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阶段考试试题解答
《电机与变压器》第1-5章(2021年期中考试)

《电机与变压器》第1-5章(2021年期中考试)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50题,共50分)1.变压器二次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时,如果有一相接反,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
[单选题] *A.没有电压输出B.输出电压升高C.输出电压不对称D.绕组烧坏(正确答案)2.自耦变压器的功率传递主要是( )。
[单选题] *A.电磁感应B.电路直接传导C.两者都有(正确答案)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铁心及转子铁心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的原因是( )。
[单选题] *A.减少铁心中的能量损耗(正确答案)B.允许电流通过C.价格低廉,制造方便4.要将带电抗器的电焊变压器的焊接电流调大,应将其电抗器铁心气隙( )。
[单选题] *A.调大(正确答案)B.调小C.不变5.单相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电压的相位关系取决于( )。
[单选题] *A.一次、二次绕组的同名端B.对一次侧、二次侧出线端标志的规定C.一次、二次绕组的同名端以及对一次侧、二次侧出线端标志的规定(正确答案)6.变压器运行时,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当负载阻抗增加时,主磁通将( )。
[单选题] *A.增加B.基本不变(正确答案)C.减少D.不一定7.某电动机的nN=980r/min,则该电动机是()极的。
[单选题] *A.两B.四C.六(正确答案)8.转速不随负载变化的是( )电动机。
[单选题] *A.异步B.同步(正确答案)C.异步或同步9.一台y, d11连接组别的变压器,改接为Y, y12连接组别后,其输出电压、电流及功率与原来相比,( )。
[单选题] *A.电压不变,电流减小,功率减小B.电压降低,电流增大,功率不变C.电压升高,电流减小,功率不变(正确答案)D.电压降低,电流不变,功率减小10.适用于有易燃、易爆气体工作环境的是( )电动机。
[单选题] *A.防爆式(正确答案)B.防护式C.开启式11.Y, d连接组别的变压器,若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为220 kV /110 kV,则该变压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的匝数比为()。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习题解答1-5章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1.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
地震烈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震级大时,烈度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 参见教材第10面。
3. 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度-1.55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度。
4. 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抗震计算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抗震目的提供具体数据和要求;构造措施从结构的整体性、锚固连接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弥补部分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简洁计算的缺陷。
5. 结构延性好意味可容许结构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通过结构一定程度的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造价;同时可避免产生结构的倒塌。
第二章的习题答案1. 地震波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或相近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放大;与土层固有周期相差较大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衰减甚至完全过滤掉了。
因此土层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近,2. 考虑材料的动力下的承载力大于静力下的承载力;材料在地震下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可低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因此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高于静力承载力。
3. 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 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 .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 .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5. s m v m 5.2444208.32602.82008.51802.220=+++=因m v 小于s m 250,场地为中软场地。
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烈度为7度,取80=N砂土的临界标贯值:[])(1.09.00w s cr d d N N -+=,其中m d w 5.1=土层厚度:第i 实测标贯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的上界取上部非液化土层的底面或第1-i 实测标贯点所代表土层的底面;其下界取下部非液化土层的顶面或相邻实测标贯点的深度的均值。
统计学第123阶段练习题阶段考试答案

练习题一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运用样本数据的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变量的关系属于:B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2.根据无锡市10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推断无锡市居民家庭订阅《江南晚报》的比例属于: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B3.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 分类变量B 顺序变量C 数值型变量D 离散变量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6.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C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7.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C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8.