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与问题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通过研究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的符号系统,试图揭示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和潜在结构。
本文将介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探讨它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起源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起源于瑞士学者弗迪南德·德·索西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
他认为,语言是各种符号系统的基础,通过符号的组合和替换,构成了各种表达形式。
结构主义者将这一思想应用到文学研究中,发展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二、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1. 文本的自足性:结构主义强调文本本身的重要性,主张将文本视为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独立于作者和读者的意图和经验。
文本中的符号和关系通过内部结构来解释,而非外部因素。
2. 符号的差异性:结构主义认为符号的意义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对比和区别来产生的。
符号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的意义,而不是符号本身的特定含义。
3. 文本的结构性:结构主义关注文本中的结构和关系,认为这些结构决定了文本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可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潜在的含义。
三、结构主义文学分析的方法1. 二元对立分析:结构主义强调对立关系在文本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二元对立关系的分析来揭示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比如男性与女性、光与暗、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等。
2. 符号学分析:结构主义认为文本中的符号是构成其结构的基本单位。
通过对符号的分析,可以了解它的意义以及与其他符号的关系。
符号学分析可以揭示文本的内在逻辑和潜在的意义。
3. 语言学分析:结构主义借鉴了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细致分析来揭示其结构和含义。
语言学分析注重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组织和结构进行剖析,揭示文本的内在规律。
四、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对后来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了文本本身的重要性,促进了文本导向的批评方法的发展。
文学批评中的理论与方法

文学批评中的理论与方法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旨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中,理论与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论是指对文学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和抽象,而方法则是指具体的分析手段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探讨文学批评中的理论与方法,以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一、文学批评的理论文学批评的理论是对文学现象和规律的理性总结和概括。
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中,不同的理论观点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常见的文学批评理论包括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等。
1. 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结构主义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内在的结构和规律,文本中的符号和意义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和解读,注重揭示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和符号体系。
通过对文本结构的解构和重构,结构主义批评试图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普遍规律和意义。
2. 后现代主义批评理论后现代主义批评理论挑战传统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取向,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后现代主义批评关注文本的断裂性和多重性,强调文学作品的语言游戏和符号错位。
后现代主义批评试图打破传统的文学规范和框架,探索文学表达的边界和可能性。
3.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问题和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批评试图揭示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歧视,探讨女性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地位和作用。
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对女性文学作品的重视和解读,试图重塑文学史中的性别关系和权力结构。
4. 心理分析批评理论心理分析批评理论借鉴精神分析理论,试图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潜意识和心理动机。
心理分析批评关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心理构造,试图探索作品背后的心理冲突和欲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心理分析,批评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方法是指具体的分析手段和操作步骤,用于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评价。
不同的方法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文学批评中的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中的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结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流派。
它通过关注文本内部的结构和符号系统,试图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结构规律。
本文将探讨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结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法国,其代表人物包括萨尔特、巴特、布尔迪厄等。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是一个有机的结构,其中的符号和关系构成了一种语言系统。
通过分析这种语言系统,可以揭示文本的意义和结构规律。
