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2015指南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CPR的历史进程及指南
• 1986–Developed pediatric BLS and ALS, neonatal ALS. • 1992 – ILCOR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founded • 2000 – Firs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 2005 – AHA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 • 2008 – continuous compression resuscitation CCR / AHA advisory • 2008–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 • 2010 –AHA Guidelines(CAB-ABC) • 2015 –AHA Guidelines Update for CPR and ECC
CPR指南如何兼顾公众参与
各国CPR国民普及率
• 美国:>5000万人(1/4人口)接受培训, 20万SCA在现场接受初级CPR,7万人获救。
• 德国:掌握初级CPR是获得驾照的条件之一 • 日本:消防厅印发急救手册、举办讲座, 年均15万人接受培训。 • 中国:CPR普及率<1%,SCD抢救成功率不 到万分之一。
1
提要
• 背景及流行病学 • 相关概念 • CPR历史及指南演变 • CPR技术及实施
• 国内研究状况
2
一、背景及流行病学
• 心脏骤停(SCA)发病数不断增加
–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13,500000 –OHCA发生率20-140/10万人
• 心肺复苏(CPR)成功率没有明显提高
–恢复自主循环约14%~30% –OHCA存活率2%-11%、长期存活率低于5% –美国每年CA发生率>50万,存活率<15% –中国80%以上CA发生在家中和院外,不足1%被救活 –每年54万死于心脏猝死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十、2010 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中不 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但下面 3 种 情况 除外,它们是哪 3 种情况?
除了已知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 钾血症和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3 种情况 外,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ACLS) 不建 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十一、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取决于胸 部受震击的位置,震击到什么位置才会诱 发心室颤动(VF)?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 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120次/分)和深 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 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4、按压比例限定,减少中断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是为了在CPR时尽可能增加 冠脉灌注和血流。今年的指南提出了一些硬性规定:每次 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之内,按压操作在整个CPR过程中 不得低于60%。这意味着,在一分钟需要做100-120次按 压,根据按压呼吸比(30:2),中间要做3-4次呼吸,不
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跳骤 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 3)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下降, 每过1min约下降7%—8%;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 功的希望很小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五、哪个部位放置电极或除颤板是最有效的?
右侧锁骨中线锁骨下 左侧腋中线第5肋间
六、如宫底高度在肚脐(孕 20 周)的孕妇 发生心脏骤停,在行心肺复苏的同时, 要 及时考虑行剖宫产。这一操作仅仅是为了 尽力挽救胎儿吗?
行剖宫产是对胎儿的挽救,但对心脏 骤停的孕妇也是有益的。在一组这种病 例 的系列报告中,20 个孕妇中有 12 个在剖 宫产后立即出现自主循环恢复
2015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
按压的手法
按压的手法要领:
下手指 上翘 身体直、 手臂直。 有 没 有 呼 吸 十指交叉
A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口腔,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B : 进行有效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气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 2.观察胸廓起伏(如未起伏,再补一次?) 双人CPR,一旦人工气道建立,则持续胸外按压 通气频率:每6 秒一次(2010: 8 ~10次/分) 交换位置:每隔2min,不应超过5s
王兴
2015年10月15日,美国心脏病协会(AHA) 在官方网站及杂志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 苏指南更新》。本次更新共包括急救系统 改进、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两种版本)、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儿童高级生命 支持等15部分文件。AHA官网还提供了包 括中文在内的十余种语言的指南摘要文件。
7. 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 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8. 有高级气道时患者的通气频率:10次/分 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气道的患 者,每 6 秒一次呼吸。 9. 先除颤,还是先按压: 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 (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 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 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心脏骤停:在美国,心脏性猝死患者 1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90% 4-6min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60% 10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5% 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90%) 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7-10% 早期除颤:院外5 min内完成,院内4min内完成 心电监护下发生室颤,原则上3分钟内施行!
