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实验与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及案例
归因理论及案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
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它都影响了我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
在没有接触归因理论时,我真的不知原来自己经常做的一件最不经意的事,却能成为一门精深的学问。
举个例子,为什么最近在物理课上总是精力不集中呢?对“为什么在物理课上精力不集中”寻找原因的过程就是归因过程。
归因过程的科学定义是,人们根据一种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而寻求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
可见,归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对认知过程我们知道,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然而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是不明确的,再加上归因个体的特点、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很是复杂了。
就如上面的例子,答案可能有:“我很笨,不能学会这部分内容”;“由于贪玩,课上总是思想开小差”;“近期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前一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几页纸都举不完。
心理学家们虽然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和模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类所有的归因现象。
因此由各种不同的观点、学说和模型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理论,称为归因认知过程论。
再深入一下,对上面的例子,如果把原因归结为“我笨”,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可能出现颓废、沮丧等情感体验,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认为是“我贪玩,没有努力”,他只要意识到了这个原因,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贪玩,并且比从前倍加努力的学习,反而对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可见,对同一结果,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归因,并会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行为的归因。
指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解释和推论。
(2)心理活动的归因。
指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成什么原因。
(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某些情景中会产生怎样的行为。
目前归因理论的研究着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
按照凯里的归因模式,在人的知觉过程中,可以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知觉本人的特点)或外部原因(包括知觉对象的特点,以及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的情境)。
至于到底归结为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要依据以下三个标准来决定,即:一贯性,人们的行为在不同的时间是否前后一贯。
普遍性,知觉对象在其他人的身上是否引起相同的反应。
差异性,知觉者对其他知觉对象是否以同一方式做出反应。
依据以上三个标准做综合考虑,就可决定应归结为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
(2)研究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的归因倾向。
归因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归因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归因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引言: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其中,归因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对教育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读者解释归因的概念,并探讨其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一、归因概述归因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itz Heider提出,指的是人们对事件成因的归因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为某一事件或行为找出的原因。
例如,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学生的努力和智力等因素;当学生取得差成绩时,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不良的学习环境或者缺乏动力等因素。
归因的核心在于理解和解释事件的产生原因,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态度。
二、内在归因与外在归因在归因理论中,我们通常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指的是将事件的结果归因于个体内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智力、能力、个性等因素。
而外在归因则是将事件的结果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机会等。
例如,当一名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如果我们将其归因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和努力,这就属于内在归因。
而如果我们将其归因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或者学校的教育资源,这就属于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于个体的内部特征,而后者强调环境的影响。
三、归因的心理效应归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会对我们的情绪、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归因会产生以下几种心理效应。
