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部署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竞争的影响

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竞争的影响

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竞争的影响近年来,跨国公司对我国直接投资急剧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也深受其影响。

通过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关系的实证检验,研究其相关性,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回归模型,并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标签: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1 引言近年来,跨国公司对我国直接投资急剧增加,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仅2003年就吸引外资达500多亿美元,其中68%的外资进入制造业。

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世界知名的500家大型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来华投资,如此之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抢滩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作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对象来统计,那么我国工业产值的20%和出口总额的35%是由这些企业创造的。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汽车厂商都已经与跨国汽车巨头合资或合作,中国汽车市场上每一款畅销车型背后几乎都有国际汽车巨头们品牌和技术的身影,轿车行业的民族品牌更是消失殆尽。

那么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到底怎样,这是否会进一步造成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的垄断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关系的实证检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相关性,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回归模型,分析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分析市场集中度通常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若干家最大企业的销售量等指标在整个产业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若干家最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支配能力。

丰田汽车跨国经营战略演变案例分析

丰田汽车跨国经营战略演变案例分析

丰田汽车跨国经营战略演变案例分析引言丰田汽车是日本一家世界著名的跨国汽车企业,成立于1937年。

多年来,丰田汽车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其跨国经营战略,成功地扩展了全球市场份额,并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保持了竞争优势。

本文将对丰田汽车的跨国经营战略演变进行案例分析。

第一阶段:出口导向战略(1945-1962年)在丰田汽车刚刚成立时,其经营战略主要是以出口为导向,将日本市场视为主要发展对象。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后,日本汽车市场需求骤减,因此丰田汽车转变了发展策略,将重点转移到出口市场。

丰田汽车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向东南亚、欧洲和美国等地出口汽车来寻求市场份额。

通过向发达国家出口汽车,丰田汽车获得了先进技术和质量管理经验。

第二阶段:国际化战略(1963-1980年)1960年代,丰田汽车开始推行国际化战略,以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

丰田汽车首先在美国建立了投资和生产基地,并将其产品定位为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美国化汽车”。

此外,丰田汽车还通过收购其他汽车制造商来扩展其海外业务。

例如,丰田汽车于1968年收购了英国的汽车制造商罗孚,并开始在英国市场开展业务。

通过这种国际化的战略,丰田汽车成功地将其市场份额扩大到全球各地。

第三阶段:全球化战略(1981至今)1980年代,丰田汽车进一步调整其战略,实施全球化战略。

丰田汽车将重点转移到全球市场,并在各个市场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

通过在所在市场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丰田汽车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此外,丰田汽车还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例如,在中国市场,丰田汽车与中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使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

结论丰田汽车的跨国经营战略经历了从出口导向战略到国际化战略再到全球化战略的演变过程。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其战略,丰田汽车成功地扩大了全球市场份额,并在全球市场取得了竞争优势。

丰田汽车的成功经验在于不断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机会。

最新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最新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课程论文题目: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学部:商学部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摘要 (1)一、福特公司概况 (2)二、福特外部环境分析 (2)二、福特SWOT分析: (3)三、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化战略选择: (4)四、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化发展问题: (5)五、福特汽车公司发展建议: (5)参考文献 (6)摘要福特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是一家良心企业,以环保主义而著称,一直在环保事业中尽心尽责,把环保事业和公司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

福特公司不论是在材料的使用或是生产过程中都是坚持绿色环保,始终坚持绿色生产。

福特公司战略管理经验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很多细节值得思考,本文从国际化战略阐述和分析,从消费者、社会公众等不同角度分析福特公司外部环境,从而得知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化战略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福特公司概况福特汽车公司于1903年6月成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第一辆T型汽车,从此汽车工业革命开始了。

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在汽车行业中开发出第一条流水线,大大增加了汽车的销售量,打破了世界纪录。

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被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今天的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众多品牌,例如林肯、福特、马自达等,这些品牌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支持和喜爱。

福特汽车公司以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福特还以环保主义著称,以差异化战略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汽车。

福特经历1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不断扩大和发展,致力于制造出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经济又环保的汽车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喜爱。

