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教案--4.薄层色谱的制备

合集下载

第四章薄层色谱

第四章薄层色谱


3.连续展开——使到达薄层上缘的溶剂不断蒸发,连续 展开以增加展开距离。因无溶剂前沿,需要有个参照物 同时展开,以计算相对保留值。

4.二维展开——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展开。将样品 点在薄层板的一个角上,展开适当距离后,挥干溶剂, 再将薄层板以与原展开方向成90 的方向进行展开。
2
1
原点


边缘效应示意图
预吸附中
展开中
采用双槽层析缸进行饱和
4.5 薄 层 扫 描


一、原理
薄层定量方法可分为 直接法——测定照射光照射色谱后,因被测物斑点 的存在引起的透射光和反射光的变化。

间接法——将部分照射光的能量转换成较长波长的 荧光,即荧光测量。

注意:薄层色谱定量测定的光学方法是基于测量斑 点和薄层空白处光学响应信号的差值。

五、检测

物理方法——紫外光下显示荧光或荧光淬灭。 化学方法——加化学试剂显色,要求显色稳定、持久、专 属、灵敏、线性良好。 斑点定位方法


碘蒸气法——灵敏、简便,为通用显色法
将碘结晶放在密封的展开缸中,碘的升华,使
缸内充满紫色的碘蒸气。将展开后的板挥干溶 剂,置碘缸中至薄层色谱上出现棕色斑点。放 置时间不宜太长,否则背景吸附剂也吸附碘, 使信噪比降低。用针头将斑点标记下来,放在 通风处使碘挥发。


3.荧光淬灭测量——吸附剂有荧光,样品斑点 无荧光,在紫外光照射下,被测物在荧光背景上 显示出暗灰斑点。本法适合于本身无颜色,又无 特征紫外吸收或荧光的物质。有三种形式:
测荧光 测紫外光 测紫外和荧光

三、扫描仪
1.机械扫描仪——可进行吸光度和荧光测量, 以反射测量方式为主,也有能提供透射测量方 式的。 2.高速扫描系统——可分为两类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用词条理,且有逻辑,最好能涉及到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中所有内容及关键操作步骤。

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内容为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

薄层色谱(TLC)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来分离和鉴定竞争物质的一种实验。

用薄层色谱可以分离出有机化合物中的各种成分,从而提高有机化合物中的成分纯度。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以用来鉴定有机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实验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吸附定律,将具有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出来。

在实验中,将物质溶于溶剂,然后用该溶剂和其他溶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溶剂梯度。

使用不同比例的溶剂梯度,物质可以在树脂表面上不同程度地吸附,产生不同的分离结果。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用具和药材:一种或两种被测物质、苯乙醛、酚红、染料和树脂。

2.把溶剂梯度准备好:将溶剂以一定比例混合,梯度一般以苯乙醛和甲醇为主,比例可以根据实验所需。

3.把树脂涂在玻璃板上:沿着玻璃板的边缘涂一层树脂,使树脂厚度均匀,厚度一般为1毫米。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法分离原理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法分离原理解析
氧化铝板200~220℃活化4h,得活性为Ⅱ级的板。150~ 160 ℃ 活化4h,得活性为Ⅲ~Ⅳ级的板。
点样
点样工具:微量注射器;玻璃毛细管。 点样方法:液体直接点样法;固体添埋法。 样点式样:点型;线型;条型。
点样应注意的问题:
点样斑点的大小:一般点样斑点直径不大于3mm; 点样量:0.25mm薄层,一般点样量为几微克~几百微克作定性 分析;2mm层厚,点样量可达几十毫克~几百毫克作制备。 点样位置:距底边约1.5~2cm的起始线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一 般为1cm。
薄层色谱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TLC定义:把吸附剂(硅胶)铺在玻璃板上,将样品点在其上,然 后用溶剂展开,使样品中各个组分相互分离的方法。
特点:简便、快速、微量的分离分析技术,应用广泛。 基本原理:不同物质与吸附剂(固定相)之间的吸附力不同;不 同物质在溶剂(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薄层粘合剂及其他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剂
❖石膏(10—1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5— 1%)、淀粉(5%)、聚乙烯醇(0.5—1%)等。 ❖添加1.5%的硅酸锌锰(Zn2SiO4∶Mn),制成荧光板。 ❖加入硝酸银可制成硝酸银薄板,用于分离含π键的顺、反异 构体。 ❖添加硼酸制成的薄层板则可以分离单糖类化合物异构体。
1—色谱缸 2—薄层板 3—展开图剂3—291—色谱缸 2—薄层板 3—展开剂
5.显色/检出
检出方法: 物理法——紫外光照射 化学法——喷洒化学试剂
6.Rf的测量及定性、定量测定
Rf值测量:斑点轮廓→斑点重心位置→斑点中心到点样原点距离→展开剂前沿到点样原点距离→Rf 值计算

