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织物发展历史
手工编织毛衣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手工编织毛衣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手工编织毛衣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毛衣编织的历史非常的久远,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后来逐步发展,出现了纺织品。
最早的手编毛衣,应该出自古代游牧部落的牧羊人之手。
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某一天,北风渐紧,天快冷了,某一个牧羊人,也许是一个奴隶,没有毡做的衣服可以御寒,他找了几根树枝,想方设法将手里的毛线结成一个片片,一个可以裹在身上御寒的东西,绕来绕去,他终于找到了诀窍,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毛衣。
在中亚游牧民族地区,纺织品的原材料是毛,以羊毛为主。
另一种重要的防止原材料——棉花是原产于中南美洲的`,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流行世界,进入中国也是明朝末年的事情。
毛绒线传到中国,是鸦x战争以后的事情,我们看到最早的照片里面,中国人在冬天不是穿皮袍(里子是各种皮子,外面是绸缎或布)就是穿面袍(里外都是布中间絮棉花),肥肥大大,特别是小孩子,像一个个圆球。
最先编织织毛衣的,是来华的外国人,慢慢很多有钱的较时髦的女性也开始学习手工编织毛衣。
到了20世纪初,像上海和天津这样的沿海租界城市,编织织毛衣已经成了一种时尚。
一团绒线,两根竹针,闲坐在起居室的窗下,阳光透过绣花的白色窗纱,照在女人的肩上,那种舒适娴静是说不出来的。
在上海,很多专卖毛线的商店都有坐台的师傅,向买毛线的女性传授毛衣编织技巧,慢慢的,手编毛衣也成为很多女性的谋生手段。
“打一手好毛活”慢慢代替“绣的一手好活计”,成为赞扬一位女士心灵手巧的褒奖话。
旧上海的月份牌上,总少不了身穿花色旗袍,外套手编白色镂空花样毛衣的烫发美女。
不管是丝织品、麻织品还是羊毛织物,都是有经线有纬线,梭织而成的。
手工编织毛衣和织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手工编织毛衣和丝绸等衣服制作相比,有着很大的灵活性。
丝绸等衣服从原材料到成衣需要3个过程:纺线、织布、缝制;手工编织毛衣需要两个过程:纺线和编织,在编织的时候,除了毛线,你只需要几根细竹针。
如果说梭织产品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那麽编织更适合个人劳动。
缂丝历史
源流历史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缂丝织物制作已很精良。
中国新疆楼兰古城汉代遗址中曾出土“中西(域)混合风格”缂丝毛织品。
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又发现了缂丝毛织物,其制作极为精美。
缂丝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之间就有了。
在蒙古出土的有汉代“山石树”丝织的残片,它的织造方法“通经断纬”,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样。
缂丝工艺发展到唐朝时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当时的制作多为丝带等实用品。
缂织技法一般以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即“水路”。
此外,也有掼、构和搭梭等缂织法。
唐代缂丝的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故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线作地纹,增强了装饰效果。
缂丝工艺也在这个时期随着谴唐使和各国的留学人士传播到世界各地。
以至于今天我们还能在邻国日本看到百姓将缂丝作做为自己该国最为贵重的面料用来制作腰带、和服和日本僧人的袈裟。
北宋时期北宋的缂丝前承唐代,但花纹更为精细富丽,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并创造了“结”的戗色技法。
缂丝多用作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最为流行的是南北朝以来皇亲贵族常用缂丝为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上乘作品做装裱,如《二王书录》。
这些摹缂正如卞永誉所言的那样:“文倚装成,质素莹洁,设色秀丽,画界精工,烟云缥缈,绝似李思训。
”至北宋晚期,受皇帝的趣味和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从实用和较单纯的装饰领域脱窠而出,转向层次较高的欣赏性艺术品的制作。
在北宋与南宋的更替之时,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的转移,缂丝也由北方生产地定州,迁移到了南方苏杭一带,故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
宋代,缂丝最负盛名,无论包首、装裱,还是缂丝艺术品山水、花鸟、人物等,已达到相当水平。
纺织面料发展史
纺织面料发展史
纺织面料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使用天然纤维材料如动植物的皮毛、鱼网、树皮和叶子来制作衣物。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纺织技术也逐渐进步。
公元前约5000年左右,人们开始使用纺纱车来将纤维材料纺
成线。
此后,织布机的发明使得纺织行业得以大规模发展。
在古代文明中,例如古埃及和古希腊,纺织品成为了贵族和富裕阶层的象征。
古代中国也有着丰富的纺织文化。
早在公元前约5500年,中
国就出现了丝绸的制造,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纺织品之一。
丝绸的制造技术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一部分。
随着工业化的兴起,纺织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18世纪末,纺织机械的发明使得纺纱和织布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此后,纺织面料的生产规模也不断增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
学纤维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纺织面料的发展。
在现代,纺织面料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高科技纤维材料如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应用为纺织面料的性能和功能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同时,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兴起也促使纺织行业致力于开发环保纺织面料,例如有机棉和再生纤维。
