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合集下载

3.6.2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人民版必修3)

3.6.2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人民版必修3)

3.6.2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人民版必修3)主备人:徐党荣教学目标:知道文艺复兴初期“三杰”和《十日谈》、《哈姆雷特》,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三维目标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的含义。

2.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3.明确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4.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它并不代表普通人民大从的利益。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文主义的内涵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的内涵)课前预习——打基础一、古典文化的“再生”1.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1)罗马帝国灭亡之后,________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2)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发展,城市兴起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________的乐趣。

(3)14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________文化的反抗,但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

2.时间:________世纪。

3.发源地:________。

4.实质:是一场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________运动。

5.旗帜:________。

二、人性的启蒙1.文艺复兴的表现形式:肯定人的________,歌颂自然的________。

2.成就(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但丁,代表作《________》;彼特拉克;薄伽丘,代表作《________》,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________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2)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英国莎士比亚,代表作之一的《________》,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________,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1.宗教改革的背景:(1)文艺复兴仅限于上流社会和________阶层。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考点导航1.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课后练1.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2.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3.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4.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自: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某研究者从中得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

”该推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5.下列有关文学艺术的名言,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A.“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B.“不美化现实”C.“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D.“忠实的描摹不是真实”6.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62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doc

62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doc

课题:神权下的自我班级: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说出文艺复兴兴起的时代廿景。

能记住薄伽丘等人的主耍作品,记住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2、能结合具体材料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R自主学习过程H导入: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思考,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古典文化的“再生”】合作探究一: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合作探究二:如何评价文艺复兴?1、积极方面:(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r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卅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楷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3)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捉们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局限方面: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人性的启蒙】【与上帝对话】合作探究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1)产牛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2)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相同;(3)才头对准天主教会,批判神权统治,鼓吹________________ 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界:(1)文艺复兴是把中解放出來,而宗教改革则是用新教代替天主教会而已;(2)文艺复兴借助____________ 以张扬人文主义,而宗教改革则借助原有的宗教,重现解释宗教规则;(3)参与阶层的范|:节|上,文艺复兴运动只涉及—社会和知识界未能深入下层,而宗教改革将广大的人民群众带入了思想解放的运动中了。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设计者梁胜审稿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1课时总第20课时班级第小组号姓名【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重点】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理解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自主学习】(课前知识梳理)(要求看书完成并准确记忆)一、古典文化的“再生”和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运动1.历史条件:⑴政治:封建的占统治地位。

⑵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

意大利最早出现萌芽。

(根本原因)⑶思想:人们追求的乐趣(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的矛盾)。

⑷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文化。

2.概况:⑴发源地:(发展到整个西欧)。

⑵表达形式:借助文化。

⑶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⑷旗帜:(核心: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个性,要求把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⑸矛头:3.二、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1.历史背景:⑴文艺复兴宣扬了,起到了的作用,要求改革教会。

⑵德国经济分散,政治;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的发展.罗马剥削与压迫;⑶导火线——教皇出售“”(直接原因)2.时间地点:公元16世纪,开始于,发展到。

3.开始标志:《》4.主要思想:⑴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虔诚的信仰(信仰得救)⑵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人人都可以(《圣经》的平民化与普及化)。

⑶《圣经》代表着理性与思想自由。

5.实质:用神学取代封建神学,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6.历史影响:⑴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运动。

⑵形成了新的基督教分支——。

⑶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⑷它使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教师点评】探究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宗教神学有何区别?探究二:你是如何看待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三: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同点:①背景——②性质——③矛头——④内容——不同点:①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是以新教代替天主教会。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教案、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教案)★考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考点: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教学过程:【专题解读】今天我们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什么是“人文精神”?其经历了怎样发展演变的过程?请大家将教材翻到99页,我们一起来看“导语”部分。

(学生齐声朗读“导语”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人文精神的内涵,那就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现世的欢乐,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本专题正是以“人文精神”为主线,跨越古代和近代,让我们认识了其发展演进的三个阶段。

(结合导学案表格)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智者运动让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强调了个人的理性判断。