2015年新心肺复苏指南
按压比例限定,减少中断
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之内,按压操作在 整个CPR过程中不低于60%。——在1分钟需 要做100~120次按压,根据按压呼吸比 (30:2),中间要做3~4次人工呼吸,不仅每 次人工呼吸的时间限定在10秒之内,而且还 要保证每分钟至少有36秒在按压。
开放气道
舌肌和会厌后坠阻塞气道
复苏体位
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 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正确摆放体位
注意保护颈部
人工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
按压手法 ① 左手掌根紧贴右 手食指上方。 ② 将右手掌根重叠 放于左手背上,呈“一 字型”重叠。 ③ 两手手指交叉并 使手指脱离胸壁。
按压者身体姿势 ① 抢救者双臂绷直。 ② 双肩中点在按压点的正上方。 ③ 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④ 按压时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 的力量。
气管插管法 环甲膜穿刺法
气管切开术
人工鼻咽导管、口咽导管呼吸
喉罩人工通气
口咽通气管
环甲膜穿刺
喉罩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人工呼吸
1. 2.
3.
4. 5.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人工口对气道孔呼吸 人工口对面罩呼吸 气囊对面罩或气管内导管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覆盖薄的织物或 专用面罩
B(breathing):机械通气 C(circulation):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D(differential diagnosis):寻找心 脏骤停的原因
复苏药物的选择
1. 血管加压药物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2. 阿托品——已不常规使用 3. 抗心律失常药物
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程序
频率 100—120 次/分
幅度5—6厘米
按压/通气= 30 / 2
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大约2分钟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
11
按压姿势
• 地上采用跪姿,一侧膝外侧缘平病人肩部 • 床上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19
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将气体送入 呼吸骤停者肺内,使其通过被动式呼吸,获 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 需要。
•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 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 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是国际心肺复苏指 南倡导的人工通气方式。
口对口人工通气的方法
17
仰头提颏法 成人病员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成90度, 提颏的食指与中指要 提在患者下颌的骨性部
位,不要提下颏的中点
怀疑颈椎外伤用 推举下颌法
18
打开气道的方法
• 1.打开气道: • (1)仰头提颏法 • (2)有颈部损伤者使用
推举下颌法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
4
1.确认救援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反应
•判断患者意识通过动 作或声音刺激,观察 患者有无反应 。
•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叫: “喂,你怎么 了!” 注意:轻拍重唤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
6
3.检查呼吸及脉搏
•方法:一只手压患者额
头,一只手触动脉,眼睛 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 •成人应触诊颈动脉,婴 儿触肱动脉。 •方法:示指、中指指腹 触及喉结,然后向外侧 轻轻滑动 2-3厘米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
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身体 与地面平行。
双手交叉,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 半部分,肘关节伸直,向下按压 30次,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
回弹。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确保每次按压后胸廓都能完全回
弹。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 除口腔异物,抬高下颌角,保持呼吸 道通畅。
急救反应时间的重要性
急救反应时间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 中,强调了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重要性,以增加患者生还的机会。
急救反应时间的缩短可以通过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技能培训,以及优化 急救系统的响应流程来实现。
胸外按压的深度与速率
在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对于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速率有了 更明确的规定。按压深度应达到5-6厘米,按压速率应在 100-120次/分钟之间。
02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保持正常通气频率,避 免过度通气。
03
如有必要,应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严格控 制通气参数。
注意按压深度与速率
按压深度过浅可能无法有效挤压心脏,按压过深则可能损伤胸骨和肋骨。 正确的按压深度应为5-6cm,速率应为100-120次/分钟。
实施按压时应确保双手交叠,手臂伸直,以利用全身力量进行按压。
02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在心脏骤停的 情况下,尽快恢复患者的自主心 跳和呼吸,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心肺复苏是至 关重要的抢救措施,能够迅速恢复患 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后续的 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心肺复苏能够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 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 生。
VS
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 ,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 以上,确保有足够的气体进入肺部。
201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
院内急救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 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 疗团队系统(MET)。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宜宾市中医医院·宜宾市传染病医院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仁 德翳院·明德翳院
3、按压深度变更
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 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 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 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 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 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宜宾市中医医院·宜宾市传染病医院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仁 德翳院·明德翳院
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 紧急情况,应给与纳洛酮。瘾君子的福音!对于 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 且呼吸正常,但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 专业施救者和 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 予纳洛酮。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宜宾市中医医院·宜宾市传染病医院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仁 德翳院·明德翳院
6、通 气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宜宾市中医医院·宜宾市传染病医院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仁 德翳院·明德翳院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宜宾市中医医院·宜宾市传染病医院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
4、时间就是生命!!!
