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游戏”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用心理游戏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用“心理游戏”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2011-10-16 16:05:11) 课题论文转载▼用“心理游戏”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浅谈“心理游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本文从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心理游戏”的缘起谈起,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心理游戏”在班集体团队建设起始阶段的运用;二、选定有班级特色的“心理游戏”作为主线的坚持运用;三、学生出现问题时,“心理游戏”的设计和运用。
【关键词】心理游戏唤醒心灵【正文】我从来不挑剔班级或学生,我也从来不计较学校交给我带的是怎样的班级,因为我对班主任工作有着满腔的热情和足够的自信。
可是当我刚接手“微笑班”(后来和同学们一起取的班名)这个初一新班时,我的心情还是抑制不住地沮丧,这是怎样的一个班级啊:全班48人,三门功课两个A的只有两人,在小学担任过组长以上班委的只有5人。
小学老师的评语中提到学习习惯差,喜欢打闹的为数不少,还有好几个男生的成长记录册上写着脾气暴躁,遇事易冲动。
而入校后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数英三门总分在200分以上只有七人的成绩,使我对新班级所有的热情和信心都几乎没了踪影。
学生现状如此,我没有逃避的路径,我必须迎头而上。
怎么办?混三年,随它而去那不是我的个性。
“困难越大,挑战越有味!”我不断对自己说着激励的话语,同时我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班级情况,心中有了一个对班级的期待目标:要让孩子们学会“静”,能知“礼”,愿意“改”,努力“搏”。
可是如此好动却又不好学的班级我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讲道理、定规则、处罚等传统做法,孩子们在小学早已习以为常,我得找到让他们感到新奇的东西,让他们因好奇而愿意紧跟着我的步伐去看、去听、去尝试,只有这样我才有引导他们的可能,才有达到我相期待的目标的可能。
我想到了“心理游戏”在小团体辅导实践中的显著效果,那如果把“心理游戏”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是不是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心理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是心理辅导常用来让参与者体验与感悟的载体。
初中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初中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初中二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生成长需要全方面的培养和关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呢?本文将从游戏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一、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游戏,学生们可以体验到竞争、合作、创新等不同的情景,从而让他们对人生和自己的未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游戏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快乐和积极向上。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项目,可以帮助学生们展开心理自我调适的尝试,培养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和情境适应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们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等能力。
二、游戏项目设计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基于游戏的项目,如下:1、情感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情感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在模拟的情景中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了解自己情绪的波动,加强调节能力。
游戏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人际冲突、考试压力等常见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情感。
例如,学生们可以扮演学生、老师、家长等不同角色,通过互相交流、理解、协商,来解决诸如感情纠纷、学习问题,从而增进情感理解、沟通和管理能力。
2、反应测试游戏反应测试游戏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比如,在游戏中,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快速反应。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让他们更加沉稳,更快速地应对不同的情况,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3、奖惩机制游戏设计一定的奖惩机制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深刻领悟到奖励和惩罚的意义。
例如,在学生的努力和成绩表现优秀时,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表现不佳、不符合要求时,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四年级学生醒盹的课堂小游戏
四年级学生醒盹的课堂小游戏1、击鼓传花让全班同学按座位次序传递一件东西,传递的同时老师背对学生,会放音乐或敲桌子发出声音,当声音停止的时候,那件东西在谁手里谁就要站起来。
之后,老师会检查这个同学的课文背诵情况。
这个游戏能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将全班的气氛带动起来,还能在玩的同时就把所留的作业检查完。
2、趣味猜猜猜一张便条纸贴在一名同学的额头上,上面写着人名或者一个物体的名字,他必须将便利贴上写的什么猜出来。
在猜谜的过程中,他可以向班上的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但同学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这个游戏对猜谜的学生和描述的学生都有帮助。
老师要设置内容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可以复习教学内容。
引导被贴纸条的同学问问题,例如:“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呢?”“这个人物写过xx著作吗?”“这个物体有8条边吗?”等。
这个游戏不光是帮学生提神这么简单,它能够帮助学生复习知识点,在互动游戏的时候巩固上一堂课所学内容。
3、神秘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很适合数学课。
游戏人数为3—5人;每人准备纸和笔。
从学生中选一个人当法官,由他选出一个神秘数字;每个人轮流问一个问题,由法官回答“是”或“不是”,以帮助自己来判断数字;不可直接问自己所说的数字是不是神秘数字。
可以问这些问题:是不是偶数?两位数吗?各位数是3吗?在10到20之间吗?除法官外其他人轮流猜数字,每个人只有2次机会。
两次机会内猜中,法官输,游戏结束,否则法官赢。
4、10秒钟游戏当学生都昏昏沉沉时,你要求全班同学只要是在响起某种音乐的时候就要有节奏的拍手或者站起来手拉手。
当需要分组做作业的时候,要求小组内所有人盯着彼此的眼睛,不许眨眼。
最先眨眼的人就是小组长;旋转一支笔,笔尖指到谁,谁就负责整理抄写小组的讨论成果。
这种10秒小游戏就是为了快速定位角色,使活动迅速地展开。
5、逛三园游戏这个游戏原本的规则是:从第一个同学依次开始说:星期三——逛三园——什么园——动物园(或植物园、蔬菜园),然后每个同学必须说出相应的动物,不能重复,也不能停顿,要不然受到处罚。
大班综合教案静心之旅
大班综合教案:静心之旅为了让大班幼儿更好地体验静心,我们设计了一节主题为“静心之旅”的综合教案。
