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对中韩文学交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对中韩文学交流的影响
翻译,在常规认识中,它只是社会中很小一部分人的一种能力、职业、贡献;但史实表明,它始终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桥梁,是特定文化留存、发展、弘扬的要素,是一领域文明摆脱落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诱因。
翻译,曾经发挥延续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翻译,让世界命运共同体内部互鉴互促
翻译,应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展现担当
翻译对于和平发展、创新发展、稳定发展的意义本无须赘述,然而中国翻译却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这一由少数人造福绝大多数人的行业身处窘境。
韩国和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交流史。韩国文学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颇深,20世纪初新文学形成以后,韩国文学也开始译介到中国。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译介到中国的韩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急剧上升。那么,建交以后究竟有哪些文学作品、在什么时期、怎样译介到了中国呢?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本论文收集整理了1992~2008年初的这段时间,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中译本,并筛选出其中真正能代表韩国文学水准的纯文学(严肃文学)进行分析,以“中韩建交以后中国文坛对韩国纯文学的译介研究”为主题,考察了翻译事实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韩国文学作品正式冠以“韩国”的称谓被译介到中国。而且随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开放,韩国文学的译介也进入了一个相对自由发展的阶段。虽然这一时期中国的出版社为迎合市场需求把目标投向通俗小说,追求利益的目的开始左右韩国文学翻译的选题,但是仍然有为数不少的韩国优
秀的纯文学作品被译介进来。
首先整理一下韩国严肃文学的汉译情况。
1993年3月,《译林》第3期发表了李春楠翻译的短篇小说《狂乱时代》(吴独伊著),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某洋行职
员吴独伊推销进口厨具
: 就本质而言,翻译是一种人际交往。不同语言之间的人际交往需要翻译这一媒介,而且翻译对跨语言(文化)交际的作用很大。然而, 翻译学界却很少探讨翻译对跨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 本期刊发刘明东、何晓斓合作的研究成果, 旨在抛砖引玉。邓隽以非常具体的语言现象“了2”为对象, 在语用学框架内探索该现象的翻译策略。其选题和研究方法都值得学习。
作为不同民族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一种社会性行为,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码活动,又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因此, 翻译对跨文化传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翻译目的、翻译主体和翻译策略都影响跨文化传播。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
特征之一,
它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改造大自然的过
程中, 也就
是说, “语言就是人, 人就是语言”(李洪儒
2007:11)。因
此, 可以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随
着社会的发展
而发展。正是由于语言的这一社会性质, 它
便不可避免
地会反映社会文化, 对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
记载和传播
作用。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千差万别, 作为一
种信息传递
工具和特殊文化现象, 语言自产生时起就不
止一种, 不同
语言是不同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
翻译担当起
重要的桥梁作用, 无论是书面翻译还是口头
翻译, 它们都
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产生着巨大影响。
今明认为, 翻译是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步深入, 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古今明1997/2004:4)。范仲英将翻译视为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 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进行思想交流(范仲英1994/2004:13)。按照他的理解,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 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作者表达的思想, 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张今、张宁从反映论视角出发, 将翻译界定为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 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张今张宁2005:6 -7)。沈苏儒基于国内外译论的研究趋势,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进行较好的认识(沈苏儒1998:156)。他认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是把具有某一文化背景的发送者用某种语言(文字)表述的内容
尽可能充分、有效地传达给使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接受者。综上所述,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与文化, 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座桥
梁, 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这一桥梁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交际。
在翻译过程中影响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传
播的场合、目的、途径等。此外, 还有一个
重要因素, 那就
是翻译主体。根据刘再复的观点, 人的主体
性包括两个
方面:首先人是实践主体, 其次人又是精神
主体。所谓实
践主体, 指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实践对象建立
主客体关系,
人作为主体而存在, 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动,
这时人是实践
的主体。所谓精神主体, 指人在认识过程中
与认识对象
建立主客体关系, 人作为主体而存在, 是按
照自己的方式
去思考、认识的, 这时人是精神的主体。总
之, 人在实践
和认识中、在行动和思考过程中, 都处于主
体地位, 表现
出主体的力量和价值(葛校琴2006:5)。作
为翻译主体的
译者, 其文化意识往往会影响跨文化传播,
因为在翻译过
程中, 就跨文化传播而言, 译者的责任是对
源语文化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 就有了传播, 因为人们在
生产生活中
需要交流沟通来相互学习和传授经验、技能
以及共同改
造自然。传播既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 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