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四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四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教学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

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

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

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

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

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

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小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

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我感觉这种说法欠妥。

因为当我给学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

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反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 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我木然。

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公开课教案】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公开课教案】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构成的。

α
并完成下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经常会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符号NaCl)。

得到或失去电子
知道相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的质量很小,描述极不方便,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单位符号是
H
O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它表示().。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
2.教学难点: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微观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物质的三态变化涉及到分子间距离和作用力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成果分享。在课堂提问环节,我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将分组探讨问题,共同寻找答案,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成果分享环节,每个小组将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于微观概念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的误差和学生的参与度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简化复杂概念,提供直观的实例和图示;在实验操作前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讲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互动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这些反思和改进措施,我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ch3-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ch3-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章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分子原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有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为分子。

3.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

4.知道分子与原子的异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电解反应的模型制作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化学反映中的变与不变,并归纳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乐于观察、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2.利用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从微观角度来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二、(导入新课):那么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都是些什么微粒呢?这节课开始我们来研究构成物质的微粒。

(板书课题)三、新课教学(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模型启发:教师出示由彩色橡皮泥和牙签组合的几种物质结构模型。

①二氧化碳分子干冰②碳原子金刚石③氯离子和钠离子氯化钠3.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3“图3-6”。

4.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板书)5.思考:哪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 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哪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6.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并进行交流。

7.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以下规律:①金属和稀有气体都有是由原子构成的(Cu,He);②一些常见的气体和非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O2,H2O);③一般情况下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NaCl,CaF2)。

(二)分子1.播放:FLASH动画制作的水电解过程:2.模型制作:要求学生分组用彩色橡皮泥和牙签(课前要求学生自备)制作出水电解的过程,亲身感受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3.讨论:①在上述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②水电解后生成的氢气、氧气还具有水的性质吗?为什么?4.归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点拔,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下列结论: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授课题目: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授课教师:
学校:
科普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三物质的构成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普2011版初中化学教材专题三单元一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的构成”中的课程内容。

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向微观认识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本课内容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学习内容比较抽象,需要通过生活经验、实验、图像、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将宏观和微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从学科的微粒观来认识变化,建立微粒的概念,即“微粒观”。

为以后学习化学,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归纳、想象、类比、推理等方法形成微粒的概念,并学会用微粒基本性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初中化学_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二、重点、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掌握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三、课前准备:教师:①自制多媒体课件。

②印发本节课的学案、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

学生:①复习初中物理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

②做好本节适当的预习学案。

四、教学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课》教学反思物质的构成属于化学的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要学生认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并且要让学生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虽然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物质的微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让学生体会或感受物质的微粒性是不容易实现的,由于是复习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把所有构成物质的微粒放在了一起复习,让学生能够把知识联系起来,组成知识体系。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但是分子、离子又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就使它们三者之间有了联系,通过回顾有关的实验,从宏观的现象引入微观的本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并进一步熟悉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再对比分子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并体会原子的三条性质。

在熟悉了原子的性质后,要通过回顾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并让学生能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

本节课将复习讲解知识点与练习结合,串联了物质构成的基本知识,复习了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使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了微观世界,所以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可回顾电解水的示意图及相关实验,来减少了一些学生理解方面的困难。

但课程中有关于这些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不够多,应该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多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各种商品标签,了解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

第四节 物质的构成(开课)教案及反思

第四节 物质的构成(开课)教案及反思

第4节《物质的构成》开课教案及反思中雁九年一贯制学校张超颖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并不相同。

确认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并能发生扩散。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自然界组成的层次结构。

二、要点扫描[内容分析]《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4章第4节的内容,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较大的难度。

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关键是通过各种演示实验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微观的概念。

重点: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难点:分子之间有空隙三、教学文档[课前准备]课件辅助教学、方糖、碾碎的蔗糖、酒精(红色)和水、量筒、米、绿豆、香水、玻璃管、放大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引入: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甘蔗汁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说明甘蔗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学生实验Ⅰ: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