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符号、差异和二元对立。
符号是文本中的元素,它们通过对比和关系来产生意义。
差异是指符号之间的不同,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符号的意义。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与其对立的事物来定义的,例如男性与女性、上层与下层等。
二、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1. 符号学分析结构主义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分析符号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揭示作品中的意义。
例如,结构主义批评家可以分析一个小说中的动物符号,探讨它们与人物关系的对应和象征意义。
这种符号学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发现其中的隐含信息。
2. 二元对立的应用结构主义强调二元对立的存在和重要性。
在文学批评中,结构主义者常常通过对比和对立来分析文本。
例如,他们可以对比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探讨他们之间的对立和互动关系。
通过这种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结构分析结构主义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各个部分和元素,结构主义者试图揭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他们可以研究小说的章节划分、叙事结构、人物关系等,从而理解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在逻辑。
三、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强调了文本的内部结构和符号系统的重要性,使得文学研究不再局限于表面现象,而能够深入挖掘作品的意义和结构规律。
其次,结构主义的方法和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工具,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文学批评中的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中的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引言: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过程,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
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它们以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论探索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形式主义对文学批评的贡献1. 形式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形式主义起源于俄国,早期形式主义者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技巧,例如鲍里斯·埃菲莫维奇和瓦列里·布林。
形式主义的发展使得文学批评从传统的内容分析转向形式的研究,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2. 形式主义的核心观点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是其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对作品的形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形式主义主张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品,而非受到作者意图或社会背景的束缚。
3. 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形式主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等元素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美学原则和艺术手法。
例如,对于诗歌作品,形式主义者会关注韵律和押韵的运用,以及诗句的排列和节奏的变化。
4. 形式主义的意义和争议形式主义的贡献在于将文学作品的研究从主观的情感和意义转向客观的形式和结构。
然而,形式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它过于关注形式而忽视了作品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二、结构主义对文学批评的贡献1. 结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结构主义起源于瑞士和法国,早期的结构主义者包括罗兰·巴特、弗朗索瓦·杜尔波和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等人。
结构主义的兴起使得文学批评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系统。
2. 结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系统,其中各个元素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
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和符号系统。
结构主义主张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符号的解读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3. 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结构主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符号、主题、角色等元素进行分析,探索其中的隐含结构和意义。
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在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文学批评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批评的形式和内涵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并分析其中的一些主要趋势。
一、文学批评的兴起文学批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当时,人们就开始用批评的方式来评价文学作品。
然而,文学批评的成熟和兴起,是在近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文学批评的兴起,与文学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品质和价值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促使了文学批评的兴起。
二、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经典派文学批评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批在文学批评领域崇尚古典文学的文学批评家,他们被称为经典派。
经典派文学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艺术品质,主张通过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来创作更加典雅精致的文学作品。
