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问题预设+小说的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项链 莫泊桑教案

项链 莫泊桑教案

项链莫泊桑教案教案标题: 《项链》莫泊桑教案学科: 语文年级: 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项链》这篇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掌握小说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复印教材《项链》的相关文章,每人一份。

2. 准备单词表和词汇练习。

3. 准备一些讨论问题和写作练习。

4.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和学生作文纸。

教学过程:导入: (10 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莫泊桑的其他作品,向学生介绍《项链》的背景信息。

2. 提问学生对珠宝和饰品的看法,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阅读和理解: (20 分钟)1. 让学生阅读《项链》,提醒学生注意情节、人物以及场景的描写。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关于故事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3.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含义。

词汇学习: (15 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查找并解释一些不熟悉的单词和词组。

2. 学生将这些词语整理成一个单词表,以备后续词汇练习使用。

语法训练: (15 分钟)1. 教师强调一些语法结构在文章中的应用,并给学生提供例句。

2. 学生进行语法填空和语法操练,以加深对语法的理解。

讨论和写作练习: (20 分钟)1. 学生自由讨论一些关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与《项链》的主题相关。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有关饰品和价值观的短文,或者阐述个人对《项链》的理解和观点。

总结和评价: (10 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重点强调《项链》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教师提供反馈,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评价和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作业:1. 提供一篇补充阅读材料,让学生自行阅读并写一篇关于该材料的读后感。

2.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写作练习,并提交给教师。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写的作品,进行学生间的口头交流和互动。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莫泊桑的作品,并进行作者比较和批判。

《项链》教案七篇

《项链》教案七篇

《项链》教案七篇《项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写作背景;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3、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4、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5、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小说中吸取教训;教学重难点1、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2、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一、导入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1、莫泊桑及其作品的简要介绍(简要的介绍《羊脂球》《俊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项链》,其实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篇小说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学生应该能回答到是“项链”)二、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小说情节结构,了解人物命运的变化1、复习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2、看图说情节:《项链》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围绕“项链”分成四大部分,请同学们看到多媒体屏幕上四幅玛蒂尔德的插图,同学们回忆故事情节,我想请四位同学来简要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2分钟的准备时间,不需要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回忆)板书:借还项链丢识教师总结:生活和玛蒂尔德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达到顶点时,项链丢了;花了十年光阴还了项链,生活又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项链是假的,真可谓是“一夜风流,十年艰辛”,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玛蒂尔德的命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三、了解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悲剧原因1、全面分析人物形象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的身上肯定有其闪光之处,所以她丢了一串假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才能说是一个悲剧提问1: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玛蒂尔德身上闪光之处,同学们能不能从小说中看出来?诚实守信、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板书)提问2:这样一个灵魂深处还是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因为虚荣心作祟,是因为爱慕虚荣的性格导致了她这样的命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的“性格决定命运”板书:爱慕虚荣2、初步分析人物悲剧原因小组合作讨论:__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作者是怎样刻画她的虚荣心的?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虚荣的行为表现,说说玛蒂尔德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提示可以按情节发展顺序来)(1)序幕部分(借项链前的描写)(可以划出描写马蒂尔德心理的词语)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不切实际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2)“借项链”部分“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心跳”、“发抖”、“出神”——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迟疑”、“焦虑”——担心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跳”、“接”、“亲”、“跑”——得到允许后的兴奋作者通过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她在借项链时的几个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揭示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3)“失项链”部分舞会上的四个“陶醉” (心理描写)长期以来的梦想得到实现,这种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极度膨胀的虚荣心(4)“赔项链”部分提问:十年的艰辛有没有让她彻底清醒过来?第104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说明她没有改悔,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根深蒂固(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多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教师小结: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人类一种普通的心理状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句传统老话,却充分表现了虚荣心常常使人做出没有理智的不成熟的行为虚荣心是最害人的,要想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必须从心里认清它的实质,努力摆脱和远离它,脚踏实地的为理想而奋斗3、深入分析悲剧原因然而,面对这跌宕波折的命运曲线,面对这十年青春换来的砖石项链我们能否把玛蒂尔德十年的遭遇简单地归结于她的虚荣心呢,她其实也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姑娘,那么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我想补充莫泊桑创作项链的背景(1)教师补充莫泊桑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风盛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莫泊桑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小资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链》就是其中精品之一,玛蒂尔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2)讨论: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这种社会风气的,体现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这种虚荣浮华的社会风气?(同桌之间讨论)(3分钟)①“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②其他人物也爱慕虚荣路瓦栽先生:她之所以花很大力气弄到那张请柬并且为此“得意扬扬”,是因为晚会的请柬“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一向很少发给职员”,并且“这是一个好机会”,“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官员”他的醉心名利、爱慕虚荣是显而易见的③佛莱思节夫人:她之所以去珠宝店买漂亮的青缎盒子来装假项链,又不告诉玛蒂尔德项链是假的,是为了使这挂至多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看起来像钻石项链,又用这挂假项链来显示富有、抬高身价她同样爱慕虚荣师: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当时的法国社会崇尚的就是这么一种虚荣浮华的风气,生活于其中的玛蒂尔德又怎能不受其影响呢?(3)现在咱们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到底是什么?时代的悲剧(板书)(4)小结: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来说,她所追求的目标是刹那间的虚幻,这不切实际的目标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性格中的虚荣和享乐,也是她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从外因来说当时社会虚荣浮华的风气,是造成她的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如果说丢项链是偶然的,那么她的悲剧就是必然的但我们,更多地要吸取她性格缺陷和目标虚幻对人生影响的教训,为我们的青春提供丰厚的精神基础四、拓展延伸——思考(作业)“如果她没有丢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生活是多么的奇怪,多么的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是啊,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掉项链今天她会是什么样子呢?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事例吗?同学们可以深入的想想。

