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摘要:语文是基础的教学科目之一,在全面推进和实施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为了全面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当前的学科教学模式转变需求较大,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逐步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本文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引言: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复杂、需要不断深化的课题,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出台,说明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非常重要,不仅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更要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保障。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教学任务的根本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逻辑、形象、直觉三个方面。
思维模式训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经过观察和分类后的系统总结和比较分析。
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主要取决于他的思维品格,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
(二)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应用”理解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新旧版哪种教材,里面都配有相关的内容总结,但在旧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及学校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所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增强语文在实际中的应用。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努力去寻求解决方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作者:张颖慧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8期一、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端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当前大多数教师都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依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受。
2.标准答案式的语文教学。
一些教师为了应试的需要,将语文课程的讲授理解为标准答案的普及教育,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讲授方式过于死板。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题气氛极为死板,教师仅仅是单调的说教,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1.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的过程本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从课堂的"主角"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在任何方面都要全面发展,而是应该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长处,而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投入。
教师应该把握好自身的角色,选择合适的方式,通过有趣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微笑教学可以让教师赢的学生的认同,教师的表情和身体都会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印象,教师只有用鼓励性的话语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将以往命令式的话语转变成平等的交流,这也是为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的教学环境的需要。
3.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
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
虽然学生提出的一些观点可能不完善,或者比较偏激的观点,但是这些不完善的观点很可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学生答案,也不应该随意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鼓励其进行逆向思维。
只要学生的答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就应该对其主动性进行肯定,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考试制度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们需要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1. 注重引导性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
而在新高考改革下,语文教学模式需要向更加注重引导性教学转变。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和引导者,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话题、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课堂讲授和笔头作业为主,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接触知识和进行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实践性学习新高考改革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而语文教学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例如写作、独立调研、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二、思考和探索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新高考改革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赋予了更大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通过课前导学,让学生自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式学习;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主发表观点,然后进行互动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如何拓展教学手段和课堂资源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课堂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拓展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课堂资源。
可以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经验,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转变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转变作者:蔡燕娟来源:《师道·教研》2010年第05期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现代信息化教学,将语文教学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那么,我们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转变呢?一、课堂形式由“教学”变为“对话”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语文,但不喜欢语文课。
”学生解释说,所谓“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所蕴涵的精神养料使他们的心灵愉悦;所谓“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一上语文课就想到可怕的语文考试。
也就是说,许多学生是在为应付考试而上语文课。