本教案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教学价值、教学目标、教学区域、教学准备、教学介绍、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一、教学价值静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态,调节情绪,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对其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将会在游戏中体验到静心的乐趣,懂得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静心的重要性;2. 学会通过体验静心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3.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区域教学区域需要在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进行,为了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在教室内或是户外搭建一个小小的帐篷或者是静心角落,让幼儿感受到安静而充满神秘感的气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简单的静心游戏和练习;2. 准备教具,如音乐、易拉罐、小球、沙袋等;3. 准备一些简单的小礼物或者奖品,以便于让幼儿更好地参与进来。
五、教学介绍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如《小青蛙学静心》来介绍静心的概念和意义。
然后,老师可以与幼儿分享一些自己静心的经历和感受,并告诉幼儿静心的好处和作用。
六、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静心的重要性;2. 培养幼儿自我调节的能力;3.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七、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静心;2. 视频教学法,通过播放一些静心视频,让幼儿感受到静心的氛围;3.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静心的场景,让幼儿感受到安静的氛围。
八、教学过程1. 制定游戏规则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制定一些适合他们的静心游戏,如易拉罐游戏、小球游戏、沙袋游戏等。
在游戏之前,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要点。
2. 进行游戏让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让他们体验到静心的乐趣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观看静心视频播放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静心视频,让他们感受到静心的氛围和意义。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游戏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游戏心理游戏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与中学生的辅导中更是如此。
这些游戏能够帮助中学生们发掘潜藏的情感、增强沟通技巧、促进团队合作并提高自我认知。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适合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使用的心理游戏。
1. 冰山模型冰山模型是一种经典的心理游戏,旨在帮助中学生们了解情感的表面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被要求写下一个他们正在面临的问题或者困扰,并将其描述为冰山的上方。
然后,他们需要思考产生这个问题的深层原因,并将其描述为冰山的下方。
通过分析并讨论这些问题,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2. 编织亲密关系这个游戏旨在培养中学生们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参与者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段绳子。
然后,他们被要求彼此介绍并用绳子将彼此连接起来。
接下来,参与者需要讨论如何维护这种联系,并找到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
这个游戏让中学生们认识到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际的方法和技巧。
3. 情绪表达绘画这个游戏鼓励中学生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每个参与者都会得到一张空白纸和一些绘画用具。
然后,他们被要求用颜色和形状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完成后,参与者会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绘画的意义和情感背后的原因。
这个游戏帮助中学生们提升情绪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情感交流和理解。
4. 情感扮演情感扮演游戏有助于中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
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特定的情感角色,如快乐、愤怒、伤心等。
然后,他们被要求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情感状态进行表演,并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这种情感。
其他人需要猜测他们所扮演的情感是什么,并尝试体会和理解。
通过这个游戏,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情感的复杂性,并培养共情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结语: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使用心理游戏可以为中学生们提供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式来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心理世界。
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心理沙盘游戏给孩子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世界
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心理沙盘游戏给孩子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世界在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通过在沙盘内用各种模型、玩具摆弄心灵故事,使儿童与无意识接触并表达超语言的经历和被阻碍的能量。
这种接触与表达,可促进激活、恢复、转化、治愈、新生的力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人格发展和心性成长都有促进作用。
儿童在参与京师博仁团队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和训练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减少情绪不稳定,任性、逃避与外界的束缚不同,在沙盘的世界中孩子们可以没有约束的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一些被压抑或者不允许的想法能够得到体现,更好的释放负面的能量,整合自己的内心世界。
2、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沙盘中的意象表达技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深层次需要和思维风格,从而调整自己的家庭教养模式,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3、促进言语表达能力面对游戏般的情景,极大的鼓励了胆小不敢发言的孩子,通过对沙盘内容的描述促进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的帮助家长和老师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
4、加强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沙盘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表达,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增进人际交往技巧,改变孩子不敢说话、不会和别人沟通、不会处理人际冲突、无主见、无法听取他人意见、无法与他人合作、缺乏领袖精神等的情况;孩子在团队沙盘中通过观察和倾听能改变孩子强势霸道、抗挫折能力差、不会处理人际冲突、情绪不稳定、无法与他人合作等的情绪问题。
