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治社会工作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者:矫治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介入途径

社会工作者:矫治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介入途径

⼀、服刑⼈员的社会⼯作矫治和介⼊途径 社会⼯作者为在监服刑⼈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调动犯罪者⾃⾝的潜能以及充分利⽤社会资源,引导犯罪者向积极的⽅向转变,以达到改过⾃新、回归社会的⽬的。

对在监服刑⼈员所开展社会⼯作⼀般采⽤个案辅导的⽅式,其具体⼿法有: 1、⾯谈,即社会⼯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当⾯晤谈,⼀⽅⾯从⼈、问题和环境三个⽅⾯了解和把握受助者的情况、问题成因以及发展轨迹,另⼀⽅⾯也让受助者有⼀个渲泄情绪的机会,从⽽促使其更加冷静地⾯对现实。

2、诊断,即社会⼯作者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帮助服务对象分析犯罪的成因并制定矫治⽅案。

3、辅导,即社会⼯作者根据矫治⽅案并运⽤有关社会⼯作辅导模式,帮助服务对象纠正偏差的价值理念,矫正错误的⾏为⽅式,以及学习符合社会规范的⽣活模式和学习做⼀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4、联络,即社会⼯作者随时和监狱管理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随时协商和改善矫治服务对象的⽅案和⼿法。

除上述服务外,矫治社会⼯作者还积极参与社区处遇中的对罪犯的矫治⼯作。

所谓社区处遇是指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治疗罪犯的措施,包括缓刑、假释及各种重返社会的制度。

社区处遇是矫治社会⼯作者最主要的⼯作领域,通常包括以下⼏种形式: (1)缓刑、假释⼈员的观察保护:许多国家都附有对缓刑、假释⼈员的观察保护的规定,要求这些⼈员在观护期间做到:a.不得与品⾏不端者来往且保持⾃⾝了品⾏良好;b.服从检察官及观护⼈命令;c.接受观护⼈辅导;d.及时向观护⼈报告有关情况且未经批准不得擅离居住地,等等。

司法*⼀般聘请专职社会⼯作者或志愿⼈⼠执⾏对缓刑、假释⼈员的观护。

(2)中途家庭和寄养家庭的服务模式:中途家庭主要收容犯罪者或⽆家可归的受刑⼈,并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使犯罪者及早适应社会⽣活。

寄养家庭收容观护少年,主要是为了其避免沾染犯罪恶习,以及由于缺乏家庭照顾⽽再次越轨。

(3)教养院和感化院的矫正:前者主要收容具有不良⾏为的少年,通过⽣活指导、职业训练、学校教育等,使服务对象得到改造并提⾼适应社会的能⼒。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第二章 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人类社会对于犯罪原因的探究历程 一、古代社会的“冒犯神意”说 逆天道、叛神意 代天刑罚 自然法 法天 天人感应 存天理 灭人欲
二 刑事古典学派的“自由意志”论 切萨雷·贝卡利亚(CESARE BECARIA,1738— 1794) 《论犯罪与刑罚》 “我应该遵守的算是些什么法律呀!它在我和 富人之间设置了一条鸿沟。富人对我一毛不拔, 反倒找借口让我尝受他所没有尝受过痛苦。这是 谁定的法律?是富人和权势者。他们对于穷人阴 陋的茅舍从来不屑一顾,他们眼看着儿童们在饥 饿中哭嚎,妇女们在伤心落泪,却连一块发了霉 的面包也不肯拿出来。我们要斩断这些给多数人 造成灾难并为少数懒惰的暴君服务的绳索!
2 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1)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亲友生计 (2)为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生活照料 (3)为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
(二)监禁处遇中的矫正社会工作 惩罚、隔绝、威慑 改过 1 个案辅导 抗拒 2 团体治疗 3 联系社会 4 职业辅导 5 评估报告
我们要向这不平等的根源开战!我将重新恢复自 然的独立状态,我将以自己的勇敢和辛勤来获取 一定时间的自由愉快的生活。也许痛苦和忏悔的 一天会来临,但那是短暂的,在度过多年自由和 享乐的生活之后,我会有那么一个烦恼的日子。 作为少数人之王,我将纠正命运的荒谬,将让那 些暴君在被他们的奢侈侮辱得还不如他们的马和 狗的人面前,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3 “君命神授”名义下的峻法酷刑 《摩西十戒》 (一)耶和华—独一的真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 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二)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像彷 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三)不可妄称耶和华—神的名; (四)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五)当孝敬父母。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十)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 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第十九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十九章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体是矫正社会工作者。他们因掌 握专业的矫正知识和矫正方法 而能够为需要服务 的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他们或受雇于专业机 构 (如司法部门、监 狱、感化院等),或作为志 愿者为受助对象提供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社会适应不良的社会成 员,既包括受刑事处罚的人, 如监狱的服刑人员、 缓刑假释人员;也包括受行政处罚的人,如接受劳 动教养的人员。
第十九章 矫正社会工作
(一) 概述
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什么是矫正
1、医学范畴中的矫正涵义 矫正,也称矫治,原是医学上的专门用语,意指通过手
术或药物治疗,使身体部位的形状或技能方面发生畸变 的患者得到康复,以重新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过程。 例如:矫正口吃、矫正牙齿、矫正斜视、矫正脊柱等等。
依照上述定义,“矫正社会工作”一词应包括以下四方 面的涵义:
1、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
的福利服务 3、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4、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三、社区矫正的功能 1、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
归社会。
2、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3、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就是实施于罪犯改造过 程中的社会工作。
它是由矫正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为犯 罪嫌疑人或罪犯在审判、服刑、缓刑 或假释期间 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 是消除工作对象的犯罪心理结构,改 变其行为方式,重建他 们的社会适应 能力和适应机制,使他们改过自新, 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肉刑是对犯罪人的肉体施加痛苦的刑罚。

