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文本与说明书内容要求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 (1)第三章 (1)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A市A区十字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制分图图则的用地面积:10.5公顷。

第1.1条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规划片区的土地,保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规划分图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制定《A市A区十字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2条《A市A区十字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A 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A 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A 市人民政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建设文件和专家与相关部门审议意见、A 市规建纪〔2003〕4号文、A 市规建纪〔2003〕6号文、 A 市规委纪〔2003〕7号文等而编制的,其内容深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第1.3条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分图图则、规划图和说明书四个部分,主要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文本与分图图则是该区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二者须同时使用,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1.4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开辟的原则。

第1.5条本规划文本涉及的指标是根据国家、A 市和A 区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条例、准则以及A 市实际情况、结合长远发展要求而制定的。

对于本规划文本及图则未涉及的指标、技术规定,均应参照国家、 A 市和A 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准则执行。

第1.6条本规划合用于规划区内各地块和各类别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造物新建及改扩建的管理工作,是下层次修筑性详细规划编制、建造和市政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2.1条规划范围规划片区是指武陵大道以东、柳叶大道以北、沙港路以南、芙蓉路以西的区域。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成果与深度要求1、规划用地的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主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情况。

2、规划用地现状图:(比例1:2000)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筑现状图、人口分布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2)人口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3)建筑物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建筑)类型、位置、等级、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分布等情况等。

3、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1:2000)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的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标明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的位置、等级、规模,以及主要控制指标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2000)(1)道路交通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交通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型、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2)竖向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围合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长、坡度,标明各地块规划规划标高。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2000)标明公共服务设施的平面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以及相应建设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第二章 现状调查内容分析要点与专题研究................................................................................. 3 2.1 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分析............................................................................................... 3 2.2 专题研究........................................................................................................................... 3
1.在现状调研阶段,向有关部门征求 其意见。 2.在初步方案、正式方案阶段应向甲 方提供合格成果和进行现场汇报。 3.在成果与论证审查阶段,应做好协 助工作。
为报批归档提供合格的材料
质量与服务保障
甲方工作进行组织、执行、监督。
2
第二章 现状调查内容分析要点与专题研究
2.1 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分析
1、规划编制单位组织人员到项目区范围进行现场踏勘拍照,对现状的土地 利用、现状建筑、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安全设施以及道路交通调查研 究。
第五章 控规编制成果要求............................................................................................................. 9 5.1 管理文件........................................................................................................................... 9 5.1.1 规划文本的基本目录与具体内容要点 ................................................................. 9 5.1.2 图则的基本图式与编制要求............................................................................... 11 5.1.3 规划图纸的基本目录........................................................................................... 11 5.2 技术文件......................................................................................................................... 12 5.2.1 规划说明书的基本目录与编写要求 ................................................................... 12 5.2.2 基础资料汇编要求............................................................................................... 14 5.2.3 专题研究报告....................................................................................................... 15

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整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整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整理第一章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城市用地分类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4小类。

1、框架2、控规的涵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定性、定量、定位、定界: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⑴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⑵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⑶体现城市设计的构想⑷城市政策的载体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程序:①项目准备阶段②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③方案设计阶段④成果编制阶段⑤上报审批阶段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⑴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⑵确定各地块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⑶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⑷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⑸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⑹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3、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绿地率、公建配套项目、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用地边界、社会停车场库、配件停车场库、地块出入口方位、数量和允许开口的路段、建筑形体、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内容。

主要控制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中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绿地率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

1 总则1.0.1 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定。

1.0.2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定为依据,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结合、规划设计与开发衔接,将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转化为微观控制的规划编制层次。

1.0.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对象主要是城市近、中期建设地域中的新区(含开发区)或旧城改建地区。

其规划成果是城市建设管理、修建设计和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1.0.4 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经当地人民政府或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能生效。

