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点和线》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点和线的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点和线的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点和线的教案优质8篇我们的教案应当注重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反映在教案的每个环节,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点和线的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点和线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较平稳的向前行走。

2、同伴间要相互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纸壳做成的大圆环两个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结合4—5人一组。

2、两组幼儿分别站成纵队,站在大圆环做成的“车轮”里,同时向前走。

通过“车轮”将全队幼儿都运送到终点,速度快者为胜。

3、互相讨论:如何让车轮走的更快一些?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小司机”,运用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开始,先和幼儿一起玩开汽车的模仿游戏,在体验开汽车的手臂上下、绕环等动作后,再让幼儿为汽车蘸上不同颜色的“汽油”,在纸上开汽车,并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同时,小班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而这些美术技能正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

这个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创作,小车轮蘸上不同色彩的颜料,在报纸上滚一滚,留下不同线条美丽的痕迹,幼儿不但愉快地感受了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基本线条的特点,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百科: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

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

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

幼儿园大班点和线的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大班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非常好奇,对电的好奇也不例外,在一天的活动中,难免有的时候幼儿会跑出老师或者家长的视线,怕电伤到孩子,所以设计这个教学活动让幼儿对电有所了解,知道电会伤人,不碰它。

小班教案来跳舞

小班教案来跳舞

小班教案来跳舞小班教案来跳舞篇一活动设计背景本班幼儿的小肌肉不灵活为了锻炼他们的小肌肉。

活动目标1、能够画各种线条,能够加粗线条感受简约的美。

2、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加粗线条感受简约的美。

活动准备红白正方形长方形画纸若干;粗细黑色勾线笔每个小朋友一支;红白色颜料,水粉笔,优美音乐,各色毛线若干小段活动过程一·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和毛线跳舞,感受直线曲线斜线和点。

二·幼儿涂鸦1.书空各种线条,感受线条的变化。

2.随音乐自由用细笔涂鸦出长短不同的直线,斜线,曲线及点点圈圈。

三·感知涂鸦和加粗线条的方式;起笔紧贴细线条,用来回图画的方式加粗,加粗的线条中间不留白四·幼儿涂鸦1·随音乐用涂画的方式加粗部分线条。

2·根据画面效果添画短线,圈圈,点点是画面尽量饱满3·用水粉笔在画面上添画红白色的点点圈圈五·装裱欣赏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在上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

一是他们不太会加粗线条;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把画面补充饱满。

这两个问题都说明了我在备课时不够充分。

这需要我在今后注意。

不过这节课小朋友们非常活跃都能动手去画我也比较满意了。

锻炼他们小肌肉的目标也达到了。

小班教案来跳舞篇二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图谱理解、记忆歌词。

3、能够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课件、图谱活动过程:开始部分:播放曲子,以欢迎老师们到我班的方法,做集体音乐表演,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基本部分:1、播放课件,鳄鱼和恐龙,提问:小朋友猜一猜,它们到我们班干什么来了?”引出歌曲名称“来跳舞”。

第10课 跳舞的线

第10课 跳舞的线

第10课跳舞的线第 13 周总第 22、23 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

2.增强学生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

3.采取游戏方式,启发学生想象,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

4.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6.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常识,提高动手能力。

7.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

8.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学中国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也有利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小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

要帮助初学中国画的小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真正喜欢中国画,兴趣盎然地用中国画形式表情达意,就必须摈弃机械地讲解笔墨技巧,机械地传授中国画表现程式,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是关键。

