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灰椋鸟

2024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灰椋鸟

2024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鸟类王国》中的一课——《灰椋鸟》。

文章详细介绍了灰椋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灰椋鸟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鸟类世界的兴趣,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灰椋鸟的迁徙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灰椋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灰椋鸟图片、迁徙路线图、教学PPT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灰椋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鸟类的特点。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2.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灰椋鸟的基本特征。

2.2 教师结合PPT,讲解灰椋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

2.3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灰椋鸟的迁徙规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3.1 教师展示灰椋鸟迁徙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

3.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鸟类,提高环保意识。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4.1 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4.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灰椋鸟的基本特征2. 灰椋鸟的生活习性3. 灰椋鸟的迁徙规律4. 保护鸟类,爱护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灰椋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及迁徙规律,谈谈你对保护鸟类的看法。

2. 答案:见课后作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灰椋鸟迁徙规律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的想象和理解。

(3)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营造氛围。

(3)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读,画出生字词。

(2)小组内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4)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意图(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意图。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绘制一幅课文场景画。

《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灰椋鸟》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学习造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好像……,又像……;似……,如……。

3、学习本课作者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造林工人的赞颂之情;增加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能理解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

你们有没有亲眼看见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呢?老师也没有,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的语言文字,去欣赏一番,好吗?二、读文感悟过渡:要看得真真切切,同学们还得带三件宝物。

第一,你们的眼睛,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你们的耳朵,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你们的心,让你们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

学习第四自然段1、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06页,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把关键词语圈出来,然后一边读一边用心想象画面,开始。

2、交流:教师谈话:同学们,读了这一部分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图画?3、教师谈话:那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一下,它们是怎么归林的呢?成群结队4、教师谈话:正因为是成群结队的归林,所以才有这么壮观的场面,这一小节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壮观的场面?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读一读,读出壮观的景象?5、那么,我们能不能连起来把整个句子读出它壮观的景象呢?好,大家自己继续练习一边读,一边想象它的画面。

2024年《灰椋鸟》校公开课教案

2024年《灰椋鸟》校公开课教案

2024年《灰椋鸟》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书《灰椋鸟》一课,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第二节“鸟类特征”中的灰椋鸟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以及生态意义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灰椋鸟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观察和分析灰椋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灰椋鸟的生态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灰椋鸟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灰椋鸟图片、视频、模型、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灰椋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灰椋鸟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1)灰椋鸟的生态特征:体型、羽毛、嘴巴、脚等。

(2)灰椋鸟的生活习性:食性、繁殖、迁徙等。

(3)灰椋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控制害虫、传播种子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挂图、模型等展示灰椋鸟的形态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灰椋鸟模型,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点评各小组表现,强调灰椋鸟的保护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六、板书设计1. 灰椋鸟的生态特征体型:中等体型,体长约25厘米羽毛:背部灰褐色,腹部白色嘴巴:粗壮,呈三角形脚:强壮,适应站立和行走2. 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食性:杂食性,以果实、昆虫为主繁殖:春季繁殖,喜在树上筑巢迁徙:部分种群有迁徙习性生态作用:控制害虫、传播种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态作用。

2. 答案:要求学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鸟类特点,结合课堂所学分析其生态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灰椋鸟的特点和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灰椋鸟》语文教案范文素材

《灰椋鸟》语文教案范文素材

一、教案基本信息《灰椋鸟》语文教案范文素材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掌握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和关爱,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生词认读和理解。

2. 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文中生词的理解。

2. 灰椋鸟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掌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灰椋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对灰椋鸟的第一印象。

1.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对灰椋鸟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疑问。

2.2 学生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灰椋鸟的关爱之情。

3. 实践活动3.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3.2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总结提升4.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2 学生发表自己对保护鸟类的看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写一篇关于保护鸟类的小短文。

3. 家长协助学生观察周围鸟类,了解其生活习性,与学生分享。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灰椋鸟》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灰椋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激发学生对灰椋鸟的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灰椋鸟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

语文教案-18、《灰椋鸟》(精选13篇)

语文教案-18、《灰椋鸟》(精选13篇)

