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教材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for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课程代码:1012014课程负责人:李红梅课程中文名称:中西文化比较课程英文名称: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三年级学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中西文化比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和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个层面上进行探讨和介绍。
通过讲授分析中国与西方主流文化在基本精神、思维方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及差异,使学生明确中西文化的不同起源;把握中西古代政治制度、道德理想和宗教信仰的异同以及中西哲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
增加学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要,认识世界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注社会现实,既为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化问题贡献力量,同时也树立起全球性的宽广视野,自觉地去参与、推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合作。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历史、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及其走向,能对中西文化进行有机客观地比较,扬弃糟粕,吸取精华。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观看影片以及撰写书评和论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掌握较为扎实的有关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而且也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课程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采用专题式教学体系,有重点地集中讲授一些重要内容,避免流水账式的历史叙述。
中西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中西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中西文化概论是一门涉及中西方文化比较与交流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以及相互影响的历史渊源。
本文将探讨中西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目标,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教学大纲内容中西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的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渊源:介绍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重点关注两种文化在古代的交流与互动。
2. 思想观念:比较中西方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宗教信仰、哲学思想、道德伦理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3. 艺术与文学:介绍中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和文学作品,如绘画、音乐、戏剧、小说等,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和表达方式。
4. 社会制度与组织:比较中西方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政治体制、教育制度、家庭结构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结构和运作方式。
5. 传统与现代:探讨中西方文化中的传统价值与现代变革,学生能够理解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二、教学目标中西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比较分析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其异同之处,理解文化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2. 跨文化交流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3. 批判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对中西方文化中的观念和价值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4. 跨学科综合能力:学生能够将中西文化概论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深入理解文化与社会、文化与艺术等领域的关系。
三、重要性和挑战中西文化概论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率和程度不断增加。
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西文化概论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然而,中西文化概论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代码:050108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全球化视野中了解中外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有关作家和作品,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有关研究论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管理、文化产业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工作,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研究方向:1,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2,中外文学-诗学比较3,国际文化交流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2年。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必须修满28个学分,其中公共课程7学分,学位必修课程8学分,学位选修课10学分;教学和科研训练2学分,前沿讲座1学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程说明第一部分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7002201课程名称:西方文论学分: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加深研究生对西方文学观念的理解,探究西方文学生发的原理,熟悉西方文学创作的特点,掌握西方文学批评的特点,为他们撰写学位论文奠定西方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也为他们今后准确而熟练的翻译实践和提升经验的理论深造做出思想方法的理论铺垫。
这是了解西方文学何以如此的理论通道,也是翻译、借鉴西方文学思想的一条必由之路。
使用教材: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古希腊文艺理论;2,古罗马文艺理论;3,基督教文艺理论;4,文艺复兴时代及其理论;5,17世纪古典主义文艺理论;6,启蒙主义文艺理论;7,德国古典主义美学;8,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理论;9,19世纪现实主义文艺理论;10,现代主义与非理性思潮。