《跳舞的点和线》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新发现”,初步了解中国画简单的基本常识,从“无法”走向“有法”,在不自觉中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形成中国画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点、线、面是平面绘画最基本的语言,如同句子的基本语言是文字,音乐的基本语言是音符,英语的基本语言是ABC一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为强化学生的绘画语言,应有意识地利用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因势利导,使他们更准确地对视觉物象产生点、线、面的联想,如画面上画几个小点,代表河面上露出的小石块,用波浪线或曲线画出水的波纹及流动的走向,并使线条重复排列出现,线产生面,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美感。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3课《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3课《彩线连彩点》教学设计
五、拓展阶段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我们能在年级坐立行比赛中夺得冠军,我们如何精彩的布置编排我们的方阵呢?
六、板书设计彩线连彩点
线、 点、 组合
(设计意图:将重点知识板书,有利于学生重点知识的掌握,一目了然。)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本课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较浓厚,本课的结构安排上环环相扣,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好,能用点和线美术元素进行创作,并能说出自己创作的感想。对点和线的初步认识,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看一看,再到画一画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掌握了点线的组合方式,创造出更美的画面。学生创作的进步不一样,有的学生很快画完了,能画2-3幅,有个别学生只画了一幅,所以,要区别对待,没画完的到课下时间再接着画。鼓励下次专注一些,提高绘画速度。
小结:今天同学们大胆的用点和线画出了美丽的画面,希望以后同学们,牵着彩线跳跳舞,拉着彩点转个圈,成为快乐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多种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多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评价)
五、拓展阶段
同学们,在年级坐立行比赛的准备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最美瞬间展示”和“彩点牵着彩线舞蹈”的设计我们每一个同学就是一个班集体中闪光的点,我们牵着彩线后,我们就变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相信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夺得冠军,加油,同学们!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承接上一节课的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
1.带着彩线和彩点动起来
师:要想动起来,我们首先要考虑哪些问题?生:线的姿态,点的分布。是的,不用的彩点和彩线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板书:线、点
师:那我们先按照第一名同学说的,同学们穿上彩色的上衣在方阵中随着音乐节拍,跳舞,动作统一,这样的布局会很美。你发现这种方法我们在编排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线条的变化和美感。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2. 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头晃脑、摆动手臂等,让幼儿放松身体。

2. 主题介绍(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会跳舞的线,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线条的变化和美感。

3. 绘画环节(7分钟):教师分发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并将其剪下来。

4. 制作环节(7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将剪下来的线条粘贴在纸上,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合作。

5. 展示环节(3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活动中的趣事。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更多的人欣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如何?3. 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时间是否恰当?4.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活动内容是否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六、活动准备:1. 彩色绳子或丝带。

2. 音乐播放设备。

3. 空旷的场地。

七、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头晃脑、摆动手臂等,让幼儿放松身体。

2. 主题介绍(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会跳舞的线,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线条的变化和美感。

3. 绳子舞蹈(7分钟):教师分发彩色绳子或丝带,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绳子或丝带创作舞蹈动作。

4. 展示环节(3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将自己的舞蹈动作展示给大家,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线条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以及一些图片、卡片等。

2. 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3. 准备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等。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模仿动物、植物等,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2. 观察线条(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线条的特点。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卡片等,让幼儿找出其中的线条,并描述线条的特性。

3. 动手画线(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 线条跳舞(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用手中的线条跟着音乐舞蹈,感受线条在舞蹈中的美。

5. 分享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线条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鼓励。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线条创作,如在家庭中寻找线条元素,拍摄照片,共同完成一幅家庭线条作品。

2. 环境创设:利用幼儿创作的线条作品,装饰教室环境,如制作线条挂饰、墙饰等。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参与线条创作等。

3. 评价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

六、活动准备:1. 准备会跳舞的线游戏软件或应用程序。

2. 准备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设备。

3. 准备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等。

七、活动过程:1. 复习线条(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线条特点,让幼儿说说自己对线条的理解。

2. 并安装游戏软件(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如何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并安装会跳舞的线游戏软件。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跳舞线的特点和基本跳法。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4. 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丰富他们的幼儿园生活。

二、活动准备1. 教具:跳舞线、音乐、舞蹈视频、图片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室。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拉伸、转圈、摆动手臂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他们的兴奋度。

2. 基本跳法学习(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跳舞线的图片,让他们观察跳舞线的特点。

教师示范基本跳法,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并邀请幼儿模仿。

3. 实践操作(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段跳舞线。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指导幼儿按照基本跳法进行舞蹈。

期间,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动作,并进行个别指导。

4. 创意舞蹈(5分钟)每组幼儿自主创作一段舞蹈,可以结合基本跳法和自创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展示环节(5分钟)各组幼儿轮流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幼儿观众进行欣赏和鼓掌。