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D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9.下面哪一项属于连续性变量CA学生的籍贯B保险公司雇员数C奶牛24小时的产奶量D某杂货店一天销售的牛奶件数(箱)10.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1.调查时限是指( B)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12.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B)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13.调查项目( A )A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B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C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D是依附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指标14.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C)A划分经济类型的分组B说明现象结构的分组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D上述都不正确15.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B)A条形图B饼图C对比条形图D直方图1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A)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折线图1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B)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18.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大批量数据分布的图形( C)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19.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称为( D)A环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箱线图20.有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
教育心理学B类1-5章试题

名词解释
• 无意义学习 : • 意义学习
• 1.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 2.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 3.开放课堂教学模式—韦伯★
第七章
• 1.( ) 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 性知识 . ★ • 2.陈述性知识 是以( ) ★来表征。 • 3.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 )) 的学习 。 • 4.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问题情境、定势、 功能固着、知识经验。
三、多选题
• 1、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包括以下几个子过程 •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认知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E 动机过程 • 2、在班杜拉看来,观察学习中的模仿,可以有 • A直接模仿B间接模仿C综合模仿D象征模仿E抽象 模仿 • 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不包括 • A替代性经验B言语劝说C情绪唤醒D能力水平
二、单选题
• 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为 • A顿悟说B试误说C内话说D文化历史说 • 2、桑代克在早期的研究中提出了三条“主要学习律”。 在以下的各选项中。并不属于这三条“主要学习律”的是 • 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强化律 • 3、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不包括 • 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迁移律 • 4、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所依据的著名实 验是 • A狗分泌唾液的原理B饿猫开箱的实验C白鼠走迷宫的实验 D白鼠按压杠杆取食的实验
试题演练
第一章,绪论 单选题
•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A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 B影响学习的因素 C师生互动 •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A自然与社会, B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学科 •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A唯物主义的思想, B四大原则
二.多选题
•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A教育心理学理论 B学习的理论 C学习的影响因素 D学习的心理过程 •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A 完善心理学科,对教育实践有重要意义 B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C更新教育观念D有助于自我提高 • 3.教育心理学研究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D教育性原则 • 4.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A观察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教育总结法。 • 5.教育心理观察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完整word版)生理学期中考试(1-5章)第01套

生理学期中考试(1—5章)第一套一、单选题(共15980 题,每题1 分)1。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
葡萄糖B. Na+C。
K+D. 球蛋白E. 白蛋白2。
正常人血浆pH值为:A。
6。
35~6。
45B。
7.05~7.15C. 7.35~7.45D。
6.5~7。
75E. 8。
35~8.453。
血浆pH值主要决定于哪种缓冲对A。
KHCO3/H2CO3B. K2HPO4/KH2PO4C. NaHCO3/H2CO3D。
Na2HPO4/NaH2PO4E.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4.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A。
缺少铁B。
缺少铁和蛋白质C。
