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管冲洗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疗效观察
穿刺抽脓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过程中的效果解析
![穿刺抽脓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过程中的效果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78a5cd33d4b14e8424680a.png)
穿刺抽脓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过程中的效果【摘要】目的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是在消除脓肿后进行手术治疗,消除脓肿的方法有传统的切开排脓和穿刺抽脓、局部换药两种,本文对两种方法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
方法 2003年以来的门诊收集病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穿刺抽脓,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切开排脓的方法,观察愈合时间。
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感染期伴脓肿形成的疾病中,穿刺抽脓冲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简单、实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穿刺抽脓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Abstract]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is an usual disease of ENT,because the endepidermis of lumina is stratified pavement epithelium,it has glandulae and sweat glands,the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usually suffers from infection.Now the major treatment is taking operation after eliminating abscess.To eliminate abscess we have two ways which are cutting and pricking.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find which way is better.We collect cases since 2003,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one is the treatment group,which eliminate abscess by pricking;the other is the compare group,which eliminate abscess by cutting.We want to find which group will heal quickly.The treatment group will heal quickly than compare group.[Key words] eliminate abscess by pricking;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abscess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第一腮沟的遗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
加压冲洗法治疗耳前瘘管感染18例报告
![加压冲洗法治疗耳前瘘管感染18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a4e52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c.png)
加压冲洗法治疗耳前瘘管感染18例报告
谭新华
【期刊名称】《新疆医学》
【年(卷),期】1997(027)001
【摘要】先天性耳前痿管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因继发感染而就诊。
我们1992~1995年在门诊采用加压冲洗法治疗这种患者18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18例中,男性3例,女性15例。
年龄5~52岁,平均28.5岁,21~40岁者为13例,占72.2%。
病程最长者24周,最短者4周。
全组病例均系单侧。
无论年
龄大小,病程长短,经加压冲洗3~5次,均获治愈。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谭新华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710.5
【相关文献】
1.瘘管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的疗效观察 [J], 林琳;刘萍;廖惠娟
2.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 [J], 向芹;刘琍;黄莉琴
3.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J], 刘新;万小果;龚明策;魏致远;罗凯
4.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J],
张媛霞;宫宇
5.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J], 唐巧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瘘管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的疗效观察
![瘘管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6ee4e3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1.png)
瘘管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的疗效观察林琳;刘萍;廖惠娟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9(015)004
【总页数】2页(P301-302)
【作者】林琳;刘萍;廖惠娟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西,柳州,5450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西,柳州,545005;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西,柳州,545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7+1
