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第一章:偶然相遇的起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偶然相遇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偶然相遇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偶然相遇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偶然相遇的定义和例子。
偶然相遇在不同情境下的可能性。
偶然相遇对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经历过的偶然相遇。
让学生分享并讨论偶然相遇对他们的影响。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编写关于偶然相遇的故事。
第二章:偶然相遇的概率与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偶然相遇的概率和规律。
培养学生对数学和统计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和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偶然相遇的概率计算方法。
常用的概率和规律在偶然相遇中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的偶然相遇规律。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来观察和计算偶然相遇的概率。
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彩票、抽奖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偶然相遇规律的理解。
第三章:偶然相遇与社交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社交技巧,以便更好地利用偶然相遇。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引导学生思考社交技巧在建立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社交技巧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在偶然相遇中运用社交技巧的例子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情境,让学生练习社交技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交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练习和反馈社交技巧。
第四章:偶然相遇与机遇的把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机遇的重要性,并学会把握机遇。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偶然相遇来创造机遇。
机遇的概念和作用。
如何通过偶然相遇来创造机遇。
把握机遇的策略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经错过的机遇,并分析原因。
让学生分享并讨论如何把握机遇的例子。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情境来练习把握机遇的技巧。
第五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列车上偶然相遇的案例,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一位大学生在列车上偶遇一位老人,两人交谈中,大学生明白了老人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
2. 重点词汇:accident, trn, university, career, experience, value, etc.3. 关键句型:描述偶遇、询问个人信息、谈论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运用关键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难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人生道理的领悟。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2. 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提高写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生价值观,促进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交通工具,引出列车上的偶遇情景。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故事,回答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
3. 口头表达: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写一篇类似的偶遇经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生价值观,分享自己的看法。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生道理,进行情感教育。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口头表达、写作练习和小组讨论。
2. 评价标准:a. 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主动交流b. 口头表达:语言流畅、内容准确c. 写作练习:内容完整、语法正确、表达清晰d. 小组讨论:观点明确、思维活跃、团队合作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列车上的偶然相遇》2. 图片素材:列车、大学生、老人等3. 参考资料:相关人生价值观的文章或视频4.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笔记本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安排:a. 第一课时:导入、阅读理解、口头表达b. 第二课时:写作练习、小组讨论、教学评价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中的偶遇情景。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人性的品质。
(2)学会珍惜生活中的偶然相遇,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偶然相遇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举例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写作指导。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展示写作成果,进行评价与交流。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巩固所学知识。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3. 选择一篇类似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七年级下《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沪教版-课件
本课总结
重点
理解故事的主题和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将故事中的主题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
作业布置
阅读理解
课后阅读《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全文,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
作业布置
主题讨论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机遇 与努力”的理解。
作业布置
写作练习
VS
写一篇关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抓住机 遇、付出努力的小故事。
语言表达技巧
01
02
03
叙述方式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代 入感。
