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

合集下载

粪便镜检实验报告

粪便镜检实验报告

粪便镜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粪便镜检,对病人的肠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寻找异常情况,并据此提供医生诊断参考。

实验背景粪便镜检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观察粪便中的形态学、细菌、寄生虫、寄生虫卵等,可以提供对肠道健康状况的评估。

粪便样本的提取简单方便,可以在临床一线广泛应用。

实验步骤1.收集粪便样本: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晨起第一次排便的粪便样本。

2.准备显微镜和玻片:确保显微镜和玻片干净无尘。

3.取少量粪便样品:用无菌棉签取少量粪便置于玻片上。

4.涂布粪便样品:使用另一块干净无菌玻片将粪便样品均匀涂布在玻片上。

5.固定样品:待样品涂布干燥后,用火炬轻轻加热玻片固定样品。

6.涂染药液:在固定的粪便样品上滴加适量染色液,如甲苏林酸染色液。

7.镜检观察:将玻片放在显微镜下,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样品。

实验结果经过镜检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形态学:粪便样品中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2.细菌:对粪便样品中的细菌进行观察和统计。

3.寄生虫:对粪便样品中的寄生虫进行观察和鉴定。

4.寄生虫卵:对粪便样品中的寄生虫卵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形态学异常:观察到粪便样品中出现异常颜色、形状或质地,可能与肠道疾病相关,如胃肠道感染等。

2.异常细菌:如果在粪便样品中观察到异常细菌,可能表示肠道存在感染或菌群失衡情况。

3.寄生虫感染:观察到粪便样品中存在寄生虫,可能意味着肠道寄生虫感染,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寄生虫卵异常:发现粪便样品中异常寄生虫卵的存在,也是肠道健康问题的指示。

结论通过粪便镜检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粪便样品中的形态学、细菌、寄生虫、寄生虫卵等指标,初步评估肠道的健康状况。

根据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进一步指导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参考文献[1] 《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年。

[2] Smith AC, et al. Fecal Examin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18, 52(4): 327-333.。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检查粪便样本中的各种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消化系统是否存在炎症、感染、出血等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粪便常规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检查目的:粪便常规检查旨在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

二、检查方法:1. 收集粪便样本:在患者排便后,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避免将尿液、水或其他杂质混入样本中。

2. 样本处理:将粪便样本送至实验室后,实验室技术人员会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样本离心、稀释、染色等。

3. 检测指标:粪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指标的检测:- 外观: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形状等特征。

- pH值:评估粪便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5.5-7.5。

- 隐血试验: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血,用于筛查消化系统出血情况。

- 糖类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糖类,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对糖类的吸收情况。

- 脂肪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脂肪,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对脂肪的吸收情况。

- 寄生虫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寄生虫卵或寄生虫片段,用于诊断寄生虫感染。

- 细菌培养:将粪便样本进行培养,检测是否存在致病菌感染。

三、检查结果解读: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结果及其可能的解释:1. 外观异常:如颜色异常(如黑色、红色等)、质地异常(如稀便、硬便等)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2. pH值异常:酸碱度异常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酸减少等问题有关。

3. 隐血试验阳性: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消化系统出血,如胃溃疡、结肠癌等。

4. 糖类检测异常:异常结果可能与糖尿病、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问题相关。

5. 脂肪检测异常:异常结果可能与胰腺疾病、胆囊疾病等问题有关。

6. 寄生虫检测阳性:阳性结果可能提示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阿米巴病等。

7. 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结果可能表明存在细菌感染,如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感染等。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消化道是否存在炎症、感染、肿瘤等疾病,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检查目的:粪便化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二、检查方法:1. 收集粪便样本:患者需要在收集粪便样本前进行肛门卫生,以避免样本受到污染。

可以使用专用的粪便收集器或者干净的容器收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2. 样本处理:将收集到的粪便样本放入干燥、清洁的容器中,并尽快送至医院实验室进行处理。

3. 化学分析:实验室技术人员将粪便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 隐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的潜血,可以帮助筛查消化道出血、肿瘤等疾病。

- 脂肪检测: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对脂肪的吸收情况,可以帮助诊断脂肪吸收不良等疾病。

- 糖类检测:用于检测粪便中的糖类含量,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肠道吸收障碍等疾病。

- 蛋白质检测: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对蛋白质的吸收情况,可以帮助诊断蛋白质消化不良等疾病。

- pH值检测:用于评估粪便的酸碱度,可以帮助判断消化道的功能状态。

4. 结果解读:医生将根据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不同的检测项目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医生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测项目进行解读。

