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北师大版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
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率3、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三)重点、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运用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律进行运算二、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讲授法等。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材程序:第一步现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家解一下这几道题:6×13 13×6(—5)×6 6×(-5)—4×(-1/2)-1/2×(—4)提问:观察一下这两组式子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学生:每组的计算结果一样,我们可以得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中依然成立。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式的位置,积不变。
ab=ba第二步现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家解一下这几道【2×(-3)】×(-1/3)2×【(-3)×(-1/3)】提问:大家又能发现什么规律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9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加法、减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有理数运算的进一步拓展。
有理数的乘方是指一个有理数自乘若干次,例如(a2)表示(a)乘以(a),(a3)表示(a)乘以(a)再乘以(a)。
有理数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利息、折现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于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对于乘方的计算法则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计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计算法则和应用。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有理数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有理数乘方的过程和规律。
3.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4.采用激励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利息,引入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和计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乘方的规律。
3.案例分析: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4.练习环节: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科学记数法、整式乘除等知识的基础。
乘方运算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面积、体积、增长率等问题。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通过对有理数乘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提高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有理数乘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乘方这种新的运算形式,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和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等活动,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和归纳能力。
在有理数乘方运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教学难点对有理数乘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负数的乘方运算。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确定。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有理数的乘方(一)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一种基本运算,它既是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以及开方运算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分为2个课时,其中第1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第2课时则是进一步巩固乘方运算,并通过实例感受指数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在小学,学生对平方和立方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在本章前面几节的学习中,学生对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能力也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和对大量素材的感知,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方的意义:乘方就是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尽管如此,学生在掌握底数为负数和分数的乘方运算时还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参与课堂合作交流的意识强,已具备初步的探索能力。
我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遵循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并设法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以及归纳总结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目标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了更好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前面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下面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初步经验;给学生充分观察、分析、概括的机会,让学生以动脑、动手、动口的方式培养自己探索归纳的能力,并从中感受“类比”的研究方法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有理数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方法,从而感受探索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负底数幂的乘方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9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概念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理解乘方的意义,以及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在教材中,首先通过examples 引出有理数的乘方,然后通过解释乘方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
接下来,教材给出了有理数乘方的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最后,教材还介绍了乘方的性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很多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通过 examples 和练习,逐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解释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较高,可以通过examples 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理解乘方的意义,以及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并能够进行乘方的性质推导。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以及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1.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计算。
3.理解乘方的性质,能够进行乘方的性质推导。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讲解和解释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然后通过 examples 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乘方(一)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一)》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十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教材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探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学会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能力目标: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目标: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说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乘方的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是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计算准确性不够,对于(-2)4和-24这类型运算易混淆。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意识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有理数的乘方”在数学课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
它不仅是数的运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对学生已学习过的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深化和拓展。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乘方概念,如2的3次方(2×2×2)。
而本节内容则正式引入有理数的乘方,使学生理解乘方的含义,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
(1)作用与地位有理数的乘方是数学运算的基础之一,对于后续学习多项式的乘方、指数函数等高级数学概念具有基石作用。
它不仅在代数学习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如科学计数、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2)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乘方的定义:即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用指数形式表示。
-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包括正数、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以及乘方的分配律等。
- 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乘方的含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乘方运算。
(3)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乘方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
- 正数、负数、零乘方的运算规则。
- 乘方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负数的乘方理解,尤其是负整数次幂的含义。