第十六章 矫治社会工作

第十六章 矫治社会工作

(三)矫治社会工作的分类 依据矫治社会工作进行的场所(或矫治工作的介入方式)、矫治社会工作进行的阶段, 我们可以把矫治社会工作大致区分为狭义的矫治社会工作和广义的矫治社会工作狭义 的矫治社会工作就是罪犯在服刑期间(包括在成年人监狱、未成年人监狱、感化院、 劳动教养所等机构中服刑和在社区中服缓刑及假释期间)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的专业 矫治服务,其目的主要是调动工作对象的积极性,改变其与社会不适应的价值观念、 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广义的矫治社会工作除了狭义的矫治社会工作之外,还包括服 刑之前的工作和刑期结束之后的工作,服刑之前的工作主要是预防犯罪的工作和审判 之前的司法建议工作。在我国,预防犯罪的工作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它 包括综合治理工作和在单位及社区内建立的人民调解制度,其工作的目标是调解民间 纠纷,防止民事案件向刑事案件转化,控制和预防犯罪。审判之前的司法建议工作主 要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建议,使法院做出更有利于罪犯矫治的判决方式和刑罚执行方 式,因此,司法建议工作不是辩护,只是建议,即根据罪犯的社会状况、个性特征, 从允许选择的刑罚方式和刑罚执行方式中,选择最有利于罪犯矫治的方式。刑期结束 之后的社会工作主要是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心理指导、生活指导、就业服务等工作, 这也是矫治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重建个人的社会适应机制和适应能力, 使个人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回归社会,巩固矫治的成果,预防和减少重犯率。
第十六章 社会矫治工作
第一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含义及起源 和发展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一)矫治的含义 (一)矫治的含义 矫治(correction),也称作矫正,作为一个医学术语,是指矫形和治疗, 矫治(correction),也称作矫正,作为一个医学术语,是指矫形和治疗, 即通过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恢复人体畸变部分的形态和功能,从而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矫治脊柱弯曲、矫治斜视等等。作为一个司 法术语,矫治则是指刑罚执行机构(主要是监狱)对被判徒刑的人在 行刑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和改造,通过教育与改造,改变罪犯或违法 者不适应社会的心理结构、行为方式,重塑其人格和社会适应体系, 从而使他们重新适应社会,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矫治过程就是罪犯 的改造过程,在这种意义上,矫治制度就是教育和改造违法犯罪者的 社会制度,即监狱制度。与矫治相关的另一个术语是感化 (probation)。probation一词的司法含义是缓刑,它是针对少年犯和 probation)。probation一词的司法含义是缓刑,它是针对少年犯和 初犯采取的一种刑事处罚方式,以后逐渐扩展到社会危害较轻的罪犯, 对他们不是投入监狱,而是由警察或其他人对他们进行监督、教育和 改造。国内也有的人把它翻译为“观护” 改造。国内也有的人把它翻译为“观护”。执行感化或观护的人就是 感化主任或观护人(probation officer)。 感化主任或观护人(probation officer)。