缺少维生素B12和叶酸D. 缺少促红细胞生成素E. 缺少雌激素5.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 与血浆容积之比B。
与血管容积之比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E。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6。
将血沉正常的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快的人的血浆中,红细胞的沉降率将:A。
增快B. 慢C。
在正常范围D. 先减慢后增快E. 先增快后减慢7. 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比容为:A. 20%~30%B. 30%~40%C。
37%~48%D。
40%~50%E. 70%~80%8.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 雄激素B。
雌激素C。
红细胞提取物D。
集落刺激因子E。
促红细胞生成素9.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 因子ⅢB。
因子ⅦC。
PF3D. Ca2+E. 凝血酶原10。
血小板聚集的第二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引起?A.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B. 受损伤组织释放ADPC。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D。
受损伤组织释放ATPE. 血小板磷脂胶粒11. 血小板数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斑点,主要原因是血小板:A。
不易聚集成团B。
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C. 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 影响了血管回缩功能E。
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减弱12.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
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
九年级数学阶段测试题(上册第1~5章)

九年级数学阶段测试题(上册第1~5章)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方程 x (x +3)= 0的根是( )(A )x =0 (B )x =-3 (C )x 1=0,x 2 =3 (D )x 1=0,x 2 =-3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3.关于x 的方程032)1(2=-++mx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是( ) (A )任意实数 (B )1≠m (C )1-≠m (D )1->m4.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cm AB 10=,cm BC 7=,cm AC 6=,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ED △的周长为( )(A )9cm (B )13cm (C )16cm (D )10cm 5.反比例函数y =xk(k ≠0)的图象经过点(2,6),则图像也一定经过的点是( ) (A )(-3,4) (B )(-4,3) (C )(-1,12) (D )(-1,-12) 6.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左视图面积为( )(A)3 (B)4 (C)12 (D)167.将方程0982=++x x 左边化成完全平方式后,方程是( )(A )25)4(2=+x (B )7)4(2=+x (C )9)4(2-=+x (D )7)4(2-=+x 8、某地区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2010年投入1000万元,2012年投入1210万元,若教育经费每年增长的百分率相同,则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 (A) 7% (B) 8% (C) 9% (D) 10% 9.若b (b ≠0)是方程02=++b cx x 的根,则b +c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10.如图,将△ADE 绕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顺时针旋转90°, 得△ABF ,连接EF 交AB 于H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E ⊥AF (B)EF ∶AF = 2 ∶1 (C)AF 2=FH ·FE (D)FB ∶FC =HB ∶E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把方程1)2)(32(-=-+x x 化成一般形式是 .12.已知方程0122=--kx x 的一个根是2,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k = . 13.直线y =2x 与双曲线y =xk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2,4),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的 坐标是 .1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 于点E 、F ,3,2==BC AB ,则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5.菱形ABCD 的面积是350cm 2,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是310cm ,则菱形ABCD 的较小的内角为 ,菱形ABCD 的边长为 .16.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12212=-+--x k x k 有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已知1x 、2x 为方程0132=++x x 的两实根,则208231++x x = . 18.已知P (a ,b ),Q (b ,c )是反比例函数y =x 5 在第一象限内的点,则)1)(1(c bb a -- 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解方程:07432=-+x x20.(7分)在同一时刻两根木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竿AB =2米,它的影子BC =1.6米,木竿PQ 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墙上,PM =1.2米,MN =0.8米,求木竿PQ 的长度。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1阶段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至第五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一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精密度:在规定的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2.平均样品: 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后分出的一部分样品。