句式选择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句式, 如长句和短句、陈述句和 疑问句等,增强了语言的 节奏感和表现力。
用词精准
文章中使用的词汇准确、 生动,如“夕阳的余晖” 、“静谧的车厢”等,描 绘出具体的场景和情感。
作业布置
预习任务
预习下一课《我的叔叔于勒》,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 关系。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课总结
01
故事背景回顾
02
本文讲述了父亲在列车上与陌生 人相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 赢得他人尊重的故事。
本课总结
主题解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了解到无论身处 何种环境,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价值 的机会,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抓住机遇 并付出努力。
本课总结
人物分析
父亲是一个有智慧、勇敢和责任心的人,他面对困境不放弃 ,通过自己的才智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分组合作
总结词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详细描述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 可以一起讨论问题、分享观点、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分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目标】1.掌握从文中寻找关键段落和语句的方法,正确理解、阐释课文内容要点。
2.掌握列提纲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学会辨证看待问题。
4.培养学生执著、认真的品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准确阐释文意的能力。
2.把握文章内涵,树立认真学习、执著追求目标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难点】对文章议论性语句的深层理解。
【教学方法】质疑法、探讨分析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有过独自坐车的经历,很多时候,在车厢里,我们面对的是素不相识的人们,我们的人生是否会因为这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而改变呢?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车厢里,主人公的命运因为和陌生人的“偶遇”而发生了改变。
二、作者简介阿历克斯·哈利,一般翻译为亚历克·黑尔,美国黑人作家。
生于纽约州伊萨卡。
他在海岸警卫队服役期间当过记者,后来帮助撰写了黑人领袖《马尔科姆传记》。
哈利在对冈比亚有关的口头传说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自己家庭的根可追溯到七代之前的一个非洲人,他作为奴隶于1767年被运到安纳波利斯。
哈利以大量的史实作基础,增补了一些细节,写成了《根》一书。
这部黑人家史获得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在美国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演后轰动一时。
三、检查预习(见多媒体课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应聘(yìngpìn):接受聘用。
颠簸(diānbǒ):上下震动。
轨迹:比喻人生经历的或事物发展的道路。
积攒(jīzǎn):把零散的少量的东西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
忐忑不安(tǎn tè):形容心神不定,胆怯。
执著(zhuó):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逃脱。
后来泛指固执,也指按既定目标坚持不懈。
四、整体感知(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1.通读课文2.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文章脉络(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全班交流)(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参考)(1)列车上偶然相遇的双方是谁?他们的身份是什么?明确:西蒙。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对文章主题的领悟能力。
2、训练品味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机遇与奋斗的关系。
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悟能力。
2.训练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偶然的事件会改变一个人乃至几代人的命运。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就是这么一个事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三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一:为什么“我们兄弟姐妹无论何时相聚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那个“神秘的先生”?问题二:促使作者的父亲成功的一段经历是什么?问题三:作者的父亲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交流:问题一:因为“我们的父亲”以他那刻苦坚韧、认真执著的精神,从一个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并且也为“我们兄弟姐妹”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这一切都因为有了那位“神秘的先生”的资助。
因此,“我们兄弟姐妹”在一起时,“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那个“神秘的先生”。
问题二:父亲在列车上和一位神秘先生的偶然相遇。
问题三:“因为父亲首先显示出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执著、认真。
”三、研读课文: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父亲执著认真的可贵品质?(从课文中寻找语言来分析。
)明确:①从行动上写:“清晨二点钟……仍在颠簸的车厢里缓缓巡回”,“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极为规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
”——认真、负责、不马虎。
②从语言上写:“这是车上的规矩,先生。
”——认真、负责。
③从心理上写:“他积攒了不少钱……何不再试一学期……”——执著。
④侧面描写:“从几百名应聘者中,你被选上作为夏季旅客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认真的品质,说明“父亲”对待每一件事都是十分认真的。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思考并讨论故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情节。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并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名男子在列车上偶然遇到了一名女子,两人一路交谈,发现彼此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下车前交换了联系方式,开始了更深入的交流。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情节。
3. 通过小组分享,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并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情节。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并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掌握。
