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对话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哪里

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哪里

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哪里《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重在指明: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写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而三个维度是实现总目标的支柱。

在具体的备课和教学中,三个维度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

人文性在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教语文,以人为本学语文。

注重人的本性,使人在适合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成长,尽可能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最适合的环境,从广义来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营造,从狭义来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营造。

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成为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基础。

在此,我认为,教师不仅仅要有意识的放下自己作为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从而营造那种和谐宽松的气氛。

更要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和制造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如:有这样一个课例,《田忌赛马》一课中,一名学生急着给动画片配音,结果出现很多漏洞,全班同学纷纷给他提意见,言语间毫不留情。

老师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面对配音的孩子这样说到:刚才他们对你狂轰乱炸,我真为你捏了一把汗,怕你受不了。

没想到你的心理这样健康。

然后面对全体同学说到:这样难堪的事我们谁都经历过,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先看他的学生这时候明白过来,齐声说到:优点。

随后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说优点,还有的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在这一小环节中,老师首先注意到了那位配音同学的心理感受,并及时给予安慰,帮他调整心理状态。

同时,她虽然没有批评其他同学,但却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要尊重他人、体会他人心理感受的教育效果,是一场非常生动的心理教育课,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只是我们很少能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有感于陶行知“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教学理念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有感于陶行知“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教学理念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2.处理好预设情景和实际课堂的关系在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先预设好问题情景,但这并不是将这个预先设置的问题情景视为教条,因为在教学中,还是要以实际的课堂为中心。

如果一直死守着预先设置好的问题情景,课堂无疑会是呆板的和停滞的,使学生不能获得实质上的提升。

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现在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

在其完善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更多的教师披荆斩棘。

但就现在形势而看,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势必将成为一种教学趋势,在这股风潮中,教师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转变自己的教学风格,积极适应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

参考文献:[1]许卫兵.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09(05).[2]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01).•编辑杨兆东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有感于陶行知“以人为本、解放学生”的教学理念周琳(盱眙县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名师于漪是这样来解释“语文”的:“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

”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我记得陶行知说过:“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

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

”首先,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先研究“书”,去发掘“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简单点来讲,就是挖掘语文之趣,语文之美,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

比如讲古文,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有些教师纯粹是为了讲古文而去讲古文,课文的内容也只是一带而过。

实际上讲古文是用文学的形式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如果缺少这些东西,就无法来全面地体现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从根本上进行人文教育。

例如,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的篇目含有大量的人文成分,就值得我们去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论文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摘要】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从根本上超越教学中的“主导文化”,走向“关系文化”及相应的“对话文化”。

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对话教学提供了迫切性与必要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为对话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它主张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从而突破了主客体单一的主体认识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平等;多元理解在我国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不能自由的表达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剥夺,虽然现在一直倡导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但试问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真的是民主与平等的吗?学生由“客体”变成“主体”,不过是在身份上认同、人格上内化了处于控制地位的教师角色而已。

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对话教学提供了迫切性与必要性,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为对话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对话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特殊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从而突破了主客体单一的主体认识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对话教学理论走进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对话教学它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都是独立的主体,认为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与文本、与他人及自己的对话式沟通,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和生命的成长过程。

所以说,语文对话教学它不是机械重复活动,而是新的知识与理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新性。

同时,对话意味着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间人格上的平等,意味着多元理解的共存。

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对话教学实践呢?一、从“主导——主体”教学实践走向“消解中心”的关系性实践对话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的特点,突破了“主体——客体”单一的主体论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实践模式。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摘要:关于语文人文性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

本文分析总结了人文性的四个内涵,并指出对于学生,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对语文教师而言,则要做到“语文本位”。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语文本位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全面推开,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方式,都要求我们对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进行重新思考,而此前关于语文的人文性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人文性不是社会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

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

如何将一堂语文课上好,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思路转,适时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爱学、乐学、学到真东西。

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一、人文性的内涵人文性的内涵之一:主体性教育,以人为本。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

为此,作为引导、认知、发展生活和人格建构的“文化中介”——教材,它必须具备开放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

人文性的内涵之二:更新的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

人文性的解读,固然离不开文本,但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

语文课人文精神消遁的重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

教师人文情怀的干瘪、知识底蕴的虚空、个性的萎缩、造成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相当多的教师不读书、不研究、理念模糊,以致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