总体来说,纺织面料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并在不同时代中受到文化、工业和科技的影响。
今天,纺织面料已成为人类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时尚、家居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析新疆地毯的发展历史
解析新疆地毯的发展历史民间传说在地毯的故乡——新疆,流传着很多关于新疆地毯起源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地毯之父”的传说。
这些美丽的民间古时世代相传。
从这些传说中也可以一窥新疆人民朴、勤劳的优良品质和新疆地毯的悠久历史。
1.地毯之父:在新疆和田地区流传着一个著名的“地毯之父”的传说。
玉龙喀什河畔居住着一个穷苦的农民名叫那克西万。
他的爱好就是将大把的羊毛织成地毯,为当地人民造福。
可地毯的编制困难重重。
由于痴迷于地毯的创造,他废寝忘食竟然荒废了自家的庄稼。
在经过多次失败的实验后,那克西万依然没有放弃,最终用羊毛成功的织成了地毯,地毯编织成功后,他还就地取材,用石榴花、橘树皮、红柳花和核桃皮等各种花叶果皮和范有铁屑的生铁经过发酵后对羊毛进行染色,织成了最美丽的孜勒卡地毯。
他不断的提高地毯的编织工艺最终将地毯的织造过程撰写成了一本书,多位青年听闻都来像那克西万学艺,那克西万将自己的地毯编制手艺传授给了三个徒弟。
徒儿们也果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努力认真的学习地毯的编织、染色技巧。
三位徒弟又像家乡人传授织毯技法,使当地人民都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而为了纪念那克西万为和田人民做的贡献,他被尊为“地毯之父”。
2.古莱慕地毯:传说在古代于阗(今和田)有一位国王,他的女儿名叫古莱慕,她聪明而美丽,却因为爱上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被国王赶出王宫,与自己的丈夫流浪于荒郊野外。
她和丈夫就地取材,就在荒野之地用泥巴筑起小屋栖居其中。
古莱慕的丈夫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不让她劳动而是自己每天上山砍柴然后背到很远的城镇,去换一些面包谷物等食物。
有一天他用木柴换回了一些羊毛,这些羊毛有各种颜色,白色、黄色和黑色等。
古莱慕看到这些羊毛喜出望外,按照颜色把它们细心的分开,并将这些羊毛捻成绒头然后编成了一块块美丽的地毯。
当早上古莱慕的丈夫看见这些美丽的地毯时,便把他们带到集市上贩卖。
集市上人们从未见过如此美丽而又柔软的新奇玩意,他们又摸又看,争先与古莱慕的丈夫换购。
面料的发展历史
面料的发展历史面料是制作衣物的重要材料,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从最早的动物皮毛到现代的合成纤维,面料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逐渐演变出多种不同的材质和工艺。
本文将以面料的发展历史为标题,介绍面料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
一、原始时代的面料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面料的制作主要依赖于动物皮毛和植物纤维。
原始人类利用猎杀的动物获得皮毛,经过加工和处理,制作成简单的衣物。
而植物纤维则是通过采集植物的茎、叶、果实等部分,经过剥离、打击、晾晒等处理工艺,制作成简单的纺织品。
二、古代的面料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的需求逐渐增加,面料的制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开始使用蚕丝、麻纤维等材料进行纺织。
中国的丝绸制造技术在古代就已经非常发达,丝绸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面料材质。
此外,埃及的棉花和印度的棉花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面料材料。
三、中世纪的面料革新进入中世纪,面料的制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
人们开始使用羊毛、亚麻等材料进行纺织,制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面料。
此外,人们还发明了织布机,使得纺织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中世纪的欧洲也出现了许多以纺织业为主的城市,成为了面料贸易的重要中心。
四、工业革命时期的面料创新工业革命的到来给面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纺织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机械化,面料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同时,化学合成纤维的发明也为面料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尼龙、聚酯等合成纤维的出现,使得面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质地更加柔软舒适。
五、现代面料的发展进入现代社会,面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性、环保性的追求,新型面料不断涌现。
抗菌、防晒、透气等功能性面料成为了市场的热门产品。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促使人们研发出环保型面料,例如再生纤维和有机棉等。
总结起来,面料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原始时代的动物皮毛和植物纤维,到古代的丝绸、棉花等,再到中世纪的羊毛、亚麻,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化学合成纤维,最后到现代的功能性和环保型面料。
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传统手工编织艺术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手工艺术,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统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正在逐渐消失。
传统手工编织艺术却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本文将就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传承手工编织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开始利用植物纤维、动物毛发等原材料进行编织。
在古代,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编织技艺和样式。
