、内部 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特色,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总结。
作业二: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分析
总结词
分析中山陵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和 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我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 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我注重因材 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 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自我评估
总结词
教学相长、持续改进
详细描述
在完成《巍巍中山陵》的课堂教学后,我进 行了自我评估,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我认为自己在引导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课堂节奏的把握 和教学难度的层次上还有待提高。未来,我 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
重点2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中山陵的建筑风格独特, 设计精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
重点3
中山陵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中山陵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见证,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文化意义和价值是 本课的重点之一。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作者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他写的巍巍中山陵发表到光明日报,经下卷改动后收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1课,所著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文学院创作理论与创作丛书。

孙竹丹以下是整理的巍巍中山陵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参照与参考!《巍巍中山陵》教案教学目的:1、领会课文紧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选取材料,突出重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先后及空间位置的来介绍对象的方法,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布局。

3、切身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教学难点:说明顺序的理解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到处绿阴浓浓花香似海,那你们知道每月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为了纪念谁?学生纷纷回答。

孙科今天咱们就走进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去中山陵的宏伟和先生人格的伟大。

二、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结果:1、课堂交流孙中山生平事迹的资料及中山陵的图片资料。

(教师总结略)2、给下列字注音:山麓莽原嵯峨汲取参错灵柩坡陀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嵌三、合作探究:1、阅读5—11段,根据说明内容填写上列下述示意图,比一比迟哪组填得又快又准确:(图略)学生活动:4—5人一小组,阅读填表。

2、明白你当一次讲解员,用简洁的语言把米开朗基罗图解说清楚。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选口才较好推举者才所讲导游员。

比比谁讲得好?(可以出示准备好的图片)3、请你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教师明确:空间顺序由内而外,由整体到局部。

四、难点探讨:文章7—11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就建筑,为什么第六段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教师明确:本段关于段陵园的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积极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公共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五、板书设计:南北中轴对称,九座风景区联为一体总体特点: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总体介绍:总平面布局:南:石牌坊、墓道北:陵门、墓室依次介绍:南石牌坊、墓道、守陵卫士驻所、陵门石阶、碑亭平台、石阶、祭殿北祭堂墓室附补充资料: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工人运动先行者。

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1 巍巍中山陵学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1 巍巍中山陵学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11 巍巍中山陵学案苏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学习重难点】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3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读课文3遍2.注音或填字纤细()气氛()机械()城犹潜蛇()凹穴()牌坊()分外()隐约参错()深suì()险jùn()丘líng()横biǎn()突wū()肃mù()灵jiù()门méi()diàn()基3.找出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对象:特点4.理清文章结构:二、合作探究。

1.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2.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3.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4.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5.重点研讨文章第9自然段。

.①本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②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朴实。

为什么第9自然段写平台所见景象却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6.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堂巩固(一)请你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然后和原文对照一下,如果不同,想想哪个好,为什么?(钟山)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________,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________,松柏________,草莽________。

蓝色的天幕下,________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________,形成了一幅十分________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画图。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教学课题:巍巍中山陵(刘叙杰)教学目的: 1、体会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的精神2、学习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的方法。

学习重点:目标2教学方法:研读、讨论交流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孙中山,一个世纪的伟人。

伟人,自有伟人的思想,自有伟人的追求,自有伟人的归宿!那巍巍的中山陵,就是伟人孙中山的归属。

中山陵,有怎样的特征?中山陵,有怎样的气魄?巍巍乎,中山陵!中山陵,巍巍乎!二、阅读主场(一)学生快速自读课文1-5段,获取介绍的主要信息,画出气泡图,小组交流,班上发言。

1段:交代中山陵的方位:“位于南京东郊中山南麓”2、3段:交代中山陵建造于中山南麓的原因:⑴地理环境有巍巍气势⑵人文环境丰富⑶中山先生生前愿望4段:交代中山陵的设计方案、特点及修建经过:⑴钟形图案⑵采用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大面积绿化⑶1926年1月—1931年10月5段:交代中山陵的具体位置。

(二)按“研究.练习二”的要求,研究6-11段。

先找出标号①-⑩所代指的建筑物名称,在班上试作游览解说交流。

(三)由(二)的交流引出对说明顺序的归结。

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

(四)重点阅读2、5、9、10段,划出段中描写的句子,体会并交流描写在说明中作用。

2段:描写山形——“山顶坡陡崖峭”,“山腰以下渐趋平缓”,紧接着又以“大自然图画”作比喻,展现了林海与山的幽美景色。

这些从上到下的描写,气象宏阔,生动的衬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

5段:采用描写手法,从道上写到外丘岗坡坨。

道上是“浓翠蔽日”,丘岗坡坨上是“林丛复叠,莽苍深邃”,极力渲染了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