三、注意事项:1. 收集样本时要避免污染,可以使用专用的粪便收集器或者干净的容器进行收集。

2. 送检样本要尽快送至医院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样本质量的变化。

3.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有关的用药情况,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4. 检查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不要自行诊断和治疗。

四、检查结果解读:1. 隐血试验:- 阴性:表示粪便中没有潜血,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较低。

- 阳性:表示粪便中存在潜血,可能与消化道出血、肿瘤等疾病有关,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 脂肪检测:- 正常:表示消化系统对脂肪的吸收情况良好。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中的化学成份和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匡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感染、肠道肿瘤等。

一、检查目的:粪便化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匡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二、检查方法:1. 采集样本:患者需要在特定的容器中采集新鲜、干净的粪便样本。

为了保证准确性,患者应避免使用任何药物或者补充剂,特殊是含有铁、维生素C等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干扰检查结果。

2. 样本送检:采集好的粪便样本需要尽快送到医疗机构的实验室进行检查。

在送检前,应确保样本的密封性和标识清晰,以避免交叉感染或者混淆样本。

3.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将对粪便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包括pH值、隐血、脂肪含量、糖含量、酶活性等。

这些检测指标可以提供有关消化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的信息。

三、检查指标及其意义:1. pH值:正常粪便的pH值通常在5.5-7.0之间。

异常的pH值可能表明胃肠道的酸碱平衡失调,如胃酸分泌异常、肠道感染等。

2. 隐血:隐血检测是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的方法。

阳性结果可能表明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结肠肿瘤等。

阴性结果并不彻底排除出血病变,因为出血量较少时可能无法检测到。

3. 脂肪含量:粪便中脂肪的含量可以反映脂肪的吸收和代谢情况。

异常的脂肪含量可能表明胰脏功能异常、肠道吸收不良等问题。

4. 糖含量:糖在粪便中的检测可以匡助评估胃肠道对糖的吸收情况。

异常的糖含量可能与糖尿病、肠道感染等相关。

5. 酶活性:粪便中的酶活性可以反映胃肠道消化功能的状态。

常见的酶活性检测包括胰脂酶、胆汁酶等。

异常的酶活性可能与胰腺炎、胆道疾病等相关。

四、注意事项:1. 采集样本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污染。

2. 采集样本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停用可能干扰检查结果的药物。

3. 送检前样本应密封和标识清晰,以避免交叉感染或者混淆样本。

粪便实验实习报告

粪便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粪便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粪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我们于近日进行了粪便实验实习。

本次实习由我国知名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指导老师负责,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粪便检测技术的理解。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粪便常规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粪便细菌学、寄生虫学检测的操作流程。

3.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对粪便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粪便常规检查(1)观察粪便的量、颜色、形状、质地等外观特征。

(2)检查粪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等。

(3)检测粪便的pH值、隐血试验等。

2. 粪便细菌学检测(1)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

(2)观察菌落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3)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 粪便寄生虫学检测(1)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涂片、镜检。

(2)观察虫卵、幼虫等寄生虫形态。

(3)进行虫种鉴定,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四、实习过程1. 实验室参观实习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布局、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

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粪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理论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测、寄生虫学检测等相关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

3. 实际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下操作:(1)粪便常规检查:观察粪便的外观特征,检查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等。

(2)粪便细菌学检测: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菌落观察、药敏试验等。

(3)粪便寄生虫学检测: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涂片、镜检、虫卵观察、虫种鉴定等。

4.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掌握了粪便检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粪便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测、寄生虫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

临床医学检验:粪便检验(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粪便检验(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粪便检验(题库版)1、填空题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的原理是Hb中的_______具有_______活性,能分解________,催化色原物质氧化呈色,其呈色的深浅与Hb含量成正比。

正确答案:含铁血红素;过氧化(江南博哥)物酶;过氧化物2、单选乳凝块便见于()A.阿米巴痢疾B.慢性菌痢C.重症霍乱D.婴儿腹泻E.过敏性肠炎正确答案:D3、判断题粪便涂片检查原虫活滋养体时应特别注意挑选粪便中有粘液或脓血部分并及时镜检。

()正确答案:对4、判断题下消化道出血粪便常呈黑色或柏油样,质软富有光泽。

()正确答案:错5、问答?患者,男,39岁,半月前自觉腹胀,乏力,入院前2天加重,出现恶心、黑便。

既往病史:2年前患血吸虫病。

查体:T 36.5℃,P 64次/分,R 16次/分,Bp 14/8kPa,神清,精神差,心肺(-),脾肋下2指可及,质中等,全腹压痛,移浊音(+),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检查:粪便OB阳性。

