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83775428ea81c758f5788c.png)
谢谢大家!
全脑思维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 重点突出 ★ 联想丰富 ★ 条理清晰
三、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的好处: 1)启动整个大脑; 2)思维导图可以清晰梳理你凌乱的想法; 3)聚焦主题; 4)进一步扩展你的主题; 5)在孤立的信息间建立联系; 6)赋予你一幅清晰的全景图,使你既可以欣赏到细节,又可以观察到整体; 7)是你所关注的主题形象化,从而更容易让你发现自己的信息空白; 8)允许你进行概念组合和在组合,并鼓励你对相关概念进行比较; 9)保持你思维的积极性,使你越来越接近解决问题的终极答案; lO)使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主题上,有助你将获得的相关信息有短时记忆转化为长 时记忆; 11)使你的思维向四面八方发散,从任何角度捕捉新思想。
形象思维与思维导图。国内外研究表明,形象思维先于其他思维的发展, 形象思维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思维的发展程度。小学阶段 学生形象思维占优的特点让我们想到此时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机。
爱因斯坦曾这样描述过他的思维过程:“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 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 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天才、杰出人才的思维。
五、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挖掘综合实践活动 中的融合点,将思维导图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 构建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逐渐确立 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体系。突出了一个鲜明 的主题:思维训练。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的操作模式
进伦敦奥运会》选题指导课思维导图
《校园安全》选题指导课思维导图
课例:《人民民币》开题指导课
《人民币》开题指导课
交流谈话,引出主题 师生互动,提出问题 整理筛选,确立课题 自主分组,初拟计划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4784e7fab069dc50220143.png)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作者:岳琦来源:《新课程·上旬》2016年第02期摘要:思维导图体现了课程的文化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思维导图;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英国人托尼·巴赞。
它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发散思维的展开。
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
学生的思维训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
思维导图体现了课程的文化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思维导图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有适合他们的学习工具,而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就不再是被动者,而是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得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1.教师在制订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行之有效的活动主题方案必不可少。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尝试在设计方案时利用思维导图,激发教师的发散性思维,使活动方案简明扼要更具体,有利于教师有效指导。
2.活动实施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1)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想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确定研究的主题就是要了解研究对象。
在人与自然的模块中我们安排了研究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那就要了解黄河的相关内容。
我尝试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想研究的问题展示、归纳。
于是,在进行“走近黄河”第一阶段的活动时,我请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想要研究的问题写下来,最初写的时候,学生的思路很窄,想研究的问题也就是黄河的历史、发源地等问题,经历了小组交流、思考、组内整合的过程,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内,学生的头脑中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两个想要研究的问题,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e26f5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a.png)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的运用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发展的新课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学生自我成长三条主线进行实践活动教学。
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是打造生本课堂的出发点,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按照生本课堂的教法进行设计,设计与自然、社会和成长相关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挖掘和培养。
涨知识,增才干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好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科学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为学生建立整体性的系统思维,将综合实践课程的各个教学部分成为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运用引言:在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发现,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思维导图教学法作为素质教育下科学的教学法之一,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是因为思维导图是通过建立模块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是讲解活动的资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精准的概括,是对知识架构的再加工。
能够显而易见的呈现知识点的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化零为整、化繁为简的知识体系构建,有助于学生知识储备库的不断扩充。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优势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文化课比较在教学方法和课堂节奏有很大不同,很多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潜力的挖掘,学生会有很多时间是在自己进行学习。
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章节知识点、理清实践活动的思路。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会在实践活动课前准备环节要求学生构建起知识树、线索图等形式的思维导图,将已经学过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认知,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按照思维导图梳理过的章节内容不再是文字的堆积,而是图文并茂的知识版图,是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自动自发去寻找更有助于自己理解主题的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af984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0.png)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新兴的思维工具,它能将人的思维从繁杂的文字表达中解放出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学习的知识,从而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综合实践活动;运用;教学质量近年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地运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了较大的帮助。
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一门独立课程,在课堂教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有效、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理清思维脉络,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激发探究欲望。
