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脑科学领域的实验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
脑科学领域的实验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人类对于自身大脑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
作为一个复杂而神秘的器官,大脑一直以来都是脑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然而,要深入研究大脑,除了需要先进的科技仪器外,精准且有效的实验方法也必不可少。
一、传统脑科学实验方法传统脑科学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行为实验和影像学实验两大类。
1. 行为实验行为实验通常是通过对被试者进行任务诱导,观察他们在特定任务下的行为反应,并通过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探索人类认知加工的规律。
例如,让被试者用右手剪刀剪断一根线,然后再用左手剪刀剪断一根线,测量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
这种实验方法可以有效探测出认知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比如人类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精度等。
2. 影像学实验影像学实验是通过向被试者显示一些特定的刺激物(如图像或单词),然后用不同的影像技术观察大脑在接受这些刺激时的活动情况。
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大脑在不同实验任务下的活动规律。
二、最新脑科学实验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出了新的脑科学实验方法。
这些新方法能够更加精细和准确地观察和评估大脑的活动情况,为未来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手段。
1. 脑电图(EEG)网络分析在传统的脑电图技术中,常用的研究指标是频谱功率和相干性等,这些指标主要研究静态神经元网络。
而脑电图网络分析则着重研究大脑表面上的动态神经元网络,利用图论原理对每个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大脑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能力。
2. 超高分辨率体层成像(HRRT)超高分辨率体层成像是一种全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在更高的分辨率下观察到大脑的内部结构和活动情况。
它可以将大脑切割成数千个分区,从而更精确地探测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互,为日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脑科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涉及到人类思维、情感和动作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脑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下面是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1. 神经元的活动和记忆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的活动与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动物实验中,他们发现,当实验对象学习新东西时,其脑中神经元的活动会变得更加频繁和规律。
这些神经元会自动形成一种存储模式,用于储存新学到的知识。
这一研究让我们对记忆的存储和检索有了新的认识,有望为人类治疗记忆障碍提供新的思路。
2. 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镜像神经元是指当一个人或动物执行某个动作时,其大脑中负责执行此动作的部分会激活其他人或动物的相应部位,从而产生模仿效应和同情反应。
最近的研究发现,除了镜像神经元之外,神经元之间还存在一种类似于共振的作用。
这种神经元共振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神经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3. 人类眼控制的大脑区域科学家对人类视觉过程的研究一直是脑科学中的一个热点。
最近的研究发现,人类眼控制的大脑区域比以前想象的要更多。
研究人员使用MRI技术观察了试验对象的大脑,发现在视觉处理中,与视觉感知相关的大脑区域被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眼部肌肉调节和控制。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大脑社交功能的神经基础社交功能是人类行为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最新研究表明,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催产素,是社交行为的关键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催产素能够增强大脑中与社交有关的神经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社交行为的表现。
这一研究可能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那些因各种原因而缺乏社交技能的人。
5. 神经元的同步和调节机制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最新研究发现,突触之间的同步和调节机制对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突触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对神经元之间互动的理解。
脑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
脑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人类大脑的神秘世界。
脑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这个领域向前发展,不断地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方法和成果,让我们对大脑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一、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成像技术的进步,使得脑功能研究成为一个高技术的领域。
其中,脑功能成像技术是一项用于观察大脑中活跃区域的工具。
这种技术基于神经成像学原理,将一些影像设备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利用观察脑血流或氧气使用量等生物物理指标来获得脑中活动的具体位置。
现今,常用的脑功能成像技术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其中MRI以其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提供更直观的图像,而EEG则提供了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直接处理神经信号的能力。
二、神经可塑性与脑连接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具有惊人的能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神经可塑性的存在。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元在不断地与其它神经元相互作用中,能够改变其自身的突触连接,并形成新的信号通路,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例如,科学家发现进行大脑训练可以促进图像识别、空间感知、记忆力的提高,同时这些训练也能导致大脑的结构改变。
同时,研究表明,神经可塑性对康复训练也非常有帮助。
例如,进行失语症治疗的患者,使用一种叫“音素-字母联系训练”的方法,训练患者重新掌握语言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也能导致大量的神经剪枝和再生,使患者逐渐恢复语言能力。
神经可塑性与脑连接也是脑功能成像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
通过观察大量的脑成像实验数据,科学家可以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脑的生理学和心理学。
例如在静息状态下观察脑图像,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关系来验证这些区域是否参与脑功能。
同时,这项技术也使得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脑部疾病是如何严重影响连接的建立,并在交流网络建立的过程中导致不同的康复策略。
三、人工智能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其在脑科学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关于人类大脑的运作机制和人类行为的神经科学基础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了解。
