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图形及几何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与几何》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学校:西大街小学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时间:2015年6月24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操作,导致学生思维联想受限制不能建立生活事例与图形表象的有机联系,使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不会变通,对复杂的问题畏缩不前。第二、学生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不能在应用中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容易养成死记公式的习惯,致使解题方法单一、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价值,体会不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来说,几何概念学习中许多数学思想,如旋转、平移等思想方法较为复杂和枯燥,因而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能动性不强,被动的学习产生了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概念的表象不清晰的后果,对学生的认识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儿童时代是空间知觉即形体直观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对于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儿童的

空间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要达到有效的学习,要在“图形与几何”中提供大量现实的有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几何特征;动手操作,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提供“玩”和“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二)马斯洛夫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和被重视的需要,都有重视个人尊严与价值的愿望,都有充分挖掘和发展自身潜能的倾向和“独树一帜”的渴求,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去完善自身、实现自我。要达到需要的高层次的关键:在教学中重视“图形与几何”数学知识的探究,为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在观察、实际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变换和简单推理中,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研究目标

1、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对“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的全面认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探究“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3、按“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四块内容,分类研究各类知识的学习策略。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初步认识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与图形问题,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认方向,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以“图形与几何”中四大知识块为素材,实验、探究其相应的学习策略。

2、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感受体验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且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进行必要的抽象和概括,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在实践、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操作、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探索方式,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4、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

度,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调查法等。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逐步形成“图形与几何”各知识块的有效学习策略,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文献查阅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学习、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调查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学习“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的一些学习策略的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第一阶段(3月7日—3月12日):选定课题,制定计划

有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一起有侧重的研讨并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研究计划。然后在月末进行小结,对遇到的问题

拿出来商讨,完成每月的各项活动记录单。学期末时进行交流、总结,并及时整理好一学期的资料。

(二)第二阶段(3月17日—4月12日):加强学习,丰富理论;把准“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寻找策略。

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的理解及新课程标准有关“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的准确把握是进行此课题研究的前提。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课题的研究的需要,我们积极、广泛学习有关课题的文章及各种资料料,形成一定的学习制度。课题实施之初,我们三人分别收集了《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文章进行学习、交流,对小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特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注重对课标中有关“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解读,从此领域内容的结构、呈现内容的结构形式、呈现内容的处理方式等方面找到与以往此部分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课题组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或教学研讨活动时间进行交流,在交流、研讨中逐步明确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明确了课题的基本内涵,明确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第三阶段(4月14日—5月4日):研讨争鸣,抓实过程。

做此课题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收集资料、总结反思。“课题进课堂”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