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部门和岗位。
三、职责分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
2. 相关部门负责本制度在本部门的落实,确保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
3.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四、管理制度1. 作业前准备(1)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掌握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如防火、防爆、防泄漏等设施是否完好。
(3)检查作业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熔融金属容器、起重设备、输送设备等。
(4)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
2. 作业过程管理(1)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作业。
(2)严格控制作业温度和压力,防止熔融金属泄漏、喷溅等事故发生。
(3)禁止在作业场所使用水、潮湿物品等可能导致爆炸的物品。
(4)保持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 作业后清理(1)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作业场所,回收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2)检查设备设施,确认无泄漏、无残留熔融金属后方可离开。
(3)归还使用的防护用品,并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
五、安全培训与教育1. 公司应定期组织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培训,方可上岗。
3.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
六、事故应急预案1. 公司应制定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 定期组织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及作业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2)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2. 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在吊运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损坏。
(3)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在作业过程中做好驾驶室内降温防护措施。
(4)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人指挥作业,指挥人员站在安全位置,远离起吊地点。
(5)在起吊前要进行试重,确认挂钩、脱钩正常。
(6)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要与邻近设备、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米的净空距离,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7)倾倒熔融金属时周围4米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洒落伤人。
3. 熔融金属作业安全防护(1)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烫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2)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安全责任1. 企业领导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落实。
3.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五、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防止事故发生,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或险情的,依法追究责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所有生产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冶炼、铸造、吊运、浇铸等。
三、职责分工(一)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和完善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组织开展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定期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二)生产部门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2、对所属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高温熔融金属作业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四)员工1、严格遵守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作业前的安全准备(一)作业环境检查1、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积,通道畅通。
2、检查作业区域的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确保空气流通良好。
(二)设备检查1、对熔炉、吊运设备、浇铸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安全装置有效。
2、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情况,防止触电事故。
(三)原材料检查1、对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2、严禁使用受潮、变质或含有杂质的原材料。
(四)劳动防护用品配备1、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耐高温、防火、防烫伤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面罩等。
2、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五、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一)冶炼作业1、严格控制熔炉的温度、压力和加料速度,防止炉内发生爆炸。
高温熔融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高温熔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钢铁冶炼、铝冶炼、铜冶炼、镁冶炼等。
三、安全职责1. 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掌握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2. 班组长:负责本班组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督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高温熔融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各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4. 生产部门:负责高温熔融作业的生产组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四、安全措施1. 作业前的安全检查(1)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无积水、无杂物、无安全隐患。
(2)检查设备设施,确保其完好、运行正常。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严格执行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2)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3)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禁止在熔融金属附近使用水。
(4)吊运熔融金属时,严格按照吊运规定操作,确保安全。
3. 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报警。
(2)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本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3. 对转岗、复岗、临时工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六、监督检查1. 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高温熔融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High XXX ns1.PurposeXXX。
molten iron。
liquid slag。
and related XXX industry。
an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engaged in high temperature molten metal ns。
this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ns of the company.2.ScopeThis system applies to the manage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molten metal ns.3.XXXXXX。
XXX high temperature metal liquid containers。
XXX high temperature metal liquids。
and the leakage of molten metal.4.Management ContentIn the n process。
steel companies should pay special n to the XXX。
as well as the XXX。
strictly control the n process ns。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work。
XXX.4.1 n of molten XXX4.1.1 There should be no standing water near the facilities for the n。
disposal。
and storage of molten metal。
n routes。
and adjacent areas。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制度
一、总则1. 为了保障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3.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二、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基本要求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作业人员应熟悉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3. 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
4. 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2.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作业。
3. 严禁在设备设施未冷却的情况下进行检修或调整。
4. 作业过程中,严禁直接接触高温熔融金属,如需接触,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5. 严禁在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现场吸烟、饮酒、使用手机等。
6. 作业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7.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设施异常或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 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 作业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3. 作业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5. 作业现场应设立应急物资储备点,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五、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应急处置1. 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置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2.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
3.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4. 事故处理过程中,应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5. 事故处理后,应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六、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人员培训1. 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置等。
炼钢熔融金属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炼钢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熔融金属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炼钢生产过程中涉及熔融金属的操作、运输、储存等环节。
三、安全责任1. 炼钢车间主任对本车间熔融金属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 炼钢车间安全技术员负责熔融金属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3.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安全措施1. 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1)熔融金属生产、放置、运输线路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2)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2. 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3)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在操作中突发停电、抱闸失灵等事故时,应按照应急处置方案要求进行操作。
3. 熔融金属的安全储存(1)熔融金属储存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无渗漏现象。