教师对每个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舞蹈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舞蹈学习。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展示幼儿的舞蹈作品,让其他年龄段的小朋友欣赏。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舞蹈过程中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确保他们都能跟上活动节奏。

3.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舞蹈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4.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耐心和关爱,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活动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跳舞线的跳法和动作,幼儿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和模仿。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身体验跳舞线的跳法和舞蹈动作,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有关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有关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有关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小学美术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一册中的第7课《下雨啦》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下雨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雨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以使人类蒙受灾难。

可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它能够给孩子带来创造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

本课是一节绘画练习课,创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雨,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可以是真实的回忆,也可以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

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雨的科学知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节课要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有着不受制约的想象力。

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非常活跃,个性突出,具备初步的表现能力。

三、设计思路通过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会议、观察对下雨时的感受,同时教师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进一步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让他们带着不拘形式的去大胆绘画。

四、教学目标l、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关于雨的想象。

2、选择各种形态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印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五、课前准备:1、让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2、教师搜集有关雨景的图片、录像、音乐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导入1、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欣赏导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学生对雨的回忆。

3、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雨的图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会跳舞的线条小狗教案中班

会跳舞的线条小狗教案中班

会跳舞的线条小狗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让幼儿掌握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2.准备简单的舞蹈动作。

3.准备小狗线条道具。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2.学习舞蹈动作。

老师教授幼儿简单的舞蹈动作,例如,摇摆、跳跃、旋转等。

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学习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3.分组排练。

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老师教授的舞蹈动作进行排练,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

4.表演展示。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展示,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现自己学到的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5.总结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表演中的收获和体会,激发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愉快的音乐中学习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七、教学延伸。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音乐和舞蹈动作,让幼儿学习更多样化的舞蹈,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狗线条道具,让他们在表演中更加投入和享受。

点和线教案反思参考6篇

点和线教案反思参考6篇

点和线教案反思参考6篇点和线教案反思篇1活动目标:1、熟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根本特征。

(重点)2、能根据物体的外形进展简洁的分类。

(难点)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兴趣。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预备:大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个、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每人一份、小动物屋3个活动过程:一、熟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根本特征。

1、今日,我们去图形王国里玩一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我们动身了。

2、提问:王国里有哪些图形宝宝啦?(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这是什么外形的图形宝宝?它有长得怎么样的呢?3、图形宝宝自我介绍(小结):小朋友们好,我是圆形宝宝,我的身体是胖乎乎的一个角都没有。

小朋友们好,我是正方形宝宝,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很快乐能和你们做朋友。

小朋友们好,我是三角形宝宝,我有三个角三条边,大家情愿和我们做朋友吗?二、嬉戏“喂饼干”1、按外形给小动物喂饼干。

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啦?(出示三个外形小动物的家)教师分别扮演小动物,说喜爱什么外形的饼干。

2、师:小朋友们,现在拿起小椅子下的三种外形的饼干,你们手里有什么外形的饼干啦?小动物饿啦,给他们喂一下吧。

3、小朋友喂饼干。

三、阅历迁移。

1、师提问:在小朋友的家里或在幼儿园,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呢?回家之后,我们在去找找其他的物品吧。

活动反思:活动刚开头,我以带小朋友去图形王国参观的形式,来吸引小朋友的留意力。

接着我直接出示三个图形宝宝请小朋友说一说长得怎么样,用直观的图形来进展表示。

小朋友自己先说出第一感觉的形象。

然后教师在自我总结,以图形宝宝自己介绍的方式较科学的介绍给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三个外形的根本特征。

但是之后,教师可以请个别答复,集体答复等方式来考考小朋友有没把握,可以更好地稳固对图形根本特征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跳舞的树叶》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跳舞的树叶》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跳舞的树叶》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跳舞的树叶》「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棉签均匀地涂色2.能大胆地画线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各色水粉颜料,彩色蜡笔,棉签,抹布,有画框的纸幼儿人手一张,自制红、绿棉签娃娃两个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师:"美丽的秋天到了,枫叶渐渐变红了,梧桐树叶,银杏树叶纷纷换上了黄色的衣裳。

