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第一篇: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除法,理解和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除法计算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引导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除法应用题(一步计算)教学,也是学生初步接触除法应用题,因此会分析除法应用题题意尤为重要。
在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知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教会学生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讲解,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强调单位名称的书写。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圆片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验证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蚕宝宝吗?下面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下王小明同学在生物兴趣小组学习养的蚕宝宝,他正准备给蚕宝宝分“家”呢,我们去帮帮他好吗?[设计意图:以小朋友喜爱的小动物-----蚕宝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第1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养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师:已经知道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生:知道小明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问题是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说得真好,我们在分蚕的时候,最关键是怎么分?生:平均分。
师:对,实际上就是平均分的问题,请讨论一下,如何用平均分的知识说一说这道题目的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三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教案标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了解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解题方法。
2. 能够正确运用除法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
教学难点: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的表达式。
2. 理解和应用除法的概念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有关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除法概念和运算步骤。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除法解决问题。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示例和图示,向学生解释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2. 强调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除法运算中的作用。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3. 随机选择几个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进行课堂讨论。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继续分发一些更复杂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除法解决。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思考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下解题思路。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运用除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和挑战性问题,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和讨论的参与情况。
2. 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解题思路的准确性。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用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感受除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除法知识和技能。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教师强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除法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练习所学的除法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分食物、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除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故事情境: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将除法问题融入其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情境:设计有趣的除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和运用除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除法的好奇心和兴趣,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布置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布置,匠心不只在于加深同学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学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同学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同学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同学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考虑,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只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同学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同学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提高同学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同学经历从实际问题中笼统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除法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的运算规则3. 除法的应用题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的运算规则3. 除法的应用题解决方法四、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除法进行计算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除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题解决方法。
2. 示范法:通过示例题目,展示解题过程和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一、除法的概念和意义1. 引入除法的概念,解释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等分的运算。
2. 通过实物或图形,展示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除法是将整体分成若干等份的操作。
二、除法的运算规则1. 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2. 通过示例题目,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和方法。
3. 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除法的应用题解决方法1. 引入除法的应用题,解释解决方法。
2. 通过示例题目,展示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3. 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1.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包括除法的笔算法则和简算法则。
2. 通过示例题目,展示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3. 练习题目,让学生提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五、除法应用题的拓展训练1. 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除法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2.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设计一份除法知识的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除法概念、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教案,以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难点,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习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列竖式。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列竖式的方法,通过列竖式来进行除法运算。
列竖式是一种直观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2)除法口诀。
除法口诀是帮助学生记忆除法计算规则的重要工具,通过口诀的记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行除法计算。
(3)应用实例。
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通过购物、分糖果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拓展。
通过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更加灵活的思考和运用。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通过除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使用除法的技巧。
通过列竖式、除法口诀等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教学目的初步培育门生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题目并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进程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出示课件:想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老师: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真棒,猜得特别精确,实际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尝试题目,自主学习。
(一)表现例四的主题图,让学生察看。
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之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发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甚么?你能依据图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一:有32个同学生二:教师要求每六人一组生三: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课件同步涌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题目吗?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人人说说自己的算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要是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候发问:师: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数二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发问: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吗?余数二呢?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组,余数示意还多二人。
)(三)出示实习十三的第二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题目怎样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绳,还剩一米。
3、小结。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55 页例 4 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用一位数除(除法的应用)▏沪教版(7)
