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术( 《本经》 )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均系野生。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
南等地,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灌丛、林下及干燥草地。喜凉
爽气候 , 耐寒、耐旱、忌积水,以半阴半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
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临床用名有苍术、炒苍术、制苍术、焦苍术。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本草图经》:服食多单饵术, 或合白茯苓 , 或合石菖蒲 , 并捣末 , 但日水服 , 晚再进 , 久久弥佳。
《药类法象》: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如白术。
《药性赋》:气味主治与白术同。补中除湿力不及白,宽中发汗功过于白。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
入足阳明、太阴经。
《象》云:主治同白术。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如白术也。
东垣云:入足阳明、太阴,能健胃安脾。
《本草》但言术,不分苍、白。其苍术别有雄壮之气,以其经泔浸、火炒,故能出汗,
与白术止汗特异,用者不可以此代彼。
海藏云:苍、白有止发之异,其余主治,并见《图经》。
《本草衍义补遗》:《本草》不分苍、白,议论甚多,《四家本草》言之误矣。如古方平
胃散,苍术为最要之药。《衍义》为气味辛烈,发汗尤速。又白术味亦微辛,苦而不烈,除湿之
功为胜。又有汗则止,无汗则发,与黄芪同功,味亦有辛,能消虚痰。
苍术治上中下湿疾皆可用之。
《本草发挥》:洁古云:苍术气温,味甘。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
大。若补中焦,除中湿,力少,加白术。腹中窄狭者须用之。若治胫足湿肿,加白术。又
云:苍术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间腠理湿。
《本草纲目》:《夷坚志》载江西一士人,为女妖所染,其鬼将别曰:君为阴气所侵,
必当暴泄,但多服平胃散为良,中有苍术能去邪也。许叔微《本高方》云:微患饮癖三十年。
始因少年夜生写文,左向伏几,是以饮食多坠左边,中夜必饮酒数杯,又向左卧,壮时不觉,
三、五年后,觉酒止从左下有声,胁痛食减嘈杂,饮酒半杯即止。十数日,必呕酸水数升。暑
月止右边有汗,左边绝无。遍访名医及海上方,间或中病,止得月余复作。其补,如天雄,附
子辈;利,如牵牛、甘遂、大戟、备尝之矣。自揣必有辟浊,如水之有窠臼,不盈窠不行,但
清者可行,而浊者停滞,无路以决之,故积至五、七月必呕而去。脾土恶湿,而水则流湿,萸
若燥脾以玄湿,崇土以填窠臼。乃恶屏诸药,只以苍术一斤,油麻半两,大枣五十枚,捣和丸
梧子大,每日空腹温服五十丸,增至一、二百丸。服三月而疾除。自此常服,不呕不痛,胸膈
宽利,饮啖如故,暑月汗亦周身,灯下能书细字,皆术之力也。初服时必觉微燥,以山栀子
末,沸汤点服解之,久服亦自不燥也。
白术,甘而微苦,性温而和。赤术、甘而辛烈,性温而燥,阴中阳也,可升可降,入足
太阴、阳明,手太阴、阳明,太阳之经。
治湿痰留饮 , 或挟瘀血成窠囊, 及脾湿下流 , 浊沥带下 , 滑泻肠风。
《本草经疏》:术禀初夏之气以生,其味苦,其气温,从火化也,正得土之冲气,故
《别录》益之以甘,表土德也,故无毒。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性纯阳,为除风痹之上药,
安脾胃之神品。《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者,正以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者拘挛而痛