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啊飘,来到了大地中间。

(老师示范画树叶)小树叶在大地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一会跳到这边,一会跳到大地的上边,转下来在地上打了个滚,来到了大地中间,他转呀跳呀,从上跳到下,从左跳到右。

不一会,整个大地就铺满了它黑黑的脚印。

"(老师示范画线条)"2.(出示红棉签)师:"红颜色娃娃来了,它说,这儿真好,我要给它铺上红地毯。

红颜色娃娃高高兴兴地绕着树叶娃娃的舞步走了一圈,挥起了小刷子,顺着一个方向慢慢地、均匀地铺起地毯来,是顺着一个方向铺的哦。

铺得很均匀,铺得满满的,一会儿地毯铺好了。

红颜色娃娃看看那儿,我也给这儿铺上红地毯。

小朋友一起说说,红颜色娃娃该怎样铺地毯呢?(先绕着舞步走一圈,然后再顺着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满)红颜色娃娃满意地离开了3.(出示绿棉签娃娃)"瞧,谁来了?绿颜色娃娃想请一个小朋友和它一起给大地铺上绿地毯。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请一名幼儿来操作)4.颜色娃娃都想给大地铺上美丽的地毯,小朋友和树叶娃娃,颜色娃娃一起来玩游戏吧!二、幼儿操作1.提出操作要求:(1)记住了,小树叶跳舞的时候,它的舞步要铺满整个大地(2)铺地毯的时候,颜色娃娃要先,再,颜色要铺满整个大地(3)还要注意,同一种颜色的地毯不要铺在一起,各种不同颜色的地毯铺在一起才好看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三、讲评1.树叶娃娃在七彩的地毯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朋友你们看了这些画,心里觉得怎么样?美在什么地方?师:这些图画颜色很漂亮,运用了大大小小的色块,线条也很流畅,真像树叶娃娃优美的舞步,给我们的感觉非常美,非常漂亮!2.谁来说说你的颜色娃娃是怎么给大地铺地毯的?3.师:我觉得这张地毯看上去金黄色的,心里感觉暖洋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主要用了哪些颜色?四、结束部分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大地铺上了五颜六色的地毯。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线条的基本特征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白色卡纸若干张2. 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3. 音乐播放设备4. 绳子、彩带等辅助材料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绘画和动手操作,创作出会跳舞的线条作品。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线条作品。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扭扭腰、伸伸腿、转圈圈等,让幼儿放松身体。

2.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线条画,引导幼儿观察线条的种类、颜色和变化。

提问:“你们看到的线条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做什么?”激发幼儿对线条的兴趣。

3. 绘画实践(7分钟):教师发放白色卡纸和绘画工具,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并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表达。

5. 舞蹈表演(3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线条的舞蹈,如弯弯腰、扭扭腰、伸伸手等。

让幼儿在舞蹈中感受线条的优美。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活动成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更多的小朋友欣赏到幼儿的创作。

3. 美术课程: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调整后续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让幼儿在系统中学习线条、色彩等基本知识。

六、活动环环相扣1. 复习线条: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线条的作品,引导幼儿回顾之前学到的线条知识,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2. 创新线条: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新的线条创作,如螺旋线、齿轮线等,让幼儿在绘画中发挥创新能力。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会动的线条》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会动的线条》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会动的线条》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画纸、涂色工具、彩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师:请同学画一些与老师不同的线同学们刚画的是什么线?可以表现波浪线的是?用几根波浪线就可以表示线在动了。

出示课题——会动的线条二、观察、感受新知同学们刚刚在黑板上也画了会动的线条,画的很好,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会动的线条也很多,让我们来看看大屏幕吧出示图片:水滴、烟雾、天极、烟花、体操问:能不能告诉我动的线条在哪?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生:烟花下面的线条、水的波纹、体操队员的飘带……天极这张图带给我们旋转的感觉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1)教师出示教具,小棒上系一长飘带并演示问:观察飘带动的时候是什么线?(曲线)用笔描绘刚看到的线,请学生上来示范画线应该怎样画呢?把握几个特点:大胆,流畅2)(画线条)出示图片A、用直线表示的船跟太阳问:怎样改变让船动起来,太阳也动起来呢?(直线变曲线)B、(找线条)两张树的图片,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等。

