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11周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马建华版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绪论简答题1、现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管理和保护地球的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前沿领域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响应。
相比于传统的定性描述,现代自然地理学更强调认识变化过程、揭示变化原因、提出管理对策,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兴技术手段。
2、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第一章地球名词1、经线:通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成为圆,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为经线。
2、经度:某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3、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
简答题1、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换,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2、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3)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5)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
6)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考前第十一天 大气运动与气候 课件(共20张PPT)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命题角度1 热力环流
1.图1示意我国沿海某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 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 回答(1)~(2)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处吹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处吹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解析】(1)图示区域沙尘源地为撒哈拉沙漠,根据撒哈拉沙 漠的成因和图示扩散路径判断信风是沙尘扩散的主要动力。 (2)东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7月位置偏 北,1月位置偏南,由此推断甲所示时间为7月,乙所示时间 为1月。(3)沙尘扩散带来的沙尘颗粒利于成云致雨,与干旱 关系不大;河流含沙量多取决于流域内的气候、植被条件。
【解析】(1)根据图2可以看出乙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差不 大,说明近地面为低压,等压面下凹;甲处近地面为高压, 等压面上凸;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相反,因而③地气压高于 ④地。(2)近地面高压处空气下沉,低压处空气上升,在气压 梯度力作用下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因而图示热力环流呈逆 时针运动;a处吹西北风,c处吹东南风。
命题角度3 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影响 3.下图为某大洲南部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一个与图中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的美国城市并说明①地气候类型的分 布规律。 (2)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__④___,其原因是 _地__处__西__风__带_内__安__第__斯__山_脉__的__背__风__坡_,__气__流__下__沉______。 (3)说明图中③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③地气候类型在欧洲西 部分布面积最广的主要原因。
大气运动

Page 13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 .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 2 . 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埃克曼螺线 (P90图3-28风速的分级
(见P91表3-14风力等级)
Page 15
Page 16
二、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Page 12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2 . 梯度风 梯度风是指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 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沿曲线等压线作水平等速运动的风。 梯度风的形成条件同地转风一样,也仅仅出现在高空自由大气中,但它 还要求气流运动的轨道必须是曲线。其运动的方向是沿曲线等压线作曲 线运动,风速随时间也没有变化,呈等速或匀速运动。在等压线闭合的 气压场中,空气会作圆周运动。 梯度风特点: 北半球低气压区的梯度风呈逆时针转动,高气压区的梯度风呈顺时针转 动,南半球则相反。 遵循白贝罗风压定律:北半球背梯度风而立,高压在 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反之。
Page 39
二、大气环流
海陆风与东亚季风的相同差异:
相同之点:①海陆风和东亚季风都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 ②风向都有明显改变。
不同之处:①影响范围不同:海陆风仅限于沿海地区,而季风影响范围广大, 可深入陆地很远。 ②风向变化周期不同:海陆风以一天为变化周期而季风以一年为变化周期 。
Page 40
Page 29
(2)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

昆明暖
贵阳“天无三日晴” 昆明暖晴--“春城”
(二) 气压系统与天气
等压线图
B 990 980 970 A 970 980 990
等压线图
高 990 980 970 低 970 980 990
等压线图
高 高压脊
990
脊线
980
970
低 低压槽
970
槽线
980
990
等压线图
高 高压脊
990
脊线
“梅雨”季节
江淮准静止锋 (春末夏初) ——长江中下游地区至日本南部
“梅雨”季节 (“霉雨”)
昆明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
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 贵阳
昆明
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 冷 贵阳
昆明暖
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 冷 贵阳
昆明暖
贵阳“天无三日晴”
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 冷 贵阳
(侧视图)
低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逆时针
(俯视图)
低(气气旋压) (气旋)
(侧视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低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逆时针
中心空气上升
(俯视图)
低(气气旋压) (气旋)
(侧视图)
低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逆时针
刮风、降温 锋后 锋前
B
C
过境时 过境前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A
过境后
暖气团
锋后 锋前
B
C
过境时 过境前
2.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绪论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以及它的范围、组成要素P5研究的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地植物学,动物地理学第一章宇宙因子的自然地理意义1、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p12,13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2、地球的自转p14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更替现象2.是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具有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4.月球与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5.地球整体的自转运动同它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
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3、地球公转意义1.产生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2.四季更替第二章1、矿物的含义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
2、岩石的分类、形成原因及各种岩石的含义按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3、构造运动的含义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
4、地壳运动及产生的作用,和地壳运动的含义地壳运动学说(又称大地构造学说)是地质科学的重要理论。
其内容主要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发生的时间、运动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壳运动的起因和动力来源。
5、断层的含义及分类,褶皱的含义岩层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则称为断层。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课件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百帕) 10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5
100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A
摩擦力: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反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北半球高空风向
(百帕) 1010
1005
100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A
合力
学以致用:
1、如果下图是北半球近地面的等压线图,请判
c 断哪支风向正确 (
)
a
b
1010
1008
c
d
1006
课本32页:活动
西北风
东南风
1、甲、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技能:图如2何.8 在等19压58年线4分月5布日8图时上世界的海画平出面气某压地(风hpa向)分?布((一局部般)步骤) 判断高低气压;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 低压; 判断南北半球?近地面还是高空?偏转后,实线画出风向; 读出风向(风的来向)。
2、甲、乙两处风力大小比较?
