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氢能-课件

合集下载

氢能 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PPT

氢能 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PPT
8
1.氢能的内涵
氢的燃烧性质
它的点火能量最小,着火范围宽广。这种性质,一方面对发动
机在部分负荷下的工作有利,但在另一方面却容易造成发动机 中预混可燃气体的提前着火、返火或敲缸; 氢的火焰速度高、扩散速度快,有利于氢和空气或氢和燃气的 快速混合,所以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很高。这是它的有利之处。 但是,如氢和空气按化学当量来混合,则由于燃烧温度高,气 缸内高温部件的热负荷大,则又造成了不利的一面; 燃料性质带来的另一重大特点是燃烧热上的差异。氢的重量燃 烧热在各种燃料中为最高。从汽车的燃料装载重来说,它几乎 可比汽油或液化甲烷减轻2-3倍。
11
2、氢的基本性质
氢和重氢都是稳定的同位素,而氚则是放射性同位素。天然氢 中约含0.016%(原子百分比)的重氢D,而T的存在量仅为10-17。 在水中也可发现有微量的氚存在。 通常所说的自然氢的性质都是指普通氢。由于氘和氚在自然氢 中含量很少,它们对自然氢的总性质影响极微,一般可以忽略 不计。 这三种不同质量的氢原子,相互之间可以有六种不同的组合方 式来形成分子,即: H2 D2 T2 HD HT DT, 其中 T2、DT和HT是不稳定的分子。 氢、重氢和超重氢都是热核反应所需的重要燃料。
12
2、氢的基本性质
3)正氢和仲氢 (氘,氚也有类似的正仲的区别)
氢分子中两个氢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时称正氢(n-H2)
氢分子中两个氢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时称仲氢 (p-H2)。
13
Figure Ortho-(left) and para-hydrogen (right)
2、氢的基本性质
常温下,含75%正氢和25%仲氢的平衡氢,称为正常氢或标
MH=1.673×10-24g为氢的原子质量; MHe=6.644×10-24g为氦的原子质量。

新能源之氢能ppt课件

新能源之氢能ppt课件
• 美国能源部(DOE)启动了一系列氢能研 究项目。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将发展 氢能作为其能源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先后制定了多项氢能研究计划,以实现 向氢经济的过渡。
• 2004年2月,美国能源部出台了《氢态 势计划:综合研究、开发和示范计划》。
• 氢经济必须经历4个相互重叠、关联的阶 段: – 技术研发与示范(2000—2015年) – 前期市场渗透(2010—2025年) –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2015—2035年) – 氢经济实现(2025—2040年)
• 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氢燃料电池的应用:

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机械应用
采 用 氢 燃 料 电 池 的 实 验 车
• 在旧金山召开的英特尔开发商论坛上, 千年电池公司向人们展示了一台运行原 型氢燃料电池的电脑。目前绝大多数笔 记本电脑在电池充满情况下可工作三到 四小时。
• 迄今,千年电池的 工作时间仅有三小 时,但是公司的开 发目标是将电池性 能提高到八小时。
• 但随后二十年间中东形势趋缓、原油价格 下跌,石油依旧成为交通运输业的首要选
择,因此对于氢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渐少。 直到1990年代末期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等)问题引起重视以后,氢能与氢经济又 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
(1)美国氢经济发展战略:
• 美国在1990年就通过了氢能研究与发展、 示范法案。
因此利用常规能源生产的电能来大规模 的电解水制氢显然是不合算的。
• 热化学制氢
• 这种方法是通过外加高温热使水起化学 分解反应来获取氢气。
• 到目前为止虽有多种热化学制氢方法, 但总效率都不高,仅为20%~50%,而 且还有许多工艺问题需要解决。依靠这 种方法来大规模制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清洁能源-精品课件

清洁能源-精品课件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也日益增长。预计,2010年全球能源 需求量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 年达到128.89亿吨当量,2025年则达 到136.50亿吨当量,平均年增率为2%;
3、目前世界的化石能源岌岌可危: 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剩余的石 油已探明的可开采量为1565.8亿 吨,如果,以后没有发现新的蕴 藏量可观的油田的话,估计到20 40年,最多到2050年就要用完; 而天然气估计可以用到2050年, 加上可能再发现的天然气田,最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a)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 气中,因此核能 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会产生加重地球 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b)核能发电所使用的是铀燃料,而全球铀的蕴藏量相当丰富;
c)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 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 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 以完成运送;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11时9分58秒 下午11时9分23:09:5821.7.1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氢能源的介绍(精品资料)PPT

