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注意祛痰药、镇咳药和平喘药的合理配伍!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化痰止咳平喘药题库一(题库版)

中医执业医师:化痰止咳平喘药题库一(题库版)

中医执业医师:化痰止咳平喘药题库一(题库版)1、单选下列能润肺化痰的药物是()A.细辛B.天南星C.半夏D.贝母E.竹茹正确答案:D2、单选下列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A.苏子B.莱菔子C.(江南博哥)决明子D.白芥子E.葶苈子正确答案:E3、单选桑白皮与葶苈子都既能泻肺平喘,又能()A.利水渗湿B.利水通淋C.利水消肿D.利水止泻E.利水退黄正确答案:C4、单选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附子D.白芥子E.皂荚正确答案:D5、单选瓜蒌皮与川贝母都可治疗的病证是()A.肺热咯血B.肺寒咳嗽C.肺热咳嗽D.肺虚咳嗽E.百日咳正确答案:C6、单选患者,女,63岁。

近3天痰多,胸闷,慢性咳喘30年,喘息不得卧,一身面目浮肿,舌暗胖,苔白腻略黄。

用药宜首选()A.葶苈子B.麻黄C.地龙D.旋覆花E.杏仁正确答案:A7、单选既能降气行水化痰,又能降逆止呕的药物是()A.白前B.桔梗C.旋覆花D.皂荚E.礞石正确答案:C8、单选既能够治疗外感风热表证,又能够治疗肺气不降,咳喘痰稠病证的药物是()A.薄荷B.白前C.前胡D.牛蒡子E.桑叶正确答案:C9、单选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的药物是()A.天南星B.蝉衣C.胆南星D.防风E.蕲蛇正确答案:A10、单选与甘草相反的药物是()A.半夏B.贝母C.瓜蒌D.藜芦E.海藻正确答案:E11、配伍题治疗肺痈,咳吐脓血,胸痛,宜首选的药物是()治疗顽痰咳嗽,胸膈胀闷,宜首选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芥子D.川贝母E.桔梗正确答案:E,C12、配伍题治疗阴虚燥咳,宜选用的药物是()治疗肺痈吐脓,宜选用的排脓药物是()A.半夏B.瓜蒌C.白芥子D.川贝母E.桔梗正确答案:D,E13、配伍题瓜蒌治疗的病证是()杏仁治疗的病证是()A.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胸痹、结胸B.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咳嗽气喘C.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声音嘶哑D.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水肿E.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目赤肿痛正确答案:A,B14、配伍题旋覆花的功效是()海藻的功效是()A.消痰软坚B.消痰下气C.消痰行水D.消痰顺气E.消痰散结正确答案:B,A15、单选既能够治疗痰热壅滞,咳嗽喘促,又能够治疗水肿的中药是()A.大戟B.芫花C.葶苈子D.大腹皮E.甘遂正确答案:C16、单选白芥子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B.润肺化痰C.降气祛痰D.温肺化痰E.燥湿化痰正确答案:D17、配伍题旋覆花的用法是()车前子的用法是()A.包煎B.研粉吞服C.入汤剂D.冲服E.后下正确答案:A,A18、单选患者,女,36岁。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毒性:生半夏、生南星、白附子、皂荚
半夏 天南星
16
半夏
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 本半夏的 干燥块茎。
药 材 半 夏
干异天
燥叶南 块天星

茎南科 星多

、年 星
东生
北草
天本
南天
星南
的星
药材天南星
半夏(块茎) 天南星 (块茎)
共性 性味:辛温, 有毒 功用:
1.燥湿化痰 治湿痰、寒痰证。 2.散结消肿 治痈肿,痰核。
毒蛇咬伤 配天南星外用。
37
【用法用量】
内服制用:煎服,3~6g;研末服0.5~1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及孕妇慎用。
关白附
38
不豆
皂荚
育科
果落
实叶
。乔
木皂Biblioteka 荚的干燥
药材皂荚
皂荚
性味:
辛、咸,温。有小毒。
功用:
1.祛顽痰,用治顽痰阻肺咳喘痰多证。 研末,炼蜜为丸,枣汤送服,皂荚丸。
【使用注意】
对皮肤粘膜刺激性较强,易致红肿、发泡, 故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 用量不宜过大。
34
白附子
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独角莲 的干燥块茎。
药 材 白 附 子
白附子
性味:辛、甘,温。有毒 功用:
1.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善祛头面部风痰, 多治中风口眼喎斜及偏头痛等头面诸疾。 如牵正散。 2.解毒散结止痛,用治瘰疬痰核,痈疽肿毒,
痰、饮、涎之鉴别: 痰—“稠浊者为痰”。 饮—“清稀者为饮”。 涎—唾沫、口水。 “垂涎三尺”
2.止咳平喘药——以减轻或制止咳嗽和 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呼吸系统药物相互作用评价

