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理论研究与进展
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技术和理论研究进展
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技术和理论研究进展作者:袁道梅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1期摘要从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技术依据、作物吸水的土壤有效水分含量范围、水分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作物和品种耗水特性差异、作物亏水后的补偿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非同步性等理论领域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技术;节水理论中图分类号 S5-3;S-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014-03ReviewonTechniqueandTheoryResearchProgressofCropWaterUtilizationYUANDao-mei(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Center of Yongdeng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Yongdeng Gansu 730300)AbstractThe achievement of technique and theory research on crop water utilization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d the effective soil moisture content for utilization of crops,the effect of water deficit on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op,the different of water consum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rops or varieties,the water implement effect of crops after water defici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UE and water consume amount,etc. This could be used as a theory guidance for bio-water-saving and management water-saving.Key wordscrop;water use efficiency;water-saving technique;water-saving theory随着淡水资源日趋紧缺以及人口增加对旱耕地压力的逐步增大,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走节水型旱作农业的路子已成为旱农发展的主流。
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灌溉渠道流量的准确计算则是确保灌溉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灌溉渠道流量计算的原理与应用,并探讨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一、灌溉渠道流量计算的原理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主要依赖于水力学理论。
水力学是研究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力学性质的科学。
灌溉渠道作为导水工程的一种,其内部的水流行为也遵循着相应的水力学规律。
灌溉渠道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渠道断面的形状、水流速度以及流量的守恒等原理来推导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使用流体力学的公式和理论进行计算,例如Bernoulli方程、曼宁方程等。
二、灌溉渠道流量计算的应用灌溉渠道流量的准确计算对于确保农田的灌溉效果至关重要。
准确计算渠道流量可以帮助农民合理规划灌溉时间和用水量,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灌溉效率。
灌溉渠道流量计算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 确定灌溉渠道的设计参数:灌溉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灌溉渠道的流量来确定渠道的尺寸、坡度以及水流速度等参数。
通过对灌溉渠道流量的准确计算,可以确保渠道的合理设计,提高灌溉的效果。
2. 确保灌溉水源的充足供给: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可以帮助农民评估灌溉水源的供给能力,以确保灌溉过程中水源的充足性,避免因水源不足而影响农田的灌溉效果。
3. 监测和管理灌溉水量:通过定期对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和监测,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到灌溉水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管理,及时解决灌溉中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评估和改进灌溉系统的效果:通过对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灌溉系统的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通过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高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
三、常见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方法1. 曼宁公式:曼宁公式是灌溉渠道中最常用的流量计算公式之一。
它基于经验公式,通过利用渠道横断面的几何特征和水流速度来计算流量。
曼宁公式的形式为Q = K * A * R^(2/3) * S^(1/2),其中Q表示流量,A为渠道横断面积,R为湿周与湿面积的比值,S为渠道坡度。
探究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
2 节水 灌溉 工程 管理 中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我 国节水 灌溉起步 于上世纪 7 O年代 , 4 0多年来 发展 比较迟缓 , 主 3 加 强对 节水 灌溉 工程 管理 的注 意事 项 . 1 对 土地 制 度 进 行 改 革 要是管理水 平低下而 导致 的,进而造 成节水灌溉工 程没有 充分发挥其 3 就农村地区而 言, 土地制度核心 是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 在土 地规 应有 的作用 。 关于节水灌溉 工程, 在管理 的过程中主要存 在以下几种 问 划 和利用 中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然而 , 随着社会 的不断进步, 这 题:
探 究节水 灌溉发 展 现状 与管理模 式
刘 立 库 王 军 海
( 1 . 咸 阳兴平市水利局 陕西省 兴平 市 7 1 3 1 0 0 2 . 咸阳市武功县水利局 陕西省 咸阳市 武功 7 1 2 0 0 0 ) 摘 要: 近年来 , 我 国农业面临着用 水短缺 的问题 , 严重影 响了我 国农业 经济 的发展 , 在 此情况之 下 , 节 水灌溉 的重 要作用越 来越 突出 , 发展 节水灌溉势在 必行 , 这意味 着必须将节水 灌溉摆在重要 位置 , 加强灌溉 管理 , 切 实为我 国的农业作 出贡献 , 推 动我 国经济 的
发展 。
关键词 : 节水灌溉 ; 管 理: 农业
中 图分 类 号 : ¥ 2 7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1 4 — 0 1 4 2 — 0 2
