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耳前瘘管感染运用中医腐、刮、生肌三步骤外治体会
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
![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4340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8.png)
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
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sinu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通常位于耳朵前方,是一条异常的瘘管。
以下是一些治疗耳前瘘管的方法:
1. 抗生素治疗:如果瘘管周围有感染迹象,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物来治疗感染,并预防进一步感染。
2. 瘘管切开和引流:对于反复感染或积脓的瘘管,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将瘘管切开并彻底清除其中的感染物,确保愈合。
3. 瘘管切除:如果瘘管经常感染或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瘘管切除术。
手术会彻底切除瘘管和相邻的组织,以避免再次感染。
4. 瘘管填塞: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填充物填塞瘘管,以促使瘘管闭合。
请注意,治疗方法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个人应咨询医生以获取最合适的治疗建议。
瘘管的最好治疗方法
![瘘管的最好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c728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9.png)
瘘管的最好治疗方法瘘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治疗瘘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瘘管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治疗瘘管的最好方法。
首先,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瘘管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方式主要有切除术、缝合术、植入物修复等。
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清除瘘管,从根本上解决疾病问题,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恢复期较长,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瘘管的重要方式之一。
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口服药物或局部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主要是通过抗炎、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方式来治疗瘘管,而局部药物治疗则是通过药物直接涂抹在患处,起到消炎、止血、促进愈合等作用。
药物治疗的优势在于方便、简单、无创伤,但是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且治疗效果相对较慢。
另外,中医治疗也是治疗瘘管的一种选择。
中医治疗瘘管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疗效温和、无创伤、对身体没有负面影响,但是治疗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比如物理治疗、营养治疗等。
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热疗、光疗、电疗等方式来治疗瘘管,而营养治疗则是通过合理饮食、补充营养等方式来促进疾病康复。
总的来说,治疗瘘管的最好方法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瘘管患者早日康复。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瘘管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所有瘘管患者早日康复!。
中药治疗耳前瘘管体会
![中药治疗耳前瘘管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3db372a0722192e4536f6df.png)
中药治疗 耳前瘘管体 会
万玉萍 ,刘学俊 ,徐 焱
( 1江西省 南 昌市洪都 中 医院五 官科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0 8 ;2江 西省 儿童 医院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0 6 ) [ 中 图分类 号 ]R 2 4 9 . 7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 2 0 1 3 ) 1 0 - 8 6 8 — 0 1
年 来 每 于秋 冬 季 节 ,全 身 反 复起 红 斑 丘疹 ,鳞 屑伴 痒 ,
1 9 9 5 ,1 5( 4 ) :2 5 0 .
夏季可 自行缓解 ,近 1 0 余天复发 ,头皮及双侧小腿伸侧
新 发 数 片淡 红 斑 、约 甲板 大 小 、覆 鳞 屑 ,伴轻 痒 。平 素 睡 眠 质量 欠 佳 ,洗 澡 后 瘙痒 加 重 ,查 头 皮 、双 侧 小腿 伸 侧 可见 较 多 淡 红斑 、约 甲板 大 小 ,上 覆 糠 秕样 鳞 屑 ,全 身皮肤较为干燥 ,舌质淡红有齿痕 、苔薄 白,脉沉细。 诊断为银屑病。取穴背部中线两侧压痛点 、大椎穴旁开 1 寸 半 处 、背 部 异 形 异 色 点 ,每次 取 1~ 2 个 穴 位 ,每 周进行 1 次挑治治疗 , 2 周为一疗程 。并嘱饮食忌辛辣 刺 激 ,适 当运动 ,调 节情 志 ,每 日 外 用 医用 白凡 士林 湿 。 治疗 4 个 疗 程后 头皮 及小 腿 已基 本消 退 ,连续 治疗 l 0 个 疗程 ,共 5 个 月 ,至 2 0 1 3 年3 月 中旬未 见新 发 皮疹 。 [ 参考文献 ] [ 1 ]戚 秀杰 ,王顺 . 背 部挑 刺 结合 局部 围刺 治 疗寻 常性 痤疮的临床研究 [ 1 ]. 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中医
