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我是12级地理科学专业2 班的王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我说课的流程是: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学法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地球的圈层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课内容在学习地理知识、分析地理自然现象、构建地理模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同时,本课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对本教材的其它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本内容包含的地球知识,会在以后地理学习中经常运用。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既简单又复杂,学生通过前面三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能够清楚的说明地球的形状,解释地球的运动,计算地球上的时间,在此学习基础上我们紧接着引入了地球上的空间分类即地球的圈层结构,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掌握本届内容能帮助同学们更加详细的认识地球,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教材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地震波,并没有详细介绍纵波和横波的特性以及传播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会很抽象,我会通过动态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此外各圈层的划分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压力,但我会用简明的图示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

通过对地震波部分的详解,学生可能会的其他方面的运用产生兴趣,可在课下与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学习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表,能够说出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图表提升读图分析能力。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归纳、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及各圈层特点的差异,训练综合归纳、分析对比等思维能力训练。

通过对地球结构的学习,提升空间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首先应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与自然协调发展。

四、根据新课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界面和主要特点

3.地球外部圈层相互影响和制约

重点的依据:

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球各圈层的特点的掌握,能使学生熟悉地球的组成,理解和掌握形成地球的整体框架,形成地球这个概念。

教学难点:

地震波的传播;

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

难点的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表对于读图分析能力较弱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岩石圈与地壳的位置是比较抽象的,高一学生形象思维不强,而且这两个概念易混淆,比较难区别。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学习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五、说教法

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空间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学科。要使学生“知其然” ,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过程。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自主参与性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授法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

突出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讨论法

通过讨论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问题解决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再由老师给出答案,总结归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六、说学法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应该注重自学能力的锻炼,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积极讨论,一方面吸取同学的优点,另一方面培养自己团队合作的意识。要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放映PPT,使学生更形象、深

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内容。

1、导入新课:(3—5 分钟)

通过设置情景导入新课。首先介绍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引出问题:“地震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让学生进行讨论。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让学生能够了解身边发生的新闻时事,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地理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心理学上看,兴趣使人对事物抱有向往的心情和愉快的情绪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更吸引学生参与。

2、讲授新课:(30 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把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地震波。通过学生对地震的讨论,通过讲授法引出地震波的定义及类型。在介绍特征上,我通过举出实例:“在发生地震时,人站在陆地上,会

先感到上下波动,然后左右晃动。”使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纵波速度比横波快”。

接着以问题解决法提出问题:“地震发生时,行人、飞鸟、鲨鱼受到地震波的影响分别怎样震动”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在地震波的作用即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圈层的依据上,使用了图片展示法及分析归纳法。通过展示地震波波速变化让学生读图分析以理解划分地球的两个界面。

理论依据它符合直观性原则,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观察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

第二部分:地球的内部圈层。

通过PPT图片展示逐一由外到内讲解圈层结构。在讲解地壳时,重点讲述它的特点。提出问题:“想想在我们的地球上,地形有哪些厚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洋壳薄陆壳厚的结论。

通过提问:岩浆的发源地在哪?引出软流层。重点要讲解的是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我运用了图片对比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

理论依据:对比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逻辑能力。从教学原则上看,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有步骤,有次序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第三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我首先提出问题“地球的外部圈层怎样划分” ,进行集体讨论。然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