提问:蔗糖消失了吗?(让学生一步步考虑,最后根据水变甜的事实,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在水中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

)回答:没有。

提问:如何能证明?回答:用显微镜;喝一口。

(学生尝糖水,得出蔗糖未消失)提问:那么为什么蔗糖会看不见了呢?回答:蔗糖变的很小所以看不见了。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第一章:引言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构成,引入微观粒子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物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构成。

2. 讲解物质的概念:简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3. 引入微观粒子的概念: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4. 总结:强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概念和微观粒子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分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理解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

2. 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分析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分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4. 总结:强调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子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原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理解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原子的定义,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2. 讲解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 分析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原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4. 总结:强调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原子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离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离子的概念,理解离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离子的定义,离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难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教具】教师用:烧杯胶头滴管长玻璃管酒精浓氨水酚酞水等等【教学过程】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

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答:不能。

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

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

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初中化学_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二、重点、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掌握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三、课前准备:教师:①自制多媒体课件。

②印发本节课的学案、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

学生:①复习初中物理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

②做好本节适当的预习学案。

四、教学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课》教学反思物质的构成属于化学的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要学生认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并且要让学生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虽然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物质的微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让学生体会或感受物质的微粒性是不容易实现的,由于是复习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把所有构成物质的微粒放在了一起复习,让学生能够把知识联系起来,组成知识体系。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但是分子、离子又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就使它们三者之间有了联系,通过回顾有关的实验,从宏观的现象引入微观的本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并进一步熟悉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再对比分子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并体会原子的三条性质。

在熟悉了原子的性质后,要通过回顾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并让学生能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

本节课将复习讲解知识点与练习结合,串联了物质构成的基本知识,复习了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使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了微观世界,所以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可回顾电解水的示意图及相关实验,来减少了一些学生理解方面的困难。

但课程中有关于这些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不够多,应该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多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各种商品标签,了解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

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_1

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_1

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2、学会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本课题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可分性的观点。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认识分子的特征。

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疑激思,发现问题:1、香水为什么会散发出怡人的香味?2、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干的比较快?3、白糖放在水里为什么不一会就没了,而水变甜了?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提出研究主题。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有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

新课学习: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1、【教师讲解】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发展简史。

【得出结论】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2、【出示图片】a、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b、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得出结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3、【教师举例】说明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边听、边看得出结论: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活动与探究二:分子的特征1、【思考问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看不见,水却能看见?【得出结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思考问题】水为什么能变红?【出示图片】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

3、【思考问题】50ml水+50ml酒精=100ml液体,正确吗?等式“1+1=2”成立吗?【演示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得出结论】分子间有间隔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

物质由微粒构成教案和反思.doc(1) 精品

物质由微粒构成教案和反思.doc(1) 精品

第六章第一节物质由微粒组成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探究物质构成的基本观点与意识。

(2)知道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

(3)知道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

教学重点: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

教学难点:对三种微粒的认识及原子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探索物质的结构图片苍蝇眼睛的放大图片(PPT)构成物质的微粒太小,肉眼看不清,必须借助仪器才能看到。

科学家不断探索,终于了解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二、分子和原子1、实验探究:如何把蔗糖变没?实验过程:1.观察一块蔗糖2、我们能否把这块蔗糖变小呢?3.将方形蔗糖碾碎后,用放大镜观察,你看到了什么?4、我们能否将这些蔗糖小颗粒变得更小呢?5.将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你还能看到蔗糖吗?思考与讨论:1、蔗糖是否消失了?怎样证明呢?2、既然蔗糖还在水里,为什么看不到了呢?总结:原来这些小颗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即使用显微镜也看不到,我们把这些微粒叫做——分子(配合ppt)2、板书:6.1物质有微粒构成我们把这种微粒就叫做蔗糖分子。