实验四()薄层色谱

实验四()薄层色谱

实验四()薄层⾊谱实验四(1)薄层⾊谱⼀、实验⽬的1、学习学习薄层⾊谱法的原理,了解其意义和应⽤。

2、掌握薄层板的制作及薄层⾊谱的操作⽅法。

⼆、实验原理薄层⾊谱法是以薄层板作为载体,让样品溶液在薄层板上展开⽽达到分离的⽬的,故也称为薄层层析。

它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种⼴泛使⽤的实验技术,可⽤于精制样品、化合物鉴定、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谱的先导(即为柱⾊谱摸索最佳条件)等⽅⾯。

1、薄层⾊谱常⽤的吸附剂硅胶和氧化铝是薄层层析常⽤的固相吸附剂。

化合物极性越⼤,它在硅胶和氧化铝上的吸附⼒越强,所以吸附剂均制成活性精细粉末。

活化通常是加热粉末以脱去⽔分。

硅胶是酸性的,⽤来分离酸性或中性的化合物。

氧化铝有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可⽤于分离极性或⾮极性的化合物。

商⽤的硅胶和氧化铝薄层板可以买到,这些薄板常⽤玻璃或塑料制成。

溶剂在薄层板上爬升的距离越长,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越好。

宽的薄层板也可⽤于量较⼤的样品,具有1~2mm厚的⼤板可⽤于50~1000 mg样品的分离制备。

2、样品的制备与点样样品必须溶解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中,浓度最好是1~2%。

溶剂应具有⾼的挥发性以便于⽴即蒸发。

丙酮、⼆氯甲烷和氯仿等是常⽤的有机溶剂。

分析固体样品时,可将20~40mg样品溶到2mL 的溶剂中。

在距薄层板底端约1cm处,⽤铅笔划⼀条线,作为起点线。

⽤⽑细管(内径⼩于1mm)吸取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的起点线上。

样品量不能太多,否则易造成斑点过⼤,互相交叉或拖尾,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3、展开将选择好的展开剂放在层析缸中,使层析缸内空⽓饱和,再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层析缸中进⾏展开。

使⽤⾜够的展开剂以使薄层板底部浸⼊溶剂3~5mm,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层析。

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板的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铅笔划出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

实验四薄层色谱TLC(2)

实验四薄层色谱TLC(2)
将点样好的薄层板小心的放到层析缸中,点样 的一端朝下,浸入展开剂中约0.5cm。
一般情况,先在薄片另一端1cm处画一条直线, 展开剂达到此线时,立即取出。如未画线,观察展 开剂前沿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取出,并尽快在展开剂 前沿画出标记。(注意:如不注意,展开剂挥发后, 就无法确定展开剂上升的高度。)将薄层板晾干。 观察混合试样斑点出现的位置及与其相应样品斑点 是否相符。
本实验薄层色谱法中用的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是 9∶1的无水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最开始苏丹Ⅲ和偶氮 苯被吸附在硅胶上,当展开剂通过时,由于苏丹Ⅲ和偶氮苯 本身极性和在展开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两者在硅胶上的移动
速度也就不同(一般溶解度大和极性小的移动更快),从而
将混合物分开,并且可根据产生的不同比移值Rf来定性的鉴 别化合物。
Rf=
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距离 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距离
三、实验操作:
1.薄层版的制备: 取两块20cm×5cm左右的玻璃板,洗净,烘干。在80ml
烧杯中,放入约10g硅胶G,加入约20ml蒸馏水,调成糊状, 其稀稠为在震动下可流动,倒在玻璃板上。用食指和拇指拿 住玻璃板,前后左右振摇、摆动,使流动的糊状物均匀的铺 在玻片上(要求:制成的板厚薄均匀,无气泡。)将已涂好 的硅胶G薄层板在室温下,水平放置半小时后(注意:室温放 置必须使玻板干透,否则会出现断裂现象),移入烘箱,慢 慢升温至110℃,恒温半小时。
4.比移值
记录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距 离和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距离,计算Rf
)ArVsvyPjx9G7Rz#TGR7S+NC9ZBHQ) bjYWn4j*PP)k iJu#PF HVHOJg4xyExi %OZ9(eG!Sek*8p09- )gHSDr 58gxNr )1qjL+ T

实验四( ) 薄层色谱

实验四( ) 薄层色谱

实验四( ) 薄层色谱实验四(1)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1、学习学习薄层色谱法的原理,了解其意义和应用。