【相关文献】
1.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38例疗效观察 [J], 陈欣欣;黄健;朱思平
2.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 [J], 向芹;刘琍;黄莉琴
3.解剖安全边界治疗感染型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观察 [J], 张勇;连冈;罗旭丽;王咏峰;李宏;肖军;于志刚;南建蓉
4.1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纵梭行切口切开引流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56例疗效观察 [J], 王华;范红利;黄乐
5.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观察 [J], 李祥东;刘涛;周佩瑜;周远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染期耳前瘘管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感染期耳前瘘管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e4041c680eb6294dd886c62.png)
开皮肤 、 皮下组织 , 用小 直或弯剪 刀 , 用钝 、 锐方 法沿瘘 管周 围 组织分 离, 显露各分支直至盲端 , 如瘘 管与耳廓 软骨 紧密粘连 或瘘管穿过软骨者则切除此处 的部分耳软骨组织 , 并切 除感染
反复感染 , 脓 肿切 开引流往往持续 时间较 长 , 需 要多次局 部换
药, 给 患 者 造 成 极 大 痛 苦 。我 科 在 2 0 1 1年 1月 一2 0 1 3年 5月
采用不同的方 法对感染期耳前瘘管进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治疗 , 取得了 良好 的疗效 。在炎性反应基 本控制后 , 一并切除瘘管和炎性反应组
全身麻醉 。在瘘管 口周 围行纵行梭形 切 口并将 切 口延续到原
脓肿切排 口, 用 蚊 式艾 丽 丝 钳 钳 夹 瘘 管 口周 围 皮 肤 并 上 提 , 切
开放式大视野手术 。各种组织容易分辨 , 彻底切 除瘘管及被波 及 的耳 廓软骨和感染 灶内的溃烂组织 、 脓肿 、 肉芽 和可疑 的疤 痕 等病变组织 , 直至周围正常组织 。术野 区用庆大霉素及碘伏 溶液 冲洗后减张美容缝合。 总之 , 以前感染期耳前 瘘管切 除是手 术时禁忌 证 , 随着科 技的发展 , 手术技术的提高及 显微镜 的临床应用及抗菌药物选 择应用 , 将感染 期不能手术 的耳前瘘管变成可 以手术 。感染期
织 是 治 愈 本 病 的 关 键 。 对 于 长 期 换 药 创 口仍 不 能 愈 合 的 耳 前 瘘管 , 一般瘘管分支多 , 感染严 重 , 局部病变较 为复 杂 , 病 变 组 织 与 正 常 组 织 之 间边 界 不 清 。 手 术 在 显 微 镜 下 进 行 , 视 野 清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疗效观察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09aee39ed630b1c59eeb583.png)
象 ,均在 局麻 或全麻 下于 感染期 施行手 术 ,取得 了满意 的 耳轮 软骨膜 及颅耳 沟皮 下为 手术界 限将瘘 管及其 属支和 坏
疗效 ,现报 告如下。
死 瘢 痕 组 织 整 块 切 除 , 查 无 残 留 后 , 庆 大 霉 素 和 甲硝 唑 冲 洗术野 ,用3 %碘 伏 烧 灼暴 露 的 耳廓 软 骨 ,然 后 逐 层 缝 合 切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口,加压包 扎 。术后给 抗生 素预 防感染 ,每 日换 药观 察局 部生长情况 ,术后7 天拆除缝线。
选取 我院收治的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6 4 例患者作为研究 对 象 。其 中男3 4 例 ,女3 0 例,年龄5 个月~3 8 岁,平均 年龄 2 结
耳前者6 2 例 , 在 耳 后 者2 例 , 术 前 行 一 次 以上 脓 肿 切 开 者 1 8 发 现合 并厌氧 菌感染 1 例 ,草 绿链球 感染 1 例 ,经及 ,全 麻下手术者 1 8 例 ,局 麻下手术 抗 生素 愈合 良好 。2 例半 年后 复发者均 为8 ~1 0 岁儿 童 ,术 者4 6 例,对全部患者随防 1 ~3 年。 中采用 局麻 ,患儿术 中欠配 合 ,多次争 扎 ,手术不 彻底造
1 . 2 治 疗 方 法
成 ,后经全麻 下再次手术 ,未 再复发。
对于 有脓肿 患者术 前行脓 肿切开 引流 ,并应 用0 . 5 %聚
维酮碘 联合 碘仿 纱条局 部换 药 ,同时给 予抗生 素抗感 染治 疗3 天 。手术方 法:麻醉成 功后 ,取仰 卧侧头位 ,瘘 口周 围
3 讨
论
先 天 性 耳 前 瘘 管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先 天 性 畸 形 , 为 第 一 鳃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36c1e6071fe910ef12df8e2.png)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疗效观察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的4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病患,其中感染期和非感染期者均为20例,通过切开排脓和瘘管摘除术治疗,总结其临床效果。
结果:所有病患均得到治愈,其中复发率为5%,再次手术后得到治愈。
满意度上达到92.5%。
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经过手术治疗干预可以达到较高的治愈率,对病患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
标签:手术干预;先天性耳前瘘;感染;疗效观察先天性耳前瘺管属于常见的耳畸形,可以单侧或者双侧同时发生,主要是在胚胎时期产生的畸变,日常情况下没有不适感,一般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一旦有细菌感染出现,就会引发耳部的疼痛红肿,甚至引发脓肿或者发热等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反复性感染,局部病灶区域长时间无法愈合而存在瘢痕和脓肿状况【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的4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病患,其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19例;年龄范围为12-52岁,平均年龄为(34.2±5.3)岁;其中首发感染者为18例,反复性感染者为22例。
感染期组和非感染期组各20例病患在基本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主要通过切开排脓和先天性耳前瘘管摘除术来干预治疗。
切开排脓主要在其脓肿下部最薄弱的地方处理,运用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做脓腔的彻底冲洗,引流条留置约3-5d,每天需要进行定时换药,并给予抗生素做防感染治疗,直至炎症完全被掌控,然后再进行手术干预治疗。