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
![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5b94c4652d380eb63946d22.png)
加压冲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体会作者:向芹刘琍黄莉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1期【摘要】先天性耳前瘘管因瘘孔的污染或分泌物的阻塞致瘘道内感染,容易在瘘孔周围形成脓肿,临床多采取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换药法治疗,因此法不能将瘘管内的污垢祛除,导致脓瘘,切口久治难愈。
作者采用切开脓肿,从瘘孔处加压冲洗瘘管法,可彻底清洁瘘管内的污垢,消除脓瘘的病源,切口迅速愈合。
不但缩短了换药时间,并为后期手术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1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加压冲洗先天性耳前瘘管系第一腮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形成的盲道,多具分支,大部分痿管开口位于耳轮脚之前,多为双侧性,如感染化脓可向深部发展或穿破皮肤形成脓瘘[1]。
感染期治疗多切开脓肿引流,局部换药[2]。
临床上常形成脓瘘。
作者在工作中摸索出的脓肿切开,瘘管冲洗法,通过对16例患者的治疗,均能冲洗引流彻底,疗效迅速,方法简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均为双侧先天性耳前瘘管,单侧感染形成了脓肿。
左侧感染者12例,占75%;右侧感染者4例,占25%。
有3例在左侧同时形成了两个脓肿,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41岁,最小者5岁,平均23岁;女10例,占62.5%,男6例,占37.5%。
1. 2 适应证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在瘘孔周围形成了脓肿,可采用此法。
本组16例患者中有10例来本院就诊前脓肿已切开, 1例自行破溃,都已形成脓瘘,均直接用加压冲洗法。
1. 3 治疗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在局部麻醉下于波动最明显处切开脓腔放出脓液,用灭菌注射器抽取5 ml 0.9%的生理盐水,将乳头抵住瘘孔,使注射器乳头孔对准瘘孔,稍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柄,见切口内有液体或脓液流出后,再抽取3%双氧水10 ml、0.9%生理盐水10~20 ml依次冲洗,无脓液或脓渣流出后,用0.1%~0.3%雷佛奴尔液5 ml冲洗,切口及瘘孔用无菌敷料覆盖,(脓腔大者可在切口内放置引流条)第2天,依情况可同法再冲洗1遍,然后按一般换药方法换药直至切口愈合。
内服中药外用挂线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病例分享
![内服中药外用挂线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病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6d687e79cc7931b765ce157c.png)
内服中药外用挂线疗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病例分享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一般门诊的治疗是抗感染,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待炎症清除后才行手术。
耳前瘘管为先天性耳畸形,其主要是胚胎期第一腮沟的遗迹。
瘘口常位于耳轮前脚,瘘管可形成分支或树叉状,管内表面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泄出有臭味的豆腐渣样分泌物。
病例1患者,男,6岁,自出生后,双侧耳轮前上方有一粒芝麻样大小孔,1岁后小孔变成灰黑色,挤压时有分泌物排出。
近2周来发热,耳前瘘孔红肿、热痛,由家长带来我院诊治。
检查:体温38.2 ℃,双侧耳轮前上方有绿豆大的脓痂,瘘孔周边红肿光亮、按痛,耳郭及面部有些肿胀,舌苔薄黄,脉弦数。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0.80。
初诊治疗辨证诊断为肝胆湿热,疮毒瘀滞。
治疗当以清肝利胆,活血化瘀,解毒透脓为主。
内治处方:水牛角泻肝汤加减。
水牛角12 g(先煎)、柴胡10 g、赤芍10 g、大青叶10 g、皂角刺10 g、天花粉10 g、野菊花10 g、板蓝根12 g、龙胆草6 g、黄芩6 g、生地10 g、石膏12 g,1剂/d,水煎2次,取汤液约100 mL,分2次温服。
外治处方:局部用外洗1号熏洗后,用消炎水外敷瘘疮,2次/d。
外洗1号组成:大黄30 g,白鲜皮30 g,甘草30 g,九里明30 g,防风30 g,荆芥30 g。
制作方法:上药研末和匀,分包,每包15 g。
功效:祛风止痒,清热解毒。
用法:用外洗1号1包冲开水500mL,用纱布过滤之后,用温药汁熏洗。
消炎水组成与制作法:青黛1 000 g,土银花1 000 g,九里明2 000 g,紫花地丁1 000 g,甘草1 000 g,荆芥500 g。
上药加水24 L,煎至6 L,装瓶备用。
复诊治疗服上药2剂和外治后,身热退,瘘孔肿痛减少,脓痂脱落、渗黄色浓汁,舌红,脉弦数。
热邪虽减,肝胆湿热未尽,续以清肝利胆,解毒透脓法。
先天性耳瘘中医治疗方案
![先天性耳瘘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4362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4.png)
一、病因病机1. 肾虚: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耳窍失养,致耳窍脉络空虚,易受邪气侵袭,形成耳瘘。
