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
天地之气入通五脏的正确描述
天地之气入通五脏的正确描述
天地之气入通五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说法,它认为天地之气通过呼吸、饮食和其他途径进入人体,然后通过人体的五脏进行传输和转化。
具体来说,按照中医理论,五脏包括肺、心、肝、脾、肾。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天地之气指的是大气中的气息、阳光、雨水等自然元素。
这些天地之气通过吸入空气、饮食等方式进入人体。
天地之气进入人体之后,首先通过呼吸系统,其中肺脏起到了主要作用。
肺脏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同时排出体内的废气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将天地之气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
同时,天地之气也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人体的其他脏腑。
例如,通过饮食进入的食物营养会被消化吸收,然后转化为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各个脏腑器官使用。
总的来说,天地之气通过呼吸和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然后通过五脏进行转化和传输,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这种观念在中医中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天命之谓性”: 《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天命之谓性”:《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27 13:32:21 点击:1摘要:“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
“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回答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等教育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即教育活动的展开在起点上基于生命(“天命之谓性”);在过程中循于生命(“率性之谓道”);在目的上又归于生命(“尽性”、“成己”、“成物”)。
在今天看来,《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思想仍有宝贵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天;命;性;生命;《中庸》“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
“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
一、“天”、“命”与“性”的本质内涵1. 天:生生不息、创生万物的本源存在《中庸》中的“天”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①一样,具有多重含义:其一,自然之天。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中庸》第二十六章)这里所言的天是对地而言,自然之天的色彩非常浓厚。
其二,人格意义上的天。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第二十章)朱子注解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中庸章句集注》)“诚”即是真实无妄。
“天”的本性真实无妄,其运行也真实无妄。
由“诚”到“诚之”,由“天之道”下贯成“人之道”,让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中庸》之“天”具有的某种人格上的意义。
其三,主宰之天。
《中庸》还说:“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天地之中
一 天地之中简介
“天地之中”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河南省登封市“天 地之中”少林寺历史建筑群, 共8处11项: 观星台、中岳 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 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 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 林、初祖庵等。
一:天地之中简介
•
天地之中历经 汉、魏、唐、 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 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 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 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 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 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
登封告成观星台是中国 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大 约始建于1276年,创建者 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 敬。观星台高12.6米,底 部有一面带有雕刻的矮墙, 帮助天文学家观测日影的 长度。观星台北面设两个 对称的梯道口,梯道的边 沿筑围栏一周,顺砖砌壁, 红石压顶并造60级石阶, 可盘旋登临台顶。
• 上面平铺36块青石板,上刻双 行水渠,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 北端有长条状汇水池,池两头 有汇水孔,这是古代天文仪器 上的取水装置。郭守敬通过测 量,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 日5小时49分20秒,与现代测 定数据仅差26秒。他制定的授 时历法比现在通行的公历早 300年。
二:天地之中八处十一项
•
