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和诗境。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培养学生通过诗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和诗境。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诗句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诗词鉴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湖阴先生的壁画,引起学生对《书湖阴先生壁》的兴趣。
简单介绍作者杨万里和背景。
2. 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 分析与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诗歌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短文,评价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根据学生的理解和讨论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也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分析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湖阴先生壁画的图片和相关自然景观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七、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提供《书湖阴先生壁》的全文,并附上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提供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杨万里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书湖阴先生壁》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湖阴先生的庭院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
本章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内容讲解本章通过对《书湖阴先生壁》的逐句解析,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解析内容包括诗歌的结构、意象、修辞手法等。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掌握《书湖阴先生壁》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三章:诗歌鉴赏3.1 诗歌朗读与欣赏本章通过朗读《书湖阴先生壁》,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书湖阴先生壁》,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四章:创作练习4.1 诗歌创作指导本章对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2 教学目标4.2.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5.2 教学目标5.2.1 知识与技能:巩固《书湖阴先生壁》的知识点,掌握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方法。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与反思第【1】篇〗《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帮大家的《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3、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
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
诗题可理解为?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2、出示自学提纲。
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3、教师开始自学,教师巡视。
4、出示习题,反响检测。
A、读古诗。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
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B、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
一起试着读一读。
)C、交流反响,重点引导:(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清扫。
静: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清扫,干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了解作者杨万里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生通过欣赏诗词,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诗词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生领悟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词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译文、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PPT上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湖阴先生壁的景象,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诗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诗文内容,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欣赏诗词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词,感悟诗词意境,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学习背景教师介绍作者杨万里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义和背诵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句,并写一篇关于诗文意境感悟的短文。
8. 课后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诗句理解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评估他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深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短文的写作和对诗句的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让他们尝试仿写或创作以湖阴先生壁为题材的诗词。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王禹偁的诗歌艺术。
学生能够了解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学生通过研究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培养史料分析和综合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1.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和意境。
2. 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使用的典故和隐喻的理解。
2. 湖阴先生生平和事迹的研究。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湖阴先生壁》的全文和相关注释。
2. 教师准备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王禹偁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对王禹偁的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教师简要介绍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书湖阴先生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教师逐句讲解诗歌,解释典故和隐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综合思考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书湖阴先生壁》的主题和意境,强调诗歌中表达的爱国情怀。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湖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5.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学生选择一幅湖阴先生的画作,进行欣赏和分析,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书湖阴先生壁》的情况,以及学生对湖阴先生画作的欣赏和分析作业。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程度和努力程度。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结构,品味诗句。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
2. 生字词的掌握。
3. 诗句的赏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文意境的感悟。
2. 诗句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内容、背景及意境。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句,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杨万里及《书湖阴先生壁》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文内容。
3. 讲解诗文:分析诗文结构,讲解诗句含义。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5. 诗句赏析:欣赏诗句,提高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作业布置:抄写诗句,背诵诗文。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与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进行对比,如《春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分析其异同。
2. 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抄写诗句和背诵诗文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拓展练习的参与度。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书湖阴先生壁》初中语文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王禹偁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
(2)学会从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入手,分析诗歌的美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尊重他人的美德。
(2)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分析。
(3)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激发学习兴趣。
3. 比较教学法:对比其他诗人的作品,分析《书湖阴先生壁》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诗文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文,查阅生僻字词的解释,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王禹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书湖阴先生壁》,提问:“湖阴先生是谁?壁指的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逐句翻译,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描写、抒情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分析诗文中的美景描写,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爱慕之情。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美德和环保意识。
(2)联系实际生活,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保护环境。
2024《书湖阴先生壁》新教案范文3篇

2024《书湖阴先生壁》新教案范文3篇教案《书湖阴先生壁》——探寻古诗词之美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
2. 掌握诗中的生词和古汉语用法。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
2. 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3.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的背景、生词和古汉语用法。
2.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诗的内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感受。
4. 背诵法:指导学生背诵诗歌,感受韵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激发兴趣。
2. 简介王安石及其诗作,引入《书湖阴先生壁》。
二、学习生词和古汉语用法1. 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词和古汉语用法。
2. 学生跟读,加深对生词的记忆。
三、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1. 逐句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
2. 讨论诗人的情感,分享感受。
四、背诵诗歌1. 教师示范背诵,指导学生注意韵律和节奏。
2. 学生分组背诵,互相纠正。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2. 强调古诗词的欣赏方法和背诵技巧。
课后作业:1. 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 收集王安石的其他诗作,分析其风格和特点。