9段:展现中山陵的建筑特征。

“方山如屏,秦淮似带”,“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变幻无穷的四时景色,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山河辽阔壮丽,钟山巍巍气势,陵园庄严肃穆,这正是中山陵建筑的特征。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3、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课前学习:利用网络或查找资料了解孙中山的事迹及思想。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交流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及思想。

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导入:对于孙中山这样举世景仰的伟大革命家,他逝世后,如果请你设计他的陵墓,你认为将他葬于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怎样的陵墓比较适合?紫金山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

主峰北高峰,其余分别为天堡山和茅山,著名的中山陵便坐落于此。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畅谈孙中山各抒己见2多媒体展示陵墓及周围环境出示课题、作者第二块:整体感知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谈中山陵的设计是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这种特征与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何联系?学生阅读思考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讨论3你认为有哪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学生思考4教师评价学生交流第三块:深入探究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请你联系《展现华夏文化魅力》一课,说说吕彦知设计的钟形图案为什么会入选;想一想,课文开头为什么要详细描绘中山陵的地理环境。

学生阅读思考2教师巡视指导小组讨论3教师组织评价学生交流讨论第五课时巍巍中山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2、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课前学习:搜集有关中山陵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山陵。

课堂学习:第一块: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根据课文说明的内容填写探究练习二中的示意图,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

阅读,思考,填表。

2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

3假如让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这幅图解说清楚。

学生根据课文,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解说词,四人小组交流,选出代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2(2课时)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2(2课时)

《巍巍中山陵》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的方法。

2.学习本文,体会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重点1.理清说明的顺序,把握说明的特征。

2.理解本文介绍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地理环境的作用。

教学难点1.在说明中抓住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的说明。

2.理解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对人们纪念孙中山的伟大精神所起到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根据他的遗愿将陵园建于南京的钟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座陵园的建筑布局,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崇高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你能从书上找到一些表示地理位置的词语,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准确地说明中山陵所在的位置吗?第1节大江之滨――南京――东郊――-南麓1.结合书后练习二,了解中山陵的布局,理清说明顺序,见书本。

作者按空间顺序,由外向内,由总体到局部的说明(餐馆的顺序)。

2.以上这一部分内容在文中处于什么地位(主体)3.讨论并概括中山陵的特征。

第5节安详、宁静、庄严肃穆雄伟、博大不朽的业绩第9节高大雄伟、气势非凡第10节庄严肃穆第12节整齐、宁静、肃穆、不朽4.根据以上特征,题目上哪个词用的好?“巍巍”,形容高大。

5.课文哪些地方直接说明了这一特征?(1)用钟山的雄伟高大衬托中山陵的“巍巍”特征。

(2)用确凿的数据直接说明中山陵的高大。

第4节用地面积2000多亩第7节陵门高15米第8节石碑高8米第9节共290级第10节祭堂高28.7米第11节墓室高8.4米6.“巍巍”除了指陵园高大雄伟的气势,还有什么更深的含意吗?也指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博大的精神世界和伟大人格的写照。

三、板书设计巍巍中山陵大江之滨――南京――东郊――南麓特征:巍巍:高大雄伟、庄严肃穆、气势非凡空间顺序,由外向内、总体到局部第2课时一、合作研读1.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用了较多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呢?从钟山的雄伟高大,衬托中山陵的“巍巍”特征。

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二、学习抓住特点、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讲明事物的方法。

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讲明语言。

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课文是如何样讲明中山陵的建筑特点的?二、教学难点;课文在讲明中山陵的雄壮的特点时,什么缘故要详细描画中山陵的地理环境?三、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提出咨询题和摸索咨询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师生共同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课文,学会提出咨询题和依照课文内容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外自学:〔学生按常规自学课文〕1、通读课文,将生字词找出来并各抄写4遍2、就文章的语言、结构、思想主题以及表现方法等提出两个咨询题。

二、课内学习〔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谁到过南京去旅行吗?假如有那是一定要到中山陵去参观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它给你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这是瞻仰先生丰功伟绩的地点,也是游玩观光的好去处。