一、思维导图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解析(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可视化手段促进灵感的产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造性思维;二是通过词汇、图形、数字等具有逻辑性的事物对大脑皮层技巧进行驾驭;三是以调动输入感官的方式,根据脑内世界的准则概括脑外世界的事物,从而形成具有自我思维意识的“地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的意义(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提升自我实践能力并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
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展现各项内容的复杂关系,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恰好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获得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活动的主题收集资料及设计制作材料。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f6e5f97f1922791788e80b.png)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作者:张玉红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年第05期[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力,发展创新力。
本文主要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及优势,将其运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三个阶段,结合课堂案例,提出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和步骤。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思维导图有效运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理念和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高度契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恰当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思维的脉络,还可以帮助自己或他人回顾、建构整个思维的过程。
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指导中,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略有成效。
一、思维导图在活动准备阶段的应用1.思维局限PK思维发散在以往的主题确定课上,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主题;之后,教师利用大量的图文信息调动学生感官,学生围绕该主题,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最后,全班同学通过筛选、归纳、合并、整理等方式,确定自己小组的活动主题。
这样传统的课堂,看似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调动思维,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实则不然,大量的图文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眼球,它带给学生许多信息,但同时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提出的话题总离不开教师课前的铺垫,因而,学生的自主性并没有真正发挥。
学生的思维该如何发散呢?笔者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开启主题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呈现]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有北仑港、吉利汽车等知名大型企业,年级段中有不少学生家长就在这些企业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因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了“走进吉利”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在备课中,我从吉利车、吉利人、吉利的其他,三方面进行考虑,课堂上,以其中一个小方面——吉利熊猫为例,如图1,引导学生从吉利熊猫的外形、价格、安全性能、销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解、探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自主设计一份思维导图,如图2。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a27b1876c66137ee06196d.png)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一、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必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越来越被重视和尊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就意味着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思维作为学生每一阶段的必备行为,其运转的速度和效能将直接影响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状态,思维导图作为具体思维的外显载体,能够清晰地呈现学生在某一阶段中对某一问题的系统认知和思考,通过这种图文并重式的思维工具,可以发散性地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从而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图相、颜色之间的记忆链接,从而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实现学生脑海中强大的思维功能。
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活动的准备阶段、方案制定阶段、实施阶段,通过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的介入和使用,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中间,活跃、创新和逻辑较强的思维成为学生积极行动的依据。
同时,借助思维导图是实现对事物的归纳、梳理、反思来不断完善实践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拥有深度的实践,即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通过对问题和事物进行恰当地归纳和梳理,选择和利用较为科学的活动工具、活动方式来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反思和自悟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完成活动任务。
系列化的思维导图为学生系统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在系列的思维导图使用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过程,为解决同类问题和事件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系统地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性。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1.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并细化思维导图应用的目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理解都存有差异,其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也根据不同年龄的需求发生不同的变化和调整。
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应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主题,确立相对具体、细致的应用目标,从而明晰思维导图在实践不同阶段中的价值和意义。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尝试思维导图软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尝试思维导图软](https://img.taocdn.com/s3/m/44ebc442e87101f69e3195f1.png)
视频
制作软件 word2007 演示文稿软件 word2007 画图软件 word2007 word2007 word2007 word2007 会声会影 演示文稿软件 word2007 演示文稿软件 演示文稿软件 画图软件 会声会影
数字作品内容
2020/3/25
思维导图的用途
谢谢
尝试思维导图软件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0/3/25
作品主题 教师节 感恩老师 清明节 我爱运动 恐龙乐园 昆虫小报 国庆节 动物小报 关爱流浪动物 圣诞节 端午节 植物小报 宠物乐园 我喜欢的小动物 环保家园
作品种类 电子小报 演示文稿 电子小报 电脑绘画 电子小报 电子小报 电子小报 电子小报
思维导图——FreeMind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节点
Part1——小组活动要求
1、讨论数字作品内容并用思维导图记录 ,小组合作完成1份。
2、思考节点有哪些基本操作 10分钟后交流演示
2020/3/25
Part2——小组活动要求
1、梳理归纳数字作品主要
