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原理第1章 绪论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Cyberspace)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Cyberspace)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Cyberspace)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
方滨兴:在信息通信技术的硬件、代码、数据、应用4个 层面,围绕着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4个核心功 能,针对网络空间的设施、数据、用户、操作4个核心要 素来采取安全措施,以确保网络空间的机密性、可鉴别 性、可用性、可控性4个核心安全属性得到保障,让信息 通信技术系统能够提供安全、可信、可靠、可控的服务 ,面对网络空间攻防对抗的态势,通过信息、软件、系 统、服务方面的确保手段、事先预防、事前发现、事中 响应、事后恢复的应用措施,以及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 行使,既要应对信息通信技术系统及其所受到的攻击, 也要应对信息通信技术相关活动的衍生出政治安全、经 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与国防安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问题七:互联网的级联特性
互联网是一个由路由器将众多小的网络级联而成的大网 络。当网络中的一条通讯线路发生变化时,附近的路由 器会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向其邻近的路由器发出 通知。这些路由器接着又向其他邻近路由器发出通知, 最后将新路径的情况发布到整个互联网。也就是说,一 个路由器消息可以逐级影响到网络中的其它路由器,形 成“蝴蝶效应”。“网络数字大炮”
生存性)
系
机
统
密
以保护信息 属性空间 为主的属性
性
机密性:保证信息在产生、传 输、处理和存储的各个环节中
为 主
可控性:系统对拥有者来说 是可掌控的,管理者能够分
第 1 章 安全学原理绪论
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的刘潜定义: 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中的身心安 全(含健康,舒适,愉快乃至享受),已达到保护劳动 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 横断科学. 4,部分学者认为: 研究生产中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及进பைடு நூலகம்随 机安全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工程学特指安全科学. 5,综合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 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 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 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 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 与危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 与危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 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第 2 节 安全基本概念及特征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感到有 保障的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
首先指外界使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态; 也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因 素); 将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 全条件有机结合就构成安全整体.
2.1 安全的基本概念
1,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
获取和掌握安全工程技术的理论依据 安全技术工程学 安全社会工程学 安全系统工程学 安全人体工程学 根据组成安全因素的不同属性和作用机制,各分支学科又分为 四组:
安全技术工程学 安全卫生工程学等: 根据设备因素对人的身心危害作用的方式不同; 安全社会工程学组(安全管理工程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法 学,安全经济学等): 根据调节安全人与人,人与物及物与物联系的不同原理和 采取的不同分法; 安全系统工程学组(安全信息论,安全运筹学,安全控制 论): 根据安全系统内各因素作用或功能的不同 安全人体工程学组(安全生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人机工 程学): 根据外界危害因素对人的身心内在作用机制影响的不同, 人机联接方式不同而分.
安全管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解决安全问题的三种手段(1)事故预防:技术手段,教育,法制(2)应急措施(3)保险补偿2、安全定义: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与其保障条件。
3、危险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对环境的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论述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与矛盾性,与两者的辨证关系。
(1)安全的相对性a,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b,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的。
(2)危险的相对性a,存在一切系统的空间,时间内。
(3)二者辩证关系矛盾的,相互依存的。
5、事故隐患定义:潜在的事故祸害,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泛指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食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
6、本质安全定义:设备、设施、技术工艺含有的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
7、安全生产定义:是指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和工作秩序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子,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设施免遭损失,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8、劳动保护定义:(1)狭义: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广义: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与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9、论述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的区别10、安全管理定义: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11、安全管理学的基本任务:御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
12、论述中庸哲学论在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利和弊。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认识未遂事故研究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与困难?(1)未遂事故: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安全工程导论第1章绪论
11
第十一页,共29页。
§1.1.2安全(ānquán)的基本特征(2/4)
3 .安全(ānquán)的相对性
安全(ānquán)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ānquán)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ānquán)本质的认识, 向安全(ānquán)本质化逐渐逼近。影响安全(ānquán)的素很多,以明显和潜隐形式表征客观(宏观)安全(ānquán)。 安全(ānquán)的内涵引申程度及标准严格程度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承受的范围,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政治经济状 况,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安全(ānquán)法学观念,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等现实条件。安全(ānquán)标准应当成为 保护公众的安全(ānquán)规范,并以严格的科学依据为基础。公众接受的相对安全(ānquán)与本质安全(ānquán)之 间有差距,现实安全(ānquán)标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并随着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而提高。