5、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沙盘游戏能更好的进入孩子的世界,促进孩子发挥想象力,一个放松自由的世界能更好的发挥和促进孩子的创造能力。
6、帮助孩子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训练视觉理解能力7、心理问题的治疗沙盘游戏能对自闭症、恐怖症、社交困惑等心理障碍的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促进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和学业能力的发展;对有辍学倾向、学校恐怖症、同伴关系困惑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二心理健康教案:第五课 唤醒沉睡的潜能
高二第五课唤醒沉睡的潜能【主题说明】现行的学校教育非常看重考试科目的乘机,而所占比重最大的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
有的学生在某一种能力方面比较强,在另一种能力上稍弱,这样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偏科现象。
偏科的学生容易对自己的弱势科目所代表的能力产生怀疑或者自卑,从而放弃在弱势科目上的努力。
本课旨在唤醒学生对自己潜能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上还有其他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能让他们尽早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到人是有潜能的,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
2、情感目标:通过发现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悦纳自己。
3、行为目标:将所学的方法运用于生活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并积极开发。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人类是有潜能的。
难点: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在生活学习中积极开发。
【课前准备】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心动时刻(热身暖心)激发学生对自己潜能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掌声响起来1、学生先预计一下自己一分钟可以拍手多少次?并记录下来。
2、请同学上台拍手,并记录下自己实际拍手次数。
3、对比两次拍手次数,分享自己的感受。
时间:5分钟。
心路星语(体验分享)活动一:故事分享活动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一、通过故事分享,引导学生发现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潜能,只要有恰当的时机就可以展现出来。
二、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我们需要有激发潜能的动力,但动机要适当。
活动一:故事分享通过新加坡母亲冲刺接从楼上掉下里的孩子事件,认识到潜能的存在。
活动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通过故事情境发现合适目标对于激发潜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现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关系的定律。
他认为在一定限度内,随着动机水平的提高,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超过这个限度,工作效率随之降低。
最佳工作效率的动机水平为中等。
1、时间:22分钟。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九年级 第十六课唤醒沉睡的潜能
我们有时会听说:“某某原来学习 很一般,但不知为何,初三一年就成 为了尖子生,最终考取了重点高中”。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每个 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被 开发出来,将会释放出神奇的力量。 只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你也可以 爆发惊人的潜能。
讨论与分享: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何感想? 它对你突破自我又有什么启发?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 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 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放弃努力。其实,我 们不必想一年甚至一个月之后的事,只要 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 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 “滴答”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渗入 我们的生命。
何为潜能?
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未被启用、认识、开 发的智慧潜能、非智力潜能、创造潜能。
一是人的能力开发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二是由于受客观环境和人本身因素 的影响,人的许多能力至今未被充分 认识;
三是潜在能力经过有效的学习和训练 后,人们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活动二:神奇的“谜底”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到了两只旧钟跟前。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一只旧钟对 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儿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不消了。”
上课效率
做作业
考试成绩
跑步速身体运动 智力
唤醒沉睡的潜能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共16张PPT)
唤醒沉睡的潜能
一、活动在线
活动一、神奇的一分钟 【活动程序】 1.分组,每小组5人,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课前完成) 2.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小组讨论各组 记录员记录,代表分享。 3.预计一分钟能拍手多少次,各组选出代表参赛。
唤醒沉睡的潜能
【讨论与分享】 1.你对生活中的一分钟有什么新的认识? 2.一分钟拍手的次数比你的预计多还是少? 3.如何将对一分钟的新感受运用到挖掘学习潜能上?
唤醒沉睡的潜能
故事二:德国著名的法学家卡尔·威特小时候是个智力不高的人,邻 居们都说他是个“白痴”。但是他的父亲却并不因此而绝望,相反, 他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便踏踏实实地按自己的计划对卡尔·威 特进行教育。许多人都认为这会白费力气,但是这个“痴呆儿”不 久就让邻居们大为吃惊。他8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德、意、法、英、 拉丁语和希腊语六种语言,9岁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不到14岁就发 表数学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16岁时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 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唤醒沉睡的潜能
【讨论与分享】 1.你对生活中的一分钟有什么新的认识? 2.一分钟拍手的次数比你的预计多还是少? 3.如何将对一分钟的新感受运用到挖掘学习潜能上?
唤醒沉睡的潜能
活动二:10%的拓展 【活动程序】 1.让同学走到教室的墙边,请他伸展一只手臂,尽可能地 去触摸墙的高处,记录他的指尖所能达到的高度。 2.然后让他再次伸展手臂,并竭尽全力,去触摸尽可能高 的地方。注意指尖伸展的地方,是否不断增高了。
感谢聆听!