其实,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有多少教师不是在为中考、高考而教语文?这样,“语文为考试”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而真正给人以精神滋润和生活能力的语文却消失了。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能喜欢语文课?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是扬弃“传授——训练”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开放课堂,从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对话,把“一言堂”变为“众言堂”。
课堂对话,并不局限于师生对话,语文教学可以由多个对话者的多重对话相互交织而成,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课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材编写者、教师和课文等多个对话者之间的多重对话。
这种对话,使彼此之间互相推动、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完成学习。
如文言文的教学,长期以来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字词句,让他们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
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创设课堂对话教学。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首先让学生与文章交流对话:本文是记西湖最美之景,文章怎样描写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然后学生与作者交流对话:指名学生来充当作者袁宏道,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痴”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最后,让学生与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对话:对西湖十景的了解,古诗中描写西湖的名句。
通过以上步骤,既让学生有充分的审美体验,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课堂的设计师而变得日益自主和富有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转变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目标旨在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这对教师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我们要把其当成重要的教学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改的精神。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就课堂教学的转变谈些个人的感悟。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教育目的教育行为,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优秀与否,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
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致使课堂教学出现种种弊端。
学生为了应付教师和考试而学习,没有了学习的情感体验,学习的能力和素质无从谈起。
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重智育、轻素质,不重视学生人格、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社会。
学校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进行学习能力的素质、思想素质等综合的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达到教学上知、情、意的统一。
每一位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实在在地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1.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和题海战术,让学生围绕考试来生硬的记忆。
学生成为了被动学习的机器,教师成为知识的注入者。
阻碍学生成为一个会独立学习的人。
素质教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就必须转化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包揽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组织者和帮助者。
教师从教学生转变为教学生学,从“授人以鱼”者转变为“授人以渔”者。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处理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这种转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打破,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教师通常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现在,教师更多地扮演辅导、
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角色。
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引
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其次,课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注重对经典
文本的解读和理解,而新课标将重点放在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
培养上。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不仅注重文本研读,更着重于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
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最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
价主要是以考试为主,注重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在新课标下,评
价内容和形式更多元,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理解文本和表达能力
的能力。
此外,更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能够
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的
角色、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转变是为了更
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
新课标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方
法, 以此来 开发 创新 思 维 , 并学会 创新 , 养成习惯。如何在语文课文
去重建文本中的思想和隋节。 语 文作 为一 门基 础学科 , 有
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最好的方法便是提倡个性化阅读 ,
一
其 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教师在教 学中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 , 并牢牢盯住其 目标和任务 , 那么 , 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最大限度地
交流的平台,发挥学生的群体效
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的 重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创新 能力 ,就 必须 让学 生 在学 习 中有独特的体验 ,学会 自己发现
教师不能仅以频繁活动作为互 动 的标志,不能仅 以气氛活跃作为 互动的尺度 。 实现“ 思维互动” 常 , 要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和创作 练 习。创新不是无本之木 , 也不是无 源之水 , 不是凭空产生的 , 最初 的 创新思维来 自 于问题, 最初 的创新 行为来 自 于模仿 。虽然曾有人说 : 第—个把人比喻成花的是天才, 第 二个把人 比喻成花的是庸才, 第三 个把 ^比喻成花的是蠢才。但是 , 如果没有对第一人的学习和模仿, 后世就不会有继承和创新, 说不定 就不会有把人比喻成泰山、 比喻成 鸿毛、 比喻成灯塔等说法了。在教
教 学相 长 。
见的策略有 : 第一 , 在讨论争辩 中
新教学方式。新课程把“ 教学” 理 解 为 “ 生 交往 、 极 互 动 、 同 师 积 共