氢能源的介绍(精品资料)PPT

氢能源的特点
• 理想的发热值 • 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
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 燃烧性能好 • 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 无毒 • 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滁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 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 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产物水无腐蚀性,对设备无
损。
氢能源的特点
• 利用率高 • 氢取消了内燃机轻燃料自重,可以增加运载工具有效载荷,这样
氢能源的制取
电解水制氢
• 水电解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水为原料制氢过 程是氢与氧燃烧生成水的逆过程,因此只要提供一定形式一定能量, 那么可使水分解。提供电能使水分解制得氢气的效率一般在75-85%, 其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但消耗电量大,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 制。利用电网峰谷差电解水制氢,作为一种贮能手段也具有特点。我 国水力资源丰富,利用水电发电,电解水制氢有其开展前景。太阳能 取之不尽,其中利用光电制氢的方法即称为太阳能氢能系统,国外已 进行实验性研究。随着太阳电池转换能量效率的提高,本钱的降低及 使用寿命的延长,其用于制氢的前景不可估量。同时,太阳能、风能 及海洋能等也可通过电制得氢气并用氢作为中间载能体来调节,贮存 转化能量,使得对用户的能量供给更为灵活方便。供电系统在低谷时 充裕电能也可用于电解水制氢,到达储能的目的。我国各种规模的水 电解制氢装置数以百计,但均为小型电解制氢设备,其目的均为制提 氢气作料而非作为能源。随着氢能应用的逐步扩大,水电解制氢方法 必将得到开展。

氢能——理想的“绿色能源”.ppt

氢能——理想的“绿色能源”.ppt

2020/8/25
12
用于燃料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H2O
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燃烧,释放热能
H2、O2
使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2020/8/25
13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
• 【思考】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极有 前途的二级能源,它被人们视为理 想的“绿色能源”,大家知道几种 产生氢能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哪些 优点和缺点呢?
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
称为储氢合金。其储氢能力很强。单位体
积储氢的密度,是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
气态氢的1000倍。储氢合金都是固体,需
要用氢时通过加热或减压使储存于其中的
氢释放出来,因此是一种极其简便易行的
理想储氢方法。目前研究发展中的储氢合
金,主要有钛系储氢合金、锆系储氢合金、
铁2系020/8储/25 氢合金及稀土系储氢合金。
理环境污染相结合等优点,该技术六十年代中期就已
提出,九十年代受到重视,德、日、美等一些发达国
家制定了生物制氢的发展计划,我国近年也已开发出
以厌氧活性污泥对有机废水发酵制取氢气的技术,生
产成本低于电解水制氢,并能以中试规模制氢,产氢
率达5.7m3/m3反应器/d,被列入我国2000年十大科技
进展。
2020/8/25
2020/8/25
16
2、氢气的储存
1、常压储氢
2、高压储氢 3、液氢储氢
密度高、但能耗大、 且有自然挥发
4、金属氢化物
5、吸附储氢
2020/8/25
17
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些金属能够
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
同时放出热量。其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

氢能源简介及发展环境概况PPT汇报版-氢能及氢能产业专题

氢能源简介及发展环境概况PPT汇报版-氢能及氢能产业专题
• 燃料电池车辆及发电应用、氢能轨 道交通及船舶等推广
• 到2030年, 燃料电池车达到200万 辆;加氢站达1000座
2031-2050年 • 煤基低碳制氢(推广)
(远期)
• 绿色氢能供给方式多元化
• 长距离管道输送 • 安全、可靠的氢能储存及
运输体系
• 加氢站覆盖全国,燃料电池运输车 辆保有量达1000万辆;燃料电池发 电推广应用
购置成本(欧元) 使用年限
每年行驶里程(千米/年) 剩余价值
车身折旧成本(欧元/千米) 燃料消耗 燃料价格
燃料消耗成本(欧元/千米)
维护成本(欧元/千米)
70000 4
60000 50% 0.15 0.008kg/km 9EUR/kg 0.072
0.023
35000 4
60000 50% 0.07 0.13kwh/km 0.21EUR/kwh 0.027
-9-
3.3 政策环境: 中国重视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相关规划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明确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预计到2050年,加氢站覆盖全国 , 燃料电池运输车辆保有量达1000万辆;燃料电池发电得到推广应用。
• 2016-2020年 •
(近期)

