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美丑:《小伙子布朗》的主题解读
来自内心深处的黑暗——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有感
来 自内心深处的黑暗
( 广东科技学院 广 东 东莞 5 2 3 0 8 3 )
《 小伙子古德曼 ・布朗 》 是美 国浪漫主 义作家霍桑著名的短篇小说 。 故事讲述的是 小伙子布朗告别新婚燕尔 的娇妻费斯 , 去黑 暗森林赴魔鬼之约 , 最终精神崩溃 , 信仰坍 塌 的故事 。 故 事的横 向结构相当简单 ,即布 朗的离开 ,经历 , 变化 ,归来 ; 纵 向结构却
盾, 罪恶现象等等 的根源都不在社会物 质生 活 中,而是由于世界上所固有 的一种 “ 恶” 所造成— —即人类心 中隐藏的 “ 恶” ,原罪 。 我们还可以注意 到 “ 布朗”这个名字 ,即英 文 中的 “ b r o w n ” , 棕色的意思 。棕色是 一种 冷色调 , 让人联想到晦涩阴暗 , 隐射预兆了 布 朗人生的结局 。棕色接近黑 色 。 但不全是 黑色 ,我们也可 以联想到布朗的天性 。他不 是邪恶的本身 , 却已经被邪恶吞 噬掉 了,同 化 了。另外 , 棕色容易让人联想 到大地 。人 类便是生活在大地上 的,是从天堂一 伊甸 园里被驱逐 下来 的 ,布 朗代表 的是整个 人 类 ,带着原罪 ,性本恶 的人类 。 我们再来看看 布朗的妻子——费斯。 费 斯 的英语是 “ F a i t h ” ,意思是信仰 ,相信 , 保证 ,宗教。费斯不仅仅是布朗的妻子 ,更 是布朗的精神支柱。她在他的心 目中是最纯 洁美好 的,她是 人性 中 “ 善”的化身 。布朗 对妻子 的态度也是耐人 寻味的:离开时两人 依依惜别 ,费斯恳求布 朗留下 ,布朗心 中非 常不舍 , 这里我们看出布朗还是 十分爱妻子 的 ,只是这种爱抵不过去黑 暗森林的欲望 ; 在前往森林 的路上 。 他有几次都想返回 。 也 多次提到 费斯 ,如 “ 俺老婆费丝要知道 了这 事, 她温存的小心儿非伤透 了不行。俺情愿 自个儿难过 。 …‘ 俺决心 已 定, 为这种差使俺 可一步也 不肯走 了。 就算俺以为那老恶婆是 去天堂 , 可其实她是 去见魔鬼 。也没理 由叫 我丢下心爱 的费丝 去学她的样啊 ! ”在布 朗 发现德高望重 的教堂牧师 , 执事和曾教 过他 教义的古 迪太太都在赶赴魔鬼之约的时候 , 他的信仰开始动摇 , 但是他还是没有完全失 望 ,他 喊到 “ 天 国在上 ,费丝在下 。俺还是 要对抗魔鬼 ,坚定不移 ! J , 他 以为只要 能抵 制住诱惑 , 安全返 回, 就可 以回归到以前美 好平和的生活。直到最后 , 他发现费斯也参 加 了魔鬼聚会 , 他就精神崩溃了。我们不难 发 现布 朗的妻子 费斯其 实是布 朗内心信 仰 的化身 ,从开始 的关系甚密 , 互相相信 ,到 后来 的慢慢分离 , 直到最后完全失去。他对 费斯 的感 觉其实 是他 自己 内心 心路历 程的 写照 。再看看 费斯这个人 ,她真如她名字一 般忠诚 吗?开始 她竭力 劝阻布 朗不要 参加 魔鬼 之会 ,最后 自己却参加 了, 那 么她 的劝 阻就不是担心布 朗了, 而是不想让丈夫知道 自己也要去赴魔鬼之约 ,这就是虚伪 。 小 说中还 出现了很 多二 元对 立。比如 善于恶 : 小伙子布朗是善良单纯 的,他看透 了他人的虚伪 和邪恶 的本质。布朗是镇上 唯 的好人 ,当看清他人的真面 目 后 ,他不见
简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恶即人性”主题
简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恶即人性''主题涂舒媛(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北京100089)摘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著名短篇小说。
霍桑通过对主人公古德曼•布朗夜间前往黑暗森林的旅程的描写,展现了人的本性。
通过色彩、时空及《圣经》中的原型,呈现出“恶是人类的本性”这一主题。
本文通过文学分析的原型理论对“恶即人性”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关键词:《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纳撒尼尔•霍桑原型人性一、引言“原型”作为文学分析与文学批评领域的研究方法之一,最早出现于20世纪。
《文学理论》的作者、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勒内•韦勒克将“原型”作为文学批评的三大理论之一(陈佳)。
其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语境。
原型在不同神话中表现出相似的主题&指的是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情况下的神话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此具同的意义,人们似的理反,具似的文能。
对于《小伙子古德•布朗》中的某些形象,许多学者和文学批评家进行了大量解读和研究。
其中研究主角出发,,表的在&于《小伙子古德•布朗》中原罪与恶的主题的解读与研究&国内学者对《小伙子古德•布朗》的研究主要从小中的&:、、三的反复出现具的,现了一贯的创作,是对人中的“”的i ()&作为主义的用大,的作品中i 了的语&分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三个主要象征符号:人名、粉的,现作者所要的人原的主题1(缪昕,杨静)。
,分析是、文主义的角出发,对人的原的&在文主的巨大影响下,“原罪”一在:•霍的中,的作中一&在I 的下,霍桑呈现了人内心的“”,宣扬了“恶人”“原罪”的主题(耿毅)&主义理论在一定程上与原型方法有着相似的&本文将以心理学家荣格与文学理论家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础,将文学领域作为原型方法的延伸用于分析《小伙子古德•布(中人中的“恶”这一主题&二、颜色的运用《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颜色应用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形式,比如主人公名字"Goodman Brown”中的+褐色”(brown),费丝的发,森林中的黑色元素。
《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
《年轻小伙布朗》中的“罪恶人性”之多元化解读摘要:本文在探讨霍桑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解读小说中的多元化意象,揭示了霍桑创作中反复揭示的“罪恶人性”主题及作者对宗教的困惑和感悟。
关键词:罪恶人性;宗教观;多元化意象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被尊为“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在其创作的四十年间,为世人奉献了《红字》等五部长篇小说和《教长的黑面纱》、《拉帕奇尼医生的女儿》、《年轻小伙子布朗》等百余篇短篇小说。
霍桑由于受到家族传统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思想的深处深深镌刻了加尔文清教主义的“原罪”观念,按照清教教义,人生来有罪,且与生俱来不可改变。