而如果处于感染期但是并没有脓肿的情况下,一般通过3-5d抗感染性治疗来进行手术前的准备,然后当病患处于非感染期再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处理上运用局麻,但对于无法正常配合手术进行的非成年人或者对手术有异常恐惧的人群可以采用全麻处理。
取侧卧位,患侧耳部朝上,麻醉完成后进行梭形切口置于瘘管口的周围,皮下顺沿瘘管口做分离,将瘘口提起顺沿其走向做皮肤切开,切口抑制可以顺沿到排脓的引流口,如果发生耳轮脚软骨与瘘管产生粘连,应该将其两者进行一同的切除。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行冲洗疗法的体会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行冲洗疗法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78c86e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8.png)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行冲洗疗法的体会
莫娟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07(045)020
【摘要】耳前瘘管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也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由于胚胎期
形成耳廓的第一、二鳃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形成的盲道,多有分支,大部分瘘口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开口于耳房、耳轮脚、耳垂、屏间切迹等耳廓部位。
瘘口呈大头针帽大小之浅凹状。
挤压时可有少量乳白色的皮脂样物从管口溢出。
如继发感染,瘘管附近皮肤破溃则形成数个脓漏。
【总页数】1页(P160)
【作者】莫娟
【作者单位】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43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71
【相关文献】
1.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换药冲洗疗法 [J], 陈淑良
2.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的冲洗注药疗法 [J], 张欣;张立秋;闫宏利
3.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 [J], 向芹;刘琍;黄莉琴
4.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行冲洗疗法的体会 [J], 莫娟
5.感染化脓期行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的体会 [J], 崔庆杰;史文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
![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5b94c4652d380eb63946d22.png)
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作者:向芹刘琍黄莉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1期【摘要】先天性耳前瘘管因瘘孔的污染或分泌物的阻塞致瘘道内感染,容易在瘘孔周围形成脓肿,临床多采取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换药法治疗,因此法不能将瘘管内的污垢祛除,导致脓瘘,切口久治难愈。
作者采用切开脓肿,从瘘孔处加压冲洗瘘管法,可彻底清洁瘘管内的污垢,消除脓瘘的病源,切口迅速愈合。
不但缩短了换药时间,并为后期手术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1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加压冲洗先天性耳前瘘管系第一腮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形成的盲道,多具分支,大部分痿管开口位于耳轮脚之前,多为双侧性,如感染化脓可向深部发展或穿破皮肤形成脓瘘[1]。
感染期治疗多切开脓肿引流,局部换药[2]。
临床上常形成脓瘘。
作者在工作中摸索出的脓肿切开,瘘管冲洗法,通过对16例患者的治疗,均能冲洗引流彻底,疗效迅速,方法简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均为双侧先天性耳前瘘管,单侧感染形成了脓肿。
左侧感染者12例,占75%;右侧感染者4例,占25%。
有3例在左侧同时形成了两个脓肿,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41岁,最小者5岁,平均23岁;女10例,占62.5%,男6例,占37.5%。
1. 2 适应证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在瘘孔周围形成了脓肿,可采用此法。
本组16例患者中有10例来本院就诊前脓肿已切开, 1例自行破溃,都已形成脓瘘,均直接用加压冲洗法。
1. 3 治疗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在局部麻醉下于波动最明显处切开脓腔放出脓液,用灭菌注射器抽取5 ml 0.9%的生理盐水,将乳头抵住瘘孔,使注射器乳头孔对准瘘孔,稍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柄,见切口内有液体或脓液流出后,再抽取3%双氧水10 ml、0.9%生理盐水10~20 ml依次冲洗,无脓液或脓渣流出后,用0.1%~0.3%雷佛奴尔液5 ml冲洗,切口及瘘孔用无菌敷料覆盖,(脓腔大者可在切口内放置引流条)第2天,依情况可同法再冲洗1遍,然后按一般换药方法换药直至切口愈合。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疗效的观察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疗效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6694054d4d8d15abf234e3a.png)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疗效的观察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与非感染期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方法回顾分析94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愈后情况。
结果感染期与非感染期患者行耳前瘘管切除愈后无显著差异。
结论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与非感染期手术,术后临床Ⅰ期愈合率、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对感染期换药效果差的患者在炎症控制局限时立即采取手术切除,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相应费用。