- 乘方运算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尤其是乘方分配律的运用。
-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运用乘方进行计算。
四、说教法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并促进深层次的理解。
1. 启发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方的概念,如棋盘上放米粒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乘方的威力。
-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方与之前学习的乘法运算的关系,从而自然过渡到乘方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2.10.1 有理数的乘方(一)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榆中县第九中学郝琼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乘方意义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中理解乘方的意义; 能结合具体表达式正确的读、写及指出底数、指数、幂的意义;能根据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2)逐步发展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4.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二、说教法根据本节有理数的乘方一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实验发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讨论、设疑诱导法为辅。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适时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通过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亲历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适当的练习,及时的进行信息反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学法:实践、探索、小组讨论,练习四、说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我们知道,每个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动物由动物细胞组成,植物由植物细胞组成.活的细胞和生物体一样,也经过生长、衰老、死亡几个阶段.细胞本身的繁殖是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的.大家来观察一幅某种细胞分裂示意图:(出示“细胞分裂示意图”)[师]乙同学分析得很好,经过十次分裂后,1个细胞可以分裂成:个,但10个2相乘写起来挺麻烦的,为了简便,可将记为210,210表示有10个2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乘方.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理数的乘方.(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师]在小学中,我们把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想一想:a×a表示什么?[师]对,还把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那a×a×a表示什么?[师]很好,刚才我们又把记作210.一般地,我们有: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即: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Power).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a n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a n读作a的n次方.a n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在这儿需要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如: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94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下面我们做一练习来熟悉这些概念(出示投影片§2.10 A),口答:1.填空:(1)(-1)12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2)(-3)11表示_____个_____相乘.[师]很好.那5的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师]对吗?……[师]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大家也可以这样理解:指数就是指相乘的因数的个数,指数是1,就是指只有一个因数.a 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下面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出示投影片§2.10 B)接下来,我们做一练习来熟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出示投影片§[师]很好,大家都注意了底数是负数的乘方的表示.下面我们来观察刚才练习题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可互相交流.[师]对.大家从计算结果中,归纳出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出示投影片§2.10 D)很好.大家再想一想:0的任何次幂等于多少?1的任何次幂等于多少?以10为底数的幂有何特点?[师]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正确.下面,我们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熟悉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课本P73随堂练习1.(1)在74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1)5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2)在(-32.计算:1)2(1)(-3)3;(2)(-1.5)2;(3)(-73.一个数的平方为16,这个数可能是几?一个数的平方可能是零吗?4.看课本P72~735.试一试设n为正整数,计算:(1)(-1)2n. (2)(-1)2n+1.(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有关概念及其有理数乘方运算.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明确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是一种运算,是求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乘方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幂与和、差、积、商一样,是乘方运算的结果.乘方运算与加减乘除的运算步骤一样,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有理数的乘方,这可太有趣啦!你们有没有想过,一张纸如果不停地对折,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儿呢?就像我和我弟弟折纸飞机的时候,弟弟说:“哥,这纸这么薄,能折多少次呀?”我就给他说:“你可别小瞧这纸,要是一直对折下去,它会变得超级厚呢!”比如说一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对折1次后厚度就是0.1×2 = 0.2毫米,对折2次后厚度就是0.1×2×2 = 0.4毫米,这就是2个2相乘,也就是2的2次方乘以0.1毫米。
每对折一次,厚度就是之前的2倍,这就和有理数的乘方有关啦。
有理数的乘方啊,就像是一个魔法,能让数字快速地变大或者变小呢。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2》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说说有理数的乘方。
你们知道棋盘上放麦粒的故事吗?传说有一个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发明者说:“陛下,请您在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国王心想这能有多少麦粒呀,就答应了。
可是算下来可不得了。
第1格是1粒,第2格是2粒,这就是2的1次方,第3格是2×2 = 4粒,这就是2的2次方。
越往后数字增长得超级快,这就像有理数的乘方一样,底数不变,指数不断增加,结果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这国王呀,可真是小瞧了这个乘方的威力。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3》嘿,小伙伴们!有理数的乘方就像一场数字的狂欢。
我和小伙伴们玩猜数字游戏的时候,我出了一个题。
我说:“有一个池塘,第一天有1朵荷花开放,第二天开放的荷花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是第二天的2倍,以此类推。
那第5天会有多少朵荷花开放呢?”小伙伴们都开始掰着手指头算。
第一天1朵,第二天就是1×2 = 2朵,这是2的1次方,第三天就是2×2 = 4朵,这是2的2次方,那第5天呢,就是2×2×2×2 = 16朵,这就是2的4次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10《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10《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十节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幂的符号法则。
教学难点:幂的符号法则及其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分析: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课堂上采用启发诱导、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2019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2.9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精品教育.doc
9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掌握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过程与方法】通过由乘法得出乘方定义的过程,体会归纳、概括、推理的方法.【情感态度】结合本课数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激发学生观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教材第58页最上方的图和相关内容及问题.【教学说明】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示意图,初步感受有理数的乘方.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乘方的定义【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加以规范,有利于加深印象.【归纳结论】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注意:2.乘方的运算问题2计算:【教学说明】通过计算,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问题3计算:【教学说明】通过观察、分析、计算,与同伴进行交流,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归纳结论】根据乘方的意义把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再按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3.乘方的符号法则问题3计算:【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与同伴交流,教师引导进行归纳.观察问题3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归纳结论】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为1,奇次幂为-1.4.乘方的应用问题4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找出一定的规律,感受乘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归纳结论】根据找出的规律,列出正确的式子.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在74中,底数是,指数是;(2)在中,底数是,指数是.2.计算:3.计算:4.判断下列各式结果的符号,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5)4;(2)(-5)5;(3)-(-5)6;(4)-(-5)7.5.已知|a+1|+(b-2)2=0,求(a+b)2019+a2019的值.6.