蔗糖就是由无数个蔗糖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有很多,所以由分子这种微粒构成的物质种类自然也就很多了。

比如,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水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这就是水分子(配合ppt)。

水分子(视频):从此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水分子很小)在这里色设计一个分子的计算,让学生对分子很小有更深刻的记忆。

3、以水、氧气、蔗糖为例小结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自然界有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从水的电解角度分析水分子模型(出示水分子模型和放大的水分子模型ppt图片)这是一个放大无数倍的水分子模型,从这个水分子模型里你看到了什么?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也就是刚才大家所指的那三个小球,我们把这种构成分子的微粒称为原子。

一个水分子就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ppt 配合)。

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_2

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_2

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2023年《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同学们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以及分子的基本性质,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有所涉及。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比较抽象,所以初三学生要真正理解的分子、原子的性质是较为困难的。

于是本节课,通过探究实验,微观动画,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象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分析,确定以下三维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②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③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即宏观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②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②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程序: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证实分子的存在:为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我用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并引发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中,获得情感的激发,使之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学生在感知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模拟出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

然后再展示出我们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这样用事实来说话,让学生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微粒构成物质教学反思

微粒构成物质教学反思

微粒构成物质教学反思微粒构成物质教学反思微粒构成物质是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与难点,重要是因为本专题是认识物质的基础,难点的原因是用微观的思维认识物质,并且非常抽象:而以学生现在的微观认识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是很难对本知识进行理解的,本复习课之前,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具备一系列的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微粒观念,但是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大多数学生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认识还没有形成体系,经常是出现“就题论题”的现象,每每遇到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习题,总是有些困惑和迷茫,总感觉到微观的知识太抽象了,还没有初步形成宏观物质与微观构成相联系的特征思维方式,授课难度很大。

在本节课主要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引导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

主要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进入奇妙的微观世界,反过来会用微粒观的知识去解释宏观现象中的许多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课堂授课后,我深刻反思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本节课我感触最深就是自己改变了以往单纯性知识灌输,变成以观念统领化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帮助学生在原有的零散的微粒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微粒观,,深刻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是由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变化引起的,帮助学生形成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形成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性质反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及性质决定用途等理念。

二、清晰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授课过程基本上按照:问题引领—两人合作交流—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教师归纳提升的流程进行。

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设计的小组内学生自评和互评,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有不满人意之处,值得反思和改进: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归纳构建所学的微粒的知识和网络,由于内容太多,学生遗忘比较严重,并且很多简答题学生知道是那么回事,但不知道怎么表达,费时较多。

初中化学_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对氧气、空气等物质有了初步探究,但只限于在宏观方面,对于微观世界很陌生,甚至是没有什么概念,中学生的智力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为辅。

对于分子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过这两个概念。

但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准确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验过程的参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并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基础,但对于实验探究整个过程还不是很清晰,在各个环节还需要教师去引导。

用化学语言表达实验现象等方面还需要培养提高。

《物质由微粒构成》效果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目标为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分子等微粒的基本性质。

本课首先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实验现象引起疑问,科学家猜想物质由微粒构成,现代高科技证实微粒真实存在,引用数据,设计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探究得出分子等微粒的基本特征。

课堂开始设计使用校园中鲜花盛开的景象,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运用晒衣服、糖水等生活常见现象引出问题,同学们思考的同时演示实验再次引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现象,引起科学家的猜想——物质由微粒构成。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流畅,环节过渡不连贯,学生的反应很好,很积极,能够初步建立微粒的概念。

实验探究微粒特征环节,因浓氨水有刺激性,把教材中学生的探究改为教师演示,加入学生分组实验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以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药品简单,但现象明显,实验易操作好完成,学生兴趣高。

但是实验过于简单,对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不是很高,有待改进教学方法。

最后设计学生自己总结,展示个人的收获,学生展示的效果看,达到了教学目标。

达标测试环节,学生完成的质量很好,学生表现积极,效果很好。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达到了目标,突出了重点,虽然中间实验环节不到位,学生的知识目标完成良好,效果理想。