唤醒沉睡的潜能
请同学们按以下步骤做: 先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写下来; 然后,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心理做进一步的延伸; 随后,再进一步扩展延伸 最后请几个同学讲讲自己的优点跟缺点
《第十四课唤醒沉睡的潜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13九年级上册
《唤醒沉睡的潜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潜能的内涵,激发其探索自身潜能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心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作业内容1. 潜能探索活动:学生需在家中静心思考,回忆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曾经展现出的不为人知的潜力和特长,并记录下来。
2. 自我潜能分析:学生需分析自己潜能的特点,包括潜在的优势和需要进一步开发的领域,并尝试找出阻碍潜能发挥的障碍及可能的克服方法。
3. 小组讨论:在班级内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分享各自的潜能探索和自我分析结果,相互讨论如何帮助对方克服困难、挖掘和利用潜能。
4. 制定潜能开发计划: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成果,制定一份针对自身潜能开发的计划,包括具体目标、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5. 分享与交流:在班级内举办一次潜能开发计划的分享会,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计划和经验,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上述五个环节的作业内容,真实反映自己的情况和感受。
2. 在分析潜能时,要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能力。
3. 制定潜能开发计划时,要具体、可行,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短期计划。
4. 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会中,要积极参与、真诚交流,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进步。
5. 作业完成过程中需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消极情绪影响作业质量。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内容和质量进行评价。
2. 评价将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组合作的成果,鼓励学生在探索潜能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认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业。
3. 在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12课唤醒沉睡的潜能
心理健康第12课:唤醒沉睡的潜能一、教育目的1. 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日常学习中的压力与焦虑情绪;2.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相信自己的潜能与价值,树立自信,努力学习;二、教育重点难点1.在活动中放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挖掘游戏中蕴涵的深刻意义,突破自我界限,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三、教育形式:游戏、听故事、视频、小组讨论、小组分享五、活动准备在课前,搜集各种资料,反复练习过程中要用到的游戏,使得班会上游戏能够自如地运用;小主持人讲故事;六、活动过程(一)小游戏导入:想挑战吗?请用5秒的时间记下这些:1. 19871023321352.亚运会美丽五羊新城一起来,更精彩比赛项目3.(二)小主人人讲故事,学生听故事,谈启示一个值夜班的工人半路回家,因为月色很美,他决定穿过坟场抄近路回家,突然不小心掉进一个墓坑,可是墓坑太深,他怎么爬也爬不上去,这位工人在墓坑中半梦半醒时,突然一个醉汉也从上面掉了下来,那醉汉没有注意坑里已经有一个人了,一心想要爬上去,双手在两旁乱转,那位工人不忍心看他白费劲,就好心的伸手抓住醉汉的脚,说:“老兄。
没用的,我试过了,不可能从这里爬出去的。
”谁知道他话音刚落,那醉汉尖叫:妈呀,有鬼“然后三下五除二地从坑里蹿了出去。
想一想:为何醉汉在听到”鬼话”后会有跟之前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醉汉在听到“鬼话”后惊恐万分,也是不顾一切逃脱。
这说明人在紧要关头能够释放出所有的能量。
这并不只是身体的反应,还涉及到精神的力量,从而实现她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做到她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正是激发了人的潜能。
这种潜在的能量,我们称之为潜能。
(三)教师讲授1、人的潜能无限大据说,最善于使用大脑的爱因斯坦也只使用了大脑潜能的30%。
由此可见,人脑潜能很大,像个沉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
因此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忙碌一生,到头来却从没有实现我们自身拥有的巨大潜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最大的浪费和悲哀。
放松助眠心理辅导冥想教案
放松助眠心理辅导冥想教案教案标题:放松助眠心理辅导冥想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冥想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放松助眠和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2. 提供学生实践冥想技巧,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和放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冥想音乐或自然声音录音。
3. 舒适的教室环境,如调暗灯光、使用柔和的灯光等。
4. 静音或关闭手机等可能干扰学生放松的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解释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即通过冥想来放松助眠和进行心理辅导。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感到压力和焦虑,并询问他们是否尝试过冥想或其他放松方法。
理论讲解:1. 讲解冥想的定义和原理,即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和思绪的方法来达到放松和平静的状态。
2. 介绍冥想在放松助眠和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如减轻焦虑、提高注意力和自我认知等。
3. 分享一些科学研究结果,支持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实践演练:1. 引导学生找到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放松身体。
