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轴承套机械加工工_轴承套加工工艺与钻Φ8孔夹具设计说明

轴承套机械加工工_轴承套加工工艺与钻Φ8孔夹具设计说明

目录一.零件图分析与绘制--------------------------------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41.零件的结构分析----------------------------------4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43.毛坯的选择--------------------------------------4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51.确定定位、夹紧方案------------------------------52.基准的选择--------------------------------------53.指定工艺路线------------------------------------54.工序设计----------------------------------------7 四.夹具的设计--------------------------------------181.问题的提出--------------------------------------182.夹具结构设计------------------------------------183.设计夹具三维效果图------------------------------20五.总结---------------------------------------------22 参考文献--------------------------------------------23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1零件图的分析与绘制该零件为轴承套,主要作用为配合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广泛应用于轻负荷便于拆装的地方,其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同时它可以调整紧松使许多箱体的加工精度得到放宽使箱体加工的工效大大提高。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目录(一)零件分析§1.1 零件的作§1.2 零件的工艺分析(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3.1确定毛坯种类§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3.3绘制铸件零件图(四)工艺规程设计4.1选择定位基准§4.1.1粗基准的选择§4.1.2精基准的选择4.2 制定工艺路线4.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决定§4.3.1圆柱表面工序尺寸§4.3.2平面工序尺寸§4.3.3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4.3.4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4.3.5填写工序卡(五)夹具设计§5.1问题的提出5.2夹具的设计§5.2.1定位基准的选择§5.2.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5.2.3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5.2.4夹具设计装备图(六)参考文献一、零件的分析1 零件的作用轴套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磨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更换零件,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为轴套或衬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当轴套或衬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降低因更换轴的成本,轴套一般有滑动轴承,轴向定位,及减磨减震的作用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轴套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14∅以及与此孔相通的∅9。

2﹑M60⨯1.5的内螺纹3﹑∅70,∅65及∅105的圆跳动,M60⨯1.5的同轴度。

4﹑∅65外圆面,∅105的端面,∅70的外圆面的表面粗糙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70外圆及端面,∅65外圆及端面,∅55内圆可通过车削进行加工,并且保证精度要求,可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精度要求及机床达到的位置精度,二﹑确定生产类型已知此轴套产品的年产量为8000台/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为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分别取3%和0.5%,零件年产量为N=⨯1/⨯台/每年件台(1+3%)(1+5%)=8281件/年8000轴套的重量是0.86k/g个,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表2.2的“机电产品的零件类型分类”知,轴套属轻型零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及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指导机械零件加工的技术规范和流程,是进行机械加工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可以提供机械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如工件的材料、工艺路线、机床设备、刀具和夹具的选择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加工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可以提供严格的加工要求和标准,确保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

通过规范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尺寸不准确、表面粗糙等。

2.提高加工效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可以合理安排机械加工的流程和步骤,减少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通过合理选择切削工艺和刀具,可以降低机械加工的能耗和成本。

3.保证加工安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可以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排除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加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机床夹具设计的原则和流程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中用于夹紧工件,固定在机床上进行加工的装置。

良好的机床夹具设计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加工成本。

机床夹具设计的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工件的特点:机床夹具设计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确保夹紧效果和加工稳定性。

夹具应能够牢固地夹紧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形变和位移。

2.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设计应考虑工件加工所需的精度要求,减小夹持力对工件形变和误差的影响。

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对提高加工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3.方便操作和安全可靠:机床夹具设计应考虑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使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夹具结构应合理,能够方便地装夹和拆卸工件,以提高生产效率。

机床夹具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工件特征和加工要求:了解工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加工要求,确定机床夹具的基本形式和夹紧方式。

2.确定夹具结构: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整体结构和夹紧原理。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铣槽用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工装类)批次、层次、专业0602、专升本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外学习中心学生姓名___ __ __ 学号 __ ___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轴套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定位夹紧方案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08 年3月9日起至2008 年4月30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一)、题目要求见附件1中所列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题目,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找一个相类似的题目。

不论是从附件中选题还是从工作中找相关题目,均需满足以下的内容及要求。

(二)、主要内容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根据题目中给定的零件的年产量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零件的分析(1)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及工作条件。