初中化学_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多样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道三种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能认识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教学重点1、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以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2、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以及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化合价的运用及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分子特征的探究,认识元素周期表。

2、化合价的灵活运用和商品标签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是九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严格管理。

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二)复习方法通过考纲要求明确复习方向;通过知识再现回忆旧知,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知识网络;再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把“双基”落实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我们知道,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再现,变定向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以通过复习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其根本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让学生自主归纳物质的分类,画树状分类图;二是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掌握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三是让学生整理知识网络图,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 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组成,认识微观粒子的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分子构成,形成微观思维的模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物质的样品,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2. 准备一些分子模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结构。

3. 准备一些实验器械,如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等。

4.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图片和诠释观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物质的构成,认识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分子、原子等。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并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物质的认识,如水、糖、盐、铁等物质,并请学生描述他们的特征。

2. 引出“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这一观点,并提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征?”(二)新课教学1. 展示水、糖、盐等常见物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观,并请学生描述他们的特征。

2.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糖、盐等物质在加热或溶解过程中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状态和形状会发生变化,但物质本身并没有消失或产生新的物质。

3. 介绍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并展示一些微观粒子模型,如水分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分子、原子等。

4. 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并诠释这些分类与物质构成的干系。

5.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吗?这些微观粒子的特征是什么?”(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物质(如水、糖、盐等),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该物质的构成和特征。

2.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2.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3.原子结构示意图:
4.离子
(1)定义: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
(2)分类: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三、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后记:
①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②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的原因: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的原因: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为什么原子本身不带电呢?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它们所带的电量相等,电பைடு நூலகம்相反。
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表示一粒米的质量一样。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来简便的衡量原子的质量呢?
阅读P68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张青莲。
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义上不同,值也不同,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原子质量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大”,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是Ar,它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
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

追求手法 更要追求学科教学的品质——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教学的思考

追求手法 更要追求学科教学的品质——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教学的思考

化 学是 一 门基础 自然学 科, 具有 很强 的实践 性和 科学 的严 谨性 。 但我们 初 中老师在平 时的教学 中过分
较贴近真实情况。
注 重知识 呈现 的方式 , 对知识本 身的真实 内涵却研究
得不够, 在教学 中缺乏学 科知识 的严谨性 , 背离了化学
学 科 的本质。 这次 比赛 中参赛 的教师 同样 也暴露 出了
干 冰和二 氧化碳 都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 浊 , 而它
们都是 由二氧化碳分 子构成 , 因此得 出结论 :“ 同种分 子化学性质相 同” 。
这种推 理方法显然 是有问题 的, 同种分 子化学性
解一
质相同, 我们不能通过一个 实验就 能证 明, 因为一 个实
验具有偶然性 。 例如: 二氧化碳 通入水 中, 滴入石 蕊试
聚 焦 课 堂
散较慢。 最终都成 为红色、 均一 、 稳定 的溶液 。 这个 实验能说 明分子 运 动的速 度与温度 有关 , 温 度高, 分子运 动的速度快, 温 度低 , 分子运动的速 度慢 。
2 忧一 一缺 乏学科知识的严谨性
式是 比较松散 , 体 积较大。 在冰水混合 物中, 水分子 的 排 列并不是都是无序 的, 而且冰中水分子之 间的距 离比 液态 水中水分 子之间的距离 要大 。 因此我们 不能用上 面简单 的图示 表示 冰水混合 物 的内部结 构, 图6 就 比
质相同。 ” 2 . 2 忽视 物质结 构状 态的真 实性
2 H ,T 。 两个反应 的机 理完全不同, 因此如果要用上
述 图示从 微观 上解 释质量 守恒 定律, 笔者建 议将 “ 电 解” 改为 ‘ 分解” 更 为合适 。 3 思一 一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 什么是 有品质 的教学?有人 说有品质 的教 学必然 是有 内涵的教学, 它 能够 “ 漂”洗掉学 科 中的杂质 , 淘 出引人 人胜 的知识 , 显现它的 “ 亮”白。 笔者 认为有品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反思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反思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感触最深就是以观念统领化学教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帮助学生在原有的零散的微粒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微粒观。