参考书目:1,Pierre V. ZIMA, Critique littéraire et esthétique, L’Harmattan, Paris.2,Denis Husman, L‘esthétique, PUF, 2000, Paris.3,栾栋:《感性学发微》,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28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一、教学目标中西文化比较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服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的文化冲击,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1.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有关语言与文化的知识,并掌握其学习方法。
2.有计划地指导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外,还要注意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并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二、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三、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中西文化比较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一、人类文化的起源--“轴心时代”二、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三、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四、家国与城邦五、中西文化的源与流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一、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二、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三、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四、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第四章中西哲学比较一、哲学意识和宗教情怀二、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三、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四、中西哲学简介第五章中西宗教比较一、宗教与终极关怀二、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三、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六章中西审美观比较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二、中西审美观的差异第七章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的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二、中国文化前景展望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平时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开卷)成绩占70%。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02019课程英文名称: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compares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2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选修类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整体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以及彼此的差异,找到中西方文化间沟通、交融和共同发展的途径。
同时通过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能力及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在讲授时围绕本大纲,结合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去讲授,紧扣各部分的主题。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在重点章节安排一次作业,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40%,期末论文成绩占60%。
(七)参考书目《中西文化比较》,周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二、中文摘要本课程是一门选修类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比较文学课程考核大纲
比较文学课程考核大纲一、适应对象修读完本课程规定内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提出并获准免修本课程,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修第二专业,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提出并获准二、考核目的提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检测学生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高撰写比较文学论文的能力,属于水平考试。
三、考核形式与方法2具体考核形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时间为小时,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和学期论文。
四、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学生修完本课程参加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主要以闭卷考试成绩为主。
闭卷成绩占80% 2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和学期论文占五、考核内容与要求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第一章考核内容:比较文学学科在西方和中国各自的成型年代。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刊物,人才培养基地。
比较文学与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诸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影响研究和法国学派的内涵。
基亚、卡雷和梵根等学者关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限定。
法国为什么能成为比较文学的发源地。
平行研究和美国学派的内涵。
雷马克对比较文学所作的贡献及局限性。
勃洛克关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误区。
俄苏学者为什么将比较文学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类型学和苏联学派。
杨周翰、季羡林、乐黛云先生关于比较文学概念的贡献。
中外学者关于比较文学定义存在种种分歧的原因。
阐发研究和中国学派。
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各自研究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文学学科特点。
1新文论研究。
比较学的定义、任务,世界诗学三大体系,西方诗学三大体系。
文化相对定义。
结构主义。
文化多元定义。
东西方文化双向阐发的定义。
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可比性考核内容:比较法的定义,比较法所遵循的逻辑规则。
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两个性质:无条件性、绝对性,条件性、相对性。
试举例说明人的一致性形成文学的可比性。
文学形式和文学发展趋势有什么规律。
第三章影响研究考核内容:正影响、负影响、反影响、回返影响、超越影响、虚假影响、单向影响、双向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定义、实例。