发展的过程 ”《 ;普通高 中语文课 程标准》 也提出“ 注重语文应用、 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 促进学
生 均衡 而有个 性 的发 展 ”的基 本 观 点 。研 读这些先进 的教 育理 念 , 笔者认为,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 经阻碍 了教学 目标 的实现 , 须在 必 继承 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 。 要 变“ 单边教学” 互动式教学”变 为“ ,
面对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师的转变
浅谈面对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师的转变摘要:在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陈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冷静思考,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教师观念转变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呈汹涌之势,全新的培养目标、全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教材设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下面就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在观念和角色等方面的转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观念更新势在必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即教育就是服务,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会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观念,师生才会平等相处,我们教师才不会以师道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教师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什么是人才?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用就是人才。
作为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应该知道千人千面,个性迥异,但老师往往会偏爱那些成绩优秀者,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而对那些成绩低下者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当重要,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
另外,语文教师必须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最新的语文教学动态,要积极学习,要有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电,使自己思想始终同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只有如此才能拥有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也只有树立了这种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你才能融入这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中,才能真正的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和记忆,而新课程改革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运用能力。
下面,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讲授为主,教师在黑板前面一遍遍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则机械地记忆和背诵。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扮演着引导者、设计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通过举例、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如小组活动、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享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记忆和背诵的评价,注重成绩和分数的衡量。
而新课程改革则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作业和考试,而是更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口头表达、写作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也提倡分层次、分项目、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传统的语文学习以纸质教材为主,学生通过课本的阅读和背诵来进行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书籍等途径获取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两个转变
最 突 出 代 表 。师 生 互 动 实 际 上是 提 供 了师 生 对 话 的 可 能 性 ,
如果将 以往的教学 比作教师 的设 问( 自问 自答 ) 那 么 师 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互 动 的 教 学 才 是 真正 实现 了疑 问讨 论 。比如 在 学 习 《 民解 人 放军百 万大军横 渡长江》 篇新 闻时 , 师 如果简 单问 “ 这 教 这 篇 新 闻 描 述 的 是 哪 一 年 的事 情 ? ” 新 闻 中描 述 的 渡 江 战 一 “
一
共 进 行 了几 天 ?”这 些 问题 考 察 过 于 单 一 , , 给学 生 的思 考 空
间 很 小 , 能仅 仅 是 记忆 的 差 别 。如 果 教 师 问 “ 江 战 役 胜 可 渡 利 的 原 冈 有 哪 些 ? ” 渡 江 战 役 是 在 怎 样 的 背 景 下 提 出 来 “ 的 ? ” 些 问题 不 但 达 到 了 师 生 互 动 的 目的 。 这 而且 具 有 开 放 性 质 , 以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观想 象 力 和知 识 综 合 运 用 能 力 。师 可
施 模 式 明 显 不 能 满 足 学生 的全 面发 展 需 求 。因此 , 文课 堂 语
底 .提 高学 生 的语 言 感 受 性 、理 解 性 和 良好 的 实 践 运 用 能 力 . 于 学 生 顺 利 学 习 其 他 学 科 . 及 将 来 具 备 良好 的 社 会 对 以 交 际能 力 都 有 潜 在 的影 响作 用 。新 课 标 的 实 施 , 为初 中语 文 教 学 带 来 了新 的要 求 . 注 入 了新 的活 力 , 文 教 师 应 该如 也 语 何顺应这一时代需求 , 语文课堂教学带 到新的高度 , 当 将 是 前 课 程 教 学 的 一 大任 务 。可 以说 , 课 标 将 传 统 语 文 教 学 引 新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教育体系的要求不断提升。
课堂教育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回归并发现了课堂教学的具体本质。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入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主要驱动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思考引言随着目前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同时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全面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评价方式和教学模式,主要是身为最基础学科的语文,它在高中教学和考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而且在教学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1.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构建高效课堂是指教师要提高单元时间内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
这里的产出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即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大程度地吸收教师教授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看课堂是否有效率,主要指班级所有学生是否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而不仅限于优等生。
课堂内容是否充实,学生课上所学内容是否能在课后产生变化。
有的学生变化较大,有的则变化较小,无论如何这些变化都是课堂是否有效的证明。
