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2 浙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2 浙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2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2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2 (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能量转化的量度讲述: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做同样的功,不同的情况,机器和人,机器和牲畜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也就是相等的时间里它们做功的多少是不相等的,即做功的快慢不相同,为了比较做功的快慢,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功率(点明课题)。

[讲授新课]三、功率(比较做功的快慢)复习提问:在学习运动的时候,我们学过一个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它是怎样定义的?生:速度,它的定义是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问:同样与速度定义类比,比较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可以怎样定义?生: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板书]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讲述:从功率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知道一个机器所做的功和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就能够求出功率。

【迁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既有运动距离的长短之分,也有运动的快慢之分.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填表)物理意义定义公式量速度反映物体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v=快慢路程s/t【过渡】做同样多的功,不同的物体或机械所花的时间不同,比如一头牛一天耕的田,一台拖拉机只用几十分钟就能完成.大型挖土机几分钟能挖几十吨土,可以代替几个人一天的工作量.说明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还有什么区分?(快慢之分)用什么量反映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按一定的顺序填空表格第2行:意义→物理量→定义→公式→单位)讲述:知道了功率的计算公式,就可以用它来计算功率的大小,想一想功率的单位应由哪些量的单位决定?这些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就是焦耳/秒,读做焦耳每秒。

3.2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_教学设计

3.2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_教学设计

能量转化的量度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教材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中,我们所讲的功是机械功。

对于功的认识,是对前一节能量转化的深化。

正确地理解功的概念,是学好功率、功的原理、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它,就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功的原理、机械效率等知识,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本章从功和能的角度来研究力学现象,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功和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较难理解。

学情分析“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但通过前一节及以前的学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学生尚未学过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学生根据经验判断具体物体的势能的大小。

而且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但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

教学任务分析“功”概念的引入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通过运动员举杠铃实例中能量转化过程的分析,指出为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需要引入功,然后通过对实例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功的计算只涉及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不涉及力和运动方向成角度的问题.但应让学生知道力跟运动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

“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主要是由于: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②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故教师可以借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能量转化的量度》一、教学背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中《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力学概念的抽象化,使得本课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拦路虎”和“绊脚石”。

如何能很好的将知识点中的重难点逐一解决,成为了本堂课的一个关键。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的概念;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初步学会功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在力的方向上是否移动了距离,强化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体验“做功”与“做工”“工作”的区别。

明确功与能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分析下列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

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马拉动马车在水平面上运动。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提问: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回答)分析:杠铃和马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二)新课教学一:功1.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小结: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同时满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即在做功过程中,一定有力的作用,而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提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有没有做功?一、足球被踢出去,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对足球有做功吗?学生:人对足球没有做功。

足球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离开脚后,没有受到脚对球的力。

总结:当有距离无力时,没有做功。

二、运动员把杠铃举在头顶上不动,人对杠铃有做功吗?学生:人对杠铃没有做功。

人对杠铃有力的作用,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总结:当有力无距离时,没有做功。

三、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一段距离,人对水桶有做功吗?学生:手的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2)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2)

能量转化的量度使用范围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日常生活做功的现象的分析与体验理解功的二个必要因素(2)通过探究与比较知道功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与活动体验让学生知道科学来自生活实践,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

教学重点(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教学器材准备身边的学习用具,课本,桌子、笔等教学设计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2节的第一课时。

它的主要内容为:功的定义,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做功的计算、单位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本节课联系了已有知识并将对其进行深入。

同时它又为动能、势能以及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各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对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进行抽象思维的基本能力,也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以及能的转化。

对功与能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特别是力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对能的含义与做功实质的理解不可能马上到位,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课本也安排了以后的动能势能、内能的转化,直到最后一节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即到了最后一节才会对功能关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几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体验、分析归纳等各种方式理解上述知识,从而培养自己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上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针对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我采用以探究体验为主、启发并结合分析归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学习中参与知识迁移的全过程。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3.3能量转化的量度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九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九上第3章第3节的内容,《能量转化的量度》分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主要讲功率的相关知识,本节在学习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产、生活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P=w/t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让学生具有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想联系的意识。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基本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难点对功率概念以及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快与慢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做功快慢。

观察图片中人做功和机械做功的快慢为引出本节课题做铺垫。

讲授新课一. 比较做功快慢知识回顾: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1.相同时间比路程2.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如果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可以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路程与时间之比_____速度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能量转化的量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第四册。

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也是分析能量转化过程,提出“守恒”思想的重要基础。

由于功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学生要认识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实例的分析获得功的概念,以及做功的必要因素。

而能量转化的多少,也就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的计算。

本节课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科学上要这样来规定功。

因而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进,设置问题情景,直接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是因为功不属于同化性知识,而是形成性知识。