2、现实主义文学批评19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入,社会现实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问题。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张是反对抽象主义和浪漫主义,主张文学应该紧密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强调一种批判的态度,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评来达到促进社会改革的目的。
3、结构主义文学批评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开始盛行。
这种文学批评强调文学作品内在的结构规律和语言符号的构成方式,主张用结构学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寻找文本之中隐藏的象征意义和文化符号。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于文学作品内在结构规律和意义的探究给予了新的研究方法。
三、文学批评的主要趋势1、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问题的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促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
该批评主张以女性为主题和主角的文学作品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肯定。
2、环境主义文学批评。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主义文学批评在文学领域中也逐渐崭露头角。
该批评主张文学作品应该关注环保问题,反对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文学评论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

文学评论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文学评论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在文学评论中,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引导批评的思想体系,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特点;而批评方法则是我们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具体方式。
本文将探讨文学评论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文学理论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一种系统性和理论性思考。
它帮助我们认识文学作品背后的艺术原则和创作规律,为我们的文学评论提供方法论和理论支撑。
1.1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合理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通过其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以体现。
而解构主义则强调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关注文本中的矛盾和隐喻,试图对传统观念进行颠覆和重构。
1.2 哲学与心理学哲学与心理学提供了文学分析的重要视角。
比如,存在主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选择,心理学则关注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这些都对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3 社会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帮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历史环境和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批评方法的应用批评方法是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和评价中的实践方法。
不同的文学理论对应着不同的批评方法。
下面就是几种常见的批评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2.1 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如节奏、韵律和修辞等。
它通过对形式特点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美感,从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价。
2.2 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内在关系。
它通过对作品元素的相互关系和符号系统的分析,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主题。
同时,结构主义批评也强调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解构。
2.3 文化批评文化批评将文学作品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分析,关注作品对社会和群体的影响。
它通过对作品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解读,评价作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
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引言:索绪尔语言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本文将探讨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文学研究方法和文学理论的贡献。
一、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是,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产物,通过语言我们能够理解和表达事物。
索绪尔强调语言系统的结构性,认为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要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形成了一个整体。
此外,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符号的符号性和价值性,强调语言符号的含义不仅仅是指事物本身,还包含了社会文化的意义。
二、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具有自身的结构和规律。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主要关注文本内部的结构和符号的意义,而不是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历史背景。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以分析文本的结构和符号的意义为主要方法,通过解读符号体系来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
三、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1. 强调结构性分析:索绪尔语言学的结构性观点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强调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符号和符号体系来揭示其意义。
索绪尔语言学的结构性观点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其研究方法更加系统和科学。
2. 关注符号的符号性和价值性:索绪尔语言学强调语言符号的符号性和价值性,即符号不仅仅是指事物本身,还包含了社会文化的意义。