2、掌握薄层板的制作及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法是以薄层板作为载体,让样品溶液在薄层板上展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也称为薄层层析。

它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广泛使用的实验技术,可用于精制样品、化合物鉴定、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色谱的先导(即为柱色谱摸索最佳条件)等方面。

1、薄层色谱常用的吸附剂硅胶和氧化铝是薄层层析常用的固相吸附剂。

化合物极性越大,它在硅胶和氧化铝上的吸附力越强,所以吸附剂均制成活性精细粉末。

活化通常是加热粉末以脱去水分。

硅胶是酸性的,用来分离酸性或中性的化合物。

氧化铝有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可用于分离极性或非极性的化合物。

商用的硅胶和氧化铝薄层板可以买到,这些薄板常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溶剂在薄层板上爬升的距离越长,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越好。

宽的薄层板也可用于量较大的样品,具有1~2mm 厚的大板可用于50~1000mg 样品的分离制备。

2、样品的制备与点样样品必须溶解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中,浓度最好是1~2%。

溶剂应具有高的挥发性以便于立即蒸发。

丙酮、二氯甲烷和氯仿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分析固体样品时,可将20~40mg样品溶到2mL 的溶剂中。

在距薄层板底端约1cm 处,用铅笔划一条线,作为起点线。

用毛细管(内径小于1mm )吸取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的起点线上。

样品量不能太多,否则易造成斑点过大,互相交叉或拖尾,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3、展开将选择好的展开剂放在层析缸中,使层析缸内空气饱和,再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进行展开。

使用足够的展开剂以使薄层板底部浸入溶剂3~5mm ,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面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行层析。

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板的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出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色。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4.薄层色谱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4.薄层色谱的制备
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等试验中经常使用的平面色谱主要包括薄层
色谱和纸色谱两类,分述如下。
二、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常用 TLC 表示,是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兼具了
纸色谱和柱色谱的有点,一方面适合于小量样品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备波
层色谱板吸附层加厚,样品点成线,又可以用作少量产品精制。
薄层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一般能用硅胶或者氧化铝
者不锈钢尺子刮平,也可制得。
②倾斜法:将调好的浆料倒在玻璃板上,用手左右摇晃,使表面均匀光
滑,然后把薄层板平放试验台上晾干即可。
③浸涂法:把两块干净的大小一致的载玻片背靠背贴紧,浸入调好的吸
附剂中,取出后分开,晾干,即可。
薄层板的活化:把涂好的薄层板置于室温晾干,放在烘箱内加热活化,
活化条件根据需要而定。硅胶板一般在烘箱中渐渐升温,维持 105~110℃活
比 9:1 展开。若能将三种染料分开,并且按比移值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靛酚
蓝>苏丹红,则与Ⅱ级氧化铝活性相当。
②氧化铝板活性测定:将偶氮苯 30mg,对甲氧基偶氮苯、苏丹黄、苏
丹红和对氨基偶氮苯各 20mg,溶于 50mL 无水四氯化碳中,取 0.02mL 此溶
液滴加于氧化铝板上,用无水四氯化碳展开,测定各染料的位置,算出比移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和要求
教学重点
和难点
课时
第四讲薄层色谱的制备
4 学时
1 了解色谱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应用范围
2 掌握薄层色谱的制备方法、活化色谱板
3 完成由普通玻璃管制备玻璃毛细管的玻璃工操作
薄层板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铺制高质量的薄层板及其活化方法
内容

薄层色谱实验步骤

薄层色谱实验步骤

薄层色谱实验步骤薄层色谱是一种常用于化学分析和有机化学实验的技术,它可以快速、高效地分离和检测化合物。

下面是薄层色谱实验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准备薄层板选择合适的薄层板,常用的有硅胶或铝箔薄层板。

将薄层板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段,通常大小为2-3厘米宽和5-10厘米长。

用铅笔在薄层板的底部标记样品的位置。

第二步:准备样品溶液将待分析的化合物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使得该溶液浓度适中,通常在0.1-1 mg/mL之间。

保持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三步:在薄层板上涂样品将薄层板放在水平表面上,使用毛细管或自动样品施加器,在薄层板的标记位置上点涂样品溶液。

每个样品点涂后,将薄层板放置在通风橱中使其完全干燥。

第四步:开展色谱分离将薄层板立即放入色谱槽中,加入色谱溶剂至约0.5-1 cm深度,使其刚好覆盖薄层板的底部。

将色谱槽密封,让样品在色谱槽内展开并分离。

第五步:显色和检测将色谱槽取出,让其干燥。

然后,将色谱板放入显色脱色槽中。

常用的显色剂有碘化钴、碘化钠和其他发色显色剂。

待显色剂被吸收后,取出薄层板,用吹风机快速干燥。

第六步:分析和计算结果用扫描仪或肉眼观察并记录薄层板上每个化合物斑点的颜色和Rf值(裂点位置的移动与色谱溶剂前端移动的比值)。

通过比较已知标准物质的Rf值,确定测试样品中化合物的身份。

第七步:数据分析和结果根据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可以绘制色谱图或使用其他合适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展示和解释。