3.对照实验:对照试验是检查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
在进行对照试验时,常常用已知结果的试样与被测试样一起按完全相同的步骤操作,或由不同单位、不同人员进行测定,最后将结果进行比较。
T: GB/T是指推荐性国家标准(GB/T),"T"在此读"推"。
5.样品:从交付和选择的大量物质中以某种方式取出的、与整体物质具有相同的性质的一部分物质。
6.水溶性灰分: 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镁等氧化物和盐类含量。
7.自由水:在被截留的区域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能使食品变质的反应及微生物活动可在其中进行。
这部分水保持着水本身的物理性质,能作为胶体的分散剂和盐的溶剂,如食盐、砂糖、氨基酸、蛋白质或植物胶的水溶液中的水。
8.空白试验:应与测定平行进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取相同量的所有试剂(滴定法中的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除外),但空白试验不加试料。
9.灵敏度:指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10.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
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任何食物都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AACC)表示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
(×)3.在一个酒样品中(6瓶)可以有不同批次的样品。
(√)4.食品中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
(√)5.随机抽样就是随便抽样。
(×)6.灰化的温度对灰化结果没有影响。
(×)7.食盐吃多了对身体不会有坏处的。
高财习题一到五章题目+答案

第一章【例1-1】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2007年6月5日,向国外乙公司出口销售商品一批,根据销售合同,货款共计100 0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8.1元人民币。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货款尚未收到。
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美元(100 000×8.1)81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8.1)810 000【例1-2】国内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2007年4月10日,从国外购入某原材料,共计50 000欧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按照规定计算应缴纳的进口关税为50 000元人民币,支付的进口增值税为85 000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关税及增值税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该公司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50 000×10+50 000)5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贷:应付账款—欧元500 000银行存款(50 000+85 000)135 000【例1-3】国内某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
2007年5月12日从中国银行借入英镑10 000元,期限为6个月,年利率为6%,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12元人民币。
假定借入的英镑暂存银行。
该企业的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英镑(10 000×12)120 000贷:短期借款—英镑l20 000【例1-4】国内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2007年l2月12日,甲公司与某外商签订投资合同,当日收到外商投入资本20 0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l美元=8.15元人民币,假定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
甲公司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美元(20 000×8.15)163 000贷:实收资本l63 000【例1-5】沿用【例1-1】,假定2007年6月30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则对该笔交易产生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应收账款”,采用期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820 000元人民币(100 000×8.2),与其交易日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时的金额810 000元人民币的差额为10 000元人民币,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货币性项目的原记账本位币金额。
国家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答题卷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收入_效应和_替代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1~5章课后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XY MRS XY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
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上品的价格2P ;(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12MRS 的值。
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最新)思科网络第一学期1-5章中文测试题及答案

ENetwork Chapter 2 - CCNA Exploration: 网络基础知识(版本 4.0) 1在封装过程中,数据链路层执行什么操作?不添加地址。
添加逻辑地址。
添加物理地址。
添加进程的端口号。
2TCP/IP 网络接入层有何作用?路径确定和数据包交换数据表、编码和控制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详细规定构成物理链路的组件及其接入方法将数据段划分为数据包3数据链路层封装添加的报尾信息有何主要功能?支持差错校验确保数据按照顺序到达确保送达正确目的标识本地网络中的设备帮助中间设备进行处理和路径选择4请参见图。