“除法的应用”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课本除法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够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实际情境以解决问题。
2、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解答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问题。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能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4、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师:同学们,上个礼拜我们到东方绿舟参加了课外实践活动,大家玩得开心吗?在我们的活动中,也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二、自主学习,尝试探究(一)“进一”法1、出示情境图:4个小朋友坐1条船,三(1)班有14个女同学。
(1)说一说:在这张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得到:至少需要几条船?(2)自主解决问题。
①猜一猜:至少需要几条船?②请学生独立验证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提示:能不能自己想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③交流汇报。
得到:14÷4=3(条)……2(个)3+1=4(条)答:至少需要4条船。
设疑:这里为什么要写3+1=4(条)这样一个加法算式?算式中的1指什么?(剩余的两个小朋友也要坐船,所以用这样一个加法算式表示给她们再加一条船。
)④动画演示,再次验证。
2、揭示课题:除法的应用。
3、举例说说生活中类似这样坐船的情况。
4、小结:生活中遇到这类有余数除法的问题时,需要将剩余部分考虑进来。
5、模仿练习:5杯饮料装一个纸盒,有16杯饮料,至少需要几个纸盒才能装完?(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辨析:加法算式中的1和余数1的区别。
)(二)“去尾”法1、改变上题为:5杯饮料装一个纸盒,有16杯饮料,最多装满几个纸盒?2、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
2. 除法的运算方法:长除法、短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等。
3. 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计算平均分、分配物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长除法和短除法的运算步骤,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除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讲解除法的定义、符号表示,以及长除法和短除法的运算步骤。
3.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见解。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除法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一些除法运算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除法运算的熟悉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评估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介绍除法的应用领域,如经济学、心理学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练习题库:准备一份全面的除法练习题库,方便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执教者:柏亚慧【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4~55页例2、例3。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1、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法。
【教学重难点】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准备小棒30根、练习纸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在这美丽的春天里(CAI),你最喜欢做什么呀?(我喜欢………………)(我喜欢放风筝。
)哦放风筝!(CAI出示风筝)。
你们喜欢吗?你以前放过吗?2.柏老师也喜欢放风筝,但是柏老师更喜欢的是放自己动手做的风筝。
你们会做吗?(会)先做什么呀?(不会)老师教你做好吗?3.先做一个风筝的架子。
(CAI动画出示)看清楚哦!4.这样的风筝架子你会摆吗?(会)会的小朋友可以用桌上的小棒多摆几个。
5.学生自由摆。
(教师巡视)6.这位小朋友你摆了几个?(2个)(CAI)7.刚才老师摆了一个风筝架子用了4根小棒。
(CAI)这位小朋友摆了2个风筝架子用了几个小棒你知道吗?(8根)你是怎么知道的?(2个4是8、二四得八、2×4=8)(设计意图:一张春天的风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风筝。
学生通过动手摆风筝,直观的感知“一个数的几倍”,学生在自己摆小棒的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新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提供了学习材料。
)二、教学例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除法的定义和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介绍除法的教学PPT–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辅助教具•学生准备:–笔、纸和计算器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小明有8块巧克力,要平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巧克力?”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步:引入除法1.教师解释除法的定义和意义,即将一个被除数分成若干等份,求每份的数量。
2.教师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除法的符号“÷”,并给出一个简单的除法例子,例如:“8 ÷ 4 = 2”,并解释其中的含义。
第三步:探究除法规则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例如:–除数为0时的情况–除数为1时的情况–除数大于被除数时的情况2.教师通过实例演算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
第四步:练习和应用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逐步加大难度。
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解题思路,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指导。
3.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除法解决,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解决方法。
第五步:总结和拓展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步运算、余数等。
第六步: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检查和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估。
•学生在课堂上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以及对于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的呈现,也能够体现他们对于除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将除法与其他运算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运算符号和方法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更具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如分配资源、比例关系等。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20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师生做拍手游戏。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摆一摆:(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是多少?(2)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是多少?3、小结:我们刚才一起复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新知1、要求学生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再在第二行摆2个正方形,说一说第二行摆2个正方形用的根数里有几个一个正方形的根数。
2、(1)摆飞机,数一数用几个小棒摆出一架飞机?(2)指导学生摆飞机。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针对学生回报摆的结果),谁能根据你摆的飞机,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引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也就是他们摆的根数是老师摆的几倍。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内容简介本教案旨在教给学生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练习和应用,教师将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学会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实践教材》第三册。
2.教具:白板、马克笔。
3.学生教具:练习册、铅笔、计算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引入本课的目标和内容。
2.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遇到哪些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的问题?步骤二:复习1.复习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教师在白板上写下除法定义和符号。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复习除法定义和符号。
2.复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子来复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除法运算。
步骤三: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
–例如:小明每天吃6个苹果,他一共有30个苹果,他能吃多少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个体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步骤四:应用拓展1.教师提供更复杂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例如:小明想要买一辆价值15000元的自行车,他每月能存500元,他需要存多少个月才能买到自行车?–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步骤五:小结1.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总结除法的应用。
2.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步骤六: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并解释要求和截止日期。
2.学生将作业写在练习册上,布置完作业后,整理课桌,准备下节课。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回答问题和解题情况,以及练习册上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本周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将学生的讨论参与情况和表现纳入评价。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1.教学重点
(1)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掌握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举例:48÷6=8,理解48是被除数,6是除数,8是商。
(2)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除法运算,并进行计算。
举例:如果48本书要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到多少本?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除法的基本步骤和如何处理除法中的余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计算购物时的单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道具或实际物品来模拟除法的过程,直观展示除法的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一种分配运算,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如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除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购物、分享食物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1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我们如何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可以看到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除法运算中的余数概念: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正确处理余数。
举例:当17个苹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时,如何处理剩下的2个苹果?