语文课要构建精神世界,首先要构建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理念的更新、个性的张扬、人文精神的丰厚,才是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最大保证。

人文性的内涵之三:课外阅读,适时放宽。

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只要内容健康,不鼓吹暴力、淫秽,不反动,学生都可以读。

读什么书,怎样读,让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可建议,但不能作规定,不能限制过死。

在读书问题上应倡导青少年对传世经典与流行作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常常被人低估以至忽视。

事实上,无论承认与否,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国民与母语的接触中形成的。

国民对于以母语形式存在的文化内容如何理解以及理解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而我总以为,唯一能够大规模影响并且可以控制国民怎样与母语接触的便是一个国家的语文教育(有时我们也称之为母语教育)。

古昔圣贤(他们多是语文教育家)强调礼乐教化,强调薪火相传,中心一直没有离开人本身,反倒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唯语言教学是务,同时又深受应试教育所害,已经开始忘却教育的本来目的。

也正因于此,近些年来关于加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一时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的提出,最早是在1985年,这实际上仍然是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探讨。

以后争论渐起,但是时至如今,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纵观建国后的语文教育的历史,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古代以至民国时期对于语文教育一些好的认识也遭到遗忘。

在这个本质性的问题上,理论上的贫乏与谬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语文教育弊病四起,怨声载道。

本文认为,对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明确的认识,那么从上到下整个语文教育系统就只能陷在一种本质上的混乱状态,所有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都只不过是盲人摸象,从事实践工作的语文教育者们则观念贫乏、无所适从。

因此,现在通过重新探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来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以下步骤来探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第一步,本文将对1985年以来语文教育界对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探讨作一番梳理;第二步,本文将依次对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进行探讨,分别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同时将简单回顾它们的发展历史,最后,在以上这些探讨的基础上,探究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真正内涵并给出自己的界定;第三步,本文将尝试在以上所有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自己的对于语文学科基本性质的认识,并设计出一个希望较为合理与完善的同时也是较具有可行性的语文教育目的,以期对当下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 ----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 ----素质教育;新世纪 -----语文综合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对话,语文课堂根本追求

对话,语文课堂根本追求

对话,语文课堂的根本追求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语文教学应是精神的对话,是生命的对话,是情感的互动,是师生共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的教育艺术。

要想掌握这门艺术,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动态的生成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学生平等对话,一起感受汉语言的魅力,感知社会与人生,提升精神与情感。

一、教师研读文本,让价值在“师本对话”中彰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这就要求教师先要潜心与文本进行对话。

研究文本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1.文本研读要体现知识性。

教师对知识性把握一是来自于课程教材的规定,二是来自于学生实际的需要。

以一篇课文为例,教师要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首先看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生字,掌握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其次看所反映的文体知识;最后要看课文延伸的知识。

2.文本的研读要突出人文性。

教师对人文性的把握要从课文的内容入手,首先看思想教育的价值是从哪体现出来的,如何体现出来的,再多角度思考还可以给学生哪方面的启迪;第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价值;第三,超越文本,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加强课外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

总之,教师备课必须是全方位的把握,才能灵活贯通。

二、学生潜心会文,让生命在“生本对话”中沉淀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的重头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只有熟读课文,悟出其中某些东西,才能和同学、老师“对话”。

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主要方式有:读、品、悟等。

1.读: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学生通过读,进入文本,与之贴近。

这里的读主要是美读,“由朗读的音声节奏之美达于作品的深层情思,造成全身心的感动与震撼,形成读者与文本的感应,自我与作者的交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

2.品:学生通过比较、回味,可获得对语言的形象感、情趣感、分寸感、流畅感和意蕴感。

在教学《燕子》一课时,一名学生对课文里“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中的“展开”一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可以换成“长出”,而其他学生不同意其观点,有的说“用‘展开’比较形象,而且‘长出’太一般了”;有的觉得“‘展开’说是舒展开的意思,舒展开的柳叶好美呀!”……通过对“展开”一词反复品位,春天的生动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鲜活起来。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语文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所以,教师要注意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用语文去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

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人文性理解产生了误解。

当前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课堂气氛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许多,他们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其实,这种偏向于人文性的开掘,抛开语言文字的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喧宾夺主的做法。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今有之,中西有之。

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阐述,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以人为本;二要突出文化性;三要突出生命的价值。

即:第一,突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并以此理念贯穿全部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应受到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