2. 通过学生的观点和感悟,评价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的理解。
3.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2. 人物关系图。
3. 讨论问题指南。
4. 分享模板。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复印好故事文本,准备给每个学生。
2. 制作人物关系图,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 准备讨论问题指南,以便在小组讨论时使用。
4. 准备分享模板,以便学生在分享时能够有所依据。
八、教学扩展:1. 邀请学生设想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写一段内心独白。
2. 让学生设想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场景或时间,讨论故事情节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偶然相遇对生活的影响。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执著 好学上进
父亲是一个认真、执著、好学上进的人。
父亲是刚解放的黑奴的儿子,地位卑微。得到博西先生的帮助后,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并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PART ONE
“父亲”的成功离不开博西先生的帮助。然而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 文中最后一段有一句话:“当然,这位神秘的博西先生之所以给我父亲一次机会,是因为父亲首先显示出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认真、不马虎。”
2002年,为了纪念这位记述黑人历史的作家,阿历克斯·哈利纪念碑终于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市港口落成。
普利策奖是在美国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文学奖项,它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根》是描写一个美国黑人家族的历史故事。它通过描写一个黑人家族七代人的经历和感受,揭露了美国历史上严重的黑人奴隶制。 《根》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现在《根》已经成为和《飘》、《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名著齐名的经典著作。
富有、有身份
平易谦和
“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子叫住了他,他说他与妻子都无法入睡,想要一杯热牛奶。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放了两杯热牛奶与餐巾,穿过拥挤的车厢,极为规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这人递给他妻子一杯,又递给父亲5美元小费,随后,慢慢地从杯中一口一口地呷着牛奶,并开始了交谈。”(第4段)
动作优雅、沉稳,素养高
紧扣中心叙事议论。
一根钉子
课外故事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一般。她到一家合资公司去应聘,外方经理看了她的材料,没有表情地拒绝了。 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站起来准备走。突然觉得自己的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一颗血珠。原来是椅子上一个钉子露在外面。她见桌子上有一块镇尺,便拿过来用劲把小钉子压了下去。然后,微微一笑,说声告辞转身离去。一会儿,公司经理派人在楼下追上了她。她被公司破格录用了。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答案
深入
文本
讨论
学习
二、背景介绍
父亲是一位黑人,那么在美国,黑人的地位可以与白人相提并论吗?美国废奴运动还没开始前,黑人=奴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9世纪前半期,美国国内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南方仍然保留着奴隶制度。在白人奴隶主的种植园里,赤身裸体的黑人奴隶被迫进行繁重的劳动,每天都要干18到20个小时的活。奴隶主甚至在他们控制的州里实行“蓄奴”,把黑人像牲畜一样大量“饲养繁殖”,为他们提供廉价劳动力。在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的推动下,美国总统林肯宣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于1865年全面废除了奴隶制。
B坦诚有礼、良好的教养(每一句回答都有尊称“先生”)
C执着求学:何不再试一学期,看看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又回到格林斯堡大学。
5、思考讨论:
假如没有这次“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父亲还能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吗?
五、课堂小结:
陶行知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想,这“真人”中,必定包含课文中“父亲”的那种“执著、认真”的品质。只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锲而不舍地追求理想,那么,相信命运之神会向你们张开双臂,机遇之门会向你们敞开!
导入新课,强化目标(5)
自主
学习
一、学习生字词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颠簸:(diān bǒ):上下震动。
积攒:(jīzǎn):把零散的少量的东西一点一点地积存起来。
忐忑不安:(tǎn tè):形容心神不定,胆怯。
执著(zhuó):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逃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也指按既定目标坚持不懈。
容桂职校语文导学案模板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课文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美] 阿历克斯·哈利我们兄弟姐妹无论何时相聚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父亲那个晚上在火车里遇到的神秘的先生。
我们是黑人。
父亲西蒙·阿历克斯·哈利,1892年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农场里。
作为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可以想见他的地位之卑微。
当他吵着要去上大学时,祖父总共只给了他50美元:“就这么些,一个子儿也不会加了。
“凭着克勤克俭,父亲艰辛地读完了预科班,接着又考取了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堡大学,勉强读到二年级。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父亲被召进教师办公室。
他被告知:因为无钱买课本的那一门功课的考试不及格。
失败的沉重负担,使他抬不起头来:“也许该回农场去了吧。
”......几天以后,父亲收到客车公司的一封信:“从几百名应聘者中,你被选上作为夏季旅客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父亲匆匆忙忙地去报到,上了布法罗开往兹堡的火车。
显然,不积累点路费,又怎么回农场呢?清晨二点钟,车厢内拥挤闷热,忠于职守的父亲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仍在颠簸的车厢里缓缓巡回。
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子叫住了他,他说他与妻子都无法入睡,想要一杯热牛奶。
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放了两杯热牛奶与餐巾,穿过拥挤的车厢,极为规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
这人递给他妻子一杯,又递给父亲5美元小费,随后,慢慢地从杯中一口一口地呷着牛奶,并开始了交谈。
“你从哪来?”“田纳西州的大草原,先生。
”“这么晚了,你还工作?”“这是车上的规矩,先生。