这些新的发现和见解对于学前儿童教育也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提醒,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
一、学前教育与神经科学的联系学前教育一直以来都重视儿童的发展问题,其中集中学前教育尤为注重。
集中学前教育在强调儿童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的同时,也强调儿童的情感、语言、认知、社交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而神经科学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渐揭示了人脑神经运作机制、意识、情绪、学习、记忆、思考等领域的新见解。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脑发育的丰富经验,对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前儿童的教育被认为是影响儿童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新进展对学前教育的启示1、注意力与发展注意力是儿童学习的重要过程。
因此,对于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研究对学前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
最新的研究发现,引导儿童注意力能够促进前额皮层的功能发挥,从而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游戏和教学方法向儿童引导注意力,如举起标志物品、颜色配对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儿童的注意力时长和注意力稳健性。
2、运动对大脑的影响研究表明,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是与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的。
运动能够刺激大脑对于身体的感知和认知,使学前儿童更好的感知身体的各个部分,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重视运动教育,合理安排儿童日常运动时间,提高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与幸福感。
3、情感教育儿童情绪、社交能力的发展与大脑皮层相关。
在学前教育中,重视情感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非常有意义。
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引导儿童的社交活动,提升情感的沟通能力,促进儿童大脑掌控情绪的能力和经验。
4、语言发展大脑中的语言区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部分。
因此,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建立合适的语言教学系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语言教育方式,如情景模拟、多元化语言材料、电视课程等,以帮助儿童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语言区的功能发挥。
探析脑科学研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哇嘎嘎
探析脑科学研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而且还能推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教学观、评价观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已将脑科学研究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将脑科学与教育紧密结合,以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科学依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比如:脑功能发展存在关键期、受环境影响及终身可塑性等,对我们反思传统教育,探索更加完善的教育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脑功能发展存在关键期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神经突触的密度低于成人,但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中,婴儿突触的生长极快,到4岁时突触的密度在脑的所有部位达到顶峰,并超过成人水平的50%。
到青春期左右,剪除过程使得突触在数量上减少,这种减少过程持续到成年期,达到成熟水平。
在突触的这一变化期间,大脑处于高度可塑性状态,大量的神经突触有待联结和修剪以形成高效的神经网络,因此,这段期间也正是儿童接受外界刺激及形成某种能力的关键期。
另外,不同的脑功能有不同的关键期(如视觉功能的发展是在3岁前,听觉功能的发展是在幼儿期),且在关键期内的脑功能的形成有不可逆性和不可修复性。
例如,具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在3~5岁时将白内障去除,无法恢复视觉,而成年人患有白内障通过手术可恢复视觉。
因此,教育者要抓住儿童各种大脑功能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及适当地给予刺激,以帮助他们充分开发大脑的潜能。
以语言学习为例,母语学习的关键期在0~5岁。
研究表明,1岁以内婴儿会辨认口语中的单词,并对母语的韵律产生敏感;6~9个月的婴儿能对语言输入的特征进行处理;9个月的婴儿能关注音位顺序;12个月左右的婴儿可说出最初的词汇;到2岁半时,儿童已会造句,且句子中的形容词、名词及名词短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等都能以与成人相类似的结构形式出现。
因此,教师如能抓住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地给予语音、词汇和语法刺激,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
脑科学研究成果
脑科学研究成果1.对失眠的治疗: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困倦时,脑部的睡眠中枢会发出信号使人们入睡。
因此,他们利用这个信号来治疗失眠。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被称为“睡眠循环”的技术,帮助人们在床上更快入睡。
2.对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患者脑部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与正常人不同,因此开发了一种基于神经元连接的新型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3.对学习记忆的理解: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学习记忆时,脑部的神经元会发生连锁反应,产生合适的答案。
这为更好地理解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4.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科学家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与特定的脑区域有关。
他们开发了一种通过刺激这些脑区域的治疗方法来对抗阿尔茨海默症。
5.对认知能力的增强:脑科学家通过研究脑部神经元的工作方式,发现可以通过特定的训练来增强认知能力,例如注意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大脑锻炼方法,提高认知能力。
6.对运动失调的治疗:许多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症,都会导致运动失调。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脑区域的活动和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发展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运动失调的症状。
7.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科学家研究发现,创伤事件对脑部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基于大脑重新排列神经元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8.对思维和情感的理解:研究人员通过对脑部神经元的活动方式进行研究,了解了思维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个体思维和情感的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科学的新进展了解最新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
学习科学的新进展了解最新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学习科学的新进展:了解最新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近年来,学习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