1.0.5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技术规定。

1.0.6 本规定由湖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2 规划基础资料2.0.1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对所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历史、现状及规划等情况作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2.0.2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2.0.3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收集以下基础资料:2.0.3.1 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本规划区的规划要求及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2.0.3.2 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1/2000),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和补充细分类;2.0.3.3 人口分布现状资料: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等;2.0.3.4 建筑物现状资料:建筑物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2.0.3.5 公共设施规划与分布情况;2.0.3.6 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资料及专项工程规划资料;2.0.3.7 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地价等级、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况、开发方式等;2.0.3.8 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2.0.3.9 所在城市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资料及城市环境质量资料;2.0.3.10 有关部门对该地区的要求及近期建设项目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讲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讲义
• 11、地块控制图则(1:1000-1:2000)
– 道路红线、地块界线、面积、性质、建筑密度、 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地块编号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三)文本要求
• 1、总则
– 规划目的、依据、原则、范围、适用范围、强 制性内容、执行主体、管理权限等。
•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3、土地使用
1.中国特色的法定规划
借鉴区划技术,变革传统详细规划形成的具有中国 特色的规划类型,基本方法是“地块指标”加“图 则”;
城乡规划法明确的法定规划之一; 反映各个利益主体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关系; 地方政府控制和引导土地开发的依据,建设主管部
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法范 畴); 公众参与最具实效性的内容; 法律严肃性越来越高; 编制技术不断探索与进步。
– 重点地段建筑物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群体组合 控制与引导、历史文化遗传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 9、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
– 土地使用规划、建筑容量规划、建筑建造规划等的控 制规定
• 10、其他
– 成果组成、附图、附表、附录等
(四)说明书要求
• 1、前言 • 2、概况 • 3、背景、依据 • 4、目标、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5、土地使用规划 •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各类用地界线、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公共 设施、等
图件成果要求
• 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 道路走向、线型、横断面、交叉口坐标标高、 停车场位置、地坪规划标高等
• 5、公共设施规划图
– 位置、类别、等级、分布、服务半径等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 ×100%
•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总层数 • 建筑面积=底层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设用地总
面积
绿地率: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 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
第一节 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2、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方法 I.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是通过指标的制定来
实现的,其核心内容是各项控制指标。 II. 指标:规定性指标、引导性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304)
规定性指标 引导性指标
规 土地使用 划 控 制 指 标 体 系
土地使用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
建筑建造 建筑建造控制 城市设计引导
II. 指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指该指标是参照执行的, 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包括:人口容量(居住人口密 度);建筑形式、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其他环 境要求(关于环境保护、污染控制、景观要求等的指 导性指标,可根据现状条件、规划要求、各地情况因 地制宜的设置)
1、土地使用控制
是规定性控制内容的核心部分。 控制内容:用地面积、用地边界、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
4、行为活动控制
交通活动、环境保护两方面。 交通活动:交通出入口方位、数量、禁止机动车出入口路段、
交通运行组织规定、地块内允许通过的车辆类型、地块 内停车泊位数量和交通组织、装卸场地规定、装卸场地 位置和面积等。 环境保护: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三节 引导性控制要素
1、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 2、建筑高度、体量、形式与色彩控制 3、其他引导性控制要素(建筑空间组合、建筑小品、居
第六节 控规的实施与管理

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和要求

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详细规划的编制第二十一条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二条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二十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二)规定各地块建设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四)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五)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

图纸比例1/1000-1/2000。

第二十五条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第二十六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六)竖向规划设计;(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第二十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一)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首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目标和范围的确认。

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即确定项目要达到的成果和项目的工作内容。

只有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规划和控制。

其次,控制性详细规划还包括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

这需要对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和排列,确定各项工作的时间和资源需求,从而合理地安排资源的使用,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另外,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涉及到项目进度的安排和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工作量等,并且需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偏差,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

此外,控制性详细规划还包括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因此,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最后,控制性详细规划还需要进行成本的估算和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详细的估算,并且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确保项目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综上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的确认、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进度的安排和控制、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以及成本的估算和控制等方方面面。

只有做好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才能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第三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一、xx要求(一)基本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总体规划各项指标能够落实的保证,是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其成果表达深度应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1.既能深化、补充、完善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意图,又能落实到每块具体用地上。

2.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控制城市开发在规划意图内有序进行,提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或具体城市开发项目的规划条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控制条件、指标与具体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建设地块上进行控制,作为土地招议标底条件,在建设中付诸实施。

3.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个案建设(规划设计条件)《(城市规划法)解说》第二十条指出:“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

〃第二十五条指出:“在城市规划区内,应根据旧区改建和新区开发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和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的依据。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以上规定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个案建设的指导地位。