中西礼仪文化对比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申请表《中西礼仪文化对比》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西礼仪文化对比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学分:16学时适用专业: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西礼仪文化对比》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人文类型课程,介绍世界各地区礼仪发展的历程,评价和比较中外礼仪、民族文化在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
它适合各专业学生修读,可以作为文科类的基础课程,也可以作为理工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礼仪发展、演化史,特别是介绍各个主要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意义。
在对高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类的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本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各主要民族和地区礼仪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总体把握。
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充分感受西方一些国家和中国等地区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作一比较,以认目前我们自己礼仪所处的阶段,认识到我们当代礼仪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深刻反思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也通过学习我们自己的古代丰富发达的礼仪,增强早已失去的自豪感,以痛定思痛,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为恢复传统文化、为推广旧有的中华礼仪、为树立几乎失去的民族自豪、自尊、自信而努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及内容(一)课程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礼仪素养,培养学生面对异域文化的自立能力,为将来胜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熟悉基本的西方文化与社交礼仪,还要锻炼独立、应变的能力,以便将来快速适应异域的文化差异。
本课程是一门文化知识型,应用型的课程。
1)使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熟悉中国文化,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自觉性2)介绍中西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使学生较好地宣传我国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达到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对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中日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日文化比较教学大纲中日文化比较教学大纲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日文化比较教学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中日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促进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为了提高中日文化比较教学的效果,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一、导言在导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中日文化比较教学的背景和目的。
强调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以及为什么比较研究对于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明确中日文化比较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例如,培养学生对中日文化的深入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等。
三、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和主题,对中日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例如,可以从历史、宗教、哲学、艺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同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加深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与相似之处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部分,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部分,可以设计一些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报告、论文写作等方式,考察学生对中日文化比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部分,可以列举一些参考书目、学术期刊、研究机构等,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学习。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在线资源和多媒体资料,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日文化。
七、教学案例在教学案例部分,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日文化比较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可以比较中日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中日传统艺术的特点等。
通过具体案例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八、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部分,可以分享一些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教学案例。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在跨文化环境中遇到的挑战,并在国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主要文化概念和理论,包括文化维度、文化价值观等。
2. 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文化沟通、文化适应等。