”“太好了。
做这工作之前你干甚么?”“我是格林斯堡大学的学生,先生。
但我如今正准备回家种田。
”这样交谈了半小时。
整个夏季,父亲一直在火车上干活,他积攒了不少钱,远远超出了回家的路费。
父亲想,这点积蓄已够整整一学期的学费,何不再试一学期,看看究竟能取得甚么样的成绩?他又回到了格林斯堡大学。
翌日他就被人叫进校长室。
父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这位威严的人面前坐定。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体会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提升学生的人物描写技巧。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偶然与必然,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梳理: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小说基本情节,理解主人公的经历。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 文学鉴赏:从语言、情节、人物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魅力。
4. 写作技巧: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偶然与必然。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偶然相遇为例,引发学生对偶然与必然的思考。
2. 阅读小说:学生自读《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理解故事情节。
3. 情节梳理:学生讲述小说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中的偶然与必然。
4.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师进行点评。
5. 文学鉴赏:学生从语言、情节、人物等方面,表达自己对小说的欣赏之情。
五、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活中偶然与必然的短文。
2. 让学生绘制一张小说情节思维导图。
3.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评价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生活中偶然与必然的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小说《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文本。
2. 与小说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评论。
3. 用于小组讨论的教室环境和设施。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让学生尝试写一篇类似的小说。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读后感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读后感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故事,讲述了在一次列车旅行中,两位陌生人的偶然相遇和漫长的对话。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许只需要一次偶然的相遇,就能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和理解。
在这篇故事中,男主角和女主角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深情和感人的细节。
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在短暂的旅程中,建立了真挚而深刻的联系。
他们谈话的主题涵盖了生活、爱情、家庭、工作等各个方面。
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也聆听了对方的故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有时间去倾听他人的故事。
但是,当我们愿意停下来,去倾听别人的故事时,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和心情。
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学到一些珍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在故事的结尾,男主角和女主角分别下车,但是他们的交往却永远留在了彼此的心中。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并非纯粹的偶然,而是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心情和经历。
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聆听,就能够在偶然的相遇中领悟到更多的情感和人生智慧。
总之,这篇故事让我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交往的重要性,也让我体会到了倾听和理解别人的价值。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和善待每一个偶然的相遇。
- 1 -。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概括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概括
摘要:
1.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2.遇见了老同学
3.谈论彼此的近况
4.回忆共同度过的时光
5.感慨时间流逝
6.期待未来再次相聚
正文:
在一次普通的列车旅程中,我偶然遇到了一位久别的老同学。
在拥挤的车厢里,我们发现了彼此,不禁感到十分惊喜。
在短暂的旅程中,我们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畅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彼此的近况。
他告诉我他现在从事什么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的趣事。
我也向他讲述了我近期的生活变化,以及我在学习上的进步。
我们彼此倾听,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交谈中,我们不禁回忆起共同度过的那段青春时光。
我们谈到了曾经一起参加过的活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那些早已成为珍贵回忆的往事。
那时候的我们,无忧无虑,充满梦想和激情。
当我们谈到现在的自己时,都不禁感慨时间流逝得真快。
曾经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成为了肩负责任的社会人。
我们为彼此的成长感到高兴,也为那些无法挽回的时光感到惋惜。
临别时,我们约定要常联系,并期待着未来再次相聚。
虽然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让我们重逢,但我们深知,生活中的重逢往往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缘分。
我们坚信,只要珍惜每一次相遇,就一定能够再次相聚。
这次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让我更加珍惜与老同学之间的友谊。
人生中的每一次遇见都是美好的,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回味。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课件
目 录
• 引言 • 故事概述 • 人物分析 • 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 故事的启示和感悟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主题内容
探讨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主题目的
通过分析这个主题,让观众思考生活中的偶然事 件和它们对人生的影响
背景介绍
01
背景时间:现代社会
02
背景地点:全球范围内
03