2. 湿热蕴结: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邪内生,湿热蕴结,下注耳窍,致耳窍脉络瘀阻,形成耳瘘。
3. 脾虚湿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湿邪内生,致耳窍脉络空虚,易受邪气侵袭,形成耳瘘。
4. 肺燥血瘀:肺燥伤阴,血行不畅,致耳窍脉络瘀阻,形成耳瘘。
二、治疗方法1. 内治法(1)补肾益精:适用于肾虚型耳瘘。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
加减:若兼有湿热蕴结者,可加黄柏、栀子;若兼有脾虚湿阻者,可加白术、茯苓。
(2)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耳瘘。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主要成分: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甘草。
加减:若兼有肾虚者,可加枸杞子、淫羊藿;若兼有脾虚湿阻者,可加白术、茯苓。
(3)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湿阻型耳瘘。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主要成分: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肉、薏苡仁、扁豆、桔梗。
加减:若兼有肾虚者,可加枸杞子、淫羊藿;若兼有湿热蕴结者,可加黄柏、栀子。
(4)润肺活血:适用于肺燥血瘀型耳瘘。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主要成分: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贝母、当归、白芍、甘草。
加减:若兼有肾虚者,可加枸杞子、淫羊藿;若兼有脾虚湿阻者,可加白术、茯苓。
2. 外治法(1)中药外敷:将中药制成膏剂,敷于耳瘘处,每日更换1次。
常用药物:金黄散、如意金黄散等。
(2)针灸治疗:选取耳部穴位,如耳门、听会、翳风等,进行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3)耳部按摩:每日按摩耳部,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三、注意事项1.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感染。
2. 避免用手挤压耳部,以免加重病情。
3.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加减剂量。
4.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食物。
5.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6.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怎么治疗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d92ac366edb6f1aff001fc1.png)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怎么治疗耳朵是我们聆听外在声音的器官,耳朵出现问题,我们的听力会受到阻碍,所以日常的生活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是一种很常见的耳科疾病,轻微的感染不需要接受治疗,如果化脓的话就需要做好清洁和消炎,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治疗办法。
?(1)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除了给予抗生素治疗外,若形成脓肿,则行脓肿切开引流。
切开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然后将脓肿周围的毛发剃掉并清洗干净。
常规消毒脓肿周围皮肤,在脓腔壁下方纵行切开,做一小切口。
将小血管钳伸入切口稍作扩张,让脓液引流干净,用双氧水冲洗脓腔及瘘管,清除脓腔内存积物,最后用抗生素液(如庆大霉素)灌注冲洗,在切口处留置橡皮引流条3~5天,一般脓液很快引流干净,大部分患者伤口愈合很快。
本组有5例迁延不愈的感染患者,脓肿切开连续换药2周以上,未能控制感染。
加用0.5%碘伏液由瘘管外口注入管腔内反复冲洗,均在1周内控制感染。
另有3例需作感染灶的搔刮,以清除腔内坏死组织,减少脓液。
(2)手术方法:小儿全身麻醉,成人局部浸润麻醉。
术野消毒。
自瘘口注入亚甲蓝显示瘘管范围。
沿感染灶及瘘口分别做梭形切口,在相邻两切口做水平连接的辅助切口。
切开皮肤,将皮瓣分离、翻转,充分暴露瘘管及感染灶,予完整切除,深度达颞肌筋膜前。
如瘘管深及外耳道软骨,应做瘘管附着处软骨块状切除。
最后用0.5%甲硝唑100ml、庆大霉素8万U清洗术腔,彻底止血。
用3-0丝线水平、间断缝合感染灶。
注意皮肤连同颞肌筋膜一同缝合,以消除术后死腔。
75%酒精棉片及消毒敷料敷盖,加压包扎。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以后的治疗办法,造成感染的原因是很多的,为了减少出现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现象,我们在平时需要注意保持耳部的清洁,在饮食上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尽量要清淡一些,作息要规律,长期坚持,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好处。
耳穴压豆改善肛瘘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耳穴压豆改善肛瘘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07f58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4.png)