二、福特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做出决策的前提是要了解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只有了解本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才能得出企业该往哪儿走的问题,了解企业外部环境是得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而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微观环境三个层次。

一个企业的宏观环境又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一汽集团国际化战略管理分析

一汽集团国际化战略管理分析

一汽集团国际化战略管理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国内汽车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国际市场,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一汽集团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本文将对一汽集团的国际化战略进行分析,从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探讨一汽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战略制定1.1 多品牌战略一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旗下拥有丰富的品牌资源,包括丰田、马自达、奥迪、一汽奔腾、一汽红旗等知名汽车品牌。

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应充分利用这些品牌资源,采取多品牌战略,将各品牌定位清晰,开拓不同的国际市场。

一汽丰田在美国市场打造高端品质形象,而一汽奔腾则可以在新兴市场寻求增长空间。

1.2 投资并购与跨国合作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一汽集团可以通过投资并购或跨国合作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资源和渠道。

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进行技术转让和共同研发,寻求在国际市场的增长。

一汽集团也可以通过收购国外汽车制造商或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加速国际化进程,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二、组织管理2.1 人才培养和管理国际化战略需要一汽集团拥有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应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包括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2 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在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需要加强对海外市场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改进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升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三、市场开拓3.1 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国际化过程中,一汽集团需要充分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既要保持自身品牌特色,又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提供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3.2 拓展新兴市场一汽集团应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抓住国际化的机遇,寻求增长空间。

汽车行业企业管理: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汽车行业企业管理: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汽车行业企业管理: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差异化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战略,通过产品、品牌、服务等多个方面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从而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体验,吸引消费者。

2. 成本领先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实现成本领先,从而在价格方面占有优势,引领市场。

3. 创新战略
汽车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渠道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变革,保持竞争优势。

4. 国际化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通过进军国际市场、建立海外品牌、增加海外投资等手段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 合作共赢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与其他行业领导企业、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联合研发、共享资源、提高行业水平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汽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市场环境,设计合适的竞争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因此,如何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国际化战略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行业不断迈向国际市场,但是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汽车国际化步伐较为缓慢。

原因在于,中国汽车行业在技术水平、品牌价值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因此,对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国汽车行业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饱和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中国汽车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国际化的重要性。

其中,中国政府也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支持了众多中国汽车企业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挑战中国汽车品牌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实施国际化战略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较低。

当下,在德国、日本等国际汽车品牌众多的市场中,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较弱,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有待提高。

其次,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也是影响其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汽车品牌的关键技术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对于国际市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使得中国汽车品牌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

再次,中国汽车品牌在品牌价值等方面的短板也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挑战。

相比于其他国际品牌,中国汽车品牌在品牌的口碑、形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也影响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化推进速度。

3. 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国汽车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首先,中国汽车行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独立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

这一点可以通过加大对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式实现。

其次,中国汽车行业也需要注重品牌塑造。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中国汽车行业还应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提高中国汽车品牌的服务质量和真实参展度,让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有更好的选择和信任。

探讨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关系比较

探讨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关系比较

探讨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关系比较一直以来,汽车供应链管理是被国际所公认的最复杂、最专业的技术。

在世界汽车制造业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更大利润空间的今天,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欧、日、韩系车的外形最受消费者青睐,而其中又以欧系车中法系车的外形最为动感时尚;在动力、可靠性方面,德系车的口碑甚好。

此外,由于欧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先入为主”,再加上成熟的营销服务网络,欧系车保持了中级车市场上的最高份额。

然而进入2005年,随着日韩系车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欧系车成为中国经济型车市场的最大输家。

欧系车在中国市场失利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品牌知名度一般、偏高的市场售价和维修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等,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影响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市场份额的最重要的因素。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如此庞大的零部件供应群体和相应的运输、配送环节,构成了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管理包含许多方面,如供应链的质量、供应链的长度、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关系等,下面我们就针对日、韩、美、欧系车在中国的供应链状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方面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来看,相比而言,美系车企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与供应商之间在业务交往方面更多的是采用亲自交往,而不是通过电邮或电话,他们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方面能互相交换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这种亲密的合作关系就为双方共同营造完美的价值链,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供应链质量方面供应链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总的情况来看,日资整车厂和供应商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相对于欧洲企业较高,产品缺陷率较低,更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前言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组装产业,又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集中着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开展,我国也已经成为汽车产销量大国。

