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 (2)
第二章园林生态学

内,以平原、滨江湖区地貌为主,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 点抓好300km长的江、河、堤绿化防污林带建设和工业原 料林基地建设
③ 垄岗平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圈:距市中心20km—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一
菊
串
花
红
石
鸡
竹
冠
花
绿荫树
按
行道树
用
花灌木
途
绿篱植物
划
造型类
分
地被类
花坛植物
按观赏部位分
➢ 观花类 :兰花、菊花、君子兰、长春花 ➢ 观叶类 :红枫、苏铁、橡皮树、变叶木、龟背竹、花
叶芋、彩叶草 ➢ 观果类 :佛手、石榴、金橘、五色椒、金银茄、火棘 ➢ 观芽类 :银柳、结香、印度橡胶树 ➢ 观姿态类 :雪松、金钱松、毛白杨、龙柏、龙爪槐、
适地适栽 考虑植物间的化感作用
考虑植物与动物、微生物关系
遵循生态学原理
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
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及功能需求
3、种植与养护
二、园林生态系统的调控 (一)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表
相对稳定状态
现
形
动态稳定状态
式
“非平衡”的稳定状态
(二)园林生态失调
生
自然因素 如地震、台风、干旱、水灾、病虫害等
态
第二章 园林生态系统
主要内容
10.1 城市生态系统概述 10.2 园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10.3 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类型 10.4 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10.5 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与调控 10.6 园林生态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述
中国城市的类型
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 省会城市首府城市(27个=22个省会+5个 自治区首府)、地级市(283个)、县级市 (368个)(这段数据截至2008年底)。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3类。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大类。
3、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8、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空间分辩率和空间范围来表达。
二、选择题1、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北欧学派B、法瑞学派C、苏联学派D、英美学派。
2、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较低B、较高C、一样D、没有规律。
3、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A、下降型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
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B、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C、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D、仅指所有的绿色植物5、Lindeman效率定律是( C )。
A、2/3定律B、3/2定律C、1/10定律D、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6、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B、稳定性C、不变性 D.均质性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 C )。
A、趋异适应B、生态型C、趋同适应D、生态等值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2.指示生物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生物。
3、Shelford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回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园林生态学主要知识点 2

园林生态学主要知识点一、植物与光照根据植物外部形态来判断其耐阴及喜阳性喜光树种:树冠稀疏呈伞形,枝条下部早落,自然整枝强烈,林分比较稀疏,透光度大,林内较明亮。
生长快,开花结实早,寿命短。
叶幕区稀疏透光,叶片色淡而质薄,如为常绿树,叶片寿命短耐荫树种树冠稠密、枝条紧密呈圆锥形,自然整枝弱,枝下较低,林分密度大,透光度小,林内阴暗。
生长较慢,开花结实晚,寿命长。
叶幕区浓密,叶片色浓而质厚,如为常绿树,其叶可生活多年常见喜光树种:自然群落中的上层乔木,露天散生植物,先叶后花植物以及大多落叶树种及具针状叶的树种大都属于阳性植物。
先叶后花植物包括牡丹、紫薇、木槿、樱花、海棠、泡桐、苹果、梨、樱桃、柿子等均属于喜光树种落叶树种及具针状叶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黑松、雪松、华山松、五针松、火炬松、落叶松、金钱松、池杉、南洋杉、翠柏、龙柏、侧柏、白玉兰、大叶桉、银杏、构树、泡桐、白蜡树、毛白杨、旱柳、垂柳、木芙蓉、榉树、榆树、鹅掌楸、枫香、悬铃木、海棠、梨、红叶李、杏、桃、梅、樱花、合欢、凌霄、皂荚、刺槐、槐树、椿树、楝树、重阳木、乌桕、黄连木、三角枫、七夜木、无患子、枣、梧桐、桉树、喜树、柿树、火棘、柽柳、胡颓子、栀子花、无花果、金缕梅、珍珠梅、绣线菊、山楂、木瓜、月季、玫瑰、榆叶梅、紫荆、龙爪槐、枸橘、黄栌、葡萄、紫藤、木槿、木芙蓉、紫薇、石榴、四照花、红瑞木、连翘、金钟花、迎春、枸杞、木绣球、荚蒾、锦带花、木麻黄、九里香、绸李、栾树、丁香、桂花等。
常见耐荫树种:耐荫树种,大多常绿树种及具扁平、鳞状叶片的针叶树,如:铁杉、冷杉、云杉、紫杉、香榧、三尖杉、红豆杉、罗汉松、十大功劳、南天竹、小叶黄杨、山茶、结香、珊瑚树、八角金盘、常春藤、瑞香、海桐、茶花、竹柏、肉桂、杨梅、蚊母树、棕榈、楠木、桃叶珊瑚、杜鹃、天目琼花等。
植物喜光性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1.任何情况下进行植物景观的配置和设计时,均应首先判断施工场所的光照情况,光照充足选择喜光树种,光照不足选择耐荫树种。
园林生态学word