项链(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链(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 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使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 运用历史背景法,帮助学生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说《项链》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4. 分组讨论,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5. 总结讲解,揭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 学生能理解并欣赏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4. 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能够展示自己的批判思维和文学素养。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 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1. 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2. 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小说《项链》的文本材料。

2. 收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资料。

3. 准备教学PPT和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说《项链》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4. 分组讨论,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5. 总结讲解,揭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6.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

《项链》教学教案

《项链》教学教案

《项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通过分析和比较,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对人性、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 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2. 难点:对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对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的鉴赏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阅读和讨论:通过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2. 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和比较,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写作和表达: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小说《项链》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阅读和讨论: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教师组织讨论,深入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 分析和比较:学生分析和比较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4. 写作和表达:学生写作和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5. 总结和反思:学生总结和小结学习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深入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项链》教学教案设计

《项链》教学教案设计

《项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象征意义等。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虚荣心和追求物质生活的危害。

(2)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

(2)小说的情节结构和象征意义解读。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理解。

(2)如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2)学生自主分析人物形象,总结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和象征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深入剖析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

2. 请阐述你对小说中象征意义的理解。

3. 请你谈谈从小说中得到的启示,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深入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言性质。

(2)探讨小说对于当时社会阶级状况的反映和批判。

(3)通过阅读理解,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通过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努力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2)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1)简要介绍法国作家莫泊桑及他的创作特点;(2)简介小说《项链》的背景及基本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感知情节,理解人物形象;(2)让学生勾画出自己觉得重要的段落,做好笔记。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四、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1)检查学生对小说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掌握情况;(2)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作业布置:(2)选择一部莫泊桑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分析:(1)将《项链》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学在表现手法、象征意义等方面的异同;(2)让学生举例说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加深对文学象征意义的理解。

2. 文化背景:(1)介绍19世纪法国的社会背景,分析小说《项链》中的社会现象;(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道德观念,思考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项链》教案设计(精选12篇)

《项链》教案设计(精选12篇)

《项链》教案设计(精选12篇)《项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③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能力目标①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② 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罗瓦赛尔太太,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探究罗瓦赛尔太太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

2、探究式阅读讨论,如:怎样评价罗瓦赛尔太太;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品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品味重点段落,赏析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罢了。

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本无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给你开一个可怕的玩笑。

让我们读一读莫泊桑的《项链》,定会悟出这个道理。

二、解题背景介绍(出示投影):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靡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阶级当中同样盛行。

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

但是,只有少数人成功,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

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

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了解,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他们的庸俗,势利和虚荣。

项链的教案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的教案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的教案《项链》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作者分享了7篇《项链》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项链的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项链》教案篇一内容预览:一单元生活况味1、《项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情节结构的巧妙及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认识虚荣心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而社会制度才是根本原因。

就项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美、享受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时数:2课时。