(二讷容xx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的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要求如下: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
(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 界线;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深度要求
3)成果特征
(2)表达模式:
(1)组成:文件(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图纸(图则)
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的位置、规模与用 地范围。
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深度要求
②竖向规划图
地块内的排水方向(汇水分区和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 折点的标高、坡度(横坡和纵坡,坡度要求)、坡长,标明各地块
规划控制标高。 (5)公共1 2 3
编制的程序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方法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1.1 1.2
任务书的编制 编制过程与工作要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S
1
编制的程序
编制的程序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编制过程与工作要点
1) 工作阶段划分
(1)项目准备阶段 (2)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
(3)方案设计阶段
(4)成果编制阶段 (5)上报审批阶段
编制的程序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编制过程与工作要点
1) 各阶段工作要求
(1)项目准备阶段 ①熟悉合同文本,了解项目委托方的情况。

(完整word版)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完整word版)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xx综合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详地形图)2.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2。

1课程性质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是规划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与强化专业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参于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的综合能力。

2.2教学目的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要求,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

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与专业实践结合进行,即分为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和规划设计两个阶段.(1)规划基础资料调查通过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使学生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及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为下阶段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2)规划设计阶段通过规划设计,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学习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标准、规划内容、技术方法。

2.3调查及设计内容与要求2。

3.1调查内容与要求(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现状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与要求,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调查应结合教学设计选题,针对设计对象:县城风貌特色、交通、地形等方面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现状资料报告。

撰写之后的规划说明和文本打下基础。

(2)根据规划分析县城在整个区域中的位置和地位。

(3)提出县城的规划结构分析图、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4)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县城的功能和绿化场地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相应的环境设计图。

绿化种植设计应与高台的土壤和气候特征相适应。

(5)鼓励在基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方面因素进行规划构思。

提出县城规划的理念和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控制指标,指导因素等。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黄线、绿线、紫线、蓝线)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等“四线”及控制要求。

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者减少控制要求和指标。

规模较小的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与镇总体规划编制相结合,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召开由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的审查会。

审查通过后,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审查意见、公众意见及处理结果报审批机关。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由文本、图表、说明书以及各种必要的技术研究资料构成。

经批准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必要性进行专题论证;(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采用多种方式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议,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修改方案;(四)修改后应当按法定程序审查报批。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14
(g)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 率。通常以下限控制。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 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 ( 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 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 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h)交通出人口方位: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具体 可分为以下几个指标:
1 、基础资料的收集
控制性详细规划至少应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a) 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
的规划资料; (b) 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 (c) 人口分布现状; (d) 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
保留建筑等; (e)公共设施规模及分布; (f)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g)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包括地价等级类型、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
第一节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 的内容和方法
1
本节知识结构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 1.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2.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3.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2
在我国,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二个 层面,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为规划管理提供控制依据。
5
(3)城市政策的载体
城市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城市发展的某种目标而采取的特别 措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包含诸如城市产业结构、 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城市环境保护,鼓励开发建设等 方面广泛的城市政策的内容。
例如,适当放宽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可以更多的 吸引开发者的 投资意向,从而带动地区发展:适当加紧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可以更好地保 障环境质量:而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多种选择,则可以实现 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xx与成果要求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成果与深度要求1、规划用地的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主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情况。

2、规划用地现状图:(比例1:2000)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筑现状图、人口分布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2)人口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3)建筑物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建筑)类型、位置、等级、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分布等情况等。

3、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1:2000)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的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标明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的位置、等级、规模,以及主要控制指标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2000)(1)道路交通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交通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型、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2)竖向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围合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长、坡度,标明各地块规划规划标高。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2000)标明公共服务设施的平面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以及相应建设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xxxx大学城市规划系佛山均安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城市规划设计3 作业编号:12-13-02 适用年级:城规09级一、标题佛山顺德区均安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的内容和方法,在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控规编制办法的基础上,分析土地使用区划的功能性、经济性、法规性,制定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规划导则,建立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操作原则和规定,同时掌握控规文本的编制方法并按照教学要求提交相应成果。