背景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 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少。在这 样的背景下,一次偶然的相遇可能会 成为改变人生的重要事件。本课件将 通过分析《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这个 主题,引导观众思考生活中的偶然事 件和它们对人生的影响。
父亲在列车上与儿子的相 遇,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 的知识和人格魅力,从而 改变了他的命运。
儿子的角色
角色定位
儿子是故事中的次要角色,他是 列车上的旅客,也是父亲的贵人
。
性格特点
儿子是一个有礼貌、善良、聪明的 人,他对父亲的态度从怀疑到尊敬 ,最终成为父亲的朋友。
行为动机
儿子的出现让父亲有机会展示自己 的才华,同时也让儿子了解到了父 亲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
对人际关系的感悟
01
真诚待人是建立良好 人际关系的基础
故事中的主人公用真诚和善良感动了 周围的人,赢得了他们的友谊和信任 ,表明真诚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的重要前提。
02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 的基本原则
故事中的主人公尊重每一个人,包括 列车上的服务员和其他旅客,赢得了 他们的尊重和好感,告诉我们尊重他 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是我国著名作家杨绛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在一趟火车上,一个陌生男子和女主人公陈实相遇,并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一段故事。
本文语言活泼,情节曲折,富有想象力。
适合初中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小说《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品味小说中描写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小说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2.难点:通过对话和心理活动揭示人物性格和故事寓意。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PPT。
2.学生:课前阅读《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教学PPT中小说封面和作者的照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预习检测(5分钟)提问学生是否完成了对《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阅读,并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和解读(15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分析文章,理解故事里的细节,并对其中暗示的心理和寓意进行猜测和思考。
4.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小说中男子和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文章中突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跟整个班级分享自己的观点。
5.个人思考(10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思考自己和文章中某个角色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6.展示和交流(15分钟)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并与全班同学交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引导全班同学相互倾听并提出问题。
7.归纳和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并对小说中的主题和寓意进行讨论。
六、拓展活动1.学生选读其他杨绛的作品,通过个人观察和分析,与本课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
2.找出其他英语原版小说中的相似情节,比较不同文化传统下的表现方式。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体会人生道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列车上与一位老人偶然相遇,通过与老人的交谈,年轻人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人生道理。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故事,提高阅读效果。
2.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互动。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 小组交流: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案例分析:选取故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6. 总结提升: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作文。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原文或改编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人生哲理的其他文学作品或相关视频资料。
3. 作业纸张:用于学生书写课后作业。
八、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体验。
(3)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偶然相遇,感悟人生的美好。
(3)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掌握和理解。
(2)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3)写作技巧的运用和提高。
2. 教学难点:(1)故事主题的深刻领会。
(2)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
(3)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思考故事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5.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2)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6.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 分享佳作:(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故事情节,总结人物形象。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列车上偶遇了一位老人,两人交谈中,年轻人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老人以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指导,使年轻人得到了启发和成长。
2. 故事主要人物:年轻人、老人3. 故事主要情节:偶遇、交谈、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生哲理,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从中提炼人生哲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讲解与分析: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生哲理。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提炼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生哲理的理解,以及能否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 反思能力:通过个人反思和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七、课后作业:1. 写一篇短文,概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写一篇感悟,分享从故事中提炼的人生哲理及其对自身的影响。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概括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概括