标签: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非感染期;手术;治愈率;复发率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为胚胎期耳廓形成时期,因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瘘管多为一狭窄的盲管或窦道,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支状,管腔内常有脱落上皮、细菌等混合而成的鳞屑或豆渣样物,容易发生感染并反复发作[1]。
先天性耳前瘘管需手术切除才能根治,传统治疗感染期耳前瘘管方法是分两期手术,Ⅰ期手术即先切开感染病灶,将伤口创面暴露,引流排脓、换药,结合抗菌治疗,待病灶炎症控制、切口愈合后再行Ⅱ期手术,切除瘘管及肉芽组织,予以创面缝合。
由于手术残留容易导致再次复发,故有学者做出一些如何提高手术技巧的研究,譬如做瘘管切除时用美蓝液注入瘘管或用探针探查引导下切除瘘管及其分支,联合耳屏缘切口术式较传统手术能更好暴露瘘管、切口瘢痕隐蔽的优点[3]。
本文将针对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患者与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手术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不同时期的耳前瘘管采取恰当的手术对其预后及治愈率的影响是相同的,从而帮助临床耳鼻喉科医师针对不同时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选择较为合适的时期手术,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3年~2012年收治94例先天性耳前瘘患者病史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51例,均为单侧发病。
依据入院时耳前瘘管有无红肿、疼痛、流脓症状,分为两组。
A组为感染期,共39例(已切开引流者21例、首次发病者18例),切开引流21例患者脓液行细菌学培养、药敏检测(见表1),患者年龄4岁~57岁,平均年龄20.6岁。
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感染期的治疗体会
![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感染期的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408d26158fafab069dc0220.png)
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感染期的治疗体会【关键词】瘘管;急性感染;外科手术对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期切除已有报道。
为缩短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期的治疗时间,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9年10月对112例急性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后双向冲洗引流,并大梭形切口,切除瘘管及行整形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2例中男50例,女62例;年龄3~67岁,平均23.6岁;左侧52例,右侧60例。
脓肿切开后,用庆大霉素针4万u、地塞米松针5 mg、替硝唑注射液5 ml,分别沿瘘口和脓肿切开口反复冲洗,自瘘口冲洗时可见脓液及瘘管内的干酪样物自切口流出,反复冲洗后于脓肿切开口放置橡皮引流条,每日或隔日1次,约3~5次,脓液明显减少,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基本消退,即行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取仰卧位,患耳朝上,成人局麻,小儿可加基础麻醉。
沿瘘口缓慢注入美兰,并按压片刻,使美兰尽可能到达瘘管未端,从瘘口至脓肿切开口作一较大梭形皮肤切口,用组织钳夹持切口内组织并向上提起,用小弯剪锐性整块切除。
附丽于瘘管终端的软骨可一并切除或沿软骨膜完整游离瘘管终端。
刮匙搔刮脓肿切开处的炎性肉芽组织,充分止血后术腔碘伏涂布,修剪皮肤切缘,切口用1号丝线连带深层组织一起横褥式缝合。
纱布包扎后,用手掌按压片刻。
不置引流条,不用绷带加压。
术后隔日换药,7 d拆除切口缝线。
2 结果112例均I期愈合,随访半年至10年,无复发,遗留之线状瘢痕术后半年既已不明显,无颞部麻木及耳廓上端外翻等。
3 讨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胚胎期第一鳃裂在发育过程中残留所形成,对感染反复发作者,预防复发的最可靠手段目前仍是手术完整切除。
以往认为,感染完全控制后才能切除。
然一旦感染,由于炎性肉芽或瘢痕形成,瘘管易被牵拉、挤压、变形、堵塞,其分泌物不易排出,而至感染迁延不愈,炎性肉芽持续生长,需反复搔刮、换药,病程可达2个月甚至半年之久,若不手术,容易复发,若痊愈后再手术,长期的换药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尤其是患儿的身心健康。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24例临床疗效观察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24例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c90d63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a.png)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24例临床疗效观察罗志恒;林小霞;黄敏晖;陈金伟【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2(18)17【摘要】目的探讨置管冲洗引流方式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至2011年期间耳前瘘管感染的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置管引流组和常规切开引流组,各有24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常规切开引流组,置管引流组患者的换药疼痛度相对较小,脓肿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常规切开引流组痊愈率为70.83%,明显小于置管引流组的治愈率(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方式对耳前瘘管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比用其他治疗方式起效快、疼痛小、治愈率高、安全性高,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by tube placement for preauricular fistula infection.Methods 