三、设计任务与成果要求(一)设计任务1、现场踏勘,分析地形,调整并深化中心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细化用地和交通路网;2、每个人编制镇中心50-100公顷规模的城市设计;3、编制镇中心区控制详细规划总体部分成果(2人组4平方公里以上,3人组6平方公里以上,4人组8平方公里以上);4、分工编制完成分图图则部分内容;5、完成个人部分的城市设计成果;6、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文本及说明书;(二)成果1.规划的基础资料补充收集,现场踏勘补充资料;2.镇中心区城市设计整体空间形态结构意向图公共空间体系图高度控制图建筑密度控制图开发强度控制图城市设计总平面镇中心区总体城市设计鸟瞰图3.镇中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1)公共成果a.区位图(图纸比例不限)b.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划分至中类,部分深化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可分别分图纸绘制;c.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d.道路交通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e.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f.公建/市政设施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2)个人成果(用地规模0.5-1平方公里)第一部分:城市设计导向图,包括:a、城市设计图(对控规阶段城市设计构思的表达)1:3000-5000b、对应于个人所选定的规划范围的总平面图c、对应于上述总平面的全鸟瞰图(A1,彩色,表现手法不限)d、各系统图及其分析图第二部分:分图图则图纸标绘以下内容:a、规划各地块的界限,标注主要控制指标;b、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c、停车场和其它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必要时b、c两项可单独绘制;d、相应规划控制说明4.控规文本及其说明书四、进度安排五、参考资料1、《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教材;2、《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五分册(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5、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理念研究,黄伟光梁智雄,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2期;6、浅析空间形态研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作用,张月胜山西建筑-2008年22期;7、不同类型地区控制指标体系确定的探讨,彭文高任庆昌城市规划-2008年7期;8、新形势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创新——珠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作实践探索,梁满和广东科技-2008年12期;9、快速城市化地区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思考,周祥胜建筑与环境-2008年3期;10、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若干动态与思考,王骏张照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3期;11、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潘步云梁智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1期;12、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若干探讨,刘理红山西建筑-2008年10期;13、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若干探讨——基于广州市番禺区控规编制的检讨,柏巍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2期;14、广州市控制性规划导则实施评价研究,姚燕华孙翔... 城市规划-2008年2期;15、对小城镇旧城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广东省小榄镇A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屈桡泳小城镇建设-2007年12期;16、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及主要控制要素,李书山山西建筑-2007年28期;17、从开发控制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姚燕华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9期;1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层面的指标体系更新思考--以大城市中心区为例,运迎霞尤明华中建筑-2007年7期;19、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创新——《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解析,蔡瀛王朝晖... 城市规划-2007年3期;20、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及实施策略研究,恽爽张颖... 规划师-2006年10期;21、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探究,曹曙翁一峰城市规划-2006年12期;22、城市公共利益与工业园区规划方法探索——以上饶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杨忠伟王雨村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1期;23、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若干思考——通过对美、德、日、中法定层面规划比较研究,李名扬孙翔中国建设信息-2005年09X期;24、城市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探讨——强制性内容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城市设计,陈谦李彦林... 城市规划-2005年5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基本内容要求1、总则(规划的目的、依据、规划原则、规划范围、适用范围、执行主体和管理权限等内容)(1)规划背景、目标简要说明规划编制的社会经济背景与规划目标,一般是就规划地区与周边环境的目前经济发展情况与未来变动态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应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城市土地资源、空间环境面临重大调整,城市开发需求与规划管理应对等情况予以说明,突出在新形势下进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明确规划的经济、社会、环境目标。

(2)规划依据、原则简要说明与规划区相关联并编制生效使用的上级规划规划,各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政府文件和技术规定,这些都是规划内容条款制定必须或应当遵照参考的依据;规划原则是对规划内容编制具体行为在规划指导思想和重大问题价值取向上的明确和界定。

(3)规划的范围、概况简要说明规划区自然地理边界;说明规划区区位条件,现状用地的地形地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对规划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

(4)文本、图则之间的关系、各自作用、适用范围、强制性内容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与图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实现规划控制的意图,单靠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文字性控制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图图则图形化控制都不能达到理性的效果,所以,一般应当将两者结合使用。

此外,文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些方面使用,也要说明,即说明文本的适用范围。

同时,规划文本、图则的法律地位、强制性条款指标内容设置也要明确说明。

(5)主管单位、解释权规划文本的技术性和概括性较强,所以需要明确规划实施过程中,由谁来对各种问题的协调进行处理和解释,明确规划实施主管单位和规划解释主体的权限。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在一定区域环境中的功能定位,确定规划期内的人口控制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提出规划发展目标,确定本规划区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明确主要用地的分布、规模。