一课时要点:构思和结构过程:一、自读课文;二、把握线索:全文围绕项链,依次展开借、丢、赔的环节;三、结构: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假项链四、构思精巧(结合练习完成)项链是赝品到文末才道破,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文中作了铺垫和暗示,共三处:(1)借时,女友很大方,毫不迟疑说当然可以;(2)还时,女友竟未打开,说明并非贵重首饰;(3)买时,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并非原配卖出,这更增加了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作业: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话,看看其含义如何。

第二课时要点:人物分析,写法特点,主题讨论过程:一、人物形象探讨1、关于本文,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认为呢?2、关于玛蒂尔德的梦想你如何看待?3、玛蒂尔德是小职员之妻,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爱慕虚荣,向往荣华富贵,又因不能实现而倍感痛苦;但也有其诚实、善良的一面,坚强而有毅力,却仍念念不忘一夜虚荣,(假项链的结局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沉重打击。

)4、写法特点:心理描写细腻、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的开头部分二、主题: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①小说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②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③小说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项链》教案(精选12篇)

《项链》教案(精选12篇)

•••••••••••••••••《项链》教案(精选12篇)《项链》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项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项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概鉴1、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

(2)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认识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1)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3、感情目标:(1)认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的毒害。

(2)肯定主人公面对不幸表现出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

二、聚焦重点难点:1、理解巧妙的构思,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所起的作用。

2、剖析作者对整个事件与主要人物的认识。

三、教与学师生互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设计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好东西(拿出一个盒子),大家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学生猜后,从盒中拿出一墨水盒),刚才有好多同学都说了这算是什么好东西呀,那好我现在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从墨水盒中拿出一个精美的首饰盒),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打开盒子向学生展示里面的项链),大家再猜猜,这条项链值多少钱,(学生猜后)其实这条项链只值二元。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一条假项链,也许最多损失几千元钱,可是有这么一个人,她却为了一条假项链饱尝了十年的艰辛,赔上一生的幸福。

(二)题解1、作者简介: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大师”,与契诃夫、欧亨利被称为“出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

2、写作背景:这篇作品创作于1884年,那时正是法国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

大资产阶级依靠疯狂的掠夺和残酷的剥削走向垄断,他们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固,他们能‘升级“为大资产阶级者寥寥无几,而破产沦为工人阶级的却越来越多。

这种社会现状使得小资产阶级生活在惶恐之中,并梦想着早日发财致富爬上大资产阶级,过上体面的生活。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项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习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2. 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漂亮的项链图片或讲述一些关于项链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项链》这篇小说。

(二)阅读和理解(20 分钟)
1. 让学生自行阅读《项链》,然后回答一些关于故事的基本问题,如: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和描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三)分析和讨论(20 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如:项链代表什么?故事中人物的欲望和虚荣是如何体现的?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然后进行全班讨论。

(四)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以及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项链》小说教案

《项链》小说教案
曲笔——构成故事“情节”
得请柬反【 】
做好衣服反【 】
舞会出尽风头却【 】
赔偿完项链却【 】
总结欧亨利笔法的特点之一“情节曲折,出人意料”
小组合作方式找出文中伏笔:
借项链中的细节——弗莱思节夫人走近她那个镶着镜子的衣柜,取出一个大匣子。
丢项链中的细节——老板查了很多账簿,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学科
语文
班级
时间
课题
《项链》
教材分析
《项链》是西方小说代表性作品,情节性强,是典型的“欧亨利”手法文本体现。学生可以借此学习体会其妙处并用到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去。作为经典作品,《项链》主旨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结合文本进行多角度探讨,同时反省当下生活与自我言行。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学生掌握《项链》基础知识(字音、字形、文学常识)
人们去戏院看戏,其实主要目的并不是观赏,而是为了要被人观赏。而在夜晚举行的舞会,是男人女人最终的战场。舞会本身在十九世纪当时竟然是那么的重要。它是少女们一生梦想的起点与终点,生活的主轴与生活方式的总体展示,时尚产业的支撑与推手。但更重要的是,舞会是维系贵族社会及经济制度的中心,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上流阶层人士的“工作”。—《明天是舞会:十九世纪法国女性的时尚生活 》
晚会的日子到了,路瓦栽太太得到极大的成功,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不断地微笑,并且乐得发狂。一般男宾都望着她出神,探听她的姓名,设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绍。本部机要处的人员都想和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
【并没有人因为她的项链而被她吸引,她的吸引人全在于自己的自信。只可惜她的自信基于物质。可见迷人不在外表。可以追求物质,但不能只追求物质】
(2)社会上:法国十九世纪一位名叫迪瓦尔的公证处职员在他的《热月回忆录》中描述当时的社会: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链》教案课前预习:1.了解小说的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的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小说精巧的艺术构思,领会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活动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