随着我 国经济 的迅速发展 , 再加上人 口数 量与 日俱增 , 我 国农业灌 ( 1 ) 许 多政府和相关 部门在节水灌溉 工程的建 设过程 中, 将设 计和 溉 所面临 的压 力越来越大 , 而且我 国人 口基 数在迅速增 大的 同时, 粮食 施工 作为重点 工作 , 但是当工程投 入使用之后 , 却没有设置 专 门的管理 不足等 问题逐渐 显现出来, 扩大灌溉面积 已经成 为社会进步和发展 的必 人 员进行工程管理 , 而且用于 管理经费不足 , 这 样不仅会缩 短工程 的使 要。近年来 , 虽然我国在节水灌溉领域取 得了较 为不错 的成绩 , 但是仍然 用寿命 , 而且无法达到预期的工程运行效果。 不可避 免地存在一系列 问题 , 不仅无法 很好地 解决当前用水短缺乃 至粮 ( 2 ) 节 水灌溉 工程 中 , 没有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 。以喷灌 工程为例 , 食不足 问题, 而且严重制约 了我 国农业 的进一步发展 , 鉴于此 , 必须针对 该工程在灌 水质量和工效等方 面表现 出明显 的优势 ,那 么在喷 灌工程 我 国目前 的节水灌溉发展现状进行 反思, 针对存在的 问题 , 找准切入 点, 中, 种植 的作物应当具有较 高的经济价值 , 然而许多地 区虽然建 成了喷 采取针对 性的管理措 施, 对灌溉 管理进行改善 , 以期取得很好 的节水 灌 灌工程, 但是却忽略了调整作物 品种 , 最终导致无法发挥工程效益。 溉效果 。本文即将针对我 国 目前的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展开探 政府是主要 的投 资者, 那么在工程建 成之后 , 政府便顺理 成章地管理工程 , 虽然政府投入 对于工程 的建设提 提 出几种加强节水灌溉管理 的有效措施。 供 了充足的资金条件 , 但是包办管 理的模式 比较落后 , 极易 引发腐败 问 1 我 国节水 灌溉发 展 现状 题 , 更无法有效地对节水灌溉 工程进行 管理 。 从我 国 目前节水 灌溉 情况来看 , 在全部 国土 面积 中, 干 旱和半 干旱 ( 4 ) 对节水灌溉工程 的管理模式 而言, 有着名 目繁多 的特 点, 然而在 地 区占有相 当大 的比例 , 甚至高达一半 以上 , 相应地 , 从世 界平均水平来 这些模 式不够 规范 , 存 在产权 模糊 、 政 企不分 的现 看, 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非常之少 , 许 多地 区的耕 地缺乏灌溉设施 , 存在严 实际的管理 工作 中, 而且没有严格相关 规范要求进行管理 , 关于折 旧和维修 费, 没有按照 重的供水不足 问题。除此之外 , 近年来, 我国加快了现代城 市化的发展步 象, 这样的一种经 营管理模式 , 非常不利于节 水灌溉工程 的 伐, 由此显 著增加 了生 活和工业用水量 , 而用于农业灌 溉的供水 量则呈 规定流程提取 , 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 为我 国农业用水构 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种背景之 发展 。 ( 5 ) 虽然大部分地 区意识到 了节 水灌 溉工程 的重要性 , 且投 入了大 下, 我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适宜于我国的节水灌溉工程 , 主要包括 但始终缺乏理论研究 。 我国国情 比较特殊 , 对于 微灌工程、 喷灌工程、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等。 这些技术与大水漫灌相 量的精力加大建设力度, 我们 不应当一味地 照搬 过来使用 , 而且对 于不 同 比之 下, 喷灌 、 微灌 和低压管道输 水灌溉在节约 用水量方面 有着 明显的 外 国先进 的管理模式 , 在水资源、 作物种类等方面各不相 同, 所采用管理模式也存在 优势 , 因此 , 在实际生产 中得 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 。近年来 , 节水灌溉工 地区而言, 定 的差异 , 因此 , 关 于节水灌 溉管理 , 我们 不仅要 对共性 原则 进行研 程 引起 了相关 部门的重视 , 并相继 修建 了大量 的示范工程 , 使节水 灌溉 还要注重在不同情况下需求的变 化, 确 定相应 的权变 原则 。我国在管 得到 了大力地推广 ,而且从近年来我 国节水灌溉 面积 发展趋 势来看 , 覆 究 , 理理 论这方面 的研 究还 比较匮乏 , 不管是在选择 管理模式 时, 还是在 确 盖率越来越高 , 喷灌 、 微灌和低压管灌面积也在逐步增大。 定操作程序 时, 存在严重的盲 目选择 现象。
我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认识
我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认识我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第一,农业节水灌溉节水的实质是减少灌区蒸发蒸腾耗水量,或者说是减少灌区农业耗水量。
在资源性缺水地区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目标是把灌区的农业耗水量减少到等于或小于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
否则,采用的一切先进技术的建设成果都不能认为是取得了完满的成功。
第二,在适合打井灌溉的地方,农业生产应以开发利用地下水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基础设施和重要手段。
基于以往参与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农业节水灌溉的科研与生产实践,总结出在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和花生等旱作物的北方地区,作物复种指数与农业耗水量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农业复种指数 1.0~1.2 1.5 1.7 1.9农业耗水量( mm) 400~500 500 650 750此处所说的农业耗水量,是灌区内包括耕地与非耕地的综合耗水量。
因为耕地与非耕地通过地下水运动,二者有水力联系,应作为一体研究。
上述与作物复种指数对应的耗水量经验数值,出于各地农业栽培技术、作物品种特性、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等差异,可能有正负5%至10%的变幅。
在我国北方地区,如当地多年平均可利用的降水量达到或超过与当地作物复种指数对应的农业耗水量,这类地区打井提取地下水灌溉,地下水位在多年系列里可保持动态平衡。
如当地可利用的多年平均降水量达不到与当地作物复种指数相对应的农业耗水量,则应当从境外引水,实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
从境外引水数量,只需补充可利用降水量不足;过多引水就需多排水,否则,就可能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灾害。
如果当地多年平均利用的降水量达到与当地复种指数对应的农业耗水量,且又无条件引境外水灌溉,则应进一步加强节水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甚至缩小灌溉面积,以降低农业耗水量,使地下水在多年系列里保持基本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以农业耗水量为基准进行多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其基础为农作物科学灌溉和开发利用地下水,内容不同于当前讨论的水资源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应称之为水资源耗水管理。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研究
如何 实 现可 持续 发展 ? 答 案 是 要 则 可 大 大 缓 解 农 业 缺 水 状 况 , 保 速 增 长 。 近 3 0年 喷 灌 面 积 占灌 大力 发展 节水 灌 溉 , 大 幅 度 提 高 持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 我 国农业 用水 效率 , 保 持 农 业 持 溉 面 积 的 比例 由 2 5 . 5 %增 加 到
一
、
我 国农 业 一方 面 严 重缺 水 , 程 院院 士 曾德超 指 出 , 作 物 生 长
以色列 的 国土面 积很 小 , 南
另 一 方面 用水 却浪 费惊 人 。 我 国 活 动 根 区 深 度 , 在 不 同 的 生 长 期 北 长 4 7 0 k m,东 西 最 宽处 1 3 5 k m。
编§ 基 疆 j - 。 j 节 水 灌 溉 发 展 研 究
口 李 晓 勇 秦 海 生
水 是 生命 之源 , 缺 水 困扰 着 溉 4 . 3 8亿 亩 , 其 中喷 灌 、 微灌 、 就 是 节 水灌 溉 的 理论 基 础 。 农业。 为 了 改 变 农 业 靠 天 吃 饭 的 低 压 管 道 输 水 等 高 效 节 水 灌 溉 现状 , 新 中 国成 立 以来 , 特 别 是 面 积 1 . 8 7亿 亩 ) , 灌溉 用 水缺 口 气 壮 山河 的水利 建设 , 取 得 了 举
一
二 、 国外 农 业 节 水 灌 溉
世 界 一 些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发
