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6》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主要内容是分数和小数的互换。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分数和小数的互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PPT和多媒体教具。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这3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和多媒体教具,呈现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以具体的例子为例,解释和演示如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以及如何将小数转换为分数。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题,运用和巩固所学的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方法。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6》教学设计
2.语言表达方面,学生在句子仿写、创意写作时,思路不够开阔,表达方式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
3.阅读理解方面,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尚可,但在细节理解、词语替换等方面还需加强。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在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等方面有待提高。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词语替换和句子仿写,总结出规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3.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还能想到其他形容雨声的词语吗?”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思维。
4.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创意写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并总结课文中词语替换、句子仿写的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互动,巩固知识: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针对重难点的具体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
a.生字词教学: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词。
b.语言表达:通过课堂讨论、仿写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替换、句子仿写等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词语接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生字词、词语替换、句子仿写等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分数乘整数的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他们可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上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能够将分数乘整数的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数乘整数运算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2.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应用分数乘整数运算的能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相关实际问题的案例和练习题。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他的朋友小华有1千克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来展示如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2/3乘以3的结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1/4乘以5的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整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练习六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练习六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复习》主要包括了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巩固已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通过复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角的初步认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熟练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正确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掌握角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运用,货币、长度单位的认识,角的初步认识。
2.教学难点:角的初步认识,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角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运用“实例教学+实践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一些苹果,现在一共有7个,请问他买了几个苹果?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板书,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对于每个知识点,简要介绍其概念和应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六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个性调整
一、复习
二、练习
三、实践活动
四、全课小结
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举例说说什么如何找最大公因数?
说说如何约分。
第1题,练习找公因数,巩固找公因数的方法,渗透集合思想。
第2题,练习约分,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数约分,再连一连。
第3题,分数的意义、约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4题,先找出分数,并说思考方法。再提出一些问题。
第5题,开放题,学生可以自由分割,并用分数表示。
第6题,本题先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思考:选择怎样的地砖才能没有剩余,引出实质是要求24和30的公因数。30和24的公因数是1、2、3、4、6,因此,可以选边长是1dm、2dm、3dm、4dm、6dm的方砖。
先让学生用最简分数表示小明一天的活动,巩固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约分等知识。然后设计表格,用分数知识交流。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重难点
重点:立足学生喜欢的影视剧,引导学生学会评说,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chóng
乌江天险重飞渡。(重:又一次、再一次。)
(4)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5)练习诵读。
第三板块:诵读与积累
(14分钟)
【学程单2】
①读一读书上介绍的创作背景。
②对照插图和注释,试着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自学时间:5分钟。
交流展示:
(1)理解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2)朗读、背诵。
第三板块:诵读与积累
1.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现在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写的《清平乐六盘山》
2.任务驱动
3.导学
(1)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5)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毛泽东的这首词意境雄浑,满怀着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这个结论。
(6)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7)学生讲讲这首词中的故事,师生评议。