• 心跳呼吸骤停后1分钟内复苏,救活率约 90-100% • 4分钟内复苏者救活率约50% • 4-6分钟开始复苏者救活率约10% • 超过6分钟者救活率约4% •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性更小 • 复苏开始越早 存活率---越高 所以应该珍惜“黄金4分钟”
七、心脏骤停的判断
(6)除颤方案
推荐1次(而非3次)除颤方案。
主要原因包括: ①动物实验表明,单次电击与3次电击相比, CPR中断时间减少,存活率增加; ②如果1次电击未能终止VF,则再次电击增加 的益处也很少,此时重新CPR或许比再次 电击更有价值。
(7)除颤时注意事项:
• 在实施CPR期间,当确认患者发生VF或无脉室 速时, 急救者应立即给予1次电除颤, • 电击时所有人员应脱离患者。 • 单人复苏时,急救者应熟练地联合运用CPR和AED。 • 电除颤前后中断胸部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胸部 按压和电击间隔时间越短,除颤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 应在除颤器准备放电时才停止胸部按压,急救者一 旦完成电击,应立即重新开始胸部按压,实施5个周 期的CPR后 再次检查脉搏或评估心律。
6、电除颤
• 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及公 认的方法。 • 除颤并非“重启心脏”,而是“打击” 心脏,使VF或其他心脏电活动停止,如 果心脏仍有活力,它的正常起搏点或许 能正常启动,产生有效的节律。
(1)除颤器/AED除颤(D)
• 先除颤还是先心肺复苏?(2015指南) • 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心脏骤 停VF,应立即除颤 • 对非目击者,一旦诊断室颤应尽早心肺复苏后, 取得AED时,尽早除颤, • 首次用.单向波360J • 双向波150--200J. • 强调每次电击后立即CPR
2015版AHA心肺复苏(完整通俗版)
1.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 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 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 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 面罩进行人工呼吸、设置除颤器同时进 行)。
2. 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 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 如果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 肾上腺素。
•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 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 好存活率。
10、及早冠脉造影
• 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 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 还是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 段抬高的患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 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1.确认现场安全
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 耳朵听声、鼻子嗅味等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
事发地点,先想安全,防止次生扩大
2.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 边大声呼唤:“喂! 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 定为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3、呼 救
• 镇定 • 大声喊叫来人 • 自己或吩咐他人拨打电话,
11、及早PCI
•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立即转移 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 栓治疗。
•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
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治
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
一、心脏骤停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后,急救 人员应该多久给一次通气?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1.发现病人倒地,首先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确保自身安全,以免影响救治。
•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话,与急救系统联系。
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2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将第2和第3根手指滑到气管和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5秒<感触脉搏<10秒),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时,病人仰卧,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低头观察病人胸廓无呼吸起伏动作,口鼻亦无气息吐出,颈动脉搏动消失,判断其呼吸心跳停止,迅速松开其领口和腰带,并抽去枕头,用纱布或手帕清除病人口鼻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手抬起患者颈部,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压迫病人前额保持其头部后仰位置,使病人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一手将病人的下颌向上提起,另一手以拇指和示指捏紧病人的鼻孔。
术者仅需平静呼吸,将口唇紧贴病人口唇,把病人嘴完全包住,深而快的向病人口内吹气,时间应持续1s以上,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
此时,脱离接触,面向病人胸部再吸空气,以遍再行下次人工呼吸。
与此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观察胸部的恢复情况,并有气体从病人口中排出,然后在进行第二次人工呼吸。
呼吸频率维持在每分钟8-10次。
•5.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术者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双乳乳头连线中点处。
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
按压应使胸骨下陷5cm以上,不超过6cm(婴幼儿下陷1-2cm)后,突然放松。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每次呼吸超过1s,每次必须使胸部隆起。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中断时间限制在10s以内。
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做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5-10s)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s)。