第二是体现在文化观上。

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

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在课程目标上,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最新)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最新)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

语文教育的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的过程。

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

首先让学生从仿句入手,感悟语言形式,再变换对象,想象春雨、柳树、麦苗、青蛙的对话以及快乐的心情和表现。

这样就给予了自然的`生命意义,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童话般的意境,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热爱。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以假象角色(桃花、柳树、青蛙)的方式,与春雨对话,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同时,注意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再想象春雨还会唤醒什么生命,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

随着教学情节的展开,教师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戴头饰演一演春雨、桃花、青蛙、麦苗,自主的创造童话剧,这不仅活化了自然中的事物,而且体验到了大自然的乐趣。

人与自然的沟通,人与自然的结合,人性的真诚表达,这不正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吗?
【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1。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合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虽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把其工具性放在第一位,淡化了语文教学中本应具有的人文性。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强调人性、人权、人本,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把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要实施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

语文人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的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语文教师要做到“一个理念,三个重视”。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人文主义”把“人”放在第一位,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时刻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武装自己,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才是提升素养。

以“生”为本,就要知道学生欠缺什么,学生最需要什么。

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

以“生”为本,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

以“生”为本,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关注他的思想,关注他的情感,关注他的个性等。

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中人文精神资源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师们的心血之作,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文中流淌着大师们的真实情感,蕴含着他们的深层思索。

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就要挖掘课本、读本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品味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在对话中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旨趣

在对话中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旨趣

流, 汩汩而涌 ; 情感怎能不似一叶轻
舟, 盈盈 而驶 呢?
紧追 不舍 : 还有 什 么 ‘ 岁一 窟 “ 一
窿 ’ 生 笑 :不是窟 窿是 枯 荣。 就 ?” “ 枯
叶澜 教授说 :我 们 的语文 教学 , 是 干枯 ; “ 荣就 是茂 盛 。 春天 和夏 天 , 草 只有充分激 活 原本凝 固的语 言 文字 , 长得很 茂 盛 ; 了冬 天就 干枯 了。师 到 ” 才 能使其 变成 生命 的涌 动 。” 而激 活 语 言 文 字 的最 佳 途径 就 是 让 学 生 人 情 人境 , 在语 境 中动 容 、 情 、 智 。 动 启 语 境是 滋生对 话 的息息 土壤 , 给对 话 的语文 教学 注入 了极 强 的情趣 性 、 情 境 性 、 感性 。于永 正 老师成 功 的课 情 堂教 学 中最亮 的一 条 线就 是 对 话 艺 术 , 因在 于他很善 于创 设 和谐诙 趣 原 作 恍 然 大悟 状 : 哦 ,我 听 懂 了 。” “ … … 于 永正 老师与 学生 的对话 , 庄 寓 于谐 、 妙趣 横 生 , 但 隐 喻 着语 文 教 不 学 中 的对话 应 基 于 绿 色 生态 的生 活 场境 , 而且更 诏示 着语文 教学 中的对 话 应创 设 与语 言文 字 和 教 学 旨趣 相 匹 配 的语 境 , 学 生披 文 入 境 , 中 让 境
点头 笑道 :明 白 了! “ 背吧 !…… 师锁 成 为师生 基 于真诚 和爱 的合作 过程 。 ” “ 月明星亮 、 风清云淡 、 地广天阔, 起 了眉头: ‘ 人 “ 离离原上草 ’是什 么意 这里的“ 包含 了师生之间真诚 、 爱” 积
境 , 定着言 说者 的思维 方式 和话 名 学 生上 台) 在我 当你奶 奶 。你奶 少 真诚和 爱 、 它决 现 缺少 信任 与希 望 的教学 奶没 有 文化 , 朵有 点聋 , 注意 。” 范 式 。 耳 请 基于 对话 形 式与对话 精神 的语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浅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表现 r 者 的审 美情趣 。父 母爱护子女 , 作 感、 意志 、 方法 等个性 心理 的激 发与 引导作 为 情 , 子 女尊敬父母 , 家庭 生活也是社会牛活最值 是 切 学 科 的基 本 方法 。