者是也。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死肌者,湿毒侵肌肉也。痉者,风寒秉虚客于
肝脾肾所致也。疸者,脾胃虚而湿热瘀滞也。如上诸病,莫不由风寒湿而成。术有除此三邪之
功,故能祛其所致之疾也。止汗除热消食者,湿热盛则自汗,湿邪客则发热,湿去而脾胃燥,
燥则食自消,汗自止,热自除也。又主大风在身面者,术气芳烈而悍,纯阳之物也。风为阳
邪,发于阳部,故主之也。风眩头痛目泪出者,阳虚则风客之而眩,痰厥则头痛,风热壅则目
泪出也。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痛,及霍乱吐下不止者,湿客于胃则滞而生痰,
客于脾则生水,脾虚湿胜则为水肿,湿客中焦则心下急满,脾胃俱虚则中焦不治,而湿邪客之
则为霍乱吐下不止也。利腰脐间血者,血属阴,湿为阴邪,下流客之,使腰脐血滞而不得通
利,湿去则诸证无不愈矣。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者,湿去则胃强而津液自生,寒湿散则胃
自暖,邪去而脾胃健则消谷而嗜食矣。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者,术为阳药,故善除阴湿,
湿去则脾胃之气旺,阳主气,气盛则身轻,脾主四肢,湿去则脾健,健则四肢利,故能涉险负
重也。
简误:术,《本经》无分别,陶弘景有赤白二种。近世乃有苍白之分,其用较殊。要之,
俱为阳草,故祛邪之功胜而益阴之效亏。药性偏长,物无兼力,此天地生物自然之道也。凡病
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齿衄,咽塞,便秘,滞
下者,法咸忌之。术燥肾而闭气,肝肾有动气者勿服。刘涓子《痈疽论》云:溃疡忌白术,
以其燥肾而闭气,故反生脓作痛也。凡脏皆属阴,世人但知术能健脾,此盖指脾为正邪所干,术能燥湿,湿去则脾健,故曰补也。宁知脾虚而无湿邪者用之,反致燥竭脾家津液,是损脾阴也,何补之足云。此最易误,故特表而出之。
《药性解》:苍术,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发
汗祛湿,压山岚气,散温疟。使、忌同白术。
按:苍术辛甘祛湿,脾胃最喜,故宜入之,大约与白术同功,乃《药性》谓宽中发汗,
功过于白,固矣。又谓其补中除湿,力不及白,于理未然。夫除湿之道,莫过于发汗,安有
汗大发而湿未除者耶。湿去而脾受其益矣。若以为发汗故不能补中,则古何以称之山精。炼
服可长生也,亦以其结阴阳之精气耳。俗医泥其燥而不常用,不知脾为脏主,所喜惟燥,未
有脾气健而诸脏犹受其损者。独火炎土燥,脾虚作闷者忌之,恐益其火也。
《药鉴》:气温,味甘辛,气薄味厚,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入足阳明太阴经药也。消
痰结窠囊,去胸中窄狭。治身面游风、风眩头痛甚捷,辟山岚瘴气、时气瘟疫尤灵。暖胃安
胎,宽中进食,驱痰癖气块,止心腹胀痛,与白术同功。但补中除湿,力不及白,若宽中发
汗,功过于白。以黄柏、牛膝、石膏下行之药引之,则除下部湿痰。以甘草、陈皮、厚朴之药
引之,则除中焦湿证,而平胃中有余之气。以葱白、麻黄、杏仁之类引之,则除肉分至皮表之
邪。大都有邪者宜用,无邪者禁忌。庸医不分虚实及七情气闷,概用白术,误矣。古
人载腹中窄狭,须用苍术,医者徒通言而不察其所以言也。,盖苍术乃辛散之剂,必有湿症实邪者,方才可用,岂谓不分虚实而概用之乎?抑且虚闷者用之,则耗其气血,燥其津液,其
虚火益动而愈闷矣。制用米泔水,入铜器内浸之,置月下浸去黄油净晒干,又浸又晒,如此
三宿,清水渡过晒干,约有五斤净,用紫桑棋一斗,好醋一壶,盐四两,与苍术拌匀浸,晒
令汁干,蒸之,一晒一蒸,如此者三次。又用大草半斤煎汁去渣,入蜜四两,洒润蒸晒凡九
次,净苍术一斤,加白茯四两,黄芩三两,当归四两,白术三两,神曲四两,秋石四两,用
大甘草五两煎汁,入竹沥、姜汁,打神曲糊为丸,酒水米饮任下,名五合丸。能健脾胃,消
痰涎,助精神,壮筋骨,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