呼吸系统药物相互作用评价
3 来自用于呼吸系统的中药与化学药的相互作用
311 麻黄[5,6,7] 及其制剂( 急支糖浆 、小儿清热止咳等) 麻黄等含生物碱的中药与生物碱类如阿托品 、麻黄素合
用会出现不良反应相加 。麻黄等含生物碱的中药与酶制剂
(淀粉酶 、胃蛋白酶 、多酶片等) 联用可产生沉淀 ,降低酶的活 性 ,使疗效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 。与金属盐类合用亦能产生 沉淀 ,影响药物吸收 。含麻黄的制剂 (如哮喘片 、哮喘颗粒 、麻 杏石甘汤等) 与异烟肼 、痢特灵等同时服用可使去甲肾上腺素 在神经末稍大量积聚 ,引起血压的上升 。麻黄的成分为麻黄 碱 ,它是交感神经兴奋剂 ,有升高血压及对抗中枢抑制作用 , 与降压灵 、复方降压片 、利血平等降压药配伍或与镇静催吐药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降低 。福莫特罗与 单 胺 氧 化 酶 抑 制 药 合 用 , 可 出 现 不 良 反 应[4] 。
1 呼吸系统药物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种类很多 。根据其 作用机制分为 4 大类 。(1) 祛痰药 :可稀释痰液或液化黏痰 ,使 之易于咳出 ; (2) 镇咳药 :凡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 、传入神 经 、传出神经以及效应器中任何一环节而止咳者 ; (3) 平喘药 : 是指能作用于哮喘发病的不同环节 ,以缓解或预防哮喘发作 的药物 (平喘药又分为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M 胆碱受体拮 抗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过敏介质阻释剂 、肾上腺糖皮质激 素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4) 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 、镇咳及平 喘药[1] 。
213 平喘药 21311 沙丁胺醇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时 ,可增加松弛支气管平 滑肌的作用 ,但不良反应也增加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如 普萘洛尔) 能拮抗沙丁胺醇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不能合用 。沙 丁胺醇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时 ,可增加洋地黄类药诱发心律 失常的危险 。沙丁胺醇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三环类抗 抑郁药同时应用[1] 。沙丁胺醇与磺胺药类药物作用时 ,可降 低磺胺类药物的吸收[5] 。

临床祛痰药物氨溴索剂型注意事项及用药注意事项

临床祛痰药物氨溴索剂型注意事项及用药注意事项

临床祛痰药物氨溴索剂型注意事项及用药注意事项氨溴索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

药品有咀嚼片、糖浆、片剂、分散片、胶囊、口服液、吸入剂、口腔崩解片、颗粒、泡腾片等多种剂型。

剂型用法用量咀嚼片:成人一次2片(30mg),每日2次,这一服法对于急性呼吸道疾病治疗及慢性病的初始治疗是恰当的,14天后剂量可以减半。

药物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

糖浆:成人一次10mL(60mg),每日2次。

这一服法对于急性呼吸道疾病治疗和慢性病的初始治疗是适当的,14天后剂量可以减半,药物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

片剂:口服。

成人,一次1-2片(30-60mg),一日3次,饭后服。

分散片:口服。

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成人,一次1-2片(30-60mg),一日3次,饭后服。

胶囊:饭后口服,成人每次30mg(1粒),每日3次,长期服用者可减为每日2次。

口服液:口服,成人通常在治疗的最初2-3天,一次10mL(30mg),一日3次;然后减少为一次10mL(30mg),一日2次。

吸入剂:成人:每次2-3mL,一日吸入1-2次(15-45mg/日)。

口腔崩解片:口服:将药物置于口腔中,不需用水或仅用少量水,饭后服用。

成人:一次1片(30mg),一日3次;若一次2片(60mg),一日2次服用,可提高疗效。

颗粒:成人:在治疗的最初2-3天,一次口服30mg,一日3次(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90mg),然后一次口服30mg,一日2次(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60mg)。

在饭后服用。

注意:药物的祛痰作用可以随着补液而增加。

根据疾病类型及其严重性,决定服用药物的时间。

泡腾片:温开水溶解后口服。

药物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成人及1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2片,一日2次。