补充提示:-定量测定:可以通过测量化合物斑点的面积或浓度来定量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含量。

-实验安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避免接触有毒或刺激性物质。

同时,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实验优化: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和实验需要,可以调整薄层色谱实验的条件,如改变色谱溶剂的组成、改变显色剂的类型和浓度等,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

实验八簿层色谱(TLC法)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簿层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2)学会用薄层色谱法来跟踪有机反应。

二、基本原理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质。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色谱是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对不同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

三、操作要点和说明薄层色谱法的整个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薄层板的制备制薄层板的主要原料是吸附剂和粘结剂吸附剂:最常用于 TLC的吸附剂为硅胶 GF254;硅胶HF254。

粘结剂:一般用所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也有用淀粉的。

CMC 为粉状固体,用时先加水,水浴上熬成糊状,配成1%水溶液。

制板:(1)小板的制备:将硅胶加1% CMC,调成桨状(在平铺玻璃板上能晃动但不能流动),将其涂在载玻片上( 75 X 25),为使其坦平,可将载玻片用手端平晃动,致坦平为止,放在干净平坦的台面上,晾干之后放入110℃烘箱活化1小时即可使用(一次可做很多块)。

(2)大板的制备:略2、点样点样用的毛细管为内径< lmm的管口平整的毛细管,将样品溶于低沸点的溶剂(乙醚、丙酮、乙醇、四氢呋喃等)配成1%溶液。

点样前,可先用铅笔在小板上距一端5m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如需重复点样,则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

若在同一块板上点几个样,样品点间距离为5mm以上。

3、展开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

薄层的展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应用:精制样组品,分鉴定化合物,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色谱的摸索最佳条件等。
吸附竞争
固定相
流动相
吸附剂 (固定相)
比 由 样移于品值吸中R附各f :剂组(分硅吸胶附、能氧力化不铝同等(,极强性极强性的)组对分
被R 吸= 附能斑力 点的越 最 强高 )浓 ,度 当中 展心 开至 剂原 (点 中常 心常 的是 距具离 有
一f定极性的有展开机剂溶前剂沿)至流原 经点吸中附心的有距样离品展的开吸剂 比 性同比附 产 吸 分移能的移剂生较从值有 。 值时竞易吸R但关 是,争,附f 对, 一在展吸随剂同不 个一开附展上一同 特定剂,开解溶的 定条与极剂吸质溶 的件在质 常样性较较下相在 数和品小快难同色 (溶中的地,条谱定质的组移随件分性(各分动展下离分组组从;开进过析分分吸极剂行程的)对附性移色的依的(谱比据吸剂大动分流分移)子附上的较动离值。结剂解组慢相时是构。),不、
> 卤代烃、醚 > 芳香烃 > 烯 > 环烷烃 > 烷烃
二. 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
薄层色谱(TLC,薄层层析) 展开剂的选择:
选择展开剂时,要考虑样品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活性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溶剂的展开能力与溶剂的极性成正比。
溶剂的极性大
溶剂对化合物的解吸能力强
Rf 值大
常用展开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仅对硅胶和氧化铝适用):
《有机化学实验》
色谱法
(薄层色谱、柱色谱)
一. 实验目的
学习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掌握用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
操作技术。
二. 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
• 色谱法: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 色谱法基本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 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 溶液流经该物质时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 开。

薄层色谱有机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有机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有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薄层色谱(TLC)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习利用 TLC 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和监测反应进程。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分离和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其原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通常是硅胶或氧化铝)和流动相(展开剂)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在薄层板上实现分离。

当展开剂沿着薄层板上升时,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的过程。

由于不同组分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不同,导致它们在薄层板上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 TLC 行为进行比较,可以对样品中的组分进行鉴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薄层板(硅胶板或氧化铝板)展开缸毛细管紫外灯点样器铅笔、直尺2、试剂样品溶液(待分离和鉴定的有机化合物)标准物质溶液展开剂(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等)四、实验步骤1、制备薄层板选择合适的硅胶或氧化铝粉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调成均匀的糊状。

将糊状物质均匀地铺在干净的玻璃板上,使其形成厚度均匀的薄层。

放置在室温下晾干,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活化一段时间,以除去吸附的水分。

2、点样用铅笔在薄层板的一端约 1cm 处轻轻画一条起始线。

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和标准物质溶液,分别在起始线上轻轻点样,点样斑点的直径应小于 2mm,且每个斑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展开将适量的展开剂倒入展开缸中,使其深度约为 05 1cm。