• • • • • • • • • • 观星台 中岳庙 太室阙 启母阙 少室阙 会善寺 嵩阳书院 嵩岳寺塔 少林寺常住院 塔林初祖庵
• 中岳庙,前身为太室祠,始 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 背倚黄盖峰,北依黄盖峰, 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 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 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 瓦,金碧辉煌。
二:天地之中八处十一项
•
• • • • • • • • • • 观星台 中岳庙 太室阙 启母阙 少室阙 会善寺 嵩阳书院 嵩岳寺塔 少林寺常住院 塔林初祖庵
初中语文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4分)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4分)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①②③④3.(3分)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4.(4分)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出处、解释及赏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摘自:《庄子·外篇·知北游》解释: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跃过一道缝隙一样,很快就过完一生了。
赏析:此句演化为成语“白驹过隙”,比喻时光易逝,借以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外篇·知北游原文: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
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也。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古代成语大全及解释
古代成语大全及解释1、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2、混沌芒昧:混沌:古人想像中的天地形成以前的状态。
指上古时期人类尚未开化的状态。
也形容人无知无识的样子。
3、扭转乾坤:乾坤:天地。
比喻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整个局面。
4、乾坤再造:乾坤:天地。
再造天地,即重建江山。
5、包举宇内:包举:补佐;宇内:天地之间,即为天下。
吞并天下,占据一切。
6、戴天蹐地:犹戴天履地。
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7、撼天震地:畏:晃动;苍:震动。
震动了天地。
形容声音或声势很大。
8、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9、整顿干坤:乾坤:卦名,寓意天地,阴阳等。
环境治理国家,并使纷乱的局面显得存有秩序。
10、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或闹得很凶。
同天崩地裂。
11、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12、莫神与天,莫富于地:没有什么比天更神奇,没有什么比地更富有。
指天地养育万物。
13、海阔天高:比喻天地宽广,征程荒凉。
14、任重至远: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
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15、漫天盖地:指遍及天地之间。
16、虚而不淈:淈:穷竭。
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
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17、靦颜天壤:靦颜:整体表现出来羞愧的脸色;天壤:天地,指人世间。
形容失去气节,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18、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
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19、漫天漫地:那哥:八十。
充满著天地之间。
形容数量极多,到处都就是。
20、袖里乾坤:乾坤:指天地。
袖中藏有天地。
比喻离奇的幻术。
21、别有人间:犹别有天地。
22、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
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23、纬地经天:经、纬:织物的竖线叫做“经”,横线叫做“纬”,比喻规划。
规划天地。
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
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
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根据《尚书》和《礼记》等文献记载,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
1. 天地之道: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是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天地自然运行有一定的规律。
在《礼记》中有云:“道者,天地之君”。
古代中国人相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天地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
2. 阴阳五行: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由阴阳和五行构成的。
阴阳指的是相对的对立面,如太阳和月亮、昼和夜等。
五行则是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它们的运行规律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
3. 德行天下:古代中国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于天地之气和人事之德的互动关系。