图2.8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比较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比较同一幅图上,等压线的疏密程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2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与等 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低压
(hpa)
——直接原因
1006
等压线
1008
1010
理想风向 高压 理想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

1. 2.
因 。
气 现 象 的 成
解 释 常 见 天
天 气 系 统 ;
高 压 、 锋 等
分 析 低 压 、
运 用 示 意 图
,
学 习 目 标 :
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4日15时许获得日本气象厅命名, 8月7日5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8月7日23时许被中央气 象台进一步升格为超强台风,并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向浙江 沿海靠近,并于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 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这使其成为2019年以 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和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 随后其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并移入黄海海面,又于8月11日20时 50分许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有9级,此后其移入渤海海面并不断减弱,最终于8月 13日14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当冷锋过境时,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天气转晴。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2)暖锋: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 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 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A.暖气闭有时在锋面之上,有时在锋面之下
B.锋面两侧的气温、气压差异不显著
C.锋面都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D.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答案:;;。 解析:1.图甲中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故图甲为冷锋;图乙中冷气团 被迫后退,故图乙为暖锋。故选B。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甲所示天气系统为冷锋,图乙所示天气系统为 暖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 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 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故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 同天气现象是天气转晴。故选D。 3.由于冷气团冷而重,暖气团暖而轻,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将暖气 团抬离地面,两个气团的交界面是锋面。锋面呈倾斜状态,且向冷气 团一侧倾斜。锋面两侧的气温、气压有明显的差异。故选D。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1. 大气与天气1.1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其主要组成为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等。
大气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臭氧、氮氧化物、微尘等。
1.2 大气的分层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逆温层。
其中,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这是气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层次。
1.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期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云量和降水等要素。
而气候是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通常以30年为周期进行计算。
气候包括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2. 气候的形成原因2.1 太阳辐射地球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入射角度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2.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夜晚的变化,也决定了阳光的照射时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
2.3 水汽与云的形成水汽是气象现象发生的基础,当水蒸气遇冷遇到凝结核时,就会形成云,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
2.4 气候带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2.5 地形和海洋因素地形和海洋的分布会影响气候形成。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区;海洋则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3. 气象要素与气候类型3.1 温度温度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表示空气的热度。
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变化,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气候。
3.2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
不同的湿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造成降水、影响蒸发等。
3.3 风风是由空气的横向运动造成的。
不同的风系统会带来不同的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西风带等。
3.4 云量云量指的是天空中云的多少和类型。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和日照,进而影响气候类型的划分。
3.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的水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精品

D
一月
精选课件ppt
24
七月
亚洲低压
D
G
夏威夷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G
精选课件ppt
25
冷 0
高 90
极高
季节移动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60 0 副极低
地
温带海洋温 性气候大陆
温带 季风
面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
30 0
副高
季风
热带沙漠气候
季 风 环 流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季风
低 00
热
赤低
热带雨林气候
1010
c.由低纬向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纬增大;
精选课件ppt
6
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hpa)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风向
1004 1006
地转偏向力
1008
1010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精选课件ppt
7
(北半球高空)
3.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不同的气层之间、空气和地面之间都会产生相互 作用阻碍气流的运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摩擦力。
精选课件ppt
28
大气环流是完成地球- 大气系统角动量、热量 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以及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 换的重要机制,又同时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 和转换的重要结果。因此,研究大气环流的特征 及其形成、维持、变化和作用,掌握其演变规律, 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还将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有利于探索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气 候资源。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名词解释:1,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3,大气湿度: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