第二次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把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了出来,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接下来要共同回顾的是第二阶段的表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课题解读】神权下的自我(结合导学案)问题一:智者运动使人类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解放了出来,那么,这节课中的神权指的是什么?(教师引导)本专题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中,当时古希腊人们冲破神的束缚,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解放了出来,怎么现在还有神权?”,“我们这节课的标题的神和上节课所讲的神是否一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我们这节课所讲的“神权”指的是基督教神权,不同于第一课中的神灵(自然神,其实是人对万物的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学习目标】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它打击了宗教神学,促进了人的解放,复兴了人文精神【作业前置】完成《三维设计》课前练习。

【问题导学】1、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2、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兴起与意大利?3、文艺复兴的发展概况?4、如何评价文艺复兴?5、宗教改革的背景?6、马丁·路德的宗教观点?7、宗教改革后新教与旧教的不同?8、宗教改革的意义?【知识链接】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内涵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至今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人文主义在于倡导接受文明熏陶,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现实针对性。

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人文理念,弘扬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的实践理性、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进行有机结合等都是本课知识命题立意的较好切入点。

2、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三者的关系及意义A.关系: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反映。

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发生都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新航路的开辟就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完成的;而新航路开辟的巨大成功,大量财富的获得,又为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注入了更加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促进文艺复兴的扩展。

文艺复兴也推动了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对教会的揭露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思想武器;而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在反封建神学方面的深入和发展。

B.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从不同的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新航路的开辟为资产阶级开创了大显身手、走向世界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注入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新教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4、“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文艺复兴运动从表面的含义来看,是一种复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活动,是一种复古运动,但从其深层的含义看,它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思想领域里的变革。

6.2《神权下的自我》优秀教学案例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6.2《神权下的自我》优秀教学案例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2.分析神权统治对人们自我认知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自我追求和探索。学生应能够分析神权统治对个人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的限制,以及人们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寻求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应能够举例说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个人自由、人权和理性思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调。
3.认识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感悟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学生应能够描述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和理性,以及这些价值观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的体现。学生应能够分析人文主义思想对欧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中汲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启示。
五、案例亮点
1.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神权统治下人们自我认知的困境和探索的过程。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情景创设: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3.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小组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合作中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例如,在课程结束时,可以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你认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有何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例如,我会让学生讨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限制,以及人们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寻求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 导学案(有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 导学案(有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有答案)一、古典文化的“再生”1.背景(1)政治: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的兴起。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根本原因)(3)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

(4)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2.发源地: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

3.含义: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4.旗帜:人文主义。

[易混易错]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了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其作品大多以宗教人物为素材,在宗教人物身上表现人性,反映他们顺从人性、追求人性至上的精神。

因此,他们不会对天主教进行“彻底地批判”。

二、人性的启蒙1.初期概况(1)代表人物:“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2)表现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

(3)作品内容①《神曲》: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腐。

②《十日谈》:讴歌人性;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说的大多是男欢女爱。

2.高潮期概况(1)代表人物: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

(2)发展走向: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3)作品内容: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思维点拨]薄伽丘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本能,而莎士比亚则更注重人的精神世界。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赞美人的力量和智慧,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神的权威。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1.背景(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

(2)中世纪的德国受天主教会的剥削和压迫最重。

(3)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

2.开始: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思想主张(1)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e0ad257e-6ea5-11ec-8657-7cb59b590d7d第18课时神权下的自我目标解释了解文艺复兴初期出现的“三杰”,及其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重点和难点1、学习的重点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学习的难点是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在,它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夯实基础1.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其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2、文艺复兴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初期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文艺复兴是如何得到发展的?3、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它的导火线是什么?4、马丁路德的主张有哪些?5、宗教改革有何影响?基础吊装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有什么不同?【沟通技巧】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并总结答案。

重难点探究交互式查询I材料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

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哈尔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互动调查2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任何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什么?思维拓展与应用1、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运动有更大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a.社会大众b.上流社会c.知识分子d.骑士阶层2.以下哪项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不同?()。