血液检查:RBC 3.28×10/L,HGB 96g/L。

WBC 4.03×10/L,PLT 84×10/L,中性分叶0.70,中性杆状核0.01,淋巴细胞O.17,单核细胞0.02,嗜酸性粒细胞0.10;粪便涂片镜检发现血吸虫卵,根据以上资料,该患者诊断为血吸虫病。

(1)血吸虫病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2)日本血吸虫卵的主要形态特征?正确答案:①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检查虫卵,毛蚴孵化法等;②直肠镜活组织检查:可通过对活组织的染色检查虫卵及鉴定虫卵的死活。

其形态学主要特征为:淡黄色,椭圆形,无小盖,卵壳均匀,表面常粘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侧棘短小,卵内含有一成熟毛蚴。

6、单选粪便中常可见()A.红细胞B.菱形血晶C.夏科-莱登结晶D.柱状上皮细胞E.结缔组织正确答案:E7、单选粪便出现菱形血晶见于()A.阿米巴痢疾B.伪膜性肠炎C.细菌性痢疾D.胃肠道出血E.黏液性肠炎正确答案:D8、单选脂肪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产生()A.鱼腥臭味B.酸臭味C.恶臭味D.腐败臭味E.强烈臭味正确答案:E9、单选黄色软便中见到假丝酵母菌,首先考虑的原因是()A.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B.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C.长期使用激素D.长期进行化疗药物治疗E.标本被污染正确答案:D10、多选有关粪便理学检查,正确的叙述是()A.正常粪便中可有少量黏液,呈黄色B.黑色一定是上消化道出血C.脓血便只见于细菌性痢疾D.直肠癌、肛裂、痔疮或食入大量西瓜、番茄等粪便可呈红色E.阿米巴痢疾患者的粪便常呈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腥臭味正确答案:A, D, E11、多选有关粪便显微镜检查,正确的描述是()A.粪便涂片时,加1~2滴蒸馏水混合制成涂片B.厚薄以能透视纸上字迹为佳C.用低倍镜观察寄生虫卵、原虫及食物残渣D.粪便中的细胞、原虫包囊等可染色后观察E.为扩大观察面积,可用低倍镜检查细胞、包囊等正确答案:B, C, D12、判断题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红细胞多粘连成堆,并有碎片。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标题:粪便常规检查引言概述: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对粪便样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粪便常规检查的目的、方法、结果解读以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1.1 了解消化系统功能:通过检查粪便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1.2 发现消化系统疾病:粪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消化道感染等。

1.3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粪便检查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二、方法2.1 采集样本: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避免混入尿液或其他杂质。

2.2 实验室检测:将采集到的粪便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包括颜色、质地、pH值、潜血、寄生虫卵等指标。

2.3 结果分析:医生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三、结果解读3.1 颜色:正常粪便颜色为黄褐色,如果出现异常颜色,如黑色、红色等,可能提示消化系统问题。

3.2 质地:正常粪便应该呈软糊状,如果过硬或过稀,可能与饮食习惯或消化系统疾病有关。

3.3 其他指标:如潜血检测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寄生虫卵检测阳性可能提示寄生虫感染。

四、注意事项4.1 饮食注意:在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前,患者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如红肉、胡萝卜等,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4.2 遵医嘱:在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时,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4.3 定期检查:对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及时监测病情变化。

五、结论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可以有效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检测出许多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病理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粪便化学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检查目的:粪便化学检查的目的是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等。

二、检查方法:1. 采集样本:患者需要在清晨或饭后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首先,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并使用手套和洁净纸巾清洁肛门周围的区域。

然后,用一次性塑料勺子或棍子采集适量的粪便样本,并将其放入容器中。

注意避免与尿液、水或其他污染物混合。

2.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粪便样本送往临床化验室进行处理。

实验室技术人员将对样本进行离心、稀释等操作,以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3. 化学指标检测:粪便化学检查可以包括多个指标的测定,常见的包括:- 潜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血,可用于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 脂肪检测:用于评估脂肪的吸收情况,可发现脂肪吸收不良等问题。

- 糖类检测:用于检测糖类的消化和吸收情况,可发现糖尿病等疾病。

- pH值测定:用于评估肠道的酸碱平衡,可发现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

三、结果解读:根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医生会对粪便化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粪便中不应该含有明显的隐血、脂肪或糖类。

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可能提示存在消化系统疾病或其他相关问题。

四、注意事项:1. 采集样本时要避免污染,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手套,并注意清洁肛门周围的区域。