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
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
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3.露点温度。
4,什么是地球圈层分化?答案: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匀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后,放射性元素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
5,土壤: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也是一个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剖析的自然体。
6,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及储存在海水中的热能等。
7,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三十五千米,大洋下平均厚度5km.8,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9,我们都知道土壤形态学对研究土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土壤剖面”答案:土壤剖面是在一定地形和时间条件下,由气候和生物对母质作用而不断演化和发育的自然实体,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将土壤剖面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10,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第三章 大气与气候2011——地图学课件PPT

• 二 大气的结构
(一) 大气质量
1·大气上界
大气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在铅直方向 变化急剧。在很高的高度上空气十分稀薄,气体分子之 间的距离很大。在理论上,当压力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 度为大气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出现。因为在很高的 高度渐渐到达星际空间,不存在完全没有空气分子的地 方。
2. 二氧化碳(co2) 只占大气容积的0.03%,多集中在20km 高度以下,主要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过程产生。 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 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对地球有保 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二 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衡,导致地面和低 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候问题。
水 汽 的 来 陆面或洋面水汽的蒸发 源 和 去 向
大气中的水蒸气
降水
• (三) 固、液体杂质 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
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 其他杂质
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气凝结,是成云 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 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 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0~40km的高度处,极大值在20~25km附 近,称为臭氧层。臭氧虽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 强烈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肥 以及作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氟化合物(氟利昂)所 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臭氧层的破坏能 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泛 关注。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一 大气的成分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 粒或杂质组成。在距地表85km以下的各种气体成分中, 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定常成分;另一类称可变成分。
必修一 大气运动 常见的天气系统(共19张PPT)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5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4:38:2804:38:2804:389/5/2021 4:38:28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504:38:2804:38Sep-215-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4:38:2804:38:2804:38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春沙尘暴、夏暴雨,寒潮 一场春雨一场暖 江淮流域梅雨天气
练一练 1.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 )
A.过境后天气转晴 B.过境后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气团在锋面之上
2、下列表示暖锋过境气压变化曲线是( D )
A.A B.B C.C D.D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4时38分21.9.504:38September 5,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5日星期日4时38分28秒04:38:285 September 2021
降雨位置
锋后
锋前
过境前
天
气 特
过境时
征 过境后
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子与梅雨
(4)锢囚锋天气
锢囚锋是两个移动的锋 面形成的,其云系具有两 种锋面的特征,锋面两侧 都有降水区,锢囚锋降水, 保留了原来锋段的降水特 点,由于锢囚作用,气流 上升运动进一步发展,使 云层变厚,降水量增加, 降水区扩大。
(二)气旋和反气旋 1.概述 (1)定义: ①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 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低 压。 ②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 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又 称高压。 ( 2 )分类:气旋按发生地区分温 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反气旋分极地 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 旋
2.气旋 (1)温带气旋(锋面气旋) 温带气旋是指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因而又称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是温带地区 产生大范围云雨天气和主要天气系统。 ① 结构 ② 天气 ③ 分布
温带气旋发展云系
温带气旋锢囚云系
温带气旋成熟云系
温带气旋消散云系
(2)热带气旋 ①定义: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 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极地高气压带
0o
低
气
压
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随季 节发生移动
90o南纬
3.经向三圈环流
极地环流圈
中纬度环流圈
信风环流圈
(二)季风环流 1.定义: 2.成因: (1)夏季风 (2)冬季风 3.季风区的划分标准
季风角大于 120°时,季风指数(盛行风向频率的平均值) 大于40%为季风区,大于60%为季风显著区。
②分类:按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 热带低气压:小于8级 热带风暴:8~9级 强热带风暴:10~11级 台风:大于12级 ③天气现象
台风眼处风和日丽 台风中心附近出现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
北部
西部
台风眼
东 部
南部
飓风狂袭美国造成10-20亿美元损失
2.反气旋 反气旋范围内没有锋面,中心多出现下沉气流,故天 气晴好。 (1)冷性反气旋
④风场: 锋两侧风向通常为气旋式变化。当冷锋为东北西南走向时,锋前吹西南风,锋后吹西北风。 ⑤天气现象: 多云雨天气。
(3)类型 ①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②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③准静止锋: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④锢囚锋: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暖式锢囚锋
冷式锢囚锋
3.锋面天气 (1)冷锋天气 ①第一型冷锋:或称缓行冷锋,坡度小。 过境前天气:晴朗 过境时天气: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过境后天气:气压升高,温度骤降,天气转晴 云的变化:低云系向高云系转化 降雨位置: 地面锋线后 ②第二型冷锋:亦称急行冷锋。坡度大。
一型冷锋
二型冷锋
冷锋过境前的 天气情况?