改 革 开放 以来 , 我 国 人 民 开 展 了 3 0 0多 亿 立 方 米 。但 农 业 用 水 有 经 验 半 左 右 在 输 送 过 程 中损 失 掉 , 世 瞩 目 的 巨 大 成 就 。 但 人 多 水 进 入 田 间 的 水 又 有 一 半 采 取 大 达 的 国家 ,从 本 国 国 情 出 发 , 因 少、 水 资 源 时 空 分 布 不 均 是 我 国 水 漫 灌 而 渗 漏 、 蒸发损失 , 真 正 地 制 宜 进 行 节 水 技 术 的 研 究 与 的 基 本 国情 水 情 。 洪 涝 灾 害 频 繁 被 有 效 利 用 的 水 只 占 用 水 量 的 应用 , 成就 卓著 , 可 司借 鉴 。 0 % 。 由 于 水 资 源 利 用 率 仍 然 是 中华 民族 的 心 腹 大 患 , 水 不 足 4
浅析果树水分灌溉管理技术研究
高 地 下 水位 而 引起 土 壤 盐 碱 化 。 与地 面灌 溉 相 比较 , 喷 灌 可
节水 2 0 % 3 0 %。 喷 灌 可 用 于 地 形 复 杂 、 土壤 透 水 性 强 、 地 面
多 的是 工 程 节 水 技 术 和 水 管 理 节 水 技 术 , 是利 用 果 树 的 遗 传 特 性 和 其 生 长 发 育 的规 律 采 取 技 术 措 施 提 高 灌 溉 水 利 用 率 。
现就 农 艺 及 生 物 节 水 技 术 在 果树 生产 中 的应 用 进 行 综 述 。
期 才 有 学 者 研 究 作 物 水 分 胁 迫 后 复 水 出 现 的 生 长 和 光 合 作
( 1 )喷 灌 。 我 国从 2 0世 纪 7 O年 代 开 始 发 展 喷 灌 , 至
2 0 0 1年底 喷灌 面积 2 3 6万 公 顷 。 取 得 了显 著 的 节 水 、 增 产 效
益 。喷灌 是 一 种 先 进 的灌 水 方 法 , 是 把 经 过 水 泵 加 压( 或 水 库 自压) 的水通过 管道送到 田间 , 由喷头( 水枪) 射到 空中 , 变 成
选择 . 节 水 生化 制 剂 的应 用 , 并 指 出了农 业 节水 技 术 的 发展 方 向 。
【 关键 词】 果树
农艺节水
生物节水
灌溉
供 水 减 小 株 间 土 壤 无 效 蒸 发 损 失 和 深 层 渗 漏 达 到 节 水 优 质 高产的效果。
果树是多年生植物 , 根 系深 而发 达 , 与草本植物相 比, 果 树 单 位 面 积 土 壤 的根 密 度 低 ,可 充 分 利 用 土 壤 深 层 水 分 , 故 能维 持 适 宜 的水 势 及 蒸 腾 能 力 。 为 实 施 果 树 节 水 灌 溉 栽 培 提 供 了 基础 。 目前 我 国水 资 源 相 对 缺 乏 , 那 么 节 水 技 术 势 在 必 行。 节 水 技 术是 一 项 综 合 的技 术 体 系 , 是 集 合 了农 业 、 土壤 化 学、 微生物学 、 生理学 、 环境和气象 、 农 业 工 程 等 多 门 学 科 的 综合应用技术 , 通常归纳为工程节水技术 、 农艺节水技术 、 生 物f 生理 ) 节 水 技 术 和水 管理 节 水 技 术 四类 。对 于节 水研 究较
渗流理论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渗流理论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一、渗流理论概述渗流理论是研究液体或气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渗流理论的应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过程,从而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探讨渗流理论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应用,分析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实现途径。
1.1 渗流理论的基本原理渗流理论基于达西定律,该定律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速与压力梯度成正比的关系。
在农业灌溉中,土壤被视为多孔介质,水分的渗透和运动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1.2 渗流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渗流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灌溉系统设计:通过渗流理论,可以优化灌溉系统的布局,确保水分均匀分布,提高灌溉效率。
- 土壤水分管理:利用渗流理论,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为灌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作物生长模型:渗流理论可以结合作物生长模型,预测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实现精准灌溉。
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减少农业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节将分析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未来趋势。
2.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
2.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技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灌溉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灌溉量和时间,满足作物的水分需求,减少浪费。
-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为灌溉提供数据支持。
- 智能控制系统: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灌溉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3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未来趋势未来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集成:将灌溉技术与作物生长、土壤管理等系统集成,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
【百度精品】关中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关中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灌区的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过剩、管理粗放、工程保障程度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不仅对国民经济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到了灌区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灌区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灌区经济良性循环的要求。
因此,全面推进灌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中灌区,整理了关中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过程,接着对关中灌区的五个灌溉管理体制改革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关中灌区更新改造工程的实施,对量大面广的田间工程的投入与管护问题找出了一条根本的解决途径,对我国灌区工程更新改造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中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农民用水户协会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n Guanzhong Irrigation District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mooth, the mechanism is not active, the shortage of funds, personnel surplus, extensive management, low degree of engineering security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not only bring security risk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serious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rrigation district. For a long tim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lanned economy,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virtuous circle of irrigation district.