安全科学学科建设:安全工程、卫生工程、职业卫生医学以及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管理工程等工程技术与技术科学两个(liǎnɡ ɡè)安 全科学技术层次,在国内外也都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开始向基础科学和哲学层次升华,初步提出了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安全 科学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
7
第七页,共29页。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jǐ ɡè)基本概念(1/3)
9
第九页,共29页。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jǐ ɡè)基本概念(3/3)
安全原理 第一章 教案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物的不安全状态。 • 不安全行为:曾经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违章操作 ·违章指挥 ·违反劳动纪律 • 不安全状态:事故隐患 • 杜绝三违、根除隐患
二、轨迹交叉论
•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 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 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 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早期事故致因理论
• 急救设施不足,专职医务人员奇缺,受伤人 员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 1909年全美国的工业死亡事故共达3万起。 • 宾夕法尼亚钢铁公司4年间75%的工人发生过 工伤事故。
• 法庭判决的原则是,工人理应承受所从事的 工作中的一切危险。发生伤亡事故后工人很 难得到赔偿。
保护劳动― 工业安全的基本任务
• 恩格斯指出: 组织劳动, 保护劳动, 以使无产阶级利益不受资本势力的侵犯, 这是共产主义原则。
事故频发倾向论
1919年H.Greenwood H.H.woods: 工厂中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少数工人, 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事故频发倾向:个别人 容易发生事故的 稳定的 个人内在的倾向 对策:筛选
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
•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事故。 • 安全科学是阐明事故发生、发展和预防规 律的科学。 • 安全工程是防止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事故 所必须的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系。
事故的基本概念
•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 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 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 事件。 • 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 染。 • 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尤其受到关注。
安全学原理资料整理
安全法学资料整理第一章绪论安全指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单元(或设施)。
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系统,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安全评价:对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可以有:系统安全评价,随机安全评价等。
本质安全化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具有不易发生事故含有内在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功能且能承受人为操作失误部件失效的影响 在事故发生后具有在我操作保护能力。
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他们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
安全四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系统1何谓安全?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安全表述的可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过程的趋势或状态是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包括身体的、精神的)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安全表述的还可以是一种特定的技术状态,即满足一定安全技术指标要求的物态;安全所表述的还可以是人们的一种理念,即人和物不会受到伤害和损失的理想状态。
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前无知的安全认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后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由于形成了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等进入了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第四阶段是当今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3.安全的基本特征,了解安全的基本特征有何作用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是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
安全学原理(第一章)
§绪论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二、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 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 中国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35%以上;工矿 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率下降25%以上;一次死 亡十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
§绪论1-0 概 述
(四)、航空航天工业灾害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绪论1-0 概 述
(五)、交通运输事故 • 自1885年1月德国人本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带 来了数不尽的生活便利、经济效益。然而,它又引发出 接连不断的人为灾害,使人们蒙受了难以计数的损失
1957年10月,大火烧毁了英国温斯克尔核综合设施的一座生产钚的 反应堆芯,向大气中放出放射性云雾。这次辐射泄漏导致数十人患 癌症死亡 1986年4月,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 堆芯爆炸,使辐射泄漏到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爆炸的直接后果是 28人死亡,数十万人从这个地区撤离 2001年8月,轰动世界的俄国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
大气除受到有毒气体污染外,还受到大量工厂排出的粉尘污染。据 统计,地球上每年的降尘量达到1-3.7亿吨,许多工业城市每年每平 方千米平均降尘量为500t,个别城市高达1000t
§绪论1-0 概 述
(二)、核灾害 • 核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物,可以杀伤动 植物的细胞分子,破坏人体DNA分子并诱发癌症:
§绪论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安全管理学》课程标准