霍桑的几乎全部作品都在描写、探讨和揭露人性的罪恶并积极探寻人类灵魂在清教道德标准和人道主义之间的徘徊和救赎。
本文试图以《年轻小伙子布朗》这篇小说为例,结合霍桑的特殊家族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探讨人类本质中的“罪恶”母题。
一.霍桑的生活背景霍桑原姓为“哈桑”,祖上是新英格兰地区的贵族。
霍桑的祖先几代人都是狂热的清教徒,他在美国的第一代祖先曾残忍地迫害过贵格教派,第二代祖先则是1692年“萨勒姆驱巫案”的主要参与者。
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浓重的加尔文教气氛深深地影响了霍桑, 使他自幼性格阴郁, 耽于思考。
而祖先在追害异端中的那种狂热, 则使他产生了负罪感, 在生活中, 他不断思索如何救赎。
入大学后霍桑在自己的姓氏中加了一个“W”, 表示有别于祖先。
霍桑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国第二次宗教复兴运动时期,他的家乡萨勒姆镇是一个加尔文清教主义气氛十分浓厚、迷信巫术盛行的地方。
他常在作品中把家乡萨勒姆镇作为故事背景,把那里历史上发生过的真人真事写进作品。
作家不仅在多部作品中对他那个时代的萨勒姆镇进行了审视和评论,而且对他祖先时代的萨勒姆镇的社会历史情况也作了审视和评说。
二.《年轻小伙子布朗》《年轻小伙布朗》是霍桑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是一部带有道德探讨的寓意小说。
《小伙子布朗》的分层解读
《 伙 子 布 朗》(o n o d nBo n 是 l 纪上 半 小 YugG o ma lw ) 9世
[ 文章编号] 10 .4 7( 0 1 20 7 .2 0 87 2 2 1 )1 .0 80
《 小伙子布朗 》的分层解读
孙 瑛 瑛
( 阳师范 学院 ,河 南 信 信阳 4 40 ) 6 0 0
[ 内容提要] 《 小伙子布 朗》是霍桑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对主人 公布 朗一次黑夜林 中之旅 的记叙 ,表 达 了对人 性的思考 。本 文从 主人 公布 朗、小说本身 、作者霍桑三个层面对对人性的善恶界限进行解读。
向往 。 然而 究竟 何为善?何为恶 ?善恶有无绝对 的界 限?本
了他的林中之旅, 亲眼见 证了恶的存在 , 从此成 了一个严肃 、 伤心、阴沉沉地沉思的人。可见对上帝的信 仰容不得一次堕 落, 一次堕落 即是永久的堕落。 当他喊道 : 我的费思去了 ” “ , 不仅是对妻 子的失望 与放弃 ,更是 对人性 的善 的怀疑与放 弃。这种怀疑让他的心境失去了平和 ,绝望 和愤世嫉 俗让他 生活在痛苦的深渊 ,没有亲人和朋友 ,没有欢乐和未来 。每 当听到人们 唱圣歌 , 就回想起森林 中罪恶 的歌声 。 他 他还 一 直避开他曾视怀有希望 的诗句 。 从全 文看 , 朗一 开始 是纯真 的,以纯 净的眼光看待 周 布 围的人和事, 然而他的信仰如同费思头上 的粉 红色丝 带那样 美丽而娇弱 。 色, 粉 一个介于红 白之间的颜色 , 是娇弱之色 , 交融之色 。在霍桑 的小说 中,红色象征着罪恶,白色象征着 纯洁 , 么粉 色则 意味着 既非完全堕落也非清 白无辜 , 么 那 那 布 朗就 既不是完全 的堕落也不是绝对 的纯真 , 而是处于人类 被玷污 的纯真 , 精神上 也不完美 的一种状态 。 朗的悲剧在 布 于他只相信绝对 的善或者绝对的恶 , 当他发现人性不象他所 想象 的那样只存在善时 , 他便走 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 认为世 间只有极恶 , 所谓 的善是不存在 的。 失了信仰 的他不知所 丧 措 ,不能通过承 认和忏悔 自身的罪过而 获得对真善 美的理 解 ,阴郁而悲惨地度过 了一生 。 二 、小说本身—— 人是由善向恶转变的 布 朗的森林之旅折射出我们每隔人的成长 历程 。 年轻时 的我们率真而好奇 ,渴望探 索世 间的奥秘 ,对未来抱着 “ 高 超的决心 ” ,坚信 自己能抵制 住生活中的种 种诱惑,保持纯 真 的自我 。 前进 的途 中我们会有疑惑 ,会有踌躇 ,会问 自 在 己这样做对不对,值不值得 ?有时我们甚至会退缩会放弃 , 如 同布朗一样数次告诉 自己“ 现在我打算回到原来的地方 去 了” 我 已经打定主意 了,决不为这事再往前移动一步 ” ,“ 。 我们 内心对善的信仰不 断阻止 自己犯错 , 但最 终很多人还 是
新生研讨课论文
《新生研讨课》(课程论文)题目:《小伙子布朗》的人性分析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班级英语1501学号1120115122学生姓名段昱帆成绩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小伙子布朗》的人性分析内容摘要:《小伙子布朗》是霍桑的一本短篇小说,通过对布朗在黑暗森林的一次旅行的记述,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其旅行中人性的探讨,对人性的善恶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霍桑;《小伙子布朗》;人性;解读《小伙子布朗》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
小说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布朗的年轻人,晚上前往野外的树林去和魔鬼约会,途中他在一个神秘的黑衣人的带领下进入了本不该触足的象征黑暗邪恶的森林。
在森林中,布朗看见了魔鬼们的聚会,看到平日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村里的百姓、甚至自己挚爱的妻子都参与其中。
回到村庄以后,布朗完全变了一个人,变成一个疑神疑鬼的人,郁郁寡欢,他失去信念,对生活失去信心,最后在孤独和困惑中死去。
一次看似简单的林中之旅,更像是一场精神之旅,在面对邪恶的过程考验善的能量。
然而究竟什么事善,什么是恶,善恶之间真的就水火不相容吗?本文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解读霍桑这部小说。
说霍桑的小说,我们就不得不先谈一谈他的成长轨迹,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他在作品中赋予的思想。
霍桑自幼生活在萨勒姆镇,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布朗所在的小镇,清教思想根深蒂固,霍桑的祖辈都是狂热的清教徒,还曾迫害过异教徒,因此尽管他本人不是清教徒,但是身上带有深深的清教烙印,他的思维意识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无一不受其影响。
①根据清教的教规,人都是道德上的堕落者,要不断内视自我来认识自己是罪人,人只能看到自身的缺点不足,看到的都是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积极的方面。
清教是要让人们反省一切罪过,逐步走向至善,其教规教唆人们要怀疑一切,不能相信任何人,甚至是自己的邻居,老师,牧师。
简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恶即人性”主题