中国古代的丝绸织造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埃及的薄纱织造技术也是举世闻名。
编织艺术在不同的文化中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成为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传承离不开传统手工艺人的努力和执着。
这些手工艺人多数是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的,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编织技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掌握了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
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确保传统手工编织艺术得以传承下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手工编织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为手工编织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的手工编织工具如梭、织机等被替代或改进,使得编织工艺更加高效和精确。
现代科技还为传统手工编织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如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等,使得传统手工编织艺术更具现代感和市场竞争力。
传统手工编织艺术也在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中国的刺绣艺术和日本的和服文化相互借鉴,创造出了独具东方韵味的传统手工编织作品。
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丰富了传统手工编织艺术的内涵,也为其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虽然传统手工编织艺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手工编织艺术失去了兴趣,造成了传承的困难。
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也给传统手工编织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许多传统手工编织艺人面临着生存困境。
简述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简述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纺织材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材料,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纺织材料主要是以手工编织的方式进行生产,其生产工艺非常原始,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纺织材料的生产技术也不断提高。
在中国古代,丝绸是最有名的纺织品之一。
早在公元前27世纪,中国就已经掌握了蚕桑的养殖和丝绸的制作技术,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绸生产国之一。
此外,在中国古代,还有棉花、亚麻、毛纺等各种纺织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古代的欧洲和中东地区也有着丰富的纺织产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埃及的棉花和古希腊的毛纺织品。
在中世纪,欧洲的纺织业开始逐渐发展,纺织材料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改进。
16世纪,英国人约翰·卡伯特发明了纺车,这一发明大大提高了棉纺织品的生产效率,使棉花成为了欧洲的主要纺织品原料。
到了19世纪,纺织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英国,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力矩纺纱机,使得纱线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详细描述了英国纺织业的生产流程和劳动条件,引发了工人阶级的反抗和工会运动的兴起。
20世纪以后,纺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化学纤维、人造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也使得纺织品的款式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之,纺织材料的发展成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最早的手工编织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和化学合成,纺织技术的进步不
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纺织品种类及特色__概述说明
唐代纺织品种类及特色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纺织业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取得了重要成就。
唐代的纺织品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特色,对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唐代纺织品的种类及特色进行全面概述,并探讨其生产技术与工艺特点以及对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2. 唐代纺织品种类及特色”部分,将详细介绍唐代丝绸类纺织品、麻布类纺织品和毛织物类纺织品的特点和应用。
接着,在“3. 唐代纺织品的生产技术与工艺特点”部分,将探讨唐代纺织业的生产技术概述、纤维处理与染色技术以及织造工艺与装饰技巧。
随后,在“4. 唐代纺织业的经济影响与文化意义”部分,将回顾唐代纺织业对经济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以及纺织品在时尚与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意义。