v c r
2
C — 离心力;V — 空气运动度;r — 曲率半径。
4.摩擦力 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2km以下的气层称为摩擦层。 1—2km以上大气称为自由大气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1.地转风 (1)定义: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 (2)成因: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
(2)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气压)
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
• 一 气候和天气系统 (一) 气候的概念 1·定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 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 气现象的多年综合。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时 间尺度上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天气过程,天气则是 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 2·当代气候对于当前气候,规定用刚刚过去的三个十年, 共三十年的平均值作为准平均每过十年更新一次。目前应 用1981-2010年准平均。
高压
低压
700hPa
800hPa
暖
冷
地面
( 3 )风向: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南半 球则相反。 gZ Tm (4)表达式 vT
2 sin Tm N
(5)热成风对地转风的影响 ① 地转风随高度作顺时针旋转,伴有暖平流。 ② 地转风随高度作逆时针旋转,伴随有冷平流。
低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称 为地转偏向力。 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A 2v sin
由方程可知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两极地转偏向力最大,为2νω
3.惯性离心力 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惯性离心力方向 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垂直,并自曲线路径的曲率中心指向外边缘。
2.行星风系
(1)信风带 (2)西风带 (3)极地东风带 30o 60o
极地高气压带
90o北纬
极地东风带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西南风 西风带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东北 信风带 赤 道 东南 信风带 30o 60o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西北风 西风带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极地东风带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3)公式:
1 P Vg 2 sin n
(4)风向:白贝罗风压定律—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 在左;南半球相反。既可根据高空风向确定所在高度的气压分布状 况,也可根据空中气压场分布状况了解所在高度的气流情况。 (5)适用范围:大尺度天气系统。
如何用符号表示风力和风向?
北
每一道 风尾表 示风力 为2级 风尾标在“风向” 上
2.梯度风 (1)概念:自由大气中的空气作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2)风场类型 ① 气旋式风场:指中心低压,旋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气压பைடு நூலகம்度力=离心力+柯 氏力,平衡时的风速比单独只有地转偏向力时小。即在中纬度低压区或低压槽内, 观测到的风经常小于地转风。 ② 反气旋式风场:反气旋是指中心高压,呈顺时针旋转。气压梯度力+离心力= 柯氏力,因而平衡时的风速必定大于地转风,这就是在高压区或高压脊内经常观 测到超地转风的缘故。
第三章大气圏和气候系统
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 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G,其表达式是:
1 P G n
G — 水平气压梯度力;ρ— 空气密度; Δp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Δn —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Δp /Δn — 为水平气压梯度; “ - ” 负号表示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2.锋及其分类 (1)定义:温度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 窄过渡区域,称为锋,又可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叫锋线。
(2)特点: ①垂直形状特点:锋面坡度倾向冷气团一侧,倾角随高度 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②温度场:锋区的水平温度梯度比锋两侧的单一气团内的 温度梯度大得多。 ③气压场: 锋常出现在低压槽中。
高压
低压
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 变化受摩擦力和气压梯 度随高度变化的影响。 在气压梯度不随高度变 化的情况下,离地面愈 远,风速愈大,风向与 等压线的交角愈小。把 北半球摩擦层中不同高 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 一水平面上,可得到一 条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 的螺旋曲线,称为埃克 曼螺线。
3 .根据风速大小,可将风力划分为 12 级。从风力征象即可估算出 相应的风级。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局地环流
1.海陆风 ( 1)定义:沿海地区,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变化而方 向相反的风,称为海陆风。白天由海洋吹向大陆;夜间由 大陆吹向海洋。 (2)成因:昼夜间海陆热力差异。
2.山谷风 (1)定义: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 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这就是山谷风。 (2)成因:
冷气团
暖气团
城市
(2)暖锋天气
过境前天气: 晴朗 过境时天气: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气压下降,温度升高,天气转晴 云的变化: 高云系向低云系转化 降雨位置: 地面锋线前
暖锋过境前的天气 情况?
冷气团控制, 气温低、气压高、 晴朗
暖气团
冷气团 城市
暖锋过境前的 天气情况?
暖锋过境时的 天气情况?
离心力
离心力
低
气压梯度力 柯氏力 气压梯度力 柯氏力 气压梯度力 柯氏力
高
(3)风向:白贝罗风压定律 (4)气压梯度限值 ① 反气旋内:特别是在其中心区,不可能有很大的气压梯度。 ② 气旋区内:不存在极限值。 (5)适用范围:大尺度天气系统。
离心力
离心力
低
气压梯度力 柯氏力 气压梯度力 柯氏力 气压梯度力 柯氏力
暖锋控制,连续 冷气团控制, 气温低、气压高、 性降水 晴朗
暖气团 城市
冷气团
暖锋过境前的 天气情况?
暖锋过境时的 天气情况?
暖锋过境后的 天气情况?
暖气团控制,气温 升高、气压降低、 天气转晴
暖锋控制,连续 冷气团控制, 气温低、气压高、 性降水 晴朗
暖气团 城市
冷气团
(3)准静止锋天气
准静止锋与天气
3.焚风 (1)定义: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 (2)成因
3000m
2℃
2℃
500m
15℃ 32℃
20℃
区分:迎风坡、背风坡
•
阳坡、阴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主要天气系统
(一)气团和锋
1.气团及其分类 (1)定义 (2)气团的形成条件 ①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 均匀的下垫面。 ②稳定的环流场 (3)气团的变性 (4)气团分类 按热力性质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按汽团源地地理位置可分为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 团等 按气团源地的下垫面性质可分为海洋气团、大陆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