学生不具备猜想的基础。

充分让学生参与和体验、让学生自我展示和评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物理研究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学生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有关能的初步知识。

(对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不太了解)。

知道实验中的能量的转化量就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但功的概念很抽象,因而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利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出结论;引出丰富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

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当求知阶段的青少年感兴趣的意向:当他们知道所学的知识可以解释时,则对这些知识很感兴趣。

因而,本人在设计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用科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人的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分为:谈话引入,引出课时的内容,功的概念的提出,课堂的情景练习,功的公式的推出,功的例题的演练,课后作业七个部分。

注重演、练结合,知识与实际活动结合,让学生在学中感知知识,动中感知知识,动中有学,学中有动,在学和动中学会运用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1判断在不同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3.2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3.2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会将体内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能;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需要学习功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一、功(一)功的概念引导:让学生读教材中“举重”和“马拉车”图:从力和运动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并形成结论;1杠铃和马车都受到力的作用,2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引导;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以说成什么物体对杠铃做功?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功(一)功的概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引导:“举重”和“马拉车”图中各是什么物体用力?什么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什么效果?结论:1、功的另一种说法阅读: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1、力做功也常说成什么做功?这里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

2、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以说成什么物体对杠铃做功?)(二)功的两个的因素引导:做工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它需要哪两个必要的因素?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二)功的两个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巩固;搬运工扛着货物在平地上行走,他对货物做功了吗?若搬着货物上楼呢?(1)物体受了力,但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如推桌子(2)物体没有受力,但是却通过了一段距离:沿光滑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3)物体受了力,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是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一段距离:如提着一桶水水平移动了一段距离。

根据以上的一些例子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几种不做功的情况:⑴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F=0)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s=0)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路程,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和通过的距离方向垂直)(F⊥s)“做功”比“工作”的涵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

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换的量度教案(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换的量度教案(新版)浙教版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也是分析能量转化过程,提出“守恒”思想的重要基础。

由于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学生要认识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实例的分析获得功的概念,以及做功的必要因素。

因此理解功的概念以及功和能的关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它也是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2.举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分析,使学生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学会判断做功的方法。

3.理解能量转化越多做功就越多以及能量转化的量度是功4.通过对比定性、定量得出影响功大小的因素以及功大小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用科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功的概念。

难点:功和能的关系以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四、教学用具:机械能热能互变演示器木板乙醚六、教学反思十几年初三教学,一直认为这节课容易上,但随着备课的深入,越来越觉得分析能量转化过程,提出“守恒”思想重要基础的“功”学生难以理解。

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功和能的关系,能量转化的量度是功这层关系,作为能量转化的一把“尺”--功,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做不做功以及功的计算。

浙江省德清县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浙江省德清县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关功的计算教学难点判断是否做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哑铃、粉笔、讲台教学过程1.举重运动员占旭刚举重。

2.引导分析:运动员举重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转化了多少呢?1.实验1:教师拿起哑铃模仿举重。

提问:和举重运动员相比,谁消耗的化学能多?为什么?引导:在举重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的多少和施加在物体的力大小有关。

2.实验2:教师举哑铃较短一段距离(明显比第一次低)。

提问:和第一次比,那一次消耗的能多?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分析:人的化学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的多少和物体(允许学生不说出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

3.实验3:拿起哑铃,静止→在水平方向移动和第二次相同的距离→静止。

提问:哑铃的机械能变了吗?为什么?引导:哑铃的高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机械能不变。

引导学生从力的大小,通过的距离两方面和第二次实验比较,修正策略有何不同点。

能量转化的多少,和两个因素有关,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能量转化的多少,我们通常用功来量度。

上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多少可以用对哑铃做了多少功来表示。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投影科比打篮球的四种不同情况,托着篮球不动,托着篮球走向队友,手举篮球跳起扣篮,将篮球传给队友,请同学分析是否做功,加深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归纳总结,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实验4:教师尝试举起讲台,但讲台没有动。

提问:我对讲台做了多少功?引导从两方面分析:①从能的转化的角度:讲台的机械能增加了多少?我有多少的化学能转化为讲台的机械能?②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讲台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提问:能利用身边的物体举例做功与不做功的例子或生活场景吗功有大有小,那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究:设计实验分析做功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利用身边的物1.公式及单位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功的大小和两个因素有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越大,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3.3.1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目标:1.会描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两个必要因素解释相关现象;2.熟记功的公式及其变形,单位,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理解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功的实质。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应用功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功的概念,应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解释相关现象复习引入:师:常见的能量的形式有哪些呢?生:机械能(动能、势能)、光能、热能。

师;还有补充吗?生:电能、化学能、核能……师:很好。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用手托起书本。

受力物体是什么?施力物体是什么?生:施力物体是老师的手,受力物体是书本。

师:那现在老师把这本书托高,有什么能量发生转化呢?生:化学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