这些新进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的本质和规律,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个学习科学的新进展,包括脑科学对学习的影响、个性化学习的应用以及技术在学习中的角色。
第一部分:脑科学对学习的影响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学习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神经科学家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深入研究了学习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学习过程中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其中一个研究发现,记忆与海马体的关系密切。
海马体是负责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关键脑区。
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我们优化学习方法,例如通过反复强化以增强记忆效果。
另外,神经可塑性研究表明,大脑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调整学习策略和培养学习习惯的新思路。
第二部分:个性化学习的应用个性化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量身定制的学习方式。
最新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新方法和工具。
其中,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特别引人注目。
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偏好和难点,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辅助学习系统成为可能。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
第三部分:技术在学习中的角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进展表明,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支持,推动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可以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教育场景。
同时,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式也在这些平台上得到了更好的实施。
脑科学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脑科学的最新发展与应用近年来,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
脑科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还需要有高度的跨学科交叉整合能力。
本文将介绍脑科学领域最新的发展和应用,探讨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脑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大脑结构、功能和行为的关系,解决人类认知、行为以及相关疾病的基础问题。
脑科学的研究旨在了解大脑如何产生思想、情感和意识,以及这些过程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对于人们了解自身的运作机制,以及认知过程和行为与大脑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最新的发展和研究成果1、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动态变化近年来,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动态变化研究成为脑科学的一个热点。
突触是神经单元之间连接的点,而神经单元是大脑的基本单位。
神经细胞的运作涉及到突触的功能和变化。
突触的消失和新建对于大脑功能的塑造有着关键作用。
真正理解大脑的可塑性得益于神经细胞运作的动态转变。
2、更好的神经成像方法当下,人们已经可以凭借不同的成像技术,对大脑的活动进行可视化。
MRI、磁共振等成像技术成为脑科学学者们研究脑区相关功能活动的工具。
脑科学研究中的新技术突破了单一的脑成像模式,如更有利于观察神经元集群的高清晰度技术、更频繁宽波段的EEG技术和多源EEG电生理学技术。
新的成像技术能够让研究者更清晰地了解不同脑区功能及其复杂关系。
3、更深入的认知和功能研究脑科学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的最新发展是在对认知和功能进行更深入分析上。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能够记录神经元活动的技术,以此来深入了解不同认知、行动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神经元的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修正之前的观点或拓展当前的科学认识,并促进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行为。
三、脑科学的应用1、疾病医疗领域脑科学在疾病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神经成像技术和神经元数据记录,对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思维的启示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
思维的启示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思维的启示: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器官,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与方法。
本文将探讨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育方法。
一、了解脑科学的基础原理有助于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了解脑科学的基础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育特点,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脑发育情况来设计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比如,在学龄前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较快,更加注重感官刺激和体验,因此可以通过游戏、互动来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利用脑科学研究成果改进学习方法脑科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和认知的综合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改进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现代的脑科学研究则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创造力,并且更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注意力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和注意力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
这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积极的反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注意力。
四、多种感官刺激有助于记忆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对于多种感官刺激的接受能力较强。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种类的信息,并且通过不同感官的参与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五、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对于自主学习和创造力有着天然的倾向。
现代脑科学研究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无 法 比拟的优势 。
因此 , 教 学 设 计 的 过 程 中 , 师 应 能 采 取 一 些 有 效 的 在 教
展 。将脑科 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 , 不仅有利于提 高
学 生 的智 慧 , 发 学 生 的 大 脑 潜 能 , 且 还 能 推 动 教 育 工 作 开 而
方法及策略 , 让学生大脑两半球通过 协同活动来共 同完成教 学任务 , 促使他们 大脑 的整体功 能得到充 分发展 。如 , 在教 学媒体的选择上 , 了给学 生提供抽 象的文字 教学材 料外 , 除 还应提供视频 、 图象 、 图表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 , 特别是要 注重二 者的有机结合 , 促使学生 的大脑 两半球 功能得到和谐