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根很细的面条,每捏合一次,拉面的根数就增加一倍,如图:(1)第四次捏合后拉成的面条是多少根?(2)捏合到第几次后可拉成128根面条?【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掌握情况,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为后面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堂作业部分.4.(1)+(2)-(3)-(4)+负数的偶次幂为正,负数的奇次幂为负.5.因为|a+1|+(b-2)2=0,所以a=-1,b=2,所以(a+b)2019+a2019=(-1+2)2019+(-1)2019=1+1=2.6.(1)24=16(根)(2)因为27=128,所以第7次捏合可拉成128根面条.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乘方的意义及乘方的运算.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乘方的意义的理解,熟练掌握乘方的运算.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13,2.14”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相应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认识乘方的意义,到运用乘方的意义把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学生还需进一步掌握.。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3篇(初中数学有理数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3篇(初中数学有理数乘法说课稿)下面是我整理的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3篇(初中数学有理数乘法说课稿),以供借鉴。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节教材设置了甲、乙两个水库的水位变化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术,由有理数的乘法的练习中引出倒数的概念,进一步探索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使同学们真正地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教材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法(1)”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前几课的延伸与拓展,是有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能力目标:经常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知识目标:会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即为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记忆乘法法则的基础上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是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及有一个为零时积的情况。
三、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并将分析、观察、验证相结合。
通过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练习的巩固层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学法:事先让学生预习,有不懂的再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弄懂。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知识,能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分析:1. 导入过程:利用课本的问题的案例来导入,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小学已学过的乘法知识,为后面学习负有理数的乘法做铺垫。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从教材编排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为以后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打下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及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算。
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从中感受转化的思想。
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推理、归纳出的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运算方法以及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的自信心。
重点:理解乘方定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形成与运用。
二、说学生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学生已经有了两个方面良好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乘方的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是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不久,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说教法在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例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
四、说学法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觉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五、说教学设计1.引入新知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2=4(cm 2)棱长为2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2×2=8(cm 3)2.新课探究发现2×2,2×2×2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
为了简便,我们将它们分别记作22,23。
22读作“2的平方”(或“2的二次方”),23读作“2的立方”(或“2的三次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3.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面积、游泳池体积等。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依据情境学习理论,通过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合作学习: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2.运算法则: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乘方的运算法则,如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的性质,帮助学生掌握乘方运算的基本规律。
3.举例说明:结合具体例子,讲解乘方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计算面积、体积等,加深学生对乘方知识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乘方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解答、指导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2.生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同时,组织小组间的竞赛、分享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强调运算过程中的符号规则,提醒学生注意;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一)》教案-北师大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一)》教案 北师大版 总课时:23课时第十四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通过实例初步感受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大很快。
(二)能力训练要求经历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合情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利用乘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会求代数式的值并解释代数式值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代数式求值推断代数式所反应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课的进行观察教科书给出的图片,阅读理解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计算每一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五小时经过十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为了简便,可将它写成210,表示10个2相乘,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同时指出这就是乘法运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理数的乘方.(1)教科书第84页例1计算:① 53 ;② (-3)4;③ (-1/2)3.例题讲解是为了熟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规范幂的书写格式明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由有理数的乘法来进行的,并指明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书写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再把指数写在右上角.如(-3)4 不能写成-34,(-1/2)3不能写成-1/23.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回顾幂的意义. an 指数 运算的结果叫做幂底数(1)教科书第84页例2计算:①102,103,104;②(-10)2,(-10)3,(-10)4.(2)从以上特例的计算结果中,归纳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3)问题:0的任何次幂等于多少?1的任何次幂等于多少?以10为底数的幂有何特点?目的:活动(1)的目的除了继续练习乘方运算的技能外,主要是为活动(2)和活动(3)提供特例以便于归纳;活动(2)活动(3)一方面是为了归纳得到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以及0的任何次幂等于0,1的任何次幂等于1,10的n 次幂等于1的后面有n个0,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熟练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另一方面要指出题目的特点.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从运算结果中观察、发现正数幂的符号特点,负数幂的符号特点,并总结以10不底数的幂的特点三、课堂练习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完成课堂小结,如:“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乘方运算与四则运算有何联系?”四、小结五、作业设计A组:课本P42 习题2.3 1、3、4、5 练习册B组:50页1 2 3C组: 50 页 4反思:幂运算和乘法混淆,幂运算符号不清。
2019七年级数学上册 2.9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有理数的乘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
三疑三探教学
教学过程
那么
在小学对于字母a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
还可以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
、设疑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
③.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
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
就是
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任何一个数的偶
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吗?