《安全管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Z08004建议课时数: 64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先修课程:《安全学原理》后继课程:《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安全管理现状和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态势,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二)设计思路在《安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了解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我们采用多媒体等手段,引入案例,为学生讲解最新的安全生产事故,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主要课时安排如下:二、课程目标(一)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事故致因理论,熟悉我国安全管理体制,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使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掌握安全管理所需的企业管理、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企业所处的法律法规环境;(2)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内容;(3)掌握安全法律法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等安全管理技术的基本内容;(4)学会如何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掌握基本流程。
(二)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三、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
(二)教学任务安排本课程共有70学时的课堂教学,教学安排如下: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对课程内容中许多抽象、复杂、不直观、学生难以理解接受的概念,采用形象逼真的图件、动画以及录相形式讲授;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提问、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灵活使用,着重启发学生思维理解和想象力。
2、本课程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及方法,了解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因此本课程重点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及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讲解,并运用大量案例结合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第⼀章绪论第⼀节概述安全学原理,就是伤亡事故发⽣、发展及预防原理,是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之⼀,是指到安全⼯作实践的。
科学:⽣产科学和安全科学第⼆节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安全是⼈的⾝⼼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换⾔之,⼈的⾝⼼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安全整体。
⼈的⾝⼼安全程度及其事物保障的可靠程度构成安全度(安全量)的概念安全分为狭义安全和⼴义安全:狭义的安全是指某⼀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
⼴义安全,即⼤安全。
是以某⼀系统或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活安全与⽣存安全领域,形成了⽣产、⽣活、⽣存领域的⼤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
⼈类对安全认识历程:1,物质(不⾃觉)安全认识阶段2,局部安全认识阶段3,系统安全认识阶段4,动态安全认识阶段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的⾝⼼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转化规律的学问。
即安全科学时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安全⼯程中的⼏个基本概念(1) 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平。
(2) 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
注意两点:⼀、本质安全化的相对的,⼆、⽣产是⼀个动态的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
⼈——机——环境系统⽇常随机的⼀般性事故损失并未彻底消除。
(3) 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物作⽤导致⽕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4) 重⼤事故:⽕灾、爆炸或毒物泄漏、后果严重。
具有三特征:⼈⾝安全,伤亡严重,财物受损失与摧毁,环境严重污染。
◆2002年11⽉1⽇起实施的《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中界定:重⼤事故,死亡三⼈以上,财物损失;特⼤事故,死亡⼗⼈以上,财物损失。
(5)重⼤危险源:⽣产,加⼯,搬运,使⽤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6)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管理的起点和终点)和随机安全评价两类:(7)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精选安全学原理讲义ppt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第三章 安全观第四章 安全认识论第五章 安全方法论第六章 安全生理和心理分析 第七章 安全社会原理第八章 安全经济原理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的重要性 一组数据: 1、1984年1月19日,墨西哥城的天然气泄漏爆炸,导致452人死亡。 2、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物泄漏事故,导致2800多人死亡,12.5万人中毒。 3、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火灾,导致100多人死亡。 4、2002年,烟台海难事故。 5、2003年,四川井喷事故。 6、一系列的煤矿事故等。 由此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对人类本身来说,安全就是生命。
第一节 安全问题及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2、国内安全科学的发展
两个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劳动保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监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类企业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专职人员。这时期安全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劳动保护方面的,即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在50年代仅有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以及煤炭科学研究院下设的部分研究室等有限的几个科研部门,科研人员不超过千人。 70年代末至今,劳动保护的行政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加强。自1980年开始,每年开展全国安全月活动,为加强劳动保护干部的继续工程教育和生产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各省、市劳动部门已普遍建立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大的工业企业还建立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室。到1983年全国建成安全类科研机构Leabharlann 1个,研究人员发展到4000余人。
第二章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
一、安全问题1、工业、矿山灾害2、交通运输事故3、化学污染问题4、大气污染问题5、核灾害6、航天航空工业灾害二、国内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1、国外安全科学发展的历程德国于1863年建立的威斯特优利亚采矿联合保险基金会;各国大学设立安全工程专业; 国际上盛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1安全科学基础理论
二、安全科学的定义与性质
(二)安全科学基本特征
• 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 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适化。
•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安全的依赖比以往更加强 烈,对安全的需要也将变得更为迫切。