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b、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他们都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d.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而要求打破精神枷锁3.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采取的两种形式是()。

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设计

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设计

二神权下的自我一、学习目标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难点: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古典文化的“再生”1.历史背景(1)11世纪以后,随着__________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__________悲观绝望的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__________的禁欲主张产生矛盾。

(2)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市民和__________,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主张,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__________,于是借助复兴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2.性质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开始兴起高举__________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二)、人性的启蒙1.历史时期公元__________~17世纪的__________时期。

2.表现形式从肯定__________和歌颂__________开始。

3.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意大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但丁的《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__________的贪腐。

5.薄伽丘的《十日谈》(1)主要内容:讽刺了__________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__________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__________的思想。

(2)历史地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但丁的《__________》并称“人曲”。

6.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1)主要特色:刻画了复杂的__________,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__________的高尚与尊严。

高三《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高三《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第 1 页共 4 页第 2页共4页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页 共4页探 究 案欧洲近代的黎明时分,我们看到了文艺复兴人性解放之光。

继之而起的,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广大地区的宗教改革则震撼人心。

让我们一起感受社会变革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探究一 “史学便是史料学”。

运用史料,感觉历史环境,触摸历史脉搏,探究历史真谛是历史学习的价值所在。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联系所学写一篇14至16世纪欧洲的社会调查报告。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叛逆和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

材料二 14一15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与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通过奋斗,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与天主教会的安贫、颓废的思想是相互矛盾,他们希望拥有符合自己愿望的上帝。

材料三 意大利人则将活字印刷传入欧洲的功劳,归功于伦巴地出生的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他见到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版书籍,采用活字法印书。

活字印刷术经探究二“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将信息整合,进行综合的、复杂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历史概念的产生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历史认识过程的质变”。

试从右图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历史概念,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概念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概念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概念名称:关键词: 阐释:探究三 14到16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当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地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

就如何“做人”,理学家与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家有自己的见解。

请根据你对宋代理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理解,以“人的解放”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收获反思】 资本主义萌芽信仰得救 因行 称义个性 解放因信称义蒙昧主义教皇权威古希腊罗马文化黑死病。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2《神权下的自我》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2《神权下的自我》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世纪欧洲神权政治对个体自我认知影响的文章,深入分析神权政治下的个体抗争与追求。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反馈指导意见。
3.通过作业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中世纪欧洲神权政治的相关图片、地图和视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这种情景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教会、国王、骑士、平民等角色,生动演绎神权政治下的欧洲社会。
3.创设辩论赛,让学生围绕“神权政治对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神权政治在中世纪欧洲的作用及其对个体自我认知的束缚,如:“为什么神权政治会在中世纪欧洲得以确立?”“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何影响?”“在神权政治下,个体如何寻求自我价值的体现?”等。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关于中世纪欧洲神权政治对个体自我认知影响的文章作业,要求学生深入分析神权政治下的个体抗争与追求。这种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反馈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世纪欧洲神权政治的相关图片、地图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中世纪欧洲神权政治的了解,以及对其影响的认识。

神权下的自我 导学案

神权下的自我  导学案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神权下的自我【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难点】重点: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

难点: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场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理解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本讲的内容是高考热点,备考时:一、要关注学科主干知识二、要注意横向综合理解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隐含信息”四、把握唯物史观,感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关系”五、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背景延伸】☆中世纪:又称为“黑暗的世纪”,大约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灭亡----1453年东罗马灭亡●中世纪的意识形态:基督教处于统治地位。

(1)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2)人是神的附属品;(3)禁欲主义,人性被湮灭;●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第一次分裂1054年为东正教(东派)和公教(天主教)(西派)→→第二次分裂16世纪为东正教、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知识梳理】一、文艺复兴1、背景:材料一: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1)经济:(2)阶级:材料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

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3)文化:材料三: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鼠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性命。

黑死病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恐惧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 孕育了中世纪末期及时行乐的现世主义, 培育了独立自主的新型人格。