2. 播放冥想音乐或自然声音录音,帮助学生进入冥想状态。
3. 引导学生专注于呼吸,感受气息的进出,并慢慢放松身体各个部位。
4.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思绪,不加评判地接受和放松它们。
5. 在冥想结束时,逐渐唤醒学生,让他们缓慢地打开眼睛。
讨论与总结:1. 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冥想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 引导学生讨论冥想对他们的效果和意义。
3. 总结冥想的益处,并鼓励学生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放松和心理辅导。
作业:要求学生每天进行5分钟的冥想练习,并记录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冥想小组,分享彼此的冥想经历和心得体会。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参与程度和放松效果。
2. 评估学生对冥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案例描述】五年级男孩黄文星,黑黑的,长得很结实,学习成绩中等,别看一个小男儿,可手很巧,在学校参加手工和绘画,多次被评为学校“绘画小能手”;并且在这个鼓乐队中参加小鼓训练,成绩尤为突出。
这个孩子有着一个很大的性格缺陷——沉默孤僻。
平常很难看到她像其他男孩子一样疯跑、游戏,就连获得了荣誉,也看不到脸上丝毫的快乐。
那种超出同龄人的平淡表情令我很吃惊,更令我惋惜。
她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这成了我心头最大的疑问。
作为老师,我本能地想要走进他的心里,打开他的心门,唤醒她那颗沉睡的心灵。
【案例分析】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请孩子带我去他家家访,还走访了他家的一些邻居,终于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文星的父母是开店做生意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三,大哥正在读大学。
二哥也已经初二了。
由于家里已经有了两个男孩了,并且这两个孩子都很优秀。
父母想这胎想要个女孩,结果又是个男孩。
因此极少表示对他的喜爱。
听文星的邻居说:“小时候他们都不怎么管他,常常听到文星在家里哇哇大哭。
要是再犯点小错误,那就得挨打了。
”正是因为父母冷漠而又粗暴的态度,使文星从小缺乏家庭温暖,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甚至讨厌自己,最终形成了自我否定的意识倾向,表现出消极的自我评价。
随着消极自我暗示的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了逃避现实的孤僻性格和谨小慎微的懦弱性格,诱发了自卑心理。
【辅导过程】为了让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叩开紧闭的心门,重建自信心,重树积极向上的人身观和价值观,我与文星进行了长期的交流,整个辅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释放干预策略:沙游疗法心理辅导室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因为,我把心理辅导的第一阶段定位“释放”。
这一步看似很小,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只有先用沙游疗法打开他冰冷的心门,建立起他对我的信任感,才能够真正发挥心理辅导作用。
(介于保密原则,我不公开他的沙游图片)我先让文星给我介绍了他摆出的这个沙盘的故事。
大学生舒缓心理游戏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舒缓心理游戏的作用和意义;2. 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3. 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2. 教学器材:音乐播放器、纸牌、气球、毛线等;3. 教学课件:舒缓心理游戏介绍、游戏规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舒缓心理游戏的作用和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游戏一:音乐放松1. 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深呼吸;2. 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放松身心,缓解压力;3. 教师观察学生状态,适时给予指导。
三、游戏二:纸牌心理测试1. 教师讲解纸牌心理测试的规则和方法;2. 学生分组进行纸牌心理测试,分享测试结果和感受;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测试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四、游戏三:气球传递1. 学生围成一个圈,将气球吹大,放在地上;2. 学生依次将气球从地上捡起,传给下一个同学;3. 在传递过程中,学生需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如唱歌、跳舞等;4. 通过游戏,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五、游戏四:毛线球接力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排;2. 每组第一个同学将毛线球传给下一个同学,以此类推;3. 在传递过程中,毛线球不能落地,否则重新开始;4. 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5.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程,总结舒缓心理游戏的作用;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 布置课后作业: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舒缓心理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心理素质;2. 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沟通与交流能力得到提升;3. 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心理课堂沉浸训练教案
心理课堂沉浸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心理课堂沉浸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心理课堂沉浸训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供学生参与心理课堂沉浸训练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 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注意力集中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解释心理课堂沉浸训练的概念,即通过创造一个专注和放松的环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深入体验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沉浸训练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主体:3. 提供一系列沉浸训练的活动,以帮助学生体验和掌握不同的心理技能和概念。