一
、
月 U罱
的提高 。实 事 上 , 有研 究 表 明 , 的右 脑不 仅 记忆 容 量很 人
大 , 且 在 某 些 认 知 能 力 方 面 , 对 空 间 的 认 识 能 力 、 复 而 如 对 杂 关 系 的 理 解 能 力 、 绪 表 达 和 识 别 能 力 等 , 脑 有 着 左 脑 情 右
球 在 功 能 上 分 工协 作 、 功 能发 展 存 在 关 键 期 、 功 能 发展 受 环 境 影 响 、 具 有 多元 智 能 结 构 、 的认 知过 程 受 情 脑 脑 脑 脑
绪的影响、 脑具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脑 电波等的研 究成果 , 然后在此基础上 , 个论述 它们 对教 学设计的重要启 示。 逐
【 关键词 】脑科 学; 学设计 ; 教 重要启示 【 中图分类号 】 6 2 0 G 4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0 1 8 0 (0 0 0 — 0 2— 3 10 — 70 2 1 ) 1 0 2 0
脑科学知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脑科学知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冯春艳*摘 要:脑科学对于课堂教学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应甄别使用脑科学知识。
本文对“关键期”存在与否、是否只使用了大脑的10%、左右脑型人是否存在等问题进行阐释,并结合脑科学相关研究总结出以脑科学为原理的基于意义建构、情境认知、情绪环境等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科学 课堂教学情境 认知情绪环境近些年,全世界的研究者对脑科学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脑科学在很多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已成为一种新的范式。
但是在将脑神经科学与教育连接起来的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依然存在着一些无法逾越的鸿沟,其中教育实践者难以严谨地应用脑科学、一些脑科学研究者对研究成果的不恰当转化、脑神经科学家与教育工作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等都成为制约因素。
但是毫无疑问,脑科学对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将脑科学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应先对混杂的脑科学知识有所辨析,以便于实现其恰切的转化。
笔者结合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总结出了基于脑科学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冯春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吉林省实验中学一级教师。
教研教学一、甄别使用脑科学知识目前,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处于众多“基于大脑的学习”软件包的接收端,接收了学习知识和技能要趁早、错过关键期学习发展就会停滞、我们只用了10%的大脑、开发左右脑训练等信息,但这其中包含了惊人数量的错误信息,一些家长、学生对这些脑神经“神话”深信不疑,乃至于步入各种广告经销商所推出的教育产品的圈套。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审慎地甄别信息,消除伪证据,正确使用脑科学知识。
(一)“关键期”是否存在?人什么时候最适合学习?什么时候认知程度最高?最初的脑神经科学会告诉你越早越好,最好不要错过关键期。
突触是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重要的连接。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皮层外层的突触密度在人一生的前20年中呈现“倒U”型变化,出生时较低,在4岁时达到峰值,而后突触经过不断地修剪,密度逐渐降低。
教育神经科学的新发现与教学启示
教育神经科学的新发现与教学启示教育神经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将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教育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发现,这些发现为教学带来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一、教育神经科学的新发现1、大脑的可塑性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这意味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学习和经验的影响下发生改变。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但成年后大脑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例如,学习新的语言、乐器或技能可以促使大脑形成新的神经连接,改变相关脑区的活动模式。
2、学习的敏感期研究表明,在儿童成长的某些特定时期,对于某些特定的学习任务,大脑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学习效率。
例如,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儿童早期,而音乐感知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也有各自的关键时期。
在这些敏感期内,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刺激,能够促进相关能力的快速发展。
3、情绪对学习的影响情绪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和促进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有助于学习。
相反,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等可能会干扰学习过程,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4、多感官学习的优势大脑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并将其整合以形成对世界的理解。
多感官学习,即同时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够增强记忆和理解效果。
例如,通过实验发现,在学习单词时,同时看到图像、听到发音并进行触摸操作的学生,记忆效果明显优于仅通过单一感官学习的学生。
5、睡眠与学习的关系充足的睡眠对于学习和记忆的巩固至关重要。
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对白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长期睡眠不足会损害大脑的功能,影响学习效果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新发现对教学的启示1、抓住关键期,因材施教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不同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关键时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适宜的教育环境。
对于语言学习,应在儿童早期注重听说训练;对于音乐和体育等领域,也应根据其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基于“脑科学与教育”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运用
基于“脑科学与教育”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运用【摘要】本篇文章围绕“脑科学与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背景情况、研究目的以及意义和价值。
在分别阐述了认知神经科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大脑学习规律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运用脑科学原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神经教育策略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方法。
结论部分则总结了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文的探讨,将有助于教师更加科学有效地运用脑科学原理指导英语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师生的互动体验。