师:对,消耗了老师体内的化学能,而这部分能量转化为书本上升的势能。

那如果我把铅球举高一米,和把书本从一楼托到5楼,这两个消耗的能量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因为力不一样,而且上升的高度也不一样。

由此,我们知道像这种不能仅仅单独的由力的大小或者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今天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功。

(板书)一、功新课讲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第73页,读图,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运动员举杠铃和马拉车这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给大家思考3分钟)生:有力,都有距离产生。

师: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作图)生: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师:像这样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物体做功。

(板书)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判断一下下面这些例子有没有做功:1.把粉笔盒从桌面上拿起来;沈菁昕:做功。

2.餐厅服务员托着餐盘行走在水平地面上,服务员对餐盘有没有做功?为什么?生:没有做功。

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32页教案学案)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32页教案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考2: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杠铃和重物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一、功1.功的定义:在科学上,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说成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思考讨论:当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运动员对杠铃做功了吗?出示图片: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当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虽然要用很大的力,由于杠铃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运动员并没有对杠铃做功。

那么,怎样理解做功的含义?读图:(1)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叉车对货物和人对小车做功了吗?出示图片:叉车;推小车;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路程共同特点:货物和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

学生阅读课文叙述功的定义学生思考讨论读图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做功的含义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做功的含义做功做功(2)想一想,下图中的力有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搬动参考答案:石头虽然受到人对它向上力的作用,但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因此这个力没有做功。

人提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通过一段距离参考答案:书包受到人的提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书包是在水平方向通过一段距离,在提力方向上没有通过一段距离,因此提力也没有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科学上,做功必须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注意: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思考与讨论:(1)做功跟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参考答案:科学上做功,它有严格而明确的含义,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偏重于“成效、贡献”。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习题)《能量转化的量度》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习题)《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理解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3.知道功率的概念,知道用功率来描述做功的快慢,知道功率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功率的理解,初步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功率的概念、单位及有关计算。

功率的概念、单位及有关计算。

课件及搜集的展示能量的课件等。

1.说出下图中举重运动员的能量转化2.说出下图中马拉车的能量转化一、功读图并思考:从力和运动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杠铃和马车都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该物体做了功。

*注:1.要搞清楚是什么物体用力,什么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什么效果。

2.要注意做功与“做工”和“工作”的区别。

3.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讨论:塔式起重机下挂着重物,当重物处于①静止不动、②匀速向上运动、③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三种不同情况时,钢索的拉力是否都对它做了功?――静止不动和水平方向运动都没对重物做功。

匀速向上运动对物体做了功。

强调功所需具备的两个要素。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没有做功:⑴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路程,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

二、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单位:焦(J)或牛·米(N·m)计算时需注意的问题:1.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计算功时的F就是这个力2.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3.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例: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牛,这辆汽车在1分钟做的功是多少?例:某大厦楼高50米,完成此建筑物需要浇制钢筋混凝土1×104米3,还需用其他建筑材料共约2×104米3,假设混凝土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其他建筑材料的平均密度为1.5×103千克/米3,取g=10牛/千克。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学案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学案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将体内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能;起重机提升重物时,将电能转化为重物的动能和势能。

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描述能量转化的快慢,我们需要学习功和功率的相关知识。

一、功【活动一】(1)图3-25和图3-26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功的实例。

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图3-25和图3-26中,叉车提升货物和人推小车虽然是不同的现象,但有共同的特点,即货物和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

(2)图3-27和图3-28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没有做功的实例。

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图3-27中,石头虽然受到人对它向上力的作用,但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因此这个力没有做功。

在图3-28中,书包受到人的提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书包是在水平方向通过一段距离,在提力方向上没有通过一段距离,因此提力也没有做功。

1、功: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1)功:能量转化多少的量度。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3)功的大小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即:功=力×距离(4)公式、物理量符号及单位:-----------()------------()F W FS S W J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牛顿(N)(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米(m)力对物体做的功焦耳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此种情况叫作“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种情况叫作“不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的作用,又通过一定距离,但二者方向互相垂直(例如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此种情况叫作“垂直无功”。

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 探讨能量转化效率提高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等。
- 了解全球能源危机及其对能量转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以及听课态度,评价学生对能量转化量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特别是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习能量转化的量度,使学生能够:
1. 掌握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形成量化分析的科学思维。
2. 通过实例探究,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3. 增强能量守恒观念,培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4. 在合作交流中,提升科学表达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解答:动能变化量ΔE_k = 1/2 m(v1^2 - v0^2)。
例题3:
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θ,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
解答: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 1/2 mv^2 + mghsinθ,解得v = sqrt(2gh(1 - sinθ))。
例题4: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能量守恒定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能量转化效率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案精选:初中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中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功”概念的引入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通过运动员举杠铃和马拉车等实例中能量转化过程的分析,指出为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需要引入功,然后通过对实例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主要是由于: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②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但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故教师可以借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和马拉车过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功的含义。