– 其主要特征就是知识,高新技术与产品的生产与高速 广泛流通,这就要求知识的传播系统和高新技术与产 品本身必须具有高安全可靠性。
– 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安全生存必须 进一步改造自然、控制自然;学会控制和禁止人类自 身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生存环境与条件的破坏。这就要 求我们必须建立起全面的安全观、安全科学理论与工 程技术体系,从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哲学 基础科学 技术科学
安全哲学
安全技术学
安全学
安全社会学 安全系统学
安全工程学 安全人体学
工程技术 安全工程
四、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 安 全 学 科 与 相 关 学 科 的 关 系
本章小结
• 一、基本概念
– 安全科学
• 二、基本原理
– 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 安全科学研究的对象及范畴,主要研究内容; –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安全三要素,分析其对安
目录
• 第一部分 安全工程学概述 • 第二部分 安全人机工程学 • 第三部分 安全系统工程 学 • 第四部分 机械安全工程学 • 第五部分 安全电气工程学 • 第六部分 安全管理工程学
安全学原理1绪论
运用安全学原理可以提高家庭防 盗的防范能力。例如,安装防盗 门窗、使用保险箱、采取技防措 施等,降低家庭被盗的风险。
家庭食品安全
通过了解食品安全知识,遵循食 品安全原则,保障家庭食品的安 全与卫生。例如,注意食品的保 质期、储存方式、烹饪方法等, 避免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的 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安全学的未来趋势
01
安全学将进一步与各学科交叉融合,拓展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0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安全学将不断探索 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
03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为安全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 战。
04
安全学将更加注重实践应用,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提供更加全面和 有效的保障。
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设计
运用安全学原理可以优化交通系统的设计,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例如,在道路设计中,可以运用安全学原理合理 规划车道、设置交通标志、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等,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交通安全教育
通过交通安全教育,传播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例如,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周活动、制作交通安全 公益广告等,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
总结词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和研究实际事故案例来总结经验教训和规律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在安全学原理中,案例分析法常用于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了解事故发生 的原因、过程和后果,总结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经验和教训,为类似场景的事故 预防提供借鉴和参考。
模拟法
总结词
模拟法是通过建立模型来模拟实际系统或场景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在安全学原理中,模拟法常用于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或事故发生的条件,通过模拟实验来预测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影 响和后果,为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模拟法还可以用于训练操作人员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结合就构成安全整体。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2.1 安全的基本概念
Ø 安全分为狭义安全和广义安全。 Ø 狭义的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
Ø 这种安全状态与现代化生产不适应的严重情况, 迫使从事安全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探 索事故或灾害孕育、发生、发展的规律,去寻 求一种对事物的安全性可以进行本质的定性与 定量描述,能够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的新的安全科学方法。安全科学正是在这种新 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②技术科学层次:安全工程学
➢ 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人物关系;
➢ 安全四因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与安全 系统;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2)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纵横向的分类层次 根据“安全四因素”的不同属性、作用机制以及理
论与实践的认知关系,可进行纵、横向分类。
横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纵向:相互交叉,互为基础 1)纵向学科分类:
人体科学性的安全生理、安全心理等因素。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再指导实践,从而达到理论升华,可 分为四个层次:
①工程技术层次:安全工程
解决安全保障条件,把握人的安全状态,直接为实现安全服务。 按服务对象不同,又可分为: 安全设备机械工程和安全设备卫生工程; 专业安全工程技术; 行业综合应用安全工程技术;
安全物质类:安全设备工程学等 自然科学性的安全物质因素。
安全社会类: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经济工程、安全法学 社会科学性的安全因素,指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物的
时间、空间和能量联系因素。 安全系统类:安全运筹技术、安全信息技术理论
系统科学性的安全信息与能量的整体联系因素。 安全人体类:安全生理学、安全心理学
T:可靠性理论,安全技术(防火防爆技术、机电安全、运输安 全等)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MT:人机关系,人机设计 ME:职业病,环境标准 TE:环境检测,自动报警空竹 MET:安全系统安全成,安全管理工程
(3)安全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
技术和方法研究方面还未取得大的进展。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例如: 每年在世界各国都时有灾难性的重大事故发生(矿难、
工业事故、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海啸等),造成严 重的人身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 在世界范围内,煤矿重、特大伤亡事故较严重,而中国尤甚。 世界煤矿重大事故80%发生在中国,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 80%为瓦斯事故(窒息、突出、爆炸),而瓦斯事故的80% 以上为瓦斯爆炸事故。
Ø 学习目的: 了解安全科学的来龙去脉,理清安全科学的研
究范畴和学科体系,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为后叙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及方法
➢ 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后,懂得保护人身健康、保护
国家财产、保护环境、加强理论与安全新技术的研究。 ➢ 学习要求:
通过对系统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然后得出其发 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 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两类。 7)固有危险度:
系统的设备和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它用两个衡量参数以确定之:
设备及物料单位数量具有的致害能力; 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 并人身伤亡,财物严重受,环境严重污染的事故。