第四版块:布置作业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避孕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练习六》教学设计 北师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练习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细致的作业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四则运算的复习和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四则运算的复习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对整数四则运算的复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整数四则运算的复习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15分钟)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六的题目。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注:本教案为教学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决实际问题”部分。
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5《练习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5《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六》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和小数的互换、乘法和除法运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2.难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乘法和除法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反馈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3.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华有3/4千克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分数和小数的互换、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问,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对答案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Lesson6》 教学设计
《Lesson6》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如_____、_____、_____等。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如_____、_____等进行日常交流。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词汇的发音、拼写和用法。
重点句型的结构和运用。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2、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英语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词汇学习(10 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词汇,纠正学生的发音。
学生进行词汇拼写练习。
3、句型学习(10 分钟)教师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句型,通过举例、替换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学生进行句型模仿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4、课文学习(15 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进行点评。
5、巩固练习(15 分钟)听力练习:教师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完成听力练习。
口语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第6单元 第4课时 练习六(1)【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新征程》(苏教
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六(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几分钟”和“多少分钟”这两个时间概念。
•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几分钟和多少分钟之间的相互转化。
•能够用小学数学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正确无误。
教学重难点•时间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时间的换算,包括从分钟转为小时、小时转为分钟的计算方式。
•进行计算时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相关课件。
•数学练习册及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复习有关时间的基本知识。
学习2.介绍“几分钟”和“多少分钟”这两个时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了解几分钟和多少分钟之间的相互转化。
4.通过实物或图片等简单场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和长短。
5.利用教学课件进行时间的换算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跨越几分钟或多少分钟进行相互转化。
6.根据不同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例如,让学生自主计算班级放学需要多少时间。
7.利用数学练习册进行练习,让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形式进行深化练习。
拓展8.针对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或不懂之处,解答相关问题,并加强巩固。
总结9.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强化记忆。
教学方式本课主要采用讲解、练习、互动等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本课教学采用课件、练习册等教学手段。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册完成情况及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对于掌握不足的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补充。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针对一些学生不够重视时间的问题,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场景练习方式,希望能够让他们通过实际体验加深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另外,在本节课教学中,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学习并发现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学设计
按放在一起的数字卡片,集体一组一组地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2)谈话:哪两张相加等于7呢?先同桌讨论,每次说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学生交流,再把相应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说出两道加法算式。
集体一组一组地说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2.揭示课题。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主要让小朋友能更加熟练地口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减几,更能说明加法、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并且能看图列出加法或减法算式。
二、练习口算,提升技能
1.整理加法算式。
出示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卡片。
提问:你觉得这里11道算式可以怎样分成两类?(学生回答后,分为得数是6和7的两类。)
教学难点
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减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卡片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回顾内容,揭示课题
1.回顾学习内容。
谈话:前两节课,小朋友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减几。你能回顾一下都学会了哪些内容吗?(学生回顾,如已经学会的算式、算法,看图说三句话,一幅图一般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有时只能列两道有联系的算式等。)
要求:根据刚才的问题,请在课本上填写不同的算式。