人的德行决定了天地的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出现。
因此,人们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保持社会和谐和自然顺应的境地。
4. 易经观念:《易经》是一部古代中国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有深远影响。
《易经》中提出了“变通”的思想,即事物和自然界都是变化无常的,人们要根据变化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种观念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是以天地为基础的,认为天地有一定的运行规律,人们要顺应天地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与自然界保持和谐。
在这个观念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人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吸天地之精华 采日月之灵气,沾雨露
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沾雨露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这句话出自哪里?出自《道德经》之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而修炼内功则以气为引,吸天地之灵气纳于己身。
意思是:把自己和天地融为一体。
在采集的过程中,观想把天地日月精华之气,从天顶的百会穴进入体内,然后顺身体的主要穴道流通,最后进入小腹丹田中化为全身的力量。
古人说:“位仙者,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为能长寿。
”其实这句话是有根据的,所谓“天地只灵气”指的是天气(空气)和地气,天气属阳,地气属阴。
天气与地气的交构,形成了万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
”“顺阴阳之气以尊民居”。
这句话本来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方法,现在成为介绍一些滋补品的广告词。
扩展资料:“灵气”即天地精灵之气。
《灵枢》中指出:“气者,天地之灵万物之精也”。
人生天地间,天地之灵即日、星、月、金、木、水、火、土··一。
若采天地之灵,必于每日子、午、卯、酉四时行之。
因子过阳生,午过阴生,卯时气旺,酉时气充,故采合阴阳之气于一体,尤得气之盛也。
然除此四时,若任意行之,必无利益。
要求行功之地宜无杂声、杂色。
天地灵气是万物的气场,如同人的气场一样。
人的气场会随精神面貌、健康情况也会变化,天地也是如此,人类贪婪的消耗而不懂得珍惜的话,破坏大自然,气候变的恶劣,人为的大型土木建筑,破坏自然循环法则,都会使灵气变弱。
天地如同病了的人一样,气场变弱了。
实际上,这种采气,也是气功的一种,一般的采气方法,没有什么特别的。
说道根本上就是一种观想的方法,把自己和天地融为一体。
在采集的过程中,观想把天地日月精华之气,从天顶的百会穴进入体内,然后顺身体的主要穴道流通,最后进入小腹丹田中化为全身的力量。
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这种一般的采气方法要熟练知道身体的各个穴道所在位置,才可以观想。
否则容易走红入魔。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我觉得主要还是锻炼穴道了,如果真的很用功,而且按照相关注意事项修行的话,可以使血气通畅,舒经活络,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赤松子中诫经(原文)
⾚松⼦中诫经(原⽂)1、轩辕黄帝稽⾸,问⾚松⼦⽈;“朕见万民,受⽣何不均匀,有宝贵,有贫贱,有长命者,有短命者,或横罹枷禁,或久病缠⾝,或⽆病卒亡,或长寿有禄,如此不等,愿先⽣为朕辩之。
”⾚松⼦⽈:“⽣民穷穷,各载⼀星,有⼤有⼩,各主⼈形,延促衰盛,贫富死⽣。
为善者,善⽓覆之,福德随之,众邪去之,神灵卫之,⼈皆敬之,远其祸矣。
为恶之⼈,凶⽓覆之,灾祸随之,吉祥避之,恶星照之,⼈皆恶之,衰患之事,病集其⾝矣。
⼈之朝⼣,⾏⼼⽤⾏,善恶所为,暗犯天地禁忌,谪谴罪累事⾮,⼀也。
⼈之朝⼣为恶,⼈神司命,奏上星⾠,夺其蒜寿,天⽓去之,地⽓著之,故⽈衰也。
”2、黄帝⼜问⽈:“⼈⽣寿命合得⼏许?”对⽈:“⼈⽣堕地,天赐其寿,四万三千⼋百⽇,都为⼀百⼆⼗岁,⼀年主⼀岁,故⼈受命皆命⼀百⼆⼗岁,为犯天地禁忌,夺蒜命终。
”3、⼜问:“或有胎中便夭,或得数岁⽽亡,此既未有施为,犯何禁忌?”⾚松⼦对⽈:“此乃祖宗之罪,遗殃及后。
⾃古英贤设教,留在《仙经》,皆劝⼈为善,知其诸恶,始乃万古传芳,⼦孙有福。
夫⼈⽣在天地之中,禀阴阳⼆⽓,皇天虽⾼,其应在下,后⼟虽卑,其应在上,天不⾔⽽四时⾏,上下⾔⽽万物⽣,⼈处其中,瓷⼼情欲,凡⼈动息,天地皆知,故云天地四知也。
⼈不⾔报天地之恩,发⾔多怨天地,天⽣争民,以乾表⽗母,⽇⽉表眼⽬,星⾠表九窍,风动⽕⼒为暖⽓,寿命终时,总还归⼟。
天上三台、北⾠、司命、司录差太⼀直符,常在⼈头上,察其有罪,夺其蒜寿:若夺⼀年,头上星⽆光,其⼈坎坷多事;夺蒜⼗年,星渐破缺,其⼈灾衰疾病;夺其蒜寿⼆⼗年,星光殒来,其⼈困笃,或遭刑狱;夺其蒜寿三⼗年,其星流散,其⼈则死;时去蒜尽,不周天年,更殃后代⼦孙,⼦孙流殃不尽,以⾄灭门。
⼈不⾃知过犯,只⾔短寿。
故天不欺物,⽰之以影,昼夜阴阳,雷电⾬雪,虹霓效晕,⽇⽉薄蚀,彗宇飞流,天之信也;地不欺物,⽰之响应及⽣万物,江河流注及⾄枯涸,⼭崩地动,恶风怪⽊,飞沙⾛⽯,⽔涝⾍蝗,饥荒天旱,瘴疠灾疫,地之信也。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通用6篇)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通用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1告别使我身心疲惫的校园,告别使我厌恶的灯红酒绿的街市,我好似被放飞的笼中鸟,飞向我心中理想的另一片天地。
那里没有入海样般的练习题,没有父母带给我的巨大压力,没有使我心烦意乱的喧哗,宁静、优雅而温和,给我一向繁忙的生活节奏平添了几分从容。
到处开满了清幽而不妖娆的花朵,芳草的清新随着泥土的气息被微风吹进我的新房。
那么,这到底是哪里呢?这里就是我的另一片天地,是我在内心追求的理想世界,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你可以说这是我的空想,因为这太脱离现实,没有压力、没有劳累,就像肥皂泡一样不切实际,我更无奈,因为我每天生活在忧患里,没有轻松愉快的假期,只有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