那 么语 文老 师该如何 激发 学生 内在 的求 得提倡 的道德情操 , 是人类 文 明进 步的表 现
们 的语 文教学只见“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 而少 学 的 本 质 , 见甚至不见人性 、 人格等人文 的因素 , 这样的语 人文教育观要求 , 教育教学必须 以学生为 文教学遭 到社会越来越多 的指 责 , 至被批评 本 , 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 的 、 甚 把 自主的 、 完整的 为“ 尽苍生” 误 。改 变 这 种 现状 固然 需 要 整 个 教 人 , 要把 学生 的潜 能发挥 、 造力 的展示作 为 创
如 从 孟 子 的 “ 贵不 能 淫 , 贱 不 能 移 , 富 贫 威 作者被 贬谪后 , 崇高理想 无法实 现 , 又无人理
武不能屈 ” 的正道直行精 神 , 到孔子 的“ 知之 为 解 , 孤独而不屈的精神 。
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的求是务实精神 ; 从屈原 的 息精神 , 到文天祥“ 人生 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
静: 蝴
月的。
失 。这 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人 文关 怀 , 构建人 他的儿媳妇对他不 好 , 以这 么冷的天还来 钓 所 文精 神 , 培养人 文素养。人文 的教育 观旗帜鲜 鱼 。 孩 子 对 这 个 问题 有 多 元 的 理 解 。 语 文 教 明地 指 出 , 高学生 文化素 质 , 提 是教 育教学 的 师应该允许和鼓励学 生有 自己的见解 , 当然 我 们要给他一个基本 的价 值取向 , 引导学生理解

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对话

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对话

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堂对话的实现,既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的组织形式等问题,又涉及到教师本身的教学组织能力。

那么,怎样有效实现语文课堂对话,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其作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性质——保证课堂对话的开展语文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的综合体。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目标,“言语性”是体现特点和实现目标的基点。

纵观这三点,我认为,语文是综合性特别强的课程,漠视这一点,语文课程要很好地实施简直是不可能的。

鉴于“综合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文章,不拘一格地进行对话,如:有的文章可以侧重情绪体验;有的侧重于字词训练;有的侧重以获取知识为目的。

二、及时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把握课堂对话的契机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具备的“模糊性”和学生性格、个性、阅历的不同,语文课堂具备一个显著特征,即学生的兴奋点很多,包括对文章的质疑,也包括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是提供给广大教师开展课堂对话的很好契机。

比如有的学生认为“铁棒磨成针”简直在浪费时间;有的同学能够用画笔画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这时教师不妨也以对话的主体的身份加入探讨的行列,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将使他无法阻挡语文课程的魅力。

三、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对话的高效在语文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任何方法都不能生搬硬套。

采用哪种方法,至少要考虑文本、学生、教师三要素。

教学方法的采纳首先要根据文本的需要而定,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的作品,所应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其次,决定教学方法的第二个因素是学生。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2012.712新的时代倡导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虽然,我国早就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国教育始终走在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上。

素质教育的提倡,使教师面临着新的考验。

如何正确地运用教育规律,如何改变以往的老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更会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情感教育正是这种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爱憎的倾向。

在教学中,积极的情感能使学生在愉快、满意之中积极能动地接受知识,相反,消极情感则会麻痹学生的正常心理活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寓教于愉快满意之中。

但是真正做到这些,教师不仅要具有能够吸引学生的渊博知识,还要重视自身的情感素质培养。

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富而诚挚的情感,才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为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教师就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情感培养:(1)平易友善。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方和谐统一的。

因此,教师首先要养成“平易友善”的品质。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轻松的心情进入知识王国,激起思想的火花。

这种做法,使我在教学活动中受益匪浅。

我曾中途接过一个班,这个班的各门功课在全年级初中班都是最差的,语文尤其差。

刚接班的第一学期,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语文平均成绩与同年级一般的班都相差十几分。

面对这样的成绩,我一筹莫展,但在上课时和平常跟同学接触中,我总是装得一脸轻松,告诉他们,一次考试失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追求,经常找出一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来赞扬他们,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课下与他们真诚交朋友。

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而且,令人欣喜的是这个班在毕业考试中,语文成绩跃进学校第一名。