园林生态学word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问答题(30分)、论述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有关概念生态:生物生长发育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更多是指一种和谐,是指一种自然,是指一种环境,是指一种适应,是指一种综合,是指一种整体,是指一种动态变化、发展。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基因-细胞-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基因系统-细胞系统-器官系统-有机体系统-种群系统-生态系统。
生态学研究者对其中的4个组织层次(Level of organization)特别感兴趣,即个体(individual)、种群(population)、群落(community)、和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学发展简史: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建立时期、生态学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实质:从园林的主要应用范围来讲,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园林植被所处的特殊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尤其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演变;同时还应包括绿地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城市环境的组成与特点组成: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特点:⑴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⑵城市环境的空间特征;⑶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⑷城市环境污染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一般特征1 综合作用特征例如,同一座山,其阳坡和阴坡的景观变化;光辐射因子和温度因子可以互为补充;温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
2 主导因子作用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个或二个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因子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3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特征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少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这就是生态因子不可替代性和同等重要性规律。
4 阶段性作用特征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不同的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分阶段性的。
园林生态学 总结

生态学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 1866)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3)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1979)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3、园林学的含义园林:在中国在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
园林学(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现代园林学: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和艺术,它的任务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在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我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的背景c. 1997年,我国著名的园林生态学家李嘉乐发表文章《园林生态学拟议》,正式提出园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框架:以人类学为基础,融合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和城市生态系统等理论,研究在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可能影响的范围内人类生活、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节途径。
5、园林生态学定义(重点)研究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其它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即研究以人工栽培的各种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和自然的或半自然的植物群体等共同组成的园林生物群落与其相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6.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1)植物所处的环境出发,介绍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阐明与园林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各主要生态因子(太阳辐射、温度、水分、土壤、大气)的基本特性、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2)在研究环境与植物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介绍与园林密切相关的城市生态系统(4)详细阐述园林生态学最关注的热点、实践问题。
A63-园林生态学-第二章

(五)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 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 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
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
❖ ②气候指示植物。如椰子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 标志,如生长桫椤、莲座蕨的地区表明为热带 或亚热带潮湿气候带 。
❖ ③矿物指示植物。如海洲香薷是铜矿脉的指示 植物,问荆、云杉可用以指示金矿 ,喇叭茶可 指示铀矿等 。
❖ ④环境污染指示植物。如唐菖蒲的叶片边缘和尖 端出现淡黄色片状伤斑,则说明空气中存在HF污 染。许多种地衣和苔藓植物也对大气中SO2敏感, 环保部门已把它们作为检测SO2污染程度的指示植 物。有些水生植物可指示水体有机物污染或重金 属污染的指示植物,如微囊藻、颤藻、眼虫等在 水体中为优势类群时,表明水体有机污染严重。
狭光性(stenophotic)
▪ ……
……
生物对温度的耐受
生
狭温喜冷生物
命
活
狭温喜热生物
动
或
数
广温性生物
量
温度变化梯度 低→高
(五)生物内稳态及耐性限度的调整
❖1、内稳态 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 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维持体内环境稳定能够扩大生物的生态幅 与适应范围,但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 制,它只能扩大自己的生态幅度与适应范 围,成为一个广适应种。
❖ 适应: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
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
A 树皮纺织娘(Bark katydid) B 枭蝶(Owl butterfly) C 枯叶蝶
园林生态学PPT课件

1、生态学的定义
• (1)原初定义:是由德国学者海克尔1866 年提出的,指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有机体 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2)现代定义 •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
科学。
一品红
• (1)理论生态学: • 研究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探索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环境间的基本规律,为人类应用生 态学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分 三、生态系统的特点 四、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 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各组成要 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转移、物质循 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通而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 组织、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风格
中国的写意 山水式园林
风格
3、园林的演进
• 古代园林多数属于统治阶级私有,主要类 型为帝王的宫苑,地主、官僚、贵族修建 的宅院。
春秋(吴王夫差)消夏湾和馆娃宫→秦汉 (阿房宫、上林苑)
魏晋南北朝园林走向民间,如西晋石崇的金 谷园、北魏张伦宅园。还有寺观园林成为 居民娱乐的中心。
唐宋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造园思想更丰 富,出现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三、园林生态学的内容与学习、研 究方法
• • 1、研究方法有: • 野外考察 • 实验分析 • 生态模型
• • • •
第一章园林生态系统
结四 三 二 一 构、 、 、 、
园园生系 林林态统 生生系 态态统 系系 统统 的
第一节系统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
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 2、组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所有的组分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
园林生态学(全套381页PPT课件)