社区矫正半年工作总结5篇

社区矫正半年工作总结5篇

社区矫正半年工作总结5篇篇1一、背景在过去半年中,社区矫正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报告旨在总结上半年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下半年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截至目前,社区矫正机构共接收矫正对象XX人,其中男性XX人,女性XX人。

通过对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矫正对象主要涉及盗窃、故意伤害等常见犯罪类型。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每一名矫正对象都得到适当的监管和教育。

2. 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为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加强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多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3. 社区矫正工作宣传为了增强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了解和认可,我们积极开展了宣传活动。

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介绍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和成效。

此外,我们还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不足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而政府拨款有限,导致社区矫正机构在开展工作时面临经费压力。

此外,社会捐赠等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使得经费来源单一化问题较为突出。

2.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尽管我们已经加强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但仍然存在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够高、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我们已经开展了宣传活动,但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

部分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消除这些负面印象。

四、建议和措施1. 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投入建议政府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经费投入,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ABCD )。

A.社会工作行政B.个案工作C.小组工作D.社区工作E.心理辅导15岁的小亮,因抢劫罪被判缓刑2年。

矫正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亮6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

由于其父拒绝承担抚养责任,导致家庭经济拮据。

小亮上中学后染上网瘾,母亲为此经常打骂他,母子关系紧张,一次与母亲爆发激烈冲突后,离家出走泡在网吧,后因无钱上网实施抢劫犯罪。

针对小亮及其母亲的上述情况,适合为他们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有(ACDE)。

A.生活保障服务B.法律授权服务C.就业培训服务D.改善亲子关系服务E.认知及行为矫正服务现代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A )。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司法体系中的(B)。

A.社会服务B.社会福利服务C.监督管理D.社区矫正在司法判决前,矫正社会工作者介入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

A.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B.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C.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D.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下面的服务内容中,属于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的是(ABD)。

A.社区工作者对A社区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B.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C.社区根据社区政策向矫正对象提供相应服务D.社区挖掘社会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E.社区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在矫正社会工作中,(A)是最普遍运用的服务模式。

A.个案辅导B.团体辅导C.外展服务D.社会工作者行政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称感化工作,它是矫正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对于矫正社会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

A.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只在刑事司法过程的开端进行B.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C.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D.从本质上讲它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E.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矫正社会工作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可以达到的目的包括(ABD)。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课程知识点第一章矫正社会工作概述1、司法矫正的类型和功能:A①司法判决前的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工介入;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工介入②监禁处遇中的矫正社工介入:个案辅导;团体治疗;联系社会;职业辅导;评估报告③社区中的矫正社会工作: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刑释人员的社会工作B大功能:惩罚;隔绝;威慑;改造2、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功能和基本内容:①一般定义: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社会工作在司法领域的违法犯罪矫正中的应用,因此又称司法社会工作。

它是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为违法犯罪人员,在审判、服刑、缓刑、刑释或其他社会处遇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生活照顾等,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恢复社会功能,适应社会生活,重新回归、回报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目的的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②功能(针对罪犯的功能:监管、矫正、服务;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促进刑罚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发展化):A可以提供矫正对象的人道主义待遇,改造和预防犯罪。

B可以恢复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回归社会和回报社会。

C可以弥补监禁矫正的不足,教化和预防犯罪。

D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③内容:调查和监督矫正对象的过错事实及司法处罚形式;应用有控制的方法修正服务对象的行为;利用合法的权威,协助矫正对象转变思想和行为;决定对矫正对象的矫治方案;维护矫正对象的权利与福利3、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人道主义和新社会防卫理论A人道主义:①提倡人的尊严,确认人是最高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②重视人的现世幸福,确认满足和发展人具有的实在的尘世需要和才能;③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发展能力,要求实现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④追求人类的完善,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真正人的关系。