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与外资的进入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我国参加WTO以后,政府不断放宽对外资进入方式的限制,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调整和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也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历史新阶段,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雄厚的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将我国汽车产业引入了可持续开展的快车道。

然而,在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性。

另外,我国在利用外资开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我们应该正确分析和理解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并积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来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健康开展。

1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过程及现状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汽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多,零部件技术力量薄弱,轿车生产技术几乎是空白,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我国汽车产业,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开展。

1.1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背景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又称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人们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优质的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开展很有帮助,提倡外商直接投资多多益善。

自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是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二是巨型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

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状况分析

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状况分析

福特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看法福特汽车公司磅礴的野心归根到底来源于市场的压力,在中国,福特的合资公司在二线徘徊多年,产品几乎可用乏善可陈来描述,福特公司善于抓住欧美人使用习惯和审美的优势在中国也似乎难以施展。

在大众、通用纷纷以深入的本土化打动国人的同一时间,福特却停步不前。

像蒙迪欧这样在国外热销的车型,来到中国一个月只能售出五六千辆。

而新一代福克斯也是迟迟未能实现国产。

在中国市场中,福特汽车并不像通用、本田、丰田和现代那样创造辉煌的销售业绩,在中国汽车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相对渺小,2011年6月份,主要依靠美国和欧洲市场盈利的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中国乘用车市场2.7%的份额,而通用汽车公司拥有约10%的份额。

可以说,在对于中国市场这块摆在案板上的肥肉的争夺战中,福特公司在过去的多年时间中一直处在力不从心的尴尬立场。

福特曾发布公告称,2010年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582,467辆,增长40%,为历史最高。

此外,作为美国三大汽车企业中,唯一在最近这场金融危机中没有受破产保护的企业,福特去年全球销量达到531万辆(不包括沃尔沃),其中美国市场销量为193.5万辆,同比增长19%,市场份额上升至16.4%;全年实现净利润65.6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倍以上,创10年新高。

单看这几组数据,福特的确应该弹冠相庆。

但是,如果把时间与空间范围放大,比较在福特前后进入中国的通用、本田、丰田、现代、日产等公司的市场表现,福特今天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上不到3%的份额,显然与其在全球汽车界的地位不相称。

特别是对照"老冤家"通用在华合资企业销量连续突破百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1.4%,将近4倍于福特,中国已经成为通用全球最大的市场。

在对去年业绩欣喜之余,福特应当有更为深刻的反思。

我认为,产品只是表层问题,更深刻的是福特与中方合资伙伴的关系,就是如何发挥合资中方优势问题。

这些年来,虽然没有具体事件表明长安福特中外双方之间有什么大的矛盾与冲突,但一些表面的迹象,也能折射合作双方的一些微妙关系:在合资公司举办的活动上,特别是新车型上市发布会上,几乎看不到合资中方的印迹,会场上下左右突出的都是福特的Logo,中方人员到场了,也处于很不重要的位置,极力淡化中方色彩,乍一看,似乎是一家外国独资企业举办的活动。

汽车行业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和全球供应链管理

汽车行业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和全球供应链管理

汽车行业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和全球供应链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汽车行业也越来越加速地走向全球化。

跨国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销售网络不断扩大,而全球供应链管理也成为了它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跨国公司在汽车行业中的发展策略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全球化跨国公司在汽车行业中的发展策略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跨国并购与合作跨国并购与合作是全球化跨国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收购其他汽车公司或合作伙伴,可以快速获得技术、品牌、渠道等资源,并加快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布局。

2. 本土化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全球化跨国公司倾向于在目标市场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

通过本土化生产,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关税,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特点,提高产品竞争力。

3. 品牌营销与差异化全球化跨国公司需要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

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文化差异等进行市场定位,通过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来提高市场份额。

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全球供应链管理对全球化跨国公司在汽车行业中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 供应链网络优化全球化的汽车行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网络,将全球各地的供应商、生产基地、销售网络等有机地连接起来。

