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之路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富有独特魅力的社会群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力军,鉴于民营企业机构设置与经营规模急速扩展、内部审计要求与企业自身局限性极不协调。因此,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如何建立健全促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内部审计

1 内部审计的理论依据

1.1 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理论就是针对这一特点进行论述的一个理论。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中,企业规模扩大化和集团化要求经营者不仅具有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合理界定和分配,能实现企业高效地经营管理的有效形式,合理的委托代理是民营企业建立良好的经营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民营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会出现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经营者的行为可能偏离所有者的要求的现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是规避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

1.2 内部审计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有了较为迅速地发展,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突显,但民营企业存在管理水平低下、决策盲目,风险经营、人才机制不灵活、产业结

构布局不合理、类型单一、规模较小等诸多的问题,建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迫在眉睫。

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控制和咨询,能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规避各种风险;同时完善内部审计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以及构建原则

1.3.1 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监督、控制、评价和服务四个方面。监督职能是基本职能,控制职能是管理职能,评价职能是核心职能,服务职能存在于监督、控制和评价职能之中。

1.3.2 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的构建原则。①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他所监督、评价和服务的对象。②权威性原则。权威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③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的表述,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不为他人的意愿所左右,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或成见、偏见行事。④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不以牺牲一方的利益而使另一方受益。

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2.1 领导对内审认识不足,制约作用发挥由于我国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最初都是上级干预的结果,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烙印,许多民营企业都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过来,其内审工作并没有因为体制的转换而发生观念的改变,其功能定位在原企业受托责任关系监督者和鉴证人的角色,与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存在冲突,导致有的机构被撤并,人员被分流,有的虽然保留了内审机构,但人员偏少,没地位、没作为。长期以来,内部审计仅对企业财务进行查错纠弊的事后监督,对经营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的基本职能产生模糊,本末倒置的定位已严重影响到内审职能的发展。

2.2 内审人员素质偏低,制约质量提高现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仅注重财务收支审计,随着民营企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并出现一些企业并购、分立,企业间债务重组,非货币型交易等行为不断发生的情况下,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内审人员已不能胜任工作需求。未来民营企业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融入现代国际信息化、网络化经济潮流之中,需要的是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现有民营企业内审人员素质偏低,已成为阻碍内审工作质量提高的桎梏。

2.3 内审工作定位模糊,制约职能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民营企业家族制的局限,民营企业内审机构设置不当。民营企业要么不设内审机构;要么名义上的内审不起作用,职能当摆设;要么将内审机构与其它机构合署办公,审计与会计、审计与监察混岗。

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已经制约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发挥正常的作用。

2.4 内审工作领域不宽,制约效能扩展我国加入wto之后,民营企业逐渐融入全球化经济,相应对民营企业的内审范围、内容、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活动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小圈子,采用的是“就账查账”的传统审计方法,逐笔审查会计科目,审计效率低下,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不相一致。民营企业仅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的做法,已不能很好地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其狭窄的内审工作领域制约了内审效能的进一步扩展。

3 改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从根本上讲必须提高企业所有者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参与市场以及国际竞争的首要条件,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在法人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必须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以健全严密、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为保障,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而内部审计正是这种约束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必须得到制度的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现行法律法规对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没有要求和规定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内部

审计完全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从公司治理结构看,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的内在需要,也是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推动民营企业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国家立法,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强调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其次要行业推动。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内审协会的行业管理,组织指导内审工作,尽快颁布《内审条例》和《内审准则》,使内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3.3 准确定位,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简称iia)2002年1月1日通过生效的《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红皮书),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内部审计目标是通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新定义首次将“增加价值、加强内控、提高效率”作为内审目标,这与民营企业经营目标——“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吻合。内审人员要针对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对企业情况熟的优势,根据高层需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并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促进企业被审计部门改善经营管理,增加企业价值。

3.4 拓宽领域,扩大内审范围内部审计比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范围要广、内容要多、效率要高。内部审计只要单位领导授权就可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而国家、社会审计只是一种专项审计,不涉及经营管理。内部审计必须从“常规”的认识中解脱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