B新社会防卫理论:安塞尔的新社会防卫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对方犯罪的各种手段,不是旨在通过刑罚惩罚和制裁有意识地违反法律规则的行为,而是为了保卫社会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2)社会防卫的意图在于利用一系列通常不属于刑法本身的措施,有效地保护社会这些措施既包括排除或隔离,也包括矫治性措施或教育性措施(3)社会防卫促进这样一种刑事政策,即在犯罪预防中强调个体预防而不强调一般预防,这种刑事政策既要预防犯罪,又要矫治犯罪人,其目标在于使犯罪人得到系统的再社会化(4)对罪犯的再社会化过程只能通过增加新刑法的人道化来实现新刑法必须唤起犯罪人的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恢复犯罪人的自信和个人责任感(或者确切地说,是让犯罪人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有哪些自由),促使犯罪人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5)刑法和刑事司法的人道化要以对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人格的科学理解为基础刑法和刑事司法的人道化,不能仅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或多愁善感的运动的产物,而应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新社会防卫论为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4、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工作领域):司法审判前的服务;社会处遇服务;为在监服刑人员的服务;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更生保护服务;对违法青少年的服务:(1)司法审判前的服务: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及其家庭和周围社会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2)社会处遇服务:缓刑、假释人员的观护,院舍训练(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教养院、感化院)的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或社区劳役)计划的执行,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的“更生保护”服务,违法青少年矫正服务;3)为在监服刑人员的服务:由于监狱环境造成与社会和他人的隔绝状况,因此一般采用个案辅导的方式进行。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使其服务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独特内容与方法。

学习本章内容,是为了使矫正社会工作者能够掌握这一工作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价值观,以便更有效地开展矫正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活动。

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1.矫正的原意及司法含义矫正,也称矫治,原是医学上的专门用语,意指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使身体部位的形状或机能方面发生畸变的患者得到康复,以重新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过程。

例如,矫正口吃、矫正牙齿、矫正斜视、矫正脊柱等。

将“矫正”概念引入社会领域,成为司法方面的专门用语,意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严重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的正常成员。

2.矫正社会工作的定义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称感化工作(如我国香港地区),它是矫正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重要领域。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严违法人员(如吸毒者),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其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根据个人与社会两个因素的犯罪原因理论,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也应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1.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功能与作用矫正社会工作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如下:(1)监管功能。

矫正制度即刑罚执行制度,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矫正社会工作者(如美国的缓刑官、我国香港地区的感化主任等)被法律授予依法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的职责。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

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社区矫正的优势及监禁模式的劣势比较:社区矫正的优势:1)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监禁矫正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它中断了矫正对象的社会化过程,使矫正对象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脱节,社区矫正克服了这一缺陷。

2)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社区矫正以“防”为指导思想,通过改变矫正对象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减少犯罪,并且避免使矫正对象不存在再社会化的过程3)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

监禁刑的局限性:1)监禁刑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2)监禁刑使被监禁人身心受到损害:空间拥挤,监狱是极易形成挫折情境和情绪的场所,可能形成孤独的人格特征3)负性互动影响监禁矫正的效果4)监禁使被监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断。

不适应出狱后的生活,再走上犯罪的道路。

5)监禁矫正成本过高。

更生保护:对于出狱犯人、曾受过某种司法处分的犯罪者以及其他有不良行为的人,在社会上给予适当的保护与辅导,矫正其不健康人格,帮助其克服生活困难,使之顺利适应社会的一种制度。

监禁处遇中的矫正会工作:社会工作者为在监狱服刑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调动罪犯自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犯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主要内容:1)个案辅导:对收集到的罪犯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矫正方案,再根据个别化原则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矫正方法。

2)团体治疗:组织具有相同经历、问题和困难的罪犯在一起,通过不同经验和感受的分享,来认识自己思想和行为上问题的症结,并发现改变现状的方法,以达到再社会化的目的3)联系社会:尽可能扩大罪犯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沟通4)职业辅导:组织服刑罪犯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5)评估报告: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罪犯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量评估。

矫治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张馨元 东北农业大学

矫治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张馨元   东北农业大学

一、接案原因及途径:案主所在村镇社区试行矫正试点工作,结合村镇的实际,加大对非监禁刑罪犯和监禁刑罪犯的监督管理和教育改造工作,2013年3月初经过村长的介绍,司法矫正社工第一次和矫正对象接触,通过交谈,建立初步关系。

二、基本情况:张某某:男,64岁,初中文化程度,2005年7月曾以少量现金引诱的手段,对本村一位村民的7岁女儿进行了强奸,后以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缓刑一年。