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界定: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5)重大危险源: 生产、加工、搬运与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
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 6)安全评价:
安全的自然属性 安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安全的伴生性
安全的社会属性 安全利于社会稳定 人类活动影响安全和破坏安全
安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耦合 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属性的制约,是社会化得自然属性; 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耦合,本质(在哲学)上就是 矛盾的统一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二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的刘潜定义:
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中的身心安 全(含健康、舒适、愉快乃至享受),已达到保护劳动 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 横断科学。
4、部分学者认为:
研究生产中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及进行 随机安全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工程学特指安全科学 。
作用绝对的最小化,或至少使这种危害作用限制 在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这个目标,安全科学的 特定功能是获取及总结有关知识,并将有关发现 和获取的知识引入到安全工程中来。这些知识包 括应用技术系统的安全状况和安全设计,以及预 防技术系统内固有危险的各种可能性。 2、 J.格森定义: 安全科学研究人及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建 立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equilibrated sysbiosis) 为目的。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2020/11/25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第1节 引言
Ø 安全,是人类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 如果人们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生命与健康的 基本保障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 纵观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历程,安全思想贯穿其始终。
Ø 现代社会的安全问题:环境安全、核安全、交通运输事故、 矿山和工业安全。
3.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1)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 人:安全人体 是安全的主题和核心,是研究一切安全问题的出发 点和归宿。人既是保护对象,又可能是保障条件或者 危害因素,没有人的存在也就根本不存在安全问题。 物:安全物质
可能是安全的保障条件,也可能是危害的根源。能 够保障或危害人的物质存在的领域极其广泛,形式也 很复杂。甚至可以说它散布于人类身心之外的所有客 观事物之中。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技术。如生产安全、机械 安全、矿业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Ø 广义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系统或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 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了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 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 2、安全的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2.1 安全的基本概念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 人与物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
安全人与物的关系,广义上讲是人安全与否的纽 带。即包括人与物(含人与人、物与物)的存在空间 和时间,又包括能量与信息的相互联系。
瓦斯爆炸要素:瓦斯、火源 、氧气
发生瓦斯爆炸必要条件:
把“安全人与物”的时间、空间与能量联系称为“安全社 会”;“安全人与物”的信息与能量联系称为“安全系统 ”。
在马克思主义直到下应用各学科成就,建立事物共有的安全 本质规律 ✓ 安全工程应用理论与技术: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控制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信息 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各个专业领域的安全技术与理论 ✓ 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基本理论、事故经济损失规律、安全效益评价、安全技术经 济管理与决策理论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第1节 引言
Ø 安全学原理: 研究伤亡事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的原理,是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导安全工作实践 的基础理论。 问题:工人在 工厂被放置杂乱的工具拌倒而摔伤。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问题:工人上班打瞌睡导致手臂绞进设备里面而发 生事故。事故原因?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第1节 引言
5、综合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 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 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 方法和知识体系。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从以上不同的定义可以看出,随着安全工作的深入 ,安全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充实,将来肯定会有一个在内 涵和外延上都很恰当的定义。
✓ 例如:2005年1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 示,2004年我国煤矿事故死亡6027人,其中有两起一次 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20年内第 28次飞行返程途中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丧生。
第1章绪论安全学原理
第1节 引言
局部安全认识阶段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中已使用大型动力机械和能源, 导致生产力和危害因素的同步增长,迫使人对这些局 部认为危害问题不得不进行深入认识并采取专门的安 全技术措施 。
系统安全认识阶段 形成了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特别是原子能和航空技 术能复杂的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必须发展与生产力 相适应的生产系统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 2 节 安全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安全的概念和属性
1 概念
安:不受危险,没有危险;全:完整、完满、齐备或指无伤害、 无损坏,无损失等。 韦氏大词典定义: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遭受危害或损害 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危险。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 健康状况)以及保障条件。
1) 安全指标: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 本质安全化:
该系统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
➢ 注意两点: ✓ 本质安全化的相对的; ✓ 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人-机-环境
系统日常随机的一般性事故损失并未彻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