最新版2015心肺复苏指南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
• 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跳骤停的最 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六、人工呼吸
• 方法: 口对口,口对鼻、口对面罩、球囊-面罩等 • 最常用、最方便是球囊-面罩 • 气管插管后,每6秒给1次呼吸,每次呼吸超过1秒,潮气量(
500-600ml,6-7ml/kg),以胸廓上抬为原则,避免过度通气。 • 单人操作,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儿童单人施救30:2;双
人以上施救,按压:呼吸比例为15:2 • 按压操作时间在整个CPR比例不得低于60%;每次人工呼吸导致
大脑发生不可逆损害
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强调黄金4 分钟。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2015年AHA 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复苏(CPR)
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以心脏按压 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以人工呼吸代 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心室纤颤
心脏停搏
电机械分离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早期识别、启动EMS •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 •早期除颤
一、判断意识 10秒内
现场发现有人突然倒地,确定急救场所的安全性 后,应该立刻检查患者的反应性。对其喊话或摇 轻动其肩部,高声问: “喂,你怎么啦?”(轻 摇重喊)
的按压中断时间不得超过10秒。
口对口人工呼吸
深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 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在保 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 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
吹气后,口唇离开, 并松开捏鼻的手指, 使气体呼出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 以上建议旨在支持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早期除
颤,特别是在发生心脏骤停时现场有 AED 或
除颤器的情况下。
第三十六页,共81页。
除颤波形和能量级别
• 双相波:首次能量150---200J(未确定首次最佳
能量)
• 单相波:首次能量360J
后续电击能量未确定,至少不低于首次能量
第三十七页,共81页。
第五十八页,共81页。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
CPR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
•
显著升高中心动脉压,增加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
•
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
•
建议成人每3-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
• 儿童剂量:0.1mg/kg
•
静脉给药\骨内给药\气管内给药
第五十九页,共81页。
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
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
取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
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第三十五页,共81页。
• 在医院和其他机构使用现场的 AED 或除颤器
治疗心脏骤停的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并且应在可取得的情况下立即使用准备好的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肺复苏黄金5分钟
第十页,共81页。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分秒计算:
• 3-5秒……. 黑蒙
• 5-10秒…….昏厥、意识丧失
• 15秒……. 出现阿斯综合症
黄金 4 分钟
• 30秒…60秒 瞳孔散大
• 4分钟……. 开始出现脑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 映情况,启动紧急反 应系统,及鼓励非专 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 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 或呼吸不正常(如喘 息)时开始心肺复苏 的建议得到强化。
教会公众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至关重要。作为公众只需要 判断两个指标,反应和呼吸, 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仅是喘 息,就是心脏骤停的标志, 就可以启动心肺复苏,不建 议公众去听心跳、摸脉搏、 看瞳孔、掐人中……
标准剂量的EPI(每3~5分钟1毫克)对心脏 骤停患者可能适用 大剂量EPI(HDE)不建议用于心脏骤停的常 规使用 与标准计量EPI相比,加压素与EPI的组合没 有任何优势 由于最初为不可电击心律,心脏骤停发生后 尽早使用EPI可能适用
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 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而 且,给予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 因此。为了简化流程,已从成人心脏骤停流程 中去除加压素—2015《更新》
10.如果有疑似 危及生命的、 与阿片类药物 相关的紧急情 况,可以考虑 由旁观者给予 纳洛酮
1.这些建议使得应急 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 灵活,更加符合医护 人员的临床环境
2.鼓励经过培训的施 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 骤(即同时检查呼吸 和脉搏),以缩短开 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 间
3.有多名经过训练有素的施救 者组成综合小组可以采用一套 精心设计的办法,同时完成多 个步骤和评估,而不用如单一 施救者那样一次完成(例如由1 名施救者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第2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 3名进行通气或者取得球囊面罩 进行人工呼吸,第4名取回并设 置好除颤器)
施救者不应该 以少于100次/分或大于120次/ 分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按压深 度小于2英寸(5厘米),或大于 2.4英寸(6厘米)。 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部 按压中断时间大于10秒 给予过量通气 (即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 过度)
2015年指南关于肾上腺素(EPI)使用
下面是2015年指南关于肾上腺素(EPI)使用的要点
目标温度管理
2015更新: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 环的昏迷(即对于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 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取TTM,目标温 度选定在32℃ 到36℃ 之间,并至少维持24 小时