(-a)2n(n是正整数
计算
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果让学生自
(-1)n-1
(五)课堂小结学生第一个认识乘方,应反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北师大版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019版数学精品资料(北师大版)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新教程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
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4、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
的数学思想。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
二、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到90%以上,由于家长素质不高,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非常不利,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
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激。
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
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里放些米粒吧。
第一个格放2粒米,第二格放4粒米,第三格放8粒米,然后是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
”“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大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大米吗?
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为后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课本引例: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表示。
a⋅简记为2a,读作a的平方(二次方)、a
a
⋅简记为3a,读作a的立方
a
a⋅
(三次方)
类推:
⋅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a⋅
a
a
a
a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个
n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说明:安排这一组填空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从熟悉的平方,立方
转到4次方,5次方以至n 次方上来,并会读写乘方运算。
目的
之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乘方的意义实际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的
积,从而得到乘方运算的概念。
引出概念:求n 个相同的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对照各部分名称:
指数、底数、幂
如果底数是9,指数是4,那么49读作9的4次方,表示有4个9相乘,结果叫9的4次幂。
你能写出一个乘方运算的例子吗?能读出这个乘方运算,并指出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吗? 说明:本课重点在于理解乘方运算的意义,因此在此处再安排这样一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有理数代替课本上的例子,亲手尝试写乘方运算,并在读写过程中加深对乘方运算的理解。
练习1(概念辨析):
指出下列乘方运算的底数和指数
(1)3)5(- (2)35 (3)35- (4)53 说明:举出这个例题,因为这是本节内容的疑点之一,如果对底数和指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学生很容易在这个地方出现问题,利用例题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有无括号对底数的影响。
当底数是负数时,一定要带括号。
特别地,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而且指数1可以省略不写。
乘方与乘法的关系: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即相同因数的连续乘法,因此可以利用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乘方与幂的关系: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结果。
(二)例题精讲,重点突出
例1计算:
(1)3)4(- (2)3)2(-
利用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将乘方换成乘法进行运算
练习2(运算巩固):
P51页练习1,练习目的在于强化对乘方意义的理解,“趁热打铁”,通过这个练习,要求多数学生可以进行这类较简单的有理数乘方运算。
例2用计算器计算4)8(-和6)3(-
根据学生手中计算器类型的不同,可以有两种较常见的按法:
一是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二是用符号转换键+/-的计算器
练习3(熟悉操作):
P51练习2,练习目的在于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会用它进行笔算较困难的乘方运算。
(三)自主交流,归纳小结
从例1和例2,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1和例2的例题作了小改动,把例1的改为奇数次方,而例2的改为偶数次方,以方便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自己通过这种不完全归纳,猜想出乘方的符号法则,此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引导学生验证法则,可利用计算器验证。
概括起来就是: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问: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吗?0的任何次幂是多少?
0相乘,结果仍然是0.可由学生自主归纳出来。
(四)活学活用,解决难题
现在来解决开头的那个数学问题
第一格放2粒米,即12粒
第二格放4粒米,即22粒
第三格放8粒米,即32粒。
2粒,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第六十四格要放多少粒第六十四格放________米,即64
米?
以此类推,最后一格——第六十四格里是2连乘63次,大约等于922亿亿粒。
如一斤米以两万粒计算,就合461万亿斤!将全中国的耕地都拿来种稻米,要好几百年才能收这么多。
如果将前面的63格里的米粒也算在内,总数还要增加近一倍!这就是指数的威力,难怪国王不知所措了。
体现整节课的完整性,把学生开始的兴趣再次引向高潮。
趣味探索:
一张薄薄的纸对折56次后有多厚试验一下你能折这么厚吗
说明:这个探索实际上仍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检查,纸对折56次,用什么运算来计算比较方便,另外计算过程中可使用计算器,进一步加深对乘方意义的理解
(五)作业
P56页1、2
数学生应该可以较轻松地完成。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的认识,通过不断进行联系比较,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思考、探索、总结直至发现结果、发现"方法",进而优化了整个教学。
五、板书设计:
1.5 有理数的乘方
一、乘方概念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记作n a,读作a的n次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二、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三、例题
练习1、例1、例2
练习2、练习3
解:(1)(2)(3)
作业:P51练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