2. 采集的粪便样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避免样本变质或污染。

3. 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有关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4. 检查结果仅供医生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总结: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一、患者准备
1.患者应在收集标本前保持患者原有饮食,并且不要进行特殊饮食、使用特殊药物或者食物补充剂,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患者要保持正常的大便节律,尽量在自然排便后直接采集标本。

二、标本采集器具
1.采集容器:标准的标本采集容器应该是干净无菌的,并且容器的底部应该有一个密封盖,避免样品的泄漏。

三、标本采集方法
1.患者在清洁马桶上排便前,可以将一定量的清洁纸杯放入马桶内,以避免污染。

2.采集标本时,使用一次性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3.使用采集棒或者塑料勺子将新鲜的粪便标本取得适量(约5毫升)放入采集容器内。

注意不能将尿液、水份、纸巾等杂质混入标本中。

4.确保标本完全填满容器,且不溢出。

四、标本运输
1.标本运输应尽量及时,不得长时间放置。

若不能及时送达实验室,可以将标本放入冰袋中冷藏,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2.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标本翻倒、震荡和温度波动,以免对标本结果产生干扰。

五、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时不能使用含有抗生素、抗菌素、抗真菌药物等药物的洗肠剂,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如因其中一种特殊原因(如禁跟踪其中一种感染源)需要消毒标本采取采用消毒标本并告知实验室。

3.采集标本应尽量避免接触尿液、洗涤剂、清洁剂等化学物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标本采集器具应避免使用与其他标本采集器具交叉污染,以免产生误差。

六、标本处理与保存
1.送检前,标本应保存在4℃以下,以免细菌繁殖。

2.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实验室人员会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检验。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提供有关消化吸收、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信息。

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粪便化学检查的目的、步骤、结果解读以及注意事项。

目的: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消化吸收、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等指标,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步骤:1. 采集样本:在进行粪便化学检查前,需要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可以使用专用的容器进行采集,并确保样本不受污染。

通常,医生会提供采样容器和详细的采样指导。

2. 样本处理:采集到的粪便样本需要进行处理,以便进行化学分析。

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样本的稀释、离心和过滤等步骤,以获取纯净的样本液。

3. 化学分析:处理后的粪便样本液将送往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实验室技术人员将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和仪器,测量样本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如pH值、蛋白质、脂肪、糖类、胆红素等。

4. 结果解读:完成化学分析后,实验室将生成一份粪便化学检查报告。

医生将根据报告中的数据和参考范围,对结果进行解读。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消化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相关疾病或病理情况。

注意事项:1. 采集样本时,应避免将尿液、水或其他杂质混入粪便样本中,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采集样本应尽量避免接触到外界的污染物,如厕所的水、洗涤剂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 在进行粪便化学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有关的症状、疾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解读检查结果。

4. 检查结果仅供医生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医生还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总结: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消化吸收、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等指标。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粪便化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消化功能、肠道吸收、肠道菌群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粪便化学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检查目的:粪便化学检查旨在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通过分析粪便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消化功能、肠道吸收、肠道菌群等方面的情况,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检查方法:1. 采集标本:患者在空肚状态下,使用专用容器采集新鲜的粪便标本。

应避免尿液和水的污染,确保标本的纯净度。

2.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粪便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实验室会对样本进行离心、稀释、加药等处理,以提取所需的化学成分。

3. 化学分析:实验室将对样本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其中的各种化学成分。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pH值、潜血、胆红素、胆汁酸、脂肪等。

三、检查结果解读: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项目及其解读:1. pH值:正常情况下,粪便的pH值应在5.5-7.0之间。

低于5.5可能表示消化功能异常,高于7.0可能表示肠道菌群失调。

2. 潜血:潜血检测用于发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阴性结果通常表示消化道没有出血,阳性结果可能暗示消化道出血或其他疾病存在。

3. 胆红素: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存在于粪便中可能表示胆道系统的问题,如胆道梗阻、肝炎等。

4. 胆汁酸: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存在于粪便中可能表示胆道系统的问题,如胆道梗阻、肝炎等。

5. 脂肪:粪便中的脂肪含量可以反映脂肪吸收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的脂肪含量较低,高脂肪含量可能表示脂肪吸收不良。

四、注意事项:1. 采集标本时,应避免尿液和水的污染,确保标本的纯净度。

2. 采集标本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以免样本质量受到影响。

3. 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有关个人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更好地解读检查结果。