(2)分析零件图上各项技术要求,确定主要加工表面。

(3)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4)主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5)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其它方面的表面质量要求。

(6)热处理要求及其它要求。

3、选择毛坯(1)根据零件用途确定毛坯类型。

(2)根据生产批量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3)根据手册查定表面加工余量及余量公差。

4、工艺规程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包括粗、精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制定工艺路线(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5)工序设计①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a.选择机床b.选择夹具c.选择刀具d.选择量具②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6)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7)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机床夹具定位夹紧方案设计(1)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①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根据六点定位原则,分析工序图上所规定的定位方案是否可取,否则应提出修改意见或提出新的方案。

在确定了工件的定位方案后,即可根据定位基面的形状,选取相应的定位元件及确定尺寸精度和配合公差。

②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计算夹紧力③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或对刀装置对于钻床夹具应正确地选择钻套的型式,铣床要合理地设置对刀装置,镗床夹具应合理地选择镗套类型。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目录一摘要 (1)二数控机床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数控及自动编程的发展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自动编程软件的发展、联系及优越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数控机床的分类 (3)2.3.1 按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 (3)2.3.2 按加工方式分类 (3)2.3.3 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备设计说明书

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备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4)1.1机械制造的重要性 (4)1.2夹具的发展历史 (5)1.3小结 (6)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2.1零件的作用 (7)2.2轴套零件的结构分析 (8)2.3确定毛坯类型 (9)2.4毛坯余量的确定 (10)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12)3.1加工阶段划分的作用 (12)3.2制定加工方案即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13)3.2.1工序的合理组合 (13)3.2.2工序的分散与集中 (14)3.3工艺基准的选择 (16)3.4工序计算 (18)第四章夹具设计 (29)4.1钻夹具概述 (29)4.2夹具分析说明 (29)4.3定位方案的选定 (30)4.4夹紧方案的选定 (30)4.4.1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30)4.4.2常见的几种夹紧机构 (31)4.5定位误差计算 (33)4.5.1定位误差的概念 (33)4.5.2钻夹具定位误差计算 (34)4.6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35)第五章结论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40)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的设计,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的分析,包括毛坯选材制造方法、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卡片的编制、夹具的设计以及最后的论文撰写;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特别是关于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专业书籍,通过分析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共用,结合零件图纸的尺寸精度和技术要求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根据工艺路线选择加工设备、量具、刀具等要素。

本次毕业设计的设计路线主要如下:第一,首先绘制轴套的零件图;第二,初步拟定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第三,根据零件图设计一套夹具,初步拟定所设计的夹具为钻直径为8mm的孔;第四,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第五,编制说明书一份。

关键词:轴套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夹具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fixture sleeve parts, the purpose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axle parts, including the blank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ethod,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card programming, fixture design and the paper writing; design method is mainly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books, literature, especially on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book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 of parts in the machine and common parts, combined with the size precision an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machining process route,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route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measuring tools, cutting tools and other elements.Design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mainly as follows: first, the first drawing sleeve parts diagram; second, tentatively set the mechanical line processing sleeve; third, to design a set of fixture parts of the map, the initial design of fixture for drilling the hole diameter is 8mm; fourth, according to the machining process for machining process card; fifth, a compilation of instructions.Keywords: Axle sleeve specification process card fixture第一章绪论1.1机械制造的重要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关系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决定了该国的制造业水平,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就是指在制造产品时依靠机器来操作的程度,对于当今比较流行的数控技术、人造机器人技术、电器自动化技术等都属于机械制造自动化的范畴,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这绝对是得力于机械自动化专业的研究成果,为此我们必须将该项技术一直发展下去。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1. 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旋转运动,并起到保护轴和轴承的作用。

轴套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引擎、机床、风机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2. 轴套的材料选择轴套的材料选择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合金、铝合金、钢等。

铜合金轴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铝合金轴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适用于重量要求较轻的设备;钢制轴套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高负载和恶劣工况下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3. 轴套的加工工艺3.1 轴套的车削加工轴套的车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适用于轴套的内外径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车床、夹具、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车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切削深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夹紧;步骤4:启动车床,进行粗车削和精车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车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研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3.2 轴套的磨削加工轴套的磨削加工通常用于提高轴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磨削加工包括外圆磨削和内孔磨削。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磨床、砂轮、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磨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砂轮粒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磨床上,并调整好夹具,保证轴套的稳定性;步骤4:启动磨床,进行粗磨削和精磨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磨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