学生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第一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交流时要求结合手势说明)第二道呢?
指出:从7人里去掉2人(手势),还有5人,要用减法列成7-2=5;从7人里去掉5人(手势),还有2人,要用减法列成7-5=2。所以,一幅图一般也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看这幅图还能怎样列减法算式?(板书:7-4﹦3)这道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6课《练习六》教学设计第二学时
第八单元第6课《练习六》教学设计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流程】一、导入回顾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以便更好地独立完成练习。
二、学程第一学程1.自学先让学生调查自己的教科书的单价,再应用学过的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从小到大排列这些数据。
2.互学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所调查的教科书的单价并说说小数的大小怎样排列。
3.展学全班同学交流,并进行补充或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从而真切的感受到小数在身边,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学程1.自学(1)先读懂统计表,然后根据表中的已有数据,利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填写未知数据。
(2)调查父母一个月的电话费支出情况,并计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2.互学同桌小组互相交流。
3.展学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预设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乐乐父母的电话费支出情况的有关问题,巩固了小数加减法,这样既可以应用学过的的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对家庭的收支情况有所了解。
第三学程1.自学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互学同桌互相交流。
3.展学全班交流预设答案:(1)6.5+3.4=9.9(元);(2)15-9.9=5.1(元)或15-10=5(元),够了。
设计意图: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总结通过做题,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第91页9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六》的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六》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应用。
2. 混合运算:分数、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
3. 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 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整数、小数混合运算。
3. 学会分析并解决分数应用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分数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除法:讲解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示例计算。
(2)混合运算: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进行示例计算。
(3)分数应用题:讲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进行示例分析。
3. 随堂练习(1)分数乘除法: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乘除法的计算题。
(2)混合运算:让学生独立完成混合运算的计算题。
(3)分数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题。
4.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
2.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3. 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
4. 示例计算题及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除法计算题。
(2)混合运算计算题。
(3)分数应用题。
2. 答案:(1)分数乘除法计算题答案。
(2)混合运算计算题答案。
(3)分数应用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
(3)拓展分数应用题的类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练习6教学设计(仿写《四季的脚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练习6教学设计(仿写《四季的脚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这样一次练习,练习中安排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等内容。
其中语文与生活一栏设计了以描写四季为主线的词句练习。
本次练习是为了进一步熟悉运用拟人句来捕捉四季特点,同时通过积累成语,加强学生对四季之美的把握和表现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我立足教材,进行了延伸拓展,设计了一个梯度练习;一;;一;先仿写诗,然后在完成书中的练笔。
于是一节课的内容变成了两节课,也就是这样的设想,让我和学生都非常愉悦,因为我们都收获了更多知识,更多快乐!课上,我们一起讨论了十分钟左右,我便与学生一起现场仿写,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便写完了诗,(有的同学比我写的还快)然后,我们开始了诵读、点评、自评、互评一首首精彩的诗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我也为他们由衷地鼓掌!真是想象无边,创造无边啊!欣慰的同时我更深的感受到,课堂上我应该做的是引领;一;;一;放手;一;;一;赞赏!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一、出示诗歌,学习诗歌1、初读诗歌,谈收获。
(侧重诗歌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来谈,可以说读懂了什么,也可以说看到了什么)2、再读诗歌,品写法。
(侧重诗歌遣词造句)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怎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诗的巧妙之处)探讨可以用那些事物来表现四季,随机板书。
3、三读诗歌,找灵感再次用心读诗,想一想,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师生同写。
三、诵读诗作,互相点评。
特附现场写出的诗歌这是我写的脚步轻轻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语文教师王守华春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孩子绽开了笑脸纸鸢放飞了心情夏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荷花摇曳着裙摆莲蓬托起了繁星秋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谷堆藏满神奇的故事枫叶绚烂了最美的风景冬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北风带来久违的浪漫飞雪孕育着新春的梦这是赵晴宇写的,他比我写的还快!四季的美妙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赵晴宇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柳条唱起了歌谣;一;;一;哗啦,哗啦呼唤着鲜花和小草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荷花跳起了舞蹈;一;;一;呼啦,呼啦烈日将大地普照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果实快乐逍遥;一;;一;嘻嘻,嘻嘻空中传来大雁的鸣叫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雪人对你微笑;一;;一;哈哈,哈哈小动物们开始睡觉一年四季真美好春天马上又来到播下希望的种苗来年生活更美好这是张浩东写的,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四季的脚步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张浩东春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春雨唱起了欢乐的歌儿;一;;一;滴答,滴答小草冒出了嫩芽夏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绿叶唱起了欢快的歌儿;一;;一;唰唰,唰唰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喝茶秋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稻子唱起了欢快的歌儿;一;;一;哗啦,哗啦漾起一片金色的浪花冬