简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恶即人性”主题作者:涂舒媛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3期摘 ; ;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著名短篇小说。
霍桑通过对主人公古德曼·布朗夜间前往黑暗森林的旅程的描写,展现了人的本性。
通过色彩、时空及《圣经》中的原型,呈现出“恶是人类的本性”这一主题。
本文通过文学分析的原型理论对“恶即人性”这一主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 ;纳撒尼尔·霍桑 ; ;原型 ; ;人性一、引言“原型”作为文学分析與文学批评领域的研究方法之一,最早出现于20世纪。
《文学理论》的作者、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勒内·韦勒克将“原型”作为文学批评的三大理论之一(陈佳)。
其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语境。
原型在不同神话中表现出相似的主题。
指的是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情况下的神话中反复出现的某一形象,此形象往往具有共同的意义,或往往引起人们类似的心理反应,且具有类似的文化功能。
对于《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某些形象,许多学者和文学批评家进行了大量解读和研究。
其中许多研究从象征或象征主义角度出发,即通过象征,表达物体或品质的潜在意义。
基于《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原罪与恶的主题的解读与研究也有许多。
国内学者对《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研究主要从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入手。
比如颜色:粉色、黑色、红色三色的反复出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体现了霍桑一贯的创作思考,也就是对人类灵魂中隐匿的“恶”的挖掘(孙立盎)。
作为象征主义的运用大师,霍桑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象征形式和象征语言符号。
通过分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三个主要象征符号:人名、粉红缎带和魔鬼的手杖,展现作者所要解释的人类原罪的主题思想(缪昕,杨静)。
此外,也有分析是从宗教、加尔文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对人性的黑暗及原罪的解读。
霍桑《小伙子布朗》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霍桑《小伙子布朗》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霍桑《小伙子布朗》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小伙子布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18041864)的短篇小说。
艺术张力说解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艺术张力说解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胡慧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摘 要:文学张力说是新批评派代表艾伦•退特提出的重要术语,表示矛盾对立因素的有机统一。
通过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这一文本语料,从“黑夜”、“森林”、“粉红色的彩带”等文学意象进行剖析,揭示出文中张力形成的艺术效果,从而达到矛盾体的对立统一。
关键词:艾伦•退特;艺术张力;意象作者简介:胡慧(1987-),女,湖北鄂州人,硕士学位,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3-126-02一、前言艾伦•退特,美国现代小说家兼诗人,美国新批评派代表人物。
他曾就读于范德比尔特大学,在1922年合作创立了《逃亡者》杂志(The Fugitive),1930年后曾在美国、欧洲、亚洲多所大学任教,并担任《塞瓦尼杂志》(The Sewanee Review)编辑,主要作品有《杰克逊》、《冬梅》、《论文家》、《论诗的张力》等。
作为新批评主义的代表人物,张力论研究尤为体现艾伦•退特的研究成果,也为新批评派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最为难以理解却最重要的观点见解。
二、文学张力说的开始与发展日常中,我们最先接触“张力”一词,可能来自于物理学,即多种相互矛盾因素的组合与相互作用力下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随后,“张力”一词被英美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采用。
1937年,退特在《诗歌的张力》一文中,指出:“为描述这种成就,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
我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
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我们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不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意义: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以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义都是贯通一气的。
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来解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主题
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来解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主题摘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霍桑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讲述了主人公布朗一次黑夜林中之旅的传奇经历。
本文采用结构主义的批评策略来分析文本中存在的二元对立:黑与亮,善与恶,从而来更加深刻地了解霍桑本人对宗教错综复杂的矛盾心理。
关键词:二元对立黑与亮善与恶一、引言纳撒尼尔·霍桑一直致力于对人性的探索与思考。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正是一篇关于人性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布朗在日落之际选择离开新婚的妻子,赶赴神秘的林中之旅。