我不是不热爱学习我也想拥有五柳先生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境。
可是我不能,我只有凭借这一张张试卷决定我的人生,为了它们,我已经学习了八年,我每天只能苦口婆心的告诉自己,“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为了自己心中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在课桌上贴着各式激励自己的语言,希望自己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再给自己一个不竭的动力,“理想”总是那么的遥远,使我充满了迷惘。
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何时才能实现走进另一片天地的梦想。
我拼搏着,就像掉进大海里的的人,不愿放弃自己最珍贵的生命,而竭力的拍打着身边的浪花。
面对每天父母对我那期待的眼神,我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让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我心中有自己那理想的另一片天地。
我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以后,我会尽量的努力学习,克制自己,千万不能让自己颓废下去。
因为我有理想,我不由自主的再次想起了我的那另一片天地,耳边又响起了“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2多少个日夜,那架布满灰尘的钢琴只是蜷缩在书房的一角,无人问津。
古代“天地之中”究竟在哪里
古代“天地之中”究竟在哪⾥古代“天地之中”究竟在哪⾥(2010-08-10 10:13:32)古代“天地之中”究竟在哪⾥(登封:观星台)2010年8⽉1⽇,联合国教科⽂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会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11项古建精华有了新的“护⾝符”。
河南作为⽂化⼤省,登封申遗“天地之中”圆满成功,应该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可是,河南另⼀个地⽅的⼈看到“天地之中”之说,会从⼼⾥感到憋屈,因为除了登封外,历史上河南⾄少还有⼀个“天地之中”。
登封申遗的历史建筑群是中华⽂化的精华,这⽆可置疑。
可“天地之中”的冠名⼜是从何⽽来呢?据《史记·周本纪》载:“⼟圭之长尺有五⼨,以夏⾄之⽇,⽴⼋尺之表,其景适与⼟圭等,谓之地中。
今颍川阳城地为然。
”此处所说的颍川阳城,据专家考证就是现在的登封市告成镇。
看来,登封申遗冠名“天地之中”是有理有据的,似乎也是⽆可争议的。
然⽽,⼗年前,位于河南南部的驻马店撤地设市时,传说当时的官员曾想借此良机,将⽐较俗套的驻马店改名为“天中市”,后来,不知何故,改名未遂。
不过,“天中”⼀词作为驻马店的代名词,依然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类媒体和城市街头。
如今,登封突然杀出⼀个“天地之中”,着实让驻马店⼈有些吃惊。
(汝南:颜真卿亲书的天中⼭)既然有史可证登封是“天地之中”,驻马店的天中之说⼜是从何⽽来呢?⽐司马迁《史记》更早的《禹贡》中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
”其中的“汝”是指古代的蔡州,今天的汝南,⽽汝南⾪属于驻马店。
看来,驻马店的“天中”之说,并⾮空⽳来风。
汝南是⼀个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地⽅。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精典战例《李塑雪夜⼊蔡州》,说的就是这个地⽅。
如今,在汝南城乡流传着⼀⾸民谣:“天中⼭,三尺三,来到天中⼭,⼀步可登天。
”这⾥所说的天中⼭是⽬前存在的⼀处古迹和旅游景点,也是汝南“天中之说”硬邦邦的历史证据。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
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
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
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
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於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
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排橐也。
钥,乐钥也。
豪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
(完整版)天地之中——解析
天地之中,老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天地之中”登封家河南”一语成了河南全省频率最高的对外形象宣传。
什么叫“天地之中”?为什么说大多数中国人的老家在河南?“天地之中”,从方位上说,就是上天和大地的中间。
在人为万物之灵的宇宙间,天地之中的“中”字指的就是人类。
于是“居中为尊”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观念。
古代“天地人乃三才”的说辞,也许就是这样来的。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地域特征。
中字的起源地就是现在的河南省。
据考证,五千年前人文始祖伏羲在河洛一带仰天俯地“演八卦、画太极”,是肇造汉文“中”字之始。
太极图形就是中字的最初写法。
殷商之前的先人们,把圭表这一天文器具叫作“中”。
西周以后依据有飘带的“中”字写法,又创造出了个专指圭尺的“圭”字,而把“中”字赋予了另外更多的含义。
其次,天地之中孕育了中国。
早在三皇五帝的邦国时代,开放富庶的中原是邦国联盟共主的活动中心。
在他们看来,要想统领四夷,就必须“居天下之中”。
于是,他们就以“中”观星量天,求得北极星为“天中”,河南的嵩山阳城为“地中”。
并且神秘地认为,天中与地中相对应的地方,就是王者与上帝通话以达“君权神授”之地。
在此建都立国,就能号令四方诸侯,阜安万民。
这个建都立国的神圣之地,就是嵩山河洛一带的阳城、洛邑。
.由“中”与“国”组成“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洛邑),与“四方”对称。
”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主要指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