二是要看课堂是否有生成性。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汤之于盐。盐溶于汤 中 , 才能被 吸收 ; 知
识 需 要 溶 于 情 境 之 中 ,才 能 显 示 出活 力 和 美感 。 ” 于一 堂语 文 课 , 们 可 以运 对 我
行 革有 承有 展不 因 守 , 课 变 ,继 ,发 ,能 循 旧 最 让 生 愉 的 同成 学 的 终 学 在 快 氛 中 为 习 改
氛 围当中。
悟和运用 中 ,不但打下 了扎 实的语文基
础 ,渐渐 形 成 了 适 合 自己 的学 习 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
情境 , 其心理上处于兴奋 状态 , 使 彤成 兴
趣 、 围 , 而 形 成 使 “ 习 者 对 学 习 活 氛 进 学 动 本 身感 兴 趣 ” 内 在 学 习 动机 。 的
l 盐 全 部 吸 收 了 。 境 之 于 知 识 , 如 5克 情 犹
作 业 , 学 生 在 自主 探 究 , 手 实 践 中获 让 动
传授本领 , 而在 于激 励 、 唤醒 、 鼓舞 。” 我 们也说 : 良好 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 “ 在语文课堂教学 中,我们可以采取形式
多 样 的 导 人 方 法 , 故 事 导 入 法 、 念 导 如 悬 入法 、 活实例 导入法 、 戏导入 法 、 生 游 问
、
积蓄 了语文学 习的后劲 ,而且培养 了高
尚 的道 德 情 操 ,还 逐 渐 形 成 了积 极 的 人
生态度和正确 的人 生观 ,同时也提 高了
审美 情 趣 和文 化 品 位 ,持 续 提 高 了 自己 的语 文 综 合 素 养 。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课堂 二、 创设情 境 、 优化 思维 提 效率 高课 堂效 率 作 业 是 课 堂 教 学 的延 伸 ,它 的 优 化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句话是在我们教育界见得最多的一句话,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去积累的。
小学阶段是学生真正系统地学习知识的第一个阶段,而语文学科作为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全新教学理念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导向,那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学情出发,改变过去教师完全主宰课堂的旧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原先枯燥单一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但是,传统的东西往往是很难丢弃的,特别是我们很多教师都从事语文教学很长时间,对新的教学手段感到陌生,所以好多教师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所谓“新模式”完全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从而课堂上流于形式,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不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新课改下的小学课堂教学应该朝那些方向努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时,省市有关部门和学校针对新课改的要求,组织了多场关于新课标解读的培训会,很多教师也得到了不少关于新课改的学习资料。
比如,最常见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基本上人手一册,但好多教师没能静下心来好好研读,所以会存在对新课标要求把握不到位的情况。
首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关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强调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使学生在适合他们的教学中有收获,在收获的基础上有提高。
不能在不熟悉学情的状况下搞满堂灌,或者只注意课堂设计的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果。
其次,新课标下的教学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可谓是大变样了。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有点好奇呢?过去的课堂,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老师讲得口水都飞了,学生们在下面东倒西歪,仿佛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
现在可不一样了,课堂活跃得像是开了趴!老师不再是那个满脸严肃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变成了一个幽默风趣的“引导者”。
这种变化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仿佛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心里暖暖的。
想想以前的语文课,大家是不是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生死攸关”的画面?老师在黑板上画着五彩斑斓的重点,讲得热火朝天,而我们这些小伙伴则在脑海中掀起了“意淫”风暴。
想的都是:今天放学能不能早点回家呀?真是心如绳索,绞得紧紧的。
但如今,课堂上就像是一场精彩的“秀”,互动、讨论,甚至是小组活动,都成了家常便饭。
老师一抛出问题,大家像被点燃的火焰,争先恐后地举手。
那种热情,简直是像春天的花朵,争相开放,令人振奋。
课堂气氛轻松多了,语文变得有趣起来。
古诗词不再是枯燥的字句,而是化身为动人的故事。
想象一下,古人的情感就像一坛美酒,越酿越香。
大家在课堂上讨论:“你们觉得这首诗在表达什么呢?”讨论声此起彼伏,像一阵阵潮水涌来,越聊越有趣。
以前大家可能连书本都不愿意打开,现在可好,学生们积极发言,彼此交流,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强调了自主学习。
什么叫自主学习?就是不再“死记硬背”,而是像“捡金豆”一样,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设计一些有趣的任务,让大家小组合作,一起动脑筋。
这样一来,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像打游戏一样,充满了乐趣。
每个人都是探索者,充满了好奇心,课堂上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探险乐园。
语文学习也在悄然转变。
以前大家对阅读的兴趣不大,现在却变得热火朝天。
课外书、文学作品,统统被大家翻得热烘烘的。
像是挖掘宝藏,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心仪的“金子”。
老师也鼓励大家分享,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简直是小小的书展。
这样的氛围,让人忍不住想参与其中,感觉自己就是个“小书虫”,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研究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语言 过于简单、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同时,教师过于量化评价,而忽略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体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评价语言的 针对性和启发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教师应学生 的情感和体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质性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以 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希望这些分析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 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内容二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本次演示将探讨这一话题,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新课改旨在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评价语 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 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们应加强对教学评价语言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 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评 价语言能力?如何发挥评价语言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构建 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 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 教学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 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信 息呈现给学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例如, 在拼音教学中,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作者:黄涛来源:《教师·下》2010年第08期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推广,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方面。