这一观点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解读文本符号的新视角。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通过解读文本中的符号来揭示其深层意义,将文本视为一个符号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意义的工具。
3. 影响文学理论:索绪尔语言学的观点对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借鉴了索绪尔语言学的思想,从语言的结构和符号的意义出发,重新审视文学的本质和作品的意义。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文本的自足性和独立性,通过对文本内部结构和符号的分析来揭示其意义,这对于传统文学理论的颠覆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是文学批评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该方法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个别元素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结构主义批评方法认为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而作品整体的意义和风格也通过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构造方式得以实现。
基于这种理论认识,结构主义批评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1. 结构分析:将文学作品分解为基本元素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小说中的角色、情节、语言、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分析,以揭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2. 符号学分析:运用符号学的概念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
例如,对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符号和象征进行解读,以揭示其对作品整体意义的贡献。
3. 语言分析: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使用方式进行分析,揭示各种语言文本的内在结构和规则。
例如,对文学作品中的词汇、语法、语气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描绘出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文学特质。
4. 偏重事物的性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偏重于描绘作品中事物的性质,而不是事物本身的外在形态或描述。
这种分析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本质。
总之,结构主义批评方法通过对文学作品内部结构的分析,揭示作品的内在规律和意义,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评价的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与问题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物理学以其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使得混乱不堪的人文学科相形见拙,于是就有了一种在严格的科学意义上重建人文科学的理论上的渴望。
20世纪初以来,一些欧美人文学者试图在各个人文学科领域重新严格定义对象和方法论,试图也建立起严密的科学体系。
其中首当其冲便是语言学。
17、18世纪的法国语法学主要是企图用一般的思维逻辑和意义范畴来说明语法规则的合理性和普遍性;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如F•鲍晋等为代表的历史比较语法学派)则致力于通过词源学研究来探讨语言的演化。
然而这些试图通过外在的或孤立的要素来对语言机制的探讨并未能真正说明语言的本质,从而使语言学本身陷入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危机。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于1906至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时提出了新的语言学方法论,澄清了旧语言学在对象和方法论上的混乱,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
他对语言活动及其研究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区分:1)他指出语言活动中有“语言”(langue)和“言语”(langage)两类事实。
前者是一套对语言活动的社会性的普遍规约,它是确定的、独立的,它自成一体;后者则是个人对这套规约的具体运用,这种个人运用是异质的、多变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物和心理几个领域”,不构成单一学科的对象。
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前者。
③2)他指出语言事实有“共时态”(synchronie)与“历时态”(diachronie)之分,从而语言也有共进研究与历时研究之分。
共时态是指语言在给定历史时刻的状态,在该状态中,各语言要素相关联,构成了一个封闭自足的系统,支配和规约着那个时期的言语活动。
而历时态则是反映语言演化的事实。
他指出,语言演化是一系列状态的更替,是“从一个共时态过渡到另一个共时态”④。
因此他认为,在语言研究中共时研究处于优先地位,主张首先要研究同一个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反对把不同系统(或状态)中的个别要素拿出来进行孤立的历史比较研究。
其次才能研究系统与系统的更替问题,亦即语言的演化问题。
3)他还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学从属于符号学(sémiologie),“语言问题主要是符号学问题”⑤,提出了其中所包含的“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é)的符号学概念,并分析论证了语言是一个独立于意义,但具有产生意义功能的能指系统,从而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作了进一步说明。
索绪尔阐述的原则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语言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他的这些关于对象和方法论的原则也被公认为是对结构主义思想内涵的一般表述,就是这些思想后来对法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理论主张自20世纪60年代起,结构主义波及到了法国文学批评领域,并很快形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新批评流派,其主要理论家有罗朗•巴特、罗曼•雅各布森、托多洛夫、吉拉尔•热奈特等人。
他们对传统批评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们的理论主张集中地代表了结构主义思想对法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
文学批评总是试图用一把理论的尺子去衡量作品,因此用什么样的理论以及如何衡量便成了文学批评问题的关键。
法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自16世纪起的早期批评多以古典拉丁作品的的体裁形式作为绝对规范来衡量当代作品,以古量今,其局限性显而易见;17、18世纪更多地倾向于用人文主义的道德规范去评价作品的美学价值,然而人们对道德本身的认识却因人因时而异;到了19世纪,文学批评逐步放弃了规范性评价,转而追求通过详尽考证作者和作品的创作史来解释作品的意义和风格,即所谓的实证主义批评;20世纪出现了一些现代的流派,如:精神分析批评、存在主义批评、社会学批评、等等,但它们大多仍是从某个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去考察作品的起源,解释作品的含义。