问:哪一棵树让你动起来?怎样使树干(树枝、旁边的小树)动起来?(直线变曲线)C、陈少朴的鱼图片问:会动”的线条是怎样“动”起来的?D、凡高的星月夜问:哪里在动呢?(云、月亮的光芒,星……都用的是曲线)猜一猜画者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心情。

小结:“线”是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

会跳舞的线(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线条的动态美。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白色画纸若干张2. 彩色笔或彩色水笔3. 音乐播放设备4. 绳子或彩带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线条舞蹈(5分钟):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摆动身体,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出自己喜欢的线条。

鼓励幼儿大胆创新,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动态美。

3. 分享与欣赏(5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大家谈谈自己对线条动态美的感受。

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4. 团队合作(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用绳子或彩带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长长的线条。

每组需要共同合作,让线条在音乐中舞动起来。

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团队协作,让线条舞动得更加优美。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共同欣赏幼儿的创意和进步。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装饰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欣赏到幼儿的作品。

五、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活动过程中幼儿不受伤害。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六、活动目标1. 提升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加强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创造力。

七、活动准备1. 音乐CD或音乐播放设备2. 舞蹈道具(如花环、纱巾等)3. 舞蹈场地布置4. 绘画纸张和绘画工具八、活动过程1. 音乐感知(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倾听并尝试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点点线线来跳舞》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点点线线来跳舞》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点点线线来跳舞》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2.培养幼儿对点线的认识和运用能力;3.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4.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具:白纸、彩色绘画纸、彩色水笔、颜色笔、美术书籍。

2.环境准备:保证教室整洁,准备黑板/白板。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向幼儿介绍今天的绘画主题《点点线线来跳舞》。

2.提问引导:老师问幼儿们,他们知道点和线是什么吗?这个主题和点和线有什么关系?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点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和宽度的,是最基本的图形元素。

2.讲解线的概念:线是由不同点连接起来的,有长度但没有宽度的。

绘画实践(30分钟)1.教师示范:老师用彩色水笔在白纸上画出一些点和线的图案,并与幼儿们一起讨论这些图案表达了什么意思。

2.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配发一些彩色绘画纸和颜色笔。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点和线创作属于自己的图案并填色。

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3.整理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点评。

结束活动(5分钟)1.教师总结:老师引导幼儿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总结点和线的特点。

2.小结: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样的?四、教学反思本次《点点线线来跳舞》的美术教学活动主要针对小班幼儿,意在通过观察、创作和表达点和线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值得改进:首先,在导入部分,我可以加入一些与幼儿们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以引发幼儿们的思考。

例如,问幼儿们在哪些日常用品中可以找到点和线。

其次,在绘画实践环节,我可以给予幼儿更多的启发性问题,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样化的作品。

我可以提醒幼儿们在画点和线的同时,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线的粗细。

最后,在结束活动部分,我可以让幼儿们互相观看和欣赏彼此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心得和感受。

《跳舞的点和线》教学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教学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点和线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在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和线,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和线的定义及特点2. 点和线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3. 生活中的点和线4. 点和线的创意画5. 小组讨论和展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点和线的定义及特点,了解它们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2.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和线,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点和线概念的理解。

2. 运用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和线,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创意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物模型和图片3. 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4. 小组讨论记录表5. 教学视频或动画资源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点和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点和线在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点和线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理解它们在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点和线,加深对它们应用的理解。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画出一些点和线,并尝试组成不同的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创意实践: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利用点和线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点和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课堂小结2. 强调点和线在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点点线线来跳舞》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点点线线来跳舞》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点和线,理解点与线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点、线进行创作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点和线,学会用点和线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点和线组合成具象的图案。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点、线贴纸,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由点和线组成的图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教师讲解点和线的概念,让幼儿理解点与线的关系。