专题六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专题六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专题六 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表要求】(1)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重点、难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表现;、探究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知识整合】神权下的自我【课前自主练习】(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是 、 、 。

其中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创作的《 》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薄伽丘的《 》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神曲》并列,称之为“ ”。

(2)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 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 》等。

(3)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 运动。

是欧洲出现的第 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 ,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开始的。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批判 ,鼓吹 和 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互动探究】1.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哪里?旗帜是什么?指出运动的时间。

(2)文艺复兴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矛头指向什么?说出运动的实质。

(3)文艺复兴初期出现的“三杰”指谁?代表作分别是什么?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哪些不同?背景、性质 文艺复兴 内容、评价 导火线 宗教改革 内容、意义 宗教改革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宗教神学有何区别?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案主题:神权下的自我2、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神权统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在神权背景下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文化演变的能力。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4、教学资源:相关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多媒体设备5、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估作业评估考试评估11 引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神权统治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个体的自我意识如何萌芽、发展,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培养其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

111 神权统治的历史概述首先,向学生介绍神权统治的定义和常见形式,包括宗教领袖掌握政治权力、宗教教义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规范等。

列举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神权统治时期和地区,如古代埃及、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统治等,让学生对神权统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112 神权统治下的社会结构和规范详细讲解神权统治下的社会阶层划分、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

强调宗教在维护社会秩序、分配资源和约束个体行为方面的作用,让学生理解个体在这种高度制度化的社会环境中的处境。

12 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121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讲述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主要思潮,重点介绍人文主义对个体价值和尊严的强调。

通过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如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绘画等,展示个体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的初步觉醒。

122 宗教改革与个人信仰自由探讨宗教改革运动对传统神权的冲击,马丁·路德等人的主张如何为个体在宗教信仰上争取了更多的自主权利。

分析宗教改革对社会观念和个体心理的深远影响,促进学生思考个体在宗教领域中的自我表达和选择。

13 神权与自我的冲突与调和131 历史上的冲突案例列举一些历史上因个体自我意识与神权发生冲突的事件,如某些思想家因挑战宗教权威而受到迫害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32 调和的努力与尝试介绍一些在神权统治框架内寻求个体自我发展的例子,如某些宗教内部的改革运动或对教义的重新解释。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教案:《神权下的自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历史课程,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第三节“神权下的自我”。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在这一时期中世纪欧洲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理解神权政治的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干预。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人们在神权政治下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状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难点:神权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干预,以及中世纪欧洲人们在神权政治下的自我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世纪欧洲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中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重点介绍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神权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干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世纪欧洲人们在神权政治下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状态。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6.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关于中世纪欧洲的神权政治和人们生活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中世纪欧洲社会背景、教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神权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干预、中世纪欧洲人们在神权政治下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中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

2. 请说明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和影响。

3. 请举例说明神权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干预。

4. 请简要描述中世纪欧洲人们在神权政治下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神权下的自我 教案

神权下的自我 教案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神权统治下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

理解“神权下的自我”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尊重和追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神权统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和表现。

2、教学难点理解“神权下的自我”这一概念的深层次含义。

探讨神权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神权统治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理解“神权下的自我”奠定基础。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如宗教文献、文学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中世纪教堂的图片,提问学生:“从这幅图片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社会的什么特点?”引发学生对神权统治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神权统治的背景讲解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和教会的强大势力。

分析宗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使学生了解神权统治的形成原因。

2、神权统治的表现政治上,教会掌握着重要的权力,干预国家事务。

经济上,教会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征收什一税。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教育,控制人们的思想,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

3、“神权下的自我”的觉醒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背景和主要内容。

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例,如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等,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对人性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追求,让学生理解“神权下的自我”的初步觉醒。

高中历史 专题6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 专题6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

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情景问题切入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那里有最迷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里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就在这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也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恺撒大帝、墨索里尼等暴君。

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王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学习目标引领课标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重点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和活动。

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本课第一目“古典文化的‘再生’”,主要讲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社会环境。