工业副产氢气回收 煤基制氢
加拿大对于燃料发电 系统和燃料电池的设 备购买基于补贴
冰岛提出建设 “ 生态经 济” ,环境友好型燃料没 有燃料税,只有增值税。
美国加州立法机关通过了 一项价值达20亿美元的延 长纯净汽车和燃料补贴到 2023年的法案(ABB), 推进加氢站建设。
巴西实施PaCOS4 计划: 总投资额达750万美元用 于开发将乙醇转换成碳 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 料电池阳极。

《洁净的燃料―氢气》燃料PPT课件鉴赏

《洁净的燃料―氢气》燃料PPT课件鉴赏
移走可燃物,使木船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 原因 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木船的着火点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 燃烧提供了 充足的氧气 ,使火势烧的更旺。
谢谢观赏
氢气的制法
(2)工业制法之一: 电解水法:2H2O 通=电 2H2 + O2
四.氢气的用途
1.燃料 2.冶炼金属 3.焊接或切割 4.充填探空气球 5.化工原料
交流与合作3
1.氢气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 2.氢能源现在没有普遍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课堂练习与巩固
1.下列关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液态氢是淡蓝色液体 D.氢气极难溶于水
反应: 2H2 + O2 点燃 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 放出大量热
交流与合作1 1.氢气具有可燃性,则推理氢气可用作什么用途? 2.如果某可燃物含有氢元素,则燃烧产物一定有什么物质? 3.如何验证物质燃烧产生了水?
12月4日晚,安徽省六安市蓝孔雀酒店,一群年轻人在酒店过完生 日后,将近200个装饰用的氢气球从电梯带走,在电梯内,有人闹 着玩用打火机烧气球,氢气球在电梯内爆炸,8人面部不同程度受 伤,电梯也因此发生故障,卡在1、2楼中间。静电、火源等都极 易引起氢气球爆炸,国家也早已明令禁止氢气用于气球充气。
反应: CuO + H2
Cu + H2O
现象:固体由黑变红,试管末
端出现水珠。
交流与合作2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管为什么要伸入试管底? 3.实验要求“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如何理解?

氢能——理想的“绿色能源”PPT演示课件

氢能——理想的“绿色能源”PPT演示课件

理环境污染相结合等优点,该技术六十年代中期就已
提出,九十年代受到重视,德、日、美等一些发达国
家制定了生物制氢的发展计划,我国近年也已开发出
以厌氧活性污泥对有机废水发酵制取氢气的技术,生
产成本低于电解水制氢,并能以中试规模制氢,产氢
率达5.7m3/m3反应器/d,被列入我国2000年十大科技
进展。
பைடு நூலகம்
2019/11/7
36
氢能——理想的 “绿色能源”
2019/11/7
高一(6)班李雪制作 2019/11/7
1
2019/11/7
2
三、氢能
氢能系统包括制氢、储氢、氢的应用三个方面,规模 制氢和储氢是氢能研究和开发的两个重要领域。
微生物制氢
是一种无污染的经济制氢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
(如采用有机污染物为原料)、制氢成本低并可与治
3)、电解水制得
4)、生物质气化制得
25019)/11/7 、光解水制得
27
3、氢能的利用途径
1)、燃烧放热 2)、用于燃料电池,释放电能 3)、利用氢的热核反应释放的核能
2019/11/7
28
4、氢气的储存
1、常压储氢 2、高压储氢 3、液氢储氢 密度高、但能耗大、且有 4、金属氢化物 自然挥发 5、吸附储氢
1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2发热值高3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4氢本身无毒5氢能利用形式6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氢气的贮存和运输问题碳纳米管储氢材料20202820202810202028112020281220202813用于燃料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燃烧释放热能2020281420202815以天然气石油和煤为原料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电解水制氢气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利用蓝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释放氢气缺点