耳穴压豆改善肛瘘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然而,术后疼痛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适,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耳穴压豆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改善肛瘘术后疼痛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结合实际护理经验,探讨耳穴压豆在肛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一、肛瘘术后疼痛的原因肛瘘手术通常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和刺激,导致术后疼痛。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创伤:手术切口直接损伤了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神经,引发疼痛。
2、炎症反应:术后伤口周围的炎症会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3、排便刺激:术后排便时,粪便通过肛门会对伤口产生摩擦和刺激,加重疼痛。
4、肛门括约肌痉挛:手术刺激可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进一步加重疼痛。
二、耳穴压豆的原理耳穴压豆是在耳穴表面贴敷王不留行籽等丸状物,并通过按压刺激耳穴,以达到调理身体机能、缓解症状的目的。
中医认为,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刺激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穴压豆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内啡肽等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三、耳穴压豆的操作方法1、选择穴位:常用的穴位有神门、交感、皮质下、肛门等。
神门穴具有镇静、安神、止痛的作用;交感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和疼痛;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功能,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焦虑;肛门穴则直接对应肛门部位,可调节肛门局部的气血运行。
2、消毒耳部:用 75%的酒精棉球擦拭耳部皮肤,待干。
3、贴敷王不留行籽:将王不留行籽贴在剪成 05×05cm 大小的胶布中央,然后贴敷在选定的耳穴上。
4、按压刺激:用手指轻轻按压王不留行籽,每次 1-2 分钟,每天3-5 次,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度。
四、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肛瘘手术的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以及耳穴压豆的作用和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关于耳瘘感染治疗的论述与方法瘘
![关于耳瘘感染治疗的论述与方法瘘](https://img.taocdn.com/s3/m/b802e635a300a6c30c229f91.png)
关于耳瘘感染治疗的论述与方法瘘病之生,或因寒暑不调,故血气壅结所作,或由饮食乖节,狼鼠之精,入于腑脏,毒流经脉,变化而生,皆能使血脉结聚,寒热相交,久则成脓而溃漏也。
其生身体皮肉者,亦有始结肿,与石痈相似。
所可异者,其肿之中,按之累累有数脉,喜发于颈边,或两边俱起,便是瘘证也。
亦发两腋下,及两颞颥间。
初作喜不痛不热,若失时治,即生寒热也。
所发之处,而有轻重。
重者有两种:一则发口上腭,有结核,大小无定,或如桃李大,此虫之窠窟,止在其中。
二则发口之下,无有结核,而穿溃成疮。
又,虫毒之居,或腑脏无定,故瘘发身体,亦有数处,其相应通者多死。
(《诸病源候论·瘘病诸候·诸瘘候》)耳瘘系指发生于耳前或耳后的瘘管而言。
多由风热外袭,肝经热毒上犯而致。
发生耳前者多为先天,发于耳后者多为耳根毒,治疗不彻底,或体虚气血不足邪毒去之不尽,溃口经久不愈而成。
一、风热外袭(耳瘘)风热外袭耳瘘。
风和热外袭所致的病证。
主证:耳瘘处疼痛,头痛恶寒发热,舌红,脉浮数,病灶部流毒液,溃口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风热外袭,经络阻滞。
治法:疏风清热,活络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
牛蒡子10克荆芥10克连翘10克夏枯草30克赤芍药10克蒲公英12克栀子10克金银花12克甘草6克牡丹皮10克用法:诸药共煎加水90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滓,一日三次,一次150毫升,空腹服之。
禁忌:海菜、猪肉、葱、蒜。
方论:方中牛蒡子、连翘、夏枯草疏风清热散郁结;荆芥、赤芍疏风活络,蒲公英、栀子、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络;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
诸药配伍共奏疏风清热消肿之功。
二、肝经热毒上犯(耳瘘)肝经热毒上犯耳瘘。
主证:耳瘘局部跳跃性疼痛,流毒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辨证:热毒上犯,脉络不畅。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活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泽泻10克野菊花12克木通6克柴胡10克连翘10克生地黄15克用法:诸药共煎加水90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滓,一日三次,一次150毫升,空腹服之。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ee70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6.png)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引言先天性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sinu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与外耳道相通的小管道。