西周时,“中国”主要包括宋、卫、晋、齐等中原诸侯国,此义的“中国”后来在地域上不断向四周拓展。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天地之中就是中国,或者说孕育了中国。
中华五千年的建国立都文明史,在河南境内延续了长达四千余年。
数千年来,华夏子族不但与涌入中原的四夷边民交汇融合,而且又一批批迁徙四方,和当地部族联姻交合,传播“中”字文化。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1“我以为认真去做就能实现我的梦,以为写首好歌走路就能抬起头,以为骑摩托车旅行就能变英雄,现在的我失去了冲动。
雨会下,雨会停,这是不变的道理;夜空中,北极星,迷路的人不恐惧;我唱歌,你在听,一切风平又浪静。
香格里拉在哪里,让我们去找寻”香格里拉,有人说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可对于我来说,音乐才是我心里最美、最精彩的一片天地。
爸妈说我是疯子。
每晚必定要倚在窗前,探出头去,伴着徐徐清风,吟唱自己心爱的歌曲。
此刻,我仿佛超脱了世间一切。
我沉醉在自己的美好天地里。
竟然唱到自己声嘶力竭,时而也唱到摇头苦笑,更有时自己感动得潸然泪下。
不开心的过往从我脑内离开,付之莞尔。
关上窗,转过身,爸妈看到的依然是那个快乐的我。
我不曾学习过任何乐理知识。
有时唱歌走调走得离谱,有时歌声毫无情感,甚至张开嘴却发现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我仍旧一往情深,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对象地唱歌。
朋友们说我的嘴除了吃饭说话以外也就是唱歌了。
我偏好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简单适口,在多种乐器的配合下,音符变得立体,仿佛有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
有些歌词深入人心,我们到底听的是歌还是自己?当年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激起多少游子的共鸣;小天王周杰伦的歌词更是带着难以捉摸的韵律。
一首《三年二班》“这第一名到底要多强,到底还要过多少关,可不可以不要这个奖,我当我自己的裁判”让我如痴如醉,更懂得竞争的真正含义。
“像一阵细雨洒入我心里,那感觉如此神秘”音乐如同一阵台风,席卷了我的小天地,又如同一道彩虹,架起我无尽的遐想。
我爱音乐,爱我的另一片天地。
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2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们可以尽情地释怀,放飞自己的梦想,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我的另一片天地,就是在一周的紧张学习之余,周末回到家后,打开心爱的电脑,进入我可以自由“驰骋”的个人空间。
当我打开这熟悉的页面,优美动听的主题曲便骤然响起,这美妙的音乐声立刻让我陶醉其中,平时紧张的心情顿时得以放松。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B.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
C.在中国人那里,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不是相互敌对和矛盾,而是相反相成,各行其是....。
D.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于在关键时刻只顾个人,不顾集体,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查处。
①每次布置任务,他总要找借口。
①老吴太不会讲话了,本来挺简单的事儿也被他弄复杂了。
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或举行。
A.以致推托未免改期B.以致推脱不免延期C.以至推脱不免改期D.以至推托未免延期3.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你好啊,欢乐的精灵!B.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D.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研讨会上,有不少专家学者围绕以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总结和展望。
B.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了嫦娥三号着陆区四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分别是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体地图中使用。
C.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个性的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人类需要自觉地寻找精神家园。
D.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治理、发展、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天地为之动容的意思
天地为之动容的意思
“天地为之动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连天地都被感动了,形容非常感人或令人震惊的事情。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情感、行为或事件非常深刻、震撼,以至于天地都被感动。
它强调了这种情感、行为或事件的强大影响力,超越了一般的程度。
例如,当一个人做出了非常英勇的行为,拯救了他人的生命,或者当一个人表现出了非凡的善良和同情心,帮助了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的行为“天地为之动容”。
这意味着这种行为不仅仅令人感动,而且具有一种超越常规的力量,能够触动整个世界。
在文学、艺术和其他形式的表达中,“天地为之动容”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深刻、震撼人心的作品或表演。
它表示这些作品或表演具有一种非凡的感染力,能够打动观众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情感震撼。
总的来说,“天地为之动容”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非凡意义和影响力的事情。