氢能 PPT

氢能 PPT

新能源—氢能开发新能源意义氢能优势及产生储氢材料氢能开发利用展望1.开发新能源意义传统能源新能源•柴薪•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生物质能•氢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新能源可再生无污染传统能源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污染环境需求量大导致资源匮乏不可再生2. 氢能优势及产生三大优势原料水,资源足燃烧放热多,142,351kJ/kg汽油发热值3倍燃烧产物水,无污染氢能产生•氢能是极理想二次能源,被誉为“绿色能源”。

•是通过一定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的。

二次氢能能源又可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

当今电能就是应用最广的“过程性能源”,其特点为不易储存;柴油、汽油则是应用最广的“含能体能源”,可直接储存。

3. 储氢材料•一种是将原有的储氢材料纳米化,还有一种就是开发新的纳米材料作为储氢材料•如碳纳米管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借助不饱和液体有机物与氢的一对可逆反应, 即加氢和脱氢反应来实现,加氢反应时贮氢,脱氢反应时放氢。

•常用的有机物氢载体有苯、甲苯、甲基环己烷、萘等•金属与氢形成化合物诸如离子型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将氢释放出来•符合要求的有镁系、稀土系、钛系和锆系等合金储氢材料纳米储氢材料常见的储氢材料•碳纳米管储氢材料4.氢能开发利用三大方面a b c 依靠氢能氢动力汽车氢能发电a.依靠氢能至1928年,德国齐柏林公司利用氢的巨大浮力,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L Z—127齐柏林”号飞艇,首次把人们从德国运送到南美洲,实现了空中飞渡大西洋的航程。

大约经过了十年的运行,航程16万多公里,使1.3万人领受了上天的滋味,这是氢气的奇迹。

•更先进的是本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液氢作超音速和亚音速飞机的燃料,使B57双引擎辍炸机改装了氢发动机,实现了氢能飞机上天。

特别是1957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和1963年美国的宇宙飞船上天,紧接着1968年阿波罗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创举。

氢能源的优缺点分析新能源的应用前景氢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分析PPT模板

氢能源的优缺点分析新能源的应用前景氢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分析PPT模板

燃烧性能好
点燃快,与空气混 合时有广泛的可燃 范围,而且燃点高, 燃烧速度快
氢能源优缺点
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 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
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 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 汽油发热值的3倍。
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 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 的不同要求
什么是氢能源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 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21 世纪,我国和美国、日本、加拿 大、欧盟等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 划
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 原因是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 气、煤,石油气均属不可再生资 源,地球上存量有限
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氢能技术和 应用领先的国家之一,也被国际 公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 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的国家。
01
02
03
04
氢能源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制得氢气掺入天然气的利用
将可再生能源制得的氢气掺入到天然气,组成掺氢天然 气(HCNG),再通过现有天然气管网输送的方式被认为是目 前大规模输氢的最佳选择。研究发现,将氢气的掺入体 积分数控制在17%以下时,基本不会对天然气管网造成 影响。HCNG用途广泛,可用作交通燃料、清洁燃气和工 业炉燃料,其中,交通燃料的使用是当前的研究点。
A D VA N TA G E S A N D D I S A D VA N TA G E S O F H Y D R O G ENENERGY
氢能源优缺点
重量最轻
标准状态下,可成 为液体,若将压力 增大到数百个大气 压,液氢可变为金 属氢
导热性最好
比大多数气体的导 热系数高出10倍。
回收利用
利用氢能源的汽车 排出的废物只是水, 所以可以再次分解 氢,再次回收利用。