在黑暗的森林里,他发现他身边可敬的牧师、执事以及虔诚的教徒们,甚至他纯洁忠实的妻子也都赴了黑森林里的魔鬼之宴并且都发誓效忠于魔鬼。
他的心灵受到了创伤,而后他回到村子,发现牧师、执事依旧可敬,教徒们依旧虔诚,妻子依旧纯洁,而在他眼里他们不过是虚伪的罪人,他也不愿与他们再同流合污。
最终,他郁郁寡欢直至凄凉地老去。
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是隐藏在文本之后的主题意义还需要我们反复地推敲。
结构主义为分析本文提供了一个新策略,根据索绪尔的理论,“人类的思维主要通过对立性来把握差异性,结构主义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二元对立:对于两种直接相对观点,我们只有把握一种与另一种的对立关系,才能真正地分别理解这两种观点。
”因此要对文本的主题思想有更深层的了解,就必须对文本进行细致阅读,找到文本中二元对立的因素并对这些二元对立进行解读和分析。
这样就会给文本所蕴含的潜在意义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二、对黑与亮二元对立的分析本文中的“黑”多次出现。
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罪恶。
在故事的开端布朗在黑夜来临之时要离开光明的家赶赴森林之约,这是和一般习惯不同的,因为一般的约定是不会约在晚上的,这也就证明了布朗所赶赴的林中之旅不是一般的旅行。
再者,这样的黑夜令他的妻子费思(Faith)感到惧怕。
“孤单单的女人会做些可怕的梦,生些吓人的念头,有时候连自己都害怕……亲爱的,一年到头只求你这一夜。
《小伙子布朗》的创作主题解读
《小伙子布朗》的创作主题解读
小伙子布朗是一个传奇般的英雄人物,他令人惊叹的冒险经历是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自1902年以来,这部作品一直是孩子们最
喜爱的小说之一,其在创作主题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小伙子布朗的主要创作主题是勇敢无畏的精神,他的卓越表现也表现了他的坚强意志。
当他发现自己被卷入一场危险的冒险时,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前行,勇敢面对一切挑战。
他勇敢地走到最危险的地方,甚至不顾及自身安危,正是源于这份勇气和坚强意志,他才能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取得自由。
另外,作者还在小伙子布朗中表达了一种友谊的主题,比如他与波波的友谊。
在最关键的时候,波波使布朗得以逃脱,拯救了他的性命。
这也表明,友谊在危难时刻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一起面对人生的挑战。
最后,作者在小伙子布朗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正义主题。
前殖民地统治者虽然试图剥夺布朗的自由,但他最终成功地突破重重阻碍,取得了完全的解放。
这也暗示着,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就可以战胜一切重力,取得最终的胜利。
总而言之,《小伙子布朗》将勇敢无畏、友谊无价和社会正义有
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精彩的小说世界。
它所传达的正能量也使它成为一部千古流芳的作品,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激情与启示。
- 1 -。
浅析《好男儿布朗》中人性之恶的主题
纳撒尼尔 ・ 霍桑是 l 9 世 纪 美 国 浪 漫 主 义 时 期 杰 出 的 小 说 家 。 他 的 小 说 在 美 国乃 至 世 界 文 坛都 影 响颇 深 ,体 现 着 一 个 永 恒 的 原 罪 主 题一 罪 恶 是 人 类 的 本 性 。 在他 的 短篇 小 说 《 好 男 儿 布 朗 》 中 , 他用 寓 意
2 . 3 故事 中黑 色的 描写
年 轻 的好 小 伙 布 朗是 一 个 极 富 象 征 意 义 的 角 色 。 “ 布 朗 ”是 一个
普通的名字,象征着所有 的普通人 ; “ 年轻 ”表明主人公正处于天真 烂漫的纯真年龄。从这个名字 ,可看 出主人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纯 真 善 良的年轻人。起先,他认为 自己生活在一个毫无罪恶的地方,能够 在 参 加 完 魔鬼 的 聚会 后 抵 制 住 任 何 魔 鬼 的 诱 惑 , 但 当 他 看 到 古金 执 事 和牧师后,他 开始怀疑 自己的信仰 ;当他来到聚会地点,看到镇上 的 所有居 民包括他 心爱的费思都在魔鬼聚会上 ,而且是魔鬼的仆人 的时 候 ,他 的 人生 信 仰 崩 溃 了 。作 者 以此 引 出故 事 主 题 , “ 罪 恶 乃人 类 天 性 ,罪 恶 才 是你 们 仅 有 的快 乐 。 ”
题。
3物体象征 与主题 的表达
3 . 1费思 帽子 上的粉 红 色缎 带
粉红色的缎带让费思看 起来更加漂亮 、更加纯洁 、更加善 良。作 者这样 的设计颇有象征意义。在 《 圣经》中,红色象征着邪恶 ,白色
布朗妻子费思 “ f a i t h ”的英文解释是忠诚。作者给布 朗的妻子取 这样一个名字 是颇 富深 意的。其一 ,这个名字反映了布朗妻子给他 人 的印象和她的品德;其 二,这个名字也反映 了她的宗教信仰。在 故事 的开始,布朗不得不 离开妻子 费思去森林参加聚会,这象征着他要 暂 时放弃 自己的信 仰,去赴约 ( 他和魔鬼的约定 )。然而,随着故事 的 发 展 , 布 朗惊 奇 地发 现 费思 也 在 魔 鬼 聚 会 的 现 场 。 他 绝 望 地 呼 喊 ,但 是 他 的 妻 子没 有 注 意 到他 。这 个 时 候 ,布 朗 惊 呼 : “ 我 没 有 信仰 了 ! ( M y f a i t h i s g o n e )! ”这 是 故 事 的转 折 点 。相 比于 故事 开 端 , 他 暂 时 放 弃信 仰 ,但 内 心存 有 希 望 。此 时 ,布 朗 痛 苦 地 意 识 到 他 不仅 失 去 了 自己的 妻 子 ,也 失 去 了 自己的 信仰 ,主 题 由此 展 开 。
《小伙子布朗》的创作主题解读
《小伙子布朗》的创作主题解读
《小伙子布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于1835年创作的一篇短
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布朗经历的一系列奇怪事件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
复杂性和人类内心中存在的善恶和欲望的冲突。
故事中刻画了布朗心理激荡、陷入迷茫和堕入罪恶心理的过程,表达了对于人类罪恶本质的深入思
考和对于人性复杂性的抒发。
本文将从主题、情节和符号等方面对《小伙
子布朗》进行解读。
故事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主人公布朗经历
了一系列的奇怪事件,包括目睹了许多当地人参与邪恶活动,如与魔鬼进
行契约、宗教仪式中的腐败、杀人等等。
这些事件对布朗来说是一种触动,让他开始怀疑人类的本质和道德的真实性。
霍桑通过描写布朗内心的冲突