首先,内在归因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时,会认为自己是能够成功的,从而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这种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助于个体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更加自信和积极。
其次,外在归因会降低个体的自主性。
当个体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时,会产生一种被动的态度,认为自己对事件结果的影响甚微。
这种被动的态度会削弱个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缺乏积极的应对策略。
最后,稳定性归因和可控性归因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故事:疤痕实验
⼼理学故事:疤痕实验⼼理学家们请电影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左脸颊上精⼼地涂抹上逼真的鲜⾎和令⼈⽣厌的疤痕。
然后⽤随⾝携带的⼩镜⼦使每位志愿者都看到⾃⼰脸上的疤痕。
当志愿者们在⼼中记下⾃⼰可怕的"尊容"后,⼼理学家收⾛了镜⼦。
之后,⼼理学家告诉每⼀位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们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些粉末。
事实上,⼼理学家并没有在疤痕上涂抹任何粉末,⽽是⽤湿棉纱把化妆出来的假疤痕和⾎迹彻底擦⼲净了。
然⽽,每⼀位志愿者却依然相信,在⾃⼰的脸上有⼀⼤块望⽽⽣厌的伤疤。
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了各⼤医院的候诊室,装扮成急切等待医⽣治疗⾯部疤痕的患者。
候诊室⾥,⼈来⼈往,全都是素昧平⽣的陌⽣⼈,志愿者们在这⾥可以充分观察和感受⼈们的种种反应。
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们各⾃向⼼理学家陈述了感受。
他们的感受出奇地⼀致。
志愿者A说:"候诊室⾥那个胖⼥⼈最讨厌,⼀进门就对我露出鄙夷的⽬光。
她都没看看她⾃⼰,那么胖,那么丑!"志愿者B说:"现在的⼈真是缺乏同情⼼。
本来有⼀个中年男⼦和我坐在同⼀个沙发上的,没⼀会,他就赶紧拍屁股⾛开了。
我脸上不就是有⼀块疤吗?⾄于像躲避瘟神⼀样躲着我吗?这样的⼈,可恶得很!"志愿者C说:"我见到的陌⽣⼈中,有两个年轻⼥⼈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她们穿着⾮常讲究,像个有知识、有修养的⽩领,可是我却发现,她们俩⼀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换成两个⼩伙⼦,我⼀定将他们痛揍⼀顿!"志愿者们滔滔不绝,义愤填膺地诉说了诸多令⾃⼰愤慨的感受。
他们普遍认为,众多的陌⽣⼈,对⾯⽬可憎的⾃⼰都⾮常厌恶、缺乏善意,⽽且眼睛总是很⽆礼地盯着⾃⼰的伤疤。
这⼀实验结果,使得早有准备的⼼理学家们也吃惊不⼩:⼈们关于⾃⾝错误的、⽚⾯的认识,竟然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他们对外界的感知。
如我们所知,他们的脸上是⼲⼲净净的,没有丝毫的疤痕。
之所以产⽣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将"疤痕"牢牢地装在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
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
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
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2)二维归因理论。
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
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
(3)三维归因理论。
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
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4)对应推断理论。
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
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
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
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
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归因理论
四、归因训练 所谓归因训练就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训练对象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 极的归因方式。 常用的归因训练方法有三种: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观察学习法。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 德鲁斯等人根据归因理论,对 158 名在学习上表现消极和自暴自弃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归因 训练,即运用强化程序,训练他们把失败经历归因于努力不够。训练共进行了 60 次,研究 结果表明,着重努力的归因,对于坚持不懈地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努力定势为主要目标 的认知归因训练,确实可以产生坚持努力的行为。因此要用归因的理论去认识、分析、调节、 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自我努力感的归因,这是符合个体归因变化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 现实表现的。一般来说,幼儿、小学生看重努力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来说,遇事应多从 内部去归因。另一方面,从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来看,当前小学阶段多半女生比男生成绩 好,其原因不外乎小学里大多数男孩贪玩、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大意,学 习细致刻苦程度差于女生。
心态建设:人际沟通与交往(备注含文字稿)
诸葛亮出场
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 寝未醒。”(刘备到了诸葛亮家,发现孔明在 睡午觉,如果你是刘备,你打算怎么办?)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1
诸葛亮出场
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 寝未醒。”(刘备到了诸葛亮家,发现孔明在 睡午觉,如果你是刘备,你打算怎么办?)
1
增进感情的方法
2
增进感情的方法
3
增进感情的方法
4
怜爱的奥妙与示弱的策略
请求帮助“赢得法”
分析:富翁面临事业的危机,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临终把三个孩子叫到眼 前,和他们交代后事。 眼前的困难三个人可以帮助: 1、我们救过的人;2、救过我们的人;3、和我们一起救过别人的人。
哪个人更能帮我们?