《清洁能源概论》氢能

《清洁能源概论》氢能
10
2. 氢能的一般特性
最轻的元素 导热性最好 最普遍的元素 发热值最高(除核燃料外)
燃烧性能好 对环境友好 利用形式多样 贮运形式多样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氢是一种理想的新的含能体能源。
3.2 氢能的工业制法
3.2 氢能的工业制法
电解食盐水的副产氢 在氯碱工业中副产多量较纯氢气,除供合成盐酸外 还有剩余,也可经提纯生产普氢或纯氢。如:
开发有中国特色的氢能源技术
氢能有如此大 的好处,那为 何现在不大量
利用呢
制取方面
6. 氢能的限制
储存方面
安全性方面
制取能耗高 产氢率普遍较低 设备成本较高.
如果以H2作为载运的燃 料,就必须考虑到两个
充H2站之间的距离。这 是H2使用中最大的局限
性。
更宽的着火范围 更低的着火能
更容易泄漏 更高的火焰传播速度
更容易爆炸
爆炸
• 氢弹与原子弹爆炸
原子
37
谢谢
38
5. 氢能的利用现状
世界上首座氢能源发电站于2010年7月12日在意大利正式建成投产。这 座电站位于水城威尼斯附近的福西纳镇。
据报道,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投资5000万欧元建成这座清洁能源发电站, 该发电站功率为16兆瓦,年发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小时,可满足2万户 家庭的用电量,一年可减少相当于6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该电站7万 吨燃料来自于威尼斯及附近城市的垃圾分类回收。
2NaCl+2H2O=电解=2NaOH+Cl2↑+H2↑(产量第 二)
氢气的工业制法——电解食盐水(水)制氢
3.2 氢能工业制法
由石油热裂的合成气和天然气制氢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 石油气)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 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具有长链 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 其中就含油氢气。(产量第一)

清洁能源 氢能 课件

清洁能源 氢能 课件

21世纪将是“氢经济(Hydrogen economy)”时代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最终用户 汽车、飞机、 船舶
制氢
太阳能 风能 海洋能 地热能
氢 气
燃料电池
电解水
发电
电 力
工业、农业、 民生
图3-1 设想中的21世纪能源结构体系
13
美国能源部 Hydrogen Posture Plan

第一阶段(Phase I)为相关技术的研发阶段,并在此基础上 做出是否商业化的决策,此阶段中政府将起到主导作用; 在第二阶段(Phase II),氢能初步进入市场,便携式电源和 固定/运输系统开始实现商业化,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 始与氢能相关的基础建设投资; 进入第三阶段(Phase III)后,氢能源和运输系统实用化, 市场和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阶段(Phase IV)为市场与基础建设均已完善的阶段,氢 能源和运输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完全实现“氢经济”。

11
氢能发展史-为科学家认可

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低温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高 温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展迅速,被广泛认为将成 为未来人类社会中主要的动力来源,尤其是用于发电和 交通工具方面 而燃料电池最适宜的燃料就是氢。因此,科学家们预测, 氢能将与电能一起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两大支柱。