【关键词】英语教育、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学习规律、教学设计、学习效率、学习兴趣、神经教育策略、教学效果、结合、重要性、发展、研究方向、总结、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英语教学领域,脑科学也逐渐得到应用。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师们开始意识到,了解学生大脑的工作方式可以帮助他们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探讨基于脑科学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运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将脑科学原理有效地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中,以期为教师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实践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脑科学与教育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运用,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认知神经科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结合脑科学原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 探讨大脑学习规律对教学设计的启示,分析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脑神经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 研究运用脑科学原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实践方法,探讨如何通过神经教育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
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追求,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脑科学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教育则是培养人的智力和能力。
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首先,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
通过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是如何在大脑中进行的。
例如,研究发现,大脑的左右半球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时有所不同,左半球更擅长处理语言和逻辑推理,而右半球更擅长处理空间和视觉信息。
这一发现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学生的左右脑特长,设计更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其次,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教学方法。
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会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注意力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避免过长时间的单一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脑科学的研究还发现,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学习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学习的进行。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习困难和学习障碍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
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例如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
通过脑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学习困难的原因,例如大脑某些区域的功能异常或连接不畅。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脑科学与教育的结合还可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通过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对于新鲜和有趣的事物更加敏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近年来,脑科学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脑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机制。
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准确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认知疾病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几项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难以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疾病与脑细胞中的异常蛋白积聚有关。
科学家发现,通过改变一些基因的表达,可以减少这些蛋白的积聚,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
这一发现为找到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感知和认知的研究感知和认知是人脑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人脑对不同的声音和图像有不同的反应。
科学家通过对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发现人脑会对如颜色、形状等不同的信息加以解析和区分。
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感知和认知的本质,同时也为开发更好的人机交互接口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脑机接口的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手段来研究人脑。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将电极植入到人脑中,科学家可以直接记录脑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特定的控制信号,例如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中,既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四、睡眠的研究睡眠是人体生理机能中最基本的一环。
最近研究发现,睡眠中不同的睡眠阶段对脑部的功能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有助于加强学习和记忆,而深度睡眠则有助于清除脑细胞中的毒素和代谢废物。
此外,最新的研究还发现,脑中的清醒和睡眠状态是由一种称为神经元群体代码的脑电信号控制的。
这一发现为研究睡眠的本质和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脑科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展,进展也越来越显著。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我们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认知疾病的方法,同时也会发掘出更多关于人类意识和思维功能的奥秘。
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研究
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研究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脑认知与学习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
这些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无疑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重新思考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学习过程、认知能力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探讨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
一、学习过程的认知科学研究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认知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在不同智能领域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优势,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此外,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在静态记忆和工作记忆之间进行切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适度安排学习任务,避免过度负荷学生的工作记忆。