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北风唱起了欢快的歌儿;一;;一;呼啦,呼啦小雪人在门口忠实地看家这是王威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四季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王威春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笑着走来;一;;一;春雷打起了腰鼓;一;;一;轰隆,轰隆小草睁开了眼睛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欢快地走来;一;;一;鱼儿在荷塘里欢跳;一;;一;扑通,扑通夏天变得好热闹秋天的脚步匆匆匆匆地,她飞快地走来;一;;一;风儿轻轻的吹着;一;;一;呼啦,呼啦落叶纷纷回家冬天的脚步缓缓缓缓地,她慢慢地走来雪花悄悄落下;一;;一;飘散,飘散大地开始冬眠这是盖世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四季姑娘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盖世宏春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风筝飞上了蓝天孩子们快乐的奔跑夏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烈日悬在空中小河里传出了欢笑秋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枫叶从树上飘落铺就一条金色大道冬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北风呼呼地吹着雪花跳起了舞蹈这是马源写的,多美的四季呀!四季的美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马源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彩色的春风为大地送来了万紫千红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骄阳似火为大地送来了绿树成荫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片片黄叶为大地送来了秋风劲草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洁白的花瓣为大地送来了大雪鹅毛这是刘子悦的诗作,多彩的四季!多彩的四季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刘子悦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捧着可爱的嫩芽,将小生命播种在山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练习六》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练习六》苏教版教学目标
1.能够应用加减法口算,解决有关长度的问题。
2.能够能够识别并概括文本中的主要信息。
3.能够应用学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应用加减法口算解决有关长度的问题。
2.学会识别文本中的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
1.能够应用学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1.练习册。
2.计算器。
3.钢尺。
教学过程
1.预习温故
通过复习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计算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感知能力。
2.自我探究
2.1 讲解教材内容
通过检查学生所掌握的加减法口算,介绍有关长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此方法解决有关长度的问题。
2.2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
引导学生根据练习六的题目,运用加减法口算解决长度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的主要信息的能力。
3.合作共享
1.建议学生相互交流所学习的计算长度的方法。
2.引导学生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享给合作伙伴,培养团队精神。
4.教学评价
1.通过和学生的个人讨论和小组互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检查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情况。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来考核学生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1.通过题目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计算长度的方法,但是在使用时还需要更多的练习。
2.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培养了他们的互助意识。
3.后续教学需要加强实际场景的应用,使学生学习更加贴近生活,更为自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练习六》教学设计
《6.练习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认识小数及计算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问题。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具体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小数加减法算法的过程中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在探索小数加减法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巩固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算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学习卡片、人民币等学习素材教学流程:
一、独立完成书中题目
出示书中题目,用小数表示人民币。
用元,角,分表示物品的价钱。
3.比较小数的大小,把符号填在括号里。
4.说一说物品的价格是多少。
表示什么意思。
二、小组交流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5.算一算。
1.8元+3.6元= 8.3元+6.5元=
三、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1.调查一下你的各种书的价钱是多少元,用小数怎么写。
怎么读。
2.帮助妈妈看一看,本月家庭水,电支出是多少元。
四、独立探索竖式的计算方法
1.出示“探索竖式”学习指南。
2.巡视学生竖式完成的情况。
五、小组交流竖式计算方法
了解各组交流中出现的情况并及时指导。
六、全班交流竖式计算方法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6》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在作业本上抄写8个词语。
(3)查字典或查听课笔记,写出4个带点词的意思。
教师重点指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求先写出字面意思,再写出比喻义。
2.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白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意思。
(2)查词典,了解“仿佛”、“满”、“自然”这些词的各义项的不同意思。
(3)读句子,理解该词在句子中的意思,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4)将选好的义项代入句子进行检验。
3.指导练习第3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教师指导:缩句时要留下主干略去枝叶,句子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可借助“的、地、得”来缩句。
(3)学生练习。
(4)交流答案:
①天空中挂着圆月。
②小女孩冻死了。
③意见得到赞同。
④往事涌上心头。
4.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练习。
(3)交流汇报,要求说清判断对错的理由。
答案:1.× 2.× 3.× 4.× 5.√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5题。
(1)读短文,要求读通,读正确,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2)二读短文,在文中划出文后练习(2)的句子。
{3)指导练习:在这句话中,我们可抓住哪个重点词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光彩”、“意义”);鲜花怎样有“光彩”,还有什么也有“光彩”?绿叶有什么“光彩”和“意义”?
(4)学生写出句子的意思。
交流反馈。
(参考答案:能展示自己美好的事物是光彩的,默默地扶植、陪衬美好事物的也是有意义的。
(5)让学生从“我”在文中赞美绿叶的语句中寻找归纳“我”爱绿叶的原因。
(6)交流小结。
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明原因。
2.指导练习第6题。
(1)让学生明确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祝贺内容;明确新年贺词的内容范围;明确写新年贺词的书写
格式。
(2)学生自己确定写作的对象,练习写新年贺词。
(请三四位学生将新年贺词写在幻灯片上。
)
(3)投影。
交流讨论这三四位学生写的新年贺词的优缺点。
(4)明确要点,对自己写的新年贺词加以修改。
(5)将新年贺词制成卡片,寄给写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