例如:a. 深呼吸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提高注意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b. 冥想练习:教授学生基本的冥想技巧,帮助他们培养集中注意力和自我观察的能力。
c. 感官体验:利用感官刺激(如音乐、图像、气味等)来引导学生进入心理状态,加深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和体验。
d. 视觉化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和视觉化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在每个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所学的心理概念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结: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并强调心理课堂沉浸训练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6.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实践和运用所学的心理技能和概念。
教案评估:7.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或小测验,以评估学生对于心理课堂沉浸训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8.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教案延伸:9.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心理课堂沉浸训练的实践,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冥想和沉浸训练活动时,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舒适,避免过度激发情绪或压力。
2. 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时长,以适应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学生。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体验,促进互动和学习交流。
唤醒孩子内心沉睡的话语--一例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的心理咨询案例
唤醒孩子内心沉睡的话语--一例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的心理咨询
案例
张伟伟
【期刊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年(卷),期】2015(000)009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张伟伟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锦华小学,威海,264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谁的青春无烦恼r——一例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的心理咨询案例 [J], 刘倩
2.不要让孩子们沉睡下去了r——论唤醒教育在组建新班中的实际运用初探 [J], 钟思婉
3.不要让孩子们沉睡下去了——论唤醒教育在组建新班中的实际运用初探 [J], 钟思婉;
4.运用巧妙的课堂评语,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教师的评价语言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J], 毛霞
5.用“智慧”唤醒“顽童”内心沉睡的巨人——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J], 蔡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唤醒沉睡的大脑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
人的记忆在20岁前处于发育阶段,30多岁达到峰值,之后随着衰老进程,大脑每 10年大约萎缩2%,记忆会有少许下降,但在60多岁前通常不会有任何感觉。
话在嘴边却说不出来(TOT)被认为是记忆障碍的表现。使用词语的频率越多就 越不容易忘记。
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如果用到右脑,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理解力,更重 要的是以右脑的生理条件为左脑的学习负担解压,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01
联想记忆法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埃莉诺研究了在 “世界记忆大赛”中成绩很好的8个人,并没有 发现这些人有特别高的智商或与众不同的大脑结 构。然而,他们会使用一种形象化的方法来记忆。 例如,要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他们会给每张 牌一个身份,也许是一个物体或人物;当他们浏 览牌时,就会把这些牌所代表的人或物的关系按 顺序编成个故事。
04
改善“工作记忆”
智商是一种衡量大脑解决问题能力 的标准,它涉及大脑的空间识别能力、 记忆力、语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决 定智商高低的是大脑中的 “工作记忆” 区域,它是大脑的短期信息存储和分析 系统,就相当于计算机中的内存条。 例如,当你计算13减6加7时,你的“工 作记忆,区域将保存所有必要的中间步 骤,直到得到答案。
紫
蓝
红
橙
绿
蓝
方法点拨
1、说话快助记忆 2、多用脑抗衰老 3、物品分类记忆 4、练记忆不言迟 5、消除 TOT现象 6、常玩智力游戏 7、努力减轻压力
说话快,词汇重复的频率就高,有助于提高短时记忆力。但难记的事情最好写出 来,有助于记得更牢.
科学家发现,大脑用得越多,神经元储备越多,认知和记忆能力就越强。
冥想在大学生团体辅导应用案例
冥想在大学生团体辅导应用案例冥想是一种通过内省和集中注意力,达到放松身心、平静思维、提高专注力和自我意识的技术。
在大学生团体辅导应用中,冥想被广泛运用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个人成长。
以下是一个关于冥想在大学生团体辅导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某大学开发了一款名为“心灵舒缓”的团体辅导应用。
该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冥想课程,旨在通过冥想帮助学生达到放松身心、改善情绪和提升学习效果等目标。
应用设计和功能:1. 冥想课程:应用提供了一系列冥想课程,内容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如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培养专注力等。
每个课程由一位冥想专家负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课程。
每个课程包含了冥想引导音频和相关的讲解文字。
2. 日常提醒:应用会定期向学生发送冥想提醒,提醒他们进行冥想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选择是否参加。
3. 社区分享:应用还建立了一个冥想社区,学生可以在其中分享自己的冥想经历、交流心得、寻求帮助等。