二、认知能力的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认知能力在大脑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基础,为我们了解学习和思考过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记忆存储不是通过单一的脑区实现的,而是通过多个脑区之间的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实现的。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而不仅仅是重视记忆力的训练。
此外,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大脑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和训练,我们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教育应该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发挥大脑的潜能。
三、教学实践的应用研究脑科学的研究还为教学实践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例如,锚定理论指出,学习最好与现实情境相联系,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将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
此外,分布式练习的研究表明,反复和间隔的练习可以提高记忆和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合理安排练习,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初步学习,还要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综上所述,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理解学习过程、认知能力和教学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
然而,脑科学研究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和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
脑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
脑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在当今的科技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脑科学研究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了医学领域最为热门和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
研究人员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发现脑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让我们对于脑科学这个神秘而又有趣的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脑科学迎来新一代“神经元计算机”神经元计算机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系统,它采用了仿生学的技术,在工作原理和功能上有一些与人类大脑相似的特点。
这种计算机旨在实现一种高效率的计算能力,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具有突出的优势。
科学家们通过模拟人类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和工作模式,建立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繁琐而且难以处理的问题。
二、光遗传学在脑科学领域的应用光遗传学是一项全新而有前途的神经科学技术,它特别关注利用特殊的光敏性蛋白来探索和修复脑细胞活动的方式。
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刺激方法,它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和调节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复杂活动。
三、脑机接口技术的新发展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一种利用人脑信号作为输入从而实现与计算机系统交互的科技手段。
尽管该技术目前在应用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上限,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BCI正逐渐成为未来人机交互的重要领域。
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智能算法和状态检测技术,改善了BCI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了该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疗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四、脑成像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现代科技开启了一种可视化和控制大脑生命活动的时代,特别是脑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脑科学领域得以更加深入探索。
脑成像技术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先进的成像手段来观察人脑的结构和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功能和其与疾病的关系。
目前,脑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如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脑科学新成果的出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脑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从大脑结构到病理学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到行为神经科学,脑科学正在深入探索人类大脑的奥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大脑结构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内部结构的一些新特征,其中一个新发现就是“小世界网络”。
这种网络结构不仅存在于大脑的灰质中,还存在于大脑的白质中。
小世界网络具有高度的紧密度和短距离联系,这种结构特性使得大脑能够高效地处理信息。
另外一个大脑结构的新发现是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传统上,人们认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随机的。
但最新的研究发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具有规律性,这使得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高效。
这些发现对于深入了解人脑运转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是探究运动、语言、学习、认知和情感等各种心理表现与大脑神经元活动之间的关系。
最新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区域和深层次神经元对记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短暂的记忆信息可以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瞬间变化进行存储和操作。
另外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关于人类意识的探索。
最新研究发现,人类意识是由多个大脑区域共同协作实现的。
这些大脑区域的交互作用可以在运动、学习和决策等方面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三、行为神经科学研究行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是探究人类的情感、行为和决策过程。
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可以通过大脑内部的化学反应进行调节。
例如,饥饿感可以通过血糖水平的改变来影响大脑对食物的决策。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的互动来进行调节。
例如,当人们看到其他人面临危险或遇到困境时,大脑内部的同理心区域会激活,从而激发出行动。