48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9 to 201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of drainage by tube placement and a group of conventional drainage by incision,24 for each group.The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Level of pain associated with dressing change was smaller and healing time of the wound was shorter in the group of tube placement than in the group of incision.The cur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group of incision than in the group of tube placement ( 70.83% vs.91.67%,P < 0.05 ).Conclusions For the patients with preauricular fistula infection,irrigation and drainage by tube placement,ascompared with other therapies,has a quicker onset,less pain,a higher cure rate,greater safety,and certain positive significance.It is worth popularizing.【总页数】2页(P2536-2537)【作者】罗志恒;林小霞;黄敏晖;陈金伟【作者单位】526400 怀集县人民医院五官科;526400 怀集县人民医院五官科;526400 怀集县人民医院五官科;526400 怀集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瘘管内冲洗和局部湿敷治疗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刘贤松;胡洪平2.瘘管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的疗效观察 [J], 林琳;刘萍;廖惠娟3.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术前冲洗并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J], 伍良善4.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45例临床分析 [J], 董吕华5.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观察 [J], 杨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观察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7fc2a61011ca300a6c390d2.png)
【 关键 词】 引流术 ;耳前瘘管感染 ;脓肿 【 中图分类号】R74 【 6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26 (02 1 0 1 — 1 64 39 21 )0 — 14 0
先 天性 耳前 瘘是一种 由于胚胎发育中第一、二鳃弓的小丘 样结 节 融 合 不 良所 引 起 的 临 床 常 见 疾 病 ,其 发 病 率 约 为 12 … 。先天性耳前瘘患者受 自身身体免 疫力下 降、瘘管 堵 .% 塞 、分 泌物 排出受阻等 因素影响 ,容易形成耳前瘘管感染 ,严 重者会损害 患者听力 ,影 响患者正常的 日常生活。近年来我院 主要采 用置管冲洗引流法治疗耳前瘘感染 ,临床效果显著 ,现 报道如 下。
利于 日后彻底切除瘘 管 ,减少复发 率。 ( )治疗 环境相 对封 2 闭 。有效避免开放环境 可能引起 的外源性污 染。 ( )换 药 时 3 间短 、痛苦小 。0 9 . %氯化钠 溶液和过 氧化 氢杀 菌 、消 炎效果 明显 ,能快速愈合脓肿 ,因此治疗周期相对较短 ,而且 引流所 造成 的痛苦要小 于常 规切 开引流 带来 的痛苦 ,几乎 是无 痛 治 疗 。 ( )操作 简单 ,效果 明显。本研究 结果表 明 ,置 管引 流 4 法痊愈率 高达 9 . % ,显著 高于 常规组 的 7 . %。此外 ,值 17 5O
1 资 料 与 方 法
( 17 9. %)显著高于常规组 ( 50 ) 7 .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5 O 0 ,见 表 1 。 )
表 1 两组疗效 比较
1 1 一般 资料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 20 . 0 8年 3月—2 l 年 3月 O1 收治先 天性耳前 瘘感 染伴脓 肿 患者 4 8例 ,其 中男 2 3例 ,女 2 5例 ;年龄 9— 6岁,平均年龄 3 6 5岁。均为 单耳发病 ,其 中 左耳2 6例 ,右耳 2 。瘘 口位于耳轮 脚前 3 2例 2例 ,位 于近耳 甲艇外 9例 ,位于外 耳道 7例 。脓 肿形成 位置 位于 耳屏前 3 0 例 ,耳 甲艇处 9例 ,耳后 9例 。检查显示 ,脓肿直 径约 10— . 3 5 m,局部红肿 ,脓肿表皮完整 ,没 有坏死 或破溃现 象。根 .e 据 患者治疗方 法分 为切 开引流 组和 置管 引流组 ,每组 2 4例 , 分 别进行常规切脓治疗和置管 引流 冲洗治疗 。组别间在患者性 别 、年龄 、病况等基本资料具有均衡性 。 12 治疗 方 法 切 开 引流 组 :切 开局 部 脓 肿 ,用 双 氧水 和 . 09 . %氯化钠溶 液冲洗脓 腔 ,并用含庆大 霉素或地 塞米松 的纱 条引流伤 口 ,换药 1 :d / 。置管引流组 :用粗针头或尖刀片在 0 脓肿隆起处刺一能插入引流管的小孔 ,慢慢挤净脓液 ,若脓腔 内存 在结石 或脓 栓 ,用负 压吸 引将其 吸 出,以避 免堵塞 引流 管 。此外 ,还要清除脓腔 内的坏死组织或和 肉芽 ,以避免再次 发生感染 。清除 工作 结束 后 ,通过 引流 管将 5 过氧 化 氢和 %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临床观察论文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临床观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27ed213169a4517723a386.png)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处理。
方法要求术中彻底切除瘘管组织及肉芽病变组织,如有残留易造成复发,需要提高手术技巧。
结果合理的切开引流及脓腔冲洗,对迅速控制瘘管感染至关重要。
讨论及早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耳前瘘管较佳治疗方法。
[关键词] 耳前瘘管;瘘管切除术;感染;治疗[中图分类号] r322.9+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57-01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
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因其瘘管开口小,平时无任何不适感觉,所以常常不引起患者及家长注意。