6.2 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
➢生态系统是一个自调控系统,加强对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等不同生态 系统自调控阀值的研究,以维持其正常运行机制; ➢研究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引起局部和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 效应; ➢研究生物多样性、群落和生态系统与外部限制因素间的作用效应及其 机制。
6.3 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恢复模型及其修复
5 生态学发展现状
1. 在研究社会问题中的重新定位; 2. 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 3. 研究的内容向过程和预测发展; 4. 新分支在学科交融中不断产生; 5. 研究方法与手段在集成中创新。
5.1 生态学的崭新定位
当代生态学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 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定,愈
泛义生态学,运用基础生态学原理、规律及 哲学思想来指导其他工业、企业以及社会管理 和政治领域中的问题,它是生态学向周围的扩 展与延伸。
4 生态学的形成
➢1866年,E.Haeckel(德国动物学)提出“生态学”,标志 着近代生态学的诞生。
➢1935年,A.G.Tansley(英国生态学家)提出“生态系统” 概念。
来 愈注意走近大众,与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并成
为政府决策与行动的基础。 如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鄱阳湖探湖工程
生态学的新定位
“生态学是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H.T.Odum(美国) ; 1997。 现已经成为在解决当前社会和环境问题时广泛应用
的名词和象征。
生态学的新定位
人类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
污染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毒理学
区域生态学
保育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园林生态学3.学时/学分:34/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植物学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2.课程目标: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生态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主要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出发,阐述园林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生态关系,根据城市环境与城市植被的特点与功能,阐述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及人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观调控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规律的基本理论;了解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发生与演替规律,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等生态学知识。
并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出发,结合城市环境与植被特点,将生态学知识运用到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中。
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生态学基础,使学生在园林生产与建设实践中树立生态意识,增强生态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生态园林、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服务。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生态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任务;2.了解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3.了解园林生态的基本内容,与园林城市的特点等基本内容。
(二)具体教学内容1.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1.1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含义;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等基本概念;生态学的发展阶段与形成等基本知识点。
1.3问题与应用:能熟知相关概念及其含义;能深入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根据讲授内容了解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2.1主要内容:城市化与生态城市;现代园林的发展;园林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园林生态的含义。
2.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园林生态学、生态城市的含义。
2.3问题与应用:能归纳生态城市的特点;了解园林生态学的含义与研究任务。
《园林生态学》教案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1851年由唐宁(Downing A.J)倡导,纽约市开始规划第一个城市公园,
1858年由Olmated F.L主持设计,
1875年建造了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Arturo Soria Y Mata提出带形城市理论,主张城市沿一条40米宽的交通干道发展,城市建筑用地总宽约500米,每隔300米设一条20米宽的横向道路,用地两侧为100米宽布局不规则的公园和林地,使城市居民回到自然中去,1884--1904年间在马德里规划建造了第一个带状城市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园林生态学
课程代码
学分
课程性质
任课教师
职称
授课对象
教材
和
主要参考资料
[1]冷平生.园林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周志翔.园林生态学实验实习指导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学习植物学,花卉学等基础课程后,重点研究城市居民、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Eg.建筑物南面、十字路口、根际环境、屋顶等
1.2生态因子的类型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人为因子
1.3生态因子与生物作用的规律
1.3.1综合性
生物是所有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各个生态因子间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3.2非等价性
在对生物起作用的所有生态因子中,每个因子的作用大小不同,重要性有大有小,即存在主导因子
园林生态学