它强调了情感、行为或事件的深刻性和普遍性,以及它们对人们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庸精读2020尔雅答案
-----------------------------------------------------------------------------------------------------------------------------“四书”的形成(一)1【单选题】著作( )是一部论述了人生修养境界的道德哲学专著。
答案:《中庸》A、《周易》B、《史记》C、《诗经》D、《中庸》2【单选题】中国古代思想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答案:孔子&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单选题】以下中国古代著作中不涉及教育理论的是()。
答案:《战国策》A、《中庸》B、《战国策》C、《孟子》D、《论语》>4【单选题】()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
答案:《诗经》A、《尚书》B、《中庸》C、《礼记》D、《诗经》5【多选题】以下属于“四书五经”中“五经”的是( )。
BCA、《史记》B、《尚书》|C、《礼记》D、《天人三策》6【判断题】《礼记》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论述了先儒之道。
X“四书”的形成(二)1【单选题】法国小说家( )一生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并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答案:巴尔扎克A、雨果B、莫泊桑C、巴尔扎克~D、西蒙2【多选题】朱熹认为( )两篇文本可以突显、贯通儒家思想的基本脉络。
ADA、《大学》B、《论语》C、《春秋》D、《中庸》3【判断题】朱熹引用《中庸》是因为它体现了先秦儒家与先王之道的贯通与碰撞,体现了子思子与传统思想的融通。
答案:正确《中庸》与四书)1【单选题】从义理的深度上讲,( )是高明的,其核心命题是性与天道。
答案:《中庸》A、《公羊传》B、《中庸》C、《左传》D、《尔雅》2【单选题】(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并撰写了《大学》。
答案:曾子A、孔子B、孔鲤$C、曾子D、孔伋3【单选题】以下不是子思所著述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之中
天地之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少林寺建筑群三处:塔林、初祖庵、常住院,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和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8处11项古建精华有了新的“护身符”。
中岳庙
“天地之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登封市“天地之中”少林寺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
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
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
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
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观星台
观星台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一起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现存建筑有:照壁、大门、戟门、周公测景台、周公祠、观星台、帝尧殿等中轴线建筑和明清碑刻17通。
[1]
嵩阳书院
位于嵩山南麓峻极峰下,是中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它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经历代重修,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汉三阙
嵩阳书院
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建于东汉年间(公元118-123年),是中国仅存的时代最早的庙阙,代表了中国古代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
雕刻
于汉三阙上的图画、篆书、铭文十分精美,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3]
嵩岳寺塔
建于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
会善寺
汉三阙
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寺内现存元、明、清时期建筑9座,是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的出家修行之所,现存元代建筑是当时最典型和珍贵的代表作。
申遗成功
概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大会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将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之成为中国的第39处世界遗产。
登封申遗
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登封市长郑福林简介: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自2007.8全面开始,市政府已经投资8亿元。
2009.6.26,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时,山西五台山顺利晋级世界文化遗产,
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却被审定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
今年是“天地之中”第二次参加世遗大会的评审,在过去一年中,
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部门与国际组织加强了沟通,按照去年大会意见对申报材料做了补充。