矫正期限为2013年3月3日至2014年4月12日。

三、个案背景资料:张某某今年64岁,据了解,张某某家境贫寒,长相丑陋,没有兄弟姐妹,在家务农,没有固定经济来源.自他成人后,媒人为他介绍了许多对象,但一个也没有谈成,从而导致了他心理失衡,性格自卑孤僻,不常与人交流,可以说没有什么朋友,但是村里人没有歧视他,村委还每年发给他1200元的生活费。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情况变的不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

周围的邻居看他年迈,身体状况欠佳,就帮他一起下地干活。

当生活情况变好了,他又想找老伴了,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于是他绝望了。

在2005年7月的一天,他通过以少量现金引诱的手段向一名7岁的女孩发泄了兽欲,2005以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缓刑一年。

张某某在监禁期间坚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守法意识,法制观念有所提高。

在他监禁期间,政府对小面积土地进行了收购,村镇进行了全面建设,村民大量搬迁,等到他出狱后也搬到了新居,但是由于土地被收购,无田可种的他成为了失业游民,经济问题突出。

出狱后虽然能够认真守法,按时报到和参加公益劳动,但很少外出,人较敏感,谨言慎行,性格更加的孤僻自卑。

四、问题分析:(一)、优势:1、张某某曾经得到过村民的帮助,感受过温暖。

有助于矫正工作的进行。

2、张某某在监禁期间坚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守法意识,法制观念有所提高。

有法律意识,端正了态度,为矫正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出狱后他能够认真守法,按时报到和参加公益劳动。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指社会工作实于矫正体系中。

它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应包含的以下四方面含义:第一,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

第三,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第四,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得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节专业关系建立阶段一般来说,建立专业关系是指在娇正过程中.矫正社会工作者成为服务者,矫正对象成为被服务的对象他们彼此对角色的期望和义务都有所承诺。

技巧感同身受订立目标制造氛围积极主动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接案阶段即当一个人寻求眼务但还不是服各对象时他便处于接爽阶段。

在这个阶段,矫正社会工作者和矫正对象都在估量能提供的服务和想获得的服务是否吻合。

只有当矫正对象和矫正社会工作者对服务的含义有一致的看法时,专业关系才开始建立,才可以说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关系建立阶段口一、专业关系建立阶段的重要性建立关系是社会工作实务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口在这一阶段t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澄清矫正社会工作者和矫正对象之间的期望和义务,与矫正对象达到一个共同目标。

这样矫正对象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他会请求参与改变的过程萌生实现目标的期望,也会进一步激励矫正对象作出不懈的努力口在这个阶段,如果信任关系确立,矫正社会工作者就能增强对娇正对象的影响,帮助矫正对象参与助人的过程否则的话,矫正对象可能会中途退山或破坏改变的进程口建立关系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整个社区矫正实务进程中,矫正社会工作者都必须随时与矫正对象巩固业已建立的专业关系。

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来看,一些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的工作组,一般来说都与娇正对象建立了很好的专业关系矫正对象对矫正社会工作者有很好的信任感,双方能够为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采取矫正行动。

青少年社工:青少年社区矫治服务的创新和社会工作理念

青少年社工:青少年社区矫治服务的创新和社会工作理念

[内容提要]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五⼤主要的社会问题之⼀,青少年社区矫治服务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作制度的创新,社区矫治服务的发展已证明在青少年犯罪的矫正和预防上有独特的贡献。

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青少年社区矫治服务的深⼊,也是当前青少年发展的主题。

本⽂从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犯罪出发,分析了青少年问题理解上的误区,显现导⼊社区矫治服务的紧迫性,然后分析当下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治服务的三种本⼟化模式(上海的司法社⼯模式、以北京为主导的司法管理模式、志愿者和社区⼯作者相结合的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从社会⼯作的职业导向、价值前提和实践理念展现社会⼯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治的介⼊空间,⽤社会⼯作的专业价值和专业⼿法介⼊青少年社区矫治服务是实践的创新,两者的结合是符合国际青少年⼯作发展的⼤趋势的。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治,社会⼯作,本⼟化。

在2004年9⽉中共⼗六届四种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次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