将点样后的薄层板小心地放入展开缸中,使起始线位于展开剂液面以下,但斑点不能接触展开剂。

盖上盖子,让展开剂通过毛细作用沿着薄层板上升,直至展开剂前沿接近薄层板的顶端(约 1 2cm 处)。

4、取出薄层板当展开完成后,小心地取出薄层板,立即用铅笔标记展开剂的前沿位置。

5、显色如果样品本身有颜色,可以直接观察斑点。

如果样品无色,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显色:紫外灯下观察:有些化合物在紫外光下会发出荧光。

有机化学实验九薄层色谱

有机化学实验九薄层色谱

实验九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1. 学习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离鉴别有机化合物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学习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4块显微载玻片50mL烧杯分液漏斗布氏漏斗研钵烘箱吸管玻璃板点样毛细管、大头针、直尺、玻棒无水硫酸钠主要化学试剂:95%乙醇石油醚(60-900C)丙酮乙酸乙酯菠菜叶0.5%羧甲基纡维素钠(CMC)水溶液硅胶G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原理: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缩写TLC)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分析分离方法。

它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

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柱层析一样,属于固一液吸附层析的类型。

通常是把吸附剂放在玻璃板上成为一个薄层,是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实验时,把要分离的混合物滴在薄层析的一端,用适当的溶剂展开,当溶剂流经吸附剂时,由于各物质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以不同的速率随着溶剂移动。

展开一定时间后,让溶剂停止流动,混合物中各组分就停留在薄层析上显示出一个个色斑的色谱图。

若各组分无色,可喷洒一定的显色剂使之显色。

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1)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1)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目录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3学时)实验二薄层色谱分离法(4学时)实验三萃取(3学时)实验四1-溴丁烷的制备(4学时)实验五乙酸乙酯的制备(4学时)实验六甲基橙的制备(4学时)实验七卤代烃的性质(2学时)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沸点的原理与意义2、学习并掌握蒸馏操作3、学习并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沸点(boiling point, b.p.)——液态物质的蒸汽压与其所处体系的压力相等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沸点时:液态物质沸腾液态与气态平衡纯净的液态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均有固定的沸点不同化合物有不同的沸点沸程范围反映液态物质的纯度2、蒸馏(distillation)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过程常用术语:沸程始馏温度~终馏温度馏分不同温度范围的馏出液前馏分某一馏分之前的馏出液残留物最后没有蒸馏出来的物质蒸馏的用途:液体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测定化合物的沸点回收溶剂或浓缩溶液蒸馏方法:常压蒸馏适于沸点较低且比较稳定的液体化合物减压蒸馏适于沸点较高或较不稳定的液体化合物分馏适于沸点较为接近的液体化合物水蒸气蒸馏适于沸点较高(但有一定蒸汽压)、容易分解且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蒸馏及沸点的测定样品:60 mL工业酒精,采用100 mL圆底烧瓶做蒸馏瓶。

沸程的记录:初沸温度:第一滴样品馏出的温度。

末沸温度:记录蒸馏结束前温度计显示的最高温度。

由于沸点受大气压力影响很大,因此沸点的记录一般需在后面记录当前的大气压力。

如水的沸点:100℃/760 mmHg。

(1) 100 mL圆底烧瓶中+30 mL工业酒精+磁石(2) 蒸馏装置搭建从从左到右、自下而上,拆除反之(3) 温度计位置,水银球上端与冷凝管下口相切(4) 先通冷凝水再加热、注意下进上出(5) 加热器温度95 -85℃,保持每秒1-2滴(6) 加热到温度计75 ℃时移开烧杯,接锥形瓶(7) 当圆底烧瓶内只剩0.5-1.0mL液时停止加热(8)记录初沸温度、末沸温度、量出体积数、计算产率注意事项:蒸馏装置的搭建顺序:从下到上,从左至右——即先固定蒸馏瓶的位置,再依次装蒸馏头、冷凝管、蒸馏尾管及接收瓶。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5.薄层色谱的应用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5.薄层色谱的应用
表氧化铝活性与各偶氮染料比移值关系
活性级别
偶氮染料
勃劳克曼活性级的Rf值