3.审视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培养健全的人格,辩识真善美与假丑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

2.结合具体语句,入木三分评人物,并学习运用心理、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讨论,多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

4.开展交流,赏析小说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悟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她出尽一夜风头,她受尽十年辛酸。

今天,她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起追忆那段似水华年,与我们诉说那段不同寻常的往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玛蒂尔德女士!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

二、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年—1893年),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自惭形秽(huì) 佳肴(yáo) 寒伧(chen) 奢(shē)华面面相觑(qù) 账簿(bù) 裙褶(zhě) 债券(quàn) 契(qì)约誊(téng)写愁苦不堪(kān) 亲昵(nì) 租赁(lìn) 请柬(jiǎn)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绘声绘色讲故事)1.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

《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项链》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象征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思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玛格丽特·德·莫泊桑及其作品特点。

(2)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 情节梳理(1)让学生快速阅读小说,概括故事情节。

(2)讲解小说的人物关系,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象征意义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象征元素,如项链、宴会等。

(2)分组讨论这些象征元素在小说中的意义。

5. 小结本课时内容(1)总结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强调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小说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

2. 主题思想探讨(1)让学生阅读小说,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现实。

(2)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如对命运、社会阶层的思考等。

3. 教学案例分析(1)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进行分析讲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深入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写一篇心得体会。

《项链》教学设计教案

《项链》教学设计教案

《项链》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对小说进行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通过分析和比较,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入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小说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小说《项链》,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3. 分析与比较: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并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独特性。

4. 写作与表达: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写作,评估学生对小说《项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文学批评的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小说《项链》原文。

2. 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

3. 小说《项链》的改编影视作品。

4. 分析小说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参考资料。

七、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3. 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将《项链》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独特性。

八、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小说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项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项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项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项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项链》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体会情节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主题。

预习:1、生字词积累,概括故事情节,质疑。

〔一周前〕2、必做:为意料之外的情节在文中找到相应伏笔。

选做:A、续写小说结尾;B、考虑玛丢项链是否值得,作者对她的态度如何,在文中找到相关根据;C、查阅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在文中寻找相关文段。

〔老师修改,分组,安排B、C组长整理相关资料;A组按照续写倾向分组,安排负责人,讨论续写情节改写剧本,全班招募演员,老师及时催促〕3、从玛的视角出发,以第一人称改写小说。

〔上课前〕第一课时:整体把握,初步领会情节特点、人物性格、作品主题。

导入:“怎样才算会讲故事”一、概括情节二、体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特点三、讨论“假设没丢那挂项链”,把握人物性格“爱慕虚荣”〔重点关注第一局部集中表达人物性格的关键句及心理描写,关注二三局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四、讨论对“人生是多么奇怪”的理解,探究情节安排背后的必然因素〔性格及环境〕[以上环节时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一切问题设计都是为了启发学生更深一步地沉入文本。

]板书设计: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意料之外〔偶尔〕情理之中〔必然〕性格环境〔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浮华奢靡〕第二、三课时:总结,理论,点评一、回忆前课所得,总结“好故事”的要素:情节、主题、人物。

二、理论交流:1、分组表演,编剧陈述设计构思,观众点评、质疑,组员答疑,群体讨论,老师引导,时刻提醒学生关注文本,“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生生互动、师生互动〕2、评选“最正确”并陈述投票理由,获奖者致辞交流参予心得〔老师引导始终围绕“文本”、“创作”、“演出”〕3、总结:编剧〔意外、合理〕,人物〔合情,丰富〕,创意〔衬托,铺垫〕。