盯着缺点不放,优点会自动消失 只有你自己喜欢自己,别人才会喜欢你
3
吃不到葡萄怎么办
• 狐狸吃不到葡萄 • 林黛玉 • 张飞 • 祥林嫂
替代改进合作升华
1
吃不到葡萄怎么办
• 狐狸吃不到葡萄 • 林黛玉 • 张飞 • 祥林嫂
替代改进合作升华
2
吃不到葡萄怎么办
• 狐狸吃不到葡萄 • 林黛玉 • 张飞 • 祥林嫂
2
沟通的陷阱与技巧
✓ 盆水杀人:沟通的三个陷阱、三种解决技巧 ✓ 饺子与比萨:中国人的含蓄表达
心态调整的重要性与方法 ✓ 疤痕实验:悦纳自己 ✓ 狐狸吃葡萄:替代改进合作升华 ✓ 行为引导实验:乐观是需要行为来引导的
沟通的具体策略
批评、表扬的方法
1
批评、表扬的方法
2
增进感情的方法
III. 过了一会,心理学家又说,为了让伤口更逼真,需要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实上,化妆师没再涂抹任何 粉末,而是用湿棉纱把假伤口彻底擦干净了。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
比如,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即“炻度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社会心理学05第五章 归因
• 韦纳于1979年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维度,
即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帮助等 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 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 制的,是不可控因素。
• 一些基本结论 • 1)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归因于外部因素产生
的情绪体验更加强烈;
• 2)在付出同样的努力时,能力低的应该得
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或者说,一 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 •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 目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 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
• 对于行动者的意图了解之后,下一个步骤就
是对其个性本质的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 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 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 第一,社会赞许性。所谓“社会赞许”,指 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 的。 • 人们往往把越出社会期望或社会规范的行为 归因于行为者的个性本质,行为的社会赞许 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 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
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 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但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 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 归因活动的实际。其实,普通人都是根据自 己的需要、期望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 出归因,而并不象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 进行繁杂的分析。
• 行为信息 • 区别性 一贯性 • 低 高 • 高 高 • 高 高
• 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
归因类型
一致性 低 高 低 人 刺激物 情境
•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阿瑟(L.A.McArthur,
1972)从凯利的三度理论出发,对预言做了 最系统的研究。她给被试一个非常简单的假 设事件,并变化给他们区别性、一贯性和一 致性的信息资料,然后测定他们的归因。在 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解释“玛丽昨晚 为什么对夜总会小丑的表演笑得那样厉害”。 三种主要的预言和结果如下表5—2所示:
第2讲: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ppt
第二节 归因理论
24
第二节 归因管理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
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动机的过程。
第二节 归因理论(凯利1967)
一、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1
区别性
2
一致性
3
一贯性
常识性归因:哈罗德.凯利(见下图)
共同反应
在这种情境下个体总是表现出这种行为吗? 是
谢谢观赏 THANKS!
第三节 个人决策
二、决策过程模型 (一)基本假设Ⅰ——纯理性人
第三节 个人决策
二、决策过程模型
(二)基本假设Ⅱ——有限理性人(西蒙和卡纳曼) 1、有限理性理论:经营者表现出有限理性而非纯理
性。 2、前景理论:回避损失、参照依赖和捐赠效应。(
做练习,见教材58页案例分析2-2,小组讨论)
第三节 个人决策
可控性 努力
任务难度、机遇、能力
第三节 个人决策
30
第三节 个人决策
一、个人决策的概念 (一)个人决策:
指在面临某种问题情况下,个人为了实现 某种目标,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 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第三节 个人决策
一、个人决策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一)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
1、知觉 2、思维方式 3、气质与性格 4、情绪和情感
第2讲: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ppt
第一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4
第一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一、知觉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三、知觉的防卫机制和错觉 四、社会知觉
第一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 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Harold Kelley)在196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
它主要研究个体在观察和解释他人行为时,是如何根据情境和个体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
归因指的是将行为结果归于某种原因或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动机和特征。
凯利将归因分为两类: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个体内部因素,如个体的态度、能力、性格等;外因是指环境和情境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提供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 个体归因偏倚(自我中心偏差):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以外因解释他人的行为。
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更为熟悉,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部因素。
2. 归因偏见:当解释他人行为时,个体倾向于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内在特征而忽视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不幸的性格,而不是考虑到可能是环境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3. 可控性归因: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那些他们能够控制的行为结果,而以外因解释那些他们无法控制的行为结果。
比如,如果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他可能倾向于将责任归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是将责任归于比赛条件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4. 稳定性归因:个体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将其归因于临时的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不是考虑到他在这一次考试中运气好。
归因理论通过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动机。
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为我们解释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一系列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疤痕实验感悟疤痕实验