关于语文对话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语文对话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新语文必须从 法论的战略层 面着手 , 从宏观的角度更系统更科学地规划和组织教育教学,
并且在规划和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强化 比较这种最根本的
的不断递进, 向他人开放;与他人交流;某种包含自 我更新意 味的自我反省;重新与他人交流, 正是在自 我与非我的辩证 关系中进行的四重行为,肯定了解构工程的深刻的道德意
义, 为人与人之间真切的交往提供了基础。” 语文教学的过程
用) , 许多专家和老师都有过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和实践, 因
此本人只想从强化 比较作为一种基本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作 用来简单谈谈。
想等的反思性理解, 在反思、 咀嚼、 回味中, 个体认识世界, 认 识自 从而提升“ 我”完善“ 我” 我对话同时也是完 我, 自 , 自 。自 全开放的, 它也应该是在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 我反 思性理解,是对自己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人的原因的探究, 合
理性的追问。史密斯认为 : “ 自我理解的真正提高是四重行为
认知思维和方法。
2.通过比较, 可以落实基本功
叶圣陶先生 曾经说过 : ‘ 阅读 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 义, 记诵句义, 研究义法修辞的法则, 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 多 归纳。” 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内容和表现 形式的理解 ,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 , 在比较的过程中加 深了理解。
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 的深度, 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 3. 自 我对话 自 我对话在通常意义上是指现在的“ 与过去的“ 、 我” 我” 现实的“ 与理想的“ 、 我” 我”作为被观察者的“ 与作为观察 我” 者的“ 的对话 , 我” 也就是 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 、 历史 、 思
1.通过比较, 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每节课 , 每篇教材都有学生不感兴趣的地方。 那么, 教师就要用心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是我们老师能 够运用比较方法,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找出课文的异 同, 揭示已知和未知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获得新的知识。那么

谈语文人文性与“品德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谈语文人文性与“品德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谈语文人文性与“品德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以及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快速而不稳定的发展,“问题学生”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掌握、对文本人物形象与情感的想象与感悟中,锻炼思维理解能力,得到政治思想与道德情操的教育。

因此,语文在对“品德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从一线语文教师角度出发,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两大方面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转化理念与对策。

关键词:品德型问题学生人文性语文一、语文人文性的重要性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在特定时空内的一种双向的生命运动过程。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强调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即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主体出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教育目的,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审美、道德与价值观内涵,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思想共鸣,并从文本中受到启发,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正确的“三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

”据此,笔者认为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的美育功能与德育功能上。

美育能够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的美育功能在学生,特别是“品德型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习得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能够大大地丰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智力与修养。

二、语文人文性与“品德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对策“品德型问题学生”的主要表现有打架骂人、敲诈勒索同学、偷窃赌博、抽烟喝酒、混社会、与异性有不正常往来等。

这类问题生多数成绩不好、纪律不好,他们一般来源于破碎家庭、道德不良的家庭、有严重教育失误的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对话
于漪/程红兵
(●于漪○程红兵)
编者的话:虽然本文谈的是语文教学,但所涉及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即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如何将这一转轨落到实处。

文章很有见地,值得一读。

***
○:于老师,您在《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弘扬人文,改革弊端》的文章,反思语文教育的性质观,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文章在全国中语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于老师能否先请您谈谈写作此文的缘起?
●:我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中提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是出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了种种弊端,最根本的是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影响所及,一直到小学低年级。

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而有用的文化科学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不仅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就是文化科学知识也会限于窄、死、残破的囹圄,对人的塑造极为不利。

应试教育使教育工作走入歧途,根本不能切实贯彻教育方针。

不赞成应试教育,并不是一概反对考试。

考试不失为检查成绩、选拔人才的一种一定程度上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我国历史看,隋唐后科举制下以考试选拔人才,在当时是一项重大改革,对于我国文化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即使在今天,考查成绩、选拔人才的途径多了,仍不能不用考试的方法。

关键在于考试的内容,科举制度到了明代,提倡八股文。

考试的内容只是“代圣人立言”,文章的形式是“八股”。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都痛知其危害性。

鲁迅先生说得好,“八股文原是进学做官的工具,只要能做‘起承转合’,借以进了‘秀才举人’,便可丢掉,一生中再也用不到它了,所以叫做‘敲门砖’,门一敲进,砖就可以抛弃了。

”难道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也仅在于教给学生一块“敲门砖”吗?有识之士看到了应试教育贻误子孙后代的弊病,纷纷提出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认识上要转变观念,行动上要转轨,这是切中时弊,为青少年学生造福。

在这种背景下,我提出语文教育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

○:于老师,中语界以前也有人谈人文性,大致说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人文性”作为与科学主义相对抗的现代人本主义。

另一种是把人文作为语文的上位概念。

您所说的人文性与上述两种说法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是从语文教育的性质来谈的,给语文教育定位,其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科学性与人文性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国“五四”以来也对民主和科学争论至今。