最后,在“5. 结论”部分,将总结唐代纺织品的多样性与特色,探讨其对后世纺织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展望未来唐代纺织品研究的方向与深化。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探索唐代纺织品的种类、特点、生产技术与工艺特点以及经济和文化影响,并通过研究为今后相关领域提供启示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在学术上对唐代纺织品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并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2. 唐代纺织品种类及特色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也是中国纺织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唐代,纺织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各种不同类型的纺织品丰富多样,体现出独特的特色和工艺。
本节将详细介绍唐代纺织品的种类及其具体特点。
2.1 丝绸类纺织品在唐代,丝绸一直被视为高贵奢华的象征,并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唐朝以湖州、杭州、苏州等地为中心发展起了著名的丝绸产业。
丝绸类纺织品主要包括:(1)罗缎:罗缎是一种精致光滑、手感柔软的丝质面料, 型号齐全,花样繁多。
(2)亚麻布:亚麻布是由亚麻纤维制成的轻薄透气面料,常用于夏季服装。
(3)锦缎:锦缎是由彩色丝线编制而成,图案精美繁复,常用于宫廷官员的服装。
汉服的染织工艺——毛织工艺(工艺篇)
《周礼·天官·掌皮》中有“共其毳(cui)毛为毡,以待邦事”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专门的官营作坊制作毛毡,并设立专职官员掌握这方面的生产。
毡是无经纬向,表面没有织造纹迹的毛制品。它不需要纺纱、织造,是靠毛纤维互相缩缠而成。
春秋战国的毛织工艺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制毡技术传入中原以后,很快与当地精巧的刺绣技术相结合,使得毛毡产品更加绚丽多彩,使用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汉代的毛织品,大体有以下几种用途:
(一)服用。《汉书·高祖纪》有这样的记载:“八年春,令贾(gu)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紵罽。”这种罽,就是一种毛料。又《风俗通》也有如下记载:“汉文帝戎服衣罽,袭毡帽,骑骏马,从侍中近臣猎渐台下。”从这里,可以看到毛织不只是用作衣料,也可作帽子。
毛织除了作衣料,还可制作许多生活用品,如毯、帽、鞋袜等等服饰品,特别是质地优良,繁花似锦的各式毛毯,很早就成为外销的重要产品。
一、毛类纤维的品种与分布
我国古代用于纺织的毛纤维原料有羊毛、山羊绒、骆驼绒毛、牦(mao)牛毛、兔毛和飞禽羽毛等多种,其中羊毛始终为主要毛纤维原料,使用量最多,像毡、毯、褐、罽(ji)等古代主要毛纺织品大多是以羊毛纤维制成的。
(6)羽毛
我国古代自南北朝以后一直将飞禽羽毛用于纺织,所选用羽毛也不只局限于孔雀毛。据《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载说:太子使织工“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说明南齐时不禁用孔雀毛织作,也用雉头毛(野鸡)织作。又据《新唐书·五行志》和其他有关记载说:安乐公主使人合百鸟毛织成“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的百鸟毛裙,贵臣富室见了后争相仿效,以致“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说明唐代还曾用过许多种鸟毛织作。这种百鸟毛裙的织作工艺是极值得注意的,它是利用不同的纱线捻向以及不同颜色的羽毛,在不同光强照射下形成不同反射光的原理制成。这种织造法是唐代纺织技术的一大发明,为当时世界纺织工艺中所仅见。
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的祖先为人类作出过辉煌的贡献。
纺织生产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一缫丝、纺纱、织造等手工机器为特点的手工机械化,第二次是以动力机器为特点的大工业化。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并且领先势头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
现在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前夕,这里展示的是我国纺织史的一个缩影,继往开来,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原始手工纺织时期和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两个基本阶段。
手工纺织阶段: 从远古到公元前22世纪, 人们利用纺坠纺纱,原始腰机织布,手工机器纺织阶段: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870年,在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竹笼机、大花楼机、多锭大纺车等都可代表当时世界纺织生产的最高水平。
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
大宗纺织原料几经更迭:从汉到唐,葛逐步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为棉所取代。
这个时期里,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提高,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缫车、纺车由手摇单锭式发展到多种复锭(每台3~5锭)脚踏式;织机形成了素机和花机两大类。
花机又发展出多综多蹑(踏板)和束综(经线个别牵吊)两种型式。
石器时代:
汉代。
毛织物发展历史
毛织物发展历史AP0911408 梁国兴AP0911403邓景元毛织物指用羊毛或特种动物毛为原料或以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的纺织品,习惯上又称呢绒。
毛织物主要供衣着用,少量为工业用。
我国是世界上手工毛纺织发展较早的国家,这已被考古学所证明。
中国毛纺织技术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主要是游牧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献。
毛织物发展概况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区,手工毛纺织生产已经萌芽。
周代以后,上述地区加上北方边陲、东北草原、西南边疆和四川、青海等地区,已能生产精细彩色的毛织品。
秦汉以后,毛织品、毛毯两大类主要产品在质量、品种和产量上都有很大发展。
制毡是毛纺织的前导。
毛纺织技术是和丝、麻纺织技术互相交融发展起来的。
古代用于毛纺织的原料羊毛、牦牛毛、骆驼毛、兔毛、羽毛等。
大量应用的是羊毛。
自古以来,羊毛织物和羊毛绳索一直作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大宗衣料和日用品。
其他毛纤维一般用于与羊毛混纺。
毛纺织工业化生产是从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
当时左宗棠为了供应军需,开办兰州织呢总局,生产军服用料。
这是中国除缫丝厂以外的第一家近代纺织工厂。
此后,毛纺织厂陆续增多,但发展缓慢。