疤痕实验感悟疤痕实验- 疤痕实验是一项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经常进行的研究,通过观察人们对于身体上疤痕的想象和反应来探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这项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人们对身体外貌的评价以及其如何影响人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下面是我对疤痕实验的感悟。
疤痕实验让我意识到外貌对人们的重要性,但它并不是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的外貌并不出众,甚至身上有一些疤痕,但是他们的内在美和价值却是无法忽视的。
相反,有些人虽然拥有完美的外貌,但是没有内在的品质和价值,这样的外貌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注重外貌,而是应该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价值。
疤痕实验还让我认识到疤痕并不一定代表着负面的评价和偏见。
人们对于疤痕的反应会受到文化、社会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疤痕是一种勇敢和坚韧的象征,而有些人则可能会对疤痕产生恐惧和不安。
但是,我们不应该让疤痕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此而产生偏见和歧视。
疤痕实验还让我认识到人们对于自己的外貌有着不同的态度。
有些人会因为自己身上的疤痕而感到自卑和不自信,而有些人则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并且自信地展示自己。
我认为这种自信和自爱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自己和他人,还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总之,疤痕实验让我们认识到外貌并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疤痕并不一定代表着负面的评价和偏见,更不应该因此而产生偏见和歧视。
最后,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们对于自己的外貌有着不同的态度,这种自信和自爱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自己和他人,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通过疤痕实验,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
外貌是无法通过努力改变的,但是内在品质和价值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得到提升。
归因训练的理论_实践及未来走向_张林
归因训练(attribution training )是指在帮助人们清楚自身所做归因的同时,帮助其形成更恰当的归因方式的过程。
归因训练以认知行为疗法为核心,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认知行为治疗和学校干预。
同时,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归因理论也被广泛用于解释知觉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其基本指导原则是:归因的变化能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会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改变了的行为又会形成新的归因,如此往复,最终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归因训练通过归因的转变和积极性情感、期望的形成,为增强成就动机、矫正自卑心理、增进身心健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文献中挖掘和梳理了归因训练的理论基础,并从归因训练的三种模式出发详细讨论了其在心理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1归因训练的理论基础归因训练的理论有长达50年之久的实践和应用历史。
它根植于社会心理学并以社会认知为基础,同时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也为其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对归因训练的理论基础做以详细阐述:1.1归因训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归因训练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心理学领域,代表人物是Heider 和Kelley ,他们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判断、决策、动机和情感等问题[1]。
Heider 把归因分为内因和外因,Kelley 则把该理论扩展到了一贯性、区别性和一致性三方面,而且后者的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归因的认知机制。
基于归因理论,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与人们做判断有关的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向。
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行为归于气质的(内在的)而非外在因素的作用,与此同时,行动者-观察者差异(actor-observer bias)使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行为归因于情境(外在的)因素而非气质(内在的)因素。
例如,当某人得知其同事卷入了一起交通事故的消息后,他可能会将此事件归因成“他的车技很差”,而如果事件的主角是其本人,他很可能就会将事件归因成路况或汽车本身的问题。
心理学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1.1 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在解释事件和行为时所采用的心理过程。
当人们遇到一个事件或行为时,他们会尝试找出事件的原因,以便理解和解释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1.2 观察者角度与参与者角度在归因理论中,人们可以从观察者角度或参与者角度去解释事件或行为。
观察者角度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所采用的角度,而参与者角度是指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所采用的角度。
1.3 归因错误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事件或行为时所犯的一种认知偏差。
主要的归因错误包括内在性归因和外在性归因。
内在性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在性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或情境的影响,而忽视了个体的内在因素。
1.4 归因的类型根据归因的类型,归因理论可以分为内因归因和外因归因。
内因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如智力、性格等。
外因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或情境的影响,如情境、环境、他人行为等。
二、主要的归因理论模型2.1 内因外因理论内因外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纳·凯利于196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解释事件或行为的原因时,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
内因是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外因是指环境因素或情境的影响。
根据内因外因理论,人们的归因过程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目标个体在事件中的表现和事件本身的性质。
2.2 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李·罗斯于1977年提出的。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所犯的一种认知偏差。
当人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他们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这种归因错误会导致人们对他人的评价产生偏见,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
2.3 可利用性归因理论可利用性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达尼尔·卡尼曼和艾默斯·图瓦斯基于1973年提出的。
归因理论的案例分析
归因理论的案例分析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候的心理倾向。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候,会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个体内部因素(内因)或外部因素(外因),这种归因过程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和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归因理论可以解释很多行为现象。
比如,当一个人成功时,人们可能会将其成功归因于他的能力和努力(内因),而当一个人失败时,人们可能会将其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因)。
这种归因的倾向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
在实验中,被试者被告知要给另一个人进行电击,而受电击的人实际上是一名演员。