语文教案-18、《灰椋鸟》(精选13篇)语文教案-18、《灰椋鸟》(精选13篇)语文教案-18、《灰椋鸟》篇118、《灰椋鸟》——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示:灰椋鸟(图)怎么样?课文中怎样描述?但是,作者看了灰椋鸟归林的电视录象后,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看,那灰椋鸟归林的情景到底如何?怎会如此吸引作者呢?同学们见过灰椋鸟归林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和作者一起去瞧一瞧吧!但是,要想把他们归林看得真真切切,同学们还得带三样宝物。

第一,你们的眼睛,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你们的耳朵,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你们的心,让你们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

准备好了吗?二、精读课文(一)1、自由读课文第4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圈出关键的字词。

2、指名说灰椋鸟归林的过程。

3、示:“一开始……他们的叫声”指名读,教师圈出“一开始、没有几分钟”4、你们想听听他们的叫声吗?闭上眼,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5、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天空的灰椋鸟呢?示:“它们大都是……头顶飞过”指读听着他们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谁再来试试,把灰椋鸟的多、归林的壮观表现出来。

边读边划重点词。

再读,这么壮观的场面老师也想来读读,行吗?闭上眼,用心去感受一下,睁开眼,抬起头,你看到了什么?(天空密密麻麻)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排空而至,谁来读读这了词(指读、齐读)6、天空中一下就有这么多鸟吗?7、让我们把看到的灰椋鸟归林的情景连起来,用我们的朗读来展现!(齐读)这是我们用眼看到了,那同学们你又听到了什么?(指读“先回来的鸟……伙伴汇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这些叫声都是一个调的吗?理解“倾诉、呼唤、应和”,8、假如,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呢?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小群活泼可爱的灰椋鸟在欢快地鸣叫。

9、此时此刻,我们眼前是排空而至的灰椋鸟,耳畔是他们活泼欢快地叫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作者为了把灰椋鸟归林地壮观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先写了看到的,再写了听到的,写很有条理。

《灰椋鸟》教案分享

《灰椋鸟》教案分享

教案分享:《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本篇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掌握本篇小说中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3. 学生能够对本篇小说的情节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本篇小说中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2. 学生能够对本篇小说的情节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本篇小说的主题并掌握相关语言表达。

2. 学生能够对本篇小说的情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给学生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 教师通过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

3.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评价本篇小说。

五、教学步骤:1. 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小说《灰椋鸟》的背景知识,介绍小说的作者、出版社等相关信息。

2. 教师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小说,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来引导其他同学的思考。

3. 教师通过讲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相互交流和讨论。

4.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演讲和书评,发表自己对小说的看法。

教师可以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细节:1.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和个人作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力。

2. 教师可以准备多媒体素材和其他教具,增强教学效果。

3.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七、小结:通过本节课程,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灰椋鸟》的情节和主题,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言表达,以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灰椋鸟》。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关注鸟类保护。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灰椋鸟》的朗读和背诵。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探讨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灰椋鸟》。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实例分析:展示灰椋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直观地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和灰椋鸟的相关图片。

(2)视频资料:播放灰椋鸟的生活片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1)简要介绍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实例分析:(1)展示灰椋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了解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灰椋鸟》。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精神。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灰椋鸟》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4. 教学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灰椋鸟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2)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释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灰椋鸟的小短文,可以描述灰椋鸟的外貌、生活习性或表达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3. 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灰椋鸟》教案范文

《灰椋鸟》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灰椋鸟》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灰椋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灰椋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灰椋鸟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文《灰椋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问。

3. 合作探究①灰椋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②灰椋鸟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如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注意音形义。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周分享。

2. 拓展作业:查找关于灰椋鸟的资料,了解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 拓展分享评估:评价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灰椋鸟》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品读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体会其壮观场景。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述: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灰椋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指名答复〕2、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很不简单!那么,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来细细品读一下这局部内容。

二、学习重点段:师述:同学们,要想把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景看得清清楚楚,感受得真真切切,老师提醒大家带好三样宝物:第一是我们的眼睛,要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是我们的耳朵,要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是我们的心,要让心插上想象的翅膀。

同学们,大家准备好了吗?〔生齐答〕那好,让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灰椋鸟归林吧。

〔一〕学习第四节。

配乐过渡:周围静极了,路两旁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随着同伴的一声呼喊,灰椋鸟开场归林了。

那它是怎样归林的呢?同学们,让我们睁大眼睛,唤醒了耳朵,用心去感受吧。

1、自由读第四小节,不管是你听到的,还是看到的,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能感受到什么?2、学生自由读,圈画,考虑。