3、土地使用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划分地块,明确细分后各类用地的布局与规模。

对土地使用的规划要点进行说明,特别要对用地性质细分和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原则和措施加以说明,确定各地块的规划控制指标。

同时,需要附加如:《用地分类一览表》、《规划用地平衡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土地使用兼容控制表》等土地使用与强度控制技术表格。

4、道路交通明确对规划道路及交通组织方式,道路性质、红线宽度、断面形式的规划,对交叉口形式,路网密度、道路坡度限制、规划停车场,出入口、桥梁形式等其他各类交通设施的控制规定5、绿化和水系标明规划区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分类以及公共绿地的位置,确定各级绿地的范围、界限、规模和建设要求;标明规划区内河流水域的来源,河流水域的系统分布状况和用地比重,提出城市河道“蓝线”的控制原则和具体要求。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明确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等级结构、布局、用地规模、服务半径、对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规定进行说明。

7、六线规划对城市六线提——红线、绿线、黄线、蓝线、紫线、橙线提出控制原则和具体要求。

8、市政工程管线(1)给水规划①、预测总用水量、提出水质、水压的要求②、选择供水引入方向③、确定加压泵站、调节水池等给水设施的位置和规模④、布局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⑤、选择管材(2)排水规划①、明确排水体制②、预测雨、污水排放量③、确定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相关设施位置、规模和卫生防护距离④、确定雨、污水系统布局、管线走向、管径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出水口位置⑤、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3)供电规划①、预测总用电负荷②、选择电源引入方向③、确定供电设施(如变电站、开闭所)的位置和容量④、规划布置10KV电网及低压电网⑤、明确线路敷设方式及高压走廊保护范围(4)电信规划①、预测通讯总需求量②、选择通讯接入方向③、确定电信局、所的位置以及容量④、确定通讯线路位置、附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⑤、确定规划区电台、微波站、卫星通讯设施控制保护措施以及重要通讯干线(含微波、军事通讯等)保护原则(5)燃气规划①、预测总用气量②、确定储配气站位置、容量以及用地保护范围③、确定储配气站位置、容量以及用地保护范围④、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管径(6)供热规划①、预测总热负荷②、选择热源引入方向③、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9、环卫、环保、防灾等控制要求(1)环境卫生规划①、估算规划区内固体废弃物产量②、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③、确定垃圾收运方式④、布局各种卫生设施,确定其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措施等(2)防灾规划①、确定各种消防设施的布局以及消防通道间距等②、确定地下防空建筑的规模、数量、配套内容、抗力等级、位置布局、以及平站结合的用途③、确定防洪提标高、排涝泵站位置等④、确定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⑤、确定生命线系统的布局,以及维护措施10、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主要明确地下空间的使用,包括地下空间的使用性质、地下通道的布置。

11、城市设计引导(1)在上一层次规划提出的城市设计要求基础上,提出城市设计总体构思和整体结构框架,补充、完善和深化上一层城市设计要求(2)、根据规划区环境特征、历史背景和空间景观特点,对城市广场、绿地、水体、商业、办公和居住等功能空间,城市轮廓线、标志性建筑、街道、夜间景观、标识以及无障碍系统等环境要素方面,重点地段建筑物高度、体量、风格、色彩、建筑群体组合空间关系,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控制,引导的原则和措施。

12、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建筑容量规划、建筑建造等三个方面控制内容(1)土地使用规划控制①、对土地使用的规定②、对规划用地在细分的管理规定(规划街坊、地块划分)③、对土地使用兼容性和何种用地适建性的规定(2)建筑容量规划控制①、对规划街坊、地块建筑容量控制规定②、对规划街坊、地块建筑密度控制规定③、对规划街坊人口容量和密度的规定④、对规划街坊和地块容量和密度变更调整的规定(3)建筑建造规划控制①对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Ⅰ、对规划街坊及地块建筑限高的一般规定Ⅱ、对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和沿路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Ⅲ、对涉及优秀历史建筑、文物及历史文化风貌区域内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Ⅲ、对其他待定地区的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Ⅳ、对涉及城市主要景观视线走廊、微波通道、机场净空等地区的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②对建筑后退的控制规定Ⅰ、对建筑后退的道路红线的控制规定Ⅱ、对建筑后退地块边界的控制规定③对建筑单体面宽的控制规定④对建筑间距的控制规定13、其他包括公众参与与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包括说明规划成果的组成、附图、附表与附录等三: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规划说明书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规划编制以及规划审批和管理实施,规划全面的技术依据。