名词解释:1.光和有效辐射:对光合效应有意义的辐射通常认为在380nm~710nm之间2.生态演替: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生态学上称其为生态系统的演替。
3.有效积温:指特定温度为生物学0度的积温。
4.生态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复原的过程。
5.物候期:植物在不同季节里发生的发芽、生长、孕蕾、开花、结实、成熟、落叶等形态上显示出各种物候现象的时期。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食物的总和。
7.生活型谱:统计某一地区或某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
8.富集作用:植物将吸收的物质储存在植物体内。
通常,植物对一种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也就是对某种元素或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能力。
9.城市热岛效应:一般把城市气温高于四周郊区气温的现象。
10.水污染:是直接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特质。
11.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每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为分离12.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是衡量温度季节变化的13.最适温度:指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
14.一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和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15.增长型种群:该类种群以幼年个体占据最大比重,老年个体较少,幼、中年个体除了补充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16.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强度。
17.生态规划:广义的生态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在内容上是重合的,都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强调生态要素的综合平衡。
狭义的又称为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18.节律性变温:自然界大部分地区,温度随季节和昼夜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园林生态学_第二章 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功能系统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六 园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 能量流动
太阳能 人工补 充能源 光合作用 稳定化学能 呼吸 部分用于生长 枯枝落叶 流出系统 枝叶被修剪 流出系统
贮存于植物中
少量被动 物取食
呼吸
部分用于生长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生物地化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 气体型循环 沉积型循环 有毒物质的迁移和转化 放射性核素循环 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2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
牧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流的主 要渠道。 能量流动以食物链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费 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牧食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新陈代谢 产物进入到腐屑食物链中,从而把两类主要的食 物链联系起来。 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生态金字塔 表示。
主
讲:廖飞勇
E-mail: xylfy@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园林教研室 2006.9
第二章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功能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组成
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四 生态系统结构的特点 五 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一 植物体内的养分元素 二 地球化学循环 三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四 生物化学循环 五 C、N、S的循环 六 有害物质的循环 七 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 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五 园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 结构特征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1 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2 时间结构 演替序列 3 营养结构 A 食物链(C.Elton,1927) B 食物网 C 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意义 D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3类。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大类。
3、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8、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空间分辩率和空间范围来表达。
二、选择题1、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 、北欧学派 8、法瑞学派 C 、苏联学 派 D 、英美学派。
2、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 、较低B 、较高C 、一样 D 、没有规律。
3、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人、下降型种群B 、增长型种群C 、稳定型种群 D 、波动型种群。
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 、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 物和某些细菌C 、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色植物 5、Lindeman 效率定律是( C )。
A 、2/3定律B 、3/2定律C 、1/10定律D 、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6、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 、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B 、稳定 性C 、不变性 D.均质性B 、所有的绿色植 D 、仅指所有的绿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C )。
A、趋异适应B、生态型C、趋同适应D、生态等值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
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
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
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19、近代城市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
二、名词解释1、生境:2、种群:3、层片:4、黄化现象:5、食物链:6、优势种7、短日照植物:8、原生演替:9、趋异适应:10、建群种: 11、斑块(镶嵌体):12、生活型: 13、他感作用:14、生态系统:15、群落:16、生态位:17、光周期现象:18、春化作用: 19、生态入侵:20、-3/2自疏法则:三、简答题1、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态学含义。
(完整版)园林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一、名词解说1、生态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2、生态园林:依据生态学原理,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转变为人工的并高于自然的新式园林生态系统。
3、耐受定律:植物的生计需要依靠环境中的多种条件,并且植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凑近或超出了某栽种物的耐受限度,该栽种物的生计就会遇到影响,甚至灭绝。
4、趋同适应:不同样样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时,常常形成同样或相像的适应方式和门路,称为趋同适应。
5、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中,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休眠,动物的生殖、冬眠、换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6、有效积温法例: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从环境中摄入必然的热量才能达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并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7、冻拔:又称冻举,气温降落,惹起土壤结冰,是间接的低温危害。
8、冻裂:日夜温差以致热胀冷缩产生弦长拉力,使树皮纵向开裂而造成伤害。
9、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向。
10、富营养化:大批N、 P、 K 等营养物进入水域,惹起不良藻类和其余生物快速生殖,水体溶解氧含量降落,水质恶化,生物大批死亡。
(水华、赤潮)11、团粒构造:是土壤中腐殖质把矿物土粒相互粘结成直径0.25~10mm的小团块,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状态处于最好的相互协调状态,团粒构造的土壤最适合植物的生长。
12、菌根:土壤中真菌与树木根系形成互惠共生,即菌丝侵入树木根系的表层细胞壁或细胞腔内形成一种特别构造的共生体。
13、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或化学变化反应,形成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样样的新污染物。
(硫酸烟雾、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14、生态入侵:因为人类存心识或没心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合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域,该生物种群不停扩大,分布区渐渐坚固扩展,这类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园林生态学课件绪论-第二章