强调“生活中未必,创作中何必”,如何做到续写“锦上添花”而非“狗尾续貂”。

4、交流续写、改写中的优秀作业。

由《项链》例谈小说教学的问题设计

由《项链》例谈小说教学的问题设计
由《 项链》 例谈小说教 学的问题设计
尚延联
也 有 的学生 认 为“ 知 赝品 ” 是 高 小说 是以刻画人物形象 为中心 , 通 过 完 整 情 非 同 小 可 ; 的 故 事 情 节 和 具 体 的 环 境 描 写 来 反 映 社 会 生 潮 , 因为这情 节不仅 使路 瓦栽 夫人 大为吃惊 , 活 的 一 种 文 学 体 裁 。 教 学 时要 注 意 抓 住 小 说 而 且 使 读 者 大 感 意 外 。对 此 , 教 师 需 要 指 导 学 的人物 、 情节、 环境 、 主题 、 语 言 等 要 素 深 入 探 生 进 行 更 深 入 的 探 讨 : “ 失项链 ” 使 主 人 公 乐 极
所在 , 因为此处不仅是 主人公受 到打击最为沉
这三 个问题 立足 于对小说 情节 的整 体感 重 的地 方 , 而 且 小 说 至 此 才 最 充 分 地 表 现 出 它
知, 学 生 由此 则 可 以迅 速 理 清 小 说 的 脉 络 、 把 的讽 刺 意 义 。 小 说 的 开 头 “ 想 项链” 部 分 是 序 握 小 说 的 主要 内容 。
体阅读的教学思想 , 笔 者 对 小 说 阅读 的 有关 问 点 , 人 物 性格 和 主 题 思 想 获 得 最 充分 表 现 的 地
题进行 了整体性设计 :
① 用五 句话 概 括 小 说 的 主要 故 事情 节 。
② 把 五 句话 简化 为 三 个 字 的 动 宾短 语 。
序 幕 和 尾 声?

于 自己 的美 貌 和别 人 对 她 的 羡 慕 , 不 慎 丢 失 了 走 进 小 说 , 进而 “ 入 乎其 内” , 又 能 全 面地 评 价 项 链 。她 只好 另 买 一 挂 赔 还 , 而 为 了偿 还 买 项 小 说 的人 物 形 象 。 链 的债务 , 退女 仆 , 住小 阁楼 , 干粗笨 活 , 丈 夫 在 极 乐 公 园碰 到佛 来 思 节 夫 人 , 才 知 道 当初 的 文 进 行 了 简 要 概括 , 但 还 可 以更 简 洁些 。

《项链》简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链》简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链》简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的品格,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项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说《项链》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象征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梳理小说情节,揭示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5. 艺术鉴赏: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人物描写、场景描绘等,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

6. 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评价、分享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项链》原文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小说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网络资源:搜索相关论文、评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

项链

项链
猜谜 ——————————————————————————————————————
1、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 星一闪,她出尽一夜风头, 她受尽十年辛酸。 2、答案:莫泊桑小说《项 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
学习目标
———————————————,了解并记住作者的文学常识。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 主题的作用。 3、 品味小说中的对话,理解作品人物心理活 动变化,体会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的特 征。
1、请你概述一下《项链》的曲 折情节和巧妙布局。 2、小说中体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3、通过对《项链》的学习,同学们 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作业:
• 题目:续写《项链》结局 • 要求:字数200字左右,想象丰富合理,符 合人物形象。
字词掌握情况
——————————————————————————————————————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寒伧( chen )
n 租赁( lì )
誊写( téng )
2、解释词语
抹布( mā )
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自惭形秽(huì): 互相望着(显出惊恐或无可奈何的样子)。 面面相觑(qù):
关于结局
关于本文的结局, 有人认为是悲剧,有 人认为是喜剧,你认 为呢?
关于人物 有人说:对现状不满,渴求改 变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正是这种精 神才使人类不断前进。因此,玛蒂 尔德对梦想的追求无可厚非。 有人说:爱慕虚荣是套在玛蒂尔 德脖子上的一挂项链,其实,它又 何尝不是拴在我们人类精神上的一 根锁链呢? 你的看法怎样?
项链是赝品,在小说中是否 有暗示呢?
A、借项链时,女友表现的相当大方,毫
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B、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然没有 打开盒子看”,这表明项链不是什么 贵重的物品; C、珠宝店老板“查了许多账簿”,说只 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 是原配的。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项链概要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项链概要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项链概要【—之项链概要】,小说是从妇女天性爱美的视角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

