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3.2 内能 课件 (共29张PPT)
思考:冬天如何让双手暖和起来?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高温物体 热水袋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能量转移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思考:双手可以一直从热水袋获取热量吗?
不能
双手和热水袋接触的时候,双手的温度慢慢 升高,热水袋的温度慢慢降低;当双手的温度和 热水袋的温度相同时,就不会再发生热传递,双 手就不能再获得能量了。
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水的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铁块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 人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 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少源自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水蒸 气对壶盖做功,将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 少,温度降低
在改变物体内 能上是等效的
✓ 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
热
传
传
递
递
炎热的夏天,在饮 料中放一些冰块, 饮料变凉
太阳能热水器中 的水被晒热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
做
功
功
行驶的汽车,轮胎 会变热
滑动火柴,火柴燃 烧
热传递和做功的区别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 做功
实质
条件
举例
联系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不同物体或物体的 不同部分存在温差
分子势能
速度 高度 弹性形变
热运动
相互作用
内能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 动能为零 重力势能为零 机械能为零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高温物体 热水袋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能量转移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物体内能的改变(一)
思考:双手可以一直从热水袋获取热量吗?
不能
双手和热水袋接触的时候,双手的温度慢慢 升高,热水袋的温度慢慢降低;当双手的温度和 热水袋的温度相同时,就不会再发生热传递,双 手就不能再获得能量了。
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水的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铁块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 人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 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少源自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水蒸 气对壶盖做功,将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 少,温度降低
在改变物体内 能上是等效的
✓ 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
热
传
传
递
递
炎热的夏天,在饮 料中放一些冰块, 饮料变凉
太阳能热水器中 的水被晒热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
做
功
功
行驶的汽车,轮胎 会变热
滑动火柴,火柴燃 烧
热传递和做功的区别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 做功
实质
条件
举例
联系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不同物体或物体的 不同部分存在温差
分子势能
速度 高度 弹性形变
热运动
相互作用
内能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 动能为零 重力势能为零 机械能为零
内能ppt课件图文
化学能
总结词
化学能是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
详细描写
化学能是物质内部的化学键所蕴含的能量。在化学反应进程中,旧化学键的断 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或吸取能量。这种能量通常表现为热能和光能等 情势,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
总结词
核能是原子核内部产生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详细描写
核能来自原子核内部的质子、中子等粒子的相互作用。核裂变和核聚变进程中, 原子核分裂或合并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这种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 电能等情势,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势能
总结词
势能是由于物体位置或状态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详细描写
势能是一种相对存在的能量情势,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对位置有关。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电势能等。当物体位置产生变化时,势能会转化为其他情势的能量,如动能;反之亦然。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 ,势能的公道利用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内能转换技术的环保性能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
和升级。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内能的转换与利用
热力发动机
热力发动机利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常见的有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等。 内燃机通过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或转子转动,从而输出机械能。
燃气轮机则利用燃气透平膨胀做功,将高温燃气的内能转换为轴功。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物质产 生化学变化释放出内 能,如燃烧反应和化 学电池等。
电能与势能的转换
电能可以通过电动机转换为机械能, 也可以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 能。
势能则是由于位置高度差而产生的能 量,如水坝和重力势能等。通过水轮 机或涡轮机等装备,将水流的势能转 换为机械能或电能。
《内能》内能PPT精品教学课件
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冬天双手感觉很冷,如何让双手暖和起来?
捂热水袋
哈气
双手摩擦
捂热水袋
高温物体: 热水袋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内能减少
能量 转移
内能增加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一做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高温物体: “哈气”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哈气
内能 减少
能量 转移
内能增加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不加热热水袋,双手可以 一直从热水袋获得能量吗?
不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3)热传递的方向: 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
科学世界
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削弱了植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
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后果:
如果地球表面的温度过高,将会导致两极的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 淹没城市,大片良田盐碱化。温度的升高还会影响全球气候,使得一些
地区暴雨成灾,而另外一些地区干旱少雨,促使土地荒漠化。
谢谢观看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3)热传递的方向: 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生活中的实例
电饭煲中的饭勺烫手
热汤中的勺子烫手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冬天双手感觉很冷,如何让双手暖和起来?
捂热水袋
哈气
双手摩擦
捂热水袋
高温物体: 热水袋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内能减少
能量 转移
内能增加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一做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高温物体: “哈气”
低温物体: 手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哈气
内能 减少
能量 转移
内能增加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不加热热水袋,双手可以 一直从热水袋获得能量吗?