因此他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 量状况的食物的量”,后人称之为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E.P.Odum:补充两点:一 是Liebig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是处于平衡的 情况下才适用;二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 作用。
(三)谢尔福德耐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综合作用 2. 主导因子作用(非.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5.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1.综合作用
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任 何一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 变化。例如:水体温度与溶解氧的关系
温度(℃) 0 10 15 20 30 淡 水 ( m l/L) 10.29 8.02 7.22 6.57 5.57 海 水 ( m l/L) 7.97 6.35 5.79 5.31 4.46
生态学家V. E. Shelford于1913年研究指出,植物 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植物有机 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 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植物的耐受限度, 该种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这就是 Shelford耐受定律。植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 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植物对这种生态 因子的耐受范围,可以用钟形耐受曲线表示。
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
主导因子:在诸多的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 植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 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 有1~2个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 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 化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如光 周期现象中的日照时间和植物春化阶段的低 温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园林生态学考试重点总结(精简准确)

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如氧气对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作用。
3、光周期现象: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4、趋同适应(生活型):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生态型):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
5、因子的补偿作用: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
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
6、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7、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节律性变化,形成的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8、休眠: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9、干灼:指当幼嫩苗木的根茎部位与高温表土相接触时,苗木根茎部的输导组织和形成层即被灼伤,严重时导致苗木死亡的现象。
根茎灼伤的部位在土表上下2mm之间,形成环状“卡脖”伤害。
10、皮烧: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能促使细胞原生质凝固,破坏新陈代谢功能,造成树木形成层和树皮组织局部活组织死亡的现象。
11、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12、广温植物:不少陆生维管束植物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活,即能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幅,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如松、桦、栎等能在-5~55℃温度范围内生活。
窄温植物:植物只能生活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不能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称为窄温植物。
13、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园林生态课题二