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irrig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Guanzhong irrigation district, finishing the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irrigation district of Guanzhong, and then studied the five irrigation district of Guanzhong 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aly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finally the stud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of Guanzhong Irrigation improvement project,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of field engineering of large quantity to find a fundamental solution,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novation project of irrigation district in our country.Keywords:Guanzhong irrigation districts;management system reform;Water Users’Association目录一、关中灌区概况(一)关中灌区地理位置(二)关中灌区运行现状(三)灌区改制的目的和意义二、关中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一)集体化管理阶段(1949—1985)(二)灌溉管理民营化阶段(1985—1996)(三)参与式灌溉管理及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1996年至今)三、关中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及成效(一)承包经营(二)拍卖(三)租赁拍卖(四)股份合作供水社(五)农民用水户协会四、关中灌区改制的对策建议(一)争取政府支持(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三)水价改革(四)灌区改革必须因地制宜(五)主系统改革与支斗渠改制相结合关中灌区概况(一)关中灌区地理位置陕西有着悠久的灌溉历史,早在秦国时期就有兴修水渠的记载,关中地区位于陕西中部(包括西安、渭南、宝鸡、铜川、咸阳),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降水量非常丰富,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霜期比较短,适宜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
作物的调亏灌溉
作物的调亏灌溉一、研究背景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
据统计,目前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土地总面积的36%,占耕地总面积的43.9%。
中国水资源状况总体上来说是:总量大,人均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约为28000亿m3,大约占到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却只有2200m3,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干旱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已经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总量为2344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 m3。
我国用水量中61.9%以上的是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中90%是灌溉用水。
我国的灌水利用率仅有0.45,而一些发达国家可以达到0.8以上。
我国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全国灌溉水的利用率为0.84kg/m3,发达国家的水分利用率已接近2.0kg/m3,有的国家甚至更高。
在中国的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同时,各地区用水浪费及水污染问题严重,即便是较为缺水的城市,人们也没有很高的自己的节水意识,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水的现象,这对于水资源并不丰富的中国,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在生产生活中,造成水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得不提高警惕。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全球范围来看,水资源短缺和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加剧。
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北方很多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虽然国家的大力开发“南水北调”战略,将南方充足的水调到缺水的北方,但是根本性的缺水问题还是难以得到解决,并且南方的水多也是相对来说的,南方的水量也存在着时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夏秋季为丰水期,春冬季为枯水期,总的来说,中国的水资源还是匮乏的。
彻底转变观念 加大推进力度 全力实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新突破——胥信平副厅长在全省水稻节水控制
得见 、摸得 着 、可操作 的具体措 施 ,使 研究成果 逐步转
化 为生 产力 。 ( 二)控灌技 术效果非常显著 。通过 几年 的探索和 实 践 表 明 ,水 稻 控 制 灌 溉 技 术 具 有 五 个 方 面 的 优 点 。 一 是
节 水效果 十分显著 。采取控 制灌 溉技术 ,田间渗 漏量大
量将 达y 3 0 O 1亿立方 米 ,接近 20 年全社会 总用水量 。其 09
耗 ,井 灌 区减 少 油 耗 3 % ,每 亩 可 减 少 油 费 2 元 以 上 ,提 0 0 水灌 区可 减 少电 费 1元左 右 。 五是 提 高 了肥料 利 用率 , 0 减少 化肥 用量 ,降低 了生 产 成本 。采取 控 制灌 溉 技术 , 几 乎 不 排 水 ,溶 于水 中 的 土 壤 养 分 流 失 随 之 减 少 ,对 保
20 3 0 方 米/ ,节水 3 %~ 0 5~0立 亩 0 4 %;地 表水 灌 区平 均灌
溉 定 额 由 80 方 米 / 减 少  ̄10 立 方 米 / 以 下 , 节 水 0立 亩 { 0 6 亩 2 %以 上 。 特 别 是 在 水 稻 春 季 渴 水 期 减 少 灌 水 次 数 和 灌 水 5 量 ,对 抗 舂 旱 、保 春 种 意 义 重 大 。二 是 提 高 了 产 量 和 米
较前沿的灌溉技术 ,为确 定高寒地 区控制灌 溉指标 ,6 年 来 ,我们通 过试验 、示 范 ,研究 出适合 我省特 点 的控灌 标 准和模式 ,初步 得出 以下结论 :一是 水稻节水 控制技
术 在 高 寒 地 区 是 可 行 的 。通 过 在 2 处 试 验 点 进 行 应 用 研 2
究 ,完成 了
为 减 少 ,除 遇 大 雨 田 间 需 排 水 外 ,几 乎 不 排 水 。 与 常 规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创新与理论解释小型水利工程的实证研究
四、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回顾、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 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国内外地下水灌溉系统和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其次,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和地下水灌溉系统的现状和问 题;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五、结果