院外降温
2015更新:不建议把入院前在患者回复自 主循环后对其快速注射冷静脉注射液降温 作为常规做法
复苏后的血流动力学目标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2015(更新):当可以立即取得 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 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 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 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 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 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而且 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
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5更新:在心脏骤停后救治中,应该避 免和立即矫正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毫米 汞柱,平均动脉压低于65毫米汞柱)
心脏骤停后预后评估
2015更新:对于没有接受TTM的患者,利用临床 检查预后不良神经结果的最早时间,是在心脏骤 停发生72小时后,但若怀疑有镇静的残留效果或 瘫痪干扰临床检查时,还可以进一步延长时间。 2015(更新):对于接受了TTM治疗的患者,当 镇静和瘫痪可能干扰临床检查时,应等回到正常 体温72小时后再预测结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 准是以胸外按压在整体 心肺复苏中占的比例确 定的,所占比例越高越 好,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如果紧急医疗系统采用 包括持续胸部按压的综 合救治干预,对于院外 心脏骤停患者可以考虑 在综合救治干预中使用 被动通气技术
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 苏且有高级气道的患者, 对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为 6秒一次呼吸(每分钟10 次呼吸)
心肺复苏2015指南
宁晋县医院急诊科
阴江波
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
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 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承 认基础生命支持(BLS) 流程。
重大更新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 以再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 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 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 的社区记性公共场所除颤 (PAD)方案
4.运用绩效指标,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 心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 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 气。)
表1
施救者应该 以100~120次/分的速率实施胸 外按压,按压深度至少达到2英 寸(5厘米),但不超过2.4英寸 (6厘米)。 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给予患者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 后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超过1 秒,每次须使胸部隆起)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 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 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 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 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 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
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 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 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 而非A-B-C),以减少 首次按压的时间的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 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 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最近一项由Dumas等人完成的研究以及相应述 评已经建议了何时以及如何在心脏骤停中使用 EPI
在心脏骤停的第一分钟,被称为“电时相”,提示应当优 先进行除颤和持续的胸外按压。 在心脏骤停的第二阶段,或称“循环”阶段,可能是该升 压药改善胸外按压产生的冠状动脉灌注的最佳机会 在心脏骤停的第三阶段或“代谢”阶段,持续使用EPI可 能与幸存者恶化的神经结局有关。 EPI的剂量积累导致氧利用率受损、心肌耗氧量增加、心 脑缺血、心律失常、乳酸清除下降和血栓前状态。
结论
数据表明EPI在心脏骤停后的前10分钟应用可 达到最佳效果,超出时限的EPI使用可能有害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2015更新无证据表明,使用机械活塞装置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 压,相对人工胸外按压更有优势。人工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脏骤停 的救治标准。但是,在进行高质量人工胸外按压比较困难或危险的特 殊条件下(如施救者有限、长时间心肺复苏、在血管造影室内进行心 肺复苏,以及在准备体外心肺复苏期间进行心肺复苏)机械活塞装置 可以作为传统心肺复苏的代替品。
如何终止心肺复苏?
经过20分钟心肺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仍 然较低的插管患者复苏的可能性很低。尽管不能单凭此项 指标进行决策,但医护人员可以把20分钟心肺复苏后低 ETCO2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帮助确定终止心肺复苏的 时间。
ETCO2预测复苏失败
2015更新:对于插管患者,如果经20分钟 心肺复苏后二氧化碳波形图检测的ETCO2 仍不能达到10毫米汞柱以上,可将此作为 决定停止复苏的多模式方法中的一个因素, 但不能单凭此点就做决定。
谢谢
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 肺复苏的特点;以足 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 按压,保证每次按压 后胸廓完全回弹,尽 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 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 率是100至120次/分 (此前为“至少100次 /分)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 压幅度是至少2英寸 (5厘米),但不超过 2.4英寸(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