用药注意事项禁止药物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注意配伍用药,应特别注意避免与头孢类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配伍应用。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习题集:化痰止咳平喘药(有答案)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习题集:化痰止咳平喘药(有答案)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习题集:化痰止咳平喘药(有答案)一、最正确选择题1、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药是A、前胡与白前B、枇杷叶与瓜蒌C、百部与白果D、苏子与苦杏仁E、桑白皮与葶苈子2、杏仁除止咳平喘外,还可以A、降逆止呕B、润肠通便C、利水消肿D、燥湿化痰E、祛风止痉3、治疗气逆呕恶、喘气,旋覆花常配伍A、礞石B、昆布C、款冬花D、海蛤壳E、赭石4、善治皮里膜外及经络之痰的药物是A、芥子B、前胡C、白前D、白附子E、瓜蒌5、为治湿痰、寒痰和呕吐之要药的是A、杏仁B、苏子C、天南星D、半夏E、桔梗6、白前与前胡均有的功能是A、降气祛痰B、宣散风热C、清肺化痰D、润肺止咳E、化痰软坚7、紫菀的功能是A、清肺化痰B、消痰利水C、泻肺平喘D、化痰止咳E、纳气平喘8、既清肺止咳,又和胃降逆的药是A、紫菀B、天竺黄C、礞石D、枇杷叶E、款冬花9、指出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海藻治脚气浮肿,水肿,小便不利B、马兜铃治痔疮肿痛、出血,肺虚有热咳喘宜炙用C、紫菀治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D、葶苈子治痰涎壅盛,咳嗽喘促E、苏子治蛲虫病,头虱、体虱10、指出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马兜铃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疗痔B、白芥子治肺热咳嗽、咳痰黄稠C、前胡治肺气不降喘咳痰稠D、昆布治瘰疬,瘿瘤E、海藻治瘰疬,瘿瘤11、指出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川贝母治瘰疬,疮痈,乳痈,肺痈B、半夏治肠燥便秘C、枇杷叶治胃热烦渴、呕哕D、马兜铃治肺虚有热咳喘或痰中带血E、葶苈子治浮肿尿少,小便不利12、指出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竹茹外服能刺激皮肤,惹起发泡,故皮肤过敏者应慎用B、桔梗其性升散,呕吐、眩晕等气机上逆之证及阴虚久咳、咯血者不宜应用C、瓜蒌寒凉滑润,脾虚便溏及寒痰、湿痰者忌服D、桔梗用量过大易致恶心,故用量不宜过大E、葶苈子包煎13、指出以下不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A、咳嗽B、喘气C、痰多D、腹泻E、痰所致的瘿瘤瘰疬14、清肺胃之热的药有A、白果B、枇杷叶C、马兜铃D、葶苈子E、以上均不是15、治疗风痰壅盛、口眼倾斜,破伤风宜选A、昆布B、白前C、浙贝D、白附子E、竹茹16、新咳久咳皆可应用的药为A、百部B、紫菀C、款冬花D、杏仁E、以上均是17、能收涩止带的药物为A、枇杷叶B、麻黄C、紫苏D、白果E、款冬花18、治百日咳的要药为A、苏子B、百部C、胖海洋D、马兜铃E、以上均不是19、指出以下哪项为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色A、辛开苦降B、多入肺经C、温以散寒D、凉可清热E、以上均是20、治麻疹初起兼表证之咳嗽,下边哪是正确的A、燥湿止咳B、收敛止咳C、温肺止咳D、润肺止咳E、以上均不对二、配伍选择题1、A. 消痰下气,平肝镇惊B.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疗痔C.清热化痰,软坚散结D.敛肺平喘,收涩止带E.清热化痰,清心定惊<1> 、海蛤壳拥有的功能是A、B、C、D、E、<2> 、礞石拥有的功能是A、B、C、D、E、<3> 、白果拥有的功能是A、B、C、D、E、<4> 、马兜铃拥有的功能是A、B、C、D、E、2、A. 旋覆花与代赭石B.知母与川贝母C.陈皮与半夏D.款冬花与紫菀E.薤白与瓜蒌<1> 、配伍治疗湿痰咳嗽的是A、B、C、D、E、<2> 、配伍治疗肺热咳嗽、阴虚燥咳的是A、B、C、D、E、3、A.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B.开宣肺气,祛痰排脓C.止咳平喘,润肠通便D.温肺祛痰,利气散结E.清热化痰,除烦止呕<1> 、竹茹的功能是A、B、C、D、E、<2> 、天南星的功能是A、B、C、D、E、<3> 、芥子的功能是A、B、C、D、E、4、A.葶苈子B.桑白皮C.半夏D.白芥子E.旋覆花<1> 、擅长泻肺中之热,为泻肺清热之品A、B、C、D、E、<2> 、重在燥湿、化痰,善治湿痰、寒痰A、B、C、D、E、<3> 、善除皮里膜外之痰,又通络止痛A、B、C、D、E、<4> 、善下气行水消痰,又能降胃气止呕噫A、B、C、D、E、5、A.天南星B.桔梗C.浙贝母D.杏仁E.百部<1> 、善治顽痰 ; 又能祛风痰、止痉挛A、B、C、D、E、<2> 、以清热化痰、清热散结之功见长A、B、C、D、E、<3> 、外用杀虫灭虱A、B、C、D、E、<4> 、辛散苦泄,善开宣肺气而利咽祛痰,且能排脓而治肺痈A、B、C、D、E、6、A.款冬花B.杏仁C.枇杷叶D.胖海洋E.马兜铃<1>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A、B、C、D、E、<2> 、清宣肺气,清肠通便A、B、C、D、E、<3>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A、B、C、D、E、<4>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A、B、C、D、E、7、A.海藻B.海浮石C.礞石D.天竺黄E.白前<1>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A、B、C、D、E、<2> 、下气消痰,平肝镇惊A、B、C、D、E、<3> 、消痰软坚,利水A、B、C、D、E、<4>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A、C、D、E、8、A.浙贝母B.白附子C.竹沥D.昆布E.百部<1>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A、B、C、D、E、<2> 、清热化痰,清热散结A、B、C、D、E、<3> 、消痰软坚,利水B、C、D、E、<4>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A、B、C、D、E、9、A.瓜蒌B.川贝母C.竹茹D.海蛤壳E.前胡<1>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清热散结A、B、C、D、E、<2> 、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润肠通便A、B、C、D、E、<3>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A、B、C、D、E、<4> 、降气祛痰,宣散风热A、B、C、D、E、10、A. 半夏B.白芥子C.桔梗D.瓜蒌E.