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次演示通过对 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主体 不明确、流转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了相 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完善我国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提供了理论 支持和实践借鉴。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地下水灌溉系统作为农业水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对于调节水资源分配、提高灌溉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演 示旨在通过对小型水利工程中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创新与理论解释,探索 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模式。
二、文献综述
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国内外学者从 不同角度对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进行了研究。在产权制度方面,学 者们主要研究了产权的界定、分配和流转等问题。在灌溉组织制度方面,学者们 主要研究了灌溉组织的类型、职能和演变等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多从单一角度 出发,对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 究不够深入。
调查结果显示,该县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一 些小型水库存在着严重的渗漏和淤积问题,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其次,一些机井和灌溉渠道存在着老化损坏问题,影响了灌溉效果和使用寿命; 最后,一些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较高,超出了使用者的负担能力,影响了 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节水灌溉概述1.1 节水的概念与意义1.2 灌溉与节水灌溉的定义1.3 节水灌溉的重要性1.4 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章:节水灌溉基本原理2.1 作物需水规律2.2 土壤水分特性2.3 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2.4 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三章:节水灌溉技术3.1 地面灌溉技术3.1.1 畦灌3.1.2 沟灌3.1.3 喷灌3.1.4 滴灌3.2 地下灌溉技术3.2.1 地下滴灌3.2.2 地下灌溉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第四章: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管理4.1 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4.2 节水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4.3 节水灌溉系统的施工与管理4.4 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第五章: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1 我国节水灌溉典型实例5.2 国外节水灌溉成功案例5.3 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六章:灌溉水质保护与处理6.1 灌溉水质标准与评价6.2 灌溉水质污染源及污染途径6.3 灌溉水质处理技术6.4 灌溉水质保护措施第七章: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与维护7.1 节水灌溉设备类型及特点7.2 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原则7.3 节水灌溉设备的安装与使用7.4 节水灌溉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第八章:农业水资源管理8.1 农业水资源的特点与分布8.2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分配8.3 农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8.4 农业水资源管理策略与措施第九章: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进展9.1 农业节水技术概述9.2 作物生理节水技术9.3 农业生物节水技术9.4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趋势第十章: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0.1 粮食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2 经济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3 果树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4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0.5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一章: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11.1 雨水收集与利用11.2 微咸水利用技术11.3 再生水利用技术11.4 海水灌溉技术第十二章: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12.1 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12.2 节水灌溉技术的环境效益评价12.3 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效益平衡分析12.4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障碍与对策第十三章: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与法规13.1 节水灌溉政策的国际经验13.2 我国节水灌溉政策现状与分析13.3 节水灌溉法规与标准体系13.4 节水灌溉政策的实施与监督第十四章: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培训14.1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要性14.2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方法与策略14.3 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的内容与形式14.4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15.1 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5.2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15.3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挑战15.4 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应用实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
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安 徽农 业 科 学 。 unl f nu A . c.08 3 (12 1 J ra o A hi Si20 ,6 6 :54—2 1 o 56
责任编辑
朱新 秀
责任校对
朱新 秀
作 物 调 亏 灌 溉 理 论 与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抑 制 , 叶面积减少 , 使 意味着 即使 在 同样蒸 腾速率下 , 作物 的