一、从教学设计看课前延伸部分:在第一次备课中,让学生自己回顾整理所学的微粒观的知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在第二次备课中,通过几个题目,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自主回忆所学的微粒的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归纳所学的微粒的知识,费时较多。

因此,在第三次备课中,在这两个题的后面又加上了让学生归纳所学的微粒知识。

课内探究探究第一次备课中,我把与微粒相关的内容都放在课内探究部分,课堂内容太多,学生遗忘比较严重,并且很多简答题学生知道是那么回事,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整个课堂是老师硬拖着学生往前赶。

因此在第二次备课中,把部分微粒的性质和构成的知识点放在课前延伸部分,让学生在课前回顾、整理有关微粒的知识,为课堂上完善学生的微粒观做好基础。

学生画出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但不知如何解释,因此在第三次备课时将问题分解,让学生在画微观示意图的同时思考一些问题。

在自主应用,内化观念部分的题目,第一题与课前延伸有些重复,于是在第三次备课中改为信息题。

二、从效果达成看本节课主要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引导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

主要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理想模型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进入奇妙的微观世界,反过来会用微粒观的知识去解释宏观现象中的许多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以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思维,帮助完善物质的微粒观。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有课前延伸部分通过构成物质的微粒和微粒性质的运用,引导学生物质的三种表述形式是统一的,化学符号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初中化学所包含的微粒观的内容。

在课内探究部分,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能量变化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感触最深就是以观念统领化学教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帮助学生在原有的零散的微粒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微粒观。

一、从教学设计看
课前延伸部分:
在第一次备课中,让学生自己回顾整理所学的微粒观的知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在第二次备课中,通过几个题目,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自主回忆所学的微粒的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归纳所学的微粒的知识,费时较多。

因此,在第三次备课中,在这两个题的后面又加上了让学生归纳所学的微粒知识。

课内探究探究
第一次备课中,我把与微粒相关的内容都放在课内探究部分,课堂内容太多,学生遗忘比较严重,并且很多简答题学生知道是那么回事,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整个课堂是老师硬拖着学生往前赶。

因此在第二次备课中,把部分微粒的性质和构成的知识点放在课前延伸部分,让学生在课前回顾、整理有关微粒的知识,为课堂上完善学生的微粒观做好基础。

学生画出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但不知如何解释,因此在第三次备课时将问题分解,让学生在画微观示意图的同时思考一些问题。

在自主应用,内化观念部分的题目,第一题与课前延伸有些重复,于是在第三次备课中改为信息题。

二、从效果达成看
本节课主要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引导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

主要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理想模型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进入奇妙的微观世界,反过来会用微粒观的知识去解释宏观现象中的许多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以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思维,帮助完善物质的微粒观。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有课前延伸部分通过构成物质的微粒和微粒性质的运用,引导学生物质的三种表述形式是统一的,化学符号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初中化学所包含的微粒观的内容。

在课内探究部分,通过学生的展示,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能量变化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三、从问题及原因看
在本节课中,学生展示的机会过少,同一个问题,应多让学生展示,在学生展示的时候充分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于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将知识点落实到位。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四、从改进提高看
1.构建平等、民主、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2.师生通过商量与对话,共同寻求真理。

第一,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与表达。

第二,对话要善于宽容,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不能使学生感到气馁,要使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第三,对话要善于等待,尊重学生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取得成功,要鼓励学生在想一想,用另一种方法试试。

3.教学中要注重留有空白,少讲多学,凡是学生能学的教师不讲,将探究和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