这些小管道可以通过皮肤孔道或凹陷来观察到。
尽管先天性耳前瘘管一般无症状,但由于其与感染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对其进行正确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1.保持耳前瘘管清洁干燥:每天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耳前瘘管,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干。
保持干燥的环境有助于预防细菌繁殖,降低感染的风险。
2.避免揉搓或刺激:避免揉搓或刺激耳前瘘管,以免引起炎症或感染。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前瘘管,以免损伤皮肤或导致感染。
3.定期观察变化:定期观察耳前瘘管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或其他不正常的症状。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
4.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洁耳前瘘管可能会刺激皮肤,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只需每天清洁一次,轻轻清洗即可。
5.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耳前瘘管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或灰尘等。
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刺激或感染。
预防感染的方法1.保持手部清洁:在处理耳前瘘管时,务必保持双手清洁。
使用温水和肥皂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2.避免频繁触碰:避免频繁触碰耳前瘘管,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3.避免经常挤压或刮伤:尽量避免经常挤压或刮伤耳前瘘管,因为这可能导致细菌感染。
注意避免使用坚硬的物体或利器刮伤。
4.保持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都是维持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5.避免共用毛巾和个人用品:避免共用毛巾、衣物和个人用品,以防止细菌传播。
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虽然常见但一般无症状,但仍需要进行正确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保持耳前瘘管的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和过度清洁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任何不正常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以上是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措施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耳前瘘管感染的治疗体会
![耳前瘘管感染的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76f96418762caaedc33d4ab.png)
耳前瘘管感染的治疗体会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一、二腮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1],有些人伴有瘘管无感染不作处理,耳前瘘管一当感染应消炎抗感染择期手术治疗。
耳前瘘管切除后感染复发的再处理值得探究,现报告19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耳前瘘管手术的处理方法。
1临床资料19例患者中,男6例,女13例;年龄12~56岁。
瘘管单侧发生者15者,双侧发生者4例。
13例在炎症消退期施术,6例在感染期施术。
术后1年随访,2例失访,余17例无复发。
2讨论2.1瘘管炎症消退期手术处理如果使用亚甲蓝作为指示剂,则从瘘管口用冲洗泪道针头注入亚甲蓝后,稍片刻用手指朝瘘管口方向挤压,旨在尽量减少亚甲蓝在瘘管组织中的存留,仅以达到指示目的即可。
如果过多的亚甲蓝滞存在瘘管管道内,往往可因术中溢出或一旦术中瘘管破裂而导致周围组织大片污染,造成瘘管辩识困难。
作瘘管口周围菱形切口时持刀宜与皮肤垂直,尤忌刀口向切缘内倾,因为有可能在一开始即将瘘管切破而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
在进行瘘管深部钝性分离操作时,也可以适当地辅以一些锐性分离动作,如使用剪刀,如果因为害怕拥破瘘管而以一味强调钝性分离,则有可能因频繁的挑剔动作导致手术野出血而影响瘘管的辨识或直接导致瘘管破溃断裂,这些都是术后复发的隐患所在。
在麻醉剂中加入适量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术中出血以使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为宜;尽量不使用电刀及电凝,因为电刀及电凝所形成的黑痂会影响瘘管的辨识。
2.2瘘管炎症期手术处理瘘管炎症期:或是以瘘管口为中心形成炎性肿胀区,或是在瘘管口及其前下方形成哑铃状炎性肿胀区,或是瘘管口无肿胀区而仅在其前下方有炎性肿胀。
在术中可予观察,如瘘管与远处炎性肿胀区之间无分支联系,应考虑远处炎性肿胀系瘘管组织的炎性分泌物坠延所致,术中将瘘管组织彻底切除即可,其远处肿胀区因无炎性因子来源,将自行消退或经过一定消炎程序后消退,如此处理则切口小相应瘢痕也小;但是如果瘘管与炎性肿胀区之间有分支联系,则必须将切口延伸而予彻底切除。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b65f18b02d276a200292e65.png)
1 林伟攻. 士实 施药物 治疗 存在 的 护理风 护
现代 临床 护理 学杂志 ,0 6, 5 3 20 6:4 . 3 黄秋 莲 , 邓瑞 晖 , 黄雪萍. 急诊输 液 中心 用 药风 险的 原 因 分 析 与护 理 对 策 ,0 7, 20 3:
1 2 0 .