但若局部挤压和清洁卫生不够而发生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
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如若治疗不当,则可能导致反复感染,局部可形成长期不愈的脓肿及疤痕。
1 方法1.1 目前最多应用探针法,将注射器针头尖锐部分去除,残余部分可做探针使用。
局部麻醉后,将探针伸入瘘口中,先估计瘘管深度,试探探针活动度,了解瘘管有无分支,有无囊肿形成,对病例有一个大概了解后可行梭形切口,切口不必很长,必要时两端再沿长轴延长即可,切开皮肤后多用小剪刀进行分离,探针最好始终在瘘管内,分离时就可以避免瘘管破裂,沿探针一直分离到耳轮脚软骨部,瘘管根部往往和软骨相连,所以应切除和瘘管相连的一部分软骨,就可以将瘘管完整切除。
切除后最重要的工作是检查切除的瘘管,先用探针检查,观察瘘管是否完整,如果探针自瘘管底部仲去,瘘管根部缺失,并有锐利切缘,那么证明仍有瘘管残留,需要再仔细寻找。
1.2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除了给予抗生素治疗外,若形成脓肿,则行脓肿切开引流。
切开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然后将脓肿周围的毛发剃掉并清洗干净。
常规消毒脓肿周围皮肤,在脓腔壁下方纵行切开,做一小切口。
将小血管钳伸入切口稍作扩张,让脓液引流干净,用双氧水冲洗脓腔及瘘管,清除脓腔内存积物,最后用抗生素液(如庆大霉素)灌注冲洗,在切口处留置橡皮引流条3~5天,一般脓液很快引流干净,大部分患者伤口愈合很快。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ae29ff80912a21615792948.png)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耳前瘘管患者60例,在其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以观察疗效。
结果:60例患者在7~14d内术区愈合,随访未见复发病例。
结论:通过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效果良好,在其临床推广上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operativ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ear fistula patients. Methods: A hospital in June 2013 ~ 60 cases of fistula in patients with ear before August 2014 in our hospital surgical treatment , in which after 6 to 12 months follow-up observation , to observe the effect .Results : 60 patients in 7 ~ 14d within the surgical healing , follow-up no recurrence. 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 good results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omotion. 【Keywords】surgery ; congenital ; preauricular fistula【中图分类号】R7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12-01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与家族遗传性有关。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24例临床疗效观察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24例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7891ef3fab069dc502201f5.png)
ic in hnitegopo b l e n 7 . % V .16 % , 尸 <00 . ocu i s F rh n io a ru t e a met( 08 s t nh f u pc 3 S9. 7 。5) n ls n o e C o t
p t nswi ra r ua i uaifcin,i iaina ddan g ytb l e n ,a o ae t ai t t p eu i lr s l ne t e h c ft o r g t n r ia eb epa me t s mp rdwi r o u c c h oh g e u ert g e trsft a dc r i o iv te e a is h saq ik r st esp i ih r r ae, rae aey, n e anp st e t o c t i sg ic n e I iwot o uaiig inf a c .ts r p p lr n . i h z
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术前冲洗并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术前冲洗并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42a3a4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4.png)
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术前冲洗并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伍良善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011)002
【摘要】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时的主要症状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形成脓肿,破溃后则形成脓瘘。
瘘管口很小,易反复感染,治疗不当会造成临床久治不愈。
一般单纯全身抗炎及局部切开引流,愈合较慢。
国内外有报道对先天性耳前瘘感染期进行手术切除。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此类病人96例(120耳),给予术前冲洗后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14,116)
【作者】伍良善
【作者单位】永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南,永州,42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7+1
【相关文献】
1.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疗效观察 [J], 周桂芳
2.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的手术治疗 [J], 于秀娥;文连姬