天地之中---少林寺
少林寺等建筑群是继2009年五台山后被列入该名录的又一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群,成为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
河南之三
"天地之中"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历史
材料不足暂缓一年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场上说,2009年中国在申报“天地之中”时,因材料不足被大会暂缓,而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释了“天地之中”与中国古代天文概念和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的综合影响,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最终申遗成功。
释永信说,少林寺建筑群进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对少林文化的肯定,有利于促进少林寺建筑群的保护及其所在文化空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恢复“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原生态环境,同时对少林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和弘扬也会更加有利。
期待少林功夫尽早申报遗产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功夫发源地,近年来更是因为少林功夫在全球的广泛传播而享誉海内外,堪称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圣地。
尽管此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只是少林寺的历史建筑,跟少林功夫毫无关系,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对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期待,希望能早日申报,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
历史文化
嵩阳书院诠释儒家教育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而被专家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宋理学发源地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始建于北魏,经历代重修,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
由于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声名大振,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北方书院建筑代表
嵩阳书院建筑是中国北方书院建筑的代表和样板,通过建筑反映了儒家之道。
它以讲堂为中心,前祠后楼,体现了儒家讲学、藏书、供祭“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
建筑群布局严谨,反映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从总体建筑格局到每座单体建筑,都遵循纲常礼教的秩序。
书院保存下来的文物很多,最著名的是两株汉封将军柏和9米多高的大唐碑,人称“稀世宝”。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目前仍然存活的“大将军柏”“二将军柏”,其树龄都在4500年以上,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树木之一。
观星台见证嵩山“天地之中”
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观星台以其独特价值在世界科技史、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登封嵩山作为“天地之中”的重要历史见证。
最古老天文台
著名古建筑专家张家泰说,基于农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天文学很早便发生和发展起来,历史上涌现出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们为了得到精确的天文数据,不断地改进测量日景的仪器。
元朝至元年间在河南嵩山古阳城修建的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建筑之一,是具有世界性价值的科技建筑。
天地之中学说
张家泰说,据文献记载,最早在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037年)的时候,周公意欲迁都洛阳,但遇到了各种势力的强烈反对,于是决定测日影定“地中”,为迁都洛阳寻找天象根据。
周公认为,8尺的圭表,夏至日正午时分在太阳下的影子为1尺5寸,便是“地中”。
历经测量,他在登封告成镇找到了“地中”,创立了“天地之中”学说,此后千年,无人质疑。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土圭旧制,建成了目前依然保存完好的石圭、石表式的周公测景台。
中华文明的核心
距测景台不远的观星台,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
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于至元十七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
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热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
张家泰说,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充分验证了“天地之中”的信仰,代表着世界天文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多位国外专家考察后为之惊叹,认为这是世界上少有的保存完整的科技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