房、 医生 、 士等多方 面的协调 合作 , 护 才能 降低用 药 风险 的发 生 率 , 障 病人 的安 保 全 ,。 减 提
47 0 6 00河 南 平 顶 山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耳 鼻 喉 科
摘
要 目的 : 先天性 耳前瘘管感染切开
脓肿愈合 。同时 , 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 要
素 。多吃蔬 菜 、 果 , 吃辛 、 、 冷食 水 禁 辣 生 品 , 证 睡 眠 , 熬夜 , 洗 头 、 澡 时 , 保 不 在 洗 不 可把伤 口敷 料浸 湿 , 形成再 次污 染 , 影响 瘘管愈合 。 利用每 天冲洗换 药时向患者做 详细 、 通俗 的疾病介绍 , 讲解耳前瘘管的特点和 治疗方法等 , 特别 是脓肿治愈并 不等于根 治此病 , 手术 摘除耳前瘘管才是根治的方 法 。不然感染会再次发作 , 痛苦的是病人 自 己 。所 以一 定 要 感 染 控 制 后 , 积极 动 员
患 者 进 行 了观 察 , 制 感 染 很 快 , 人 痛 控 病
先天性 耳 前瘘管为狭窄盲管 , 分有 部 分 枝 , 感 染 时 可 不 作 处 理 , 急 性 感 染 无 在 时, 局部红肿 、 痛 , 疼 重者 , 周围组 织肿胀 , 脓 肿形 成 , 身 应 用 抗 生 素 控 制 炎 症 , 全 同 时切开排脓 、 冲洗 、 药。所 以 , 换 切开 引流 排 脓 很 重要 , 瘘 管 皮 肤 开 口 冲 洗 , 以 从 可 把瘘管 内分 枝管 腔 内的 白色 皮脂 样物和 脓 液 冲洗 干 净 , 有 就 是 一 定 要 把 坏 死 组 还 织刮除干净 , 这样 炎症 才会 消退 的很 快 , 愈合后半月 即可行耳前瘘 管摘 除术 , 一定 要 向病人讲 清楚 瘘管切 除 的必要 性 。通 过瘘管切开 引流 、 冲洗 、 换药 和有 效 的健 康教育 , 积极 预 约 手术 时 间 和 电话 通 知患者等护理干预 , 可以缩短 脓肿 换药时 问, 提高瘘管摘 除的手术 率 , 根除感染源 , 避 免 了 多 次感 染 及 破 溃 , 少 了患 者 的 精 减 神和经 济负担。
耳前瘘管的治疗体会
![耳前瘘管的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bea970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6.png)
耳前瘘管的治疗体会1 疾病背景耳前瘘管是指耳垂前缘、颞侧凹陷处、下颌、颈部皮下出现的一条膨隆,多数是先天性畸形,但也有部分是后天因感染伤口、手术等形成的。
很多人对耳前瘘管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
本文分享我的耳前瘘管治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 就诊经历我在初中时发现自己有颞侧凹陷处一条膨隆,但一直没有太在意。
后来我发现耳前瘘管每年冬天都会发炎、流脓,甚至会引发高烧。
于是我开始寻求医疗帮助。
起初我去了普通医院,医生给我开了消炎药和外敷药,但效果不佳。
后来我去耳鼻喉科医院,医生为我做了CT检查后诊断出了我是耳前瘘管,并给我做了手术。
手术时,医生先在耳前瘘管处开刀,再将与中耳相通的部分进行摘除清理,并进行姑息性缝合,最后做了一个佩戴时间为一周的引流管。
3 术后护理手术后医生教给我一些术后护理知识:1. 首先要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术后几日可以局部冷敷消肿。
2. 接着要按时按照医生开具的用药方案进行口服和外敷药,洗手后用棉签沾清水沿切口处着色,检查渗液情况,保持切口清洁。
3. 洗头时避免将手术部位弄湿,可以用护士或家人的帮助分别对着双侧耳朵洗头,同时头离床面20度以上。
4. 禁食辣咸食品,避免感冒等风寒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 在服药期间,要务必注意饮食清淡,加强营养锻炼身体。
4 疗效评价术后两周,我的伤口已基本愈合,没有再出现发炎流脓的情况。
术后一个月,我又做了一次CT检查,确认手术彻底删除了引流通廊,没有残留。
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我的耳前瘘管没有再次出现发炎流脓的问题,我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常。
总的来说,我的治疗经历相对顺利,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就医过程中要寻找专科医生,并听从专家建议,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耳前瘘管感染中药换药治疗体会
![耳前瘘管感染中药换药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ba1ddd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4.png)
耳前瘘管感染中药换药治疗体会
蒋中秋;曹济航;刘新景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2002(011)001
【摘要】@@ 耳前瘘管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第一鳃沟的遗迹,一般在夏季易继发感染,先天性耳前瘘管大多发生在耳轮脚或耳屏的前上方,可一侧或双侧发生,中医称本病为"耳漏"或"耳瘘",从瘘管结构而言,管中秽物积聚,蓄热而肉腐,如遇不洁物或感受风邪,则热甚肉腐加甚而形成脓肿,由于瘘管盲管的外口大多在上端,管底在下,常使袋形腔中积脓,形成<医门补药>所云之"兜脓",引流不畅,脓液无法排尽,故脓肿形成,难以愈合.我们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用五五丹、九一丹药线换药治疗,效果颇
佳,1994年总结用此法治疗30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9-19)
【作者】蒋中秋;曹济航;刘新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7+1
【相关文献】
1.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排后两种换药法的临床观察 [J], 汪成会;许荷英;朱月梅
2.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换药30例的护理体会 [J], 赖崇燕;马丽萍
3.新型含银敷料在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伤口换药中的效果 [J], 连瑶;陈绩
4.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切开换药护理体会 [J], 李水颜;李彩妃;李红;蔡昊;方燕娜;罗利英
5.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换药方法分析 [J], 刘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换药的体会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换药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41dd25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65.png)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换药的体会