下列哪组设备仅包含终端设备?A、C、DB、E、G、HC、D、G、H、I、JD、E、F、H、I、JE、F、H、I J5OSI 模型各层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正确顺序如何?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应用层、物理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应用层、表示层、物理层、会话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表示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应用层6下列哪三项陈述是对局域网(LAN) 最准确的描述?(选择三项)LAN 通常位于一个地域内。
此类网络由由一个组织管理。
LAN 中的不同网段之间一般通过租用连接的方式连接。
此类网络的安全和访问控制由服务提供商控制。
LAN 为同一个组织内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访问。
此类网络的每个终端通常都连接到电信服务提供商(TSP)。
7第4 层端口指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标识本地介质中的设备标识源设备和目的设备之间的跳数向中间设备标识过该网络的最佳路径标识正在通信的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标识终端设备内正在通信的进程或服务8以下哪种特征正确代表了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管理数据流发送数据流重新定时和重新传输数据信号确定数据传输路径9请参见图示。
哪个术语正确判断出了包含于绿色区域中的设备类型?源终端传输中间10OSI 模型哪两层的功能与TCP/IP 模型的网络接入层相同?(选择两项)网络层传输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11请参见图示。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5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一、简答题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二、论述题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范;(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正式组织的特征有:(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
(2)内聚性。
(3)不稳定性。
(4)领袖作用较大。
4、(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编译原理_第1~5章习题课解答

I1 {b,c,d} {c,d,e} {c,d,e} {c,d,e} {c,d,e,g} {c,d,e}
④.DFA
I
I00
{a}
0 ΦC 0
{b,c,d}A 1 B {c,d} 1 0 E
{c,d}
1{c,dD}
{c,d,e} {c,d,f}
{c,d1,f}
1
{c,d}
{c,d,e,g}
{c,d,f}
L3={anbnambm| m,n≥0} G3(S): S→AB A→aAb|ε B→aBb|ε
L4={1n 0m 1m 0n| n,m≥0}
可以看成是两部分: 中间部分是 0m 1m : A→ 0A1 | ε
剩下两边的部分就是: S→ 1S0 | A 所以G4[S]可以写为: S→ 1S0 | A A→ 0A1 |ε
1
1
2
0
最小化: {0,1},{2}
{0,1}0={1} {0,1}1={2} {2}0={0},{2}1= ∅ ⊆ {2}或{0,1} 所以{0,1}不可分,用狀態0代表它們
0
0
0
2
1
15、给定右线性文法G:求一个与G等价的左线性文法。
S → 0S | 1S | 1A | 0B A → 1C | 1 B → 0C | 0 C→ 0C | 1C | 0 | 1
{0 {0,1 {1
}
}
}
{0,1 {0,1 {1}
}
}
{1 {0} φ
}
012 112 2 0φ
④.最小化
Π0=({0,1},{2})
{0,1}a={1} {0,1}b={2} 因此,不能再分
(b)
ba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5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苏教版2019)(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5章。
5.难度系数:0.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4,2,5A x x B =-<<=,则()R B A = ð()A .(]1,2-B .()1,2-C .()[),45,-∞⋃+∞D .()[),15,-∞-+∞ 【答案】A【解析】()2,5B =,则R (,2][5,)B =-∞+∞ ð,则()(]R 1,2B A =- ð.故选:A.2.已知集合{}{}2,,42,A xx k k B x x k k ==∈==+∈Z Z ∣∣.设:,:p x A q x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p 是q 的充要条件D .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由(){}221,B xx k k ==+∈Z ∣,{}2,A x x k k ==∈Z ∣,故B 为A 的真子集,又:,:p x A q x B ∈∈,故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3.,,,a b c b c ∈>R ,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A .22a b a c +>+B .22a b a c +>+C .22ab ac >D .22a b a c>【答案】B【解析】对于A ,若0c b <<,则22b c <,选项不成立,故A 错误;对于B ,因为b c >,故22a b a c +>+,故B 成立,对于C 、D ,若0a =,则选项不成立,故C 、D 错误;故选:B.4.已知实数a 满足14a a -+=,则22a a -+的值为()A .14B .16C .12D .18【答案】A【解析】因为()212212a a a a a a ---=+++⋅,所以()22211216214a a a a a a ---+=+-⋅=-=.故选:A.5.早在西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若221a b +=,则()()2121a b++的最大值为()A .916B .2516C .94D .254【答案】C【解析】因为()()212122221a b a b a b++=⋅+++,又221a b +=,所以()()22292121222(224a b aba b+++=⋅+≤+=,当且仅当1222ab==,即1a b ==-时取等号,故选:C6.已知函数()25,1,1x ax x f x a x x⎧-+≤⎪=⎨>⎪⎩满足对任意实数12x x ≠,都有()()21210f x f x x 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3B .[)2,+∞C .()0,∞+D .[]2,3【答案】D【解析】因为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实数12x x ≠,都有2121()()0f x f x x x -<-成立,不妨假设12x x <,则210x x ->,可得()()210f x f x -<,即()()12f x f x >,可知函数()f x 在R 上递减,则1206a a a a ⎧≥⎪⎪>⎨⎪-+≥⎪⎩,解得23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2,3.故选:D.7.