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外汇与汇率教程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 外汇与汇率
外汇
1、外汇的产生:
外汇(Foreign Exchange)又称国际汇兑,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外汇概念,强调了外汇的起源和实质,外汇的产生有自己的历史,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出现了商人阶层,而随后商品生产和交换规模的发展和扩大,必须要形成
世界性的商品市场,有了世界性的市场,就有了国与国的商品交换,但在这种市场中必须要有货币,然而,一国货币由于受本国发行数量、购买力、货币、制度等因素制约,并不会像一国商品那样,在一国之外有相同的使用性,一国也不允许他国货币在本国自由使用,若要满足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和债务清偿,就要进行两种不同货币的兑换或者说是买卖。可以说,外汇起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其实质就是实现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工具,清偿国与国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手段。这样,也就有了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即国际汇兑行为。由此,外汇产生了。
2、外汇的概念:
(1)动态含义: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 )
(2)静态定义:它专指一国所持有的、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各种形式的国际支付手段。具体包括:
外国货币:如钞票、铸币等;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
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
特别提款权(SDR)、欧元(EUR);
其他外汇资产:租约、地契、房契。
二、外汇的特征
1、国际性
外汇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国际资产,如$、£、¢。本币即使可以换成外币或者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也不能称为外汇。
清偿性
其形式不仅包括外币资金,也包括可以在国外得到偿付、并可以转让的一切支付凭证。
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拥有支付能力才能构成外汇,空头支票、拒付的汇票不能用以国际支付,不能视为外汇。
3、兑换性
外汇必须是能够自由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不能自由兑换的就不是外汇。
三、外汇的分类:
1、按兑换的限制程度不同:
(1)自由兑换(2)有限自由兑换(3)不可兑换
2、按来源不同:
(1)贸易外汇(2)非贸易外汇
3、按交割期限不同:
(1)即期外汇/现汇/外汇现货
(2)远期外汇/期汇/远期汇兑
四、外汇的作用
1、国际购买手段
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随着国际贸易和银行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外汇已经成为国际购买手段而普遍接受。一国如果拥有大量外汇就意味着拥有大量国际购买力,该国就可以运用所持有的外汇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本国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劳务,从而使各国之间的货币购买力得到转移,促进国际间商品流通范围,促进国际交往,保证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正常进行。
2、国际支付手段
可以避免在国际结算中使用黄金,节约非生产费用,进行国际贸易的双方可以通过外汇使国际间债权债务得到清偿,缩短交易时间,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便、迅速、灵活地实现资金国际转移。
3、国际储备手段
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将外汇作为一项重要的储备资产以备调节国际收支,维护汇率稳定,提高国家对外信誉。因此,外汇收入及其储备的增加对于稳定本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一国经济实力与对外地位,增强一国对外借债信誉与清偿能力有重要作用。另外,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就要动用储备进行弥补。
4、国际信用手段
可以调整国际间资金余缺,促进货币信用化。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资金余缺情况不同,因而国与国之间就要进行调剂,利用外汇展开国际间长短期信贷可以促进国际资本流动。
汇率
汇率是指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两国货币之间什么会有比值,其比值的大小是怎样确定的,汇率的变动遵循什么规律?人民币汇率现况如何?
一、汇率概念及标价法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目前汇率已成为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买卖价格。(举例说明)
汇率的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以本币表示单位外币的价格。
2、间接标价法:以外币表示单位外币的价格。
3、国际货币标价法:以各国货币表示主要国际货币的价格。(以例说明)
二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汇率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一理论问题一直是经济金融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各国的形状、大小不同的货币之所以有比值,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可比性。各种货币的可比性来自于货币本身具有的价值或能代表的价值。因此,两种货币所具有或代表的价值量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基础。从原理上讲,汇率是以货币所具有或代表的一定价值量为基础,在外汇市场供求机制下确定的。
(一)金本位时期汇率的形成,奠定了汇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背景:
金本位时期是指各国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制度的时期。金币的流通出现很早,然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币本位制,是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时期也称为典型的金本位时期。
金币的含金量是固定的。所以两国货币的价值之比,直接或简单的就是其含金量的比。这样金币的含金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2、铸币平价(Mint Par)
指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金铸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是金本位时期决定汇率的基础
铸币平价并不是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而是决定汇率的价值基础。但实际汇率是在供求机制下形成的。
3、黄金输送点
指金币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入国境的界限,它等于铸币平价加(减)运送黄金的费用。在直接标价法下,
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黄金运费
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黄金运费
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是由于金本位时期存在着两种对外结算方式引起的。
(二)纸币流通时期汇率的决定:
在纸币流通时期,货币的价值的体现形式以及汇率确定的方式与金本位时期不同。有两种情况。纸币具有法定含金量时期,或是纸币不标出含金量时期。
1、纸币流通的初期,给纸币规定法定含金量时期。
各国官方用法令垄断纸币的发行,并参照原来金币的价值的法律形式规定了纸币的含金量。即纸币在流通中所代表的价值量是观念的表现在一定金量上。例如,1934年美国政府规定每1美元的含金量是0.888671克,一英镑规定的含金量为3.881344颗,则两种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黄金平价(gold parity)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各国政府通过协商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一旦超出界限,为了使汇率稳定,各国政府就会宣布本国纸币的贬值获升值。该时期,汇率决定的情况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中体现得最为完美。
2、不再规定纸币含金量时期
这时期是指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解体。各国不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货币的价值不再以含金量体现出来。购买力平价一般被认为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市场上实际汇率的形成也是围绕着购买力平价受外汇供求影响自由浮动。
总之,汇率的决定是因其具有或代表价值,其变动是由供求引起的,形成汇率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