12
33


1.3 氢气提纯

无论采用何种原料制备氢气,都只能得到含氢的混合气, 需要进一步提纯和精制,以得到高纯氢。 氢气提纯方法较多,但有些方法不适宜用来制备高纯氢, 如膜分离法,所得产品纯度低,无法达到高纯氢纯度要求。 一些常用的氢气提纯精制方法,如冷凝法、低温吸收法, 单独使用时净化所得产品难以达到要求。 目前,用于精制高纯氢的方法主要有:冷凝-低温吸附法、 低温吸收-吸附法、变压吸附法、钯膜扩散法、金属氢化 物法以及这些方法的联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电解水制氢的方法
就目前而言,以碱液为介质、采用加压、高温方法电解 水制氢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种操作简单、可以大 规模制氢的方法,但该法所制氢气仅占全球氢气总产量 的1~4%。
电解水制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槽电压过高,导致电能消 耗增大,进而导致成本增加,这也是目前该技术无法与 化石燃料制氢技术竞争的主要原因。
6
为什么氢是永恒的能源?
氢的资源丰富 存在形式 氢的来源丰富 制取方法 氢是最环保的能源 利用低温燃料电池,由电化学反应将氢转化为电能和水,
不污排 染放。CO2和NOx;使用氢燃料内燃机,也可显著减少 氢气具有可储存性 与电、热最大的不同 氢的可再生性 循环-永无止境 氢是“和平”能源 -中东战争 氢是安全能源 氢的扩散能力很大,不具毒性及放射性
清洁能源 氢能
1
主要内容
前言 氢能发展史 氢的制取 氢的储存与输运 氢的应用 氢的安全性
2
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走进氢能的世界
什么是 氢能
氢能的 限制
氢能的一 般特性
氢能
氢能的 生产
氢能的储 存与运输
氢能的利 用现状
前言
二次能源
联系一次能源和用户的中间纽带,可分为 “含能 体能源” 和“过程性能源”,目前电能是当前应 用最广的“过程性能源”。
IAHE随后创办了《国际氢能杂志》并举行了两年一次 的世界氢能大会。
10
氢能发展史-步入工程探索阶段
二十世纪80年代,德国认真地提出HYSOLAR计划, 它是德国/沙特在阿拉伯半岛的项目,计划用沙漠地带 的太阳能制氢。改项目已经过实验示范了太阳发电和 电解的直接结合,示范功率达到350kW。
德国还考虑利用加拿大廉价的水电就地电解水制氢, 液化后用船运输液氢到欧洲。
由于目前冰岛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地热和水力发电, 因此主要采用电解水技术(在加氢站就地)制氢,以燃 料电池作为主要动力设备。
15
现状与展望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生产5×1012 Nm3氢气,主 要用于化学工业,尤以合成氨和石油加工工业 的用量最大。90%以上的氢气是以石油、天 然气和煤为原料制取的,北美95%的氢气产 量来自天然气蒸汽重整。若设想将这些氢气全 部作为能源,仅相当于全球年能耗的1.5%。
35
1.3.2 低温吸收—吸附法
纯化仍需分两步进行:首先,根据原料氢中杂质的种类, 选用适宜的吸收剂,如甲烷、丙烷、乙烯、丙烯等,在 低温下循环吸收和解吸氢中杂质。例如可用液体甲烷在 低温下吸收CO等杂质,然后用丙烷吸收其中的CH4, 可得到99.99%的H2。然后,再经低温吸附法,用吸附 剂除去其中微量杂质,制得纯度为99.999- 99.9999%的高纯氢。
16
现状与展望
真正的“氢经济”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比较遥 远
主要原因是氢能的大规模利用离不开大量廉价氢 的获得和安全、高效的氢气储存与输送技术,以 及应用技术的开发。而现阶段的科技水平与这些 条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急需解决很多技术方 面的难题。
17
现状与展望
譬如,就目前而言,只有通过矿物燃料(主要是天 然气)重整技术才能获得相对廉价的氢,并非长远 之计,因而,能否开发其他真正可持续发展的、 大规模的廉价制氢技术将成为“氢经济”能否最 终实现的关键所在;另外,氢气以何种方式储存 及输送最经济、最合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其它已开展的大规模氢能开发项目
冰岛于1999年在其首都雷克雅未克启动了“生态城市 交通系统”(Ecological City Transport System, ECTOS)计划,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冰岛新能源公司 (Icelandic New Energy Ltd.)负责实施该计划其总体 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冰岛全境实现以氢能替代传统 燃料。
煤气化技术按气化前煤炭是否经过开采而分为 地面气化技术(即将煤放在气化炉内气化)和地 下气化技术(即让煤直接在地下煤层中气化)。
26
煤气化的重要意义
煤气化制氢曾经是主要的制氢方法,随着石油工业的兴 起,特别是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技术的出现,煤气化制 氢技术呈现逐步减缓发展态势。
但对中国来说,煤炭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 炭为主的国家之一,1997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一次能 源的73.5%。到2030-2050年,煤在我国一次能源消 费中仍将占50%以上),价格相对低廉,而天然气价格 较高,资源储量并不大,因此对我国大规模制氢并减排 CO2而言,煤气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CH4 + H2O = CO + 3H2 CH4 + 1/2 O2 = CO + 2H2
△H = + 49 kcal/mol △H = - 9 kcal/mol
自热重整(ATR)反应:
CH4 + xO2 + (2-2x) H2O = CO2 + (4-2x) H2
25
1.1.2 煤气化
所谓煤气化,是指煤与气化剂在一定的温度、 压力等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转化为煤气的工 艺过程。
甲烷可在氧气中部分氧化(partial oxidation, POX)生成 合成气(水煤气) :
CH4 + 1/2 O2 = CO + 2H2
△H = - 9 kcal/mol
此反应使用或不使用催化剂均可
24
(4)自热重整的原理反应
自热重整(Autothermal reformingATR)是在氧气内部燃烧的反应 器内完成全部烃类物质转化反应的过程。ATR反应是结合SMR 和POX的一种新方法,最早出现于1970年代。如上所述,POX 是个放热反应,ATR法是将POX反应放出的热量提供给SMR, 既可限制反应器内的最高温度又可降低能耗。
7
为什么氢是永恒的能源?
氢的燃烧热值高 高于所有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
名称
表3-1 几种物质的燃烧值
氢气 甲烷 汽油 乙醇 甲醇
燃烧值 / kJ ·kg-1 121, 061 50, 054 44, 467 27, 006 20, 254
氢的燃烧稳定性好 燃烧充分
8
氢-能量转化的载体
由于具有上述优点,而且目前电能存在 着难以储存、远程输运时损耗大的缺点,
27
(1) 煤地面气化技术