(3)总价与单价的应用题: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容易混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指导。
举例:已知总价为150元,数量为5件,求单价。
(4)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除法进行解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用除法解决日常问题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好的,以下是我为您撰写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文章:用除法解决日常问题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除数、被除数和商的概念。
2.会使用竖式来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能够通过解决日常问题来理解和应用除法。
二、教学内容1.除法的概念我们要教授学生除法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知道,除法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经常用来在数值上作出平均分配,如把72个糖果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糖果,这就需要用到除法。
2.竖式除法运算我们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竖式来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例如,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竖式计算48÷6=8,让他们明白先将4除以6,商为0,余下4,将8和余数4组合成一个新数48,再将新数48除以6,得到商8,余数为0。
3.应用除法解决日常问题我们要通过解决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除法。
例如,告诉学生一个班级里有30个学生,如果要把40本书平均分配给他们,每个学生能得到几本书。
让他们用竖式计算。
三、教学步骤1.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使用场合。
2.答疑解惑,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和误解。
3.通过举例和练习来讲解竖式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4.观察、讨论和解决日常问题,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除法运算。
5.总结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自己运用竖式除法解决新问题。
四、教学方法1.通过故事、图表和实践活动来引入除法概念,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自然地接受。
2.采用讨论、练习和实验的方式来教授竖式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拓展思维能力。
3.通过举例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竖式除法,让学生意识到除法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互动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2.通过小测验和作业来检测学生对除法概念、竖式除法运算、日常应用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3.通过课后答疑和讨论来加强学生的巩固和反思。
六、拓展应用1.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进行一些除法运算,如让他们进行对数的分割,解决家务分配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用一位数除(除法的应用)▏沪教版(4)
除法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能够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实际情景以解决问题。
2、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
3、会正确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的不同处理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队友玉树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
难点就是说出“进一”或“去尾”处理的理由。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这是学生熟悉的情景学生比较喜欢。
师:这是什么地方?游乐场观察情景图收集信息?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其中的一幅画说说数学问题吗?同学间说一说。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板书:除法的应用二、主动探究新知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
师:出示划船图:现在小胖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每条船坐3人,每小时4元根据提供的条件:每条船上限乘3人;每条小船1小时4元解决问题一:问题一小胖和伙伴们共11人,需要租几条船?11÷3=3(只)······2(人)3+1=4人租3条小船只能乘9个人,还有2个人没船乘,所以要加1答:需要租4条船问题二小胖有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10÷4=2(小时)······2(元)答:最多能划2小时小结:解答后进行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比较这两题发现什么情况,什么时候要加一,什么时候不加?知道了进一和去尾的处理方法,做练习试一试:小胖他们玩累了,准备休息一会儿,请看4坐1张长椅,47人至少需要几张长椅?算式:47÷4=11(张)······3(人)11+1=12张提问这里为啥要加1 用11张长椅还会有3人没座位答:47人至少需要12张长椅. 所以还要加1张长椅。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际练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除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采购商品分配、装载物品等问题。
此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学生能够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采购商品分配、物品装载等问题•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除法的概念,如“小明买了10块糖,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糖?”这样的问题。
然后,教师可以介绍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逐渐了解除法是什么。
还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解。