粪便检查注意事项

粪便检查注意事项

粪便检查注意事项粪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粪便检查的注意事项:1. 采集样本:- 粪便样本应该是新鲜的,最好在排便后30分钟内采集。

- 采集时应避免将尿液、纸巾或水混入样本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 采集时应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最好是医用容器,以确保样本的质量。

- 采集样本的量应足够,一般建议采集直径约为2-3厘米的团块或约为10-20毫升的液态样本。

2. 饮食和药物的限制:- 在进行粪便检查之前24小时内,应避免食用含有染色剂的食物,如罗宋汤、甜点等,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 如果正在接受治疗,特别是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应在采集样本之前告知医生或实验室技师,以便他们做出相应的调整。

3. 储存和送检:- 采集完样本后,应及时将样本送到临床检验室进行检测。

最好在采集后2小时内送检,以避免样本的质量受到影响。

- 如果无法立即送检,可以将样本放入冰箱中冷藏,但不要冷冻,以免导致样本的物理性质改变。

- 在送检之前,应填写完整的样本信息表,并确保样本瓶盖紧密关闭,避免泄露或污染。

4. 个人卫生:- 采集样本之前,应以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 在采集样本时,不要将手指直接接触粪便,以免交叉污染。

- 采集完样本后,应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双手,以避免传播病原体。

5. 保护隐私:- 在采集粪便样本时,应确保隐私受到保护,避免在公共场所或他人面前进行。

- 采集完样本后,应将容器尽快密封,以确保样本的隐私性。

6. 跟踪结果:- 在完成粪便检查后,应及时向主诊医生咨询检测结果,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或进一步检查。

- 需要注意,粪便检查结果的解释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不要自己做出诊断或判断。

总之,粪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但在进行粪便采集和检验前,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遵循。

准确采集和储存样本,遵循个人卫生原则以及保护隐私是进行粪便检查的关键。

对于粪便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处理,应该寻求专业人员的意见和指导。

兽医实验室检查—粪便检验

兽医实验室检查—粪便检验

二、粪便化学检验
(一)粪便酸碱度测定 一般是用pH试纸测定粪便的pH。粪便酸碱度
与饲料成分及肠内容物的发酵或腐败过程有关。 当肠管内糖类发酵过程旺盛时,粪便的酸度增加, 当蛋白质腐败分解过程旺盛时,粪便的碱度增加, 见于胃肠炎等。
(二)粪便潜血检验
1.取少量粪便涂于干净载玻片上(约二分硬币大)
2.将玻片在酒精灯上缓慢通过数次,以破坏粪中的酶类
(二)粪便的颜色和气味
在排除由于饲料成分等因素影响外,应注意 犊牛和仔猪下痢时,粪便呈灰白色或黄白色;便 秘时粪便色深;机械性黄疽的病畜粪便可呈淡粘 土色;肠道出血时,粪便呈红色(后部肠管出血) 乃至黑色(胃及前部肠管出血)。
肠卡他、胃肠炎时,由于内容物的发酵和腐 败,粪便呈酸臭味。
(三)粪便的异常混有物
— + ++ +++ ++++
(三)诊断意义 检验呈现阳性,表明尿中或粪中有肉眼看不出的少量血 液,见于泌尿器管或消化道有出血性病变。
项目九 粪便检查
一、粪便的感观检查
(一)粪便的数量、形状和硬度 不同种属动物,其粪便的正常形状各异。在观
察粪便的数量和形状、硬度时,应注意排除动物 采食饲料的数量、种类、质量和含水量等因素的 影响。一般在腹泻时(尤其是初期)粪便量多而稀 薄,且不呈固有的形状;便秘时,由于水分为肠 壁吸收,粪便少而干硬。病程经过较长的便秘, 粪便可呈算盘珠子状。
粪便中混有物和性状的变化,对于区别胃肠炎的种类 和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卡他性胃肠炎时二,、粪粪便便稀化软学,检并验有黏液;急性、重度 的肠炎,粪便呈粥样或水样;粪便中混有血液或呈黑色, 则为出血性炎症(如犬的细小病毒性肠炎时)。如血液只附 于粪球外部表面,并呈鲜红色时,是后部肠管出血的特征, 而均匀混于粪便中,并呈黑色时,说明出血部位在胃及前 段肠道。粪便中混有脓液是化脓性炎症的标志;如粪便中 混有脱落的肠黏膜,则为伪膜性与坏死性炎症的特征