气化
煤气净化 CO变换 H2提纯
H2产品
气化剂
灰渣
副产品硫 水蒸汽
尾气
副产CO2
煤气化制氢技术工艺流程
28
(1) 煤地面气化技术
煤气化制氢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即造气反应、水煤气转 化反应、氢的纯化与压缩。
造气反应方程式为: C(s)+H2O(g)→CO(g)+H2(g) △H= +131.2 kJ/mol
11
氢能发展史-为科学家认可
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低温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高 温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展迅速,被广泛认为将成 为未来人类社会中主要的动力来源,尤其是用于发电和 交通工具方面
而燃料电池最适宜的燃料就是氢。因此,科学家们预测, 氢能将与电能一起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两大支柱。
12
21世纪将是“氢经济(Hydrogen economy)”时代
在第二阶段(Phase II),氢能初步进入市场,便携式电源和 固定/运输系统开始实现商业化,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 始与氢能相关的基础建设投资;
进入第三阶段(Phase III)后,氢能源和运输系统实用化,市 场和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阶段(Phase IV)为市场与基础建设均已完善的阶段,氢 能源和运输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完全实现“氢经济”。
水电解制氢目前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分别是碱性水溶液 电解、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和高温水蒸气电解。
33
1.3 氢气提纯
无论采用何种原料制备氢气,都只能得到含氢的混合气, 需要进一步提纯和精制,以得到高纯氢。
氢气提纯方法较多,但有些方法不适宜用来制备高纯氢, 如膜分离法,所得产品纯度低,无法达到高纯氢纯度要求。 一些常用的氢气提纯精制方法,如冷凝法、低温吸收法, 单独使用时净化所得产品难以达到要求。
故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氢能将成为各种 能量形式之间转化的最优良载体。
9
氢能发展史-发展期
1970年,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中心提出“氢经济”的 概念,主要的思路是利用大型核电站的电力电解水制氢。
1974年,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和启迪,一些学者组建了 国际氢能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gen Energy, IAHE)。
煤的地下气化技术同样被认为是实现大规模制氢的候选技 术之一。
30
煤炭地下气化原理图
1.2 电解水制氢
业已发展成熟的制氢方法很多,但在可开发性方面,却 尚未发现比水电解法更为优越的方法,因而电解水制氢 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产品纯度高、操作 简便、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传统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已经商业化80余年,但其现状仍 很不令人满意。2002年全球氢气年产量约为4.1×107 t,而 采用电解水方法获得的氢气不超过5%。
目前,用于精制高纯氢的方法主要有:冷凝-低温吸附法、 低温吸收-吸附法、变压吸附法、钯膜扩散法、金属氢化 物法以及这些方法的联合使用。
34
1.3.1 冷凝-低温吸附法
纯化分两步进行:首先,采用低温冷凝法进行预处 理,除去杂质水和二氧化碳等,需在不同温度下进 行二次或多次冷凝分离。再采用低温吸附法精制, 经预冷后的氢进入吸附塔,在液氮蒸发温度(-196℃) 下,用吸附剂除去各种杂质。如可用活性氧化铝进 一步除去微量水,分子筛吸附除O2,除N2,硅胶除 CO、N2、Ar,活性炭除CH4等等。吸附剂用加热 H2再生。工艺多采用两个吸附塔交替操作。净化后 H2纯度达99.999-99.9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