偶氮苯
0.59
0.74
0.85
0.95
对甲氧基偶氮苯
0.16
0.49
0.69
0.89
苏丹黄
0.01
0.25
0.57
0.78
苏丹红
0.00
0.10
0.33
0.56
对氨基偶氮苯
0.00
4.薄层色谱定性分析(比移值计算)
在薄层色谱的分析中,经常使用比移值表示物质移动的相对距离。通过比移值判断分离情况。
= =
图薄层色谱展开图
5.薄层色谱应用试验
1)菠菜色素的提取
称取20g洗净后用滤纸吸干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并与20mL甲醇拌匀,研钵中研磨约5min,然后布氏漏斗抽滤菠菜汁,弃去滤液。
将菠菜汁放回研钵中,每次用20mL3:2体积比的石油醚——甲醇混合液萃取两次,每次需加以研磨并且抽滤。合并深绿色萃取液,转入分液漏斗,每次用10mL水洗涤两次,以除去萃取液中的甲醇。洗涤时要轻轻旋荡,以防止产生乳化。弃去水——甲醇层,石油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虑入圆底烧瓶,水浴上蒸去大部分石油醚至体积约为1mL为止。
图薄层层析装置
3)显色
薄层展开完毕后,取出薄层板,画出溶剂前沿,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本身无色,需要经过显色法显色后才能观察到斑点位置,判断分离情况。常用显色法包括碘蒸气显色法、紫外灯显色法和显色剂显色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碘蒸气显色法:碘能与很多有机化合物可逆的结合成有颜色的络合物,先将几粒碘结晶放在密闭容器中,碘蒸气很快充满容器,然后将展开完毕挥干溶剂的薄层板放入容器中,有机化合物即与碘作用呈现棕色斑点。立即将薄层板取出,标记斑点形状和位置,计算比移值。

实验-薄层色谱法

实验-薄层色谱法
0
硅胶含水量 (%)
0
3
5
8
15
10
25
15
38
11
洗脱剂(流动相):
也称展开剂,在色谱过程中起到将吸附 在固定相上旳样品洗脱旳作用。
乙酸>吡啶>水>醇类(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 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甲苯>环己烷>正 己烷>石油醚
* 从前到后-洗脱能力降低。
2023/12/ 12
2023/12/2
9
吸附色谱三要素-吸附剂
⑵ 硅胶silica gel 它旳吸附性起源于 硅胶氧原子上未成键 旳电子对和能够形成 氢键旳羟基。羟基有 结合型(Ⅰ)、活性 型(Ⅱ)和游离型 (Ⅲ)三种
2023/12/2
10
吸附色谱三要素-吸附剂
活性
Ⅰ Ⅱ Ⅲ Ⅳ Ⅴ
2023/12/2
氧化铝含水 量(%)
2023/12/ 28
三、思索题
1. 展开剂旳高度超出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什么 影响?
2. 怎样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3. 为何极性大旳组分要用极性较大旳溶剂洗脱?
2023/12/ 29
试样:
在给定旳条件下,各个成份旳分离情况, 与被分离物质旳构造和性质有关,对极性吸附 剂而言,被分离物质旳极性越大,两者吸附作 用也越强。具有极性基团旳化合物,其吸附能 力按下列顺序增长:
Cl, Br, I < C=C < OCH3 < CO2R < C=O , CHO < -SH- < -NH2 < -OH < -CO2H
梯度展开— 混合物性质差别较大时,一种流 动相不能有效分离时,可采用不同溶剂依次展开不 同距离。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2)点样。在层析板下端1.0cm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取拉好的毛细点样管,分别蘸取咖啡因与阿司匹林混合样品、阿司匹林纯样品,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到2mm为宜!斑点间距稍大一点。点样次数5到7次)另取一块薄层板,点碱性湖蓝与荧光黄混合样品。
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实验结果图
项目
组一
组二
药品
阿司匹林咖啡因混合样品
阿司匹林
荧光黄
碱性湖蓝
斑点移动距离a(cm)
溶剂移动距离b(cm)
Rf
实验注意事项
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定位及定性分析
将点好样的薄层板分别放入装有二氯乙烷层析液和5%的乙醇溶液的两个广口瓶中,盖上盖子,待层析液上行至距薄层板上沿1cm左右时,有镊子取出,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线的距离(点有阿司匹林的薄层板需用暖风机吹干),算各样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名称。
1-层析缸(广口瓶),2-薄层板,4-层析液
实验步骤
(1)薄层板的制备:
取3g硅胶G粉于研钵中,加相当于8ml左右的用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水溶液,用力研磨1-2分钟,至成糊状后立即倒在准备好的薄层板中心线上,快速左右倾斜,使糊状物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板面上,厚度约为0.25mm,然后平放于平的桌面上干燥15分钟,再放入100℃的烘箱内活化2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保存备用。
有机化学第二课堂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通过该实验,我们掌握了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结果的解析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本次实验我们以萘和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薄层色谱板进行分离和检测。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色谱板放在发展槽中,加入适量的色谱移动相使其稳定。