2.通过一些实际例子的分析和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学会判断做功的方法。

3.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

4.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分析、对比等,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用科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构建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前面的一节学习中已具有能量转化的知识,对本节内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一定的帮助,可是课程中的“做功”与实际生活中指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学生在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时间。

《第三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能量转化的量度》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学习的主题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本课程将围绕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形式、量度方法等核心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理解能量转化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目标1. 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掌握能量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单位。

2. 掌握常见能量转化形式及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实际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应用实例,学会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评价任务1. 学生对能量转化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够正确回答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

2. 学生能否掌握常见能量转化形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否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否在实验中正确使用仪器,准确记录数据。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能量转化的概念,如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等。

2. 学习新知识:讲解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形式及量度方法。

重点介绍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常见能量的转化形式及计算方法。

3.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究能量转化的规律。

4.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深化对能量转化知识的理解。

5. 拓展延伸:介绍实际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应用实例,如汽车发动机的能量转化、太阳能发电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能量转化的效率,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能量转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

3. 作业评讲: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讲,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展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比照,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2学情分析“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但通过前一节及以前的学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学生尚未学过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学生根据经历判断具体物体的势能的大小。

而且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但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终究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拟迷茫。

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主要是由于: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②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终究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拟迷茫,故教师可以借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关功的计算难点:判断是否做功。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一〕引入〔取材我们浙江的骄傲和拉车达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动1.观察图片,说说这两个过程能量转化占旭刚举重:;头发拉车:。

链接语:杠铃和车增加能量,为了知道能量转化了多少,请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拟,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活动2【活动】1.功的条件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拟,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实例能量的变化受到的力及方向发生距离的方向ⅠⅡ〔1〕总结功的条件〔1〕;〔2〕。

活动2.找出以下情景中,戴罗建对铅球做了功。

〔〕①从地上捡起铅球放在肩部②托着铅球在原地不动③手握铅球,向前推一段距离④迅速投球后,铅球在空中飞行⑤托着铅球慢慢走向队友本次活动学生熟悉了做功的条件,而且从中归纳得到不做功的情况,为两个条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4为后面的例2做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word教案
【学习目标】
1、会依照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定在什么情形下力对物体做了功;
2、会用功的运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3、探究做功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

4、体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课前预习】
1、阻碍功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等于________和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

功的公式:功=_______________;W=______________。

功的单位:_____________;1焦耳=_________牛·米。

【课堂学习】
1、活动分析
2、找

找:
下列
情形
中,
哪几
种情
形既受到人对其力的作用,又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定归纳
(1)下列情形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__________。

能量转化
人对球作用力的
方向
球在作用力的方
向上是否通过一
段距离Ⅰ


①踢出去的足球
在空中飞行
②推车未动③大力士搬起巨石④提着巨石向前走
(2)判定:人对篮球做功的是______________,人对篮球没有做功的是____________。

并说明理由。

①从地上捡起篮球;
②托着篮球在原地不动;
③双手托着篮球向上跳起;
④把篮球水平传给队友篮球离开手之前;
⑤篮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⑥托着篮球慢慢走向队友。

(3)归纳出几种不做功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阻碍功大小的因素
体验做功:
归纳阻碍功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功的运算:
科学上规定,功等于________和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

功的公式:功=_______________;W=______________。

功的单位:_____________;1焦耳=_________牛·米。

【课堂检测】
小明把重为80N的哑铃从地面匀速举到高为1m的讲台上,需要做多少功?
②推车未动④提着巨石向前走
①踢出去的足球
在空中飞行
实心球重30 N
从地面匀速搬到讲台

哑铃重80 N
从地面匀速搬到讲台

哑铃重80 N
从地面匀速搬到讲台上
面的凳子上
学校进行大扫除,小强负责提水。

试运算在以下过程中小强对水桶做了多少功?(已知每层楼高3米,每桶水重50牛)
(1)提一桶水沿楼梯走到二楼;
(2)提一桶水沿走廊走到教室门口;
(3)提一桶水在门口站一会儿。

【课后作业】
7、反馈练习:
(1)判定下列各说法。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足球被踢出去以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人对足球做功()
②悬挂着的电风扇转动,挂钩对电风扇的拉力对电风扇做功()
③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对足球做功()
④射出去的箭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箭做功()
(2)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B.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C.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D.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3)小明用100牛的力将重为80牛的哑铃向上举起了1米,试求小明对哑铃做的功。

(4)王大爷挑水上山。

已知水桶和水的总质量为40千克,山坡长400米,高100米,王大爷对水桶和水共做了多少功?(g取10N/kg,假设王大爷匀速挑水上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