不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3)热传递的方向: 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
科学世界
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削弱了植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
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后果:
如果地球表面的温度过高,将会导致两极的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 淹没城市,大片良田盐碱化。温度的升高还会影响全球气候,使得一些
地区暴雨成灾,而另外一些地区干旱少雨,促使土地荒漠化。
谢谢观看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3)热传递的方向: 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生活中的实例
电饭煲中的饭勺烫手
热汤中的勺子烫手
《内能》内能PPT优秀教学课件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克服 摩擦力做功,温度_升__高__,内能 增加 , 。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抛有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
C.0℃的冰不具有内能
D.一个物体温度不变, 内能一定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
②单位:焦耳(J)。
NO.1 内能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
机械能
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总和
与 和物分体子内相内部互能的作是用分不子情同热况于运有机动关 械能与的整另个一物种体形的机式械的运能动情况有关
不为零
可以为零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人教版 初中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
目录
01 内能 02 物体内能的改变
01
内能
NO.1 内能
分子热运动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称为物体的动能。
分子动能
NO.1 内能
分子之间有斥力和引力
物体由于位置或位形 而具有的能量——势能。
分子势能
NO.1 内能
内能: ①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
( D)
NO.1 内能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02
物体内能的改变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手热接触传热递水袋 _温__度__增加
_内__能__增大
热水袋取暖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在热传递的过程之中,高温物体的 内能__减__少___,低温物体的内能_增___加__。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单位:焦耳(J)
第5节物体的内能(PPT课件(初中科学)63张)
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物质种类
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和弹性形变程度
研究对象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
存在条件
永远存在
物体运动时、被举高时、产生弹性形变时
联系
(1)物体无论是否具有机械能,一定具有内能;(2)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典例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吸气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紧缩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功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均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不对外做功,②③正确,故选A。
知识点6 燃料的热值
1.燃料
(1)燃料的种类燃料是指可燃烧的物质,根据不同标准,燃料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是按物理状态分类。
(2)燃料燃烧时能量的转化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
定义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
意义
反应了一定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
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
3.对燃料热值的理解
热值是燃义
燃料热值的高低是衡量燃料优劣的重要标准
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和弹性形变程度
研究对象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
存在条件
永远存在
物体运动时、被举高时、产生弹性形变时
联系
(1)物体无论是否具有机械能,一定具有内能;(2)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典例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吸气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紧缩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功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均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不对外做功,②③正确,故选A。
知识点6 燃料的热值
1.燃料
(1)燃料的种类燃料是指可燃烧的物质,根据不同标准,燃料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是按物理状态分类。
(2)燃料燃烧时能量的转化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
定义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
意义
反应了一定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
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
3.对燃料热值的理解
热值是燃义
燃料热值的高低是衡量燃料优劣的重要标准
《内能》PPT课件 (共31张PPT)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内能的改变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例子: 暖气使屋内温 度升高,屋内 空气内能增大; 太阳将棉被晒 得暖乎乎的; ………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
如果足球缩小到分子大 小,它是否还具有动能 和势能呢?为什么?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内能
内能
内能
例: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 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 块相比较( B C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内能
关于内能,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
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二、改变物体 热传递 内能的方法:
做功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1、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
2、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字与相应的物理 知识用线连接起来:
今天天气真热
物体吸热膨胀 摩擦生热
热量
内能
物体吸热升温
温度
练习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13.2 内能 课件(共40张PPT)
情境题与中考新考法
玩滑梯下滑时,臀部发热
用砂轮打磨金属,火花四溅
流星划过天际,发光发热
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 克服摩擦做功
情境题与中考新考法
释疑 现在你能解释,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是什么能量转化
成瓶塞的机械能吗?
瓶内水蒸气推动瓶塞做功,水蒸气 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塞 跳起.
归纳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 D. 图丁中铁块化为铁水后含有的内能减小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 况下都具有内能
熔化吸热,内能增大
情境题与中考新考法
2.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燃烧,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_机__械__能 转化为__内___能,这是通过_做__功__的方式实现的. 火柴头也可以用火点燃,这是 用__热_传__递___的方式实现的.
情境题与中考新考法
物体间存在温差
压缩、弯折、敲 打、摩擦、膨胀 通常伴随着运动
方式一:热传递 实质 能量形式不变
能量转化:能量形式改变 实质
方式二:做功
在改变内 能上是等 效的
情境题与中考新考法
热传递、做功与内能的改变规律 (1)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规律: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Fs 功
点击播放视频
能量
那么,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是什么能量转化成瓶塞的机械能呢?
新知学习
运动的汽车 具有动能
类比
被压缩和拉 伸的弹簧具 有弹性势能
类比
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情境题与中考新考法
运动的分子也 具有动能,叫 做分子动能.
互相吸引或排 斥的分子也具 有势能,叫做 分子势能.