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11个方面:1、前言:阐明规划编制的背景以及主要过程。

包括接受委托、编制的整个过程,方案论证、公开展示、修改和审批的全过程,鸣谢协作单位等。

2、概况:通过分析论证,阐明规划区位环境的优劣和建设规模的大小,对规划区建设条件进行分析。

需要对用地坡度、高程、地质、水文以及风向、植被、土壤等现状因素进行分析,在各类分析的基础上,对用地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

3、背景、依据阐明规划编制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背景条件,阐明规划编制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和技术依据。

对文本相关规定进行具体阐述和解说。

4、目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划结构对规划区发展前景作出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近、中期发展目标;阐明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阐明规划区在区域环境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深化落实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规定;阐明规划区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与功能布局,明确主要用地的分布、规模5、土地使用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划分地块,明确细分后各类用地的布局与规模。

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和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原则和措施进行说明,合理确定各地块的规划控制指标。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阐明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服务半径、对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规定进行说明。

7、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说明铁路、公共、航空、港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以及保护控制要求(2)内部交通①、阐明现状道路、准现状道路红线、坐标、标高、断面以及交通设施的分布与用地面积等②、调查旧区交通流量,在城市专项交通规划指导下新区交通设施的分布与用地面积等③、确定规划道路功能构成及等级划分,明确道路技术标准、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工作图精度采用1/500地形图)④、道路竖向及重要交叉口意向性规划及渠化设计⑤、布置公共停车场(库)、公交站场⑥、明确规划管理中道路的调整原则8、绿地、水系规划详细说明规划区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以及公共绿地的位置,确定各级绿地的范围、界限、规模和建设要求;分析规划区内河流水域基本条件,结合相关工程规划要求,确定河流水域的系统分布,说明城市“河道”其两岸须控制使用的用地,而者合成区域的边界线,控制原则和具体要求。

9、市政工程规划说明各项市政工程设施的问题;提出各项市政设施的定量要求,如供水量、供电量、燃气量等;明确各类市政设施安排的各项要求,如各项市政设施用地规模,市政设施管网的布置标准。

(1)给水规划①、说明现状用水情况,调查周边水厂、调节池、加压站、水压和管网情况②、选取用水标准,预测总用水量③、分析选择供水引入方向④、确定加压泵站、调节水池等给水设施的位置以及规模⑤、布局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与水压、选择管材(2)排水规划①、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包括现状汇水面积,防洪标准及管网情况②、明确排水体制,计算汇水面积,确定防洪标准,污水量③、确定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相关设施位置、规模和卫生防护距离④、确定雨、污水系统布局、管线走向、管径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出水口位置⑤、拟定雨水利用措施,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3)供电规划①说明现状电力情况,存在的问题(包括现状用地情况、周边变电站、开闭所和现状电力线情况)②、选取用地标准,预测总用电负荷③、分析选择电源引入方向④、确定供电设施(如变电站、开闭所)的位置和规模⑤、明确线路敷设方式及高压走廊保护范围⑥、规划设计10KV电网及低压电网(4)电信规划①、说明现状电信情况(包括电信线路、周边电信局设置的情况等),分析存在问题②、分析选择通讯接入方向③、选取电信预测标准,预测通讯总需求量④、分析确定局(所)位置及容量,阐明通讯线路位置、附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等⑤、明确微波通道走向宽度和对构筑物的控制保护措施、高度限制要求等(5)燃气规划①、说明现状管网、储配气站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②、选取用气标准,预测总用气量③、分析选择气源引入方向④、确定储配气站的位置,容量及用地保护单位⑤、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管径(6)供热规划①、说明现状管网、供热设施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②、选取供热标准,预测总热负荷③、分析选择热源引入方向④、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计算管径10、环卫、环保、防灾等(1)环境卫生规划①、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估算规划区内固体废弃物产量②、分析确定垃圾收运方式,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式及其他环境卫生控制要求③、分析垃圾箱、废物箱、垃圾收集站点、公厕、环卫管理机构等布局规划要求,提出防护隔离措施等(2)防灾规划①、分析城市消防对策和标准,确定各种消防设施通道的布局要求等②、分析防空工程建设原则和标准,确定地下防空建筑设施规划,以及平站结合的用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