新课程目标提倡形式的多样性、目标的多元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角色转换;情境创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课程教学方面,教学改革的重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实现这一改革的关键是师生角色的转换。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反复的实践中,在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不但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积蓄了语文学习的后劲,而且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逐渐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持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结合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一、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我们也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如故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问题法、复习法、诗歌法等。
巧用“导入”的技巧,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并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当然语文课前的导语一定要设计合理,符合课文内容,并且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共鸣,就起到了导语的作用。
例如有一篇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上课伊始,老师提出两个问题:①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路行走?②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有大山挡住了你的视线和出路,你是选择挖掉屋前的大山,还是选择搬家?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发生了转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师生互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这种转变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育教学取得积极成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标准,教学模式,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互动,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促进,教育成果。
1. 引言1.1 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教育体制改革是当前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调整,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多个方面。
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也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科学、民主、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2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它的推出为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新课程标准在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更新,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为教师在课堂上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24秋季1—6年级语文新教材内容变更及教师应有的教育转变
2024秋季1—6年级语文新教材内容变更及教师应有的教育转变一、新教材的新变化(一)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化★选文变化较大,选文编排顺序变化较大,原“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突出阅读重要性。
1.我上学了单元新增“我爱我的祖国”一课2.新增一课“两件宝”3.删去课文“画”4.删去课文“大小多少”5.删去课文“青蛙写诗”6.删去课文“明天要远足”7.删去课文“大还是小”8.删去课文“项链”9.删去课文“小蜗牛”★“口语交际”栏目移入语文园地里面、原有4个单元口语交际,增加1个单元到6篇口语交际。
★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化★选文变化。
明确分出八个单元,原“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突出阅读重要性。
1.课文“曹冲称象”替换为“彩虹”(原一下课文)2.课文“一封信”和“妈妈睡了”替换为“去外婆家”3.古诗“夜宿山寺”替换为“江雪”(原日积月累)4.课文“风娃娃”替换为“称赞”(原书我爱阅读的篇目)5.语文园地六和语文园地八中“我爱阅读”篇目替换。
★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二)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化★选文变化1.犟龟(新增)2.香港,璀璨的明珠(新增)3.古诗三首:鹿柴(原书四上第一单元日积月累)4.一定要争气(新增)★习作部分变化第二单元习作(原书第八单元习作)第三单元习作(原书第四单元习作)第四单元习作(原书第三单元习作,有稍微变动)第七单元习作(原书第二单元习作)第八单元习作(原书第七单元习作)★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四)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化★选文变化1.田忌赛马(原书五下课文)2.长城(新增)3.颐和园(原书四下课文)4.秦兵马俑(新增)★习作变化第六单元习作(新增)第七单元习作(原书第八单元习作)第八单元习作(原书第七单元习作)新增一个习作,有两个单元调换顺序。
★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五)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化★选文变化1.课文“桂花雨”与“落花生”调换顺序2.第二单元课文顺序都变了,原“搭石”替换为“‘诺曼底号’遇难记”(四下课文)3.课文“小岛”替换为“彩色的翅膀”4.课文“松鼠”替换为“金字塔”5.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替换为“女航天员的信”6.古诗“长相思”替换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课文“四季之美”替换为“第一场雪”8.课文“鸟的天堂”替换为“白鹭”(原第一单元课文)9.课文“我的‘长生果’”替换为“走遍天下书为侣”★习作变化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第八单元习作主题更换。
浅议“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转变路径及方法
浅议“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转变路径及方法发布时间:2022-06-21T07:11:43.84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4期2月作者:高文秀[导读] 所谓“三新”指的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依据的标准。
高文秀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提要:所谓“三新”指的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依据的标准。