3. 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文化智慧。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国际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安排1.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2. 课程学时:36学时3.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4. 主要内容:- 文化概念和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文化差异分析与比较- 文化冲突与解决- 跨文化沟通技巧- 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 跨文化合作案例研究四、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2. 课堂表现3. 作业4. 期末论文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跨文化交际》2. 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全球商务交际实务》 - 《国际文化比较》六、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师将由具有丰富跨文化交际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七、总结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文化广度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愿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我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外文化交流与对比中文课教案
中外文化交流与对比中文课教案课题:中外文化交流与对比教学目标:1. 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影响;2. 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3.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4. 引导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文化。
教学内容:1. 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与意义;2. 中外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3. 中外文化的相似之处;4. 中外文化交流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文化交流的意义与影响。
二、文化交流的背景与意义(15分钟)1. 讲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如古丝绸之路、现代全球化进程等;2.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交流对于世界和个体的意义,如促进和平与发展、拓宽视野、丰富人生经验等。
三、中外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20分钟)1. 比较中外饮食习惯、礼节、审美标准等方面的差异;2. 分析中外教育制度、家庭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内涵,扩展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四、中外文化的相似之处(15分钟)1. 比较中外对于家庭、友谊、爱情等情感的看法与重视程度;2. 分析中外对于劳动、勤奋、尊敬长辈等价值观的共通之处;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相似之处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五、中外文化交流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20分钟)1. 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个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 探讨中外文化交流对于社会发展、国际合作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3. 引导学生思考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保持文化认同与自我身份的平衡。
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20分钟)1. 探究学习他国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培养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如尊重他人差异、倾听与包容等;3. 提供相关资源和实践机会,如国际学生交流项目、阅读外国文学等。
七、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讨论中外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文化学讲义:文明社会比较论》(暂定)目录第一讲心理文化学:源流、内容与方法一、需要从文化与心理相结合的视角把握人二、心理文化学源流1、文化与人格学派2、哥伦比亚讲座派3、民族性研究4、心理人类学 1)儿童社会化的比较研究 2)知觉和认知过程的民族文化特点研究3)文化与人格以及国民性格问题的研究 4)心理健康规范与民族文化特点研究5)心理文化学三、心理文化的文化视角1、什么是文化?2、文化与文明3、文化的属性:1)共享性2)因袭性3)象征性 4)整合性4、文化研究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相对性原则 5 心理文化学与文化人类学6 比较的方法四、心理文化学的心理视角1、心理文化学与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2、心理文化学与“本土心理学”3、“心理文化学”与“文化心理学”五、为什么学习心理文化学?1、了解“异文化”(other culture),增进跨文化理解2、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3、提供一种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视角讨论题参考书建议阅读第二讲人的要求、情感与文化一、社会要求及其满足方1、什么是需要?2、需要与本能3、需要与欲望二、要求的种类1、人的需要有十五种?2、两大类基本需要3、马斯洛的“五需要论”4、威廉·托马斯(William Ttomas)的“四需要论”5、许烺光的“三需要论”三、情感需要1、情感与角色2、情感需要的种类 1)表达悲欢情感的需要。
2)倾诉的需要。
3)爱与被爱的需要。
4)尊严的需要。
5)完善生命的需要。
四、需要的三个类别、三个层次1、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 1)生物性安全2)社会性安全(或称“角色安全”)3)情感性安全2、社会交往需要的三个层次 1)生理性交往2)社会性交往(或称“角色性交往”)3)情感性交往3、地位需要的三个层次 1)生理性地位2)社会性地位3)情感性地位五、文化与人的要求的满足1、文化在人的要求满足中的作用。
2、欲望与文化3、社会性需要与文化 1)不同文化对人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评价不同。
2)不同的文化对安全、交往和地位的评价不同。
4、情感需要与文化第三讲亲属体系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理论与假设部分一、社会群体与个人二、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对家庭的认识1,关于家庭的功能2、关于家庭存在的生物学基础 3 关于家庭的规模4,关于家庭的结构形态5、关于家庭的居住形态6、关于家系计算的规则三、家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第一,家庭浓缩着社会文化的基本遗传信息,是个人习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初级学校。
第二,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靠直接接触而不是靠某种明确的规则。
第三,家庭对人的影响全面而深入。
四、亲属体系与文化:许氏假设假设的主要内容对假设的评价◆个案验证部分一、传统中国模式:父子关系占优势1、父子关系占优势,强化了亲子关系。
父子关系的“连续性”、“包容性”,与“父父”“子子”、以及重男轻女、崇尚大家庭制度等特点。
2、父子关系的“连续性”、“权威性”与孝亲意识、祖先崇拜等特点。
3、父子关系的“权威性”与中国人的权威人格和忠君、尊老敬宗之特点。
4、父子关系的“非性爱性”与中国家庭中夫妻关系受贬斥以及蓄妾制度。
5、父子轴的“连续性”、“包容性”与传统中国亲属集团的凝聚性和向心力,与相互依赖的生活方式。
二、美国模式:夫妻关系占优势1、夫妻关系的“非连续性”、“排他性”与一夫一妻制和小家庭制度。
2、夫妻关系的性爱属性与浪漫爱情受到较大的强调。
3,夫妻关系占优势地位与亲子关系受削弱:“代沟”与“奥迪普斯情结”。
4、夫妻关系的“选择意志”属性与对自由、平等的强调。
5、夫妻关系的排他性、非连续性与美国人家庭的短暂性和离心性。
与“自我依赖”的行为方式三、印度教的印度模式:母子关系占优势,父子关系占亚优势1、母子关系的“非连续性”使家庭关系淡化,可以解释“出家”、“朝圣”等特点。