3. 写一篇关于《书湖阴先生壁》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本节课通过学习《书湖阴先生壁》,让学生领略了古诗词之美,提高了学生对古汉语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案《书湖阴先生壁》——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
2. 掌握诗中的生词和古汉语用法。
《书湖阴先生壁》 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第一章:《书湖阴先生壁》的背景及作者简介1.1 介绍《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1.2 介绍湖阴先生李清照的生平及文学成就1.3 分析李清照的文学风格及其对《书湖阴先生壁》的影响第二章:诗词的整体理解2.1 解读《书湖阴先生壁》的题目及诗意2.2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2.3 阐述诗词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第三章:词语解析3.1 分析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及其含义3.2 解释生僻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点的含义3.3 举例说明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第四章:诗句解析4.1 逐句解析诗词的意境和内涵4.2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形象描绘4.3 探讨诗句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设计教学活动,如朗读、默写、翻译等5.2 分析教学目标,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3 提出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第六章:文学鉴赏与审美教育6.1 探讨《书湖阴先生壁》中的审美特色6.2 分析诗词中的艺术手法,如对比、烘托、寓情于景等6.3 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第七章: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7.1 介绍《书湖阴先生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7.2 分析诗词中对家庭、友情、国家等主题的关怀7.3 探讨如何将诗词中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融入现代生活第八章:比较阅读与创意写作8.1 推荐与《书湖阴先生壁》相关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8.2 分析不同诗词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8.3 引导学生基于《书湖阴先生壁》进行创意写作,如写一首以“墙”为主题的现代诗第九章:课堂讨论与课题研究9.1 设计关于《书湖阴先生壁》的课堂讨论话题,如诗词中的女性形象9.2 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如调查古代诗词中墙的意象9.3 组织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思10.1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回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0.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10.3 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诗词的整体理解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题目和诗意是至关重要的。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书湖阴先生壁》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的清幽和宁静,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章通过解析诗歌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情感。
1.2 教学目标1. 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
2.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1.4 教学内容1.4.1 诗人刘禹锡简介介绍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4.2 诗歌创作背景解析《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了解湖阴先生的生活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1.4.3 诗歌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表达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第二章:诗歌主题思想分析2.1 教学目标2. 理解诗歌主题思想,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歌主题。
2.3 教学内容2.3.1 诗歌主题概述2.3.2 主题分析从诗歌中的意象、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诗人如何塑造主题思想。
2.3.3 体会诗人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理解作者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态。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鉴赏3.1 教学目标3. 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3.3 教学内容3.3.1 诗歌艺术特色概述3.3.2 艺术特色分析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分析诗人的表达技巧。
3.3.3 鉴赏方法指导教授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如关注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
第四章:诗歌创作实践4.1 教学目标4. 学会运用诗歌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采用实践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互相评价。
4.3 教学内容4.3.1 创作指导讲解如何运用诗歌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掌握创作方法。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
2.2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以湖阴先生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湖阴先生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3.2 新课呈现:教师展示《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歌,学生集体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3.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3.5 背诵练习:学生集体背诵诗歌,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四、作业布置4.1 学生回家后,将《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写在日记本上,加深记忆。
4.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回家后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6.2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展示对《书湖阴先生壁》诗歌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七、教学拓展7.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比较不同诗人表达方式的特点。
7.2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八、教学辅助工具8.1 教师准备《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歌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书写。
8.2 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九、教学时间安排9.1 课堂讲授和活动时间安排:40分钟9.2 回家作业时间安排:20分钟十、家长沟通与协作10.1 教师通过作业签字和家校联系册,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教案第【1】篇〗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淳朴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会到的无穷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明白得诗句所描画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2、说说你对诗题的明白得。
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邻近居民来往,相处得专门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那个地点的环境景色十分观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要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二、诵读,明诗意。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把握古诗的感情基调)3、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朴素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饰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一条欢乐的溪水,围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书湖阴先生壁 教案教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王维的诗意和意境。
学生能够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生学会通过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验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文《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和意境。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解读。
2. 教学难点:诗中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诗文《书湖阴先生壁》的内容和背景。
准备相关的文学资料和解读资料。
准备教学所需的课件和教具。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文《书湖阴先生壁》。
了解诗人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王维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生活的关系。
2. 诗文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主背诵诗文,体会诗的意境。
3. 诗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文中的意象,体验诗人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对诗文《书湖阴先生壁》的背诵。
2. 学生写一篇短文,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尝试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文背诵、短文解读和创作练习。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文,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第【1】篇〗《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材料,推想诗句的意思,理解全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重点)3、学习拟人与对偶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湖阴先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本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大自然的心跳,去感受那一水护田的乡村美景。
2.解题:(1)师:诗题的意思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尝试着读一读诗。
(2)解题: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师:那湖阴先生是?借助课本我们一起了解,湖阴先生是杨骥的别号,杨骥字德逢,是诗人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短视频了解诗人。
(视频46秒)1 二、导学看完作者简介,我们一起去活动一读这首诗,请女生齐读活动要求:活动一:熟读古诗活动任务:讨论“应该怎样读好这首诗?”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用课件呈现出来,全班齐读,教师说明。
2.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这首诗(至少读3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在小组内轮流朗读这首诗,纠正字音,并交流问题。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余小组进行分享。
5.梳理提升:(1)教师引导梳理小结读法:通过同学们的展示分享,我们知道了读诗时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能不能听老师也读一读?(2)范读。
听完老师读诗,哪个同学或是小组也来给我们读一读呢?(3)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尝试背诵。
同学们读得很好,诗读完了,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请一个小组读活动要求)活动二:理解诗意活动任务:讨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活动流程:2 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用课件呈现出来,一个小组读一读,教师说明。