和思想的转变,表达了对于人性的探索和对道德边界的思考。
此外,故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符号,如森林和黑暗。
森林象征着人类
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个未知和神秘的地方。
布朗走进森林,其实也是进入
了他内心中那个未知而复杂的世界。
而黑暗,则用来象征布朗不可避免的
邪恶之中。
故事最后,布朗从那片森林中出来,却失去了对人性的信仰和
对周围世界的信任。
人性之光_霍桑在_好小伙布朗_中对人性的阐释
在 《美国文学的周期》 初版前言曾说过: “一位主要作家之所以 成为主要作家, 即使是原因在于他高于他所处的时代或以其 他方式异化于社会之外, 他仍然是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特 定产物, 或者还可以说是这一时代和社会的最深刻的反映” 。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认为, 霍桑把传奇故事的背景放在殖民 地时期, 实际上是把犯了戒律的清教徒的故事当作楔子, 提出 来的是自己时代的问题。 二、 霍桑的思想——怀疑论者, 现实主义者 霍桑 1804 年 7 月 4 日出生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 塞州萨勒姆镇破落的贵族家庭, 他的祖上曾是法官和宗教掌 权者, 迫害过贵格会教徒和所谓的 “巫师” 。霍桑不是一位无 神论者, 他并不反对宗教本身, 清教教义中的 “人性本恶” 和 “原罪说” 对他影响极深。 但是霍桑对于清教徒的缺点和谬误 并没有视而不见, 霍桑曾多次抨击过趋于僵化的清教主义的 固执、 保守和残酷。他在红字的引言海关中写道: “人性如果 根植在这样贫瘠的土壤里, 即使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 也不会 比土豆更加繁盛。 ” “清教只有在宽容、 仁慈和遵循常理方面做 出巨大的变革后, 才能为霍桑所赞成” 对于清教徒殖民者来 。 说, 罪恶是可怕的现实, 对于霍桑来讲, 罪恶则仅是心理上的 困扰而已, 这样, 他们也就成了接受霍桑怀疑论推测的极好工 具。 霍桑冷静、 超脱、 理智, 他同时留心时代的动荡, 注意对立 的哲学观和利益冲突, 然后对它们进行理性研究和批判分析。 社会 19 世纪的美国社会正值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初期, 结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和调整, 伴随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 发展出现了人欲横流、 道德沦丧以及各种社会矛盾。霍桑不 愿弄虚作假或者粉饰赤裸裸的现实, 对鼓吹轻飘飘的乐观主 和新社会机制的时代, 抱着批判的态度。他逐一权衡了新英 格兰主义、 保守主义、 超验主义和激进主义这几个观念, 最终 选择了怀疑论。霍桑在布鲁克农场生活了数月后, 发现自己 已经漂浮于现实之外很远。 他认为: 若只生活在改良者和进 “ 上重新审视自己, 那么任何智者都不再睿智。 霍桑的妻子索 ” 菲亚在 1843 年 11 月曾称赞过霍桑:能发现一个不树任何理 “
人性的美丑:《小伙子布朗》的主题解读
布朗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年轻、好奇、有探索的欲望,最初对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非常自信,却在林中之旅后陷入对人性的怀疑而郁郁终老。
正如布朗这个普通的名字所象征的, 他实际上是“每个人”(Everyman)[4]85。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年轻人,都曾经历过类似布朗的成长历程:年轻时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执着前行,“对未来抱着”“高超的决心”,并坚信自己能够保持自我;途中也会有些许的犹豫,“现在我打算回到来的地方去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决不为这件事再朝前移动一步”,但最终还是完成了旅行。
布朗的林中之旅让他发现了人性中“恶”的存在,他因此变成了一个“怀疑一切” 的人,“临终时是悲观绝望的”。
布朗的结局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但它的象征意义在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对自己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同布朗的林中之旅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启示、思考甚至观念上的变化。
布朗年轻的妻子费思与普通人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所以布朗在树林中魔鬼的祭坛前也看到了她,梦幻也好, 现实也罢,对布朗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
费思的名字(Faith) 清楚地表露出她的象征含义———信仰,她代表的是对善的信仰,在林中之旅开始前布朗坚信不疑的信仰。
“那难道是我应当离开亲爱的费思,跟着她走的理由吗?”“上有苍天,下有费思,我还是得站稳脚跟,抵挡魔鬼!”“费思!费思!抬头望着天,抵制这个邪恶的家伙。
”这些句子既包含费思的双重含义, 同时由于这个人物的设置,更有力地表现出主人公布朗在旅途中经历的内心挣扎、犹豫与彷徨。
不论是作为小说人物的费思,还是作为信仰的费思,布朗对她的态度最终是一致的———放弃与怀疑:“…我的费思去了!‟他喊着。
”“布朗大爷严厉而伤心地盯视着她的脸,没有打招呼就走过去了。
” 布朗黑夜之旅的引路人是另一个具有象征含义的人物。
他代表的是魔鬼,这一点从他手执的“像一条大黑蛇”的手杖和克洛伊斯大娘认出他时的尖叫可以肯定。
他将布朗引去魔鬼的领地,让他皈依邪恶的宗教,对布朗提到的每一个“正派人和虔诚的基督教徒”进行嘲讽,披露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其目的昭然若揭。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解读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解读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这本书以一位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为主角,讲述了他在社会混乱中背负着复仇重担,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英雄的故事。
书中充满了传统文化典故,展现了古德曼布朗不屈不挠,勇敢拼搏,追求自由,团结协作,不畏艰难的精神。
古德曼布朗的故事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比如可以从古德曼布朗的复仇情绪出发,来看他的行为有多少出于个人愤怒;也可以从古德曼布朗的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来看,可以理解他的行动有多少出于自我救赎。