粪便常规检验操作

粪便常规检验操作

粪便常规检验操作1.采样准备2.采集样本患者在排便后使用一次性手套,使用取样勺将新鲜的粪便样本取出约2-3克,放入塑料收集盒中。

注意避免外界污染,尽量只取粪便的一小部分,避免混入尿液、纸巾等。

3.样本标识4.送样到实验室将采集好的粪便样本放入密封袋中,并将样本袋和相关资料一起送到医院实验室。

注意在送样之前,避免样本的外观发生变化,如干燥或液化。

5.实验室操作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接收到样本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他们会观察样本的颜色、形状、气味等,以了解样本的特征。

然后,将样本放在实验台上,准备进行进一步的常规检验。

6.常规检验项目常规检验项目通常包括外观检查、pH值测定、潜血试验、隐血试验等。

这些项目有助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并检测相关疾病。

外观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来评估患者的排便情况。

健康人的粪便一般为棕色,形状软硬适中,没有明显的异味。

pH值测定是用来检测粪便的酸碱度,通过将粪便样本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来判断。

正常粪便的pH值一般在5-8之间。

潜血试验是用来检测粪便中是否有隐血存在,是早期发现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大肠癌等)的重要指标。

常用试剂有潜血试纸、酮胆红素试纸等。

隐血试验是一种比较敏感的检测手段,通过使用特定试剂将潜血与试剂反应,观察是否产生颜色变化。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消化系统出血的存在。

7.结果判读检测完成后,实验室技术人员根据不同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判读。

根据试验结果的正常范围和临床数据,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8.结果记录与报告实验室人员将检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根据需要生成相应的报告。

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呈现患者的检测结果,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诊断建议。

总结而言,粪便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粪便样本进行外观观察和不同项目的检测,可以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检测相关疾病。

操作流程包括采集样本、送样到实验室、实验室操作、常规检验项目、结果判读以及结果记录与报告等步骤。

实验室诊断二粪便检查(ppt)

实验室诊断二粪便检查(ppt)

脂肪滴
• 正常犬猫粪便中极少看到 脂肪滴,粪便中出现大小 不等、圆形、折光性强的 脂肪滴时见于急性或慢性 胰腺炎及胰腺癌等
木栓细胞、植物纤毛
酵母菌
• 大量出现时常见于动物服用酵母片等含酵母 菌的微生态制剂后的粪便
气泡
花粉颗粒
吸虫
• 肠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虫卵之一
滴虫
• 滴虫的折射率 与粪便样本背 景折射率相似, 镜检时须通过 滴虫的运动来 发现,较难检 出
真菌(白色念珠菌)
• 100*10 • 肠道致病菌 • 引起腹泻和肠粘膜脱落等
白细胞(脓细胞)
• 正常粪便中没有或偶 尔看到
• 肠道炎症时,常见中 性粒细胞增多,但因 部分倍消化吸收,难 以辨认
检查方法
• 饱和盐水漂浮法:取少量粪便与试管内, 加饱和食盐水充分混匀后并使液面稍高出 试管口,上覆以盖玻片,使液体与盖玻片 充分接触,静置30分钟后取下盖玻片,把 液面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 直接压片法:取一小块粪便防御载玻片上, 加上2-3倍生理盐水混匀后,加盖玻片镜检
• 蛔虫: • 球虫: • 滴虫: • 钩虫: • 绦虫:
10X 10镜、 20 X10镜 40X 10镜、 100 X10镜 40X 10镜、 100 X10镜 40X 10镜、 100 X10镜 10X 10镜、 20 X10镜
蛔虫
• 直接压片法或饱和盐水浮集法
球虫
• 饱和盐水浮集法
绦虫
• 饱和盐水浮集法 • 犬复孔绦虫卵
钩虫
• 饱和盐水浮集法 • 卵壳为明显的一层,内含多个卵胞,卵壳与卵胞间清澈透明
实验室诊断二粪便 检查(ppt)
(优选)实验室诊断二粪便检 查
粪便的性状
• 粘液粪便 1、小肠炎时,多分泌的黏液和粪便呈均

大便培养报告

大便培养报告

大便培养报告背景大便培养(也称为粪便培养或粪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用于分离和识别人体消化系统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

此报告旨在介绍大便培养的步骤和分析结果。

实验步骤1. 采集样本首先,需要收集新鲜的大便样本以进行培养。

最好在排便后不久采集,以确保样本的新鲜度。

使用一次性手套和塑料容器,将大便样本直接收集到容器中。

2. 样本处理将样本容器密封,并将其送至实验室。

在送达实验室之前,确保样本不会受到污染或温度变化。

3. 培养菌落在实验室中,技术人员将样本进行培养。

他们将大便样本分别涂抹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以促进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常用的培养基有MacConkey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和Sabouraud葡萄糖培养基。