3、学生汇报,师随即指导朗读,体会。

重点对下面两句进展交流品读:4、师总结第四小节及写法:同学们的眼睛不仅亮,耳朵还很灵。

你看,我们听到了鸟儿动听的歌喉所演奏的一曲委婉动听的奏鸣曲。

同学们,当作者置身于刺槐林内,眼前是鸟儿飞舞的身影,耳畔是鸟儿欢快地鸣叫,这一切统统交织再一起。

那么,作者想要把它描绘下来展如今我们面前,于是,他先写了看到的“排空而至”的情景,再写了鸟儿欢快地鸣叫,这样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这样很有条理地展现了当时的情景。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4小节,感受感受吧。

学生朗读第4小节。

〔二〕学习第5小节。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灰椋鸟》。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灰椋鸟》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诗人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 实践演练:(1)让学生尝试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欣赏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写一篇赏析文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3. 学生通过赏析文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灰椋鸟》。

2. 写一篇赏析文章,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3. 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公开课精品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公开课精品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学会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关爱动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动物的关爱。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灰椋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灰椋鸟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自主学习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课文《灰椋鸟》。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组内交流,分享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3.课堂讨论课文中的灰椋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如何描绘灰椋鸟的外貌和生活习性的?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生充分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4.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组内讨论字词的音形义。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精讲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小组活动教师提出小组活动任务:根据课文内容,每组创作一个关于灰椋鸟的故事。

学生分组合作,编写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7.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故事,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观察身边的动物,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描绘。

9.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灰椋鸟的观察日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灰椋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灰椋鸟》阅读教案

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灰椋鸟》阅读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灰椋鸟》阅读教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案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一个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

本文将向大家推荐一份小学五年级语文《灰椋鸟》阅读教案,这份教案经过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可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灰椋鸟》故事的内容,并归纳故事中的主题;(2)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1)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他人进行思维碰撞;(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培养情感态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3、情感与态度爱国主义、感恩教育、珍惜生命、友好交往。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他们的形象描述;2、阅读策略的运用和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图片:有一只鸟在树枝上停留,飞走后树枝上留下了鸟的形状。

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种鸟吗?它在树枝上留下的形状叫做什么?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2、讲授新课(1)先让学生自由观察全文图,让学生自己记忆并背诵。

语音语调整合,速诵两遍。

(2)讲解故事情节,向学生传达《灰椋鸟》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故事背景、环境和人物形象的描写。

该部分即为故事内容。

(3)导向学生的情感上升。

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灰椋鸟》中赞美花神需要哪种精神,以及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精神。

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教师将故事中的种种细节描写讲述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灰椋鸟》故事,鼓励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听取学生口头答案,相互交流,最终让学生归纳出故事的主题。

3、巩固练习选择以下其中两种方式进行。

(1)对所听到的故事全文做问答题。

这个环节中,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全文讲述的是哪个季节?人物形象有哪些描写?谁被花神赞美了?(2)对于《灰椋鸟》的故事内容进行分组演绎。

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案《灰椋鸟》

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案《灰椋鸟》

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灰椋鸟》。

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分析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灰椋鸟的特点。

2.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难点:分析灰椋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引入本课课题《灰椋鸟》。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灰椋鸟的特点,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a. 第一段: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灰椋鸟是什么样子的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描述灰椋鸟的外形特点。

b. 第二段:教师提问:“灰椋鸟的生活习性有哪些?”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分享。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灰椋鸟的特点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灰椋鸟》2. 生字词:迁徙、栖息、吵闹、欢快等。

3. 灰椋鸟特点:外形、生活习性、作者喜爱原因。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灰椋鸟的特点。

3. 课后拓展: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写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灰椋鸟》,学生对灰椋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后,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鸟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灰椋鸟》校公开课教案

《灰椋鸟》校公开课教案

《灰椋鸟》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鸟类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常见鸣禽”,详细内容涉及灰椋鸟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灰椋鸟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提高学生对鸟类的认知能力。

2. 掌握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重点:灰椋鸟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灰椋鸟图片、挂图、视频资料、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灰椋鸟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介绍灰椋鸟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描述灰椋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讲解:通过观察图片和挂图,引导学生描述灰椋鸟的特征和习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绘制灰椋鸟的形态图。

(2)简述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5. 小组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讨论灰椋鸟的生态习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这类鸟类。