若要对此问题作初步较全面的了解,可读一读肖峰著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若要了解“五四”以来关于它的争论,值得一读的是北京三联版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关于“科学”,我曾查过有权威的英文字典,解释可译为:被安排成有条有理的知识,特别是得之于对事实观察和实验的知识。

当然这只是常识性的浅近的解释,对于自然科学完全合用,用之诗文则有插格。

比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登徒子好色赋》形容美人“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等,若死心眼儿一厘两厘,一分两分去抠,不仅讲不清楚,而且有损形象,有损意境,破坏了想象力的发挥。

比如后者,若进一步问“那美人究竟多长多短、多白多赤”,恐怕谁也答不出。

讲科学方法,如果对问题本身没有具体而实质性的了解,片面地加以演绎,就会犯形式主义的毛病。

《荀子·非十二子》中,每批判了一种学说后,总加上一句“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出发点错了,一味演绎,看来言之成理,反而会在歧途上愈走愈远。

我对应试教育以及其中肢离破碎似是而非的应试题往往有如是观。

关于人文性,必须明确人在社会中应摆好应有的位置,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有一个在自然中摆好位置的问题。

就拿近代以来西方的一些科学家来说,有的以所谓冰冷的科学态度对待一切,从事科学研究对人类的危害从不放在心上;有的科学家潜心发明,成果对人类有危害,事后想个办法补救一下,于是有了“诺贝尔奖金”等;有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研究上成就卓著,而作为一个个人,他又信奉宗教,是宗教信仰者。

极少数的科学家同时又是思想家,爱因斯坦是光辉的例子。

他不仅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富有深刻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他对人类社会有深深的责任感,在他的身上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他认为只有“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最高目的”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由此可见,人在社会中位置的问题,千言万语说到底就是“做人”的问题,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人们只有在社会中摆正位置,对人类社会具有深刻的责任感,才会在自然中摆正位置。

这在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时代,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对自然大破坏造成大污染危害人类生存之际,人们摆正在自然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而要摆正在自然中的位置,就得靠人文的力量。

人们对于自然不可一味征服破坏,因为自食苦果的还是人类自身。

我们常说与人为善,今天也应学会与自然为善。

今天,我们已经听到21世纪迈步走来的脚步声,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要着眼于让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好好做人,而且要着力引导他们有眼光有远见,懂得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志气有抱负有民族优秀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人。

语文学科是实用的涉及面最为广泛的学科,在教学中不可须臾忽视这样的培养目标。

○:您所谈的人文性与《语文教学大纲》所谈的思想性有何区别?我觉得与过去的“思想性”的提法相比,人文性的内涵更加丰富,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到情意态度、气质性格、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等方面。

●:一般提思想性无可厚非,人总要思想,必须认真去思想。

但以往一度把思想性误解为只是贯彻政治思想教育,以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这是不可取的,但这个缺点很快被发现被纠正了。

您阐述的“人文性”内涵我基本同意。

知、情、意,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等,均蕴含其中。

○:您强调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与过去人们谈的“文道统一”是否一致,有何区别?●:古人有学道、学文之不同。

顾随先生在《宋诗略说》开头写道:“古人说‘文以载道’、‘诗言志’,故学道者看不起学文者(程伊川以为学文者玩物丧志),学诗者又谓学道者为假道学——二者势同水火,这是错误。

若道之出发点为思想,若诗之出发点为感情,则此二者正如鸟之两翼不可偏废……人既有思想与感情,其无论表现于道或表现于文,皆相济而不相害。

”于是人们又有“文道统一”的提法。

语文教学中谈的“文道统一”,实际上已赋予新的内容。

如果说是旧瓶装新酒的话,所装新酒乃是“形式与内容”,或“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

凡事凡物皆有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所以我在拙文中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综合。

与古人谈的有所不同,今天所装新酒更为贴切,清纯,富有时代色彩。

须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又多彩的人文学科。

○: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可有轻重之别、主次之分?强调人文性会不会因此忽视工具性?●:从写文章角度看,人们常常提“意在笔先”,“意犹帅也”,显然是以内容为重,内容为主。

其实内容与文笔有机结合,思想感情为里,语言文字为表,二者结合得好,必然相得益彰。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不可机械割裂。

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另一个误区。

二者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
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