此外,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小伙子古德曼布朗》强调个人不断奋斗,以改变自身境遇,并寻求自由与幸福。
它表明,在英雄之路上,我们必须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积极抗争,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假如一个人真正想要获得成功,必须拥有强大的意志力,并不断的思考,以便明晰走向英雄之路的方向。
另外,《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还反映出一项重要概念,那就是,人们应该坚持正义,服从正义,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管遇到何种强大的敌人,都要坚持信仰和梦想,一定要结束社会的暴虐和腐败,才能建立一个社会中心,让在社会中心活动的人们能够拥有一种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之,《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让人们理解,只有坚持勇敢,以及
奋斗,才能实现梦想。
虽然逆境中,英雄可能会遭遇失败,但他们会以勇敢的态度面对任何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正是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故事所要表达的。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解读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解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解读[摘要]本文旨在对《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进行解读分析,展现作家如何通过象征主义手法表达原罪主题。
[关键词]寓意原罪象征手法《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讲述的是一位名为古德曼·布朗的年轻人,在黄昏时分作别新婚的妻子费丝,离开他的村庄。
沿途之上,他在一位神秘老人的引诱之下,步入了他本不该进入的象征着邪恶的森林。
在森林中,布朗撞见了恶魔聚集的阴暗聚会,参与者有平日德高望重受人尊崇的长者,亦有村庄里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向来纯洁的妻子。
故事的结尾并未明确指明布朗所见一切是梦还是事实,但是他已是心灰意懒,对所有人包括妻子在内,都充满了怀疑的态度,认为每个人是罪恶的。
古德曼·布朗终生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信仰,直到死去。
作品中,布朗进入森林的历程也是其自身对人性真实面探索的精神历程,作者霍桑善于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写作。
在这部作品也不例外。
小说开篇既有出现对古德曼·布朗妻子费丝的“粉红色的缎带”加以特写描述,在随后的篇章中又有几次提及。
粉红色缎带串联起布朗信念的变化。
粉红色是一种介于红与白之间的颜色。
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往往会使人联想到天使以及纯洁,而红色则象征着鲜血和罪恶。
故事中,费丝的粉红色缎带共出现过三次。
在布朗离开村庄向费丝作别之时,他认为系这粉红缎带的费丝“真是个有福的人间天使”,内心充满了对上帝以及人类的信任。
随后布朗深入森林,发现了他平日所熟悉崇拜的人们的邪恶聚会,正在痛苦绝望之时,他可看到了那根粉红色的缎带,布朗不禁叫道:“俺的费丝也走了!人世还有什么善!罪孽不过空名罢了。
来吧,魔鬼,这世界全是你的啦。
” 粉红色缎带从空中飘落下来,象征着布朗对上帝以及对人性善良的纯净信念开始变得模糊脆弱。
布朗接近了人们的邪恶的聚会,在那里他了解到了许多平日道貌岸然的圣人私底下所干的肮脏勾当,并且还遇见了妻子费丝。
好人布朗
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摘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霍桑短篇小说中出色的一篇。
该篇小说通过描写布朗受到内心罪恶的驱使去森林间参加魔鬼聚会这件事,揭示了人的本性是恶这样一个主题,批判了信仰的不彻底性,导致了最终的堕落,但同时也表现了霍桑对清教主义的矛盾看法。
本文旨在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作者矛盾的清教观。
关键字:《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象征;霍桑;清教主义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审视视角和创作手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无论在长篇小说还是在短篇小说领域都很有建树。
像《红字》、《玉石像人》、《教长的黑纱》等都受到世人的欢迎。
由于加尔文清教意识的影响,霍桑的很多作品都着重描绘内在的堕落,人性的黑暗,讨论道德与罪恶的问题。
在揭露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许多善良的人们寄予了很大的同情。
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仅善于运用心理分析与描写,还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增加作品的深层含义以及其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所选的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中的名篇《小伙子古德曼·布朗》,通过分析这篇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部作品的主题以及霍桑矛盾的清教观。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主要讲的是生活在塞勒姆小镇的一个青年人布朗的故事。
由于他没有经受住罪恶的诱惑,去森林中参加一场与恶魔的聚会,最终见证了人性丑恶的本质,失去了原有的信仰,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小说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为其增添了魔幻色彩,并且大量使用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充满寓言感。
一、名字的象征意义在这部小说中,名字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
霍桑出生于清教徒家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清教影响,所以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看到清教思想的影响因素。