4. 培养基分析在培养基上,细菌和真菌会形成可见的菌落。

技术人员会观察这些菌落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这些观察结果可以提供有关样本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初步信息。

5. 细菌鉴定为了进一步确定细菌菌落的种类,技术人员会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鉴定。

常用的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氧需求测试和代谢产物分析。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技术人员确定细菌的形态特征、代谢能力和耐药性等信息。

6. 报告生成基于上述步骤的结果,实验室将生成一份报告。

报告会列出检测到的细菌和真菌种类,并可能包括对每种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结果解读通过大便培养,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细菌和真菌种类:报告会列出检测到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存在哪些微生物。

2.抗生素敏感性:如果在报告中提供了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不同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这些结果对于抗生素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3.潜在感染风险:通过识别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大便培养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感染疾病。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粪便的外观、颜色、质地、气味等指标,以及检测其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等来判断消化系统的状况。

一、检查目的粪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匡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检查方法1. 采集粪便样本:在检查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并将其放入特制的容器中。

采集时应避免将尿液或者水等杂质混入样本中。

2. 观察外观指标:将粪便样本倒入透明的容器中,观察其外观指标,包括颜色、质地、气味等。

正常情况下,粪便应为棕色或者黄褐色,质地柔软但不稀烂,气味较为特殊但不臭味刺鼻。

3. 化学检测:将粪便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化学检测,以检测其中的化学物质含量。

常见的化学检测项目包括隐血试验、脂肪检测、糖类检测等。

这些检测可以匡助医生评估消化系统的吸收和排泄功能。

4. 微生物检测:将粪便样本进行培养,以检测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这些检测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消化系统感染或者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

5.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需要,医生还可以要求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寄生虫检测、肠道菌群分析等。

三、结果解读根据粪便常规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进而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果解读:1. 颜色变化:异常颜色的粪便可能与饮食、药物或者疾病有关。

例如,黑色粪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白色粪便可能是肝胆系统问题的表现。

2. 质地变化:稀烂的粪便可能是消化不良、肠道感染或者肠道炎症的表现,硬便可能是便秘的表现。

3. 化学物质:隐血试验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脂肪检测异常可能与胰腺功能异常有关,糖类检测异常可能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关。

4. 微生物检测:异常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可能提示肠道感染、寄生虫感染或者菌群失调等问题。