通过优化供应链网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2. 运营管理与协调全球供应链需要实现跨国界的运营管理与协调。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流运输等,确保生产线的顺畅运转,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

3. 供应商管理与合作合理选择、评估与管理供应商是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全球化跨国公司需要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共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

三、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公司是全球化跨国公司在汽车行业中的典型代表。

丰田公司通过本土化生产、跨国并购和品牌差异化等策略,成功地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年发展态势分析doc11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年发展态势分析doc11

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十年发展态势分析doc111 总体进展现状1.1 产业进展差不多概况中国汽车工业的进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此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初步成形、强壮成长和全面进展三个时期。

初步成形(1949~1965年)——新中国成立后便开始创建自己的汽车工业。

在1966年往常的15年中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共9个车型品种,年生产能力近日万辆。

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

强壮成长(1966~1980年)——198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为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累计生产各类汽车达163.9万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由1965年的29万辆上升到169万辆,其中要紧是载货汽车,约为148万辆。

全面进展(1981年~现在)——2000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创下新的历史记录,双双突破200万辆大关。

2001年,《名目》内的汽车企业共生产汽车233.44万辆,同比增长12.81%;总销售量为236.47万辆,同比增长13.29%。

自1981年到2001年,全国累计生产各类汽车约为2100万辆,其中轿车450多万辆。

在这一时期,整个汽车行业的累计投资(包括引进外资)约1600亿元。

1.2 生产能力日益提高在最近10年中,中国汽车市场的进展十分迅猛。

汽车总产量从1990年的51万辆上升到2000年的207万辆(见图1),增长了3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3.58%。

2000年,前13家大集团(公司)产量合计为165.9万辆,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14%。

图1 1990—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变化尽管总体上是一种全面进展的大好形势,但不同车型的情形不尽相同。

除中型载货汽车外,各类车型差不多都有较大的进展。

轿车最近10年来,中国轿车呈不断连续进展的局面。

1991年的产量为8.11万辆,1993年为22.97万辆,比1992年增长41.72%;1995年为32.55万辆,比1994年增长29.41%;1997年为48.77万辆,较1996年增长24.81%;1999年为56.61万辆,比1998年增长11.24%;2001年达70.35万辆,同比增长16.35%。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全球整车行业市场概况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汽车产业对各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正是由于汽车产业规模效应显著、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强,寡头垄断的形成是产业成熟的标志。

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些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已经形成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全球汽车制造市场主要由美国通用、美国福特、德国大众、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十几家大型整车制造商主导。

《2020-2026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总体减弱,主要经济体增长依然乏力,一些地区政治动荡,同时受世界产销第一大国中国同比较快下降的影响,2019年世界汽车生产比上年有所下降,2019年,全球共生产汽车9178.7万辆,同比下降5.2%。

在汽车细分品种中,乘用车生产同比降幅明显高于全行业,商用车降幅略低,总体表现略好于乘用车。

2019年,乘用车生产6714.9万辆,同比下降6.4%;商用车生产2463.8万辆,同比下降1.9%。

2019年,全球四大地区汽车生产表现不一,其中:亚太地区下降最快,非洲地区唯一增长。

2019年,欧洲地区生产2131.21万辆,同比下降4.3%;美洲地区生产2010.28万辆,同比下降3.6%;亚太地区生产4926.69万辆,同比下降6.4%;非洲地区生产110.51万辆,同比增长0.3%,增幅比上年明显减缓。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地区中独联体国家表现总体仍然较为出色,除俄罗斯小幅下降外,其他国家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增速更为明显。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策略研究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策略研究