六下数学第六单元思维导图综合与实践
![六下数学第六单元思维导图综合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025f44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d.png)
六下数学第六单元思维导图综合与实践
下图是六下数学第六单元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综合与实践整理和复习有以下几点:
复习内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含义等。
)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复习过程:回顾与交流复习数的意义。
学过哪些数?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等。
②联系课文情境图,说出各种数的具体含义。
如:1722是自然数。
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1722个1页。
8844.43是小数。
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是分数。
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5份,空气质量良好的占其中的3份。
40%、60%是百分数。
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百分率。
-25℃是负数。
它表示比0℃还低的气温度数。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施策略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6909be6b0717fd5360cdcb3.png)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施策略作者:尚海涛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20年第03期[摘要]思维导图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支架。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引入思维导图,对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61-0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整个课程体系结构性的突破,更标志着一种新的课程观念的形成。
它生动活泼的课程资源、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把整个鲜活的世界作为儿童成长的读本,为儿童自由探究生活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将思维导图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有效支架,进行了较为丰富的实践和探索。
多年的实践,让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地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构思和设计实践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思维和实践的效能与品质。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和意义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思维品质决定着个体投入程度的高低。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成一种礼物来接受。
”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何种策略能让学生的大脑不会成为他人思维的“跑马场”呢?通过实践,我认为让学生建立自己相对完善的思维模式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一种模式。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既简单,又有效。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对将要进行的整个实践活动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整体设计到细节实施,在活动之初便成竹在胸。
另外,思维导图直观形象的特点、框架式的结构形式更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能够帮助记忆、整理思路,具有发散思维和多元建构知识等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施策略第一阶段:认识思维导图1.出示思维导图样本,分析其中信息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甚至他们在童年时期就接触和运用过。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cd8a1983c4bb4cf7ecd18b.png)
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作者:殷碧玉来源:《速读·中旬》2018年第02期摘要:思维导图是教育发展创新的新名词,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本文根据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的意义就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的意义(一)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利用粉笔和黑板以及对知识进行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学综合实践的有关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其中的具体内容,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教学手段,就能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以更新颖的教学方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的教学活动。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使用思维导图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教学的时候充分的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从不同的层面产生不同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一)利用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概而论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薄弱部分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了解学生较为薄弱的地方。
例如,在教学《珠江考察》时,教师首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白纸,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为珠江考察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现在把你们的想法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在纸上呈现出来”,学生开始积极地思考、罗列,这样,教师就能够直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不足,从而在教学的时候能够将这些内容充分的展示在教学活动当中。
小学综合实践《思维导图的应用》优质课件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思维导图的应用》优质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111779ff00bed5b8f31d28.png)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一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一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 - 学生作品 展示 二
其他
回顾与 流交
- - 学生作品 展 示 二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二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二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二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 - 学生作品 展 示 三
微视频
回顾与 流交 三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三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三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三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流交 三
- - 学生作品 示展
返回
回顾与 交流
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可以用思维导图做什么呢? 小组讨论:
音乐
小组探究任务单: 1. 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五自然段要求背诵,请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段落内容,帮助记忆。 2.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扫路人的,表现了扫路人怎样的特点?用思 维导图整理要点。 3. 学习了数学《圆柱和圆锥》单元,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复习。 4. 英语第5 课新学了哪些单词和句型?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 5. 科学《开发新能源》一课介绍了哪些新能源?用思维导图整理记录知识点。 6.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研学活动,请你自选内容用思维导图制定一个小组研学 活 动计划。 7. 结合海军节,学校举行“海军情”日记大赛,你将从哪些方面怎样进行观察体验?用思维导 图列出准备提纲。