《书湖阴先生壁》 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义。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阴先生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内容的掌握。
(2)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中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书湖阴先生壁》,理解诗文内容。
(2)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文,自主学习生僻字词。
(2)思考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湖阴先生壁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节奏和韵律。
(2)鼓励学生分享对诗中字词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写一段心得体会。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以“墙壁”为主题的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感体验的表达。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方面。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范文(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范文(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范文第【1】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读准节奏,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会认“畦”“闼”。
2.背诵全诗,并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知识积累和生活实际,理解诗意。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感悟《书湖阴先生壁》的写作特点。
4.借助搜集的作者资料,知人论世,品味诗人的高雅志趣,感受自然山水的美丽。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能借助注释、插图和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了解描写景物景象诗歌的意思。
学习难点: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感悟《书湖阴先生壁》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01解诗题,知作者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浩瀚的中华文化星海中,古诗词始终是一颗璀璨的星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的第三首古诗,请大家齐读课题:《书湖阴先生壁》。
2.首先,我们先来回顾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品意境;悟情感,背古诗。
3.这首诗的诗题可理解为?(明确:书……壁: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诗题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4.湖阴先生是何人?(杨骥,字德逢,一位很有学识的隐士,也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你是从哪了解到的?(引导学生明确:看注释了解内容也是学古诗的好方法。
)5.关于题壁诗,我们还知道?(学生自由列举,教师进一步补充: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唐宋时期,不少寺院、驿站专门设有诗板供过往行人题诗。
题壁诗往往有感而作,有所寄托,大体分为:讽刺时政类,如林升《题临安邸》;抒情哲理类,如:苏轼《题西林壁》;伤逝悼亡类,如:陆游《沈园题壁》;抚今追昔类,如:崔颢《黄鹤楼》。
)6.关于作者王安石,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介绍一下?(学生根据预习介绍,教师补充出示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这首诗是王安石因两次变法失败被贬至金陵(今南京)时所作。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字典或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朗读节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诗歌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诗歌的写作特色。
4. 诗歌解析(1)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诗歌默写,检查背诵效果。
(2)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分析其他古典诗歌的写作手法和结构,提高欣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书湖阴先生壁》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和朗读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书湖阴先生壁》经典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文,并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学生能够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包括诗人对湖阴先生的赞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使用的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了解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和特点,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和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分析,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技巧,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仿写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书湖阴先生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和艺术特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创作风格。
难点:深入探究《书湖阴先生壁》的艺术魅力,理解诗人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来展现湖阴先生的高尚品格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书湖阴先生壁》的课件,包括诗文原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收集与王安石、湖阴先生以及诗歌背景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和拓展学习。
•准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音频资料或实物展示,用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识。
2.学生准备•预习《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文和相关背景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自然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论自然美的感受。
•引出课题《书湖阴先生壁》,介绍王安石及其诗歌创作的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使学生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 诗歌写作技巧的掌握。
3. 诗文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文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写作技巧的运用。
3. 诗文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全文、注释、图片等资料。
2. 学生预习诗文,了解作者背景,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PPT,展示湖阴先生的壁画。
1.2 引导学生欣赏壁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 简介作者杨万里及《书湖阴先生壁》的背景。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齐读诗文,体会诗文韵律。
2.2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写作技巧讲解4.1 教师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如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等。
4.2 学生举例分析诗文中运用到的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5.1 学生模仿诗文的写作技巧,创作一首小诗。
5.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总结提高。
6. 情感升华6.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文中的美好情感,如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等。
6.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7. 课堂小结7.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
8. 作业布置8.1 背诵诗文。
8.2 深入了解杨万里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9. 板书设计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杨万里[朝代]南宋[内容摘要]描绘了湖阴先生宅院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掌握其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杨万里及其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领会诗中弘扬的真善美品质。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2 诗歌的意象分析。
2.3 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较为生僻的字词。
3.2 诗歌的深层意境理解。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文、作者背景、相关图片等。
4.2 学生提前预习诗歌。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湖阴先生的壁画,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进而引入诗歌的学习。
5.2 诗歌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5.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5 课堂小结(5分钟)5.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书湖阴先生壁》,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拓展(10分钟)6.1 对比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歌,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等,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诗人笔下的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
6.2 文化拓展:讲解湖阴先生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七、课堂练习(10分钟)7.2 简答题:请简述诗中描绘的景色特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八、课后作业(家庭作业)8.1 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8.2 写一篇关于《书湖阴先生壁》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九、教学反思(教师反思)9.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充分理解诗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教材简析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2、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庭院墙壁上。
二、诵读,明诗意。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3、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4、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三、精读,悟诗情。
1. 默读,抓词感悟,说说你新的体会。
(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2. 汇报交流:
(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湖阴先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 带着新的体会感情朗读。
4. 描写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
你感受到了吗说说吧!(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 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6. 再次感情朗读。
7. 尝试背诵。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王安石访问朋友湖阴先生,即兴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
全文景与人处处照应,融化无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借景:庭院内:净庭院外:护、绕
抒情: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