直到1949年,全国只有13万毛纺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纺织品需求增加,毛纺织工业发展加快,到1980年,已有60多万锭。
除供应国内需要的呢绒、毛毯、绒线等外,还大量出口,对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毛织物的羊毛加工约公元前3000年,陕西半坡人已经驯羊。
约公元前2000年,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已把羊毛用于纺织。
羊毛纤维用于纺织之前,须先经过初步加工:采毛、洗毛、弹毛。
最初将落在地上的羊毛收集起来,称拾毛。
春秋战国时期,从羊皮上采集羊毛,称采毛。
南北朝时盛行铰(剪)毛。
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每年铰毛3次;漠北寒冷地区,每年铰毛两次,且掌握了铰毛季节,为防止损伤羊的体质,一般中秋节以后不再铰毛。
山羊绒的采毛,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有两种方法:绒和拔绒。
西北毛织厂的创办与经营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日货不断涌入山西,山西本土的工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为了缓解危机,阎锡山大力提倡使用“土货”。
所谓土货,指的是本地生产的产品。
山西有着丰富的羊毛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有利于发展毛纺织产业。
在此背景下,1933年,西北实业公司在太原筹划建设西北毛织厂。
1933年—1937年,西北毛织厂实行三级垂直管理体制,由厂长挂帅统领,副厂长辅助管理,各课长负责具体事务,分工明确。
在厂领导的正确安排部署下,该厂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创立了“播种牌”“吼狮牌”“团结牌”等知名品牌。
厂里生产的毛织品一度风靡省内外,畅销陕西西安、河南郑州、浙江杭州等地。
1934年8月,西北毛织厂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北门外敦化坊附近正式成立,是阎锡山创建的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的重点经营企业之一。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日本殖民当局即对山西省内的工厂实行“军管理”,将西北毛织厂更名为山西第十六工厂。
1942年,西北毛织厂划归山西产业株式会社管理,改称太原毛织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重新接管该企业,复名为西北毛织厂。
1949年太原解放后,西北毛织厂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经过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组成部分。
西北毛织厂曾是山西省毛织业的领军企业,在山西纺织业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目前,关于西北毛织厂的研究大多基于对该厂经营管理方式与技术改进的考察,主要涉及抗战时期该厂的生产能力与西北毛织厂的创办与经营◇ 高 璐 聂红萍管理特点以及阎锡山接管之后包括西北毛织厂在内的西北实业公司纺织技术的改进发明情况,迄今为止未有论著对西北毛织厂的创建原因、发展历程和1933年—1937年的产品销售状况加以探究。
因此,对西北毛织厂的创办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以及毛织产品的品牌与销售情况进行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西北毛织厂的创办背景西北毛织厂是资源优势和社会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山西羊毛资源丰富,同时太原具有交通区位优势,加之阎锡山积极倡导创办,西北毛织厂应运而生。
《织物之分——古代织物艺术》公开课教案
《织物之分——古代织物艺术》公开课教案织物之分——古代织物艺术公开课教案教案简介该公开课旨在介绍古代织物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代织物文化的魅力。
通过讲解和展示不同类型的古代织物,学生将能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织物技巧。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织物的种类和特点- 理解古代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掌握古代织物的基本技术和要领-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织物艺术的能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织物的分类与特点1. 织物的定义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2. 不同材质的古代织物(如丝绸、棉织物、毛织物等)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 织物的纹样和纹饰的意义和表达方式第二部分:古代织物的历史与文化1. 古代织物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织物艺术风格和特色3. 织物在古代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三部分:基本织物技术与创作要点1. 织物基本工具的介绍和使用方法2. 基本织物技术(如编织、打结、织花等)的讲解和示范3. 织物设计的要素和创作过程教学方法- 讲授与示范结合:通过讲解织物知识和技术的同时,结合实际织物样品的展示和示范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加深对织物艺术的理解和领悟。
- 实践练: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织物实践活动,锻炼其织物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评估- 学生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回答和讨论表现。
- 织物实践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中创作的织物作品,包括技术运用和创意表达。
教学资源- 织物样品:展示不同类型的古代织物样品,以便学生观摩和研究。
- 织物工具:提供基本的织物工具供学生实践使用。
- 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扩展- 织物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织物艺术展览,深入了解现代织物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 织物设计比赛:组织学生参与织物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作潜力。