【最新版】
目录
1.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背景介绍
2.主人公的旅程:情节展开
3.偶然的相遇:主人公与神秘人的交流
4.交流的内容:关于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的探讨
5.相遇的结束:主人公的感悟和改变
正文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这是一个关于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主人公乘坐的列车从一座城市出发,前往另一座城市。
这是一次平淡无奇的旅程,直到主人公遇到了一个神秘的人。
【主人公的旅程】
主人公原本以为这次旅程会像以往一样无聊,然而,命运却在这个时候为他安排了一次意外的邂逅。
在列车上,主人公遇到了一个神秘的人,这个人穿着朴素,却透露出一种深不可测的气质。
【偶然的相遇】
主人公与神秘人的交流开始于一个偶然。
他们在车厢里无意间坐在了一起,然后开始聊天。
从最开始的闲聊,到后来深入的探讨,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多元化。
【交流的内容】
他们的交流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神秘人用他深邃的眼光和独特的见解,引导主人公去思考一些他从未思考过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对生活、对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遇的结束】
当列车到达目的地时,主人公与神秘人的交流也结束了。
尽管他们只是短暂的相遇,但这次交流给主人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是否正确。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课文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美] 阿历克斯·哈利我们兄弟姐妹无论何时相聚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父亲那个晚上在火车里遇到的神秘的先生。
我们是黑人。
父亲西蒙·阿历克斯·哈利,1892年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农场里。
作为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可以想见他的地位之卑微。
当他吵着要去上大学时,祖父总共只给了他50美元:“就这么些,一个子儿也不会加了。
“凭着克勤克俭,父亲艰辛地读完了预科班,接着又考取了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堡大学,勉强读到二年级。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父亲被召进教师办公室。
他被告知:因为无钱买课本的那一门功课的考试不及格。
失败的沉重负担,使他抬不起头来:“也许该回农场去了吧。
”......几天以后,父亲收到客车公司的一封信:“从几百名应聘者中,你被选上作为夏季旅客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父亲匆匆忙忙地去报到,上了布法罗开往兹堡的火车。
显然,不积累点路费,又怎么回农场呢?清晨二点钟,车厢内拥挤闷热,忠于职守的父亲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仍在颠簸的车厢里缓缓巡回。
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子叫住了他,他说他与妻子都无法入睡,想要一杯热牛奶。
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放了两杯热牛奶与餐巾,穿过拥挤的车厢,极为规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
这人递给他妻子一杯,又递给父亲5美元小费,随后,慢慢地从杯中一口一口地呷着牛奶,并开始了交谈。
“你从哪来?”“田纳西州的大草原,先生。
”“这么晚了,你还工作?”“这是车上的规矩,先生。
”“太好了。
做这工作之前你干甚么?”“我是格林斯堡大学的学生,先生。
但我如今正准备回家种田。
”这样交谈了半小时。
整个夏季,父亲一直在火车上干活,他积攒了不少钱,远远超出了回家的路费。
父亲想,这点积蓄已够整整一学期的学费,何不再试一学期,看看究竟能取得甚么样的成绩?他又回到了格林斯堡大学。
翌日他就被人叫进校长室。
父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这位威严的人面前坐定。
“我刚收到一封信,西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教学目标
1.掌握从文中寻找关键段落和语句的方法,正确理解、阐释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品味重要语句理解故事揭示的主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握人生中的机遇,培养学生执著、认真的品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3.引导学生从“父亲”的经历得到启发,认识到中职生实现职业理想,关键在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过硬的职业能力,认识到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些,就是实现理想的开始。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文中寻找关键段落和语句的方法,正确理解、阐释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品味重要语句理解故事揭示的主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握人生中的机遇,培养学生执著、认真的品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握人生中的机遇,培养学生执著、认真的品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对话教学法、情景再现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苹果落地,偶然砸在了牛顿的头上,于是有了万有引力的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偶然的一个失误,有了青霉素的问世;工程师皮尔斯·斯朋塞尔偶然装在口袋中的巧克力,使微波炉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那么,与陌生人的一次偶然相遇,又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惊喜呢?在“偶然”的背后,有没有隐藏着什么“必然”的东西呢?让我们走进美国著名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去领略那个美妙的“偶然”和它背后的意义。
二、师生对话,解读文本
(一)阅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提示学生抓住故事的几个起伏点:“失败——相遇——转机——成功”。
求学失败——做临时服务员——偶遇“神秘先生”——重返学校——得到资助——取得成功
(二)故事中父亲的失败是因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搜寻相关语句来回答:地位极其低下、家庭极度贫困。
简单介绍故事的时代背景: 19世纪前半期,美国国内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
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南方仍然保留着奴隶制度。
在白人奴隶主的种植园里,赤身裸体的黑人奴隶被迫进行繁重的劳动,每天都要干18到20个小时的活。
奴隶主甚至在他们控制
的州里实行“蓄奴”,把黑人像牲畜一样大量“饲养繁殖”,为他们提供廉价劳动力。
在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的推动下,美国总统林肯宣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于1865年全面废除了奴隶制。
(三)由于博西先生的资助,父亲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功?