学生反馈: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灰椋鸟的生态习性2. 灰椋鸟的形态特征3. 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灰椋鸟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

(2)简述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2. 答案:(1)灰椋鸟的生态习性:群居、杂食性、迁徙。

(2)灰椋鸟的形态特征:体型较小,羽毛呈灰褐色,嘴短而尖,脚短而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灰椋鸟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描述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方面仍有不足,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周边环境中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保护意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运用想象力,描绘出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灰椋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生查阅资料的工具(如词典、网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灰椋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灰椋鸟的了解。

(3)简介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互相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4. 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享查阅到的资料,互相学习。

5. 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1)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2)学生互相展示,评价彼此的描绘。

(3)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下周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城区临山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课教案
26、灰椋鸟
临山小学:张甜
【教学目标】:
1、紧扣“壮观”,细读第四、五自然段,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背诵四、五自然段。

2、抓住文中描写作者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重、难点】:
1、紧扣“壮观”,细读第四、五自然段,读中想象画面,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

2、抓住文中描写作者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教学目标》,师指读。

(二)品读第4自然段。

1、自读要求:用“﹏”划出表现灰椋鸟归林壮观的句子。

圈出重点词,并把感受批注在旁。

2、反馈交流
师:你圈的重点词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1)“大部队”为什么用双引号?在这里指什么?让你想象到什么?
(2)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灰椋鸟“排空而至”的情景。

(1)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灰椋鸟数量很多。

(2)数量众多,规模浩大,黑压压地布满天空,这就是——(排空而至)
(3)这里的“排”和哪些词语中的“排”意思一致?预设: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现在你知道“排”是什么意思了吗?(推开)。

那么“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
(4)作者的细致描写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哪位同学能读出你所看到的壮观景象呢?
看,这就是有着高大树冠的刺槐林,它是鸟儿的家,回家的鸟儿在舒适的港湾里干什么呢?
(1)你圈的重点词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假如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向同伴倾诉些什么,会怎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3)你们的倾诉,后到的鸟儿听懂了吗?(听懂了,从“应和”这个词可以看出。


(4)有问有答,有呼有应,这就叫——(应和)
(5)谁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指名生读。

(6)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本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读出来的?(时间顺序)(三)品读第5自然段,把文字变成画面。

过渡:白驹过隙,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一派景象呢?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学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1、自学提示:用“﹏”划出作者看到的,用“—”划出作者听到的,用“==”划出想到的。

2、反馈交流:
(1)“金红色”、“盛装的少女”
①作者一开始说灰椋鸟灰灰的背、尖尖的嘴,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现在却说它像穿上盛装的公主,仅仅是因为晚霞的映照吗?
(不,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不了解灰椋鸟,对灰椋鸟没有感情,所以说它有什么好看的呢?现在作者已经喜欢上灰椋鸟了,她眼中的灰椋鸟自然变得美丽无比,像公主一样。


①你能把你的喜爱用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①如若让你为眼前的画面取个名字,你会起——
②这哪里是树林,这分明是(俱乐部)这哪里是刺槐林和竹林,这分明是(灰椋鸟的乐园)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一份喧闹和热烈表现出来。

④生齐读第5自然段。

(4)作者被如此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深深感染,她想——
①把这句话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②我想此时此刻,不仅是作者,我们每个人一定都会被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也会像作者一样欢呼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欢呼什么?
(5)师教给方法,指导背诵。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想画面,试着背诵下来。

生自由背诵课文。

师带生齐背第五自然段。

(四)品读第六自然段,体会对林场工人的赞美。

(1)这样的场面,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

把你的欢呼,把你的赞叹,把你的惊喜,放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
(2)目睹此情此景,作者也不由得发出——
(3)生齐读
(4)鸟儿值得我们赞美,美丽的刺槐林让我们神往,但我们更应该赞美——林场工人;正是有了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了——这大片片的竹林和刺槐林,
才有了——鸟儿归林的壮观景象。

(5)齐读
(五)音乐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这篇文章出自养徐秀娟的日记,在她身上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用心去聆听。

(六)当堂达标
1、根据课件提示,试着背诵四、五自然段。

2、随堂小练笔。

(七)拓展阅读
①阅读《徐秀娟日记》
②巴金《鸟的天堂》和《灰椋鸟》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场面描写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