3.3 轴套的冷镦加工轴套的冷镦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孔上的花纹或沟槽。

冷镦加工与车削和磨削不同,它通过冷镦机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型。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湖北文理学院成绩_________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湖北文理学院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零件的分析.....................................................................................................................................3.. .1.1 零件的作用......................................................................................................................................3..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3.. .1.3 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4..第二章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5..2.1 选择毛坯 ..........................................................................................................................................5..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5.2.3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5..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7..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7.. .3.2 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7..3.3 加工阶段的划分.............................................................................................................................8.. .3.4 工序顺序安排..................................................................................................................................8.. .3.5 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8..3.6 确定总的工艺路线.........................................................................................................................9..3.7 工艺装备的选择...........................................................................................................................1..0.第四章xxx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1)4.1 工序简图的绘制 (11)4.2工序余量的确定 (11)4.3 工序尺寸的确定...........................................................................................................1..24.4 切削用量的确定...........................................................................................................1..24.5 时间定额估算 ...............................................................................................................1..4第五章xxx 专用夹具设计 .......................................................................................................................1..55.1 夹具设计任务..................................................................................................................................1..5 5.2 拟订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1. 5 5.3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1..7 5.4 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1. 8 5.5 夹具专用零件图设计绘制 .........................................................................................................1..8第六章设计小结 .......................................................................................................................................2..0.参考文献......................................................................................................................................................2..1.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_________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1.3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4)第二章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5)2.1选择毛坯 (5)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5)2.3绘制毛坯-零件合图 (5)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 (7)3.1定位基准的选择 (7)3.2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3.3加工阶段的划分 (8)3.4工序顺序安排 (8)3.5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 (8)3.6确定总的工艺路线 (9)3.7工艺装备的选择 (10)第四章xxx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1)4.1 工序简图的绘制 (11)4.2工序余量的确定 (11)4.3工序尺寸的确定 (12)4.4切削用量的确定 (12)4.5时间定额估算 (14)第五章xxx专用夹具设计 (15)5.1夹具设计任务 (15)5.2拟订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15)5.3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17)5.4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18)5.5夹具专用零件图设计绘制 (18)第六章设计小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套。

轴套的主要作用是传动连接作用,保证各轴能正常运行,并保证部件与其他部分正确安装。

因此轴套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还会影响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

图1 轴套1.2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轴套零件图可知。

轴套是一个轴类零件,它的外表面上有2个平面需要进行加工。

此外各表面上还需加工一系列孔。

因此可将其分为三组加工表面。

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析如下:(1)以外圆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54外圆μ。

面、φ30外圆面的加工;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1.6Ra m(2)以φ20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孔。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0孔为主要μ端面。

加工表面的孔,粗糙度为 1.6Ra m(3)其他各个小孔,3-φ5.5孔,φ20孔1.3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由以上分析可知。

该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对于轴套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的生产量很大。

怎样满足生产率要求也是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轴套孔系加工方案,应选择能够满足孔系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

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最低的机床。

第二章 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2.1 选择毛坯零件机械加工的工序数量、材料消耗和劳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毛坯的选择有关,因此,正确选择毛坯具有重要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根据该零件的材料为45钢、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结构形状很复杂、尺寸大小中等大小、技术要求不高等因素,在此毛坯选择锻造成型。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1)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根据毛坯制造方法采用的造型,查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2.2-5,“轴套”零件材料采用灰锻铁制造。

材料为45钢,硬度HB 为170—241,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锻造毛坯。

(2)面的加工余量。

根据工序要求,结合面加工分粗、精铣加工。

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表3.2.23。

其余量值规定为mm 4.3~7.1,现取mm 0.2。

表3.2.27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mm 28.0 。

精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59,其余量值规定为mm 1。

差等级选用CT7。

再查表2.3.9可得锻件尺寸公差为mm 6.1。

2.3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毛培图如图2-1图2-1 毛坯图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3.1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各重要支承的加工余量均匀;(2)保证装入轴套的零件与箱壁有一定的间隙。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应选择的主要支承孔作为主要基准。