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部分:织物的分类与特点(1课时)- 第二部分:古代织物的历史与文化(2课时)- 第三部分:基本织物技术与创作要点(3课时)总结通过本公开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织物艺术的魅力和意义,培养对织物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纺织业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且利用猎获的鸟兽毛羽,搓、绩、编、织成为粗陋的衣服,以取代蔽体的草叶和兽皮。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逐步学会了种麻索缕、养羊取毛和育蚕抽丝等人工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并且利用了较多的工具。
有的工具已是由若干零件组成,有的则是一个零件有几种用途,使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那时的纺织品已出现花纹,并施以色彩。
但是,所有的工具都由人手直接赋予动作,因此称作原始手工纺织。
夏代以后直到春秋战国,纺织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原料培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纺织组合工具经过长期改进演变成原始的缫车、纺车、织机等手工纺织机器。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有一部分纺织品生产者逐渐专业化,因此,手艺日益精湛,缫、纺、织、染工艺逐步配套。
纺织品则大量成为交易物品,有时甚至成为交换的媒介,起货币的作用。
产品规格也逐步有了从粗陋到细致的标准。
商、周两代,丝织技术突出发展。
到春秋战国,丝织物已经十分精美。
多样化的织纹加上丰富的色彩,使丝织物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贵衣料。
这是手工机器纺织从萌芽到形成的阶段。
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
大宗纺织原料几经更迭:从汉到唐,葛逐步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为棉所取代。
这个时期里,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提高,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缫车、纺车由手摇单锭式发展到多种复锭(每台3~5锭)脚踏式;织机形成了素机和花机两大类。
花机又发展出多综多蹑(踏板)和束综(经线个别牵吊)两种型式。
宋代以后纺车出现适应集体化作坊生产的多锭式。
在部分地区,还出现利用自然动力的“水转大纺车”。
纺、织、染、整工艺日趋成熟。
织品花色繁多,现在所知的主要织物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到宋代已经全部出现。
丝织物不但一直保持高档品的地位,而且还不断出现以供观赏为主的工艺美术织品。
元、明两代,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人民日常衣着由麻布逐步改用棉布。
纺织材料的发展历史
一、纺织材料的发展历史用以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以及纺织成品统称为纺织材料,它包括各种纤维、纱线、织物等。
人类对纺织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的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科技进步的过程,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当时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且利用猎获的鸟兽毛羽,搓、绩、编、织成为粗陋的衣服,以取代蔽体的草叶和兽皮。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逐步学会了种麻索缕、养羊取毛和育蚕抽丝等人工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并且利用了较多的工具,使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发现有苘麻的双股线,在出土的牙雕盅上刻划着4条蚕纹,同时出土了纺车和纺机零件。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了编织的双股经线的罗(两经绞、圈绕起菱纹)地葛布,这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出土了精制的丝织品残片,同时出土的多块苎麻布残片,比草鞋山葛布的麻纺织技术更进一步。
新疆罗布泊遗址出土的古尸身上裹着粗毛织品,新疆哈密五堡遗址(距今3200年)出土了精美的毛织品,说明毛纺织技术已有进一步发展。
上述的以麻、丝、毛、棉的天然纤维为原料的纺织品实物,.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纺织工艺技术已相当进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类天然纺织原料的使用几经更迭,夏代以后直到春秋战国,纺织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周代,大麻、苎麻和葛已成为主要的植物纤维原料,发明了沤麻(浸渍脱胶)和煮葛(热溶脱胶)技术。
周代的栽桑、育蚕、缫丝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束丝(绕成大绞的丝)成了规格化的流通物品。
在商代遗迹已发现织有几何花纹和采用强拈丝线的丝织物;周代遗物则已有提花花纹;青海诺木洪和新疆许多地方出土彩色的毛织物,年代不晚于西周初。
到春秋战国,丝织技术突出发展,丝织物已经十分精美,有绡、纱、纺、毂、缟、纨、罗、绮、锦等,有的还加上刺绣,在这些纺织产品中,锦和绣已非常精美。
第二章 中国染织纹样史先秦时期
殷墟玉人线图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藏。该玉人身穿龙袍, 领圈饰云雷纹,后背饰黻纹,前胸饰龙 头纹,两臂饰降龙纹,两腿饰升龙纹。 似目前可见最早的“黼衣绣裳”。
殷墟玉人二
西周的刺绣,是先用黄
色丝线在染过色的丝绸上
绣了纹样的轮廓线条,再
以毛笔在花纹部位图绘大
块颜色。色有红、黄、褐、
主 讲 : 李 娟
先秦时期
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1年
1926 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 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丝质茧壳 关于这个当时发现最古老的蚕茧的孤证,引起了中外考古学界长时期的争论。
尽管这半个蚕茧有许多难解之谜,但作为中国远古丝绸的见证,它一直被珍藏 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水陆攻占纹铜壶展开图