巧用思维导图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巧用思维导图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https://img.taocdn.com/s3/m/70218635af1ffc4ffe47ac7d.png)
巧用思维导图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巧用思维导图,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性活动实施主要包括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和成果展示。
在这四个实施环节中,制定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是后续活动能否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指导孩子们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时,制定方案每每会成为孩子们开展活动的瓶颈。
本次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文化蜜旅——走进叶适》综合实践活动时,发现孩子们对于了解文化名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要了解什么?非常茫然,更别提让他们制定研究方案了。
如果这时我过多地参与其中,为他们梳理研究内容,制定活动方案,那么必将会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相悖。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无意中了解到这些孩子们平时上科学课,是用思维导图来做课堂笔记的,何不将这一学习工具也应用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借助思维导图,发散思维,理清思维脉络,从而能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
【案例一】巧用思维导图,制定课题方案第一次指导我给学生们发了一张白纸,让孩子们围绕叶适提几个问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孩子们的问题有:叶适是哪里人?他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做什么的?孩子们提的问题都比较浅显,于是我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整理不难发现孩子们的问题都指向叶适的生平简介。
于是,我引导孩子把第一次画的思维导图做如下调整:把各成员手中的思维导图合并为一张大图,把之前各成员提的问题以“生平简介”来概括,建立一个子节点,再把孩子们搜集到的相关问题答案写到“简介”这个子节点下面。
这时,我发现孩子们围绕叶适所提的问题比较单一,需要要进一步进行引导。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指导,和孩子们一起完善方案。
第二次指导看着这张思维导图,我问孩子们:“关于叶适,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面对这次提问,孩子们似乎有些茫然,不知要问些什么。
于是我引导孩子去想一想,平常我们了解名人一般从哪些方面着手,孩子们的思维被打开了,有些说,“可以去了解叶适有什么成就”、“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温州还有哪些和叶适有关的地方”……孩子们梳理了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思维导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671b1dfd0a79563d1e724e.png)
《玩转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为各个学科的学习提供方法工具。
此次活动运用多媒体PAD手段以确定子课题和概括主题为载体分别训练学生思维过程,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考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以及概括能力。
学生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此次活动对学生来讲借助PAD是比较熟悉的,也是较为感兴趣的,相信活动会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并能运用思维导图概括梳理子课题形成主题,也能根据主题发散思维确定子课题。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中,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交流让学生感受思维导图对学习事半功倍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能自觉运用思维导图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中。
四、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整合思维的双向过程,在操作中借以思维导图提升思考力。
五、教法与学法根据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贯我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确定了本课时的教法与学法:1、实践体验法: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法: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放在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碰撞,体验由分散内容梳理子课题,由主题发散思维确定子课题的过程,并与学习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六、活动过程(一)游戏热身导入,初步感知思维导图同学们,又到我们的PAD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先做个热身小游戏。
小耳朵竖起来听好游戏规则。
一会我们的PAD上将会出现一些小物件,仔细看,快速记,20秒后画面自动消失。
听指令开始抢答,倒计时10秒的作答时间,看看你能记多少。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a21ca8dd36a32d737581a2.png)
龙源期刊网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中的运用作者:吴高峰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10期随着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所讲的内容框架以及知识,同时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综合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基于此对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中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了相关分析。
思维导图的内涵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创立了“思维导图”学说,他认为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无论是感觉、记忆或者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食物、气味、颜色、节奏、言符等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且每一个中心主题都可以向外扩散出成千上万个次主题,这些次主题又可以成为中心主题,然后再扩散成成千上万的次主题,以此类推,形成一幅辐射性的思维网络,逐步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图,这就是思维导图。
由于人的思维基本形式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则进行多种划分。
比如,按照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发散思维和聚散思维。
思维导图可以根据思维的特点,在同一层级的数目上体现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以图形呈现的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又可以加深理解与记忆。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有两部分组成,左脑负責逻辑思维,右脑负责抽象思维。
而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让人的左右脑同时工作,形象的树状结构加上附在周围的关键词或语句,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励人们思考、记忆,还有利于激发潜能,锻炼创造性思维,如果树状图是彩色的,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思维导图应用的意义利于优化升级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解读,部分解题过程或者重点、难点会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不能完全理解与接受,尤其是小学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处于刚开始接触知识的时期,无论是解题思维还是解题经验上都远远不及老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9a3e9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6.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玩转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为各个学科的学习提供方法工具。