白果<1> 、外服能刺激皮肤,惹起发泡,故皮肤过敏者应慎用A、B、C、D、E、<2> 、其性升散,呕吐、眩晕等气机上逆之证不宜应用A、B、C、D、E、<3> 、寒凉滑润,脾虚便溏及寒痰、湿痰者忌服A、B、C、D、E、<4> 、有毒,不行过度服用,咳痰不利者慎服A、B、D、E、11、A. 桑白皮B.胖海洋C.天南星D.前胡E.马兜铃<1> 、燥热便秘兼见头痛目赤,肠热便血A、B、C、D、E、<2> 、痈疽肿痛,痰核A、B、C、D、E、<3> 、浮肿尿少,小便不利A、C、D、E、<4> 、肺虚有热咳喘或痰中带血A、B、C、D、E、12、A. 瓜萎B.昆布C.前胡D.百部E.枇杷叶<1> 、外感风热兼见咳嗽A、B、C、D、E、<2> 、蛲虫病,头虱、体虱A、B、C、D、E、<3> 、胃热烦渴、呕哕A、B、C、D、E、<4> 、瘰疬,瘿瘤A、B、C、D、E、13、A. 旋覆花B.川贝母C.竹茹D.马兜铃E.天南星<1> 、瘰疬,疮痈,乳痈,肺痈A、B、C、D、E、<2> 、痰火内扰,心烦失眠A、B、C、D、E、<3> 、痔疮肿痛、出血A、B、C、D、E、<4> 、顽痰咳嗽A、B、C、E、14、A. 白附子B.桔梗C.浙贝母D.瓜蒌E.半夏<1> 、治湿痰证,寒痰证A、B、C、D、E、<2> 、治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咯出A、B、C、D、E、<3> 、治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A、B、D、E、<4> 、治风痰壅盛、口眼倾斜,破伤风,偏头痛A、B、C、D、E、15、A. 温肺止咳B.润肺止咳C.清肺止咳D.宣肺止咳E.化痰止咳<1> 、川贝A、B、C、D、E、<2> 、牛蒡子A、C、D、E、<3> 、紫菀A、B、C、D、E、<4> 、生姜A、B、C、D、E、16、A. 泻肺平喘B.宣肺平喘C.敛肺平喘D.清肺平喘E.止咳平喘<1> 、石膏B、C、D、E、<2> 、麻黄A、B、C、D、E、<3> 、杏仁A、B、C、D、E、<4> 、白果A、B、C、D、17、A. 润燥化痰B.清热化痰C.清热滑痰D.降气祛痰E.燥湿化痰<1> 、前胡A、B、C、D、E、<2> 、竹沥A、B、C、D、E、<3> 、浙贝A、B、C、E、<4> 、瓜蒌A、B、C、D、E、18、A. 治湿痰要药B.治肺胃气逆要药C.治胸痹要药D.治风痰及破伤风要药E.治肺痨咳嗽及百日咳要药<1> 、瓜蒌A、B、C、D、E、<2> 、半夏A、B、C、D、E、<3> 、百部A、B、C、D、E、<4> 、旋覆花A、B、C、D、E、三、多项选择题1、拥有软坚散结功能的药物有A、赭石B、瓦楞子C、海蛤壳D、黄药子E、海浮石2、能消痰软坚,利水的是A、竹沥B、昆布C、海藻D、天竺黄E、礞石3、对于瓜蒌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反乌头B、脾虚便溏及寒痰、湿痰者忌服C、能消肿散结D、瓜蒌皮擅长润肠通便E、瓜蒌仁擅长利气宽胸4、半夏的功能是A、祛风止痉B、通络止痛C、燥湿化痰D、降逆止呕E、消痞散结5、洋金花的功能是A、平喘B、制酸C、止咳D、解痉E、定痛6、使用半夏应该注意A、阴虚燥咳忌用B、热痰慎用C、不宜与乌头同用D、出血者忌用E、内服常用炮制品7、指出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白果功能清宣肺气,清肠通便B、苏子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C、葶苈子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D、胖海洋功能敛肺平喘,收涩止带E、马兜铃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疗痔8、指出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百部主治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B、马兜铃主治肺虚有热咳喘或痰中带血C、款冬花主治多种咳嗽D、杏仁主治咳嗽气喘E、紫菀主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9、指出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阴虚久咳、咯血者不宜用桔梗B、桔梗用量过大易致恶心,故用量不宜过大C、呕吐、眩晕等气机上逆之证不宜用桔梗D、寒凉滑润 . 脾虚便溏及寒痰、湿痰者忌服瓜蒌E、杏仁有小毒,婴儿慎用10、指出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旋覆花苦降辛开,主入肺胃二经B、桔梗既善下气行水消痰,又能降胃气止呕噫,为治肺胃气逆病证之要药C、瓜萎上能清肺润肺而化痰,下能润肠滋燥以通便D、川贝母性凉而甘,为清润之品,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润肺止咳E、旋覆花善开宣肺而利咽祛痰,且能排脓而治肺痈11、指出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A、前胡清热化痰,软坚散结B、海藻消痰软坚,利水C、昆布消痰软坚,利水D、海蛤壳降气祛痰,宣散风热E、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12、白附子功能不包含A、燥湿化痰B、润肠通便C、祛风止痉D、解毒散结E、降气止呕13、指出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桔梗主治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B、旋覆花主治痰涎壅肺,喘咳痰多; 痰饮蓄结,胸膈痞闷C、川贝母主治肺燥咳嗽,肺虚久咳,劳嗽D、竹茹主治痰火内扰,心烦失眠E、瓜蒌主治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咯出14、白芥子的功能不包含A、温肺祛痰B、清热散结C、利气散结D、通络止痛E、润肺止咳15、指出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天南星温燥有毒B、孕妇慎用天南星C、阴虚燥咳、热痰、血证等忌用或慎用半夏D、半夏生品有毒,一般不作内服E、阴虚燥咳忌用天南星16、指出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A、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拥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证B、清化热痰药性大多寒凉,拥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C、温化寒痰药可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痹、阴疽流注等D、麻疹早期兼有表证之咳嗽,多用温燥及拥有收敛性的止咳药,除去麻疹透发E、清化热痰药禁用于由痰所致的瘰疬瘿瘤、癫痫惊厥等17、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宜选A、白果B、胖海洋C、葶苈子D、桑白皮E、紫苑18、清热化痰散结,治瘰疬宜选A、浙贝B、海蛤壳C、海浮石D、竹茹E、白前19、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治风痰眩晕、口眼倾斜,破伤风等可用A、旋覆花B、桔梗C、天南星D、白芥子E、白附子答案部分一、最正确选择题1、【正确答案】D【答案分析】苦杏仁、紫苏子,均性温,归肺与大肠经,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咳喘气逆、肠燥便秘。