蒸 腾耗 水量也较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引起需水量 的下 降_ 。 进 3 』 调亏灌溉通过对 土壤 水 分 的管 理来 控制 植株 根系 的生 长从而控制地上部 分 的营养 生 长及其 水 势。而 叶水势 可 以 调节气 孔开度 , 即水分亏缺通过根系 间接控 制了作物 的蒸 腾 作用 j 4。因而 ,lem n认 为 在植 株受 旱 时 , Bak a 可能 由根 系产 生一种物质并输送 到叶片中以控制气孔 开度 , 使光合 和蒸 腾 等 生理 过程发生变化 , 影响其水 分利用 及产 量 _ 。近年来 研 5 』
进行科 学 的调 亏灌溉 , 制作物灌 溉用 水 , 激根 系补偿 生 控 刺
所获得 的营养分 配给最能缓解资源胁 迫 的器 官 , 作物受 到 使 的伤害程度最小 , 以避免物种 的灭绝。 当根 系处 于水 分亏缺 状况 时 , 物会 改变光 合产 物在根 与冠 间的分 配 比例 , 系 作 根 将 得 到更 多的 同化 产物 , 长相对有 利 , 生 而冠 的生长则 受 到
杨 , 广海 , 张万军 , 建伟 , 一 崔 孙甲霞 , 2
(. 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河北石家庄 002 ; 50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 10 4 ) 009
摘要 介绍 了作物调亏 灌溉的概念 , 并从 节水机 理 、 增产机理 两个方 面来说 明其生物 学基础 ; 从调 亏灌溉 的 时间、 程度 、 灌溉 方式 、 施肥 状况 4 个方 面论述 了调亏灌溉效应影 响 因素的研 究状 况 ; 分析 了调 亏灌溉研 究 中存在 的问题 ; 作物调 亏灌溉 理论 与技 术的发展 趋 势 对 进行 了展 望。 关键 词 调 亏灌溉 ; 节水增 产机理 ; 影响 因素 : 究现 状 ; 望 研 展 中图分类号 S 7 . 24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0 1 — 6 l2 】 c — 2 1 — 3 57 6 1(【8 I 054 0 x )6
非充分灌溉的发展与现状
非充分灌溉的发展与现状在回馐,罐艮{一二非充分灌溉的发展与现状/李洁(内蒙古水利厅呼和浩特01170’20)1什么是非充分灌溉灌溉一词是水利工作者和农牧民朋友非常熟悉的概念,就是在作物的生育期内给种植作物的农田里灌水.而什么是充分灌溉,什么是非充分灌溉呢?就不是十分明确了,在此,有必要作一简略介绍.11充分灌溉充分灌溉,就是要充分满足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要求,按照传统经验或作物需水量试验要求的灌溉水量和灌水定额(一次灌水的水量)进行灌溉.长期以来,人们都是遵循这一观念进行农田灌溉的.特别是我们内蒙地区,有水就灌,大水漫灌的现象还很严重.甚至有的人认为多灌总比少灌好.其实不然,水量灌得太多反而会减产,造成浪费水源,多花水费,又减产的不良后果.充分灌溉也有其时间,灌水次数,灌水量的一定要求,它是我国50—70年代的主要灌水方法. 称作灌溉制度.多年来,这些不同作物的灌溉制度为我区的农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也是我们水利工作者长期辛勤工作成果的一部分.1.2非充分灌溉1.2.1非充分灌溉的起因7O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很快将成为普遍的现实.人类目前必须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就是节约用水.农业灌溉是消耗性的最大用水户,必然也应是节约用水的重点.所以人们开始注重农业灌溉节水的工作.这些工作的一系列节水措施,从工程输水到田间灌水,从科学灌水到作物自身生育节水等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传统的灌水方法和灌溉制度中摆脱出来, 实行非充分灌溉.1.2.2非充分灌溉的内容究竟什么是非充分灌溉呢?进入9o年代后,以前人们预料的缺水危机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用来灌溉的水量是非常有限的.如呼和浩特市近郊由于兴建了大型化肥厂,炼油厂,这一带的农民发现近几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原来的井灌区被迫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溉水量,并已形成了较深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如哲盟的井灌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下降漏斗也已形成.黄河灌区分配水量也较紧张,黄河下游出现断流现象,上下游之间的争水问题比较严重.所以,现实情况已经在迫使我们必须面对这有限的水量,如何利用这些有限的水量,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这就是非充分灌溉要研究的主要内容.1.2,3非充分灌溉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2.3.1首先要寻求作物需水的关键期,也就是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期,从而知道作物在众多的生育期中, 哪几个最关键,关键期的顺序哪个最大?把有限水量灌到最关键期,才能使产量最高.1.2.3.2根据作物需水的关键期,制定优化灌溉制度.作物的产量不但取决于全生育期的供水总量,也取决于这些总水量在全生育期内如何分配,即有限的灌溉水量应分配在哪几个关键时期,分配的数量应多大才能使总产量达到相对最大.这种优化灌溉制度是动态的,不同于传统的静态灌溉制度.1.2,3.3前面谈到了灌溉水量很有限的情况,对于灌溉水量不太紧张的地区,如何应用非充分灌溉呢?从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考虑,这样的地区也应该实行非充分灌溉.我们可以人为地限定灌溉水量,即少于充分灌的水量,通过优化分配把这些水量灌到作物生长的最关键期.虽然减少了灌水量,但产量减少并不多.节约下来的水量可以用来扩大灌溉面积.从21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正像1982年J?E?Marshall等人对非充分灌溉的解释,即”有意给作物少灌水,如减少灌水次数或减少灌水定额”,不追求单产最高,而要以总产量(总产值)最高为目标,以提高单位水量的生产效益,达到高效条件下净效益最大(或费用最小)的目标.这就又涉及到了关键水灌到什么时间,分配的数量应是多大才能达到总产最高.用节约的水量扩大的灌溉面积,也实行非充分灌溉.这比只保留原来的充分灌溉面积的产值效益要高得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3.4由于非充分灌溉在灌溉领域中是个新课题, 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试验研究和初步示范推广阶段,很多人对此项灌溉技术还不十分了解,认为非充分灌溉技术在理论方面的东西较多,实用的较少,没有可操作性.其实不然,我们探讨理论就是为了服务于实际生产,在实际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理论根据,这是我们水利科研工作者的职责,只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才能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应用科学.探讨的过程是深入浅出,无论多么深入的理论研究,最终交给群众的应用科学是简单明了的,可操作性是很强的.非充分灌溉最终交给群众的就是优化灌溉制度以及相应的用水管理等有关问题,都是告诉群众怎样做才能使有限水量发挥其最大价值.非充分灌溉一方面强调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是要提高水的生产效率.谈到这里,我们就对非充分灌溉有了一个初步了解2非充分灌溉的发展2.1非充分灌溉的演变在作物产量与水分函数关系的研究中,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o,5O年代,美国犹它州曾总结了1928年的小麦实验成果,提出了抛物线型的生产函数关系.第二阶段:50,70年代,属于国际开发委员会的四所大学从已积累的大量资料提出以实际蒸散量作为作物特征量的观点.后有人提出并证实, 全生育期蒸散量与总产量之阃相关关系明显.第三阶段:1974,1975年由四所大学证实并进一步扩展到:不论是有限灌水(即非充分灌溉)还是由于含盐水平不同引起根区水分吸力作用不同,都可用相同的蒸散量与产量关系模型来表示,这就发展到非充分灌溉领域.2.2非充分灌溉在国外的发展非充分灌溉,在国外曾称”限水灌溉”,出现于美国中部和南部干旱太平原,如德克萨斯州.7o年代, 由于注意到水资源的紧缺,传统丰产灌溉的常态试验开始转向节水型的”劣态性”试验,限水灌溉也推广到22美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利福尼亚州中央河谷灌区,从1969—1977年对六种作物进行了为期九年的充分灌溉与非充分灌溉的对比实验,证明在节水的非充分罐溉条件下比充分灌溉的最高产量减产并不严重.1980—1982年,俄勒冈卅l东部的一些农场经过俄卅l大学在Hermi~on附近对冬小麦的定量研究,进一步提高缺水程度,使灌溉水量(包括降雨)保持在作物需水量的80%,也获得了良好生产效果.1981年,美国灌溉协会在盐湖城召开会议,由J?E-Marshall和C.N.Brian提出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可靠的产量模式与灌溉水的最优化管理问题.