总结以上只是脑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最新成果,我们相信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会有更多更深入的发现。
探究人类大脑的奥秘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的必要前提。
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教育实践?①-精选教育文档
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教育实践?①-精选教育文档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教育实践?①文献标识码B教育实质上是对人脑的建构,因此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人脑发育规律的基础之上。
但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很少将教育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相结合,因此在我国迫切需要支持开展脑科学与教育学的跨学科转化研究,为推动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实证基础。
一、神经教育学的跨学科转化研究正在成为热点近2 0年来,脑科学获得了飞速发展,为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神经教育学(Neuroeducation)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正在引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OECD-CERI)、心智-脑科学-教育学会(Mind,Brain and Education)为核心的两大全球性神经教育学研究网络。
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了三个研究神经教育学的国际研究网络,分别从脑与语言能力发展、脑与数学能力发展、脑与终身学习三个方面研究脑的工作机制和神经教育学,促进科学家、教育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合作,目的是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化,推动整个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
2003年11月7日在罗马召开的“心智-脑科学-教育”大会,也同样强调必须在神经科学研究和教育之间架设一座转化研究的桥梁,以使脑科学研究成果能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在神经教育学促进教育改革和实践方面,众多发达国家纷纷制订了国家计划。
比如:日本将神经教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和青少年学习等,并已对14000名儿童进行全方位跟踪,力求通过此项研究全面提升日本国民的综合素质。
德国、瑞士、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政府也纷纷制订国家计划,拨付专项经费,成立各具特点的研究机构,加入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神经教育学研究计划,推进神经教育学的研究和转化应用。
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脑科学是一个研究神经系统的学科,它涉及到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脑科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研究者们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大脑和行为。
一、人类记忆的可塑性人类记忆的可塑性是脑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研究表明,人脑可以不断地生成新的神经元,在不断地学习和记忆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记忆的变化和更新。
这种可塑性在儿童时期比较明显,但在成年人中也存在着。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体验来改变和改善自己的记忆功能。
二、脑科学在治疗精神障碍方面的应用脑科学在治疗精神障碍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神经科学家们发现,精神障碍与人脑中某些区域的活动异常有关。
因此,他们研究并应用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来研究脑部异常活动的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通过电疗和脑电双向反馈技术来调节和恢复神经元的正常活动,可以有效减轻症状。
三、大脑和行为之间联系的研究大脑和行为之间联系的研究也是脑科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神经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脑电图和脑成像技术得到了很多关于大脑活动和行为之间联系的信息。
例如,人们在做数学题时,大脑中负责计算的区域会增加活动量,而解决问题后,这些区域的活动量又会逐渐减少。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关于认知和情感处理的研究认知和情感处理是人类大脑的两个重要功能,也是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是独立的,但也会相互影响。
例如,当我们感到快乐时,大脑中负责快乐情感的区域会增加活动量,同时负责注意力的区域的活动量也会增加。
这种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表明,情感对人类思考、行为和决策有重要作用。
总之,脑科学研究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这些成果对认知、情感、行为和精神障碍方面的治疗都有巨大的启示和帮助。
但也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对脑部问题进行研究时,要保持科学和严谨,避免一些夸大其词和无根据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厦门市教育学院中教室政治科王如新今天的学生的脑与10、20、30年学生的脑有什么不同?那时可能为了能有一台黑白电视而非常地兴奋,但是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触了彩色电视,会玩电脑,从小接受的是高频转化的电视电脑刺激。
过去我们会为一台黑白的电视而高兴,现在很多视觉信息已对孩子引不起兴趣。
现在儿童接受的刺激是很不一样的。
现在的新的课件引不起孩子视觉上的愉悦。
我们当时从小跟姐妹长大,懂得怎样跟同龄人相处,但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人长大,合作协商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以前的秋千、木马,虽然不安全,运动刺激的量能保证,现在的器械安全了,但运动刺激减少了。
以前吃东西觉得香,现在的孩子接受了很多添加剂,对味觉刺激不敏感,更可怕的是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
大家知道,英国有一个时期出现“海豹胎”,就是服用“反应停”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这10、20、30年又改变了多少?有孩子的脑改变的那么大吗?没有。
辅助手段改进了,但是很多时候教学环境、教育方式、主要的依据材料却没有实质的变化。
所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如家庭或社会提供的有趣刺激少得多。
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没有变化。
孩子的阈限高了,学校已经不能吸引他了,所以现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
厌学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学校的改变是无法赶上家庭的。
尤其是政治实行等级后学生更加不重视。
所以,我们要改变学校环境,提高学习效益,还是应该思考,如何结合脑发育的规律从软的方面改变教学方式。
下面我们从对脑的具体的研究,来看一下对课堂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脑与情绪游戏:闭上眼睛想一想,早年的记忆中我们觉得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是关于1+1=2这样理性的事情吗?不是,而是和情绪有关的,让你最痛苦的,让你最开心的,最感动的。
影响生存的信息产生情绪的信息工作记忆新学习的信息情绪的信息很容易被人记住,然后才是理性的信息。
只有情绪信息,更容易被人记住,也更能影响一个人。
情绪一旦好了,理性的东西就有很大改变。
做教师的,回家后比常人更不易做到控制情绪,因为在学校成为了情绪垃圾桶,回家后情绪不好。
孩子的情绪一旦被破坏,很多事情都是无用功。
学生不喜欢你的学科了,你用再多力气也是白费。
一个湖北的特级教师的话:“我也是人,我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但是我跨进教室时,我把所有的烦恼留在了后脚,当我全部进入教室的时候,我完全是一个快乐的人了。