➢漆器图案:战国时期漆器逐渐代替了青铜器, 成为日用器具,漆器质地薄于青铜器,纹样上 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发展,题材上多了人物故事, 少了几何纹饰。漆器重规矩分割,重骨架构图, 反映出的是儒家思想礼教制度。自然表现的云 纹、凤纹等则反映出道家思想的清逸飘渺。漆 器用色多为红、黑、绿、朱、黄、白,另外还 有金银错处理手法。
棕四种,有一定牢度,色
相也非常鲜明。其他颜色
是植物染料所染。
陕西宝鸡茹家庄西
周刺绣痕迹
西周红地刺绣,为红色平 纹毛织物,以相同的经纬 度织成,密度为每厘米十 五根,Z向加捻。在红色 褐地上用白、黄、蓝、粉 绿四色合股的毛线,分别 以缉针绣出小三角堆砌的 几何图案,这可能是中国 最早的毛织品。出土时色 泽鲜丽,是目前发现最早 的刺绣。
刺绣起步
商周已有专门的纺织业和缝纫工业。其所用 针法可能是平绣。针法以锁绣类为主,加上 少数平绣类针法。 商周刺绣式样具有固定的规格,图案丝织品 受王室重视,商王室设专管蚕事的文官“女 蚕”。考古曾发现殷商铜制品上黏附的菱形 纹刺绣残片,绣线细而柔软,并有深浅不一 的晕色,表现出明显的次序感,是对等级社 会的一种强调。
织造技术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3
目录绪论 (1)摘要 (1)1.原始时期的织造技术 (2)2.发展中期的织造技术 (3)3.近期制造技术的发展 (4)4.织造准备技术的发展 (5)5.织造技术的发展特点 (6)6.我国织造技术的目前发展 (7)参考文献 (7)织造技术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绪论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开始,纺织工业就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
从商代甲骨文的记载中,可以发现我们的祖先生产织物的实践活动。
这种最早使用的织机,实际上就是两根木棒,在两棒之间平行地排列好一组麻纤维,这就是经纱。
将经纱绷紧固定后,在其中间按一定的规律穿入纬纱,新纳入的纬纱再用木棒打紧,这就形成了最早的织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纺织机械设备也在不断进步。
为了得到平行排列的经纱,最初人们手摇一个类似风车的架子,将经纱平行的卷绕在架子上,这便是最早的整经机。
为了减少经纱织造时的断头,将经纱放在淀粉溶液里浸泡揉压,然后在阳光下晒干,这就是早期的浆纱设备。
在使用梭子引纬之后,织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用脚上下踏动踏板,驱动综框开口,用手投梭,打纬。
后来将脚踏的动力通过连杆机构,传动投梭棒及筘座,将双手解放出来,处理断头并准备纬纱,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历史时期,织机方面有许多精巧的发明。
水力,蒸汽机,电力等能源的开发,大大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用动力驱动的络筒机,整经机,浆纱机,织机相继出现,而纺织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展,在制剂上采用了自动换梭,自动换纡,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20世纪50年代,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喷水织机相继问世,摆脱了传统的梭子引纬方式,织机的产量有了成倍的增长。
在20世纪70年代,多梭口织机诞生,连续引纬开始取代间歇引纬的设计思想。
与此同时出现了三相织机,革新了经纬垂直交织的传统观念,揭示了织物构成的新原理。
织机的发展,也带动了准备设备的技术进步。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半自动络筒机,到70年代便发展成全自动络筒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织物发展历史AP0911408 梁国兴AP0911403邓景元毛织物指用羊毛或特种动物毛为原料或以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的纺织品,习惯上又称呢绒。
毛织物主要供衣着用,少量为工业用。
我国是世界上手工毛纺织发展较早的国家,这已被考古学所证明。
中国毛纺织技术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主要是游牧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献。
毛织物发展概况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区,手工毛纺织生产已经萌芽。
周代以后,上述地区加上北方边陲、东北草原、西南边疆和四川、青海等地区,已能生产精细彩色的毛织品。
秦汉以后,毛织品、毛毯两大类主要产品在质量、品种和产量上都有很大发展。
制毡是毛纺织的前导。
毛纺织技术是和丝、麻纺织技术互相交融发展起来的。
古代用于毛纺织的原料羊毛、牦牛毛、骆驼毛、兔毛、羽毛等。
大量应用的是羊毛。
自古以来,羊毛织物和羊毛绳索一直作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大宗衣料和日用品。
其他毛纤维一般用于与羊毛混纺。
毛纺织工业化生产是从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
当时左宗棠为了供应军需,开办兰州织呢总局,生产军服用料。
这是中国除缫丝厂以外的第一家近代纺织工厂。
此后,毛纺织厂陆续增多,但发展缓慢。
直到1949年,全国只有13万毛纺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纺织品需求增加,毛纺织工业发展加快,到1980年,已有60多万锭。
除供应国内需要的呢绒、毛毯、绒线等外,还大量出口,对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毛织物的羊毛加工约公元前3000年,陕西半坡人已经驯羊。
约公元前2000年,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已把羊毛用于纺织。
羊毛纤维用于纺织之前,须先经过初步加工:采毛、洗毛、弹毛。
最初将落在地上的羊毛收集起来,称拾毛。
春秋战国时期,从羊皮上采集羊毛,称采毛。
南北朝时盛行铰(剪)毛。
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每年铰毛3次;漠北寒冷地区,每年铰毛两次,且掌握了铰毛季节,为防止损伤羊的体质,一般中秋节以后不再铰毛。
山羊绒的采毛,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有两种方法:绒和拔绒。
绒是用竹篦梳下绒毛,此法应用于一般山羊绒。
采集较细的山羊绒,必须用手指甲沿着它的生长方向拔下,称拔绒。
这两种方法,产量甚微,起源于古西域,即今新疆,唐代传入中原地区。
羊毛带有油脂、砂土,纺前必须除去。
《齐明要术》中有把剪下的羊毛在河中洗净。
《天工开物》记述:“凡绵羊剪毛,……皆煎烧沸汤,投于其中搓洗。
”据清代《新疆图志》记载,新疆地区有用“碱水”、“乳汁”、“酥油”洗羊毛的传统方法。
在云南山区,另有干法去脂的传统方法,即将羊毛放入黄沙里,用手或用工具搓揉,也能达到除去油脂的效果。
这是缺水地带因地制宜的去油脂方法。
羊毛洗净晒干后,必须开松成单个纤维分离松散状态,并去除部分杂质,以供纺纱。
古人用弓弦弹松羊毛,叫做弹毛。
弹毛技术后来移用于弹棉。