林雪英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1(23)5
【摘要】@@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是耳科门诊的常见病,容易引起感染.若感染形成脓肿,须行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等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rn1 一般资料rn本组收治耳前瘘管感染患者30例,其中男1 2例,女18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6个月,以青少年发病多见:病程最长68天,最短7天.rn2 治疗方法rn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除了给予抗菌素治疗外,若形成脓肿,触及脓腔有波动感,应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开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然后作皮肤清洁准备,将脓肿周围的毛发剃掉并清洗干净.常规消毒脓肿周围皮肤,在脓肿下方作一小切口,将小血管钳伸入切口稍作扩张,让脓液引流干净,在切口处留置橡皮片引流2~3天,见脓液减少,再配合优锁或雷佛奴尔、庆大霉素小纱条脓腔换药.一般脓液很快引流干净,大部分患者伤口很快愈合,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180-181)
【作者】林雪英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换药30例的护理体会 [J], 赖崇燕;马丽萍
2.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的换药体会 [J], 蒋敏;蒋慧
3.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的换药体会 [J], 蒋敏;蒋慧
4.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切开换药护理体会 [J], 李水颜;李彩妃;李红;蔡昊;方燕娜;罗利英
5.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换药方法分析 [J], 刘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透脓散治疗耳前瘘管感染70例分析
![透脓散治疗耳前瘘管感染7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64d23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64.png)
透脓散治疗耳前瘘管感染70例分析
周玉霞;于君平;刘秋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年(卷),期】2003(17)3
【摘要】指出耳前瘘管感染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中医认为是致病因素侵袭机体。
使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
治疗以透脓散为基本方加减。
【总页数】1页(P206-206)
【关键词】耳前瘘管感染;透脓散;独角膏;中医药疗法
【作者】周玉霞;于君平;刘秋
【作者单位】抚顺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35
【相关文献】
1.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J], 刘新;万小果;龚明策;魏致远;罗凯
2.瘘管脓性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J], 刘海燕
3.瘘管脓性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J], 刘海燕
4.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J],
张媛霞;宫宇
5.清扫式耳前瘘管摘除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J], 唐巧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制化腐生肌膏在肛瘘术后的应用体会
![自制化腐生肌膏在肛瘘术后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daff25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f.png)
自制化腐生肌膏在肛瘘术后的应用体会
刘国平;黄军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10()4
【摘要】观察化腐生肌膏在肛瘘术后应用的疗效。
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6例,用化腐生肌膏外敷,对照组24例,以0.1%利凡诺湿敷。
每天换药1次。
结果两组全部病倒创口愈合时间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肝三味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总页数】2页(P16-17)
【关键词】化腐生肌膏;肛瘘术后;应用体会
【作者】刘国平;黄军
【作者单位】宜春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8
【相关文献】
1.消炎祛腐生肌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J], 丁菁
2.自制祛腐生肌膏促进肛瘘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J], 李美英;何昌国
3.自制生肌散、红玉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应用 [J], 罗天白;梁林江
4.祛腐生肌膏促进肛瘘手术后创面愈合临床观察 [J], 宋其友
5.化腐生肌膏联合薄硝汤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217例 [J], 陈建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耳前瘘管感染运用中医腐、刮、生肌三步骤外治体会
耳前瘘管感染运用中医“腐、刮、生肌”三步骤外治体会蒋中秋陈国丰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01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由于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第一、二鳃弓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引起。
发病率在0.19。
0.9%。
在黄种人和白种人可大于1.