内能PPT(精品课件)
内能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重要概念,它与热量和功一样是能量传递和转换的基本 形式之一。
内能与其他能量的关系
01
02
03
内能与机械能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内能 的减少等于系统对外界所 做的功,即ΔU = -W。
内能与电能
电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例 如电阻发热就是电能转化 为内能的过程。
内能与化学能
化学反应中,化学能通常 转化为内能,例如燃烧过 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 光能。
01
02
03
04
直接利用
内能可直接用于加热、熔化、 汽化等现象,如热水取暖、烧
水做等。
热机效率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 由于热量损失和摩擦等因素的 影响,实际转化效率较低。
能量损失
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内能会 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导致能量利用率降低。
节能技术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提高内能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
火力发电
核能发电
火力发电站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热能,加热锅炉产生蒸汽,驱动汽轮 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核能发电站利用核反应产生的热能, 加热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进而带 动发电机发电。
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的力量驱动水轮 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水 能转化为电能。
内能的利用方式与效率
掌握内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 算方法,理解内能与其他物理量
的关系。
了解内能在热力学、化学和材料 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内能,培养学生对物理 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科学素养。
02
内能基本概念
内能的定义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微观粒子 (如原子、分子)的动能、势 能和内部相互作用力的总和。
内能与其他能量的关系
01
02
03
内能与机械能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内能 的减少等于系统对外界所 做的功,即ΔU = -W。
内能与电能
电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例 如电阻发热就是电能转化 为内能的过程。
内能与化学能
化学反应中,化学能通常 转化为内能,例如燃烧过 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 光能。
01
02
03
04
直接利用
内能可直接用于加热、熔化、 汽化等现象,如热水取暖、烧
水做等。
热机效率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 由于热量损失和摩擦等因素的 影响,实际转化效率较低。
能量损失
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内能会 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导致能量利用率降低。
节能技术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提高内能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
火力发电
核能发电
火力发电站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热能,加热锅炉产生蒸汽,驱动汽轮 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核能发电站利用核反应产生的热能, 加热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进而带 动发电机发电。
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的力量驱动水轮 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水 能转化为电能。
内能的利用方式与效率
掌握内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 算方法,理解内能与其他物理量
的关系。
了解内能在热力学、化学和材料 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内能,培养学生对物理 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科学素养。
02
内能基本概念
内能的定义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微观粒子 (如原子、分子)的动能、势 能和内部相互作用力的总和。
内能ppt课件
• 指出下面例子中各是通过什么物理过程改 变物体内能的.[ ]
• A.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热.
• B.铁丝来回弯折几下会变热.
• C.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会逐渐变成火红球 体.
• D.陨石落在地球上后又逐渐恢复本来颜 色.
小结: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 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吸热
放热
(物体从外 (物体对外
界吸热)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五、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 它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 转移过程.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 用酒精灯给用活塞封住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过一会试管塞被冲出,水蒸汽的温度降低 了,为什么?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温度差。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一、内能
一、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二、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大;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
2、与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四、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 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 而引起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 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 时仍有内能。
《内能》ppt课件
龙山二中
运动 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1.物体由于______ 速度 ___和__质量 ___有关。 大小与:__ 2.物体由于 被举高 重力势能。 高度 大小与:物体的___ _ _和 质量 有关。 而具有的能叫做
3。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 规则的运动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引力 分子斥力
想一想
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内能的大小跟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 互作用有关;机械能跟机械运动有关, 故两者不是一回事
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 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没有机械能,运动在空中的 球具有机械能;但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都具 有内能
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物理量 项目 定义 内能 机械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的动能、势能之和
物体动能、 势能之和
关系
内能不为零
可以为零
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机械能——物体的机械运动(宏观) 内能——分子无规则运动(微观)
机械能是宏观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大 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弹性形变程度 )。而内能是构成物体的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大小决定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 、状态、材料等。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一定具有内 能,但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小实验
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 上方有水蒸气,瓶内打气。
现象:瓶塞跳起,瓶内出现白雾。
原因: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白雾”
空气压缩引火仪 压缩空气 空气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水蒸气膨胀做功 对试管内的水加热 水蒸气液化 软木塞跳起 水蒸气温度降低
运动 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1.物体由于______ 速度 ___和__质量 ___有关。 大小与:__ 2.物体由于 被举高 重力势能。 高度 大小与:物体的___ _ _和 质量 有关。 而具有的能叫做
3。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 规则的运动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引力 分子斥力
想一想
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内能的大小跟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 互作用有关;机械能跟机械运动有关, 故两者不是一回事
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 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没有机械能,运动在空中的 球具有机械能;但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都具 有内能