《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建设和谐社会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关注每⼀个青少年基本权益的保护,消除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障碍;关注每⼀个青少年发展机会,协助青少年处理在成长和适应过程中的难题;提升每⼀个青少年⾃我成长能⼒,推进青少年全⾯健康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们经常⽤“早上⼋九点钟的太阳”来描绘青少年是充满了活⼒和⽣机的。

⼀、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作为⼀个群体,主要是指处于14-25岁的年龄段的群体。

1.对青少年认知上的误区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其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核⼼“君君、⾂⾂、⽗⽗、⼦⼦”对当代⼈们的思想观念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对待青少年的认知上,成年⼈往往认为拥有⼀定的特权和权威,指引着青少年的发展⽅向;甚⾄认为⽗母对孩⼦拥有绝对权威,“听话的孩⼦才识好孩⼦”,“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且还美其名⽈:“打是亲,骂是爱”。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的吸毒人员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关注子女成长的动
机,提升其对孩子的监护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最适宜开设的小组是( )。2018真题 A.“爱如明镜”亲职教育小组 B.“涅粲重生”同伴教育小组 C.“生命如歌”戒毒康复小组 D.“无毒人生”社会适应小组
答案:A
35岁的小军每天至少要注射三次海洛因,靠出租父母 给他的两套房收取房租。购买毒品并养活自己。小军无
建立专业关系,更好地帮助他顺利度过社区矫正期, 小温应该( )。2018真题 A.关心张某的生活,了解其需求 B.按规定安排张某参与公益劳动 C.收集张某的法律文书,为其建档 D.参与向张某宣告社区矫正制度的过程
A.建议警方对小军采取强制戒毒措施 B.协助小军申请救助,以缓解其经济压力 C.培养小军成为同伴辅导员,参与社区演讲 D.为小军提供个案辅导,进一步激发他的改变动机
答案:D
25岁的小新因吸食冰毒成瘾被责令社区戒毒,成为社会 工作者小林的服务对象。小林通过评估发现,小新“溜冰” 是为了“助兴",他身边很多朋友也这样,小新没有什么 改变动机,持续吸毒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小林拟运用激 发小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方法为小新进行个案辅导,以帮助 其戒除毒瘾。下列小林制定的干预策略中,有助于激发小 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是( )。2019年真题
答案:D
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公民教育; 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意识 与能力提升。
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1) 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 (2) 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3) 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或社区劳役),通过判定罪犯在社区

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精选资料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对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专职社工)的管理,根据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福州市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1、工作职责协助司法所开展工作;协助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报到;制定社区矫正个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管理与培训;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公益性劳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等。

2、工作制度登记制度: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应当办理登记手续,告知其权利、义务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社区服刑可修改编辑人员每周向司法所报告一次上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时应当记录,并作好汇报日期和来电号码的登记。

统计制度:每月上报一次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和社区服刑人员外出人员就业基本情况;每季上报一次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情况。

分析制度:每月对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情况和有关情况进行分析上报。

二、考勤制度1、专职社工应参加司法所的考勤签到。

2、按时上下班,上下班时间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同步,上班时应坚守工作岗位。

3、有以下情况之一为旷工:未经批准不上班的;迟到和早退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未请假的;上班签到后无故离开未办理手续的,旷工的最小时间单位为半天。

专职社工在试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聘用。

连续旷工3天以上或累计旷工5天以上的;连续请假5天以上或累计请假10天以上的。

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聘用。

1、连续旷工7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旷工15天以上的;2、连续请假20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请假30天以上的;3、一年内非因工负伤住院60天以上的;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考核合格的可参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岗工作人员的年休假标准: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三、请销假制度1、病假、事假等,所有请假均须填写《请假审批表》,批准后方可离开。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十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十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矫正社会工作1.什么是矫正社会工作?它与矫正工作有何联系和区别?答:(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矫正社会工作也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

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涵义:①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②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③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④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与矫正工作的联系和区别矫正在司法领域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使用频率。

矫正工作是从实践的层面讲,指的是国家行刑机关为预防罪犯再次犯罪而进行的活动。

①两者的联系:a.从功能看,两者都是为了防止罪犯再次犯罪而进行的活动;b.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工作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结合。

