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认识负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目标)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四)说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五)说教学具准备:温度计、课件、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三、新课教学:(一)导入1、教师说出下面几句话,请学生一次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前走200 米电梯上升15 层我在银行存入了500 元2、认识温度计,让学生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数。
(二)探求新知1、教学例1(1)根据例1 的情况提问:零上16 摄氏度用16 摄氏度表示,那么零下16 摄氏度可以怎样表示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单元备课一、教材简析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 - 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
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 .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
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一个重点, 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材,基于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例题,并配备了必要的练习。
教学时,我要善于就题论理、论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一般的解题策略,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如课内学生的发言、小组讨论、课后的作业批改、个别交谈等,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发现他们的学习经验,在班上介绍或交流。
经验表明,六年级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本单元的教学成效。
重点训练项目: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 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认识负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 0;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目标)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四)说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五)说教学具准备:温度计、课件二、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三、新课教学:(一)导入1、教师说出下面几句话,请学生一次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前走 200米电梯上升 15层我在银行存入了 500元2、认识温度计,让学生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数。
人教数学六下全册单元备课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单元
全册
时间
主题
六年级数学
课型
全册备课
主备教师
教学
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能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时
安排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1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4课时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2课时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14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4课时
第四单元 比 3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2课时
期中复习备考 4课时
第五单元 圆 9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4课时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15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4课时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 1课时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习 10课时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深入分析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的乘方、圆柱和圆锥、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总复习。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设计说课稿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已经有所了解。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数的乘方、圆柱和圆锥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待提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的乘方、圆柱和圆锥、百分数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包括:数的乘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直观展示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数的乘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目录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1)一、负数 (5)二、百分数(二) (8)三、圆柱与圆锥 (12)四、比例 (16)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20)六、整理和复习 (2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我现任六年级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学生整体学习习惯比较好,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效果较好。
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歌巢问题”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歌巢问题”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全册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借助一些生活常识,探索、分析,加强对负数的认识 2、借助具体事例、数轴等帮助学生理解负数和正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关系,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负数来解决 。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难点
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准备
温度计、直尺、ppt课件、实物投影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如,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材均通过列举大量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形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引入。在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再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有如此特征的实物,以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目录认识负数 (1)《比例尺》说课稿 (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5)《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8)《成反比例的量》说课稿 (10)成正比例的量说课稿 (13)《抽屉原理》 (16)解比例说课稿 (19)《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 (22)《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24)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7)《有趣的平衡》 (30)《圆柱的表面积》 (33)《圆柱的认识》说课稿 (37)《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39)《圆锥的认识》说课稿 (44)圆锥体积的说课稿 (47)认识负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目标)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四)说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1.单元目标: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 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 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 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 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 认识圆柱展开图, 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1.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 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单元重点:3.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4.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5.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6.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稿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稿全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负数(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教材说明和单元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
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
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1)、存折(例2)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4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负数共(2)课时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一单元《负数》全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一单元《负数》全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一单元《负数》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负数。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运算、负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学习负数时,由于负数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可能对负数的运算规则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学生能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学生能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学生对负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存在。
2.新课导入:讲解负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
3.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实际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讲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讲稿第一单元:百分数(13课时)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百分数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同时又是一组与分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内容包括:主题图,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及整理与复习等内容,同时在本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
二、编排特点:1.把学习百分数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注意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学习新知的需要。
三、各小节教材分析:教学单元主题图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主题图中的每条信息都是用百分数呈现的。
学生可能不会读出这些数,这没有关系,可继续启发学生回忆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激发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
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含有百分数的相关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
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课堂上交流。
1.百分数的意义(2课时)第2页上的内容主要是结合生活让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
教学时重点要引导学生先观察服装吊牌上各种成分所占的百分数,思考36%是什么意思。
注意对话框中【36%,25.6%,21%,17.4%,100%……都是百分数,“%”是百分号。
】这里介绍了百分号,教师注意教给学生百分号的写法。
还要注意教科书以服装吊牌上呈现的百分数为素材,介绍百分数的读法。
例1是结合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注意体现部分与部分比,部分与总体比。
突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一本质属性。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归纳了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引导。
这里注意引导学生领会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后面不可能带单位,尽管教材上没提,教师们要引导。
例2: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二是注意迁移,全面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新统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优选)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认识负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 0;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目标)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四)说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五)说教学具准备:温度计、课件二、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三、新课教学:(一)导入1、教师说出下面几句话,请学生一次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前走 200米电梯上升 15层我在银行存入了 500元2、认识温度计,让学生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数。