第1 4页世
维普资讯
股份 。合 资公 司运行 后不 久 ,起 亚汽 车被 韩 国现 代 汽 车收购 。
投 资 总额 90 美元 ,注册 资本 70 80万 00万美元 。其
中,“ 起亚汽车 ”占 5 %,东风汽车公司与悦达投 0
资各 占 2 %。 5
年,中国汽车工业 引进 的整车制造技术有:奥地利 斯太尔重型车,日本大发、铃木微型车 ,德国大众
桑塔纳、奥迪轿车,美国 A MC吉普车,意大利依 维柯 s系列轻型车,法 国标致轻型客货车、雪铁龙 N 系 列轿 车等 汽 车整 车制造 技 术 2 6项 ,摩托 车 3 0 项 ,发动机、变速器、车身等主要总成 2 5项 ,零 部件技术 13项,其他专项技术 7 5 0项 ,共计 33 l
方股 比分 别 为 :4 %、5 t 0 5 % ̄J %,公 司专 门从 事汽 5
在这一阶段,大众 、 克、 戴. 标致等跨国公司相 继进入 中国汽车工业领域,与上汽、北汽 、广汽等 国 有 企业 组 建 了合 资 企 业 :北 京 吉 普 汽 车 有 限公 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 司。这三家合资企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的 发展 进入 到 了一个 崭 新 的阶段 ,从 此 中 国汽 车 工业
维普资讯
- - m a a i . ut i f . .- .. Q z nea o n o govc .n
跨 国汔 碜 司在华绫略 联 盟 式 递揖 笨略研 究
郛 在

00辆 9 8年 8月 ,一汽 与德 国 跨 国汽车公司进入模式选择 三步 曲 ( 按 6 0 的年 生 产 能力 。1 8 大众汽车公司签署了 “ 一汽与大众公司长期合作备 时间划分阶段 )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

本 田最早与 中国 的联 系 是 在 18 9 2年 与 嘉 陵技 术 合 作
广州本 田开始投 产 后 , 产量 仅 3万辆 , 年 并没 有达 到 日
O 生 产 摩 托 车 。1 9 与 东 风 公 司合 作 在 惠 州 建 立 零 部 件 生 本经济学家常说 的轿 车生产最 少 2 万 辆的规模 。但 就是利 9 6年
企 业 的重 点 突 破 。
国家 创 新 系 统 是 培 育 国 家 与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资 源 配
位 实 际 上 尚未 真 正 确 立 。 我 国 仍 然 属 于 政 府 研 究 机 构 主 导 置 系 统 。 中 科 院 研 究 生 院 周 寄 中 教 授 指 出 , L 资 源 配 置 R8D 型 ,2 的 研 究 开 发 人 员 分 布 在 企 业 之 外 的 研 究 机 构 , 4 约 的 核 心 问题 是 在 任 何 国 家 创 新 系 统 中 培 育 企 业 技 术 竞 争 力
国 家 则 属 于 企 业 研 究 机 构 主 导 型 。 因 此 , 业 主 体 的 创 新 企
系统 是 今 后 我 国 国 家 创 新 系 统 的 主 要 特 征 。
目前我 国大部 分企 业是 靠 “ 紧裤腰 带” 研 发 , 勒 做 导致 在 国
际竞争 中举 步 维 艰 。换 句 话 说 , 国太 缺 少 “ 基 亚” 。 我 诺 了
维普资讯
Au g。2 0 08
现代 商 贸 工 业 M 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 n r
20 0 8年 第 8 期
日本 汽车企业 在华 投 资战略 分 析
蔡 天 一
( 东外语 外贸大 学国际经济 贸易学院 , 东 广 州 5 0 0 ) 广 广 1 0 6

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趋势

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趋势

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汽车行业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迎来了全球化的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趋势,探讨其影响和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汽车行业竞争1.1 市场全球化加速随着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便利化,汽车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市场。

跨国汽车公司可以通过海外市场获取更大的销售额和更高的利润率。

同时,市场全球化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1.2 跨国公司巨头的竞争全球汽车市场上,跨国汽车公司如丰田、大众、福特等巨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它们之间的竞争不仅限于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更体现在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1.3 新兴汽车市场的崛起全球范围内,一些新兴市场的汽车需求快速增长,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

这些市场所带来的潜力吸引了全球汽车企业的关注。

为了争夺这些新兴市场的份额,跨国汽车公司纷纷调整战略,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和市场开拓力度。

二、国际竞争对汽车行业的影响2.1 技术创新和驱动力国际竞争促使汽车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汽车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改进产品性能,如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2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国际竞争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在国际市场上,只有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完善的汽车企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因此,国际竞争驱使汽车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2.3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国际竞争使得汽车企业不断寻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这包括优化供应链管理、增加生产自动化、开展全球采购等。