3. 示范:教师用彩笔和点、线贴纸示范创作过程,展示如何将点和线组合成具象的图案。

4. 创作:幼儿在画纸上用点和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点和线,并学会用点和线进行创作。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个别化指导。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定期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创作水平。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进行类似的创作活动。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公共区域,让其他幼儿和家长欣赏。

3. 主题拓展:组织幼儿进行“点和线”主题的集体舞表演,让幼儿在舞蹈中体验点和线的美感。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作品的创意、色彩搭配、构图等方面。

3. 幼儿自评和互评: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中班关于线的教案6篇

中班关于线的教案6篇

中班关于线的教案6篇中班关于线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编各种舞蹈动作。

2、让幼儿熟识乐曲的构造,并熟知嬉戏的方法。

3、让幼儿体验同伴间的相互合作。

活动预备:音乐5段、电脑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一只蟑螂在房间里发觉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于是,他就招呼他的朋友们一起来共享,大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快乐的跳起来了舞。

2、你看(教师示范动作:跳,跳,动一动)(做两个)3、一起来(跟着教师做两个)4、提问:我们还可以动哪里呀?(请幼儿做动作,并大家一起仿照)好,我们再来做一做,看看谁的动作跟大家不一样哦。

(听教师的口令完成动作)5、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好吗?请听。

(放音乐跳舞)6、真不错,那我们站起来跳一跳,请听音乐。

(放音乐跳舞)(教师要去动孩子)二、学习其次局部1、我们跳的可快乐了。

哎呀,肚子饿了,去吃点吃的好吗?(教师用手指着面前)这里有好多好吃的点心和饮料呢。

大家快来吃哦,(跟教师一起做动作:吃,吃,干杯)2、还有哪里有好吃的?(后面)一起跟教师吃后面的东西。

还有哪里有好吃啊?(上面)听教师的口令一起做动作。

3、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吃东西。

我看谁能从不同的地方拿东西吃。

(放音乐:吃东西)(教师要从不同的方向拿东西吃,并和小朋友干杯)4、你们吃饱了吗?嘘,仆人回来了,他发觉你们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东西,很生气,就拿出了一大瓶杀虫剂,蟑螂们该怎么办呢?你们怎么办?对呀,要躲起来。

不要让杀虫剂喷到。

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喽:我往这边喷杀虫剂,你们往那边躲?(相反的方向呢)5、现在我要来喷杀虫剂了,认真看哦。

(教师喷,幼儿躲)躲过了吗?6、现在我们听音乐来玩嬉戏。

(放音乐:杀虫剂)三、学习第三局部1、你们真厉害。

可这是一瓶超级杀虫剂,可厉害啦。

现在整间房子里都是药水,药水遇到哪里,哪里就要断掉奥。

不好啦,不好啦,药水遇到触角上了,触角会怎么样啊?那你能不能做个触角断掉的动作?(幼儿一起做)伸出触角,触角断掉了,(教师有意去拉拉触角)断掉了,都断掉了。

小学美术《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小学美术《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点与线是美术基本美术造型语言,点与线条的韵律、节奏感,决定了它与音乐的紧密关系,而新课程下,美术、音乐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对这节课来说,音乐对点与线的想象,是学生感受线条表现力的一大途径。

本课通过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运用玩、看、听、唱、讲、议等多种教学手段,设计让学生音乐涂鸦、欣赏绘画、参加评议等教学活动,分散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发现,在游戏中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欲望。

展示了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江版美术三年级第10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用水墨画的形式进行点、线的造型表现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

学生在第四册教材中学习过《水墨游戏》的内容,让学生对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等知识有了一定接触。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墨画的笔墨技巧,而在本节课后安排了《我爱大熊猫》一课,是水墨画教学的延续。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校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不认识了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对水墨画技法没有初步认知。

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在本课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因势利导,运用观察、比较、实验、总结、创作等环节,丰富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创作,从学习中体验到美术活动带来的欢乐。

四、教学设计⑴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了解水墨画基本常识。

增强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版三年级第10课《跳舞的点和线》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综合艺术品质。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本课通过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以多媒体手段为以游戏为导线,以合作探究学习为抓手,淡化水墨画的技法探究,开展综合体验活动。