本课第二目“人性的启蒙”,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的概况、性质。

本课第三目“与上帝直接对话”,主要讲述了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转变以及对轰轰烈烈宗教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

图示如下:自主预习梳理【答案】①基督教②经济③城市④生活水平⑤意大利⑥资产阶级⑦人文主义⑧但丁⑨彼特拉克⑩薄伽丘○11基督教会○12封建贵族○13人类平等○14莎士比亚○15内心世界 ○16人性的高尚 ○17《哈姆雷特》 ○18分散 ○19分裂 ○20罗马天主教廷 ○21赎罪券 ○22九十五条论纲 ○23自己的信仰 ○24自由 ○25社会层面 ○26心灵 ○27人文主义 ○28基督教权 ○29启蒙运动 重难疑点探究1.全面认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想(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而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对人性的压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

(2)条件 ①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壮大。

③文化方面:古希腊、罗马丰富的人文思想遗产和意大利丰富的人才结构。

神权下的自我 导学案

神权下的自我 导学案

课题神权下的自我编号主备人审核人高二历史集备组使用人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但丁等人的主要作品及其主要思想;2、能够说出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3、能够简单复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4、能够说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学习情境:回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艺复兴运动:1、背景:23(1)、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2)、促进了文艺的发展,产生众多文化巨人和名著;(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意识的觉醒。

二、宗教改革:探究一感受名著: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

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思考:(1)材料歌颂了绮思梦达的什么精神?(2)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探究二:阅读有关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等级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答案: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探究三:《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A、这段独白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中怎样的核心思想?B、作者对人的赞美与薄加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达标检测1、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新文化运动,它要对抗的是:()A、基督教的禁欲主义B、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C、天主教的剥削和搜括D、人文主义2、欧洲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薄伽丘用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讴歌了人性,他的代表作品是() A.《十日谈》 B.《老人与海》 C.《母亲》 D.《高老头》3、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时神权下的自我
1.掌握文艺复兴初期出现的“三杰”,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

2.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感受人文主义对人性的颂扬。

重点: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人文主义的含义。

难点: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1.文艺复兴的背景: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产生了矛盾。

2.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14世纪意大利城市经济比较繁荣,当时一些城市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①主张,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
代基督教文化,于是他们便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3.文艺复兴的性质:文艺复兴高举②的旗帜,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二、人性的启蒙
1.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开始的。

2.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出现的“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3.薄伽丘的代表作是《③》。

有人把《十日谈》和但丁的《④》并列,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⑤思想。

4.文艺复兴的发展: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是《⑥》。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
1.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罗马天主教教廷残酷剥削与压迫德国,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2.宗教改革的导火线:1517年,教皇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大量出售“⑦”,激起了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慨。

3.宗教改革的序幕:马丁·路德发表《⑧》。

4.马丁·路德的主张:人的灵魂的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而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想自由。

5.新教和旧教对比的主要变化: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不承认他们是通向天国的钥匙的掌管者;简化了宗教礼仪,铲除了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⑨。

6.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它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文艺复兴运动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吗?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目标是一样的吗?
3.宗教改革是放弃基督教信仰吗?
互动探究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材料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

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2.文艺复兴运动有哪些影响?
(见固学案P37)
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兴起?它的核心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何体现?宗教改革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在德意志开始的?它有哪些主要主张?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参考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禁欲主义②人文主义③十日谈④神曲⑤人类平等
⑥哈姆雷特⑦赎罪券⑧九十五条论纲⑨国家
基础学习交流
1.不是。

文艺复兴运动不只是局限在大家所熟知的文学艺术领域,也表现在科学、雕刻、建筑、音乐等领域。

它从意大利兴起,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2.不一样。

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世界观,主张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改革宗教,仍然承认神的存在。

3.不是。

宗教改革的目的是改革教义,冲破天主教的束缚,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教会,并不是放弃基督教信仰。

重点难点探究
互动探究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纱幕”指的是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烟消云散”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导致神学世界观为人们所抛弃。

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早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思维拓展应用
1.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其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2.①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②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④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⑤具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

思维导图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