四、注意事项1. 采集样本时应避免将尿液或者水等杂质混入样本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色素检查
粪胆红素检查:粪便中无胆红素,在哺乳幼畜因正常 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年家畜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 或因腹泻等肠蠕动加速,使胆红素未被或来不及被肠 道细菌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阳 性。如胆红素部分被氧化为胆绿素,则粪便呈黄绿色。 粪胆原与粪胆素检查: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 菌分解为尿胆原(粪胆原),尿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 收进入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停留时被氧化为尿 胆素(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粪胆素的存在 使粪便呈棕黄色。胆道梗阻时粪胆素减少,粪便淡黄 或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粪胆素试验为阴性反应。溶 血性疾病由于粪胆素含量增多,粪色加深。肝细胞性 黄疸粪胆素可减少,也可增多,视肝内梗阻情况而定。 若留粪便作粪胆原定量检查则更有助于诊断。
细菌成分
健康动物粪便中菌群较多,检查细菌的 粪便应用棉拭子插入肛门蘸取,或扑杀 动物后由肠管采取。临床上长期使用广 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患慢性消耗性 疾病及伪膜性肠炎时,可导致肠道菌群 失调。在细菌性肠炎时,通过粪便涂片 和细菌培养,可初步确定病原。
隐血试验
隐血:胃肠道少量的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以 致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显微镜下也不能证实。这 种肉眼及显微镜均无法检测的微量血液称为隐血或 潜血。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 要价值。 方法:邻联甲苯胺法、联苯胺法等。 阳性结果:见于出血性胃肠炎、牛创伤性网胃炎、 真胃溃疡、犬钩虫病、消化道恶性肿瘤、溃疡性结 肠炎等。 假阳性反应:采食动物血粉、肉类及大量青绿饲料 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因为青草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草食动物的粪便应加热,以破坏酶的活性,防止干 扰检验结果,肉食动物应禁食肉类食物3d。
细胞成分
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肠 道炎症时增多。结肠炎症时如细菌性痢疾,可见大量白细 胞、脓细胞、小吞噬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 (如钩虫病)时,粪便中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红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时可 出现,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癌等。 吞噬细胞:直径为中性粒细胞的3倍以上,圆形、卵圆形 或不规则形,核形多不规则,胞浆常含有吞噬颗粒及细胞 碎屑,见于细菌性痢疾和直肠炎症时。 肠黏膜上皮细胞:为柱状上皮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柱状, 两端圆钝。正常粪便中不易见到。结肠炎症时,上皮细胞 增多,常夹杂于白细胞之间,伪膜性肠炎时粪便的黏膜小 块中多见,胶冻样分泌物中大量存在。 肿瘤细胞:消化道肿瘤,可能发现成堆的癌细胞。
第三章 粪便检查
☺ 粪便检查是兽医临床上了解消化系统病理变化 的一种辅助方法。正常粪便由消化后未被吸收 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无机 盐和水分等组成。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 消化道及与消化道相通的肝、胆、胰等器官有 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等疾病以及了解胰 腺和肝胆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功能状况。临床上 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只能粗略推断病因,显微 镜检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肠道寄生虫病 的诊断必不可少,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 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寄生虫- 寄生虫-涂片法
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滴1~2滴生理 盐水或清水,用牙签挑取少许粪 便加入,混匀,除去较大或过多 的粪渣后均匀涂成一薄层,覆以 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一般 每份样品应检查三张涂片。
寄生虫- 寄生虫-沉淀法
是利用一般虫卵相对密度均大于1(水相对密度)的 原理,以除去粪便中较水轻的杂质和水溶性成分的 方法,使虫卵检查时粪渣较少,背景清晰。其方法 是在烧杯中加清水40ml,取粪便4g放人烧杯中,充 分搅拌后用铜筛过滤,将滤液离心1~3min,倒去 上清液,取沉淀物镜检。也可在沉渣中加入饱和盐 水,搅拌后再离心l~2min,用吸管向离心管内加 饱和盐水使液面稍突出于管口,经5~15min后,用 玻片轻贴液面蘸取粪液,迅速翻转,加盖玻片进行 显微镜检查。此法检出率较高。
粪便酸碱度测定
一般是用pH试纸测定粪便的pH。粪便酸碱 度与饲料成分及肠内容物的发酵或腐败过 程有关。草食动物的正常粪便呈弱碱性反 应,但马的粪球内部常为弱酸性。当肠管 内糖类发酵过程旺盛时,粪便的酸度增加; 当蛋白质腐败分解过程旺盛时,粪便的碱 度增加,见于胃肠炎等。
结束
再见!
粪便检查内容
显微镜检查
细胞 饲料残渣 寄生虫和寄生虫卵
涂片法 沉淀法 漂浮法

细菌
化学检查
隐血试验 胆色素检查 粪便酸碱度测定
显微镜检查方法
由粪便的不同部分采取少许粪块,置于 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用牙签混 合并涂成薄层(以能透过书报字迹为宜), 涂片后覆以盖玻片镜检,仔细寻找细胞、 寄生虫卵、细菌、原虫,并观察各种食 物残渣以了解消化吸收功能。如查阿米 巴包囊时加做碘液法。
寄生虫- 寄生虫-漂浮法
利用一些虫卵比重小于饱和盐水的原理,使虫 卵浮集于饱和盐水的表面,以提高虫卵检出率 的方法。适用于比重较轻的线虫和绦虫卵。 方法:取2g粪便放人烧杯中,加入10倍的饱和 盐水,充分搅拌后用铜筛过滤,将滤液分装于 试管中并使液面稍突出于管口,经5-15min后 用载玻片蘸取粪液镜检。也可将滤液静置 20min,用直径0.8-1.0cm的有柄铁丝圈接触 滤液表面,则在铁丝圈内形成一层薄膜,然后 将这层薄膜滴在载玻片上,置显微镜检查。
饲料残渣成分
淀粉颗粒: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呈特殊轮状结构的颗 粒,滴加碘液后染成蓝色。见于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 能不全等。 脂肪小滴:健康动物粪便中很少见到脂肪小滴,粪便中脂肪 含量增多表示脂肪吸收不全,常见于肠炎、肝脏及胰腺疾病 等。镜检见大小不一、圆形、折光性强的脂肪小滴,经苏丹 Ⅲ染色呈橘红色或淡黄色。 肌肉纤维:肉食动物粪便中可见少许淡黄色条状、片状的横 纹肌纤维片,但在一张盖玻片下不应多于10个,当加入伊红 后可染成红色。肠蠕动亢进、腹泻、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 增多。 粪便中还可见到大量的植物纤维及完全未消化的饲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