即以轴套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孔作为粗基准。

也就是以前后端面上距顶平面最近的孔作为主要基准以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再以另一个主要支承孔定位限制第五个自由度。

由于是以孔作为粗基准加工精基准面。

因此,以后再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主要支承孔时,孔加工余量一定是均匀的。

2、精基准的选择从保证轴套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

精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轴套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轴套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顶平面与各主要支承孔平行而且占有的面积较大,适于作精基准使用。

但用一个平面定位仅仅能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

至于前后端面,虽然它是轴套的装配基准,但因为它与轴套的主要支承孔系垂直。

如果用来作精基准加工孔系,在定位、夹紧以及夹具结构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不予采用。

3.2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55mm粗车φ54左端面粗车φ54左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32mm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6um,控制尺寸54mm精车φ54左端面精车φ54左端面Ra1.6um,控制尺寸32mm钻扩铰φ20mm孔钻扩铰φ20mm孔Ra1.6um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Ra1.6um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Ra6.3um,3.3加工阶段的划分轴套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

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

第二个工序是加工定位用的两个工艺孔。

3.4工序顺序安排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

轴套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

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

第二个工序是加工定位用的两个工艺孔。

由于顶平面加工完成后一直到轴套加工完成为止,除了个别工序外,都要用作定位基准。

因此,结合面上的孔也应在加工两工艺孔的工序中同时加工出来。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先粗加工平面,再粗加工孔系。

对于轴套,需要精加工的是孔前后端平面。

按上述原则亦应先精加工平面再加工孔系,但在实际生产中这样安排不易于保证孔和端面相互垂直。

因此,实际采用的工艺方案是先精加工支承孔系,然后以支承孔用可胀心轴定位来加工端面,这样容易保证零件图纸上规定的端面全跳动公差要求。

各纹孔的攻丝,由于切削力较小,可以安排在粗、精加工阶段中分散进行。

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

清洗是在c ︒-9080的含0.4%—1.1%苏打及0.25%—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

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mg 200。

3.5 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

清洗是在c ︒-9080的含0.4%—1.1%苏打及0.25%—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

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mg 200。

3.6确定总的工艺路线根据以上分析过程,现将轴套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工艺路线一:10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55mm20 粗车φ54左端面粗车φ54左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32mm30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6um,控制尺寸54mm40 精车φ54左端面精车φ54左端面Ra1.6um,控制尺寸32mm50 钻扩铰φ20mm孔钻扩铰φ20mm孔Ra1.6um60 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70 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Ra1.6um80 钻孔3-φ5.5 钻孔3-φ5.5 Ra12.5um,90 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Ra6.3um,100钳工去毛刺钳工去毛刺110 检验入库检验入库工艺路线二:10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55mm20 粗车φ54左端面粗车φ54左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32mm30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6um,控制尺寸54mm40 精车φ54左端面精车φ54左端面Ra1.6um,控制尺寸32mm50 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粗车B面和φ30外圆面60 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精车B面和φ30外圆面Ra1.6um70 钻扩铰φ20mm孔钻扩铰φ20mm孔Ra1.6um80 钻孔3-φ5.5 钻孔3-φ5.5 Ra12.5um,90 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Ra6.3um,100钳工去毛刺钳工去毛刺110 检验入库检验入库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合理,但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会发现仍有问题,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提下,发现该方案一比较合理。

综合选择方案一:10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粗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55mm20 粗车φ54左端面 粗车φ54左端面Ra12.5um,控制尺寸32mm 30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 精车φ54外圆及右端面Ra1.6um,控制尺寸54mm40 精车φ54左端面 精车φ54左端面Ra1.6um,控制尺寸32mm50 钻扩铰φ20mm 孔 钻扩铰φ20mm 孔Ra1.6um60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粗车B 面和φ30外圆面70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 精车B 面和φ30外圆面Ra1.6um80 钻孔3-φ5.5 钻孔3-φ5.5 Ra12.5um,90 铣侧面尺寸50 铣侧面尺寸50 Ra6.3um,100钳工去毛刺钳工去毛刺 110 检验入库检验入库3.7工艺装备的选择所选刀具为YG6硬质合金可转位外圆车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