2、占优势地位的母子关系的“包容性”、占亚优势地位的父子关系的“连续性”、“包容性”,可以解释印度家庭的夫妻关系被弱化、大家庭制度、一夫多妻制、男性后代受重视等特点。
3、母子轴“潜在的性爱”(恋母情节)与印度教中性力崇拜和女神崇拜。
4、母子关系的“依赖性”与印度教徒超自然中心和对与“单方面依赖”的生活方式,可以解释尊师崇拜的特点。
5、母子关系的“非连续性”和“扩散性”属性,弱化了亲属集团的凝聚力,与印度教徒的高度转换性、扩散性的宇宙观。
四、日本模式:父子关系占优势,母子关系占亚优势1、“资格”与“场”:日本家庭成员的资格较宽泛2、等级制度:拉大了家庭中男性成员的距离3、孝行:亲子关系有所弱化4、母子关系的重要,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特点。
第四讲育儿方式与人的社会化◆理论与假设部分一、育儿方式与人的社会化1、什么是社会化?2、人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化?3,“社会化缺失”与“社会化过度”二,关于社会化的理论1、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强调人的本能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三、育儿方式与社会化1、育儿方式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2、育儿方式对人的社会影响的特点:1)非正规性。
2)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3)潜移默化。
3、个人的社会化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
4、不同家庭养育儿童的方式不同。
5、育儿方式有文化差异。
四、社会化的两个过程:“群体化”与“个体化”◆个案验证部分一、中国模式:为了服从和义务而进行的社会化1、亲子一体化倾向2、教养与行为训练的特点相对主义的行为方式强调羞耻感3、权威类型:管教子女的权力是分散的。
4、群体中相互依赖的训练以孤独相威胁的教育方法对冲突的态度为他人着想的训练让.5、中国育儿方式的变化二、美国模式:为个人独立进行的社会化1、个体独立和自我依赖的倾向喂养方式身体接触个人主义和自我依赖的训练鼓励自我个人表达注重孩子的权力和自由2、教养与道德训练的特点3、权威类型:管教子女权力由父母垄断4、代沟问题与奥迪普斯情结(Oedipus-complex)5、中西育儿方式的冲突三、印度教徒模式1、与母亲的互动模式:印度教徒的自恋和恋母2、宗教仪式的重要3、权威类型:圣职者介入儿童教育。
4、道德和教养训练四、日本模式:与中国的比较1、与中国育儿模式的相似点2、差异:日本母亲与儿童的接触更密切,amae心理3、连续性与非连续性4、日本与美国育儿模式的差别:来自跨文化的研究第五讲主要次级群体◆理论与假设部分一、次级群体及其特征二、主要次级集团及其缔结原理三、主要次级群体与亲属集团的关系◆个案验证部分一、中国的宗族与亲属原理1、宗族的特点1)超大的规模。
2)关于成员的详细记录(族谱)。
3)共同的祭祖仪式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墓地和祠堂4)共同财产:族产。
5)共同的行为规范(族规)6)领导职能和领导资格。
7)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性。
2、宗族的变化第一,彻底的土地革命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第二,农业合作化以后建立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冲淡了宗族组织的作用。
第三,对阶级的强调和对旧制度、旧价值观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族意识。
第四,快速的城市化和独生子女政策。
3、当前中国宗族力量的表现:第一,作为一种有形的社会制度形式,宗族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并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
第二,作为中国人一种“原组织”的宗族制度,仍深深影响着中国其他社会组织的构成方式以及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4、宗族的心理文化基础5、亲属原理下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若干倾向 1)强调亲情,拟亲属化的倾向。
非亲属非地域自愿性团体缺乏活力,重视亲情。
2)人际交流上的零距离化倾向。
3)重视直接接触而轻视某种明确的、条文化的规则。
具有不透明性和不易操作性。
4)“关系网”的重要二、美国的社团与契约原理1、自由结社的特点 1)自由自愿 2,排他性 3)竞争性2、自由结社的心理文化基础3、契约原理下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若干倾向 1)自我依赖 2)人际关系的手段化 3)契约的重要4)平等性三、印度教社会种姓与教阶原理1、种姓的特点 1)职业的世袭 2)婚姻的规定 3)基于宗教的等级规定4)隔离与分裂(1)物理隔离(2)社会隔离2、种姓制度的变化 1)职业的变化 2)种姓正在日益丧失其传统的政治和司法职能。
3、种姓的心理文化基础:母子关系的扩散性4、阶序原理下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若干倾向 1)人际关系的淡化或虚幻化 2)单方面依赖 3)圣职的崇高地位 4)分裂、离心四、日本的家元与“缘约”原理1、家元的特征 1)师徒之间的主从关系。
2)连锁的等级关系 3)家元的最高权威4)拟家族制2、家元制度心理文化基础3、缘约原理下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若干倾向 1)小集团性2)权威 3)“纵式”关系4)拟家族制。
第六讲感情控制的文化机制◆理论与假设部分一、人类的感情:心理文化学的视角二、感情的控制机制三、感情的配置与文化四、感情的文化控制机制的三种模式:抑制型压抑型障碍型五、感情控制与行为类型:抑制型控制机制与情境型行为压抑型控制机制与规范型行为障碍型控制机制与戒律型行为六、性与文化1 性、性别与社会文化2 精神分析学派对性与文化的看法及其缺点3 作为联结纽带的性与情感4 许氏关于性欲(eros)和情感(affect)的假设:四种模式◆个案验证部分一、中国模式:抑制型1 作为抑制机制表征的“耻感”2 情境型行为与“伦人主义”生活方式3 性与文化:“性欲与感情是不相关的,无须作主动的努力把性欲从感情中分离”二、西方模式:压抑型1 作为压抑极致表征的“罪感”2 规范型行为与“个人中心”的生活方式3 性与文化:“性被主动地与感情分离”三、印度教的印度模式:障碍型1 作为障碍性控制机制表征的“惑感”2 戒律型行为与“阶序主义”生活方式3 性与文化:“性欲和情感混合在一起”四、日本模式日本模式:抑制型1 作为抑制型控制机机制表征的“耻感”:与中国的区别2 情境型行为与“缘人主义”生活方式3 性与文化:“性欲进入感情的许多方面,但常以伪装的形式出现”第七讲心理文化取向◆理论与假设部分一,价值与价值取向二、价值与行为取向三、价值与民族个性的构造四、价值与感情五、心理文化取向◆个案验证部分一中国模式1、核心价值取向:“人伦中心”2、人际关系取向:“相互依赖”3、文化理想:“人与人之间的彻底和谐”4、其它较受强调的价值观二、美国模式1、核心价值取向:“个人中心”2、对人关系取向“自我依赖”3、文化理想:“个人的彻底自由”4、其它较受强调的价值观三、印度教徒1、核心价值取向:“超自然中心”2、人际关系取向:“单方面依赖”3、文化理想:“个人与超自然的彻底合一”4、其它较受强调的价值观四、日本模式:与中国的比较1、核心价值取向:“人伦中心”2、人际关系取向:“带地位差的相互依赖”3、文化理想:“对主君、天皇的忠诚,即便牺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4、其它较受强调的价值观第八讲“心理社会均衡”原理◆理论与假设部分一、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人?个体人与“场”“理性人”与“感情人”二、心理文化学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三、PSH理论的主要特点和意义四、“基本人际状态”:类型与维度五、“基本人际状态”一个替代“国民性”概念的新分析工具六、“心理社会均衡理论”与完满人性◆个案验证部分一、“伦人”: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与PSH图式1 自我认知维度2 情感维度3 交换维度 5 集团维度 5 “伦人模式”的优缺点二、“极致个人”:美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与PSH图式1 自我认知维度2 情感维度3 交换维度4 集团维度5个人模式的优缺点三、“阶序人”:印度教徒的基本人际状态与PSH图式1 自我认知维度2 情感维度3 交换维度4 集团维度5“阶序人”模式的优缺点四、“缘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与PSH图式1 自我认知维度2 情感维度3 交换维度4 集团维度5“缘人”模式的优缺点附:健康“生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