假如没有游玩过,今天我们就随着刘叙杰一同去参观中山陵。

〔二〕学生自读课文1、解决生字词2、依照课文自己明白得课后练习。

3、学生质疑〔教师巡查学生的自学情形,及时要求学生订正错误〕〔三〕师生讨论解决疑难咨询题。

教师预设咨询题〔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形选用〕1、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什么缘故第2段用了一半多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环境、优美景色?2、陵园的设计方案是如何样入选的?吕彦直的设计方案有哪些特点?3、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什么缘故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对形成陵园庄重肃穆的气氛有何作用?4、文章第7至11段既写了陵园的要紧建筑,什么缘故第6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5、讲明文的语言一样要求准确、平实。

什么缘故第9段写平台所见景色却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6、本文写陵园建筑,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点还用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截了当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四〕课堂学习总结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讲明中山陵的特点2、讲明的时候采纳什么顺序:空间顺序〔行踪〕3、其他〔五〕课内练习«基础训练»21页〔六〕课外作业1、语文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巍巍中山陵》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说明文知识,体会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进行说明的特点。

了解建筑说明文常用的空间顺序
欣赏建筑艺术之美,了解建筑物的文化内涵,体会建筑设计师通过建筑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空间说明顺序。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空间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行为要素
学生活动
思考:
中山陵美在何处?
明确: 美在环境的优美
美在设计的精巧
美在中西合璧的建筑
提问
学生通读文章作答
二、激发疑问:中国人历来有"落叶归根"之说?希望死后能安葬在故土。

孙中山先生是广东人,中山陵为何会选址在南京钟山呢?我们从课文中来找一找答案。

教师可展示傅抱石先生绘制的
钟山图,帮助学生体会中山陵环境的特点。

明确:钟山山脉的雄壮更能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投影
提问
学生可初步探讨选址原因
结合背景图进行讲解。

(明确地理环境,提问选址原因)
三、朗诵第二自然段,体会中山陵设计特点
换位思考:
假设你是中山陵的设计师吕彦直先生,请你谈谈你的设计为什么会入选?
你认为中山陵的建筑如何体现了你的设计理念?
提问
学生可进行讨论,在课文中找适当的语句回答
入选原因:
(1)钟形图案:有象征意义,又与所在地中山吻合
(2)注重谐调,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结合。

弘扬民族精华,采用中轴对称总平面布局和民族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

形神兼备,既表现了陵园庄严气氛,又突出孙中山先生不朽的精神。

明确总体特征和总平面布局
四、具体感受中山陵恢弘气势,明确空间顺序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绘制路线图,
完成课后二题
具体介绍中山陵
采用导游的形式。

要求:1.选好立足点,按照课文中介绍的顺序进行
2.可以从文中选取适当的语句,学习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3.在介绍时注意明确介绍各部分的特征。

(可自行概括,注意体现建筑的民族特色)
学生总结本文的说明顺序,教师明确.
瞻仰了中山陵之后,你对孙中山先生有了怎样的了解?
投影中山陵相应部分的图片
学生简单介绍中山陵各个部分名称
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以抽签方式决定介绍内容。

每组确定一名发言人,一名记录员。

记录员将本组介绍的中山陵组成部分的特点列成表。

一组:南区(石牌坊、墓道)
二组:北区1(陵门、碑亭、石阶、平台)
三组:北区2(祭堂、墓室)
按空间顺序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由总体到局部进行说明。

体会墓葬人的伟大人格。

明确中山陵巍巍的特征体现在陵园位置、建筑、墓葬人三方面。

五、结语
先生已逝,精神长存。

愿我们铭记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嘱托,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
六、作业
完成练习册内容
查找其它古代陵墓资料,体会中山陵独特的人文内涵
教案点评:
本课开门见山“中山陵美在何处?”直接诠释此建筑的审美要素 ,把握住了本课的精髓,“美在环境的优美,美在设计的精巧,美在中西合璧的建筑”全面阐释了中山陵从外至内的魅力之所在。

师生着力从这三个环节分别展示中山的秀美,吕彦直设计的巧妙,中山陵建筑的平面布局。

在这个过程中,采取朗诵,换位思考,模拟导游等初一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构筑课堂主体,达到灵活生动,激发学生兴趣广泛参与的目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模拟导游活动,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学生不仅深入研究了课文,把握了观察点的变化,说明顺序,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在情感上体会到了导游工作的不易,产生对这一职业的尊重和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