在一些清教徒家庭,他们习惯用好的道德标准的修饰词加到名字当中。
《小伙子布朗》中核心人物心理分析
《小伙子布朗》中核心人物心理分析作者:彭乐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7期彭乐内容摘要: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布朗》是众多小说中出色的一篇。
该篇小说通过描写布朗受到内心罪恶的驱使去森林间参加魔鬼聚会这件事,揭示了人的本性本是恶这样一个主题,同时也表现了作家对美国基督教的矛盾看法。
在小说中多次用到了心理分析的手法,通过这种小说描写的特点,使读者更加生动的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环境对话《小伙子布朗》心理提到《小伙子布朗》这部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短篇经典小说,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作者,美国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霍桑是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的小说有很强的心理分析特点和象征手法。
霍桑是心理小说和象征主义手法的开创者,特点是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去分析理解某个主要人物的性格。
他着重探讨道德和罪恶的问题,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从而得到拯救。
然而霍桑并非全写黑暗,他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许多善良的主人公寄予极大的同情。
小说《年轻人·布朗》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英国17世纪末、巫术盛行时期的塞勒姆小镇中的青年古德曼·布朗的故事。
小说中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和心理分析的方式,通过情景描写,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就是:Evil is the nature of mankind.其实就是每个人都有着孤独和阴暗的一面。
小说开篇讲述的是一位名为古德曼·布朗的年轻人,在黄昏时分作别新婚的妻子费丝,离开他的村庄。
沿途之上,他在一位神秘老人的引诱之下,步入了他本不该进入的象征着邪恶的森林。
在森林中,布朗撞见了恶魔聚集的阴暗聚会,参与者有平日德高望重受人尊崇的长者,亦有村庄里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向来纯洁的妻子。
故事的结尾并未明确指明布朗所见一切是梦还是事实,但是他已是心灰意懒,对所有人包括妻子在内,都充满了怀疑的态度,认为每个人是罪恶的。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解读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解读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理查德.普拉特的代表作,该作
品讲述了一个叫古德曼·布朗的小伙子,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冒险精神,在波比一家失手丢
失了一件宝贝之后,古德曼决定自己寻回。
然而在他进入波比宝贝仓库,寻找自己丢失的
宝贝时,无从下手,古德曼便下定决心,和有着众多秘密的神秘少女潘妮结成同盟,一起
探索波比宝贝仓库的深处,最终成功完成使命,拯救出了可爱的小猫猫,成功解开了波比
宝贝仓库的谜团。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寓意也是丰富多彩的,作者利用其中虚构的情节,传达出了
肯定年轻人勇敢尝试的精神的主旨。
古德曼的冒险故事,也给了读者一个重要的启示:只
有拥有勇气和坚韧的意志,才能应对生活中各种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确保生活有
价值。
此外,作者还通过古德曼和潘妮的友谊,传达了年轻人要有勇气去去尝试、去追求自
己喜爱的人以及事物的精神,并且要学会珍惜身边真正重要的人。
古德曼和潘妮最终通过
合作才能解开谜题,而潘妮也受到了古德曼的影响,内心的恐惧被古德曼的冒险精神所抚慰,愿意参与到古德曼的冒险中来。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勇敢有勇气去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和伙伴,并且不要畏惧
失败和挫折,要向古德曼·布朗一样,昂首挺胸,大胆创新,合作无间,共同完成一件事,实现理想,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好小伙子布朗读后感
好小伙子布朗读后感
这个叫布朗的小伙子,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咱们身边那种普普通通、单纯又充满希望的年轻人。
他对生活、对周围的人怀着美好的信念,特别是对他的妻子费思,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在他心里那是如同信仰一般的存在。
可谁能想到呢,他这一走进那片森林,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在森林里遇到的那些事儿啊,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那些平日里看着道貌岸然的人,一个个都像是换了一副面孔,在黑暗里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就好比你一直觉得住在你周围的都是善良的小绵羊,结果发现他们一到晚上就变成了大灰狼。
而布朗呢,他这一路的心路历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从最开始的好奇、震惊,到后来自己的信念一点点被摧毁。
看到他在森林里的遭遇,我就感觉像是自己在做一场噩梦,想醒又醒不过来。
特别是他看到疑似他妻子费思也出现在那邪恶的聚会中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他整个世界的崩塌。
不过这故事也让我想了很多。
我们生活的世界啊,是不是也像这样呢?表面上大家都客客气气、和和美美,但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是不是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黑暗面呢?布朗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这一夜的经历染上了黑暗的色彩,那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那些阴暗角落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呢?