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汽车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三、全球化趋势对汽车行业的挑战3.1 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虽然全球化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但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汽车进口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

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2]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

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许多汽车都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新挑战及营销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新挑战及营销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新挑战及营销策略分析作者:徐东君来源:《消费电子》2022年第01期【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市场;营销策略改革开放为我们经济带来了很多机遇,外资企业在中国也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经历,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迎来了蓬勃的生机。

在发展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显著的成效,除了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外。

他们超前的经营策略和管理经验也让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上脱颖而出。

跨国公司在经营策略上相对于国内的很多公司来说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

中国企业应认真学习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策略,经过分析和思考,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发展中,从而更好的壮大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及管理实力。

跨国公司又有多国公司、国际公司等多个名称,直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才统一将这类公司称之为跨国公司,例如中国的跨国公司——中信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

跨国公司一般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为主体,然后在其他国家内部建立一些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在他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或者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进行各项经营活动。

跨国公司一般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拥有着强大的经济能力和技术实力。

能够进行快速的信息传递。

值得一提的是,跨国公司还能在国家之间进行资金的快速转移,这是其他形式的公司所不具备的优势。

许多大的公司在某些国家内部形成了产品上的优势,就会在某一地区形成不同程度的垄断性,这对于所在国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弊端。

近10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跃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因此,全球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将中国市场当做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也是诸多跨国公司积极争取的一个市场。

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直接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和蜕变,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得到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也开始逐渐丧失垄断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业)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部署现状分析跨国汽车X公司在华战略部署现状分析中国汽车离世界有多远?在过去的壹年半之中,那些悲观的预测没有应验,在和跨国汽车巨子们博奕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业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

2002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325.12万辆,同比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1万辆,同比增长36.65%。

今年1月至5月,即使是在受到SARS病毒的疯狂袭击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生产累计完成173.38万辆,同比增长33.91%;销售累计完成167.75万辆,同比增长31.46%。

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融入世界汽车以“6+3”为主导的产业竞争大格局之中。

世界越来越小,中国汽车驶向世界的车轮越来越快通用:重组出尽风头通用汽车在中国已有四个整车合资企业:上海通用、金杯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东岳汽车,其中最重要的是上海通用。

上海通用的市场业绩表现不俗,2002年汽车产量为11.16万辆,同比增长90.67%,市场比重为10.23%(上年为8.32%)。

2003年1-5月,上海通用产量是5.49万辆,同比增长50.73%,市场比重为7.61%。

2002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出尽风头。

2002年6月4日,上汽、五菱和通用三方在南宁正式签定合作协议。

2002年12月20日,通用联合上汽集团、上海通用,出资14.4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山东烟台车身厂,携手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兼且重组的新模式。

在汽车产业政策讨论稿中,通用联合兼且的新模式受到赞扬。

金杯通用,是通用在中国的壹个“痛”,亏损累累,且见不到出路何在。

S10皮卡和开拓者越野车都是美国市场上的俏货,在中国却倍受冷落。

有人认为,通用也许能够考虑利用上海通用来拯救金杯通用。

在加快建立销售网络方面,通用汽车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2年9月,通用汽车成立了国内首家“通用汽车世界”。

和以往的代理经销商按照渠道分割车型不同,新成立的“通用汽车世界”要求经销商同时同场销售通用X公司的各个品牌的产品,而且每个通用品牌汽车都必须拥有壹个品牌区域,用以展示通用的品牌个性和价值理念。

据通用中国X公司人士透露,预计到2003年年底前,“通用汽车世界”在全国的数量将达到30家。

研究者认为,壹旦国家批准外资销车的黄灯变成绿灯,这30家店将立刻演变成国产车和进口车同场销售的模式。

通用称:今后所有的“通用汽车世界”都将实现销售、信贷服务及售后服务三位壹体的壹站式服务。

大众:死守半壁江山大众目前依然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大的赢家,尽管来自竞争对手们的威胁正在日益加大。

2002年,上海大众和壹汽大众共生产轿车47.06万辆,占中国轿车产量的43.14%(2001年为51.76%)。

2003年1-5月,这俩个X公司的产量为28.6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6.5%,占我国轿车产量的比重为39.72%。