本课设计通过玩、看、听、讲、议等多种教学手段,设计让学生音乐涂鸦、欣赏动画、参加星级评分卡打分等教学活动,分散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发现,在游戏中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欲望。

展示了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江版美术三年级第10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用水墨画的形式进行点、线的造型表现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

学生在第四册教材中学习过《水墨游戏》的内容,让学生对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等知识有了一定接触。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墨画的笔墨技巧,而在本节课后安排了《我爱大熊猫》一课,是水墨画教学的延续。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初步认识了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对水墨画技法已经有初步认知。

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在本课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因势利导,运用观察、比较、实验、总结、创作环节,从而丰富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创作,从学习中体验到美术活动带来的学习的欢乐。

四、教学设计⑴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了解水墨画基本常识。

增强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

操作领域: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

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练习,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增进学生对水墨画的了解,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⑵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水墨画线条在作品中产生的节奏、韵味和变化,充分感受水墨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水墨画中锋、侧锋运笔和墨色干湿浓淡的变化方法的掌握。

(3)教学策略与手段将体验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合是本课教学方法运用的突出特色。

综合后的方法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体验行为引入游戏方式之中,渗透性强且更易为学习者接受。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毛笔、墨汁、宣纸、水墨画颜料、毛毡、水桶、调色盘2.教师的教学准备:毛笔、宣纸、墨汁、水墨画颜料、毛毡、水桶、调色盘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四人小组排列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课件、作品(5)教学流程1.师生交流2.音乐涂鸦,初步感知(1)师:点和线是中国画的特点,他们的组合有极强的表现能力,老师这里有2段音乐,请2名同学上来即兴涂鸦。

用你的点和线来表达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2)学生即兴涂鸦(3)互相交流体会:你看出他听到是怎样节奏的一段音乐?为什么?请你谈谈为什么画这样的点和线来表达这段音乐?师小结:用折线、短线、杂点、枯笔浓墨来表现音乐的力度,用曲线、长线、润滑淡墨来表音乐的柔美。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利用随音乐涂鸦的游戏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点和线产生的韵律美和节奏的变化,感知点与线运行、布局、排列、曲折产生的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和力度的表达方式,体验毛笔与墨、色、宣纸等工具的特性。

并产生直接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

)3、出示课题《跳舞的点和线》4、认识点和线师: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可以用点和线来表达,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图找找隐藏在其中的点和线,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1)长颈鹿:点(大小浓淡不同的点)(2)垂柳:(枝条是线,绿叶是点)(3)学校一景(直线、粗线、大点、小点)(4)演示梯田—-点和线的变化。

体会点和线变化的趣味。

(学生对如何用合适的点和线去表达生活场景的节奏,韵律较难以把握。

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水墨画线条在作品中产生的节奏、韵味和变化,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点线面的运用和表达。

解决本课的难点,学生对点和线的认识停留在造型上,重在引导学生感知点线面所表达的情感与节奏)5.欣赏作品,共同探究笔墨技法(1)师:老师带来了一张作品,请同学们找找老师是运用什么样的技法来表现点和线的。

生(预设)小组汇报(中锋、侧锋、逆锋、焦、浓、重、淡、清中有部分认知)(2)师:想画出粗细不同的点和线,就需要不同的运笔方法,中锋是笔锋运行,侧锋是笔锋偏侧,以笔锋、笔肚接触纸面,可以画出较粗、具有墨色变化的线。

(贴板书)(3)师:想画好中国画,表达出物体的前后、远近关系,你有什么方法?(4)师: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是中国画中的精髓。

不管是点和线都有丰富的浓淡变化((贴板书),根据浓淡变化层次的不同,古人给我们概括为焦、浓、重、淡、清(贴板书)5色。

(4)师:请一名同学上台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焦、浓、重、淡、清5色贴上相对应的墨色。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墨法:焦、浓、重、淡、清(5)学生进行运笔和墨色练习。