社区中还设有专业心理辅导师,可以解答学生的问题和提供帮助。
应用案例分析:1. 放松身心:学生在应用中选择了一个名为“放松冥想”的课程。
在冥想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深呼吸和身体放松练习,逐渐放松了紧绷的身心,感受到了一种平静和轻松的状态。
这种放松状态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紧张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 减轻压力:一个学生在备考期间感到压力巨大,难以集中注意力。
他决定尝试应用中的“减压冥想”课程。
通过冥想练习,他学会了观察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情绪,接纳这些情绪的存在,并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呼吸和感受上。
他发现,在冥想后,他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思维更加清晰,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3. 提升学习效果: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无法集中注意力。
他决定尝试应用中的“专注力培养”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理游戏”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2011-10-16 16:05:11) 课题论文转载▼用“心理游戏”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浅谈“心理游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本文从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心理游戏”的缘起谈起,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心理游戏”在班集体团队建设起始阶段的运用;二、选定有班级特色的“心理游戏”作为主线的坚持运用;三、学生出现问题时,“心理游戏”的设计和运用。
【关键词】心理游戏唤醒心灵【正文】我从来不挑剔班级或学生,我也从来不计较学校交给我带的是怎样的班级,因为我对班主任工作有着满腔的热情和足够的自信。
可是当我刚接手“微笑班”(后来和同学们一起取的班名)这个初一新班时,我的心情还是抑制不住地沮丧,这是怎样的一个班级啊:全班48人,三门功课两个A的只有两人,在小学担任过组长以上班委的只有5人。
小学老师的评语中提到学习习惯差,喜欢打闹的为数不少,还有好几个男生的成长记录册上写着脾气暴躁,遇事易冲动。
而入校后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数英三门总分在200分以上只有七人的成绩,使我对新班级所有的热情和信心都几乎没了踪影。
学生现状如此,我没有逃避的路径,我必须迎头而上。
怎么办?混三年,随它而去那不是我的个性。
“困难越大,挑战越有味!”我不断对自己说着激励的话语,同时我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班级情况,心中有了一个对班级的期待目标:要让孩子们学会“静”,能知“礼”,愿意“改”,努力“搏”。
可是如此好动却又不好学的班级我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讲道理、定规则、处罚等传统做法,孩子们在小学早已习以为常,我得找到让他们感到新奇的东西,让他们因好奇而愿意紧跟着我的步伐去看、去听、去尝试,只有这样我才有引导他们的可能,才有达到我相期待的目标的可能。
我想到了“心理游戏”在小团体辅导实践中的显著效果,那如果把“心理游戏”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是不是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心理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是心理辅导常用来让参与者体验与感悟的载体。
心理游戏活动能充分运用“教育无痕”的理念,使参与者轻松地参与体验、深层地反思与感悟、真实地收获与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团体心理游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思考、去感受,从而较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逐步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心灵感悟,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我开始将团体心理游戏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学生在团体游戏的人际交互作用中,学生个体通过体验与感悟,逐渐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学生沉睡的心灵在团体游戏中被唤醒,班级也因此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收获。
那么可以怎样在班级管理中注入“心理游戏”,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呢?一、新生入学,用团体心理游戏唤起学生对新班级的热爱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新生,既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和期待,又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以及心理准备的不足等导致出现迷茫、困惑、痛苦等适应不良的表现。
而我面对的新班学生,由于在小学一再受挫,自我价值感低,可能本身对新班级的好奇和期待就很微弱。
因此激发他们的好奇感和期望值是首要的问题,于是我在见面第一天的始业教育中,设计了一系列既能引起学生好奇和兴趣又能让学生找到归宿感和价值感的团体心理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中的观察、学习、体验,唤起其心灵深处对新班级的热爱和期待。
1、“快乐接龙寻偶像”激起孩子们对新班级的好奇第一次见面,学生对班主任做了无数的猜测和想象,比方说老师会严肃地点名、会告诉他们哪些是不允做的、宣布一系列新的规定等等。
可我偏不这样做,让他们在措手不及中感叹:哎,这班主任奇怪了,怎么猜不透呢?怎么和原来的不一样呢?好奇心会驱使他们的思维主动跟着我转,去探一探究竟想要做什么。
当学生个个都以一副疑惑而期待的眼神望向我时,我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就是0比2大,2比5大的游戏,知道是什么游戏吗?”窃窃私语之后,有同学猜出是“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我表示正确并告诉大家说:“我给这个游戏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快乐接龙寻偶像,愿意一起玩吗?”就这样,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始了游戏。
学生左右两人先握手相互介绍姓名和毕业的小学,然后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输赢,赢者为龙头,输者为龙尾,依次双手搭肩。
龙头与龙头相猜,依次类推,直至全班形成一条长龙,游戏结束。
一个小时候常玩的简单游戏让我欣喜地看到几乎全班同学都非常活跃地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中。