(2)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防止水分进入。
(3)储存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五、应急处置1. 发现熔融金属泄漏、喷溅等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疏散,并立即报告车间主任。
2. 发生熔融金属事故,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3. 事故发生后,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六、监督检查1. 炼钢车间安全技术员定期对熔融金属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炼钢车间安全技术员负责解释。
金属高温熔融管理制度范本
金属高温熔融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生产准备、生产操作、设备维护、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生产安全。
二、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公司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公司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组成。
第五条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 研究决定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2. 制定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3. 组织实施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措施;4. 监督、检查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情况;5. 组织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6. 组织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公司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组成。
第七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组织实施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计划;2. 监督、检查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3. 组织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4. 组织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5. 定期向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金属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生产情况。
三、安全生产措施第八条生产准备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认设备运行正常;2. 对设备进行预热,确保设备温度达到生产要求;3. 对生产场所进行清理,确保生产场所安全;4. 检查原料、辅助材料是否干燥无水,确保原料、辅助材料符合生产要求。
第九条生产操作1.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2.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3.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生产过程安全;4. 加强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新)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本文介绍了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事该项作业的人员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并对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
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为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应确保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无积水,正上方无滴、漏水隐患。
对原料、辅助材料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对于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应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进行吊运,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出现问题的应报修或报废。
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
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时,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熔融金属吊运线路和运输车辆应当与建(构)筑物和作业人员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不可与其他物体碰撞。
最后,对于运输熔融金属的车辆安全要求,应确保车辆符合相关标准,驾驶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超载、超速等违规行为。
建议修改如下:是否有记录熔融金属罐体的运行监测情况?是否有对熔融金属罐运行的检查记录?如果没有,需要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检查制度。
在罐体出厂时,是否有合格证?进厂时是否有对外壳的检查验收记录?对罐体外壳及附件是否按要求进行检修和维护?需要查看相应的检查维护记录。
高温熔融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高温熔融金属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部门、岗位及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 设备管理(1)所有高温熔融金属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作业现场管理(1)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2)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3. 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操作程序。
4. 防火、防爆措施(1)作业现场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作业区域。
(2)熔融金属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离现场。
5. 防止水汽化爆炸(1)作业现场不得有积水,设备设施应保持干燥。
(2)原料、辅助材料应严格检查,确保无水分。
(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的设备设施在作业前应充分干燥。
6. 吊运作业管理(1)吊运熔融金属应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2)吊运过程中,起重机的吊具、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等应定期检测,确保安全可靠。
(3)吊运熔融金属时,指挥人员应确认吊运区域无人员、车辆和障碍物,人员不得在吊运区域通过、逗留。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员工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安全活动,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
五、奖惩1. 对在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
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4.1。
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4.1。
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
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
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
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
2。
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
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00字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金属熔炼、铸造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金属熔炼、铸造作业安全规定》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安全管理。
三、作业安全管理责任1.公司负责人是全面负责全公司作业安全的人员。
2.生产部负责炉冶工艺和工作的组织管理,生产安全及其相应的特种工器具配备。
3.作业班组长、操作工负责本班组工作安全。
4.各岗位人员要严格执行作业规定,承担相应的作业安全责任。
四、作业前准备1.检查设备用品完好无损是否情况,清理设备安全隐患。
2.检查炉灶的冷却水是否流畅,应力降、增水器及发热器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带好防护用具。
4.对炉前区域进行隔离和标明警示标志。
5.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炉前安全操作流程1. 炉钵炉体合拢前,按以下步骤执行。
1)先关缸底排烟阀,开启缸底倒渣器。
2)将前端插好铲架,倒渣至底层护砖内并清理炉门。
3)紧靠倒掉的渣致密填后再开除渣器。
4)关闭除渣器、锁紧炉底渣门。
5)打开炉前防护隔离门,将炉钵装入,锁紧。
6)将冷却水扭开,设定要求的流量。
7)炉面均匀撒入火沙、焦炭灰,待温度升至指定温度后,再放入炉料。
8)检查炉料和炉温,掌握炉况运行状态。
2. 炉钵炉体分离前,按以下步骤执行。
1)将灯光换向炉钵炉体内部,观察炉内情况。
2)仿照倒渣时的做法,除渣并开启除渣器,离开炉面。
3)开炉门,把稳炉料清理至炉边库存区。
4)撤离炉前隔离区。
三、防护用品1.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
2.炉前应配备灭火器、隔离设备及救护器具等防护设施。
3.对熔炉和输送设备及易燃物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规定的修理保养设备要及时到位。
七、排放及废物处理规范1.废气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的废气排放规定及环境保护要求,安装洁净、烟囱等排放设施。
2.固废及危险废物应遵循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采取科学妥善的处理方式,禁止乱倒乱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
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
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
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
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
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4.2.6熔融金属吊运线路和运输车辆应当与建(构)筑物和作业人员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不可与其他物体碰撞。
4.3运输熔融金属的车辆安全要求
4.3.1熔融金属地面运输车辆应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并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熔融金属的运输设备应有耐高温、防喷溅的措施,设有完善、可靠的制动措施。
4.3.2装载熔融金属的车辆在厂区道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km/h,在高炉下行驶或倒罐时,不应大于5km/h。
4.3.3装运熔融金属的专用车辆,不得在煤气、氧气、氢气管道下方、电缆通廊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
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
4.3.4应对熔融金属的运输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发现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
4.4熔融金属作业现场管理
4.4.1冶金企业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在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其门窗应避开铁口、渣口;也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4.4.2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的设备、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应当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4.4.3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喷溅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定期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4.4.4起重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当同时对承重厂房结构进行荷载核定,保证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4.5熔融金属泄漏处置
4.5.1熔融金属泄漏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用熔剂或砂土挡住已流出的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或流入积水,尤其是半封闭空间环境中的积水。
4.5.2当熔融金属引起可燃物着火时,应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扑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剂灭火器灭火。
4.5.3存在高温辐射及熔融金属喷溅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应当配备阻燃服及其他防护用品。
5.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6.附件: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现场检查表》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现场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