(二)探求新知1、教学例 1(1)根据例 1的情况提问:零上 16摄氏度用 16摄氏度表示,那么零下 16摄氏度可以怎样表示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负数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生活与百分数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四单元比例自行车里的数学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2 图形与几何3 统计与概率4 数学思考5 综合与实践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4)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4.92,合格率为96.4%,优秀率为51.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鸽巢问题》备课主讲稿
目 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运用,展现数学的魅Fra bibliotek。教 学
措 施
1.要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2.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3.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的具体情境与鸽巢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鸽巢”,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鸽巢问题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体现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方面。
第五单元《鸽巢问题》单元备课
教 学
内 容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
材
分
析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用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法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思维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问题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其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有时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分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行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数学单元备课主讲稿一、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一单元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四、单元教材分析:负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
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
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设计:1、例1。
例1通过分别表示室内和室外观测到的温度的情境引入负数,教学负数的写法和读法,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时,如果当地气温条件允许,可以安排实地的观测活动。
也可以制作放大的温度计教具,根据例1的情境在教具上拨出相应的温度请学生表示,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会生活中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学习负数的写法和读法,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例2。
教材通过存折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时,重点让学生观察存折中“支出(-)或存入(+)”一栏,结合具体的数据体会存入和支出的含义正好相反。
3、例3。
例3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通过在直线上描述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借助数轴的直观图引导学生把数轴上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感受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然后出示例3的情境,适当引导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以此引出对数轴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脱离具体的情境,把数轴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
4、例4。
例4教学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通过在数轴上表示出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让学生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包括正数与正数、正数与0、正数与负数、0与负数以及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时,先在数轴上表示出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再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
也可借助温度计上温度的排列来比较,即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应数轴上的点是从左到右的顺序,也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关系。
六、课时安排:3课时数学单元备课主讲稿一、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二单元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所有学生应会计算,有能力的学生能够使用简便方法计算。
3、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培养仔细观察、勤于动手、大胆联想、善于分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应用广泛,又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难点:圆柱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的初步认识,圆柱的认识部分,教材从直观入手,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有关圆柱的知识,又通过“做一做”,来进一步认识圆柱;圆柱的表面积部分,在学生已有的长方形和圆面积的知识基础上,把圆柱表面展开,联系以前的知识对圆柱的表面积的公式加以推导;圆柱的体积部分,教材采用了直观的方法,利用切开和拼凑的办法,使其转化接近于,和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在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出: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即一个圆柱的体积是与它同底同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进而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五、教学设计:1.圆柱的认识。
(1)例1。
例1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圆柱的组成,再深入对各个部分的探究。
(2)例2。
例2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想像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剪开侧面,通过操作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使学生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2.圆柱的表面积。
(1)例3。
例3教学时,可将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进行迁移,使学生明确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再指导学生推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其中重点指导如何计算侧面积。
(2)例4。
例4教学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时,让学生想像厨师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独立进行计算。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根据具体情况,该题的结果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3.圆柱的体积。
(1)例5。
例5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材先让学生思考:圆柱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
然后通过教具演示如何把圆柱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复习圆面积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再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将圆柱转化成一种学过的图形,再计算出它的体积。
借助教具直观演示圆柱如何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发现:底面分成的扇形越多,拼起来的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从而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例6。
例6教学利用圆柱体积的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确:求杯子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杯子可容纳东西的体积,计算方法跟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
1.圆锥的认识。
(1)主题图。
教材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图,然后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并给出图形的名称——圆锥,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例1。
例1教学圆锥的组成及其特征,并介绍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然后,通过让学生快速转动贴有直角三角形纸的小棒,引导他们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教学时,可先复习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以便通过对比,了解圆锥的组成及特征。
圆锥的高的认识是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区分高和母线,并帮助学生了解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做转动三角形纸片活动时,可先让学生猜测,再操作。
2.圆锥的体积。
(1)例2。
例2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材主要按“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四个层次编排。
教学时,在引出问题环节,让学生体会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
在猜想环节,引导学生将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
实验探究时,引导学生发现:用圆锥容器装水(或沙土)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刚好倒三次,反之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
最后,帮助学生得出在等底等高条件下: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例3。
例3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教材给出了圆锥形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沙堆的体积。
教学时,可先学生自己解决。
反馈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为什么乘,加深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
六、课时安排:圆柱——————7课时圆锥——————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学单元备课主讲稿一、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三单元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难点:理解比例,区分正反比例,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
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
另外通过对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设计:(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例的意义。
例1教学时,可先复习比的知识,然后出示国旗长与宽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写出它们的比。
选取其中两个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由比值相等,将它们写成一个等式,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找比组成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可利用前面组成的比例,认识项、内项、外项。
然后结合一个或几个比例式,让学生通过讨论,逐步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教材首先介绍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1)例2。
例2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根据问题设、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
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解方程可让学生自行解答。
(2)例3。
例3是解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
教材只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解方程则由学生自己完成。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1.例1。
例1教学时,教材提供的6组数据不必通过实验得出。
让学生计算出每组数据相应的底面积后,教师可以出示几个问题:(1)水的体积和高度有关系吗?(2)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3)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明确体积和高度成正比例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正比例关系:(一定)。
2.例2。
例2教学时,可先出示例1的数据表和坐标系,结合数据表中的数据说明:表中的每一组数据,都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
师生共同描点,并把描好的点连成一条直线,形成体积和高度的正比例关系图像,引导学生认识该图像。
3.例3。
例3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仿照正比例意义,尝试归纳反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