大众的市场份额明显在下降,主要是俩个原因:壹是增长速度低于总体的增长速度,其次是列入统计的轿车生产厂家又有新的增加。

业界认为,大众在中国生产能力不足。

上海大众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为30万辆,壹汽大众为15万辆,目前二者都在超负荷运转。

大众亚太区总裁伯德·莱斯纳承认大众目前压力巨大,因为大众计划在2007年之前,将全球销量提高20%,达到600万辆,增量的壹半要在中国实现。

今年4月,有消息说大众要在中国寻找第三个工厂的厂址,可能要在中国西部地区。

长春和上海也都大力争取大众增加在俩地的投资。

上海大众的工厂已经进行过多次扩建,壹汽大众计划把产能提高到60万辆。

大众面临的另壹压力是价格。

2002年以来,中国轿车降价风潮迭起,大众采取不降价的策略,受到舆论的责备。

产品方面,大众2002年推出的POLO销售很好,2003年推出的GOL却反应平平,奥迪A4的价格也引来壹片惊呼。

2002年通用X公司在中国的出色表现也使大众相形见绌。

通用X公司采取灵活的扩张战略,参股五菱,收购烟台车身,突破了原有汽车产业政策的规定,相比之下,俩年来大众在中国似乎没有大的举措。

另外,俩个大众中方高层管理人员的“出走”,也暴露出大众和中方合作者之间日渐加深的矛盾,特别是上海和壹汽之间难以协调的关系令大众十分头痛,脚踩俩只船的日子且不好过。

当下上海同通用打得火热,壹汽用丰田来牵制大众,大众将如何作为呢?年初壹场点火线圈故障被中国媒体抓住小辫子,尽管很快平息下去,但这反映出大众在融入中国社会方面仍然有大量工作要做。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亚太区董事比希霍夫在谈到大众X公司今后战略时说:大众汽车决心捍卫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先位置。

根据1999年制定的5年投资计划,大众汽车集团每年在中国投资5亿欧元。

在下壹个5年投资计划中,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每年在华投资6亿欧元直到2007年。

到2007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中国销售100万辆汽车。

这意味着在5年的时间里,销售量增长壹倍。

本田:突破产能瓶颈本田在中国的合资项目有三个:生产雅阁和奥德赛的广州本田、生产发动机的东风本田和壹个建立在保税区内的经济型轿车出口基地———本田(中国)汽车有限X公司。

广州本田是目前本田在中国最重要的合资企业。

1998年7月1日,由本田和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合资的广州本田宣告成立。

1999年3月26日第壹辆雅阁轿车下线,5年来,广州本田成功地走出了壹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累计生产轿车达到20万辆,实现产值435亿元,累计创造利税165亿元。

1999年,广州本田生产的雅阁轿车在上市当年就生产销售了10008辆;2000年,实现产量32228辆,销量32225辆,市场占有率为5.4%;2001年产销量又更上壹层楼,增长到了51118辆和51058辆,市场占有率进壹步上升到7.3%;2002年,广州本田产销5.9万辆,产能逐渐成为广本发展的限制;2003年初,广州本田完成了12万辆的产能改造,从4月20日开始,日产量提高到500辆,全年的产销目标为11.5万辆。

目前,广州本田仍在进行产能扩张的工厂改造,计划到2004年初形成24万辆的年生产能力。

2003年5月29日,由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广州汽车集团有限X公司、东风汽车X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本田汽车(中国)有限X公司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举行了挂牌和奠基仪式,这是我国第壹家产品全部出口的汽车企业。

合资X公司项目总投资103215万元人民币,其中,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占股65%,广州汽车集团有限X公司占股25%,东风汽车X 公司占股10%,计划2004年下半年开始投产。

对此项目,业界最关注的是本田在新企业中所持有的65%股份,以及由此形成的控股地位。

许多人认为这壹项目已经突破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限制,以至于企望这壹突破是壹个开头。

可是在新的产业政策草稿中,这壹案例只是个例外,其限定条件是企业要设在出口加工区。

标致雪铁龙(PSA):重振昔日雄风标致在中国饱尝了失败的教训。

法国标致1985年和广州汽车合资运营广州标致,产后销售壹度很红火,到1991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6%。