执业药师考试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总结第一节镇咳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轻度咳嗽有利于排痰,无需应用镇咳药;痰液较多,单用镇咳药将使痰液滞留在气道。

因此,只有在无痰或少痰而咳嗽频繁、剧烈时适宜应用镇咳药。

分为:(1)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地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包括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等。

(2)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有苯丙哌林、甘草合剂、咳嗽糖浆。

(一)作用特点1.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中枢镇咳。

无镇痛作用。

不抑制呼吸,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

用于感冒、咽喉炎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干咳。

2.可待因(1)类似吗啡,作用于吗啡受体,选择性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

(2)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3)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

适用于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合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中度以上疼痛、局麻或全麻时镇静,具有成瘾性。

不宜用于痰多、痰液黏稠者。

3.喷托维林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兼有外周镇咳作用——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吸收后可轻度抑制支气管内感受器,减弱咳嗽反射,并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降低气道阻力。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

4.苯丙哌林兼具外周性和中枢性双重机制:(1)阻断肺-胸膜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的肺迷走神经反射,并具有罂粟样平滑肌解痉作用;(2)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无麻醉作用,不引起便秘,无成瘾性,未发现耐受性。

(二)典型不良反应1.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可待因、喷托维林、福尔可定)常见幻想;可待因——长期应用产生依赖性。

呼吸微弱、呼吸缓慢或不规则。

2.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一过性口腔和咽喉部麻木感。

(三)禁忌证1.妊娠期。

2.昏迷、呼吸困难、有精神病史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可待因及右美沙芬与阿片受体阻断剂合用,可出现戒断综合征,如新生儿过度啼哭、打喷嚏、打呵欠、腹泻等。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大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大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举例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病症,多为感染或变态反响等多种因素所致。

因此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平喘药可缓解病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化痰止咳平喘药: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

一、镇咳药镇咳药可通过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或抑制发射弧中的某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可促进痰液和异物排出,但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可使病人痛苦及引起并发症。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1〕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2〕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3〕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吸中枢。

〔4〕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神经和脑神经。

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脑膜、心脏、食管、胃等内脏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也会传入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镇咳药按其作用部位分为:①中枢性镇咳药,②外周性镇咳药,也有局部药物兼具上述两种抑制作用。

(一)中枢性镇咳药可直接抑制位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

长期剧烈咳,痰量不多且频繁,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可用中枢性镇咳药。

①、麻醉性:有阿片、可待因、吗啡等,其镇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同时具有镇痛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特别是由于咳嗽而影响睡眠的患者,在胸膜炎伴胸痛的剧烈干咳时,用其既可止痛又有镇咳的作用。

因为这类药物有些副作用,如轻微的抑制呼吸中枢、欣快症和成瘾性及局部胃肠道反响〔久用易成瘾,使痰难以咯出和抑制呼吸中枢等〕缺点。

建议慎用,必须使用时应限制用量。

②、非麻醉性:有右美沙芬、咳必清等。

对麻醉性镇痛药进行结构改造而合成的中枢性镇咳药药物,几无镇痛和成瘾作用,对痰多、痰液黏稠、老人、小儿患者不宜使用,否那么会加重病情。

可发生嗜睡现象,驾驶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尽量防止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止咳平喘中成药合理应用

止咳平喘中成药合理应用

三 分证论治
(一)风寒袭肺 临床表现 : 主症:咳嗽(急短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 次症:风寒表证(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
恶寒发热、无汗。 ) 舌脉象: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疗原则 :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处方: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加减应用: 1.临证注重祛痰下气,上方加法夏以配陈皮; 2.咳嗽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 3.表寒重者加防风、桂枝,以加强辛温解表; 4.风寒咳嗽兼咽痛声嘶,口渴心烦,痰黄稠,
清 肝、养肺、补肾,忌辛散。
(四) 初咳者,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宣 畅肺气。
(五) To treat phlegm and keep the adverse energy downward
• 金元时期刘河间《河间六书·咳嗽论》“咳 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是 以南星半夏胜其痰而咳嗽自愈,枳壳陈皮 利其气而痰自下。”
预防调摄
(一)平素应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二)易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 (三)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四)咳嗽患者饮食不宜过于肥甘厚味,辛辣剌激饮食。 (五)内伤久咳者,应戒烟。 (六)痰多者应嘱其深咳排痰,久咳体虚无力排痰者,可
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中医)
定义: 凡能化痰或祛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化痰药;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用治咳喘 证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痰、咳、喘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兼 杂。咳喘必挟痰,痰多必致咳喘。化痰药每兼 止咳、平喘之功效;而止咳平喘药也常兼化痰 之效。
二.功效: 止咳平喘
1. 痰少或无痰,为燥热或阴虚。 2. 痰多,属痰湿、痰热、虚寒。 3. 痰白清稀,属风、属寒。 4. 痰白而稠,属湿。 5. 痰黄而稠,属热。 6. 痰中带血,属肺热或肺阴虚。