3.术前穿刺置管冲洗引流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脊柱结核的效果分析 [J], 刘思源;窦吉辰;饶涛;赵衡;高康;周奕;李锦峰;郑刚;寸新华
4.庆大霉素冲洗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效果观察 [J], 魏文
5.热凝微波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J], 王玲;杨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78例治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78例治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37a9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7c.png)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78例治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冉丽茹【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伤口换药时采用穿刺抽脓、0.5%碘伏冲洗换药的伤口愈合时间,与传统切开排脓、利凡诺纱条引流换药的伤口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方法将78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用穿刺抽脓和0.5%碘伏冲洗换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排脓、利凡诺纱条引流的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换药方法的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换药伤口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抽脓创口小,利于伤口愈合,0.5%碘伏杀菌力强,冲冼脓腔能很快控制炎症,故用于先天性耳前瘘管换药疗效显著.【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2(010)001【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瘘管感染;穿刺抽脓;0.5%碘伏【作者】冉丽茹【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医院,陕西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是门诊换药常见的疾病之一。
先天性耳前瘘管常为盲管,管腔为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组织,如反复发生感染可形成脓肿[1]。
传统治疗此类脓肿主要是全身抗炎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切开引流、伤口换药的方法,常致局部痊愈时间较长,有些患者病程可长达30 d以上,经对78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脓肿的换药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来自2008-05~2011-04在西安财经学院校医院医院就诊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78例,其中女51例,男27例,年龄18~25岁,平均22岁(均为在校大学生)。
右侧感染32例,左侧感染45例,双侧感染1例,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男性1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22岁;对照组38例,男性1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23岁。
38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38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f60fbfd647d27284a7351bb.png)
38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治疗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共38例感染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结果38例均治愈,术后观察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切开引流后3~5d,行耳前瘘管切除术,术后配合海特光治疗,是治疗耳前瘘管较佳的治疗方法。
标签: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手术;海特光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一般无症状。
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局部感痒不适。
若发生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局部红肿、痛,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切开排脓后,皮肤伤口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7月共收治38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患者,在感染期行耳前瘘管切除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1 資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3~50岁,单侧30例,双侧8例(至少有一侧感染);病程10d~3年;瘘管位置均位于耳轮脚部位;感染1次的12例,反复发作2次以上者26例。
38例均为感染未完全控制者。
1.2诊断检查可见耳轮脚先天性瘘管口,其周围皮肤红肿、隆起、压痛,脓肿形成者,可触及波动感,反复发作者局部可见疤痕。
诊断较易。
1.3方法①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手术前准备:给予抗生素治疗,如脓肿形成,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每日予0.5%碘伏从瘘管外口注入管腔内反复冲洗,置橡皮引流条3~5d,脓液引流干净后即可手术。
②手术方法:术前1d分上下午2次于瘘管内注入亚甲蓝,采用以往的瘘口直接注射法,术者有时可能未能掌握好进针的方向或深度而导致亚甲蓝注入皮下,这样则给手术带来了诸多不便。
我们对此进行了改进,改用眼科泪道冲洗针注射,避免了注入皮下的可能。
3~6岁的小儿共6例,采用全身麻醉外,其余病例全部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局部麻醉采用1.5%利多卡因5ml加1‰肾上腺素3~4滴作瘘管口附近的浸润麻醉。
感染性耳前瘘管的治疗及临床观察