新课标新理念赋予高中语文教师崭新定位与身份,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直面新高考改革,更新观念,提升语文教学品质;挖掘内涵,提升语文教学价值;改进教法,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三新语文教学转变路径与方法随着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新教材的推行与使用,新高考的全面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三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深化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主张,语文承担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任务,语文教学承担着丰盈学生情感和构建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
在“三新”改革大潮前,一部分教师能够勇立潮头,积极应对;但是仍然有许多教师无视或无法适应变化,不能正确解读新标,无法把握课改节点,仍然沿用旧模式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直面新高考改革,研究适应“三新”教育理念的路径与方法,积极应对高考的变化和未来的要求。
一、更新观念,提升语文教学品质语文新课程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面向全体与尊重个体差异的统一,立足课堂与走向生活的统一,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此历史潮流下,我们唯有更新观念,转变教法,才能跟上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教学目标要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注重情感人格培育,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价值,让语文教学走向生命。
以能“读、写、讲、背”为目的,以促成功为目的。
教学内容要指向语文教育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
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刷新了原有的
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呼唤着课堂教学的变革。
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乃至扬弃许多
曾经习以为常、引以为豪的教学方式,去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使
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下面谈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变教师讲台为学生舞台
以知识为着眼点的课堂,往往是以教师的讲引领学生的。
这种课堂学生是以配合老师的教而
存在的,于是,三尺讲台便成了老师的阵地,老师成了传授知识的绝对权威,学生被动学习,老师包办代替。
尤其是阅读教学,老师一讲到底或者一问到底,学生完全接受教师的摆布。
这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新课程下的课堂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确立“学生的课堂
学生做主”的理念,从而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教学《幼时记趣》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讲、说,或者让学生将故事的内容表演出来,以演
代学。
这样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气氛就会十分活跃。
二、变信息单向传输为多维合作交流
巴班斯基曾经说过:“这种形式(分组合作形式)要求暂时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共同地
解决一定的任务。
这一工作形式优于全班形式,它能保证照顾到学生的不同需要,能为学生
的合作活动和相互监督开辟较大的天地。
”基于培养学生能力和加强信息交流方面的考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班级授课的同时灵活运用同桌、小组、大组讨论等不同形式,让学
生在互相交流中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师则可以加入小组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其中。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台说,为了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完全
可以采用把全班学生分解成几个小组练习的方法,这样既照顾到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又可以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
合作学习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加强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
学生主题活动的展开和整合的过程。
三、变学科封闭为多学科整合
语文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
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中,描画了一幅幅美丽
的风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抒发了一缕缕真挚的感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是美的。
而其他艺术课程也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如音乐、美术等。
在有些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借
助这些学科的独到之处使学生感悟语言、感悟语境,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蒲公英》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花托,可让学生画蒲公英的花,然后看图理解
花托,这比语言描述要清楚,而且又形象,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理解能力。
又如在教学古诗
《钱塘湖春行》时,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根据诗描写的景物作画,重现作者所见景物,学生
兴趣浓厚。
事实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其他学科的长处,多学科整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
他们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四、变教室小天地为社会大课堂
课堂固然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育阵地,但除了课堂以外,我们更有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
实践性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实践模式。
上语文
课有些时候可以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专题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边走边说,让学生充当导游,有声有色地介绍学校的花草树木位置、特点等情况,学生兴趣盎然。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45分钟显得那么短暂,当下课乐曲声响起
时学生还不愿结束。
五、变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
传统教学的课堂中,大多由老师实施评价,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没有坚持平等的原则。
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评价教师,学生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这样的课堂才是民主、
平等、和谐的课堂。
学生身上蕴涵着巨大的潜力,不是他们不会说,而是他们不敢说。
怎样让他们把自己想的说
出来呢?我们应该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他们。
例如,在上课时,当学生讲完、演完后,教师可
有意识地问问学生:“他(她)说(演)得怎样?有什么优点?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可以怎么改?”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避免老师包办评价权。
文学本身就充满了生命力,阅读也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
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莱特。
语文教师应该带着饱满的热情与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一起,共同构建富有生机的
多彩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