已知函数()221x f x x x =-+,且()()1220f x f x ++<,则()A .120x x +<B .120x x +>C .1210x x -+>D .1220x x ++<【答案】A【解析】由函数单调性性质得:y x x =,21x y =+在R 上单调递增,所以()221x f x x x =-+在R 上单调递增,令函数222121()||1||||21212121x x x x x x g x x x x x x x +-=-+=-+=+++++,则2112()||||()2121x xxx g x x x x x g x -----=-+=-+=-++,所以()()0g x g x +-=,则函数()g x 为奇函数,且在R 上单调递增,故()()()()12121212200f x f x g x g x x x x x ++<⇔<-⇔<-⇔+<.故选:A .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0(,,)ax bx c a b c ++>∈R 的解集为(4,1)-,则29c a b++的取值范围为()A .[)6,-+∞B .(,6)-∞C .(6,)-+∞D .(],6∞--【答案】D【解析】由不等式20(,,)ax bx c a b c ++>∈R 的解集为(4,1)-,可知1和4-是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实数根,且0a <,由韦达定理可得4141b ac a ⎧-+=-⎪⎪⎨⎪-⨯=⎪⎩,即可得3,4b a c a ==-,所以()222499169994463444a c a a a a b a a a a a -+++⎛⎫===+=--+≤-=- ⎪++-⎝⎭.当且仅当944a a -=-时,即34a =-时等号成立,即可得(]29,6c a b∞+∈--+.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若集合{1,1,3,5}M =-,集合{3,1,5}N =-,则正确的结论是()A .,x N x M ∀∈∈B .,x N x M ∃∈∈C .{1,5}M N ⋂=D .{1,5}M N = 【答案】BC【解析】对于A ,3N -∈,但是3M -∉,A 错误,对于B ,1N ∈,1M ∈,B 正确,对于CD ,{1,1,3,5}{3,1,5}{1,5}M N =--= ,{1,1,3,5}{3,1,5}{3,1,1,3,5}M N =--=-- ,C 正确,D 错误.故选:BC .10.已知0a >,0b >,且2a b +=,则()A .222a b +≥B .22log log 0a b +≤C .1244a b -<<D .20a b ->【答案】ABC【解析】对于A ,有()()()()2222222222111122222222a b a ab b a ab b a b a b 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故A 正确;对于B ,0a >,0b >,有()22112144ab 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故1ab ≤,从而()2222log log log log 10a b ab +=≤=,故B 正确;对于C ,由,0a b >,知0ab >,所以()()()()()()222222222042224ab a ab b a ab b a b a b a b a b <=++--+=+--=--=--,故()24a b -<,从而22a b -<-<,所以22122244a b --=<<=,故C 正确;对于D ,由于当1a b ==时,有,0a b >,2a b +=,但2110a b -=-=,故D 错误.故选:ABC.11.对于任意的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十八世纪,[]y x =被“数学王子”高斯采用,因此得名为高斯函数,人们更习惯称为“取整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函数[]()y x x =∈R 为奇函数B .函数[]y x =的值域为ZC .对于任意的,x y +∈R ,不等式[][][]x y x y +≤+恒成立D .不等式[]2[]430x x -+<的解集为{}23x x ≤<【答案】BCD【解析】对于A ,当01x ≤<时,[]0y x ==,当10x -<<,[]1y x ==-,所以[]()y x x =∈R 不是奇函数,所以A 错误,对于B ,因为[]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所以当x ∈R 时,[]Z x ∈,所以函数[]y x =的值域为Z ,所以B 正确,对于C ,因为,x y +∈R 时,[][],x x y y ≤≤,所以[][][][][]x y x y x y x y ⎡⎤+=+≤+≤+⎣⎦,所以C 正确,对于D ,由[]2[]430x x -+<,得[]13x <<,因为[]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所以23x ≤<,所以D 正确.故选:BC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2分)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一到五章答案汇总答案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第一章 物质的微观世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一、原子核1。
原子由哪些微粒组成?(质子 )(原子核)原子( 中子 )(电子 ) 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
电子的质量相比质子和中子来说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故原子核的密度极大。
构成原子的微粒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核内 质子 数=(原子)核外 电子 数。
2。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在有关物质构成的认识中,古代学者运用了哲学思想,提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原子论等观点。
中国哲学家提出朴素的原子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 古典原子论 。
现代科学家运用了实验、模型等科学方法。
例如, 道尔顿 提出了近代原子论;汤姆逊 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 及其同事做了著名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行星 模型,即原子是由带 正电 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 原子核 和在它周围运动着的带 负 电荷的 电子 组成的,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的一个体系。
3。
什么是同位素和质量数?(1)具有相同 质子数 和不同 中子数 的同一种元素的 原子 互称为同位素。
如氢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氕、氘、氚,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12 6C、14 6C等。
(2)原子核内 质子数 和 中子数的总和称为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中 子数(N )(3)元素符号角标的意义:4。
如何计算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一般是不变的。
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是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A A1 a1% A2 a2% An an%(A1、A2…An 表示各种同位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a1%、a2%…an%表示各种同位素所占的 原 子个数百分率 )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