这篇小说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
我们不能总是傻傻地只相信表面的美好,但是也不能因为有黑暗就对整个世界失去信心。
总的来说,读完这个故事,就像是被作者敲了一记警钟,让我在看待人和事的时候,得多留个心眼儿,也得更坚定自己内心的那点善良和信念,可别像布朗最后那样,整天活得疑神疑鬼,失了生活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朗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年轻、好奇、有探索的欲望,最初对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非常自信,却在林中之旅后陷入对人性的怀疑而郁郁终老。
正如布朗这个普通的名字所象征的, 他实际上是“每个人”(Everyman)[4]85。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年轻人,都曾经历过类似布朗的成长历程:年轻时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执着前行,“对未来抱着”“高超的决心”,并坚信自己能够保持自我;途中也会有些许的犹豫,“现在我打算回到来的地方去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决不为这件事再朝前移动一步”,但最终还是完成了旅行。
布朗的林中之旅让他发现了人性中“恶”的存在,他因此变成了一个“怀疑一切” 的人,“临终时是悲观绝望的”。
布朗的结局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但它的象征意义在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对自己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同布朗的林中之旅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启示、思考甚至观念上的变化。
布朗年轻的妻子费思与普通人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所以布朗在树林中魔鬼的祭坛前也看到了她,梦幻也好, 现实也罢,对布朗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
费思的名字(Faith) 清楚地表露出她的象征含义———信仰,她代表的是对善的信仰,在林中之旅开始前布朗坚信不疑的信仰。
“那难道是我应当离开亲爱的费思,跟着她走的理由吗?”“上有苍天,下有费思,我还是得站稳脚跟,抵挡魔鬼!”“费思!费思!抬头望着天,抵制这个邪恶的家伙。
”这些句子既包含费思的双重含义, 同时由于这个人物的设置,更有力地表现出主人公布朗在旅途中经历的内心挣扎、犹豫与彷徨。
不论是作为小说人物的费思,还是作为信仰的费思,布朗对她的态度最终是一致的———放弃与怀疑:“…我的费思去了!‟他喊着。
”“布朗大爷严厉而伤心地盯视着她的脸,没有打招呼就走过去了。
” 布朗黑夜之旅的引路人是另一个具有象征含义的人物。
他代表的是魔鬼,这一点从他手执的“像一条大黑蛇”的手杖和克洛伊斯大娘认出他时的尖叫可以肯定。
他将布朗引去魔鬼的领地,让他皈依邪恶的宗教,对布朗提到的每一个“正派人和虔诚的基督教徒”进行嘲讽,披露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其目的昭然若揭。
但有意思的却是小说对他外表和行为的描述,他“穿着朴实大方的服装”,“似乎和布朗大爷属于同一个阶级,和他长得很有几分相似,虽然也许主要是在神态方面而不是在容貌方面。
……他们可以被看作父子俩。
”而且,在布朗打定主意不随他前行时,他并没有生拉硬拽,而是“镇定自若”地让布朗“坐在这儿,休息一会儿。
等你觉得乐意再走的时候”再走。
对魔鬼的这两点描述多少让读者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却发现这样的安排似乎更能表现作者的意图:所谓的“魔鬼”或者“恶”其实存在于人的内心,所以他有着和人类相似的外貌,并且知道不需指引人类也有趋向“恶”的本能。
文中其他的人物如虔诚的克洛伊斯大娘,古金执事与教长,还有出现在魔鬼崇拜仪式上的众村民,象征的也是芸芸众生。
与认识到人性中善恶并存的事实后陷入怀疑与失望的布朗不同,他们似乎代表着另一种更为世俗的人生选择———接受现实并在这善恶并存的世界中继续生活。
三场景设置象征场景设置主要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
《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部短篇在场景设置上同样用心良苦, 富含象征意义,对表达作者思想,烘托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夜晚,费思惧怕黑夜,“在一年里所有的夜晚中,亲爱的丈夫,今儿夜晚请你留下陪着我吧”。
而布朗却说:“我的往返旅程,……必须在现在和日出之间完成。
” 黑夜使得布朗离开费思,离开信仰。
在文学作品甚至人们的认识中,黑夜往往是带有负面含义的,它通常与罪恶、堕落、诱惑、神秘、地狱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
基督徒们选择白天去教堂,表达对善的向往与追随。
那么,是怎样的旅行必须在黑夜完成呢?布朗的旅行目的地起初并不明朗,但随着引路人的出现,其真实身份的揭晓,他对布朗父辈和其他忠实基督徒所犯下罪恶的披露逐渐表明这是一次发现人性中的“恶”的旅行,它与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只能在黑夜进行。
其实,读完整个故事可以发现,小说除了将黑夜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还用了很多词来描写“黑色”,以凸现故事的氛围,如“幽暗”、“大黑蛇”、“黑暗的洼地”、“黑沉沉的荒野”、“黑松树”、“黑森森的大墙”、“黑暗的人形”等等。
这些描写前后连贯,有效地为主题表达、为布朗今后失去希望的生活烘托出一种阴暗的气氛。
故事发生的地点———森林,同样具有明显的象征含义。
“沉寂的道路”、“树林里所有最最幽暗的树木把这条路遮得一片漆黑。
那些树林简直长得密密匝匝,不容这条
羊肠小道穿过,而且总在后面立刻就又合拢起来。
”茂密的树林在黑夜里显得阴森恐怖,充满了未知的因素,正如同人性中的恶一样, 隐藏起来,难以发现。
林中小路的黑暗、沉寂象征着“罪与恶” 的潜伏;路的狭窄象征着布朗处在罪恶的包围之中;那些长得密密匝匝的树林“总在后面立刻就又合拢起来”,无疑告诉我们布朗再也无法返回到纯真状态了。
与现实主义小说家不同,以霍桑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将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分析上,而非对风俗礼仪、社会变革、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的忠实再现。
“人性中的恶”、“黑暗的力量”一直都是霍桑作品的主题,对“罪”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了《年轻的小伙子布朗》、《红字》、《教长的黑面纱》等优秀作品。
但在善恶之间究竟应该如何抉择,应当如何为人处事,这些都不是霍桑的浪漫主义小说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作家自己也感到困惑的问题,所以才有了小说中丰富的象征,才会说“意义含糊”、“感情矛盾”是霍桑作品的两大特点。
但无论如何,作家将他的思考呈现出来,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走近这个世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Baldick, Chris.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M].Shang- 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218. [2]克林斯·布鲁克斯,编.小说鉴赏:上册[M].主万,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42. [3]Wagenknecht,Edward.Nathaniel Hawthorne:The Man, His Tales and Ro- mances[M]. NewYork: Frederick Ungar,1989:61. [4]Martin,Terence.Nathaniel Hawthorne[M].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83:85. [5] Harris, Laurie Lanzen, ed. Nineteenth - 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 (NCLC)[M].Vol.10.Detroit:Gale Research,1981:267. (责任编辑:田皓)792007年第2期赖辉论《年轻的小伙子布朗》中的象征
/2011/1016/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