![感染性耳前瘘管的治疗及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362e6883b3567ec102d8af9.png)
感染性耳前瘘管的治疗及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09-07-20T14:25:23.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李盛科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辽宁本溪 117 [导读]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易感染及复发,特别是对于感染形成脓肿的病例,治疗上很麻烦,不易根治。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易感染及复发,特别是对于感染形成脓肿的病例,治疗上很麻烦,不易根治。
我院于2000年至2008期间,采用术前切开引流换药,术中用双棱形切口行感染性耳前瘘管切除术5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2例均为感染后化脓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2例,年龄13岁至45岁,单侧感染49例,双侧感染3例。
其中28例为初次化脓感染,24例为二次以上感染(其中包括2例在外院手术手复发病例)。
感染程度:52例均为耳轮脚瘘管引起感染,引起其前下方屏前感染化脓,形成脓肿,而其中有7例合并耳轮脚上方及颞部软组织感染。
耳屏前脓肿多为纵行椭圆形,纵行长约2.0~4.0cm,横行最宽处约1.0~3.0cm。
1.2治疗方法1.2.1术前行脓肿切开引流,换药及抗感染治疗。
用碘氟消毒,可局部注射麻药,脓肿即将破溃的可不用注射麻药,直接切开脓肿,放出脓液,并用双氧水或庆大霉素清洗脓腔,雷氟诺尔纱条引流,每日换药1次,待脓液排净,脓腔变小,脓腔内形成肉芽组织,这个过程约3~6天,期间静滴抗生素,这时就可以手术了。
1.2.2 耳前瘘管切除术加脓腔清创术。
手术大部分都在局麻下进行,术前可瘘管口内注入少许美兰,也可不用,以防注入脓腔内造成术野不清。
先在瘘管口周围做小棱形切口(若耳轮脚上方感染,切口可向上延长),再向其前下方延长至脓腔处,沿感染腔行大棱形切口,将感染坏死皮肤及肉芽组织包括在内,保留未完全坏死皮肤,以便术手后封闭缝合术腔。
先沿小棱形切口分离瘘管,因感染性瘘管多存在分枝,有的向耳轮脚上方延伸,有的延至耳轮脚软骨根部,以至耳屏前,切除瘘管及其分枝后,并将感染后纤维组织,肉芽组织一并切除,在耳屏前尽可能避开颞浅动静脉,如无法避开,可予以结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瘘管冲洗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疗效观察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耳畸形,患者常因耳前红肿疼痛就诊,一旦脓肿形
成常规治疗是切开排脓,但切开后伤口换药至愈合需较长时间,有的甚至达2个月左右。
感
染时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破溃后则形成脓瘘或瘢痕,需行瘘管
摘除术方能根治。
为了尽可能地缩短这段时间及避免切开引流,我科自2013年对门诊前来
就诊的3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进行冲洗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3年门诊治疗的30例患者为冲洗组,2013年前有记录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56例,女39例;年龄4~58岁,平均21岁;病程4天~12年。
瘘管口均位于耳轮脚处。
初次感染24例,再次感染71例,2次以上者28例,瘘管口均位于耳轮脚前。
1.2治疗方法
冲洗组:对仅有局部红肿疼痛者,用眼科泪道冲洗针头经瘘管口插入冲洗,必要时可用
眼科泪道探针将瘘口稍作扩张。
冲洗液可用生理盐水或硫酸庆大霉素稀释液。
局部明显脓肿者,取脓肿最低位切开排脓引流,切口宜小,清理脓腔脓液、肉芽、皮脂样分泌物,再用硫
酸庆大霉素稀释液反复自瘘口冲洗瘘管,放置引流条,脓液常规送细菌培养加药敏。
脓肿已
穿破者,可酌情扩大溃口,再做瘘管冲洗,本组患者大多可冲洗出脓液及皮脂样物。
对照组:采用局部热敷、鱼石脂膏外敷等保守治疗;对脓肿形成切开排脓,放置碘伏纱条引流,每日
换药1次。
2组患者均全身使用抗生素,切开排脓后口服抗生素。
以瘘管口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局部炎症消退、创口愈合为治愈。
2 结果
冲洗组:30例患者全部达到上述治疗标准,3天治愈7耳,4天治愈5耳,5天治愈4耳,6天治愈8耳,7天治愈6耳。
其中作切开引流(含自行破溃)8耳,占26.66%。
对照组:患者有11耳经局部热敷、鱼石脂膏外敷等保守治疗病症减轻,病程5~8天,54耳最终转化为脓肿切开引流;病程为14~61天,平均21天,脓肿切开引流的比例为
83.07%。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伤口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高于经瘘管冲洗组。
3 讨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的遗迹,是一种临床
上很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
国内抽样调查,其发生率达1.2%,单侧与双侧发病比例为4:1。
[1]瘘管的开口很小,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之三角窝或耳甲腔部,平时多无症状,
但大部分瘘管可以通过冲洗出脓液以及部分皮脂样物后出现感染性炎症疏通管道,达到通畅
引流的目的。
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并脓肿形成的常规方法是采用脓肿切开,脓腔冲洗和
抗生素纱条置入引流。
而常规切开排脓组尽管反复冲洗脓腔和局部抗炎消肿治疗清除了脓腔
内的炎症,但位于瘘管内的感染源并未清除,这些细菌不断地向脓腔内释放使炎症难以有效
控制,长期迁延不愈。
[2]这种方法伤口愈合需较长时间,而且换药时患者疼痛感明显,有时
局部红肿消退,很快又形成新的脓肿,病情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
本研
究采用经瘘管口冲洗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局部炎症消退快,切口
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取得了较好疗效。
对于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的患者,冲洗更有助于
瘘管通畅,同时能有效清除瘘管内的感染源,有效缩短病程;早期的瘘管冲洗可大大减少切
开引流的比例,为其后的瘘管切除手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伟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005:91.
[2]林琳,刘萍,廖惠娟.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J].2009,15(4):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