②两者的区别:a.从性质上说,矫正工作是一种刑事执法活动,而矫正社会工作则是一种助人活动;b.从事工作的主体不同,矫正工作的从事主体是司法人员,而矫正社会工作的从事主体则是社会工作者(司法社工);c.矫正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的引导,在其工作中体现了专业社会工作接纳、尊重、个别化等价值理念,运用了个案、小组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而矫正工作没有具体的价值方法的指导。

d.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有犯罪者还包括其家属、家庭等,而矫正工作是针对犯罪者一个人进行的;2.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主要有哪些?答:(1)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①人道主义是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人道主义提倡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深信人性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丰富的“潜藏”,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和善加引导,必能改变与发展,即使人们偶尔失足犯事,也绝不能受轻视和唾弃,只要重新给予机会,定能改过自新。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一)矫正对象的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3、具有严重脱节的Biblioteka 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二)矫正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案例
2004年5月底:因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被假释出狱。 正值北京市正式启动社区矫正,红豆作为西城区首例社区 矫正对象,被纳入社区矫正。红豆的假释考验期是2004年5 月20日至2005年6月16日,在将近13个月的假释考验期内, 他能够及时提交思想汇报,参加公益劳动,积极配合社区 矫正,日常表现非常不错。 2005年6月16日上午,歌手红豆正式结束了他为期1年零1 个月的假释考验期。红豆在有关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正式办理了解除社区矫正的所有手续,回归社会。
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感化工作
矫正:也叫矫治,医学用语——社会领域:司法
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
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
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 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 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 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
直接方法是指针对矫正对象本人或其家庭而采用的方
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案例
2001年12月27日:红豆因涉嫌对多名男性青少年实施猥亵, 被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批捕。 2002年5月8日:因涉嫌猥亵多名男童,红豆在京被起诉。 2002年6月6日:“红豆涉嫌猥亵儿童案”开庭审理。 2002年6月20日:北京市朝阳法院认定,歌手红豆猥亵七名 男童证据确凿,罪名成立,故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零 六个月。 2003年10月23日:在北京某监狱内服刑的红豆高唱《忏悔 歌》。服刑期间,他在民警的管教下,利用自身的音乐特 长,结合改造生活,自编自演多首歌曲。他演唱的发自内 心的《忏悔歌》,观看者无不深受感动。

社会工作 实务—— 矫正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实务—— 矫正社会工作

(二)矫正对象的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 民众的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 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 地位
五、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一)接纳 (二)可塑性 (三)个别化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服务对象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 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有助于法庭量刑。 2.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犯
罪事实的记录。第二,前科。第三,本人的 生活史。
二、服刑罪犯的个案辅导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接待受助者并与之而谈, 不但可以了解其过去行为的性质、当前的思 想状况,还可以使其渲泄不满情绪,社会工 作者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根据个别化原 则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矫正方法。
1950年香港设立“首席感化主任”职务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积极倡导“服务 社会令”,贯彻一向以来的“社区为本”的 精神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罪犯层面: 监督功能; 矫正功能; 服务功能。 社会环境层面: (1)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自我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监狱的惩罚、隔绝和威慑功能造成的两方面 作用:抗拒或改过
调动罪犯自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 犯向积极方向转化
消除或减弱罪犯思想和行为上的负面因素, 加强其同社会的联系沟通
三、社会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是指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治疗罪 犯的措施,包括缓刑、假释、社会服务、中 途宿舍等各种在社区执行的、非监禁性的刑 罚制度。社区矫正是矫正社会工作者最主要 的工作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矫正对象 的需要
1、 基本生存 的保障需要
2、 教育、就业权益
的保障需要
3、 再社会化的 服务需要
二、矫正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一)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3、具有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二、矫正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一般罪犯具有共同的基本人格 特征,即“高外倾性,高 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 饰性,表现为外向好动, 好进攻,情绪不稳,喜怒 无常,易激动,对各种刺 激产生强烈的反应,常产 生缺乏理智、刻板的反应, 行为冲动,缺乏同情心, 对人抱敌意,不关心人, 喜欢古怪不平常的事,不 顾安危,喜恶作剧,适应 环境不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矫正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罪犯一旦被判定有罪并处以 刑罚,其自身和家庭遭 受的冲击和改变是十分 巨大的:家庭可能因此 而解体;婚姻可能因此 而结束;亲友可能因此 而背弃;学业可能因此 而中断;职业可能因此 而丧失;健康可能因此 而恶化;财产可能因此 而化为乌有;社会地位 可能因此而一落千丈。 无论是在监狱服刑,还 是在社区接受矫正,矫 正对象都会面临困难重 重的生活压力。
矫正社会工作
案例
2002年3月23日,香 港歌星谢霆锋驾车肇事。 事后,谢与他人串谋让别 人顶替为肇事司机。香港 廉政公署在接获投诉后展 开调查。10月16日,香港 西区法院判定,谢霆锋妨 碍司法公正罪名成立,被 判240小时的“社会服务 令”,不用监禁。
矫正社会工作
(一)人类刑罚制度的变迁 刑罚制度的三个发展阶段: 同态复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福利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 服务
(二)特殊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 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三)系统性:矫正社会工作是贯穿司法矫正 全过程的社会福利服务
(四)专业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 社会福利服务
二、矫正对象的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是社 会工作专业中一个 较为特殊的领域,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 的服务对象具有其 他领域服务对象所 不具有的需要和问
一、司法判决前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 二、服刑罪犯的个案辅导 三、帮助在监服刑罪犯建立与社会的联系 四、科学执行社会服务计划
社会服务令
社会服务令是社区矫正的一种手段。英国最早创立了 “社区服务”的刑种,即法官可以判令被告人进行无偿 的社区工作,弥补因其罪行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损害。
香港的“社会服务令”条例于1984年正式通过。香 港的社会服务令是向犯有可判监禁罪行的14岁以上的罪 犯提供的自新服务,由社会福利署负责。罪犯需同意从 事对社会有益的无薪工作,以代替监禁。罪犯通常是在 周日或公众假期里进行工作,时间一般一年内不超过 240小时,由专业社工人员负责督导。