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物理量 项目 定义 内能 机械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的动能、势能之和
物体动能、 势能之和
关系
内能不为零
可以为零
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机械能——物体的机械运动(宏观) 内能——分子无规则运动(微观)
机械能是宏观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大 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弹性形变程度 )。而内能是构成物体的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大小决定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 、状态、材料等。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一定具有内 能,但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小实验
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 上方有水蒸气,瓶内打气。
现象:瓶塞跳起,瓶内出现白雾。
原因: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白雾”
空气压缩引火仪 压缩空气 空气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水蒸气膨胀做功 对试管内的水加热 水蒸气液化 软木塞跳起 水蒸气温度降低
第十三章第2节 内能 课件(共36张PPT)
实战演练
例2: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或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 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 水的沸点可以高于或低于100 ℃ D. 湿衣服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实战演练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物体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能发生,选项A不符合题意;做功 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B说法错误,符合题 意;液体沸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当大气压大于一个标 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可以高于100 ℃,当大气压小于一 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可以低于100 ℃,选项C说法正 确,不符合题意;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湿 衣服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选项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意。故选B。
【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的总和,其大小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情况和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故选C。
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
➢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 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 能减少。 ➢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比较 相同点: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不同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热 传递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本质是内能的转移。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而由分子动理论我们知道,构成 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则分子由于运动也具有动能;具 有重力势能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和地球之间存在力的作用,且它 们之间又有距离。而由分子动理论我们知道,分子间也存在相 互作用的力,且分子间存在间隙,故分子间也存在势能。
内能
第5节物体的内能(PPT课件(初中科学)38张)
上式计算可以写成一个算式:
Q吸=cm(t-t0)
例题:一块质量为5千克,温度为10℃的铁块加 热到200℃,铁块吸取了多少热量?(铁的比热 为0.46 ×103焦/(千克. ℃)
解: Q吸=cm(t-t0)= 0.46×103焦/(千克·℃) ×5千克×(200℃-10℃) =4.37×105焦
答:铁块吸取的热量是4.37 ×105焦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 量,计算公式会有什么不同?
练习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里装有20℃的水 20千克,若发动机工作时放出1.26×106 焦的热量并被水吸取,则水的温度会升高 到多少?
热机的种类
蒸气机、内燃机、燃汽轮机、 喷气发动机等
特点: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复习
你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有关分子运 动的知识吗? ➢分子间有间隔(间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的运动有没有快慢?它与 什么因素有关?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思考与讨论: 联系学过的动能的知识 一个运动的物体具有__动__能, 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动能就_大___
②物体的内能则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 无规则运动有关,即热运动有关。
练习 1、一颗飞行的子弹,它具有哪些能?
2、一颗静止在地上的子弹具有动能吗?具 有内能吗?
3、一杯水,温度从40OC加热到60OC, 它的内能_____(增大/减小)
实验:
如图所示,在薄壁金属圆筒内注入少量乙醚, 塞上塞子,用一根绳子在金属圆筒外壁缠绕 1-2圈。然后按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来回拉 动绳子。 (1)猜测可能会产生的现象; (2)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内燃机
在汽车上使用的热机是内燃机 内燃机是燃料在机器气缸内燃烧的 热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量转化?
对“热”的不同 理解
1、今天天气很“热” 2、物体吸收“热” 3、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返回
也是否与距离有关
当自由状态r=r。时,引力=斥力 当拉长状态r>r。时,表现为引力 当压缩状态r<r。时,表现为斥力
当相距很远r>10r。时,没有作用力
内
能
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内部所有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 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因为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叫热运动,所以内能有时也称热能.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南极漂浮的冰块有内能吗?
小结:
• 物体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物 体具有内能,物体内能与物体温度 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方法
热传递
用手捂热一枚硬币 给水加热等
做功
钻木取火 双手相互搓
• 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 • 2、热传递的方式有哪些? • 3、对物体做功体现着什么样的
第五章 物体的内能
•想一想
冷、热水的对比
这个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
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说明 分子在做热运动呢?
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都在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 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 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实验)
1.拉尺子的感受 2.压缩尺子的感受 3.磁铁和铁钉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 用)
量转化?
对“热”的不同 理解
1、今天天气很“热” 2、物体吸收“热” 3、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返回
也是否与距离有关
当自由状态r=r。时,引力=斥力 当拉长状态r>r。时,表现为引力 当压缩状态r<r。时,表现为斥力
当相距很远r>10r。时,没有作用力
内
能
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内部所有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 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因为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叫热运动,所以内能有时也称热能.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南极漂浮的冰块有内能吗?
小结:
• 物体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物 体具有内能,物体内能与物体温度 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方法
热传递
用手捂热一枚硬币 给水加热等
做功
钻木取火 双手相互搓
• 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 • 2、热传递的方式有哪些? • 3、对物体做功体现着什么样的
第五章 物体的内能
•想一想
冷、热水的对比
这个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
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说明 分子在做热运动呢?
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都在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 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 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实验)
1.拉尺子的感受 2.压缩尺子的感受 3.磁铁和铁钉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