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实验者的命令(外因),而不是自己的意愿(内因)。
这表明了人们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候的归因倾向,即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以减轻自己的责任感。
另一个案例是卡尔霍夫的“归因理论实验”。
在实验中,被试者观看了一段影片,影片中的行为者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实验结果显示,当行为者表现积极行为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当行为者表现消极行为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外部因素。
这表明了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的归因倾向,即更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综上所述,归因理论在解释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归因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而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互动。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促使大家更加关注和理解归因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归因概念“归因”来源于拉丁语“attributio”,意思是“归属”或“归因”。
在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归咎的心理实践。
归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是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对个体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1.2 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理论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身天赋、能力和品格等内部因素;而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他人行为和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3 归因的特征归因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遍性、可变性和情境性。
普遍性指的是归因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会对行为结果产生归因;可变性指的是归因方式会因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而产生变化;情境性指的是归因是受到具体情境、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归因方式会有所不同。
二、主要模型2.1 内在归因模型内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其内在特质和动机,如能力、品质和意图等。
内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经典模型:洞察模型、人格因素模型和动机模型等。
其中,洞察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内在的智力、才能和技能等因素;人格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个性、性格和品质等因素;动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图、动机和期望等因素。
2.2 外在归因模型外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和社会情境等因素。
外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典型模型:情境因素模型、他人行为模型和动作结果模型等。
其中,情境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情境和环境因素;他人行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影响和行为;动作结果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特定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和效果。
归因理论的主要实证研究方法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实证研究方法是什么?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用于解释人们在理解和解释他人行为时所使用的归因过程。
实证研究方法是为了验证和支持归因理论而进行的科学研究。
以下是归因理论的主要实证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控制变量并观察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归因过程。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境来观察参与者对他人行为的归因方式。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向被试者提供问题并记录他们的回答来获取数据。
研究者可以设计针对归因理论的问题,以了解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归因方式。
3. 长期观察:长期观察是一种定性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归因过程。
这种方法可提供深入了解人们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归因的方式。
4. 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已有的数据和文献来探索归因理论的实证支持。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过去的案例和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研究的综述,来验证归因理论。
这些实证研究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全面和准确地理解归因理论的目的。
从实证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和结论可以进一步为归因理论提供支持,并有助于拓展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注意:以上内容为一般性的描述,具体的实证研究方法会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疤痕实验与归因理论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
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
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
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
毕竟,在这个
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台湾心灵作家张德芬说过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
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
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
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
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归因于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但这个实验中的另一个条件或前提是,他们被派往各医院的急诊室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时,他们脸上的化妆伤痕其实已经不存了。
仅仅根据这个,得出“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的结论,是不是有点依据不足呢?因为“志愿者们不知道自己脸上没伤痕了”,即这个错误的自我认知,是被第三方刻意造成的,继而影响了判断。
假如,化妆伤痕没被擦除,或者脸上的丑陋伤疤是真实存在的,恐怕每个面对这张疤痕脸的人,反应则有可能是“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以我自己为例,胳膊上有一道很长很明显的术后疤痕,从一开始尽量不露一点痕迹,到现在慢慢能比较坦然的露出一部分,但出席比较正式点的场合时,我还是会尽量将整个疤痕遮盖住,原因:不想给人以不好的感受,个人感受或经验,第一次见到的人,会给人以很突兀甚至被吓到的感觉。
以上感受,源自自我的+人们的真实客观反映中得来的认知
说说我观察到的人们的反映吧:疤痕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
有的人看了之后,眼神间的一瞬间诧异,但随即就没有了,也没有其他相关的话语;
有的会时不时瞟一两眼;
有的人,边语言上表示诧异,边手直接伸过来,想撩起我的袖子看个究竟了,顺便细究原因;
我想问的是,到现在我仍不敢也不愿意夏天的时候穿着无袖的衣服出现在公众场合,是因为我自己心理仍未足够从容(自我认知不对,实际上观者对我疤痕的反映远不是我观察到的那样?)?还是外界的眼光确实就是那样的?让我不得不作出类似的行为?
所以我对“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这个说法不太赞同
我觉得只能说是,我自己尽量做到最好,别人怎么看我,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