”好的老师想一根绳一样,控制着孩子的情绪,情绪控制好了,纪律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一堂好课,看老师对孩子情绪的控制。
我去听课常走后门,推开门就可以看到这堂课的质量如何,直接看学生和老师的情绪。
教育者自身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学习者,很多年轻老师无法处理突发事件,情绪乱了,所有都乱。
很多老师看到同学窃笑,或是恶作剧的回答,无法很好地处理。
情绪可以引发注意,构建意义并具有自己的记忆通路,没有什么比它与学习的联系更为紧密的了1.情绪可以帮助理性集中注意力并安排优先顺序2.情绪可以像数据或者逻辑那样传达信息3.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自身情绪,而非逻辑本身的支配启示1.重视教育者的情绪“启动效应”2.注重教育者自身情绪情感状态对学习者的影响3.充分调动两者间的情感呼应4.关注“情绪智力”首先,控制好学生的情绪,然后再进行教学和管理创设培养健康、稳定的情绪智力的氛围,开展有利于情绪智力发展的活动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来自于他的情绪特点,很成功的人情绪智力非常好,能够很好的调控自己。
一个初中生的价值观和情绪特点会影响他的一生。
好的学校学生的情绪和整个学校的气氛很温馨。
首先应该控制好学生的情绪,才能进行知识的教育。
只有打开情绪坚冰的门,才能谈教学上的成功。
情绪的大门一旦关上,所有认知、教育刀枪不入。
二、脑与注意一般老师会认为学生有两种:注意力集中的好学生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问题学生。
人的注意周期是不一样的。
中学生的脑兴奋周期比小学生晚一个小时——美国的中学把上课时间推迟一个小时,大大降低了辍学率。
青春期的孩子7点到校还没有进入觉醒时期,所以现在有些地区开始规定,初中生与高中生推迟一个小时到校,睡眠问题成了初中生很大的问题,特别容易犯困,觉得怎么也睡不够。
这与褪黑素的浓度有关。
所以老师在早晨7点上课,不能进行高难度思维的课程,可以进行一些活动,唤醒他的注意。
睡眠时间与平均成绩的关系----高度相关,睡眠时间不够,睡眠质量不高,很难提高学习成绩。
适宜的睡眠时间对于记忆存储过程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学习者更是如此。
大多数10来岁的儿童每晚需要睡眠9个小时。
但是许多孩子的睡眠时间达不到这么多。
平均睡眠时间可能仅仅为5、6个小时。
导致睡眠时间的不足,这就减少了他们的脑加固信息及技巧并将其存储到长时记忆中的时间,这不仅扰乱了记忆存储过程,还可能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如课堂上打瞌睡或变得烦躁不安。
问题更大的还有由于疲劳,警觉感降低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任何一个注意时间段里,开始的时候和最后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最集中的。
单元时间内的注意、记忆——在最开始的高效期一时引入新信息(前20分钟),在后十分钟的高效期2进行总结,而在中间的低沉期安排练习等身体的活动。
所以在最开始的高效期时最好不要进行交作业的活动,否则给孩子的记忆就是交作业,而在交作业之后讲授的知识的记忆就不那么深刻。
在单元情景分为20分钟一个时间段时,这样说不是让我们的老师上小课,而是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段,比如这节课要有两个重点信息,就要分为两个时间段,先讲授一个信息,然后进行总结;再进行第二个。
●首先教新材料。
新的信息和技巧应该在高效期-1授予,因为在这一时间最容易记忆。
学生们会记住大部分这一时间出现的信息。
因此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是,所呈现的信息必须是正确的。
这段时间不应该被用来考查学生是否某些知识。
一位英语老师这样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做拟声法。
有人了解这种方法吗?”学生在几次的错误猜测后,教师最后给出了正确的定义。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错误的猜测在以后的考试中频繁出现了。
这是必然的,因为它们在最具有保持能力的高效期-1这个位置被提及。
在低沉期应该对新的学习材料进行随后的练习和回顾。
从这层意义上说,这些信息已不再是新的,练习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将他们组织好进行进一步加工。
总结应该安排在高效期-2,因为此时是第二个强有力的学习位置,并且是学习者领悟和理解意义的重要时机。
●高效期的使用不当。
教师尽管很敬业,然而如果不了解首因---近因效应,就会这样去做:告诉同学今天课程的目的后,教师开始点名,把昨天布置的作业发下去,并把当天的作业收上来,再检查缺席同学的笔记,宣布放学后的社团活动。
当教师讲新内容时,学生已经进入了低沉期。
最后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在课上表现得很好,在课程结束的最后5分钟只要他们保持安静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此时正是高效期-2)。
这样学生记住了谁缺席了,为什么缺席,课后的社团活动是什么,他们在最后那段时间做了什么事。
●在课堂上使用首因——近因效应:1.在高效期-1,首先使用新材料,这是保持的最佳时期;2.避免在课程开始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当天要学的内容。
如果是新主题,假设大多数学生都不了解。
然而,可能总会有学生准备猜测---不管他们的猜测是多么的不相关。
因为这是最好的保持时间,所说的任何事情,包括不正确的信息,也会被记住。
因此,要亲自提供正确的信息和例子,并保证他们正确无误。
3.避免将宝贵的高效时间用于课堂管理,比如收作业或点名等。
4.使用低沉期让学生做练习,或与过去学过的知识相比较。
5.在第二个高效期做总结。
这是学习者对新学的知识的理解和获得意义的最后机会,要把这段时间计划好,确定何时以及怎样将之转换到长时记忆存储中。
保证在此时让学生的大脑做这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想与学生一起回顾课程,可在总结前做,以便使总结更准确。
回顾对于保持的价值不如总结的价值大。
6.在20分钟的教学情境中,尝试将课程目标打包分段(或分段学习)。
根据总的可用时间进行分段学习(比如,将40分钟的课程安排为两个20分钟的课程,一小时的课程安排为3个20分钟的课程,依次类推)。
连续上一堂90分钟的课,低沉期大约是35分钟。
如果将之计划成4个20分钟的课,低沉期实质上加起来减少了10分钟。
如果让学生在这一阶段讨论新的学习,该低沉期也可以被充分利用。
●保持随教学情境的长短而变化。
另一个首因—近因效果的奇妙特征是高效期和低沉期随着教学情境的长短变化而变化。
见上图,在40分钟的课堂上,两次高效期一共30分钟,占教学时间的75%。
低沉期时间仅为10分钟,占课时的25%。
如果将学习时间延长到80分钟,那么,低沉时间增加到30分钟,占总时间的38%。
随着课时长度的增加,低沉期增长的百分率大于高效期。
信息进入工作记忆的时间快于存储的时间,然后信息被积累。
这种混乱干扰了信息的分类和组块加工,并减少了学习者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因此保持就会降低。
见上图,如果将学习时间缩短至20分钟。
低沉期为2分钟,占总课时的10%。
随着学习时间的缩短,低沉期的下降快于高效期。
所以如果缩短学习时间,学习就更有效。
2个20分钟的课程(大约36分钟)比一个40分钟的课程(大约30分钟)的高效期多20%。
当然,少于20分钟的学习不能给学习者充足的时间去确定这种范式和组织新的学习,因此这样做并无益处。
●学习情境中高效期和低沉期的平均时间(单位:时间:分钟;比例:%)高效期低沉期时间所占总时间比例课程时间总时间所占总时间比例20 18 90 2 1040 30 75 10 2580 50 62 30 38●保持随教学方法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者保持信息的能力也依赖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些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保持。
同样在一个时间段里,什么样的活动更能被大家记住呢?小组活动的科学性:在金字塔顶的是讲授法——该教学方法产生的学习24小时后保持率仅为5%。
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吃惊。
因为讲授引起学生参与和心理复述极少。
在这种形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直接把教师课堂呈现的东西变成笔记;以机械复述为主,精细复述非常少甚至没有。
从金字塔往下走,学生逐渐更多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且保持量也随之提高。
金字塔最下面的一层是要求学生去教他人或让他们立刻运用所学知识。
结果显示。
24小时后保持量在90%以上。
所以,学习某种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准备去教授它,换言之,当你能够解析的时候也就学会了。
孩子们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永远是被教来的,从同伴那里来的却是学来的。
讲授一个知识,首先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而且在讲授的时候信息一定要是正确,不能在此阶段孩子的做法和想法是错误的,在最后阶段才给予纠正,这样孩子记住的是开始出现的错误的方法。
▲启示:获得脑的注意(一)利用首因-近因效应,科学安排教学和活动顺序(二)把握课堂节奏动静结合,单元教学时间20分钟为宜(三)分次、分阶段运用视觉、听觉、音乐和身体活动的结合(四)让学生“自己教自己”,与同伴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