以肉刑和生命刑为主导阶段 以监禁刑为主导阶段 剥夺自由 以非监禁刑为主导的阶段。
以监禁刑为主导的刑事制裁体制存在严重不足 1、监禁刑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2、监禁刑使被监禁人身心受到损害 如:空间拥挤;挫折情绪;孤独人格等 3、负性互动影响监禁矫正的效果 4、监禁使被监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断 5、监禁矫正成本过高
2、可塑性
3、个别化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信念 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 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 而这种价值和尊严带给 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社 会权利。因此社会工作 者对待受助者的基本态 度应该是接纳而非批判。
社会工作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 相信每一个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 以改变的,也即相信人具有可塑性。 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社会工作者 才相信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受助对象改变其与社会生活不 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 为方式等,达到恢复其社会功能、
四、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一)接纳 (二)可塑性 (三)个别化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一)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二)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四、行刑期满后的社会工作
第三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我国内地已有一些城市在区一级尝试推行“社会服务 令”的做法,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如上海 的长宁区、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
“社会服务令”是指少年法庭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 案件中,对已构成犯罪但罪行较轻的未成年人,责令 其到社会服务场所完成一定期限的无偿劳动,悔过自 新。“社会服务令”的适用对象主要是被暂缓判决、 宣告缓刑、判处管制、单处罚金或免予刑罚的未成年 人。
1、 社会较难
同情
加害社会 与加害他 人的行为 使其较难 取得社会 民众的同

(二) 矫正对象 的问题
2、 社会功能 缺失严重
社会功能 缺失的严 重程度增 加其功能 恢复与重 建的难度
3、 边缘地位
受刑者的 身份使其 处于社会 资源网络 的边缘地

四、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基本的价值理念
1、接纳
矫正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一)矫正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二)矫正对象的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
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
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重新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目标。
社会工作者确信:任何人都是 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 的生理、心理特质和生活经验。 此外,每个人在环境、信仰、 个性、兴趣、天赋、动机、目 标、价值观、情绪和行为模式 等方面都有极大差异。因此, 社会工作者要把每一个受助者 都当作拥有不同特质和需求的
“个人”、而不是当作一种 “类别”来对待
在矫正过程中,矫正对象往往 表现得敏感、神经质、情 绪不稳、反应过度、对人 对事多疑、偏激等等。
二、矫正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矫正对象因为处在被监管、被 处罚的境地,其积极的人 生动机和动力往往被潜藏 在心灵深处,而消极悲观、 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患 得患失等心理特征往往占 据主导地位,在待人接物 处事方面,他们往往表现 得自我评价低、自卑感强, 依赖心强、拨一拨动一动、 缺乏主动进取精神。矫正 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要 引导矫正对象摆脱消极的 心理影响,激发其积极人 生态度的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