此次活动运用多媒体PAD手段以确定子课题和概括主题为载体分别训练学生思维过程,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考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以及概括能力。
学生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此次活动对学生来讲借助PAD是比较熟悉的,也是较为感兴趣的,相信活动会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并能运用思维导图概括梳理子课题形成主题,也能根据主题发散思维确定子课题。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中,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交流让学生感受思维导图对学习事半功倍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能自觉运用思维导图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中。
四、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整合思维的双向过程,在操作中借以思维导图提升思考力。
五、教法与学法根据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贯我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确定了本课时的教法与学法:1、实践体验法: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法: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放在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碰撞,体验由分散内容梳理子课题,由主题发散思维确定子课题的过程,并与学习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六、活动过程(一)游戏热身导入,初步感知思维导图同学们,又到我们的PAD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先做个热身小游戏。
小耳朵竖起来听好游戏规则。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5343c1f111f18582d05ae5.png)
JI JIAO JING WEI/基教经纬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李 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家长对教育要求的的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能充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思维导图清晰自己的思维脉络,加强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并且能在学习生活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且主动去探索知识。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与以往教授式课堂模式完全不一样。
如果教师继续生搬硬套原有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传道授业,那么学生不仅容易对实践活动枯燥的概念产生抵触,而且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初衷大相径庭。
随着思维导图的引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板书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的重难点,让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培养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全局观念的培养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流程图,直观的展现出整个活动组分与组分,组分与领导者的相互关系。
这样学生就可以首先跟着老师一开始的示例按部就班的完成前几次综合实践活动。
并且在随后的练习实践中,老师可以先绘制流程图,但在每一个节点任务上留白,引导学生进行填空。
或是对于流程图表述相关关系的箭头上进行留白,使得学生对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着深刻的记忆,也对每条逻辑线上的逻辑关系得到根生科的了解和训练。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在新课改的全新要求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现行的主流。
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单凭教师一人的引导力是显然不够的,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师不单单是传道授业的园丁,同样也是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对综合实践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例如,在进行学生自主利用思维导图,规划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部分,教师应当基于学生们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以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自主的设计。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0c7280f5335a8103d2200c.png)
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杨玲丽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1年第02期【摘要】本文論述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应用,提出从“点”发散,建构活动体系;据“点”探寻,加拓活动厚度;循“点”漫溯,挖掘活动深度等策略,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发散放射建构【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139-02思维导图是模拟大脑思维放射的特点,创建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的工具,其显著特点是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
作为一种外化的思维呈现方式和一种良好的教学辅助工具,思维导图对开展综合实践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图文意象来激趣,实现呈现方式的生动化;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的发散创新;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科学建构联系,使活动脉络更为清晰。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结合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需要,将思维导图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从“点”发散,建构活动体系综合实践活动是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的国家必修课程,其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需要学生对实践活动主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挖掘。
思维导图作为外显思维的图式工具,将其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以某个领域、某个主题为关键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或者生成活动主题,或者制订活动方案,或者设计多样成果,结构化活动的各个阶段,形成活动的体系,进而有序推进活动,渐进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生成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挖掘出丰富的、适合不同年级开展的活动主题。
如“人与自我”这一领域,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设计出“认识我自己”“健康与安全”“我的成长经历”“学会与周围人相处”“我的成长愿望”等一级主题,然后依据思维导图的发散辐射特点,又可将某个一级主题进一步发散,生成更多的二级课题,如“健康与安全”,可以生成“交通与安全”“饮食与健康”“运动与健康”“医疗与健康”“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生活环境”“健康的心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多, 别犯愁
同类别, 放一起
重复内容 要取舍
来的通的思 。各过图维
级图形导 关文思图 键把维是 词某工一 表一具种 现主,有 出题它效
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濯源教授,他认 为我的思维可视化可以极大促进同学们 的学习因此又叫我学科思维导图,特别Fra bibliotek强调思维的逻辑性。
中心词
主题
关键词 子课题
关键词1
内容1
关键词2 关键词 3
内容2 内容3
引导线
子课题1 子课题2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内容4 内容5 内容6
你能想到 哪些研究 子课题和 内容呢?
1.根据主题至少确定两个以 上研究子课题。
2.每个子课题至少确定两个 以上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