➢ 能够依据植物群落的理论知识,辨认植物群落的类型。 ➢ 能熟练进行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 ➢ 能运用植物群落种间关系的定义观察不同植物群落其种间关系。
案例导入
美国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逐渐暴露出来的,因此沙丘上的基质是原生裸地性质的,从未被任何 生物群落占据过。湖水退却过程中不同时期形成的陆生群落沿湖边向外围的方向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演替。 对此,著名的植物群落学家H.C.Cowles(1899)进行了最早的植物演替研究,动物群落学家Shelford (1913)进行了动物演替研究。以后O1son(1958)重新研究了沙丘演替系列,并提供了有关演替过程和 速度的数据。
整个演替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据O1son(1958)估计,从裸露的沙丘到稳定的森林群落(山毛榉— 槭树林),大约经历了1000年的历史。植物群落演替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是群落,有什么特征, 是如何演替的,受损害的植物群落又如何恢复,本课题将学习这方面内容。
一. 植物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群落,亦称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居住在一定 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的有规律的 结构单元,它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及 发展规律的生物集合体。他们和相邻的生物群落,有时界限 分明,有时则混合难分。生物群落可以从植物群落、动物群 落和微生物群落这三个不同角度来研究。其中以植物群落研 究得最多、最深入,群落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半是在植物群 落研究中获得的。
一. 植物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4、种间关联(正关联、负关联、无关联)
种的相互作用在群落生态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一个特定群落中,有的种经常生长在一起,有 的则互相排斥。如果两个种一块出现的次数比期望的更频繁,它们就具正关联;如果它们共同出 现次数少于期望值,则它们具负关联。正关联可能是因一个种依赖于另一个种而存在,或两者受 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影响而生长在一起。负关联则是由于空间排挤、竞争或他感作用,或 不同的环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答: (1)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前,古人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生产知识。
(2)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出现
(3) 巩固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植物和动物生态学得到长足的发展,各种著作和教材相继出版。
(4).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生态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研究层次向更宏观与微观的方向发展;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应用生态学的迅带发展。
2.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答:1)生物与文化资源的和谐体
2)具有完全的生存能力
3)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物质自我循环
4)广阔的自然空间
5)维护人类健康,享受自然
6)符合审美原则
7)提供全面的文化发展,充满欢乐与进步
8)城市与人类社会科学规划的最终成果
9)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
3.什么是生态园林?应如何发展生态园林?
以城市为中心,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高度艺术的手法,结合建筑、交通工具等人为外在物质,通过增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合理的复合人工植物群落,在城市中心以及城市周围建立一个人与人工构筑物质及自然(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和谐共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4.简述园林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如何理解园林发展到当代的几个转变?
1,造园阶段(传统园林阶段):主要服务于以皇帝为首的贵族阶层,主要为营建宫苑\庭院\花园等范围较小.
2,城市绿化阶段:工业革命开始,园林服务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展到广大的城市居民,园林服务范围扩大到公园和整个城市绿地系统.
3,大地景观规划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园林从城市扩展到郊区,进而影响到大地综合体几个转变:1,从狭小的封闭庭院扩大到区域大环境建设,2,以人工化为主,突出硬质景观,转变为依赖场地条件,以植物造景为主,追求自然化,3,从城市绿地依赖人工养护向发挥绿地的自然生态过程转变,4,从以观赏游憩为建设目标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多目标建设,并从整体上建立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网络.
5.什么是园林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内容有哪些?
答: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中人工栽植的各种树木,花卉,草坪等组成的植物群落内各种生物(包括各种动物及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研究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理的科学.
主要研究:1 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园林植物及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与机理 2 城市植被的恢复重建,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3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 4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及城市生态管理 5 园林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技术问题
6.园林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3 城市区域绿地网络研究
4 城市植被恢复重建与生态过程研究
5 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过程研究
6 园林生态工程技术研究
7 什么是城市环境?它有什么特征?
答: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而存在的,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在环境科学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
8 如何理解环境污染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环境污染是指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的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环境污染主要取决于环境自净能力,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及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三方面因素.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量的污染物的最大量.环境自净能力和环保设施处理能力越强,承污能力就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9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有什么区别?生态因子的分类?
环境因子是指在生物科学中,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外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包括需要的,不需要的或者是有害的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在环境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如温度,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直接起作用的因子以及地形,海拔高度等间接起作用的因子.
10 为什么说”植物的生存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
答:任何一种园林植物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着很多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等,这些因子在性质和强度方面各不相同,根据生态因子的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阶段性,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等五方面特征,决定了植物的生存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
11 什么是限制因子?它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中有何应用意义?
答: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概念的主要价值是使人们掌握了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钥匙,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着找到了影响生物发育的关键因子,所以尤为重要.
12 什么是生态幅,生态型,驯化?
答: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主要决定于各物种的遗传特征.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遗传分化后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驯化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调整其对某个或某
些生态因子耐受范围的过程.
13 如何理解耐受性定律?
答:生物对每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于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14 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
答:1 城市的低云量,雾,阴天日数都比郊区多,而晴天日数,日照时数则一般比郊区少.2 城市地区云雾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使得城市大气浑浊度增加,从而达到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增多,而且越近市区中心,这种辐射量的变化越大.3 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地,朝向,大小以及街道宽窄和朝向不同,城市局部地区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 4 街道狭窄指数对街道光照条件有很大影响.
15 简述城市光污染类型及其特点?
答:光污染是指环境中过量光辐射对人类及其生物正常生存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 人造白昼污染(城市夜景照明等室外照明加大了夜空的亮度,对人和生物产生危害)
2 白亮污染(由强烈的人工光和玻璃幕墙反射光,聚焦光产生,在城市和交通干线两侧,建筑玻璃墙应慎重处理,根据周围环境确定适宜的方向,角度和面积)
3 彩光污染(各种黑光灯,荧光灯,霓虹灯等造成主要彩光污染源,彩光污染会损害人的生理功能,还影响心理健康)
16太阳光的主要光谱成分有哪些?简述光质的生态作用?
答:太阳辐射能按波长顺序排列称为太阳辐射光谱.根据波长区域不同,光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 光质的生态作用有一般蓝紫光和青光对植物伸长生长及幼芽形成有很大作用,能抑制植物的伸长而形成矮态,还能促进花青素等植物素色的形成,而红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影响植物开花,茎的伸长和种子萌发.
17 在自然界有些树冠茂密,而有些稀疏,这与它们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有何关系?
答: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较弱,当光合产物恰好抵偿呼吸消耗时,此时的光照度称为光补偿点.由于植物在光补偿点时不能积累干物质,因此光补偿点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植物在低光照度条件下能否生长的标志,随着光照度的增加,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并不断积累有机物质,但光照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幅度就逐渐减慢,最后达到一定限度,不再随光照度增加而增加,这时即达到光饱和点.
18 树木的耐阴性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1 年龄幼龄林特别是幼苗阶段,树木耐阴性较强
2 气候
3土壤
19 比较阳生叶和阴生叶的特征?
20 什么是光周现象?在园林花卉生产中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