根据农场的收入和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指出:在某些情况下,非充分灌溉可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2.3非充分灌溉在我国80年代中期,我国北方开始进行专门试验探索非充分灌溉问题.l986年,由内蒙水科所与乌盟水科所分别在呼和浩特市与凉城县进行了”春小麦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获得可喜成果,通过国内专家鉴定.内蒙水科所从试验研究,中间试验与示范推广,到大面积推广,历时八年,乌盟历时六年.1990年,由内蒙古农牧学院与内蒙水科所在哲盟丰田乡进行了”玉米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1991,1993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茆智教授分别在桂林,河北进行了水稻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1986年山西荣丰涛总工编写了”优化灌溉制度与经济灌溉定额的确定”.1996年,内蒙古农牧学院教授陈亚新与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合编了}充分灌溉原理》一书.还有部分地区开展了其它作物的非充分灌溉试验.总之,十年来,非充分灌溉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3非充分灌溉的现状人类社会进入90年代,人口的暴涨,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问题,全世界的有关科学家们都在努力寻求各种自然资源的替代品,然而,万物生存都离不开的水资源,到目前为止却无论什么都无法代替.因此,节约用水已被世界各国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我国政府和水利工作者近几年都为节水工作做了很大努力.如召开很多农业灌溉节水会议,加大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一些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都在忘我的潜心探索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非充分灌溉,这是个新的科学命题,它比起探索其它节水措施来要艰难得多.经过近十年来艰苦不懈的努力,非充分灌溉在我国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并具备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初步经验.一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简介郭慧滨史群(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北京1C0761)l国外现代灌溉技术的发展联合国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79年召开的”水”的大会就曾警告全世界”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其实,世界上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实施喷灌这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了.西方国家采用喷灌设备灌溉作物,始于庭园花卉和草坪的灌溉.3o,40年代,欧洲发达国家由于金属冶炼,轧制技术和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逐渐采用薄壁金属管做地面移动输水管,代替投资大的地埋固定管,用缝隙或折射喷头浇灌作物.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为了恢复并发展经济,喷灌技术和机具设备的研制又一次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自走式喷灌机和摇臂式喷头等技术的发展,使喷灌技术大大前进一步.这类设备因其节省大量劳力,灌溉水量均匀,增产显着,在美国干旱的西部17个州得到广泛使用,1996年美国喷灌面积为1082.2万hmz,占全美国灌溉面积的43.88%,其中园形和平移式大型自走喷灌机的喷灌面积占全美国喷灌面积的64.3%.与此同时,在欧洲,薄壁金属移动管道喷灌系统和卷管式喷灌机因其简便耐用,投资少,效益高,也在不断地发777.展.薄壁金属管的制造工艺和金属材料的改进提高, 使管壁厚由1.5—1.2mm减到现在的1.00.8mm.薄壁金属管道喷灌系统在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得到较普遍的使用,在罗马尼亚占全国耕地面积80%以上的灌溉面积是喷灌,绝大部分是移动管道式喷灌.卷管式喷灌机是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于70年代初期”特质PE输水管”和”塑胶软管”问世后才快速发展起来.目前上述软管的重量,强度,耐磨,抗老化等技术指标都有很大提高,进机工作压力也由70年代末的0.8,1.2IVlPa,减至现在的O.6—1.OMPa.此外,恒速控制是当前卷管式喷灌机的显着优点之一.喷灌机上设置的电脑根据速度因子的变化,能及时指令水力驱动装置进水管道上的电磁阀改变进人水力驱动装置的流量,达到恒速的目的,使与PE管相连的喷头车行走速度保持不变,改善了喷洒质量.在德国有5O00台以上卷管式喷灌机在使用,占喷灌面积的50%左右.50年代以后,由于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取代金属制品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适应水资源极度短缺地区灌溉的需要,以塑料为原材料的滴灌和微喷灌系统逐渐发展起来.到70年代中期,澳大利非充分灌溉已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九五”节水灌溉规划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对农业灌溉节水给予了高度重视.1994年召开全国节水灌溉规划工作会议,会上布置了各省,市,自治区的规划工作任务.这是”九五”期间全国系统的节水灌溉规划,到2000年每年实施步骤,措施和完成的目标都有较详细的拟定.《内蒙古自治区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并通过水利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此项《规划》中,把非充分灌溉列为科学节水的重要措施.因为非充分灌溉在我国的试验研究与探索,最早起始于内蒙古, 我们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成熟的实用技术,所以能很快推广应用.这也说明了水利部门对非充分灌溉技术的高度重视.I收藕日期:19%一G6一10l藏。
农田水利研究现状及发展
农田水利研究现状及发展农田水利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各种措施,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随着国家对农业水利工作的不断重视,农田水利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田水利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状1.现有技术及成果农田水利研究领域中,已有许多关于节水、增产等方面的成果,并逐步向着智能化、信息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节水灌溉、微灌、滴灌、喷淋、灌草带等节水插秧等为主要技术的农田水利技术体系,农民也已经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在农田水资源管理方面,国家已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建设,以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条件;同时,在南方地区逐步推广了水利工程,如堤防、水塘、水闸等工程,保障了南方地区良好的农田水利条件。
2.问题和挑战尽管现有技术及成果对农田水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1)由于农业水消耗量大,部分山区农田水资源较为匮乏,存在灌溉难度大等问题。
(2)治理农田水利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提高投入效益,成为新的难题。
(3)对于一般耕地或者纯草地来说,如何科学化规划,选择出合适的物种植被种类,才能有效地增加土地生产力,并一定程度上扩大农田水利应用范围。