祛痰止咳平喘药与方剂

祛痰止咳平喘药与方剂
下一页 返回
学习情境一 大中桥设计流量的推算
• 二、水文统计对资料的要求 • 1.应且有一致性 • 水文统计法是利用已有的水文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并以统计规律推断
未来的情况。统计计算要求同一系列中的所有资料必须是同一类型和 在同样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性质不同的水文资料就不能统计在一起 进行分析计算。 • 2.应具有代表性 • 水文统计是以样本推算总体的参数值,样本的代表性直接影响计算结 果。因此,系列应包括丰水、平水、枯水年在内。否则会因推算结果 偏大或偏小而不符合总体的客观规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祛痰止咳平喘药
• 【功效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咽喉肿痛,失音; 肺痈吐脓,临床上可再配鱼腥草、冬瓜仁等以加 强清肺排脓之效;此外,本品又可宣开肺气而通二便,用治癃闭、便 秘。
•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或入丸、散。 •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
。 •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燥烈,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孕妇均不
宜用。生品一般不内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祛痰止咳平喘药
• 白芥子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 【功效主治】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用于寒痰喘咳,悬饮;阴
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 【用法用量】煎服,3~6 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祛痰止咳平喘药
• 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若痰稠难咯,唇 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 瘤、痰火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治之。临床应用时,常与清热泻 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药性寒 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中药学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天竺黄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 [性味归经] 寒,甘。归心、肝经。 [功效] 清热豁痰,定惊安神。
竹沥
Succus Bambusae [性味归经] 寒,甘。归心、肺、 胃经。 [功效] 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白前
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 [性味归经]微温,辛,甘。入肺经。 [功效] 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 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应用]
1.咳嗽气喘 本品主入肺经。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
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 药。随证配伍可用于多种咳喘病证。
如: 风寒咳喘,配麻黄、甘草,以散风寒宣肺平喘,即三拗汤; 风热咳嗽,配桑叶、菊花,以散风热宣肺止咳,如桑菊饮; 燥热咳嗽,配桑叶、贝母、沙参,以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肺热咳喘,配石膏等以清肺泄热宣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三者按不同性状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称“炉贝”。 [性味归经]
微寒,苦、甘。归肺、心经。 [功效] 消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Indications]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本品性寒味苦,能清肺泄热化痰,又味甘质润
能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用于肺虚劳嗽,阴虚久咳有痰者,常配沙参、麦冬 等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肺燥咳嗽,常配知 母以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如二母丸。
3.心下痞满,结胸,梅核气等。
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治心下痞满, 湿热阻滞者,配干姜、黄连、黄芩,以苦辛通 降,开痞散结,如 半夏泻心汤;治痰热结胸, 配瓜蒌、黄连,如小陷胸汤,治梅核气,气郁 痰凝者,配紫苏,厚朴、茯苓等,以行气解郁, 化痰散结,如半夏厚朴汤。
梅核气

临床医师常用袪痰止咳平喘药用法用量

临床医师常用袪痰止咳平喘药用法用量

临床医师常用袪痰止咳平喘药用法用量1、氨茶碱 0.25+ N.S 100-250ml i.v.drip 0.25/支解痉(一次不超过0.5,一天总量不得超过1克,不宜用于心率失常、AMI、低血压、心衰者)2、多索茶碱 0.2+ N.S 250ml i.v.drip q.d/q12h3、多索茶碱 0.2+ 氢化可的松 100mg+N.S 250ml i.v.drip q.d/q12h(用于慢支喘息急性发作等)4、普米克都保喷剂一碰 tid-qid 福莫特罗(长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 2分钟后起效5、舒利迭早晚各一喷沙美特罗替卡松(长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 15分钟后起效6、沐舒坦针 30mg i.v bid/tid 15mg/支7、沐舒坦片 30mg p.o tid8、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 250ml/瓶 10ml tid (止咳)9、惠菲宁(美敏伪麻口服液) 10ml p.o tid (止咳) 100ml/瓶10、顺尔宁片(孟鲁司特咀嚼片) 10mg q.n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炎祛痰11、α-细辛脑 16mg+ N.S 250ml i.v.drip q.d 祛痰12、必嗽平片 8mg tid 8mg/片盐酸溴已新粘痰溶解药13、痰热清 20ml +5%Glucose 500ml i.v.drip q.d 中成药针剂10ml/支14、沙丁胺醇(舒喘灵) 2-4mg tid 4mg/片15、克咳胶囊 3粒 bid 0.3×1粒2/盒16、舒弗美茶碱缓释片成人口服250~500mg/次 q12h 饭后服用,服时不宜嚼碎。

17、常用雾化处方(1)N.S 3ml+ 爱全乐雾化液 2ml +沐舒坦 15mg 雾化吸入(2)N.S 3ml+ 爱全乐雾化液 2ml +布的奈德雾化吸入剂2ml (3)N.S 5ml+异丙肾上腺素0.2ml+地塞米松5mg 氧气雾化吸入(4)N.S 5ml+沙丁胺醇0.4mg+布的奈德2ml 氧气雾化吸入18、常用止咳化痰中成药(1).风寒咳嗽常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风寒感冒症状。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详细参考)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详细参考)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1、什么是镇咳药?它们是如何分类的?答: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炎症、痰液等异物的刺激后,发出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

因此,咳嗽是一种有益的动作,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当患有某些疾病时,有时医生还要鼓励患者咳嗽,以使呼吸道通畅,只有当咳嗽频繁发作,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甚至促使病情发展,引起其他合并症时,才需使用镇咳药。

因此,所谓镇咳药,就是指能制止或缓解咳嗽的药物。

按作用机制的不同,通常将镇咳药分为两大类:1、中枢性镇咳药,即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的药物,有:可待因、右美沙芬(0TC)、喷托维林(0TC,又称咳必清)、苯丙哌林(0TC,又称咳快好)、氯哌斯汀(OTC,又称咳平)、二氧丙嗪(OTC)、替培啶等。