“他抓住这个机会,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苦,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也为我们兄弟姐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的哥哥乔治是美国邮政定价委员会主席,妹妹朱丽叶是一位建筑师,露伊丝是位音乐教师。
我本人呢,是曾获得普利策奖的著名小说《根》的作者。
”
借此介绍作者情况:阿历克斯•哈利,美国黑人作家。
生于纽约州伊萨卡。
他在海岸警卫队服役期间当过记者,后来帮助撰写了黑人领袖马尔科姆的传记。
哈利对冈比亚有关的口头传说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自己家庭的根可追溯到七代之前的一个非洲人,后作为奴隶于1767年被运到安纳波利斯。
哈利以大量的史实作基础,增补了一些细节,写成了《根》一书。
这部黑人家史获得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在美国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演后轰动一时。
(四)为什么博西先生要资助一个地位卑微的黑奴的儿子?
“这位神秘的博西先生之所以给我父亲一次机会,是因为父亲首先显示出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执著、认真。
”
(五)父亲的认真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体会父亲的认真:
行动描写:清晨两点、颠簸的车厢、缓缓巡回、不一会,极为规范地端到。
语言描写:这是车上的规矩,先生。
侧面描写:从几百名应聘者中,你被选为夏季旅客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六)父亲的执著体现在哪里?
凭着克勤克俭,父亲艰辛地读完了预科班,接着又考取了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堡大学。
何不再试一学期,看看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又回到了格林斯堡大学。
——执著追求,绝不轻言放弃。
(七)除了认真、执著,父亲身上还表现出了什么良好的品质?
心怀梦想:“作为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却“吵着要去上大学”。
坚强毅力:“凭着克勤克俭,父亲艰辛地读完了预科班,接着又考取了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堡大学”、“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苦”。
良好教养:“田纳西州的大草原,先生。
”“这是车上的规矩,先生。
”“我是格林斯堡大学的学生,先生。
”
规范服务:“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放了两杯热牛奶与餐巾,穿过拥挤的车厢,极为规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
”
——正是父亲身上这些优良品质才给他创造了机会。
(八)如果说博西先生的资助是给了父亲一个“机会”,那么,父亲是怎样把握住这次机会的呢?
“父亲想,这点积蓄已够整整一学期的学费,何不再试一学期,看看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又回到了格林斯堡大学”、“他抓住这个机会,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苦”。
——是父亲这种不轻言放弃的执著,促使他重返学校,才获得了这个机会,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才有了最终的成功。
(九)请学生诵读下列名言:
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
——培根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
——狄斯累利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佚名
三、学生讨论,拓展延伸
(一)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会不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还是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因为他心怀梦想,具有执著、认真的品质,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失去了这次机遇,以后也一定还会有别的机遇。
“机遇”虽然有其偶然性的,但这种偶然的机遇只向具有真正价值的人敞开大门,“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课文中的“父亲”正是先凭借他的执著、认真而从几百名应聘者中,被选为了列车临时服务员,再因为他的忠于职守、规范服务赢得了“神秘先生”的青睐,又由于他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重返格林斯堡大学,抓柱了“偶然”的“机遇”,最终,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一家的发展轨迹”。
(二)作为即将踏入职场的职高生,父亲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呢?你能联想到与成功有关的格言吗?
引导学生明白中职生实现职业理想,关键在于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过硬的职业能力,认识到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些,就是实现理想的开始。
格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在现代社会里,那些靠天才取得的成绩,同样可以通过勤奋而获得。
那些取得辉煌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目标明确、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
(三)补充阅读职场小故事《面对裁员》、《认真的快递小子》,学生谈谈读后感。
四、情景再现,实践技能
选派学生代表表演下列情景:
(一)情景再现列车上偶然相遇的一幕。
(二)情景再现父亲应聘临时服务员的过程。
要求: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可加以发挥想象,对白流畅,符合人物身份。
五、课后作业
(一)搜集有关“人生与机遇”的名言。
(二)结合课文和职场小故事,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