然后,在色谱板上面标出基线和样品点,并将标有样品的毛细管在基线上均匀地画出样品斑。

将色谱板放入发展槽中进行上升发展。

发展至合适的程度后,取出色谱板晾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

最后,将晾干的色谱板放在紫外灯下进行检测,记录下样品斑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萘和苯在色谱板上分离良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两个样品的斑点。

根据斑点的迁移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Rf值,进而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色谱移动相可能会溢出或挥发,影响色谱的发展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取出色谱板晾干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色谱板的位置和防止其受到外界污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薄层色谱在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它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分离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验证和分析。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和要注意的事项,这对于今后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解析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本次薄层色谱实验使我们掌握了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这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有机化学和提
高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检查和改进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五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薄层色谱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五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薄层色谱

板,取出来进行点样。
(3)点样 在活化好的薄层板下约1cm处的边上轻轻地用
铅笔点一个标记作为起始线。用一根内径约一毫米的毛细
管吸取制备好的试样。吸取的试样不要太多,防止样点扩 散。在起始线的中央轻轻地接触薄层板,点样要迅速,接 触即刻移开。待样点溶剂挥发后再重复点样约3~4次。样 点直径不要超过 2mm ,太大会出现拖尾现象。如果在一 块薄层板上点两个以上的样点要分开距离。样点点好后就 可以展开。
实验五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薄 层色谱(7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基本操作பைடு நூலகம்
四、实验装置
五、注意事项 六、成功关键 七、课后习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薄层色谱的一般原理和意义。 2、学习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3、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4、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二、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
薄层层析装置
五、注意事项
1 、 点 样 时 , 不 能 破 坏 硅 胶 板 。 各 样 点 间 距 1—
1.5cm,样点直径应不超过2mm。
2、喷显色剂时,应均匀喷洒,且喷雾器不能靠薄层板 太近,以免造成硅胶板脱落。 3、薄层板取用时应用手接触其边缘,否则指印沾污载 玻片表面,将使吸附剂难于铺在载玻片上。
六、成功关键
1、薄层板要洁净,要均匀,否则影响Rf值的准确性。 2、点样多少要适当。太少,斑点不清楚;太多,又会出现
斑点太大或拖尾现象,影响Rf值的准确性。
3 、点样时,点样的原斑点直径不得超过 2-3mm ,否则影 响Rf值的准确性。 4、展开时,切不可让展开剂淹没原斑点,否则样品溶于展 开剂中,不会出现斑点上移,实验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等试验中经常使用的平面色谱主要包括薄层色谱和纸色谱两类,分述如下。
二、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常用TLC表示,是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兼具了纸色谱和柱色谱的有点,一方面适合于小量样品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备波层色谱板吸附层加厚,样品点成线,又可以用作少量产品精制。
薄层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一般能用硅胶或者氧化铝薄层色谱分开的物质,也能用相应的柱色谱分开;凡能用硅藻土和纤维素做支撑剂的分配薄层色谱能分开的,也可以用相应的柱色谱展开,因此,薄层色谱常用作柱色谱的先导。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四讲薄层色谱的制备
课时
4学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了解色谱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应用范围
2掌握薄层色谱的制备方法、活化色谱板
3完成由普通玻璃管制备玻璃毛细管的玻璃工操作
教学重点
和难点
薄层板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铺制高质量的薄层板及其活化方法
授课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
一、色谱概述
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表氧化铝活性与各偶氮染料比移值关系
活性级别
偶氮染料
勃劳克曼活性级的Rf值