莫泊桑项链“你还有没有一点什么别的?”“是的,你自己可以找到。

我不知道你的意思。

”突然,在一个黑色缎子做的小盒子里,她发现了一条镶嵌着钻石的项链,真的把一切都压碎了;于是,她的心因为一种奢望而渐渐跳动起来。

她手里拿着那东西,浑身发抖。

她把它贴在裙子领子上,绕在脖子上,对着镜子里的影子看了很久。

后来,她带看满腔的顾虑迟疑地问道:“你能借我这个吗?我只借这个?”“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着朋友的脖子,热吻了又吻。

最后,她带着孩子溜走了。

晚会的日子到了,骆塞尔太太得到极大的成功,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不断地微笑,并且乐得发狂。

一般男宾都望着她出神,探听她的姓名,设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绍。

本部机要处的人员都想和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

她以醉人的姿势和激动的动作跳舞。

她欣喜若狂。

她对自己外表的胜利和成就的荣耀感到满意;满足于所有的恭维和赞美,以及让女性觉得极其完整和甜蜜的胜利之歌,一种幸福的祥云围绕着她。

所以她什么都没想。

她是清晨四点钟光景离开的。

她丈夫自从半夜十二点钟光景,就同着另外三位男宾在一间无人理会的小客厅里睡着了;这三位男宾的妻子也正舞得很快活。

他把他带到街上穿的衣服和他在家里穿的朴素的衣服扛在她肩上。

这些东西的寒酸意义与舞会上的奢华服装格格不入。

她感觉到了这一层,所以她试图逃离,以避免其他裹着珍贵皮衣的女士的注意。

骆塞尔牵住了她:“我去外面租辆车。

我在外面等你。

”不过她绝不听从他,匆匆忙忙下了台阶儿。

等到他俩走到街上竟找不着车了;于是他俩开始去寻觅,追着那些他们远远地望得见的车子。

当他们沿着塞纳河走下去时,他们感到失望,冷得发抖。

最后,他们在河边发现了一辆像夜行者一样的旧车——这种车白天在巴黎会感到羞耻,所以天黑后才能看到它们。

车子把他俩送到殉教街的寓所大门外了,他俩惆怅地上了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特点?
• 3、故事发生的背景。 • 4、反映怎样的主题? • 5、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塑造人物,突
出主题?(艺术特色)
• 描写方法:
• (1)正面描写: • ①肖像(神态)描写、②语言描写、③动作描写、 • ④心理描写、⑤细节描写等; • (2)侧面描写 • ①他人的介绍和评价; • ②环境描写; • ③景物描写; • ④侧面烘托等。
• 6、小说以《项链》为题,有何作用?
• 7、如何理解“谁知道呢?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 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 救出来?”
• 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 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 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
• 1、人物; • 2、情节; • 3、环境(分别是社会环境跟自然环境); • 4、主题; • 5、读者。
• 1、全文一共有几章?请根据章节内容为每个章节设置一 个小标题。
• 2、请根据章节内容,列出本文的情节。(序幕、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
• 3、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出 依据并分析(即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 4、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这样写有何意义?
• 5、作者在最后才道出项链是假的,你认为这合乎情理吗? 如果合理,“假”的依据又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情节进行 分析(找伏笔)
• 我们学习小说,也就是要学习它人物形象 描写的方法、情节构建的方法以及环境描 写的方法。

①把握形象特点;

②把握主题思想;

③鉴赏写作技巧。
1、情节结构的特点;

2、环境或人物描写方法;

3、作品的表现手法;

4、文章构思技巧;

5、文章语言特色。
• 1、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 •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他们有怎样的
④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 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 简单的补充交代。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 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 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 得体,但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 平叙的方式有二:①“花开两朵,各表 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 边都交待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 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⑶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 笔。 ⑷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⑹刻画人物性格。 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探究思考
(一)小说的环境描写பைடு நூலகம்
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 定义: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
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的时代风貌、 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社会关系等。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叙述手法及其作用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 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 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 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 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 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 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 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 充实丰满。
(举个例子)
•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 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 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自然环境
• 解题技巧: • (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 (2)从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典型环境上
把握主题; • (3)从小说到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 作用:
• 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 复杂的社会关系;
•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 ③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
(举个例子)
•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 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 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 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 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 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⑴,大抵没有这样阔 绰⑵。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 慢慢地坐喝。
社会环境
• 定义: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
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季节、天气、景物等。
• 作用: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 •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 ③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或烘托、衬托人物心理; • ④象征、暗示社会环境; • 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场景转换); • ⑥揭示或者是深化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