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根据电子的能量高低和电子通常运动的离核远近,核外电 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
第一五章试题及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1.“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是指A.原始社会吋期B.奴隶社会吋期C.封建社会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吋期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A.商品经济B.私有制C.雇佣关系D.手工工场3.西欧城市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屮,下列现象岀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生产技术显著提高②国内市场逐渐形成③社会生产分工不断扩大④形成各有特色的工业中心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②③④①4.16世纪以来,导致欧洲各国农民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牧业产品显著增长B.货币地租的实行C.自然经济的解体D.资本主义农业的产生5.当欧洲城市的行会制度在逐渐解体吋,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曾起过巨大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使大批农民沦为雇农B.使小生产者常常陷入困境C.促进市场的扩大D.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6.下列对开辟新航路原因的认识中,错误的一项是A.西欧生产力的发展B.欧洲人狂热寻求黄金C.商业危机D.为加强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7.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新航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8.16世纪,西班牙殖民扩张的重要目的是A.掠夺金银B.发展贸易C.开辟新航路D.垄断世界市场9.下列关于西班牙、衙萄牙殖民掠夺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使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使西班牙、葡萄牙完成资本原始积累③财富在这两个国家没有转化为资木④封建统治者用这些财富奢侈享斥,使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变为资本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③10.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1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意大利有悠久的文化遗产C.意大利地理位置优越D.意大利国家分裂,便于思想传播12.主张实行“强权统治”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是A.达•芬奇B.马基雅维利C.米开朗琪罗D.拉斐尔1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美术主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车辆 110 学号 姓名
1、当汽车不满足附着条件时,汽车是否一定不能向前行驶?为什么? 答:不一定。当汽车驱动力数值大于附着力时,不满足附着条件,但如果此时的附着力大于需要克服 的行驶阻力,汽车仍可以向前行驶,只是出现打滑驱动。 2、 一满载轿车以 49该车制动距离是否符合国标的规定? 答:按照 GB7258-2004 的规定,乘用车 50km/h 的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应小于 20m。当制动初速度在 极限偏差为 3% 的范围内,制动距离可修正为 L L '(v / v ')2 =19.5 (50 / 49)2 =20.3m ,不符合国标规定, 因此制动距离不合格。 3、紧急制动过程中克服制动器间隙时间内汽车并未减速,为什么汽车的制动距离包括该时间段内汽 车行驶的距离? 答:制动距离是表征汽车制动效能的评价参数,应客观地反映汽车自身的制动效能。克服制动器间隙 时间内汽车虽然并未(由制动引起)减速,但该时间段内汽车行驶的距离由汽车制动器间隙决定,显 然属于汽车自身因素,因此汽车的制动距离应该包括该时间段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4、一辆手动挡汽车,下长坡时因热衰退制动效能显著下降,这时应如何正确操作让汽车减速停车? 答:可通过逐次“抢挡” (利用发动机制动)并配合手制动来实现汽车减速停车。所谓“抢挡”是指 根据车速高低选择合适挡位来实现发动机制动。 5、谈谈你对利用附着系数的理解。 答:无 ABS 的汽车在φ≠φ0 道路上制动时,不发生抱死的 zmax<φ,为获得一定的不发生抱死的制动 强度 z,要求的最小路面附着系数就是利用附着系数。通过利用附着系数与不发生车轮抱死时的最大 制动强度 zmax 的关系式,即可求出一定附着系数(即利用附着系数)路面车轮不抱死时的最大制动强 度 zmax。 6、为什么现代轿车的主销后倾角设计得很小甚至为负值? 答: 现代高速轿车由于轮胎气压降低弹性增加, 轮胎侧偏刚度小, 由侧偏引起的稳定的回正力矩较大, 为避免总回正力矩过大造成转向沉重,主销后倾角设计值可以减小到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 (参见 汽车构造第 5 版下册 P194) 7、为什么汽车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答:1)过多转向汽车存在临界车速,有失去稳定性的危险; 2)中性转向汽车因载荷改变或轮胎侧偏刚度改变容易变为过多转向; 3)过大的不足转向量会导致转向沉重。 因此汽车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8、驱动力的作用是增加前驱动汽车的不足转向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根据附着椭圆,随着驱动力的增加,维持转向所需的 FY 将使α↑,前驱汽车α1 随 Ft 增大而增 大,增大了不足转向趋势。这是最主要原因。 (另外,汽车在弯道上以大驱动力加速行驶时,FZ1↓,k1↓,α1↑,而α2↓,汽车有增加不足转向 的趋势;前轮受半轴驱动转矩的影响会产生不足变形转向,增加了前驱动汽车不足转向的趋势;随着 驱动力的增加,轮胎回正力矩通常也有所增加,这也增加了前轮驱动汽车的不足转向趋势。 ) 9、什么是侧向稳定性系数?该值有何作用?
答:B/2hg 称为侧向稳定性系数(即坡道角为零时的侧翻阈值) 。 比较该值与附着系数的大小,如果 >
B ,汽车有发生侧翻的危险。 2hg
10、什么是 ESP?该装置起作用时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控制? 答:ESP 是英文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的缩写,即电子稳定性程序。 ESP 起作用时主要进行 3 方面的控制: 1)车轮制动力的控制(调整汽车姿态) ; 2)发动机转速和输出转矩的控制(降低车速) ; 3)变速器(电控自动变速器)挡位的控制(降低车速) 。
撰写:武汉理工大学 余晨光 2014 年 5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