(6)教师小结,指出优缺点。

(通过师生的合作,共同解决本课的难点,学生对水墨中的水分掌握困难较大,焦、浓、重、淡、清墨色难以区分,干枯难以把握,悬空运笔时由于对手腕的控制力较差,对细线的表达较差。

上色时由于没仔细调色容易出现颜色堆积在笔尖的状况,教师应该及时予以提醒和示范演示)6.和大师面对面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下国画大师是怎样用点和线来创作的。

(1)米点山水、黄宾虹、齐白石、吴冠中等作品展示。

(2)生谈感受。

分析对比其中的点线面构成和韵律之美。

(通过欣赏国画大师作品欣赏及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点、线、面构成和疏密、粗细、节奏等韵律变化之美,成竹在胸)7、师生擂台(1)师:美吗?想画吗?老师现在也有一股创作的冲动!我也想和你们比一比,就以西湖美丽的荷花为题材吧,请一名同学和老师进行2分钟的绘画比赛。

(2)请同学们为老师倒计时。

(3)请同学对师生作品进行评议。

8、儿童作品欣赏(1)师:你们真不错,老师还带来了我们昆阳二小同学们的作品,他们也想和你们比试比试,你们想看看吗?(贴学生作品)(2)看看他们都画些什么,你最喜欢哪幅作品?9、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师:你想画些什么?出示作业要求提纲(2)生讨论回答。

自行选择创作主题。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0、作品展示收藏,分享快乐师:你们作品真棒!这么多漂亮的作品,真是让人喜欢,我想收藏你们的作品,给我们的孩子欣赏你们的作品。

生:作品介绍,互相评价。

师:小结,分发收藏证书。

(评价活动不仅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学习的空间,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通过各自的作品介绍可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12、课堂小结,课外延伸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这节课的收获。

师:中国画是门奇妙的艺术,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你们可以创造出更美更有创意的作品。

13、板书设计跳舞的点和线用笔:中锋、侧锋、逆锋用墨:焦、浓、重、淡、清五、教学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教材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在探究中得到满足,获得成功。

1、激发兴趣方式多,体验探究中领悟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因此,只有使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能在课堂上充满活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猎取知识。

求变、求异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堂中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多采取游戏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水墨语言;多采取儿歌的方式,促进儿童对水墨技法的记忆;多采取师生合作的方式,答疑解惑;在本课中,我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把对水墨技法的领悟、学习与学生对水墨语言的探索、创新结合起来,设计五个步骤来分解教学目标,尝试多样化表现手法的拓展:(1)通过直观形象的水墨画作品展示和尝试练习(现有审美层面的展示)(2)欣赏名家水墨作品和优秀学生水墨作品,谈谈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跳出自我意识,感悟水墨意韵)(3)教师通过教学演示引导学生借鉴优秀的绘画元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水墨表现技法学习)(4)学生表现创作(结合感知与情感,用自己学到的水墨语言“说话”)(5)小组合作交流及作品展示(挖掘学生创新表达方式)并且,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分析,不能肤浅的把“体验、探究”理解成学生涂涂玩玩的快乐和激动,而是要他们在自我体验后产生疑惑,产生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学生的渴望,只有这样,多方面的探究活动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学生的行为与需求了。

通过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自主探究水墨技法的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引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

2、现实生活找题材,挥毫泼墨乐趣多现实生活是儿童画取之不尽的源泉。

传统的水墨画学习题材,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理解能力,程序化的笔墨规则很难引起学生的真情实感,更谈不上审美意识的构建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水墨画的教学也要遵循儿童美术教学的规律,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考虑,选取学生熟悉并能激发他们表现兴趣和创作欲望的内容为切入口。

因此我们要善于将教材知识“过程化”,活用教材,才能增进学生的探究实效。

本课本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不以临摹大师作品,名人画作为目的,转而以运用水墨语言设计生活中常见的题材为抓手,如音乐的舞蹈、雨之韵、花花草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非常切合学生实际。

实践是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要真正在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有效合作、多元创新,直面生活是一条有效途径。

现实生活是儿童画取之不尽的源泉,要运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刺激孩子的绘画愿望。

求变、求异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往往对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具备独特、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