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 简 介 :赵 军 (1979— ), 男 ,晋 中 学 院 体 育 学 院 教 师 ,硕 士 。
[责任编辑:张新雷]

(上接第 573 页)法规和相关制度 加强《义务教育法》和《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落实,依法治
3.2 建议 3.2.1 山西省各高校要加大对体育保健课的重视程度 ,根 据 残 疾 、 体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 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使残疾、体弱学生掌握多种恢复、锻炼身体的方 法。 3.2.2 山西省各高校要针对残疾、 体弱学生不 同 的 身 体 情 况 制 定 不同的评定标准,逐步建立“柔性”的学习评价体系。 3.2.3 山西省各高校应经常为残疾、体弱学生组织体 育 竞 赛 活 动 , 为他们提供展示所学知识、技能的平台,使残疾、体弱学生体会学有所 用的喜悦,非常有利于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终 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2.4 山西省各高校应积极通过举行培训班或派 教 师 进 修 的 形 式 尽快改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改变目前体育 保健课教师缺乏,业务水平低的状况,为更好的开设保健课打下坚实 的基础。 科
● 【参考文献】
[1]罗智波.高校 残 疾 体 弱 学 生 参 与 体 育 保 健 课 的 制 约 因 素 与 发 展 对 策[J].中 国 特 殊 教 育 ,2008,(5):40-43. [2]蔺华,潘正坤.高校对病残学生实施保健与运动处方教学的 研 究[J].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2005,(3):116-118. [3]李 捷 .试 论 体 育 教 学 中 弱 势 群 体 的 扶 持 问 题 [J]. 广 州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2004, (3):118-120. [4]杨卫华.河南 省 高 校 公 共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体 系 的 现 状 与 对 策 研 究[J].哈 尔 滨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2005,(6):67-68. [5]章笑来,王天聪.从中小学体育课现状谈体育保健学教学改 革[J].淮 北 煤 炭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2005,(4):95-97.
573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33 期
表 3 山西省高校针对残疾、体弱学生开展体育 竞赛活动情况调查 n=14
经常开展
有时开展
不开展
n
%
n
%
N
%
为残疾、体弱学生开展 体育竞赛活动情况
0
0
3
21.4 11 78.6
பைடு நூலகம்
2.7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情况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体育保健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调查 结果显示, 目前在山西省高校承担体育保健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中,有 95.6%的教师毕业于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有 4.4%的教师毕业于 医学专业。 前者在体育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但康复保 健知识比较匮乏;后者恰好与之相反。 在后续教育中,调查显示,只有 7.4%的教师在毕业后参加过 一 些 运 动 康 复 保 健 知 识 的 培 训 , 通 过 教 学,这些教师仍然感觉自己的知识还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面对这 种情况,各高校应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改善体育保健课教师专业知识 结构单一的局面。 3.结 论 与 建 议 3.1 结论 3.1.1 山西省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设较为普及, 多 数 高 校 制 定 有 教学大纲,但对大纲的执行情况较差,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多数高校理论课教学时数大大超过了实践 课教学,现行的体育保健课距大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3.1.2 山西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学生学习评价比较混 乱 , 考 试 内 容 和评定标准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3.1.3 山西省高校对体育保健课不够重视,很少为残疾、体 弱 学 生 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残疾、体弱大学生对体育运动 的积极性。 3.1.4 山西省高校既懂保健理论又懂实践锻炼的体育 保 健 课 教 师 较为缺乏,同时各高校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也较少。
3.2 祖辈监护的失察 所谓祖辈监护就是指孩子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监护下生 活和学习。 我们对“隔代教育”也许并不陌生,对“隔代教育”研究的观 点也有所了解。 其中,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隔代教育”的后果是 弊多于利的。 老人们只能管好孩子的生活,却无力管好孩子的学习,进 而造成了老人对孩子生活上无限溺爱,学习上无限放任的局面,从而 导致孩子难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有研究表明,我国 60%以 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 姑且不说,老人们主观上有 什么意图,但客观上祖辈教育行为的失当和教育及监护能力的局限确 实造成这一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因素。 3.3 社会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尽管随着流动儿童的出现,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流动儿童 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但在部分地区的实施仍然 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视,依然出现了当地儿童歧视,嘲笑流动儿童的现 象。 正如案例中提到的那样,刚入学两周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很敏 感的感觉出被“嘲笑”的滋味。 仅仅这样一个词就在孩子的心理上烙下 了阴影,被标上了“我不是本地孩子”的记号。 4.矫 正 流 动 儿 童 心 理 问 题 的 对 策 与 思 考 众所周之,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维一体,缺一不可的。 所以矫 正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也应该立足于这三个层面去加以 考虑。 4.1 完善社会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法律(下转第 629 页)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 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 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 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 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 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 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 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 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 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 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 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 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 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 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 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 理健康。 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 “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 期引起共鸣。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33 期
再议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全蓉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 重庆 400715)
【摘 要】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 本文将以一个“流 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3.流 动 儿 童 心 理 问 题 的 产 生 3.1 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和父母相处的 时间越来越少,同伴的影响不断加强。 但对绝大多数儿童而言,他们仍 然会以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他们的家庭,父母仍然是儿童获得 忠告和情感知识的来源。 有人说“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 的言行举止,人品道德,都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那么,长时间的亲情 和监护缺失,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 康和人格形成。 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导致流动 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情绪变得消极,性格变 的孤僻。 可见,家庭中亲情的缺失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利影 响。
2.案 例 “妈 妈 与 孩 子 的 对 话 ”的 描 述 2.1 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 6 岁。 孩子的父亲是个公务员,在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 环境恶劣,县城海拔 4014 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 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 孩子的母亲是一位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由 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也没办法照顾好孩 子。 孩子的爷爷、奶奶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很不好。 因 此,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 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 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1.流 动 儿 童 的 界 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 指 6 至 14 周 岁(或 7 至 15 周 岁),随 父 母 或 其 他 监 护 人 在 流 入 地 暂 时 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 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 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 动儿童”。
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落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 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 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 他们并不同 于那些因为家庭窘迫而不得不外出务工者的子女,而是由于孩子的父 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 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 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并且他们中的 绝大部分儿童都是留守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 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 2000 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 30%。 他 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 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 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 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入私立(民办)学校就读。 他们留守他 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 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 他们的心理危机或困惑日益 突显。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 解决的重要问题。
2.2 案例描述 今年教师节的那天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 妈妈问:“儿子 你现在好吗? ”,孩子说:“不好! ”。 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 我觉得 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 ”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 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急切的又问道“儿子他们 为什么要嘲笑你呀? ”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 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2.3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 从这 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 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 这是一个刚满 6 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 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 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 绪。 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 的。 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 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 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长此以往,他 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