二、未来发展方向1.加强节水技术研究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实现节水灌溉、微灌、喷淋、滴灌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同时,通过对农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
2.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将现代技术与水利管理相结合,推进农田水资源科学管理,在现有工程实施的同时推动“互联网+农田水利”概念的落地。
3.推进农田生态建设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保护农田水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要素的流通效率,达到农田水利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目标。
4.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的管理建设。
政府对农业技术专家和企业加大支持,以推动农田水利领域的技术创新。
水利专家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4,65(01):52-58水利专家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李永梅1,2,张立根3*,张鹏程2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2.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3.宁夏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21摘要:水利专家系统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提高水利工程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归纳水利专家系统关键技术,梳理水利专家系统研究成果,旨在分析水利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水利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深化人们对水利专家系统的全面认识,推动水利专家系统理论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领域中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水利专家系统;灌溉管理专家系统;水资源开发管理专家系统;水质管理专家系统中图分类号:TV736;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2024)01-0052-07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4.01.012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aulic Expert SystemLi Yongmei1,2,Zhang Ligen3*,Zhang Pengcheng2(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Yinchuan,Ningxia750002;2.School of Civi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Ningxia750021;3.Ningxi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 Group Co.,Ltd.,Yinchuan,Ningxia750021) Abstract As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hydranlic expert system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timeliness of decision-making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hydranlic expert systems were summarized,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ydranlic expert systems were analyzed,the metho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were proposed.Resear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deepening people's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ydranlic expert systems,promo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hydranlic expert systems,and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hydranlic.Key words Hydraulic expert system;Irrigation management expert system;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expert system水利工程是人类控制、调节和利用水资源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建的各种工程。
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者:刘梦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6期摘要: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文章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灌溉的现状,阐述了我国节水灌溉主要工程技术,以期能为节水灌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前言水资源对人类生存而言,是一种十分有限的珍贵资源,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是极其不均衡的。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其中,灌溉用水是水资源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浪费现象普遍,灌溉用水利用率持续底下,极大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多方矛盾。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节水灌溉技术重视程度的加深,无论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还是节水灌溉农艺技术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主要体现在其推广和应用上,由此严重制约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农田灌溉是干旱问题的重要解决措施,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举措。
1、阜蒙县水利工程项目概况1.1、阜蒙县灌区现状阜蒙县没有大中型灌区,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小灌区,类型主要以井灌区为主,其次有潜流引水灌区、提水灌区和小水库灌区。
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井出水量不足,井灌区实际灌溉面积逐年减少;潜流引水灌区、提水灌区和小水库灌区多年老化失修,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渠道没有衬砌,水资源浪费严重,虽然“十一五”期间进行了部分改造,但仍有引水、提水灌区需要改造。
1.2、灌区改造工程规模与投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小灌区改造工程4处,包括东梁镇水田灌区、福兴地镇北大河潜流灌区、塔营子乡莫古土潜流灌区、国华乡前进水库灌区。
改造灌溉面积1.3万亩,衬砌干渠46.27km、支渠50.79km,新建建筑物71座(桥4座、涵23座、闸36座、站8座)。
灌区改造工程投资7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60.0万元,省财政144.0万元,地方自筹216.0万元。