但法国标致对在华发展缺乏长远眼光,加上占股只有22%,对合资厂积极性不高,壹心只想卖进口零配件,赚取短期高额利润,最终在竞争中败北,被迫退出,中方以零收购方案取回法方股权,双方不欢而散。

雪铁龙在中国的经历也很坎坷。

1992年和东风汽车合资组建神龙汽车X公司,建设过程壹波三折,到1997年才试产,投资额高达130亿元人民币,其中法国政府及商业贷款29亿法郎,全部贷款年息高达10亿元之上,当时预算已亏损29亿元。

由于雪铁龙对华战略连续出现“判断失误”,耽误了神龙汽车的新产品转型更新。

雪铁龙灰了心,PSA集团又舍不得放弃在中国的项目。

为了继续推进和东风的合作,必须把东风和雪铁龙X公司的合作经提升为和PSA集团的合作,为此PSA的老大标致又重新披挂上阵。

2001年11月15日,东风汽车X公司和PSA联合宣布,双方结成战略联盟性的发展关系。

2002年10月25日,PSA和东风汽车X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扩大合作的合资合同签字仪式,双方决定增资10亿元,引入壹个全新的共用生产平台,且成立产品研发中心。

受中国汽车市场升温的鼓舞,法国标致欲重振雄风。

2003年上海车展上PSA展出了标致的大部分产品,其中包括要在中国生产的307轿车。

标致在中国首期将投资35亿元人民币,标致和东风在合资X公司的持股份额为各50%。

PSA集团的另壹个成员雪铁龙也有新的打算。

雪铁龙总裁萨蒂表示:雪铁龙的目标和最远大的理想就是在中国市场尽可能多的销售产品,是在中国生产和销售雪铁龙所有的产品,而不仅仅是轿车。

从今年1月1日开始,神龙X公司对外的宣传以新的标识取代,富康、爱丽舍、毕加索三个产品品牌统壹采用全新的东风雪铁龙标识。

神龙方面的解释是经过10年本土品牌的打造之后,忽然发现最有市场号召力的雪铁龙品牌被隐没在背后了。

富康的品牌价值在各大国际品牌围攻之下显得单薄,因此放弃狭义的“本土化”概念,回归雪铁龙的国际轨道。

而今后生产的标致系列产品也将全部采用标致品牌。

宝马:要在中国扎根近年来,高档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形势之好让国际汽车大厂商喜出望外,其中宝马最为春风得意。

2002年宝马在中国销售轿车6600辆,2003年随着华晨宝马项目的签约,下半年国产宝马3系列即将投产,设计产能为3万辆。

在宝马中国项目报批期间,华晨发生了高层动荡。

2002年初,宝马集团发言人表示,“宝马是和华晨合作,而不是和它的行政总裁合作。

”2003年3月14日,华晨宝马项目被正式批准,3月底正式签约。

有人认为,加入WTO之后,中国进口轿车的限制逐步放宽,宝马投资重金在中国进行生产没有太大的必要。

宝马有关人士表示,“进口毕竟和当地生产不壹样,宝马希望在中国扎根”。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目前的配额根本不够用,在中国进行生产肯定有利于宝马扩大在华的市场份额,进口汽车程序复杂,周期长,往往来不及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2003年2月27日,宝马集团在新加坡召开亚洲区年会,宝马集团全球董事葛纳尔博士认为:宝马的亚洲发展潜力来自三个地方:中国、东南亚、日韩。

这三大板块构成了宝马的亚洲战略核心。

2003年,宝马在亚洲有三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其中之壹便是在中国生产宝马3系列。

此外,宝马仍准备将来把劳斯莱斯、MINI推到中国市常福特:期待放手大干2003年1月18日,福特X公司迈出了在中国生产轿车的第壹步———长安福特汽车X公司的嘉年华轿车在重庆长安生产基地正式下线。

5月,长安福特的第二款轿车蒙迪欧上市。

长安福特汽车X公司是在2001年4月25日在重庆成立的,该X公司总投资9800万美元、俩个出资方长安汽车集团和福特汽车X公司各自拥有50%的股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