2、外周性镇咳药,凡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者,归为此类,有:那可丁(0TC)、普诺地嗪等。

2、什么样的咳嗽才有必要应用镇咳药?答:不能一见咳嗽就使用镇咳药,轻度而不频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可白行缓解的咳嗽,就无需使用镇咳药;只有那种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增加患者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引起疾病发展或产生其他并发症情况下,才应适当选用镇咳药。

这里要强调的是:镇咳药制止或缓解咳嗽,只是对症治疗,并未消除病因,如服药1周咳嗽仍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治疗。

3、如何选用镇咳药?答:镇咳药应根据咳嗽的性质和药物的特性合理选用,不是所有的镇咳药都可以用于任何性质的咳嗽,也不是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咳嗽都可使用同一种镇咳药。

无痰的干咳,宜选磷酸可待因、枸橼酸喷托维林和氢溴酸右美沙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则宜选用磷酸苯丙哌林;对于痰多的咳嗽,除选用苯丙哌林这样既能镇咳又能稀释痰液的品种外,一般多在镇咳药的基础上,辅以祛痰药,或选用含有祛痰药的复方镇咳药,如复方甘草合剂。

与慢性支气管炎相互作用的非处方药物

与慢性支气管炎相互作用的非处方药物

与慢性支气管炎相互作用的非处方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征为气道炎症和气道梗阻。

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退。

除了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外,一些非处方药物也可以帮助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或减轻不适。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慢性支气管炎相互作用的非处方药物,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镇咳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伴有咳嗽症状,咳嗽不仅会使气道受到进一步刺激,还会引起胸部不适。

某些镇咳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咳嗽,例如去痰剂和止咳糖浆。

去痰剂可以帮助稀化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从而缓解患者的咳嗽。

止咳糖浆能够减轻剧烈的咳嗽,缓解因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2.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一类可以扩张空气进出肺部的药物,常见的类型包括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放松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的梗阻,从而使患者呼吸更加顺畅。

部分非处方的支气管扩张剂可用于辅助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3. 抗过敏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伴有过敏反应,其中一种常见的反应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会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间接影响到呼吸道的充分通气。

某些非处方药物,如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局部喷雾剂,可以帮助减轻过敏反应,缓解患者的鼻炎症状。

4. 祛痰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伴有痰液分泌增加的情况,痰液过多不仅会引起咳嗽,还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祛痰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排出过多的痰液,减轻咳嗽和痰液咳出的不适感。

有些祛痰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对于严重的痰液潴留,建议咨询医生,寻求处方药物的帮助。

尽管这些非处方药物可以帮助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但我们强烈建议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合适性,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此外,定期复诊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医生能够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治疗计划,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除了非处方药物,正确的生活方式也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祛痰剂知识点归纳

祛痰剂知识点归纳

一、概述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祛痰剂适用于痰浊留滞于脏腑、经络、肢体而导致的痰病,临床可见于咳喘,头痛,眩晕,胸痹,呕吐,中风,痰厥,癫狂,惊痫,以及痰核、瘰疬等多种疾病。

本类方剂常配伍温里祛寒、清热降火、健脾燥湿、滋阴润肺、疏风散邪或平肝息风,以及疏通经络、软坚散结之品;并酌伍理肺、运脾、温肾等药以治生痰之源;注重配伍调理气机之药使气顺痰消。

祛痰剂应用注意事项:辨明痰证寒、热、燥、湿之属性。

阴虚燥咳,痰中带血者,慎用辛温燥烈之品以防加重出血。

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

二、燥湿化痰二陈汤【组成药物】半夏、橘红各五两、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半、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不欲饮食,恶心呕吐,或头眩心悸,肢体困倦,舌苔白滑,脉滑。

温胆汤【组成药物】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炙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姜五片、枣一枚【方歌】温胆汤中苓夏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趣味记忆】指示二陈找姜茹【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胆怯易惊,虚烦不眠,口苦吐涎,或呕吐呃逆,或惊悸不宁,或癫痫,舌苔腻,脉弦滑或略数。

【鉴别】温胆汤与蒿芩清胆汤皆可治痰热内蕴,胆胃失和之证。

温胆汤重在燥湿化痰,清热力微,宜于痰浊内扰,胆胃失和而热象不显者;蒿芩清胆汤清热之力较著,兼可透邪,宜于少阳胆热较甚,兼有湿热痰浊之证。

茯苓丸《是斋百一选方》,录自《全生指迷方》【组成】茯苓一两、枳壳半两、半夏二两、风化朴硝一分【用法】为末,生姜汁煮糊为圆,生姜汤下。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消痰。

【主治】痰停中脘,流于经络证。

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

三、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组成药物】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各一两、胆南星、半夏各一两半、姜汁【方歌】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实芩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趣味记忆】陈皮杏仁姜汁拌黄瓜实难服【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咳嗽、咳痰、气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在临床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来缓解这些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来产生不同的药效,针对不同类型的症状选择不同药物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止咳药物止咳药物是指能够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有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种作用机理。

(1)中枢性止咳药物中枢性止咳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抑制咳嗽反射,使患者的咳嗽减轻或者停止。

其典型代表有左旋多巴(Carbidopa-Levodopa)、哌罗啶(Diphenoxylate)等。

尤其是哌罗啶,在治疗轻度腹泻时也能发挥明显的止咳效果。

(2)外周性止咳药物外周性止咳药物通过作用于呼吸道和咽喉部位的感受器,抑制咳嗽反射。

其典型代表有可待因、芬太尼、吗啡等。

这些药物有一定的止咳效果,但也存在诸多副作用和依赖性,必须慎用和医师指导下使用。

2.化痰药物化痰药物能够调节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和排泄,从而使黏液变得更为稀薄、易于清除。