步骤二:案例分析(20分钟)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例如,采购物品分配问题:小明家有10人,需要采购20个面包,面包店只有10个面包,如何公平地分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思考,再进行讨论,最后学生们一起选择解决方案。
这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步骤三:练习(30分钟)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提供一些不同难度的练习。
例如,小明去买了30个橙子,打算送给4个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个橙子?还可以提供更加复杂的练习,如:三个人需要把12箱水分配到各自的货车上,每辆车最多能装3箱水。
请问该如何分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同时,学生也可以互相讨论,进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步骤四:总结(10分钟)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点和技能。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作业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结语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1《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29页的例3及练习六的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2、丰富多彩的游戏可以锻炼身体,开发智力,所以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
老师昨天就看到一些同学在高高兴兴的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学习新知:
1、认真观察,根据图上的信息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汇报:(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有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有5人,可以分成几组?)将提前写好的例题贴在黑板上。
如果学生提出了“有3组同学在做游戏,每组5人,求一共有多少人?”时,直接让学生解答。
3、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自己做在作业纸上,找学生板书。
4、由板书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写的。
并通过生生交流的形式解决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这样列式?(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就是把15平均分成了3分,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
②、 15÷3=5表示什么?(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
③、为什么单位名称是人?(因为最后求得是每组有几人?所以单位名称是人。
)
④、第二题为什么用除法?(有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有5人,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
)
⑤、 15÷5=3表示什么?(15÷5=3表示15里面有3个5。
)
⑥、为什么单位名称是组?(因为最后求的是可以分成几组?所以单位名称是组。
)
5、通过观察、思考我们解决了三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小组里讨论讨论。
汇报。
小结:由于这两个问题讲的是一件事,所以都用除法;而且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都是有15个同学在做游戏,所以算式中被除数都是15;第二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交换了位置,所以算式中除数和商交换了位置,造成了算式的意义不同,一个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另一个表示15里面有3个5。
6、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找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喜欢做游戏的人比较多,所以人数发生了变化,我们来看看!
7、出示主题图:学生读题。
你们会解决吗?谁来说说?
根据汇报板书,说说想法。
(15+3=18(人)18÷3=6(人)
3÷3=1(人)1+5=6(人))
怎样列综合算式?(15+3÷3 3÷3+5)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加括号?
小结:所以当我们列综合算式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需不需要加括号。
指综合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得是什么?
8、由于有的同学有事,所以人数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示主题图:如果来得不是3人,而是1人,平均分成三组行不行?(不行,因为来的只有1人,将这个人分在哪一组,都会造成有多有少的现象,不是平均分。
所以不行。
)
9、既然平均分成3组不行,那你认为平均分成几组比较合适?小组为单位,借助小棒先摆一摆,再交流并列出算式。
汇报: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4份,每组有4人。
算式是16÷4=4(人)。
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2份,每组有8人。
算式是16÷2=8(人)
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8份,每组有2人。
算式是16÷8=2(人)
我们组是把16人平均分成了16份,每组有1人。
算式是16÷8=2(人)
10、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除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你们掌握了吗?那老师考考你们!出示练习六的第1
题和第2题。
学生读题,口答。
2、为了激励同学们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小刺猬准备运苹果奖励给大家。
3、大家一起来看小刺猬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怎样解答?你帮小刺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奖励你一个大苹果。
第二个问题谁会解决?
4、同学们得到了小刺猬的奖励,高兴吗?老师还有一个想法,刚才我们都是口头解决的问题,你能讲问题写在纸上吗?出示主题图,要求将问题写在作业纸上,再解答。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题用除法计算?
五、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
有15个同学做游有15个同学做游戏,
戏,平均分成了3 每组有5人,
组,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
15÷3=5(人) 15÷5=3(人)
答:每组有5人。
答:可以分成3组。
执教教师:菜市小学李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