偶氮苯
0.59
0.74
0.85
0.95
对甲氧基偶氮苯
0.16
0.49
0.69
0.89
苏丹黄
0.01
0.25
0.57
0.78
苏丹红
0.00
0.10
0.33
0.56
对氨基偶氮苯
0.00
0.03
0.08
0.19
三、薄层板的制备实验
②倾斜法:将调好的浆料倒在玻璃板上,用手左右摇晃,使表面均匀光滑,然后把薄层板平放试验台上晾干即可。
③浸涂法:把两块干净的大小一致的载玻片背靠背贴紧,浸入调好的吸附剂中,取出后分开,晾干,即可。
薄层板的活化:把涂好的薄层板置于室温晾干,放在烘箱内加热活化,活化条件根据需要而定。硅胶板一般在烘箱中渐渐升温,维持105~110℃活化30min。氧化铝板在200℃烘4h可得活性Ⅱ级的薄层板,150~160℃烘4h可得Ⅲ~Ⅳ级薄层板。薄层板活性和含水量有关,活性随含水量增加而下降。
薄层色谱是在洗涤干净的玻板上均匀涂一层吸附剂或者支撑剂,待干燥、活化后将样品溶液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滴加于距离薄层板一端约1cm处的起点线上,晾干或吹干后置薄层板于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浸入深度为0.5cm,带展开剂前沿距离顶端约1cm附近时,将色谱板取出,干燥后喷显色剂显色或者紫外灯照射显色,确认斑点,并做分析。
在薄层色谱的分析中,经常使用比移值表示物质移动的相对距离。通过比移值判断分离情况。
= =
图薄层色谱展开图
1、薄层色谱常用吸附剂
薄层吸附色谱最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和氧化铝,薄层分配色谱的支持剂为硅藻土和纤维素。
硅胶是无定形多孔性物质,略显酸性,适用于酸性物质的分离分析。薄层用的硅胶分为“硅胶H”——不含粘合剂和其他添加剂的色谱用硅胶;“硅胶G”——含煅石膏粘合剂,G代表石膏(gypsum);“硅胶HF254”——含荧光物质,可于波长254nm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硅胶GF254”——既含煅石膏又含荧光剂等类型。
早期用此法来分离有色物质时,往往得到颜色不同的色层。色层(谱)一词由此得名。但现在此法除了用于有色物质分离外,已经广泛用于无色物的分离鉴定,都能适用。因此,色谱一词早已超出原来含义。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流动的混合物溶液称为流动相,固定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根据色谱形式,又可分为柱色谱和平面色谱,其中平面色谱又包括纸色谱、薄层色谱等。分述如下:
玻璃工操作中的切割、拉伸制备毛细管的操作练习
课后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预习薄层色谱板制备实验
课后总结
与硅胶相似,氧化铝也因含粘合剂或荧光剂而分为氧化铝G、氧化铝GF254及氧化铝HF254等。
粘合剂除了上述的石膏外,还可以用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薄层板通常按加粘合剂和不加粘合剂分为两种,加粘合剂的称为硬板,不加粘合剂的称为软板。
2、薄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备
薄层板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的结果。薄层应尽量均匀且厚度固定,否则在展开时溶剂前沿不齐,色谱结果不易重复。薄层板分为干板和湿板,大多为湿板,其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薄层板的铺制:薄层板铺制有平铺法、倾斜法和浸涂法,薄层厚度一般为0.25~1mm厚。
①平铺法:可用涂布器涂布,将洗净的玻璃板在涂布器中间摆好,上下两边各夹一块比前者厚0.25~1mm厚的玻璃板,将浆料倒入涂布器槽中,推动浆料可将其平铺板上,若无涂布器,可用浆料倒在玻璃板上,用玻片或者不锈钢尺子刮平,也可制得。
1.试剂、器材
带荧光硅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蒸馏水、载玻片、电加热炉、烧杯、玻璃棒
2.操作步骤
洗净载玻片、干燥备用;熬制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硅胶与浆料以1g-3ml左右比例,研磨混匀;在洁净载玻片上倾斜法铺制薄层色谱板,自然晾干、烘箱干燥、活化。
四、玻璃毛细管的制备操作
仪器试剂:玻璃管、锉刀、酒精灯等
载玻片准备:薄层载玻片一般为玻璃或者硬质塑料板,以玻璃板常见。如果是新的玻璃板或载玻片,水洗,干燥即可;如果是重新使用的载玻片,要用洗衣粉和水洗涤,用水淋洗,再用50%甲醇溶液淋洗,让载玻片完全干燥。取用时应该让手指接触载玻片的边缘,如果指印污染载玻片,吸附剂将难以铺在载玻片上。
浆料制备:浆料要求均匀,不带团块、粘稠适当。一般先将吸附剂与浆料混合均匀,调成糊状;如果混合时出现团块,混完后,剧烈搅拌或者碾磨,保证充分混合。一般1g硅胶G需要0.5%CMC(羧甲基纤维素钠)清液3~4mL或约3mL氯仿,1g氧化铝G需要0.5%CMC清液约2mL。不同吸附剂可酌情使用溶剂量。
薄层板活性测定:
①硅胶板活性测定:取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靛酚蓝和苏丹红三种染料各10mg,溶于1mL氯仿中,将此混合液点于薄层上,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9:1展开。若能将三种染料分开,并且按比移值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靛酚蓝>苏丹红,则与Ⅱ级氧化铝活性相当。
②氧化铝板活性测定:将偶氮苯30mg,对甲氧基偶氮苯、苏丹黄、苏丹红和对氨基偶氮苯各20mg,溶于50mL无水四氯化碳中,取0.02mL此溶液滴加于氧化铝板上,用无水四氯化碳展开,测定各染料的位置,算出比移值,根据下表各染料的比移值确定其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