1%,黑人中可更高,绝大多数耳前瘘管开口于耳轮脚前,多为单侧。
常分泌一种白色乳酪样分泌物内含脱落角蛋白碎屑,在夏季易继发感染。
中医换药在耳前瘘管感染中
中具有明显优势,具体体现在3方面:①复发率低,再次感染率明显下降。
②耳漏口不再分泌豆渣样物。
③尤其对小孩避免了手术之苦。
为进一步阐明其过程及原理,笔者
从”腐、刮、生肌”三步骤作一阐述。
(1)病例适应证:耳前瘘管感染脓肿成熟期。
(2)选择药物:①五五丹药线:煅石膏:升丹为5:5比例配制。
②九一丹药线:煅石膏:升丹为9:1比例配制。
③枯矾粉:枯矾研成粉末。
④枯矾纱布:用纱布浸泡予枯矾
液中而得。
(3)方法:瘘管感染脓肿成熟未切开排脓者首先切开排脓:于脓肿下端纵行切开排脓,充分暴露脓腔。
其要点切口需从脓肿最下端至脓肿最上端。
脓肿范围有多大,切口有
多长,丽一般疮疡外科中脓肿切开,以脓肿顶端或脓肿最下方处切开排脓,但瘘管感染形成脓肿,需脓腔全都开放。
究其原因,普通脓肿脓腔壁为炎性肉芽组织,脓去则炎消;瘘
管感染形成脓肿腔壁为瘘管组织,脓去则瘘管壁尚在,故炎症不易消除,也是耳前瘘管反复感染主要因素。
而且从顶端切开排脓,脓腔不能充分暴露,脓液引流不畅,使炎症
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步骤一:腐,腐即腐蚀。
简言之,是使用药物腐蚀瘘管壁。
瘘管
腔内为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组织,使用具有祛腐拔毒力量较强五五丹药线插入脓腔内祛腐
拔毒。
每日换药1次。
五五丹中升丹为主药。
五五丹以祛腐拔毒见长。
五五丹药线插人脓腔后,初期换药时可出现脓液明显增多,创面肉芽明显充血增生隆起。
随着换药次数增
加,脓腔脓液逐渐减少,创面肉芽由鲜红色转苍白色。
此为瘘管壁上皮腺体被腐蚀成腐肉标志。
此疗程大约7—15天。
步骤二:刮,刮即搔刮,简而言之是用刮匙将腐肉刮除。
腐肉不去,新肉不生。
用刮匙刮除腐肉一般不需麻醉,搔刮肉芽及腐肉,~需彻底,二可多次反复搔刮。
如果瘘管壁腐蚀
不彻底则创面搔刮后仍需置人五五丹药线,以冀受炎症侵及瘘管壁被彻底腐蚀掉。
步骤三:生肌,即用生肌药物外敷创面,以期新鲜肉芽生长,充盈创面。
九一丹以生肌力见长,以煅石膏为主药,清热生津生肌,促进肉芽生长,可用九一丹药线置入创面,或用
九一丹药粉撒人创面,复位创面皮瓣。
每日换药1次,如果肉芽生长过盛而高出皮肤者,可外敷枯矾粉或枯矾纱布,以达收敛创面。
如果瘘管长,炎症侵及范围大,局部血供差,
创面过大过深,则需创面搔刮,形成新鲜创面基础上创面对位缝合,7一10天拆线,临床一般可一期愈合。
(4)几点体会:耳前瘘管感染常发生在夏季,气温高,易出汗,瘘口有豆渣样分泌物溢出,病人常常挤压瘘口,造成感染。
耳前瘘管感染早期未成脓时,可在创面局部外敷如意
金黄散等清热解毒中药,保持瘘口通畅,配合抗感染可控制感染发展。
一旦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形成以外治为主,内服抗感染药物为次,甚至不用内服药。
换药时需做到按
“腐、刮、生肌”3步骤进行,刮是为了去腐,腐去即能生肌,使之引流通畅,脓腐去尽,新肉生长是本病缩短病程、防止复发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