⑥然而,结构主义的文学批评家认为所有这些传统批评理论都是试图用文学以外的要素来说明文学内部的事实与规律,这就如同索绪尔以前的旧语言学家在语言分析中所作的那样,由于在关于对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犯了根本性的错误,传统批评理论无法说明文学的本质。
他们把结构主义贯彻到了文学批评理论领域,对文学批评的对象和方法论重新作出明确的定义和规定。
我们可以将其要点做如下的归纳。
第一,他们主张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本身,是作品本身,应该用作品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来说明作品的特点。
因为他们认为文学批评必须致力于回答“文学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使一篇语言文字变为一篇艺术品的?”⑦这类的问题,他们认为文学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文学的本质和特点只能由该系统内的结构和关系来说明,那种试图在分属于不同系统的某些孤立要素之间寻找牵强附会的“关系”的作法并不能说明作品的文学本质,从而反对在说明作品本身的文学特点之前,把对作品的起源进行社会学的、历史学的或心理学的考证当作文学批评的范畴和任务。
例如,结构主义批评的主要理论家之一罗朗•巴特指出:“(实证主义批评的最严重的责任之一是它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作品细节的起源研究上,这就导致忽略这些细节在作品内部的功能意义。
”他还写道:“如果说在作者和作品之间有着什么关系的话(谁会否认这一点呢?作品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实证主义批评家仍在相信诗神的存在),那么它并不是那种把各种局部的、继续的和‘深层的’相似之处撮合在一起的孤点间的关系,恰恰相反,它是作者整体与作品整体之间的关系,是关系的关系,是同一的而非类比的关系。
”⑧第二,他们认为文学和语言一样,也是一种产生意义的符号系统,认为文学从属于符号学,文学问题也主要地是符号学问题。
但是文学符号系统有其独特的“语义”性质,它不是以直接明示的方式去传达准确完整的意义,而是以间接暗示和含蓄的方式去传达不完整的意义。
巴特写道:“文学作品,至少拿通常为批评所关注的那类作品来说,从来都是既非全无意义又显而易见全然清楚的。
也许正是这一点可能成为‘优秀’作品的一条定义。
作品可以说是一些断断续续不完整的意义:它一方面俨然以一个能指系统的面目呈观于读者的目下,另一方面则又回避所指之存在。
意义的这种不明示性和逃逸性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文学具有若大的力量,既可(通过动摇那些似乎已由信仰、意识形态和公共感觉所确认的意义范畴来)对世界提出种种疑问,然而却又从不给予回答,(没有任何一部伟大作品是说教式的);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它会成为人们无穷无尽地探索意义的对象,因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使人们停止谈论拉辛或莎士比亚。
”“因此文学只能是一种语言,即一种符号系统;它的本质不在它所传达的信息里,而在该系统自身之中。
正是由于这一点,批评家所要做的就不是寻求重建作品所包含的信息,而只是寻求重建作品的系统,正如语言学家的任务并非在于辨认某个句子的含义,而在于建立那个使该含义得以传达的形式结构。
”⑨这就是说,作品本身并不完全实现意义,它只是为意义的形成提供条件和形式,意义的实现有赖于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的感受,即“需要把整个世界填充到这些形式中去”⑩才行,因此作品的意义就不是唯一确定的,所以它不能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
结构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文学这个能指系统,它的任务”不是从某作品中找出其含义,而是重建意义形成过程所循的规律和所受的的制约。
换言之,重建意义形成的技巧。
”第三,对于具体的分析方法,他们主张完全从作品内部进行形式结构的描述和分析,并把这称作“内涵研究”(étudeimmanente)。
在这种分析中,批评家既不关心作者是否有意使用某种技巧,也不关心作品的“正确释义”,他们关心的只是描述作品中的形式结构及其功能关系,例如韵律结构形象结构、叙述结构、主题结构、人物对话、行为和情节推理结构、以及文体修辞结构、等等,可有各种类型和层次,以客观的态度说明作品所具有的各种特点。
关于这种“内涵研究”的范例,可以举出雅各布森和列维•斯特劳斯合作对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猫》的音位和修辞结构所作的分析,以及吉拉尔•热奈特对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失去的年华》的叙述结构进行的分析。
这种方法已为许多批评家所使用,并进入了大学课堂,成了许多撰写文学学位论文的学者和学生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第四,结构主义批评家甚至还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想要建立一个关于文学形式规约一般理论,并给它取名叫“诗学”(laPoétique)。
热奈特是这样定义诗学的:“(要说明)作品这一事实,需要假设大量超出其本身性质的前提条件,它们从属于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语词分析、叙述逻辑、关于体裁与时代的主题分析等等,于是批评就处于一种两难地位,它既不能撇开这些前提条件又无法完全把握它们。
因此应当承认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容纳这些与每部作品的独特性不相关的形式研究学科。
这个学科只能是一种关于所有文学形式的一般理论,我们把它称作诗学。
”他们设想“诗学”将为描述个别的文学作品提供手段,提供一些较稳定的典型形式或范畴,就好像语法学能为言语分析提供工具一样。
然而,企图建立这样一种能解析所有文学现象的一般性规约的愿望还仅仅停留在设想和尝试的阶段。
第五,他们主张建立一部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文学史,即文学形式自身演化的历史。
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文学史大都停留在对作者生平轶事、作品的起源、意义和影响等史实的进行考证和罗列的水平上,它们应是社会历史学、思想史或意识形态史的一部分,而不是真正的文学自身的历史。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共时研究优先于历时研究,就是说,应该首先对各个时期的文学形式系统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说明,然后再研究不同时期系统之间的接替、转换和演化的规律,所以他们所主张建立的文学史还远未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自60年代以来,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开展了一场“批评的批评”,通过对文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论原则进行重新定义和阐述,对文学批评进行了理论上的澄清。
他们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当今法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流和前沿,近十多年来轮廓较清晰、影响较大的研究工作有:以罗朗•巴特为代表的符号学研究(从文学研究角度而言也称作“多元文本”或“文本意义形成的多元性研究”);以吉拉尔•热奈特为代表的叙述理论研究(寻求对典型的叙述形式结构进行区别和定义)等等。
这些研究以新的理论眼光和方法把文学理论研究带入了传统批评从未涉足的全新领域,使人们对文学的本质和规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回首20世纪后半叶的法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显然不能忽视结构主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