可游戏不是目的,在游戏中体验感悟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开始追问:“现在看看谁是我们寻找到的偶像?你们说谁是冠军谁是亚军?”同学们说这条长龙的龙头就是我们的偶像,他是冠军,最后跟偶像决战的就是亚军。
我不置可否地说:“是吗?那看看这每间长龙,跟在冠军后面的同学难道不更应该是亚军吗?”同学们开始疑惑、开始思考、开始讨论。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让孩子们对这个新班级充满了好奇,对我这个新班主任也充满了好奇,我感觉到了我对他们的吸引力,感觉到了班级对他们的吸引力,学生开始融入到新班级中。
2、“桃花朵朵开”让学生团体游戏中寻找归宿感和认同感通常,新生报道时班主任会按高矮随意指定学生的座位,学生也总是习惯被动接受,主动能动性在不知不觉间减弱。
而一个有活力有进取心的班级是需要调动学生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去挑战和提升自己的,而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归宿感和认同感是学生能不断奋进的源泉和动力。
于是我设计了“桃花朵朵开”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小组,并由小组自主协商在一列纵队中安排好每个组员的位置。
游戏开始了,我说:“桃花,桃花朵朵开!”学生问:“开几朵?”当我报出花开几朵的数目时,同学们必须立刻找到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圈。
我不断变化花开朵数,同学们不断变化牵手的同伴。
看同学进入角色,我增加开花的难度,要求每组必须有几个男生。
就这样,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小组,并在愉悦的心情中互相协商排好了自己的座位。
一脸兴奋地坐在自己座位上的时候,孩子们说:“老师,这样分组和排座位还是第一次了,我好开心。
”我说:“那你们喜欢自己的小组吗?喜欢自己的班级吗?”勿庸置疑,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男生举手了:“老师,我喜欢我们的班级,我要改掉小学的坏毛病,我要表现好给你看!”我感动了,当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到被接纳、被认同、被尊重时,他们心灵深处对自己的热爱,对班级的热爱就开始焕发了。
3、“给小组命名”,利用制约作用,学生自主调节自身行为当学生的热情被激发的时候,作为班主任需要的是再给他们烧一把火,浇一点油,让他们的热情经久不息。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让学生的热情落到实处,让他们找到可以共同去追求并愿意去追求的目标。
于是,我让刚才通过“桃花朵朵开”游戏组成小组的同学分别围圈而坐,先做自我介绍,再共同给小组取名、为小组设计一个标志和一个口号,再选出一个组长,设计好后由组长带领组员上台,解释小组的口号、名称和标志,再带领全组一起喊口号,把自己小组的目标和活力展示给大家。
“给小组命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纷纷献计献策,竭力让自己的小组成为班级最有吸引力的小组,学生的心灵深处的集体荣誉感被唤醒。
之后,我收到一封女生的来信,其中有几句这样的话:“我似乎对小组里的每个人有了信任,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在这温暖的新班级里,我不用自卑……”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一系列的游戏中度过,晚上我的心底涌起复杂的感觉:心酸与欣慰同存,信念与希望俱在。
心酸来自于孩子在小学时因父母、老师等外来的评价而导致对自我消极的认识,欣慰的却是孩子们在活动中透露出的灵性和离开时的笑脸给我的馈赠;所有的感受凝聚成了我的信念与希望:用心去设计团体心理游戏,让孩子们在自尊、自信、自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二、“天使与主人”游戏的坚持开展,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美好品质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和在对自身存在的体验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主要取决于他所经历的社会评价。
如果一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渐渐地,他在任何时候都会产生和谐的自我,就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关注。
他在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自身价值,具有安全感,能创造性地生活,能充分表现和发展自我,并自然走上实现自我的正途。
“微笑班”的孩子们生性活泼,个性张扬,喜欢打闹甚至常有打架事件发生。
我想这可能与他们小学以来一直受到较少关注和较低评价有关,于是我尝试着用美文和震动人心画面的和学生一起探讨,想让他们也从中学会感动,让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得到触碰。
可学生却常不以为然地说:“没感觉”或是“不知道”。
没有感觉的人是很冷漠很可怕的,我不希望我的学生是这样的人,于是我总想唤起学生心中柔软的角落,让学生关注到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会关注自己内心的人才会去关注和关爱他人。
于是班级“天使与主人”的游戏诞生了:我让学生在统一分下的白纸上写自己的姓名,每个名字就代表一个天使,再将这些天使放入一个纸盒中让学生抓,抓到谁,谁就是你的天使。
而这天使与主人的关系是需要保密的。
主人要经常性的关注自己的主人,并写下自己对天使的祝福、欣赏或是提醒,与自己的天使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天使每收到一份关注就要在心里默默地感谢自己的主人。
然后我指定一块地方告诉学生可以布置成“天使与主人”的展板,任由同学们自由发挥。
我则在旁边静观其变。
这个游戏的第一天,陈洁和胡静两位同学主动去买来材料,在我指定的墙面精心布置“天使与主人”游戏展板。
我看到她们在布置展板时,将做花边的每一个折皱都分得那么均匀的那份专注与用心时,我相信她们本身就是班级的天使了,因为她们真的是用心在为同学服务,于是我被她们感动了。
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份感动作为游戏的寄语,第一个贴在了那漂亮的展板上。
同学们在我的感召下很快贴出了一张又一张浸着爱心与关注的精美祝福卡片。
之后,我每天都有选择地宣读部分爱心卡片,并让天使谈谈受到关注和祝福时的心情与感受,以此引导学生在享受获得的同时学会感激,并将这份感激化作对自己天使的关注与关心。
渐渐地,展板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相互关注关爱的温馨氛围逐渐形成。
当孩子们内心柔软的角落被触碰开始震擅时,我鼓励科任老师和家长也参与到游戏中来,这样学生就不仅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注,还能感受到来自师长的爱护与鼓励,增强内心的安全感,让学生在收到的肯定与关注中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也渐渐地被激发出来。
三、利用班会课,让学生在团体游戏中学会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在于老师讲得多有道理,而在于学生接收了多少,是否愿意接收。
是老师讲的学生愿意接收呢,还是他们自己参与了容易收获?答案显然是后者,于是开始了以游戏活动为主题的班会课尝试,变传统说教为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分享,在分享中得到提升,从而学会去面对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