新疆、河西走廊到内蒙古草原一带,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传统弹毛工艺,即两人用四根皮条手工弹毛。
这种方法适用于弹山羊毛和粗羊毛。
弹松的毛纤维用于搓制绳索和纺纱织制日用毛袋。
皮条弹毛法比弹弓弹毛法更为原始,但出现年代已不可考。
现在云南少数民族手工弹毛所用的竹弦弓,据考古推测,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弹毛工具。
这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创造。
毛纤维纺纱的发展经过初加工的羊毛纤维,再经理顺、搓条即可纺纱。
大约公元前2000年羊毛纺纱起源于边远牧区。
新疆罗布淖尔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1880年的毛织物中,纱线的投影宽度平均1.3毫米,最细为1毫米。
经纱为S拈,纬纱为Z拈,拈度为18~28拈/10厘米。
同时出土的有双股毛绳,单纱拈向为S,合股拈向为Z,股拈为10拈/10厘米。
新疆哈密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1200年的毛织物中,纱线的投影宽度平均0.5毫米,最细达 0.2毫米。
经纱为Z拈,纬纱为Z拈,也有S拈。
新疆吐鲁番阿拉沟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300年的毛织物中,纱线的投影宽度平均0.8毫米,最细达0.2毫米。
平均拈度38拈/10厘米,有S拈,也有Z拈。
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出土的毛织物中,纱线投影宽度平均0.3毫米,最细达0.1毫米。
有一块毛罗织物中,纱线细度与条干犹如蚕丝,拈度异常均匀。
从纱线质量可以看出,毛纺技术到汉代已有重大进步。
新疆地区的山羊绒纺纱,直到明代仍有用铅质纺专的。
这种方法适于小批量手工生产精工细作的产品。
据《天工开物》记载:“凡打褐绒线,冶铅为锤,坠于诸端,两手宛转搓成。
”这种纺纱技术,自唐代开始传入中原地区。
至今在西北地区,民间尚有用巨大的纺专竖立在地上,上端系在人的腿上,以手搓转加拈纺纱。
宁夏一带织毛袋的纱是用六锭纺车纺成。
这种纺车形式与宋代王居正纺车图所画相似,只是锭数增为6个。
纺纱时,一人摇动轮轴,带动6锭转动,另3人每人左右手分别在一个锭子上纺毛纱。
一人一天工作10~12小时,可纺7~8斤毛纱。
这种纺纱技术一直沿袭至今。
清代的新疆和田地区已使用畜力拖动的12锭大纺车。
12个立式锭子通过皮筳带动旋转,纺纱产量大增。
19世纪70年代以后,近代毛纺机器传入中国。
但是,在边远农村中,手工纺纱方法仍作为大工业的补充,广泛地存在着。
织造发展中国毛织技术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并在西北地区延续不断。
秦汉时,中国毛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这个时期,毛织物品种丰富,有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纬重平织物、罗纹织物、缂毛织物、栽绒毯等。
公元前1200年以前的漫长时期,使用的织机是原始腰机和地织机。
地织机是铺在地上,一边织造一边向前移动的原始织具(图5)。
在现代新疆、青海、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仍能见到这些原始织机。
新疆罗布淖尔公元前1880年遗址出土的毛织物和毛毯,组织结构都是平纹。
毛织物均为棕色,经纬向密度较稀,仅为48~74根/10厘米;毛毯是黄色,经纬向密度仅48~54根/10厘米。
毛织物和毛毯均为有边组织,显然是原始手工织机所织。
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毛织技术的成熟期。
新疆哈密公元前1200年遗址出土的毛织物,织物组织除平纹外,还有斜纹,也有带刺绣的产品。
经纬向密度比罗布淖尔的大2~3倍。
一块平纹的花纹罽(有刺绣的),底部为200×160根/10厘米;花部为双股线,黄绿两色刺绣成间断的云彩纹。
一块双色花罽,底部组织结构为斜纹,经纬向密度为100×330根/10厘米,花部为100×100 根/10厘米。
一块山形纹罽,底部组织结构为斜纹,经纬向密度为240×200根/10厘米,花部为100×160根/10厘米。
这批毛织物的色彩丰富,有鼻烟、米、中栗、棕、绿、黄、红、棕黄 8种颜色。
经纬向密度的大幅度增加和斜纹组织的普遍,表明当时毛织技术已出现突破性进步。
织布工具已采用具有固定机架的织机,而且至少有4片综。
到东汉时,中国毛织技术在组织结构上有所发展,出现了纬重平组织和通经回纬的缂织法,在织毯技术上出现了栽绒织法。
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出土的人兽葡萄纹罽、蓝色龟甲四瓣花纹罽和彩色毛毯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产品。
人兽葡萄纹罽由两组黄色经线和两组黄绿色纬线交织成为纬二重组织纬纱显花织物,花纹清晰,图案具有当地民族风格。
经纬向密度为200×30根/10厘米。
龟甲四瓣花纹罽为纬三重组织纬线显花。
经纬向密度为160×80根/10厘米。
龟甲纹是中原地区的传统图案,它是中国各族文化交流的实物证明。
彩色毛毯上的绒纬是用马蹄形打结法,每交织 6根地纬,栽绒一排,如此循环。
相邻绒纬距离14毫米,绒纬长20毫米,绒头完全覆盖了基础组织,美观大方。
新疆古楼兰遗址中,出土的汉代缂毛织物,采用通经回纬织法。
奔马卷草图案显示了当地民族风格。
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出土的毛罗织物和黄色菱纹斜褐,组织细密,均匀平整。
据此推断,织机已相当先进。
从南北朝到近代的1000多年间,中国毛织技术处于稳定期。
通经回纬的缂织法和栽绒毯织法更加流行,并不断向中原地区传布。
新疆巴楚脱库孜沙来遗址出土有北朝平纹、斜纹毛织物、栽绒毯和唐、宋通经回纬缂毛织物。
宁夏、内蒙古的辽代遗址也出土了一些毛织物。
据元代《大元毡罽工物记》记载,当时按颜色、用途、织法命名的栽绒毯达十多种。
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的毛织机用8扇综和4只踏轮织制斜纹。
梭子长1尺2寸。
1877年,赖长在兰州以细羊毛手工纺纱,用水力传动的织机试织毛呢取得成功。
1878年,左宗棠派员去德国购进3台洗毛机,1080枚粗纺锭,20台毛织机,全套染整设备,一台24~32匹马力蒸汽机。
1880年9月16日,中国第一所机器毛纺织厂──兰州织呢总局正式开工生产,它标志着中国毛纺织大工业生产的开端。
1906年,上海开办日晖制呢厂;1907年,在上海建立中日合资的久成呢革公司,在北京建立中日合资的清河溥利呢革公司;1908年,在武汉建立湖北毡呢厂。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沿海陆续建立了毛纺织厂,但是机器购自外国,原料仰赖进口,大量国产羊毛未得充分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各地纷纷新建和扩建毛纺织厂,到1981年为止,全国拥有毛纺纱锭已达70余万枚。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仿毛织物得到发展。
仿毛织物是模仿毛织物风格的化学纤维织物。
仿毛织物的毛织物风格,是由化学纤维本身的性能和纺织染整工艺创造的。
仿毛织物有些性能优于纯毛织物。
例如强度高,抗皱性好,耐磨、不霉、不蛀、价格较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