(1)能量代谢型药物能量代谢型药物能够促进细胞内代谢,改善黏液动力学,在清除痰液的同时能够减少痰液的黏稠度。

典型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

(2)分泌调控型药物分泌调控型药物能够通过作用于触发痰液分泌的神经递质,促进痰液分泌和分泌物清除、降低痰液黏稠度等作用。

典型药物:氨溴索(Ambroxol)、盐酸克仑特罗(Clentro)。

(3)温度和水分调节型药物温度和水分调节型药物能够通过调节黏液液体的温度和水分状态来减轻黏液黏度和粘性。

典型药物:丙酸氢可的松(Carbocisteine)。

3.平喘药物平喘药物是指能够缓解气道痉挛和支气管炎症反应等症状的药物,在缓解气喘发作等症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止支气管收缩和痉挛,从而缓解气道阻塞和缓解气喘发作。

典型药物:沙丁胺醇(Salbutamol)、布地奈德(Budenoside)、福莫特罗(Formoterol)等。

宠物药理学-呼吸道药

宠物药理学-呼吸道药
临床作用
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咳嗽 应配合祛痰药(氯化铵)。 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外周性镇咳药
常用镇咳药比较
第三节
平喘药
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 征的疾病。
2.主要有免疫或非免疫刺(过敏或非过敏性)激所致。 3.表现为:发作性和持续性喘息。
盐酸溴己新
药理作用
机理: ㈠使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素裂解,黏
度降低,溶解粘稠痰液。 ㈡抑制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中唾液酸含
量减少,黏度降低。 ㈢对脱氧核糖核酸无作用,对粘性脓痰效果差。
应用:慢性支气管炎的黏稠痰液不易咳出。
乙酰半胱氨酸
药理吸道黏液分解剂。 药物结构中的巯基(-SH)使痰液中连接粘蛋白的-SS-键断裂,变成小分子肽链,降低痰液的粘滞性,使痰易于 咳出。 适用于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粘痰阻塞气道、咳嗽困 难的患畜。
茶碱类
特点: 1.作用广,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中枢兴奋等 2. 对痉挛的呼吸道作用更显著
药动学: 1.口服易吸收2~3h高峰维持5~6h 2.血药浓度与疗效、毒性相关性较好 3.个体差异较大
常用的茶碱类药物
明日明月
第五章 呼吸系统药物
新型冠状病毒
动物的三大疾病
呼吸道疾病
生殖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
1 祛痰药 2 平喘药 3 镇咳药
CONTENT
第一节
祛痰药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病因: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真 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物理化学 原因刺激、过敏反应。
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咳、痰、喘。 治疗方案:在对微生物感染的病因治疗的同时,应缓
解 症状:镇咳药、祛痰药、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03
药物配伍与禁忌
介绍了化痰止咳平喘药在配伍中的原则和禁忌,如避免与某些西药同时
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中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 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掌握了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和用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 实基础。
意识到在使用中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禁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临床应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具体药物的选择应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病因等因素综合考虑。
疗效评价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等方面。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在使用 药物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总有效率较高,则可认为该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问题,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高通量筛选技术
利用基因敲除、基因表达谱等技术研 究药物作用机制。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高通量筛 选等技术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建立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模型, 模拟人体环境进行药效学研究。
新型化痰止咳平喘药物研发动态
天然产物提取与结构优化
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提高药效和降 低毒性。
创新药物研发
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药物制剂创新
改进药物剂型,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
临床应用拓展与前景展望
拓展适应症范围
探索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 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联合用药与治疗方案优化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ppt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ppt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
目 录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呼吸系统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 呼吸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 • 特殊人群的呼吸系统用药 • 不合理使用呼吸系统药物的后果 • 提高呼吸系统合理用药水平的措施
01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哮喘
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表现为鼻塞 、流涕、咳嗽等症状。
反应。
关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根据 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呼吸系统用药需 特别谨慎,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 响。
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前应咨询专 业医生,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或哺乳 情况。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过程中需密 切关注胎儿或婴儿的反应,如有异常 应及时就医。
配伍禁忌的识别
了解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 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定期评估用药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 估用药方案,如出现不良 反应或疗效不佳,应及时 调整。
04 特殊人群的呼吸系统用药
儿童用药
01
02
03
04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多以 病毒感染为主,如感冒、 喉炎等。
儿童用药时需根据体重 和年龄计算给药剂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
抗炎药
总结词
用于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分为非甾 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两类。
详细描述
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 呼吸道黏膜肿胀、充血等来缓解呼吸 道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 尼松、地塞米松等。
03 呼吸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
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注意祛痰药、镇咳药和平喘药的合理配
伍!
济南哮喘病医院专家指出临床上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种类很多。

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祛痰药、镇咳药和平喘药。

随着呼吸系统药物使用频率在不断增高,这三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变得更加的重要。

而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患中,很多都在使用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

此时,呼吸系统用药与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就值得医生关注,需要临床医生能正确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

常用祛痰药的相互作用
常用镇咳药的相互作用
常用平喘药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4:686-737.
[2] 陶维良,常小红,李静.呼吸系统药物相互作用评价[J].2008,8(3):174-175.
[3]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常用药物禁忌与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9-51
[4]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2.
如果对您有用欢迎关注本头条号后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您也可以留言评论分享您的经验,如果有疑问欢迎私信留言交流疾病相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